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构造教材

汽车构造教材

汽车构造教材

以下是几本关于汽车构造的教材,供参考:

《汽车结构设计》

本书是国内较为知名的汽车构造教材之一,由高教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涉及汽车的基本构造、设计原则、动力总成、车身结构、底盘悬挂、转向系统等方面。

《汽车工程学》

本书是国内汽车工程专业的标准教材之一,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汽车的结构、构造、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涉及到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车身等多个方面。

《汽车构造与原理》

本书是国内较为普及的汽车构造教材之一,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方面。

《汽车制造工程》

本书是国内较为专业的汽车构造教材之一,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汽车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包括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制造工艺、车身焊接、表面涂装、零部件制造等方面。

以上教材都是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汽车构造和设计的,适合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研究。如果您需要更加具体的教材,也可以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关的教材

汽车构造常见的50个问题教学教材

汽车构造常见的50 个问题

汽车构造常见的50个问题 1.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答:一般常用汽车基本结构都是有四部分组成的,这四部分是: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部分。 2.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由那几部分构成? 答: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油系、启动系和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等组成。 3.四行程汽油发动机是怎样进行工作循环的? 答: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四行程发动机是将这四个过程在活塞上下运动的四个行程内完成的。进气行程: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容积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产生真空吸力。把可然混合气体吸入气缸。压缩行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把混合气体压至燃烧室。做功行程:压缩终了时,进气门、排气门仍关闭,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的气体猛烈膨胀,产生巨大的压力,迫使活塞迅速下行,经连杆推动曲轴旋转而做功。排气行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将废气排除。 4.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主要零部件有哪些? 答: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燃料在气缸中燃烧时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压力,借助连杆变为曲轴的扭矩,使曲轴带动工作机械做功,机体与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柄、飞轮等。

5.说明配气机构的作用及组成? 答:配气机构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闭进、排气门,及时把可燃气引进气缸和排出废气。同时,驱动分电器、汽油泵等机件进行工作。配气机构主要都可分为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大部分。 6.说明冷却系的作用级组成? 答:冷却系作用是:把高温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层中去,以保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工作。水冷却系一般由发动机的水套、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等机件组成。 7.发动机正常水温是多少?如何控制水温? 答:水冷式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应为80—90度。发动机的温度以解放CA10B型汽车为例,可根据发动机的温度,拉出(即打开)或推出(即开闭)驾驶室内的百叶窗操纵手柄,改变进入散热器的空气量,从而调整发动机温度。 8.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 答:润滑油作用:润滑各摩擦部件,减小摩擦阻力,可降低动力消耗。冷却作用:机油循环流动,可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机件的温度。清洗作用:将机件表面上的杂质冲走,减少磨损。密封作用: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保持油层,可增加密封性。 9.如何检查发动机的机油油面? 答:检查油底壳的机油油面时,应把汽车停放在较平坦的地方,发动机停止运转并等少许时刻后,把机油尺拔出,擦去表面上的机油,再从机油尺管口插到底,从而判断出机油量的多少。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一、基本说明 课程代码: A2102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课程译名: Automobile conformation 总学时数: 96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开课院系:汽车数控系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原理等选用教材:关文达主编《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会 1999 主要参考书:陈家瑞 . 汽车构造(上册)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6 ;王世震 . 汽车构造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汽车构造》是汽车数控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各系统、机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能够在现场熟练认识汽车主要总成及其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培养和锻炼汽车主要总称的拆装职业技能,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在就业岗位上规范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部分、对汽车底盘构造部分的学习,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燃油系统、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进排气系统、增压系统、排放控制装置、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和电源系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工作过程或原理等;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工作过程或原理等。了解车身结构及车身附属装置的功用及工作过程。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汽车总论 ⑴汽车类型 ⑵汽车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⑴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和分类 ⑵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⑶常见型式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⑷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与性能指标 ⑸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定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⑴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功用⑵机体组的结构、特点和作用⑶活塞连杆组的组成、构造特点⑷曲轴 飞轮组的零部件结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配气机构 ⑴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⑵配气相位

