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辆工程专业教材

车辆工程专业教材

车辆工程专业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推荐:

1. "Vehicle 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by Reza N. Jazar - 该教材介绍了车辆动力学及其应用,包括车辆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2.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owertrain, Chassis System and Vehicle Body" by David Crolla - 该教材涵盖了汽车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设计。

3. "Vehicle Crash Mechanics" by Matthew Huang -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车辆碰撞力学,包括碰撞动力学、碰撞测试和安全技术。

4.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 by John Heywood - 该教材涵盖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5. "Advanced Vehicle Technology" by Heinz Heisler - 该教材探讨了先进车辆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自动驾驶和轻量化技术等。

6. "Automotive Engineering: Lightweight, Functional, and Novel Materials" by Brian Cantor - 该教材介绍了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包括高强度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教材涵盖了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并提供了深入了解汽车设计、动力系统、车辆动力学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不同

教材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层次和专业背景,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定。

车辆工程专业教材

车辆工程专业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推荐: 1. "Vehicle 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by Reza N. Jazar - 该教材介绍了车辆动力学及其应用,包括车辆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2.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owertrain, Chassis System and Vehicle Body" by David Crolla - 该教材涵盖了汽车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设计。 3. "Vehicle Crash Mechanics" by Matthew Huang -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车辆碰撞力学,包括碰撞动力学、碰撞测试和安全技术。 4.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 by John Heywood - 该教材涵盖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5. "Advanced Vehicle Technology" by Heinz Heisler - 该教材探讨了先进车辆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自动驾驶和轻量化技术等。 6. "Automotive Engineering: Lightweight, Functional, and Novel Materials" by Brian Cantor - 该教材介绍了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包括高强度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教材涵盖了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并提供了深入了解汽车设计、动力系统、车辆动力学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不同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全套教材包括出版社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全套教材包括出版社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刘巧伶,科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理论:《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汽车设计:《汽车设计》(第四版)王望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上册(第二版)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内燃机学》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内燃机设计原理连生,农业机械出版社 热工测试技术、热力测试技术A:《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严兆大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华自强、张忠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传热学:《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黄天泽、黄金陵,机 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宋晓琳,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产品造型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陈震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杨霖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 月第1版 《工业设计教程》,肖世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月第1版 设计艺术基础:《产品设计艺术》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美学原理》,陈望衡,人民出版社 《设计美学规律研究》,付黎明,中国美术出版社 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概论》(第2版)湖南大学程能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汽车造型:《现代汽车造型》,吉林大学李卓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哈工大车辆工程课程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介绍(哈工大)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难题解决方法论 英文名称:How to solve it modern heuristics 学分:36 总学时(讲课/实验):2 讲课内容:这是关于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的总纲要,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技术和过程的具体实例,并且还在如何进行类比,如何使用辅助设备以及如何求解目标到已知条件逆向地思考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 选课对象:工科与经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程:现代设计方法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教材:如何求解问题-----现代启发式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现代汽车电子装置 英文名称:Moder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equipment 学分:2 总学时(讲课/实验):36 讲课内容:汽车主要电子装置如蓄电池、起动机、点火系、仪表通讯系统、线束等的基本结构、检测与维修;汽车万用表、发动机故障诊断仪等设备的原理及应用。 选课对象:汽车学院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教材: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MATLAB语言 英文名称:matlab language 学分:2 总学时(讲课/实验):36 讲课内容:工程计算机语言matlab的数据结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编程基本知识,以及对具体工程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matlab的主要工具箱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及其仿真过程。 选课对象:全校 先修课程: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教材: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汽车CAD/CAM 英文名称:Automobile CAD/CAM 学分:2 总学时(讲课/实验):36 讲课内容:CAD/CAM技术概况和发展历程、CAD建模技术、成组技术、CAPP 技术、CAM技术、CAE技术基础、CAD/CAM/CAPP集成技术、常用软件的对比和使用技巧等; 选课对象: 先修课程: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教材:戴同,CAD/CAM/CAPP基本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3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车辆人机工程学 英文名称: 学分:2 总学时(讲课/实验):36 讲课内容:人体参数;人的感知响应特性;显示装置;操纵装置;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车辆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员的人体保护技术;车辆形式中车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车辆噪声控制;车辆驾驶室和车厢内的小环境气候。 选课对象:汽车学院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系统动力学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教材:车辆人机工程学,周一鸣,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程代码:010******* 课程名称: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英文名称:Automobile 学分:2 总学时(讲课/实验):36 讲课内容:数据处理;发动机振动与噪声;冷却系振动与噪声;进排气振动与噪声;隔振技术;板件阻尼振动与噪声;传动系振动与噪声;车身与车架振动与噪声;整车振动与噪声; 选课对象:汽车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41机械原理、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 其中这些科目选其中一个科目考试,当然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考试。这四个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为: 841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844 汽车理论基础(其中1.占80%,2.占20%) 1.《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汽车构造》陈家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848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45汽车营销与策划、846汽车运用工程(选一) 其中武汉理工大学845汽车营销与策划、846汽车运用工程(选一)参考书目为: 845 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营销学》张国方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846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武汉理工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 1

