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一、“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1.弗鲁顿伯格(Freduenberger):一种临床方法

在1973年刊发的一份专业心理杂志上,弗鲁顿伯格首次使用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来描述他自己和一些志愿者在帮助、治疗那些滥用药物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重点描述他自己的疲惫、愤怒、消沉、沮丧、傲慢且内疚的情绪体验,并把这种综合的表现视为倦怠的症状。总之,弗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1](p.67.杨秀玉.2005)

2.玛勒诗与派恩斯(Maslach and Pines):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即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就会使个体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1] (p.68.杨秀玉.2005)

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地、紧张地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2](p.53.R. L . Schwab. 1996)

3.皮特斯(Peters)

18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尽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3](p.136.

苏素美.1995)

4.凯尔尼斯(Cherniss):组织学观点

凯尔尼斯认为倦怠的根源来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层面。它是由个体助人者的预期与目标,所服务机构的束缚或行政管理中科层制的压制,以及公众对那样一种专业工作的特质所持有的观点等诸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促发的现象。[1] (p.68.杨秀玉.2005)

5.萨若松与其他学者(Sarason and Others):一种社会与历史的观点

“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4](Barry A. Farber. 1991)”

二战之后,助人行业日益专业化、科层制化、中心化以及不断增加的专业性(Profession -alism)拉大了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且公众对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二倍于政府对助人行业的支持,以至于人们认为助人行业的服务可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助人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就易产生倦怠状况。且助人行业的专业人员没有任何专业自主,不能对政策的制定进行影响时,倦怠更易产生。再加上服务对象的要求不断增多,政府对主人行业干预日益增强时,服务对象的权利也在扩大时,助人者的倦怠愈发严重。[1] (p.68.杨秀玉.2005)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西方的许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到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更加关注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1.利思伍德(Leithwood)

他的研究强调学校的领导因素对教师倦怠的影响。总体上说,他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

怠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个人因素(即教师的性别、年龄、教育过程、经验、对于教学的情感等对教师倦怠的影响)、组织因素(即学生的不良行为、工作过度负荷、过度文书工作、学生负担、变革的外在压力、组织僵化、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科层制的行政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学校的领导(校长的领导工作,即对教师不一样的期望、不良的教师评价、权威的领导风格、对教师缺乏行政支持、偏袒徇私、不信任教师的专业能力等的影响)。

[1] (p.69.杨秀玉.2005)

2.布瑞恩(Byrne)

布瑞恩的研究特色表现在提出了“人格因素”影响。总体上,他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个人背景因素(性别、年龄、教龄、年级、婚姻家庭和学生类型)、组织因素(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过度负荷、教室不良气氛、缺乏参与决策的机会和缺少社会的支持)与人格因素。在人格因素方面,他认为,控制信念与自尊心是核心因素。控制信念有内在与外在之分,当个人相信某些事件是其自身行动的结果即为内在控制,而视事件的发展结果在其控制之外,即为外在控制,因此,持有外在控制信念的教师易倦怠,特别在感情耗竭方面。自尊方面即强烈的社会认可的需求。布瑞恩关于人格因素方面的研究被其他一些学者认同,如布赫与斯盖克(Buhr & Scheuch)。[1] (p.69.杨秀玉.2005)

3.邓纳姆(Jack Dunham)

邓纳姆更多地关注于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问题。同时另一位学者布莱克(Black)也赞同邓纳姆的观点,同样在研究中发现国家课程改革与评价引发了教师的角色冲突,考试使教师陷于思考如何应付考试及学生如何学习以通过考试的紧张与压力之中。[1] (p.70.杨秀玉.2005)

4.巴利A·法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与教育专业的教授巴利A·法伯(Barry A. Farber),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Crisis in Education)。他认为,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主要有个人因素(个性因素、生活变故的影响、性别)和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学生的暴力行为、课堂纪律和对学习的冷漠,控制气愤的情绪,行政管理人员的麻木,学校高层行政人员不称职,不讲理和不关心的家长,公众批评,非教师本意的调职,残障儿童进入正规班级,公众对绩效责任的要求,过多的文书工作,专业自主和专业感的缺失,工资低或专业晋升机会缺乏,与其他人孤立并缺少心理上的群体感,准备不充分,对学校物质条件的抱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负荷过重)。[5] (杨秀玉.2005)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1. MBI职业倦怠量表