武汉理工类专升本资料书推荐

武汉理工类专升本资料书推荐 1、机械设计基础 参考教材:1、《机械设计基础》周亚焱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2月第二版。 2、《机械设计基础》陈国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 2、车辆工程汽车构造 参考教材:1、《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9 月第3版。 2、《汽车构造史文库》,姚为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5月第6版。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路 参考教材:1、《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4、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 参考教材:1、《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蒋展鹏杨宏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程序设计 参考教材:1、《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6、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参考教材:1、《工程力学》王明斌、庞永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7、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学 参考教材:1、《房屋建筑学》王万江、曾铁军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版。 8、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及分析化学 参考教材:1、《无机及分析化学》黄月君曹延华主编(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无机化学 参考教材:1、《无机化学》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 10、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 参考教材: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11、财务管理会计基础与实务 参考教材:1、《会计学原理》,陈晓芳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2、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汽车构造教案 中职

汽车构造教案中职 教案标题: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3. 学习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1. 汽车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 1. 汽车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汽车维修与保养的技能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汽车构造示意图、汽车零部件样本。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汽车构造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辆汽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汽车构造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见过的汽车有哪些部件?这些部件有什么作用?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汽车构造示意图,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分析汽车构造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3. 强调汽车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1. 选择一种常见的汽车型号,分析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该汽车型号的零部件样本,让学生对汽车构造有更直观 的了解。 3. 引导学生分析该汽车型号的构造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汽车型号进行研究和讨论。 2. 要求学生就所选汽车型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小组报告。 五、小组展示(10分钟) 1.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所选汽车型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讨论和补充。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制造厂或汽车维修店,进一步了解汽车构 造和维修。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深入了解不同汽车品牌和型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设备

10 汽车构造与拆装 学习手册-离合器拆装与调整

《汽车构造与拆装》学习手册

目录 3.1.1传动系的功用、分类 (2) 3.1.2离合器的功用和基本要求 (2) 3.1.3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3) 3.1.4 摩擦离合器 (4) 3.1.5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8) 3.1.6桑塔纳离合器的拆装与调整 (11) 知识拓展 (13) 案例分析 (15) 学习小结 (15)

3.1.1传动系的功用、分类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类,汽车传动系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机械式传动 采用机械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如图3-1-1所示。 图3-1-1 机械传动系组成图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容积式液压传动) 组合运用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 (3)静液式传动系 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的静压力能的变化而传动的。发动机输出机械能,通过油泵转换成液能,再由液压马达转换成机械能。 (4)电力式传动系 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与牵引电动机构成,牵引电动机可用一个与传动轴和驱动桥相连,也可以在每个驱动轮上单装一个电动机,还要有减速机构装在车轮边上,这种车轮叫电动轮。 3.1.2离合器的功用和基本要求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其具体功用有如下三个方面:(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起步前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发动机与变速箱是刚性连接的,一旦挂上档,汽车将由于突然接上动力突然前冲,不但会造成机件的损伤,而且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车前冲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而熄火。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版)》教案 第15课 车架与车桥 (一)

课题车架的构造与检修课时 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车架的功用 (2)掌握车架的分类及构造 (3)能够对车架的主要部件进行检修(4)能够拆装车架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安全操作的意识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车架的功用、分类、构造及对主要部件进行检修教学难点:拆装车架 教学方法任务引入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28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实践操作(4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单 ——车架检修”,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过APP 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车架的功用、分类及构造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 通过课前的 预热,让学生了 解所学课程的 大概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 望 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掌 握学生的出勤 情况 案例导入(5 min)⏹【教师】讲述“车架”的案例,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不同的车型的车架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聆听、思考、举手回答 以情景故事 引出该案例的 重要知识点,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初 步了解将要学 习的知识及需 要掌握的技能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版)》教案 第1课 汽车底盘概述(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版)》 教案 课时分配表