其中武汉理工大学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参考书目为: 844 汽车理论基础(其中1.占80%,2.占20%) 1.《汽车理论》(第四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汽车构造》陈家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848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武汉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24材料力学、847发动机原理(选一) 其中武汉理工大学824材料力学、847发动机原理(选一)参考书目为: 824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孙训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47 发动机原理《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考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多数同学选择车辆工程专业,这个专业考试科目大多数选择汽车理论基础。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希望大家注意: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理论基础2011年之前参考书目只有一本汽车理论,但是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又加了一本汽车构造,其中汽车理论考试占80%内容,汽车构造考试占20%内容。但是汽车构造分为上下册书非常厚。大家主要掌握的部分就是汽车结构等部分。 总体来说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非常好的专业,很有特色,专业性很强。学出来后就业很好的。 2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目录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1) 汽车实验学课程简介 (2)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简介 (3) 汽车电器课程简介 (4) 汽车理论课程简介 (5) 汽车设计课程简介 (6)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简介 (7) 车辆概论课程简介 (8) 工程软件基础课程简介 (9)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课程编号:21211022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必修课 学时:80 学分:5 讲授:70学时实验:10学时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与交通运输 课程内容:《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汽车新技术 领域的最新发展,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以汽车各总成 及零部件的功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国内外主要车型的构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分析其它车型结构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汽车或主要总成、零部件进 行一般运动、受力和性能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识读汽车或主要总成的装配图、 电路图和结构示意图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汽车及主要总成的装配关系,一般的技 术要点和调整方法。 教材: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奥迪100型轿车构造图册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构造图册第二汽车制造厂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桑塔纳 轿车维修手册王俊源种衍庆中国物资出版社汽车设计徐逢源译机械工业出版 社 汽车拖拉机电气设备宋景禄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汽车柴油发动机张荣禧译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的传动系刘世恺人民交通出版社 大客车车身黄天泽湖南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蒋兴阁、孟昭林、孙伟译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构造与原理张锦星原勇人民交通出版社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课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课 一、专业简介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是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一个专业,主要培养学 生掌握汽车、摩托车等车辆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技术,具备车辆系统 集成设计与开发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 实的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 (1)汽车结构设计:介绍汽车结构及各部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汽车传动系统: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包括变速器、离合器等。

(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讲解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4)发动机原理与设计: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5)轮胎与悬挂系统:介绍轮胎和悬挂系统的结构与性能,并讲解其对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影响。 3.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汽车安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材料与加工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重点,包括实验课、设计课、毕业设计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汽车制造和维修技术。

四、实验设备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包括发动机试验台、底盘试验台、排放检测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五、就业前景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研究院所、检测机构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制造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毕业生也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六、总结 大连理工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学生将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全面的汽车制造和维修技术知识。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汽车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武汉理工类专升本资料书推荐