20世纪80年代,各领域对工作倦怠进行了更为集中的研究。学者们勾勒了工作倦怠的产生模式,提出了种种观点,为各种影响变量提供了确凿证据,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为工作倦怠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概念和方法论工具。玛勒诗工作倦怠问卷(M ashlach Burnou -t Inventory,MBI)产生、发展,并被广泛接受,人们以它为研究工具做了大量研究。

斯考弗里(Schaufeli)和恩兹曼木(Enzm ann)的统计表明,在已发表的有关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中,90%以上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采用MBI作为测量工具。MBI编制的直接目的就是测量玛勒诗关于工作倦怠的定义中三个维度的内容。问卷的项目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要求被试依据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进行回答。

MBI包含3个分量表: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共包括9个条目,主要描述由于工作的情感要求,个体的情感资源消耗的情况。非人性化主要指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的、冷淡的、犬儒主义的态度,共包括5个条目。在这两个分量表

上,个体的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倦怠程度越重,而且众多的研究均表明,这两个分量表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低个人成就感分量表包括8个条目,主要考察个体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中所体验到的胜任感和成就感。与前两个分量表不同的是,个体在个人成就分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倦怠程度越轻。项目为7级评分。

早先的MBI量表内容包括频次(frequency)和强度(intensity)两个部分,后来研究发现这两部分有很高的相关,因此,MBI后来的修订版只包括频次部分。斯考弗里(Schaufel -i)等人在MBI的基础上,建构了适合所有职业领域的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BurnoutInvent -ory-GeneralSurvey,MBI-GS)。它同样包括情感耗竭、消极怠慢(cynicism)、专业效能感(professional -e fficacy)三个维度,共16个条目。目前,MBI和MBI-GS已有了多种语言的版本,得到广泛的认可。[6](林丽.2006)

2. E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EBI是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最终修编的EBI保持了MBI 的3个核心维度,由21道题目构成,其中来自MBI的题目和本研究中编制的题目约各占一半。本次研究表明,MBI中的一些项目确实不能准确描述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尽管MBI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并几乎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标准,但是也发现研究者在应用时都或多或少地对MBI进行了修改。因此可以说,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工业文明中的社会现象,MBI的3个维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涉及到具体题目却未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效题目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因素。EBI的三个维度沿用了MBI的3个维度,因素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这3个维度的可行性。因此,修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EBI)信度和效度指标都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要求,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即EBI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7](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

3.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Job Burnout Scale for Teachers, JBOS-T)

包括热情枯竭、经历枯竭专业自我效能感枯竭三个分量表,共二十八道题目。其中,热情枯竭描述对工作和工作中的人的热情和情绪方面的降低,有13道题目;精力枯竭描述由于工作而精疲力尽的的指数,有10道题目;专业自我效能感枯竭描述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的评价降低,有5道题目。量表在中学教师群体施测结果显示各项信、效度指标良好。[8] (王晓春.张莹.甘怡群.张轶文.2005)

四、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9] (杨秀玉.杨秀梅.2002)

1.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9] (杨秀玉.杨秀梅.2002)

2.人格的解体,表现之一就是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同时,对同事也持多疑妄想态度。[9] (杨秀玉.杨秀梅.2002)

3.较低的成就感。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缺少工作的驱动力,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学者型无力感”。[9] (杨秀玉.杨秀梅.2002)

五、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个体方面。

为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疾患,影响其与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导致家庭冲突现象随之增加。有研究显示职业倦怠教师家庭冲突比较高(Sakharov & Farber,,1983)。[10](p.139.苏素美.1995)