课题认识汽车底盘课时 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2)掌握传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布置形式 (3)掌握行驶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4)掌握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分类(5)能够识别汽车底盘的各组成部分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2)提升科学地、辩证统一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布置形式,行驶系统的功用及组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分类 教学难点:识别汽车底盘的各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任务引入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案例导入(8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实践操作(4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 单——认识汽车底盘”,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 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汽车底盘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 通过课前的 预热,让学生了 解所学课程的 大概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 望 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掌 握学生的出勤 情况 新课预热(5 min)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教师讲一些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汽车维修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局面, 由于运输车辆的不断更新换代,维修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更新提高;也由于汽车 使用的社会化,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投入汽车使用量,汽车购买是一次性投入, 汽车维修则贯穿于汽车使用的全寿命周期,维修费用支出在汽车消费构成中占有 较高比例。 通过新课预 热,与学生互相 熟悉,并让学生 对了解这门课 的前景 2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二、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三、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汽车构造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以国产常用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为主要对象,结合常见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授。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常用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种间隙的作用,并对典型结构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国产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系统、零部件的支承、定位、润滑、密封、调整部位和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先进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授予学生汽车底盘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实训课程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未来的专业能力影响巨大,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部分图能力;为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针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结合中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安排和组织以实践岗位为中心的内容,通过对本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实操熟练底盘、发动机的拆装,熟悉各类汽车特点。 本课程拟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化的汽车专业教室内进行。教学过程中,针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每一系统,教师采用实物、图片、挂图、视图及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介绍,以期化难为简,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实训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实训内容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传统实训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实训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基本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一汽大众、松下汽车电子、奇瑞等订单企业的任职具体活动和任务需求,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正文1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

项目四节温器性能的检测 一、学习目标 1.会进行桑塔纳2000型轿车节温器性能的就车检测。 2.会描述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3.会描述节温器的故障现象。 二、学习场景 学习场景应有桑塔纳2000型轿车(图4-1)、红外测温仪(图4-2)、玻璃管温度计、精灯、烧杯(图4~3)。 图4-1 桑塔纳2000型轿车 图4-2红外测温仪图图4-3玻璃管温度计、 酒精灯、烧杯 三、知识链接 1.节温器的作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水流动路径的阀门,其作用是根据冷却水温的高低,打开或关闭冷却水通向散热器的通道,调节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 2.节温器的工作过程 184

冷却水温度低于343<⒛℃)时,节温器关闭,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从缸盖水套流出的冷却水通过小循环水管直接进入水泵,并经水泵送入缸体水套。由于冷却水不经散热器散热,可使发动机温度迅速提高,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小循环。 当冷却水温度高于353K(80℃)时,节温器打开,冷却水从缸盖水套流出,进入散热器进行散热。水泵抽吸散热后的冷却水,送回到缸体水套进行循环。散热器使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迅速下降,避免发动机过热,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大循环。 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在343~353K(70~80℃)之间时,节温器使两种循环都存在,这时只有部分冷却水流经散热器散热。 3.节温器失效引起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 节温器出现故障主要有两种情况:节温器阀门不能正常开启和关闭。前者会使发动机冷却系统不能正常进入大循环状态,从而使散热器中的冷却液不能正常进入气缸体内的水道,使发动机水温过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后者由于节温器的阀门不能正常关闭使得发动机一直处于大循环状态,从而使发动机水温不易达到正常的水温,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使发动机油耗增大、积炭增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图4-5 水箱进水管 185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邢台技师学院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教案 主讲人: 第1章概述 教学重点 1.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各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用。 2.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了解国内汽车编号规则,知道常用汽车英文缩写含义。 3.掌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汽车维修基本方法。 4.掌握汽车维修制度。 教学难点 1.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及驱动力平衡和汽车行驶状态关系。 3.附着力概念及附着作用。 1-1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四部分组成: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 1-1-1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它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即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1-1-2底盘 汽车底盘主要用于传递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和停止,并支撑车辆,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1.传动系: 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轮。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 2.行驶系 作用:是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组成: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和轮胎、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 3.转向系 作用:是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 组成:转向器、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垂臂、纵拉杆、转向节臂、横拉杆、左右梯形臂等。 4.制动系 作用: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目录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1) 汽车实验学课程简介 (2)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简介 (3) 汽车电器课程简介 (4) 汽车理论课程简介 (5) 汽车设计课程简介 (6)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简介 (7) 车辆概论课程简介 (8) 工程软件基础课程简介 (9)