武汉理工类专升本资料书推荐 1、机械设计基础 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基础》周亚焱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2月第二版。 2、《机械设计基础》陈国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 2、车辆工程汽车构造 参考教材:1、《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9 月第3版。 2、《汽车构造史文库》,姚为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5月第6版。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路 参考教材:1、《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4、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 参考教材:1、《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蒋展鹏杨宏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程序设计 参考教材:1、《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6、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参考教材:1、《工程力学》王明斌、庞永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7、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学 参考教材:1、《房屋建筑学》王万江、曾铁军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版。 8、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及分析化学 参考教材:1、《无机及分析化学》黄月君曹延华主编(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无机化学 参考教材:1、《无机化学》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 10、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 参考教材: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11、财务管理会计基础与实务 参考教材:1、《会计学原理》,陈晓芳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2、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 车辆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汽车、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 专业,是现代交通工具制造技术的重要分支。下面是车辆工程专业的 一些典型课程: 1. 汽车结构设计 汽车结构设计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汽车的 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法。内容包括汽车总体结构设计、车身设计、底盘 和传动系统设计、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以及相关的工具和方法。 2. 汽车动力学 汽车动力学课程主要介绍汽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内容包括汽车 行驶的基本方程式、汽车加速、制动、转向和稳定性等问题。学生将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汽车动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和评估车 辆性能的方法。 3.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前沿课程之一,涵盖了汽车的控制、 通讯、信息处理和车载电子系统等方面。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电子系统、

微控制器应用、车载通信和网络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以及车辆安全和 环境保护等领域。 4.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介绍汽车制造的 基本工艺和流程。课程内容包括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车身焊接、涂装和总装等过程,以及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等问题。 5. 活塞发动机 活塞发动机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内燃机工 作原理、结构和性能以及使用和维护技术。课程内容包括燃气循环、 发动机组成和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测试、特殊燃料、排放控制和节 能技术等方面。 6. 汽车轮胎技术 汽车轮胎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轮胎的结构 设计、材料特性和性能测试。学生将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了解轮胎的 基本结构、制作工艺和各类轮胎的特性,掌握轮胎的选用、维护和修 理技术。 以上就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些典型课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涵盖了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基础 金属工程材料车用非金属材料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金属工艺学 金属切削与刀具 机械制造技术………………………………………………太多了!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微机原理与应用、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现代设计方法、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汽车构造、汽车原理、发动机原理、内燃机设计、汽车营销等。 2015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四.2015年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 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 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 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 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 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 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 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 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 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 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 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 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汽车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Automobile Dynamics 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动力学》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共32学时,2.0学分,考查课。 《汽车动力学》系统介绍车辆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即驱动与制动动力学、行驶动力学和操纵动力学;并结合ADAMS和Matlab/Simulink软件,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动力学简史和发展、设计思想、特性及要求、术语及法规;了解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及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 2.掌握驱动与制动动力学、行驶动力学和操纵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三、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四、主要参考教材 [1] 喻凡,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丁能根,余贵珍.《汽车动力学及其控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 五、课程内容 (一)车辆动力学概述 主要内容:历史回顾;研究内容和范围;车辆特性和设计方法;术语、标准和法规;发展趋势。 重点:研究内容和范围。 难点:车辆特性和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回顾、术语、标准和法规、发展趋势,掌握研究内容和范围;车辆特性和设计方法。 (二)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及基础 主要内容:动力学方程的建模方法;非完整系统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法。 重点:非完整系统动力学。 难点:多体系统动力学法。 教学要求:了解动力学方程的建模方法和多体系统动力学法,掌握非完整系统动力学。 (三)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 主要内容:防抱死制动控制;驱动力控制系统;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重点: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智能制造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总学时为36,其中包括18个理论学时和18个实验学时。该课程的学分为2分。研究该课程需要先修一些基础课程,例如汽车单片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制图、自动控制原理和机械制造基础。该课程的教材推荐为《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和参考书目为《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价值、知识、能力和素质四个方面。研究该课程的价值在于树立机电结合、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能力,为从事现代制造工程打下基础。研究该课程还需要了解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互联网、智能交通服务知识,掌握汽车运用与服务方面的知识。此外,研究该课程还需要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具备汽车装配、汽车制造和运用的能力。最后,研究该课程还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绪论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审

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该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主要包括七个章节,分别是概论、人工智能、智能设计、工艺智能规划与智能数据库、制造过程的智能监测、诊断与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装备。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和实验,也可以包括讨论和演示等。 总之,《智能制造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通过研究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汽车装配、制造和运用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第一章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意义、内涵、特征、目标及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通过研究本章,学生将了解智能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人工智能