2.教学方面。

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与人事的变动,减少对教学工作的信心与热情,进而导致师资流失现象严重。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教学品质的低劣,降低学生学习成绩,并带来学生纪律问题,最终对教育环境产生污染。[10] (p.139.苏素美.1995)

3.社会方面。

是人力资源受到损失,制造严重的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对医药和支持性服务系统,如心理咨询、精神科医疗的依赖。无法培育优秀人才,就业率下降,对政治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更深远。[10](p.139.苏素美.1995)

六、案例研究

(一)《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沈杰郑全全

1.问题提出。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其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着莫大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开始关注和运用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倦怠行成中的作用。

2.被试。

整体随机抽样,自杭州市、湖州市、台州市共选取六所中学,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3份。

3.工具。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根据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Ralf Schwarzer(1981)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中译版。

职业倦怠问卷,MBI,采用4点计分法。

数据由SPSS12.0处理。

4.结果

(1)中学教师情感衰竭程度比较高,去个性化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比较高,自我效能感也比较高。

(2)女教师的情感衰竭状况要比男教师轻,两者有显著差异;男女教师成就感统计上无显著差异。

(3)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情感衰竭上有显著差异,但在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上没有显著差异,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在三个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4)情感衰竭除了受到自我效能的影响外,还受到教龄与性别的影响;教龄、性别、自我效能都不影响去个性化;成就感受到自我效能和性别的影响。

5.讨论

(1)女教师情感衰竭低于男教师,可能与女性特有的特征与类似母亲的情感角色有关。工作时间的增长是产生职业倦怠的条件之一。且随着时间增长,成就感先低后高,情感衰竭线上升再下降。

(2)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男女差异显著,与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关,也与传统文化观念有关。

(3)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维度、成就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自我效能感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情感衰竭的影响更为明显。性别、教龄和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教师的情感衰竭,而性别和自我效能感能直接预测人的成就感。

6.启发

密切关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加以重视,并帮助青年教师设置难易适度的目标,并帮助中年男教师缓解职业倦怠。[11](沈杰.郑全全.2005)

(二)《女性法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调查与分析》梁文永

女性教师在法学院教师中占较高比例。因此,对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有着理论与现实意义。

2.对象

全国范围内7所法学院校,发出问卷180份,收回有效151份。

3.工具

以EBI为蓝本,结合本项目调查需要,做了适当调整,经试恻,信效度良好,采用4点计分法。

4.结果

女性法学教师总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普遍处于情绪低落、人文意识缺失和自我价值动摇状态。

5.分析

(1)中青年女性法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为严重。

(2)5~15年教龄教师倦怠相对较为严重。

(3)学历程度与倦怠比例为反比例关系。

(4)留学女教师倦怠比例较低。

(5)中级职称的女性法学教师倦怠比例最高。

(6)工作院校等级越高教师倦怠比例越低。

6.建议

第一,加强“法律中的她者”问题研究,重视女性法学教师的作用并激励其热情。

第二,发挥其性别优势,制定适合的独特的女法学教师评价管理措施。

第三,合理调整性别结构以及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第四,政策激励女性法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第五,建立健全的制度,引导女性法学教师主动参与法制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

第六,把心理教育纳入职业培训中,提高女性法学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和职业倦怠的自我救助能力。[12](梁文永.2008)

(三)《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1.出发点

对20例农村中学教师的深度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人际消耗以及社会偏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

2.研究一

(1)对象:对来自浙江金华县的20名中学教师进行半结构化受的深度访谈的结果。

(2)方法:访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师感受以及感受表现和教师工作特征以及该特征对第二部分感受与感受的表现的影响。

(2)结果:存在国内中学教师缺少资源,缺少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缺乏自主,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任务量过大等问题。

3.研究二

(1)对象:对该县四所中学全体教师进行集体测量,发放问卷317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

(2)方法:对研究一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为具体的文字表述,形成初测版本,共48道题目。并依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删去载荷过低以及严重双负载的项目,每删除一个项目都重新进行因素分析。