汽车构造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课程编号:21211022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必修课 学时:80 学分:5 讲授:70学时实验:10学时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与交通运输 课程内容:《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汽车新技术 领域的最新发展,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以汽车各总成 及零部件的功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国内外主要车型的构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分析其它车型结构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汽车或主要总成、零部件进 行一般运动、受力和性能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识读汽车或主要总成的装配图、 电路图和结构示意图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汽车及主要总成的装配关系,一般的技 术要点和调整方法。 教材: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奥迪100型轿车构造图册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构造图册第二汽车制造厂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桑塔纳 轿车维修手册王俊源种衍庆中国物资出版社汽车设计徐逢源译机械工业出版 社 汽车拖拉机电气设备宋景禄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汽车柴油发动机张荣禧译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的传动系刘世恺人民交通出版社 大客车车身黄天泽湖南大学出版社 汽车发动机蒋兴阁、孟昭林、孙伟译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构造与原理张锦星原勇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构造与原理 (Automobil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课程代码:04410017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2实验学时:6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0 )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教材:《汽车构造》(第二版),关文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 《汽车构造与原理》为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普通汽车的总体构造,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车型,新结构;较全面掌握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功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L知识方面 L 1掌握普通汽车的总体构造,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车型,新结构;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1.2掌握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功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相关技术标准; 1.3学会基本的建模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掌握从理论上分析汽车的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 2.1具有综合运用车辆结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理解汽车在各方向运动的原理、各性能参数的意义,具有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结构参数的能力; 2.3具有将汽车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建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4, 3-1, 3-4, 7-3. 毕业要求指标点2-4:掌握专业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交通运输与物流复杂

要求学生掌握转向系的功能、分类,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转向系的功能、分类,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难点掌握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十二章汽车制动系(-)课程内容 制动系概述;车轮制动器;驻车制动器。 (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制动系的功能、分类,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制动传动装置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制动系的功能、分类,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难点 掌握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 实验L发动机主要系统结构认知 —)实验目的 1. 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工作原埋。 3.加深整体概念,巩固课堂教学。 二)实验用零部件 1.桑塔纳轿车或发动机一台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教案 第1课 认识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第2版)》 教案 课时分配表

课题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课时 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纯电动汽车的组成 (3)了解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4)熟悉高压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品 (5)掌握高压安全操作要点和高压触电急救措施(6)能正确认识纯电动汽车的不同部件 (7)能正确使用高压安全防护用品 (8)能遵守高压安全操作规范 思政育人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纯电动汽车的组成,了解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熟悉高压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品,掌握高压安全操作要点和高压触电急救措施 教学难点:纯电动汽车不同部件的认识,能正确使用高压安全防护用品,掌握高压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方法任务引入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13 min)→实践操作(2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15 min)→实践操作(15 min)→思政讲堂(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自由分组,每 5人1组,并选出1名小组长,根据“任务工单——认识纯电动汽车”和 “任务工单——进行高压安全防护操作”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 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 通过课前的 预热,让学生了 解所学课程的 大概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 望 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掌 握学生的出勤 情况 新课预热 (5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通过新课预热,与学生互相熟悉,并让学生 2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构造 (The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课程代码:04410038 学分:3 学时:56(其中:讲课学时:46实验学时:10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 0)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教材:汽车构造(上、下册);史文库;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6月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任务 (一)知识方面 1.1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熟悉汽车总体构成及分类方法; 1.2 掌握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了解当今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二)能力与素质方面 2.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 2.2 能综合运用车辆结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 2.3熟悉主要总成的拆卸及装配,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主要总成的工作原理; 2.4具有责任意识,能够进行团队合作。 (三)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毕业要求指标点1-2.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车辆工程领域的机械问题。 毕业要求指标点1-4. 掌握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识,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具备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分解的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能够对车辆工程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特性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 毕业要求指标点9-1.能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毕业要求指标点10-1. 能够阅读车辆工程专业的外文资料,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国际

发展状况有基本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按章撰写) 总论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讲授) (2)汽车的类型;(讲授+视频演示) (3)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讲授+讨论) (4)汽车总体构造及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讨论) (5)汽车主要技术参数。(讲授)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基本任务; (2)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 (3)掌握汽车分类、总体构造及行驶原理; (4)熟悉汽车主要参数; (5)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了解汽车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汽车分类; 2.难点 汽车行驶原理; 第一篇汽车发动机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讲授) (2)发动机工作原理(讲授+视频) (3)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讲授+讨论) (4)发动机总体构造(讲授) (5)型号编制规则。(自学)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1)掌握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特点; (2)掌握内燃机的常用术语; (3)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