车辆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车辆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导论 车辆工程导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通过介绍车辆工程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将涵 盖车辆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车辆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车辆动力学、车辆控制系统等。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对车辆工程技术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 究提供基础。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车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车辆动力学、车辆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车辆工程概述 1.1 车辆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1.2 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 1.3 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2.车辆结构设计 2.1 车辆结构的基本原理 2.2 车辆结构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2.3 车辆材料与制造技术 3.车辆动力系统 3.1 内燃机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3.2 传动系统与变速器 3.3 引擎与电力系统的集成 4.车辆动力学 4.1 车辆运动学基本概念 4.2 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 4.3 车辆制动与制动系统 5.车辆控制系统 5.1 车辆电子控制技术 5.2 车辆系统集成与网络通信

5.3 车辆安全与智能驾驶技术 三、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和实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 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和交流想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 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和小组合作等,占总成绩的20%。 2.作业和实验报告:包括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3.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占总成绩 的20%。 4.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全部内容的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30%。

车辆工程技术的学习资源与参考书目

车辆工程技术的学习资源与参考书目 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和制造到车辆动力系统、汽车电子技术、车辆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和学习车辆工程技术的人来说,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目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供学习者使用的车辆工程技术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目。 1. 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 对于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们来说,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是了解最新车辆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资源。一些知名的学术期刊,如《汽车工程》(SAE Journal)、《汽车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等,涵盖了车辆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此外,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如IEEE Xplore、ScienceDirect等,获取到大量的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论文。 2. 车辆工程技术课程 学习车辆工程技术的机构或大学提供了一系列相关课程,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资源。通过参加这些课程,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原理、技术应用和实践经验。对于没有机会参加实体课程的人来说,一些机构也提供在线车辆工程技术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3. 专业书籍 专业书籍是学习车辆工程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资源。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值得参考的车辆工程技术书籍: (1) "车辆工程原理" (Fundamentals of Vehicle Dynamics) -由Gilles Duisenberg和David Gillespie合著的这本书是车辆动力学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涵盖了车辆悬挂系统、驱动系统、转向系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1700160 2、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ized English for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3、学时学分:32学时理论教学,2学分 4、开课对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5、开课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必选学科选修课程之一,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轨道交通专业本科学生通过两年的大学英语的学习,已掌握了普通英语的基本语汇、语汇和句型,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为他们将来直接运用英语获得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奠定基础。其前导课程有大学英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相关课程。 三、课程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教材 闵丽平,《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外语(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教学参考书: 刘澜,《交通运输专业外语》,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颜景林,《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外语》,科学教育出版社,2015.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本课程共32学时,考查课。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与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地铁、轻轨、独轨、磁悬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最新成就,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面的客运英语会话和专业词汇,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熟悉专业外语的语法特点,掌握对相关科技文献进行翻译的技巧,了解专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能用英语介绍自己、写论文的英文摘要以及英文简历的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能借助字典阅看懂相关文章的基本意思; 2. 重点掌握轻轨、地铁、独轨、磁悬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专业内容; 3. 理解外文期刊摘要部分的语法特点、会写论文的英文摘要。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学分:2.5 总学时:40学时理论学时:34 实验/实践学时:6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考试课。 《发动机原理》主要讲述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理解掌握发动机的工作指标、工作循环、换气过程、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燃料供给与调节、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使用特性与匹配等主要内容,为从事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发动机的工作指标以及工作循环,理解提高发动机工作性能的途径。 2.掌握发动机的换气、供油以及燃烧室三者之间的工作过程和特性以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3.掌握发动机的使用特性与匹配、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三、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原理、汽车构造。 四、主要参考教材 [1] 周龙保编著.内燃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峥,王建昕编.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蒋德明编.内燃机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 董敬,庄志,常思勤.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 王建昕.汽车发动机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五、课程内容 (一)动力、经济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主要内容:工质对活塞做功及示功图;动力、经济性能指标;影响动力、经济性能指标的环节与因素。 重点:动力、经济性能指标;影响动力、经济性能指标的环节与因素。 难点:工质对活塞做功及示功图。 教学要求:理解示功图和有效性能指标的概念,掌握提高发动机性能的途径。了解工质对活塞做功及示功图。 (二)燃料、工质与热化学 主要内容:燃料及其理化特性;汽油、柴油的质量标准;燃料特型对汽、柴油机工作模式的影响;工质的热力参数。 重点:燃料特型对汽、柴油机工作模式的影响;工质的热力参数。 难点:汽油、柴油的质量标准。 教学要求:理解燃料及其理化特性,掌握燃料特型对汽、柴油机工作模式的影响。了解工质的热力参数和汽油、柴油的质量标准。