(2)结果:形成缺乏支持与公平感、知觉到忙碌感、人际消耗与冲突和感知的社会偏见四个特征因素。

(1)对象:对研究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1)方法: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量表(JBOS-T)与中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WCQ-SST)

5.最后结果

(1)人际消耗与冲突主要通过影响精力枯竭造成职业倦怠。

(2)感知的社会偏见则通过所有三条路径造成职业倦怠。

(3)缺乏支持和公平感通过热情枯竭和专业自我效能枯竭造成职业倦怠。

(4)知觉到的忙碌感通过热情枯竭和精力枯竭造成职业倦怠。

6.总结论

(1)工作特征因素有:人际消耗与冲突,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时间模糊,工作任务量过重,角色冲突,收入不满意,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情况,缺乏自主,却少资源。最终删减为四个:缺乏支持与公平感、知觉到忙碌感、人际消耗与冲突和感知的社会偏见。

(2)人际关系相关的工作特征即人机消耗与冲突通过影响精力枯竭造成职业倦怠,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未来探讨中学教师间人际冲突的模式及应对方式,减少职业倦怠,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研究方向。

(3)重视感知的社会偏见对形成职业倦怠的影响力。

(4)揭示了人际消耗与社会偏见对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作用,为以后教育部门和社会增加对教师工作岗位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健康水平以及工作满意度等提供了参考消息。[13](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2006)

参考文献:

[1]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2]R. L . Sch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 1996

[3]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4]Barry A. Farber. Crisis in Education: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eacher. [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Publishers, 1991

[5]杨秀玉.美国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探析——以巴利A·法伯的研究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6]林丽.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7]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8]王晓春.张莹.甘怡群.张轶文.中学教师工作枯竭量表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5,11,(2)

[9]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10]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11]沈杰.郑全全.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12]梁文永.女性法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2008 ,(7)

[13]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

报,2006,38,(1):92~9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倦怠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高校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的研究从定义、模式、成因、后果几方面做了综述,旨在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进行教师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o a great extent,determined by the teachers. teachers’ job burnou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onc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tatus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ade on the teachers’ job burnou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finition, mode, causes, and so on, which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教学质量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job burnout;quality of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39-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摘要:自从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作为21世纪教育的执行人,新世纪人才的缔造者,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和培养一大批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教师工作倦怠的概念 在国外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工作倦怠存在着动态定义和静态定义。Chemiss (1980)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并且,其动态定义都认为,工作倦怠最初以应激的形式出现,逐渐地,个体感觉到情感上的劳累,并开始改变自己对待他人和工作的态度,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个体的工作倦怠。以Maslach等(1982)为代表的静态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指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低落(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的现象。 一般认为,教师工作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试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试 在现在的教师圈中,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教师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老师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教师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一、何为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此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教师因此而工作能力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 4.生理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身心疾病。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倾向。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个体所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加重。社会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探究及分析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压力,加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全面能力的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7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94.6%的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另有人对黑龙江省三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5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注:转引自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120—123页。)。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对自身、学生及教育发展的危害,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势在必行。 1、“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burnout” 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 马斯拉池(Maslach)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她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皮特斯(Peters)在19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即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 2.1“教师职业倦怠”内涵 教师职业倦怠内涵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也有说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畏难、情感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它会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工作,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2.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整策略

《教师专题讲座》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学生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教好;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是老师没有照看好。这些当然是老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许多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老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 这个职业可以说也是一种服务行业,常常老师们在扮演者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他们感觉自己身心俱疲。再加上近几年社会新闻中个别教师的一些负面消息,让老百姓对整个教师队伍有了一些误解,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教师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归因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一)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创造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1.外在的期望。从古到今,教师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职业。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当今培养跨世纪人才,无不体现教师的神圣和伟大。然而在当今多变的社会里,价值趋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也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2.角色冲突。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单就教师的职业角色来说,就有多种,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朋友与知已、心理治疗工作者等等。因此,教师在各种不同的人们心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出现角色冲突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可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会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发展与竞争形势的严峻,教师职业成为当前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其整体倦怠现象较为明显,职业成就感低。如果该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教师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倦怠问题的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因此而受到威胁。就此,根据职业教师倦怠的现状做了倦怠问题的相关分析,结合调查实情、资料查阅、文献研究等方式着重对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做出重点研究,并提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对策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由于心理压力、不良情绪或环境因素造成的无法正确对待教学工作的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的状态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的现象。笔者通过相应资料的查询与实际状况的研究提出教师职业倦怠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生理疾病多发 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是工作上的压力,但产生效果则对工作、生活、身体均有较大影响。职业倦怠能够导致教师发生一定的生理疾病,例如失眠、头痛、内分泌失调等,甚至造成周期性的焦虑、沮丧、恐惧、绝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生理上的病态,容易造成身体健康上的严重问题,特别是针对抗压能力弱、心理素质低的教师,导致其产生厌倦教学工作、工作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2.工作热情低下 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时,倦怠现象都会影响其工作热情,教师工作在此问题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一旦在工作上产生倦怠,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就会随自己的情绪发生波动,不利于学生听课学习,教师的情绪更加焦躁,以此恶性循环,教师将彻底失去工作热情,再加之成就感的下降,枯燥无味的繁琐感将充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工作效率将大打折扣。 3.消极情绪明显 在入职前,教师的目标及志向在一开始都是比较远大、积极的,然而一旦发生倦怠得不到合理控制的现象,教师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工作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教学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使教师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对最初的目标完全失去前进动力,形成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对未来工作失去信心,放弃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甚至产生茫然、抑郁的倾向。 4.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工作上出现倦怠,教师的生活也会受到工作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倦怠感的教师常常在工作中出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攻击性言辞较多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心理偏差,从而导致同事的关系疏远,家庭的关系紧张,加之个人性格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产生自闭的现象,使教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怯懦、自卑、消极的态度,以至于影响生活中正常的交往圈。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的分析 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往往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检索将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学生教育难度大,家长要求高 当今社会更加开放,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且独生子女数量偏多,学生存在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的现象,在简单的教育问题上存在过多的思考而导致教学的复杂性,例如在选派班干部、安排座位等简单问题上稍有考虑不周,就会遭到学生的反对和家长的指责。再加之存在心理问题严重、性格独特等学生的存在,老师的教育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增加到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甚至调节学生在学校的违规、暴力等不良现象,教育难度不断加大,使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2.工作性质单一、枯燥、重复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2009年12月第28卷第1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 on Dec .2009Vol .28No .12 收稿日期:2009-09-20 作者简介:王天阳(1974-),女,河南南阳人,2007级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王天阳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目的: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04名高校教师用MB I 进行测试。结果: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成就感维度上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学历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影响显著,教龄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MB I 量表;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12-0083-02 职业倦怠(burnout )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 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 化(或称玩世不恭)[1]。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职业倦怠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高校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寻求减轻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随机抽取 25个院系,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4份,回收率 为96.1%。其中男性182名,女性222名,教师平均年龄为 38岁。 1.2 工具 本研究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 I ),台湾学者依据中国的语言习惯作了修订[2],已有研究表明, MB I 的信度与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问卷共22个题 目,分为3个维度:情感衰竭9个项目、成就感8个项目,和去个性化5个项目。问卷为4级计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分数越高,低成就感分数越低,表示职业倦怠感越严重。 1.3 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s p ss16.0作为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工具。 2 结果 2.1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是2.00±0.49、1.78±0.54和2.98±0.53,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成就感维度上的得分较高,高校教师总体上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 2.2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比较  表1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比较( x ±s )性别情感衰竭t 去个性化 t 成就感t 男 2.06±0.50 2.043 1.84±0.51 1.94 2.91±0.55 2.233女 1.96±0.48 2.033 1.73±0.56 1.96 3.03±0.52 2.223 注:3P <0.05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比较:男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在成就感维度上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但在去个性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2.3 不同文化程度  表2 不同文化程度上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比较( x )±s 本科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F 情绪衰竭2.20±0.35 1.98±0.49 2.01±0.48 1.84±0.572.783去个性化1.94±0.65 1.71±0.50 1.84±0.55 1.75±0.503.743成就感 2.91±0.50 3.05±0.57 2.97±0.45 2.90±0.56 2.13 注:3P <0.05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纬度上存在差异,其中本科以下学历的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比其他学历的教师得分高,而在成就感上得分没有其他学历教师得分高,说明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博士学历的 — 3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2009年9月 第11卷第3期 云南电大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RT V University Sept.2009 V ol.11,N o.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Ξ 孙 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摘 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职业倦怠的定义、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对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成因、干预措施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14(2009)03-0031-03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职称晋升的压力、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以及因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量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有研究表明,过高的应激水平容易产生疲倦,压力导致倦怠,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并应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笔者对收集到的文献通过整理和分析后进行了分类。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 1.临床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忽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侧重对职业倦怠症状、起因等的描述和解释。 2.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者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注重探究职业倦怠的具体特征,强调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3.组织观点研究者认为,许多人对工作持有很多不现实的期望,因此就容易体验到幻想破灭和倦怠,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失衡,侧重探讨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 4.社会历史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不仅受到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社会历史观点的研究者注重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张丽华、王丹等对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新进展所做的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表现得更差的同事中辨别出来或把比自己更优秀的同事作为竞争对手来比较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反之,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境况更好的同事中辨别出来则不易产生职业倦怠。集体自尊关注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特征和个体如何在群体中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教师集体自尊越高,越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创造性是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有效因素。 二、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人才的脑力工作者,他们面临着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扩招带来的强大压力,需要高度的投入和奉献。这种职业特点极有可能使教师的心理能量在长期的奉献中消耗过多,出现情绪耗竭,继而出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在生理、心理、行为和个人成就感方面的消极职业倦怠现象,无论是对本人,还是对学校的教育工作,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 1 3 — Ξ收稿时间:2009-05-25 作者简介:孙 萍,(196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实验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及管理研究。