车辆工程专业《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车辆工程专业《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原理》教学大纲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冃的与任务 1.本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 2.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专业知识,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本课程可以实现培养要求中的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冇一般的了解。 3.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为:以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为主,对内燃机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工作过程做较系统的介绍,分别阐述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内燃机的循环与性能指标、换气过程、燃料与燃烧化学、内燃机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内燃机特性、内燃机增压以及内燃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2、知识目标 掌握内燃机工作原理及其主耍工作过程,着重掌握内燃机的循环与性能指标、四行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燃烧与燃烧化学、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内燃机特性、内燃机增压以及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等。

2、能力目标 基本掌握影响内燃机性能的因素分析、提高内燃机性能的措施、车用内燃机的选型等。 3、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务实、求实创新意识。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木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车辆工程其它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进行汽车的设计、制造和研究,离不开对内燃机原理知识的掌握。学习本课程之前,须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以及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课程。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附:实验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 注:实验类别分: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性、其它五种;必做与选做栏以“厂表示。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 绪论;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章内燃机的循环与性能指标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内燃机的指示性能指标和冇效性能指 标,内燃机的热平衡。

机车车辆工程作业教材

目录 第一章货车 (3) 一.棚车 (3) 1.棚车简介 (3) 2.棚车用途 (3) 3.棚车种类 (3) 4.棚车图片 (3) 5.棚车技术参数 (4) 二.敞车 (5) 1.敞车的介绍 (6) 2.敞车的分类 (6) 3.敞车图片 (6) 4.敞车的技术参数 (7) 三.平车 (10) 1.平车简介 (10) 2.平车图片 (11) 3.平车技术参数 (11) 四.集装箱车 (14) 1.集装箱车的简介 (14) 2.集装箱车图片 (14) 3.集装箱车的分类以及技术参数 (14) 五.长大货物车 (15) 1.长大货物车简介 (15) 2.长大货物车分类 (15) 3.长大货物车图片 (16)

4.长大货物车技术参数 (16) 六.罐车 (16) 1.罐车的简介 (16) 2.罐车的分类 (16) 3.罐车的图片 (17) 4.罐车的技术参数 (17) 七.冷藏车 (20) 1.冷藏车简介 (20) 2.冷藏车分类 (20) 3.冷藏车图片 (21) 第二章客车 (23) 客车简介 (23) 客车分类 (23) 客车图片 (23) 25K客车的技术参数 (24)

各种机车车辆车型的介绍 第一章货车 一.棚车 1.棚车简介 棚车是有侧墙、端墙、地板和车顶,在侧墙上开有滑门和通风窗的铁路货车。用以装运贵重和怕日晒雨淋的货物。有的在车内安装火炉、烟囱、床板等,必要时可以运 送人员和牲畜。 2.棚车用途 棚车是铁路货车中的通用车辆,用于运送怕日晒,雨淋、雪侵的货物,包括各种粮谷,日用工业品及贵重仪器设备等。一部分棚车还可以运送人员和马匹。到2002年底,中国铁路已拥有棚车91835辆,约占货车总数的20%。 3.棚车种类 中国旧有的棚车都是外国货,车型多达80余种。这些车辆结构复杂,载重量绝大多数是30t的小型车,很不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制造载重 50t、容积100m3,车体为全钢结构的P50型棚车,后经过改进,成为当时的主型车。P50型除了可以装运各种免受雨雪的粒状、箱装及贵重物品外,车内还设有床托、灯钩、烟囱口等,可供运送人员之用;另有拴马环、拦马杆托等设备,以供装运马匹用。1958年后设计制造了载重60t、容积为120m3的新型P13型棚车,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结构牢固、外形美观等优点。为了适应散装货物装卸,该型车在车顶上设有装货口,侧壁下角设有卸货口。以后又生产了与P13型基本相同但取消了装卸口的棚车,改型为P60型。为了适应货物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要求,1974年又批量生产了3m 宽车门的P61型棚车,载重60t、容积120m3。1980年设计制造了P62型棚车;20世纪90年代后生产了P63、P64、P64A型棚车。1998年生产的P64A型棚车,自重25t,载重 75t,有效容积82.3m3,车长13.938m;1999年生产的P64A型棚车,自重提高到25.9t,载重58t,有效容积135m3,车长为16.438m。 4.棚车图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