(完整版)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一、选题缘由 1、研究者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职业是现代人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社会背景,是表现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谋求自我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和心理平衡的主要源泉。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个人带来了生理、心理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还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的牺牲者”。 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和艰巨的任务,而教师又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属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助人行业。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根基,但在制度认定上目前又不在义务教育之列,加之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造成大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普便存在职业倦怠感。研究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找到更好的缓解策略或解决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从定义方面 关于“职业倦怠”一词的最初界定是由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用以描述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s)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含义与成因研究综述》作者:梁慧娟来源:《学前教育》2005年01期 综合Freudenberger和Maslach的定义,将职业倦怠看作是:“个体无法应付职业活动中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主要有3方面: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 ),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又diminished personalaccomplishment)。其中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非人性化的教师表现为:不愿意与幼儿接触,对幼儿表现出冷漠、厌烦,也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幼儿进行挖苦、漫骂,甚至滥施惩罚。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感觉他们无法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为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导致幼儿教师情绪和精力消耗过多,而出现的身心疲惫状态和对工作以及工作对象的疏离感。——《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作者:王欢 (二)在成因方面 1. 主观因素 (1)个体的个性 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幼儿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性格开朗豁达的幼儿教师对人对事持乐观态度,自信心强,能很好自我调适工作中的压力。相反,性格孤僻内向的幼儿教师面对职业压力就显得尤为被动、无所适从,从而加重了压力,诱发职业倦怠的发生。 (2)个体期望值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校长提高班学习心得这次很有幸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提高班赴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期一周。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带着《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问题和教授们进行了探讨,并将所学运用于我校的管理工作之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教师的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门周期性长、复杂的、见效慢的辛苦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上。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贪玩的本性决定了对错误的纠正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对知识的传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断重复。如我校的张浩同学,从本学期开学以来,拒不写作业,虽是留守儿童,但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关爱,一堂课看着他,也只能写到百把个字,任由你恩威并施,他就不写,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你怎么办?回家,对他的奶奶拳打脚踢,他父母却一心挣钱,在家里几乎无人管束,孔子说:“诲人不倦”,如果真那么容易,他老人家就不会提出来了。也许正因为学校这个特定的工作场所,孩子这

个特殊的工作对象,才造就了教师队伍的相对单纯和人们常说的啰嗦吧。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就容易出现“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工作就那么回事,怎么干都一样“等感受和行为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大、管理学生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考试压力、课题研究、职称评定等压力,使教师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影响。当教师一旦感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一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便会停滞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之所谓听之由命的地步。 2、学校内部管理者的问题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轻重之分,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群几十个上百个教师。倾向性可以表现在心里,一旦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些教师便会变成不满或打击,自然会消怠。一次、两次……,热情变为冷静、淡漠…….。 就拿现在的学习机会来说吧,培训的总是那么几个教师,别的教师心里便会思量:难道我们就没有潜力和前途吗?还是不被重视呢?久而久之,等到不思量的时候可能就接近倦怠了。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工作,几乎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有些领导者是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一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面斗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的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辱骂,

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杰副教授 2011.03.10. ? 2004年《中国教育报》:教师是接近“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四面出击,八面受敌。“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 ?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大型调查:8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00名教师) ? 2006-2007北师大民主促进会对北师大(大中小幼)抽样调查结果:78%的教师反映压力过大,50%的教师缺乏工作成就感。 ?学校频发的教师安全事故(案件):心理疾病已成为教师的职业病,教师的心理健康缺少关注。 一、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 ? 1961年,美国作家Greene写了一本小说:《一个倦怠的案例》(A Burnout Case) (通俗心理学) ?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上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 域,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多为第三产业)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 1978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将职业倦怠作为教育年会的中心议题。(教师为JB多发人群) ? 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在美国费城召开,职业倦怠随后成为一个流行不衰的专 业名词。 ? 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北京),有好几个学术论坛都与职业倦怠有关。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临床心理学观点:弗莱登伯格为代表,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 堪的状态 ?社会心理学观点:马勒诗为代表三个维度 ?组织观点: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个体面对有限的刺激情境缺少挑战 ?社会历史观点: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社会服务行业期待高自主性低 三、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马勒诗): ?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涉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端疲 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非 人格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 (去人格化、去人性化、玩世不恭) ?缺乏个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 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厌烦、枯燥,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心理倾向。它不仅会伤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希望能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一、引言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德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工作者身心耗竭状态”。教师作为服务行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其职业心理状态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成果为起点,正在逐步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在梳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国内研究的特点进行归纳,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Pines 和Aronson 将其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景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Etzion 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大耗竭,并且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国内研究者董淑花、黄依林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持续的疲劳感,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引起的挫败感加剧,最终出现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平时工作忙忙碌碌,仍然没有充实和幸福之感。特别是面对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精力,但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时,老师们总会感觉到人生价值无法体现,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自豪感荡然无存。于是,教师职业的倦怠思想就会形成,而且越来越严重。 当然,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评价与考核、职称评聘;日渐深入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上有欠缺,缺乏人性化;考核和评价制度有偏失,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不甚合理;机械重复、应付性工作太多,给教师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教师缺乏应有的文体活动时间;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部分中老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 据天津某区调查,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有职业倦怠思想。这种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属于消极的职业心态。广大教师在工作的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一现象不但对工作、事业不利,而且对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同样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幸福观。幸福是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的获取是靠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决定的。 作为教师,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按理说是一件光荣的事。可是现实中,很多孩子的状况不是很好,行为习惯差,怕学习,缺乏理想信念,把老师的教育当作耳边风,有时,老师怎么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加上家长的溺爱,不能有效地配合老师教育,导致老师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长期以往,老师的工作热情肯定会受到打击。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都很自觉,还要老师教育干什么?换句话说,正因为学生的无知和不成熟,才需要老师去教育的。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作为一种乐趣,将研究解决学生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就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苦恼了。只要我们是真心实意为学生好,即使某些时候,学生成绩上不去,某些缺点一时改不了也不要觉得无所适从。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为自己设计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盼头、目标、追求,并为之而积极开展工作,我们就会有所期待、有所成就、有所向往,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自然会不断增强。

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原因;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1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Herbert Freudenburger提出来的,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助人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某些职业员工中的情感枯竭、情感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1982)。他认为,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情感衰竭,而后个体以防御性应对方式尽力使自己远离别人(即人格解体),以减少情感的投入,最后个体发现其实际工作状态与期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Maslach和Jackson(1981)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职业倦怠的三个具体表现,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职业倦怠问题普遍采用的定义。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情绪衰竭是一种疲惫和缺乏工作热情的感觉,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具体表现为:常常有疲劳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时常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因缺乏热情与活力,常有一种无助感,这是情绪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现。正是由于缺乏热情与活力,使得教师在面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悲观。 (2)人格解体(Depersonalisation) 这一现象是指情感远离了自身而表现出对他人的无情和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不愿意接纳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用冷漠甚至是厌烦的语言对待学生。教师也因此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进而会产生不良情绪,这种不良隋绪进而又演变为容易攻击他人的行为,如讽刺同事、挖苦学生等。Schwab和Lwanicki(1982)也认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出现不良的健康状况,而且很有可能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例如在检查作业时容易漏掉应当给予纠正的错误),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3)低的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这一现象是指个体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价值,即对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由于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变得心灰意冷。当这种低的个人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大大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且对诸如早晨必须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恐惧或沮丧。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以任何东西,并对生活冷漠,悲观。情绪上处于疲惫状态的教师对学生也会发展一种消极、乖戾甚至讥讽的态度。 人格的解体 教师人格的解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

较低的成就感 教师们开始感觉到在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教师进入教师职业原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当教师们感觉他们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他们与同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大大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学者型的无力感”。 那些经历着职业倦怠的教师通常在个人生活质量方面也都限于较低的水平,他们经常旷课,对于教学,也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相反,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寻找新的职业。在健康方面,他们易于发脾气,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去毁誉他人或一些事物,而且,还会经常陷入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总之,上述表现反映出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的消极的心境和态度,而且这种倦怠感也已广泛影响到教师个体的各个层面。不仅如此,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成因及对策

班级:应用心理学172班 学号:1708400098 姓名:张也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题目: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成因及对策 二〇二〇年六月

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成因及对策 1前言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热点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或幼儿园教师,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断增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日益受到关注。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持续付出情感、承受工作压力又不能恰当应对而产生的一种非正常的极端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一是生理不适,出现头痛、头晕、内分泌紊乱、失眠、疲倦等;二是情感耗竭,这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症状,面对工作压力表现出萎靡不振、易怒、缺乏热情、悲观、无助感强烈;三是去个性化,表现在与人交往时态度消极、麻木不仁,教学中对学生丧失关爱;四是成就感降低,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降低,看不到前途,缺乏自我效能感,对教学和科研疲于应付、懈怠消极(孙建梅,2015)。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实质上是职业倦怠在具体行业领域内的延伸(李悦池,姚小玲,2017),它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应激反应,而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因承受的各方压力和挫折过大而反映在情绪上的一种身心俱惫的状态(蔡晓武,2013)。 随着教育改革和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不仅要面对冗杂新颖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越来越繁重的科研任务,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不仅影响高校教师个体的发展,对学生、高校和社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的说,对高校教师个体而言,长期职业倦怠会使高校教师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学生而言,职业倦怠往往使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减少,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消极的情绪和态度也会“传染”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校和社会而言,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也不利于高校师资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傅端香,2015)。高校教师队伍肩负着为培养未来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心理健康,也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展开了调查,一些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不高,但已初见端倪。孙建梅(2015)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和田、伊犁、石河子等地11所高校的630名专职教师为被试,采用MBI-ES (教师工作倦怠量表中文修订)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度偏下水平。刘振(2016)在4所江西省本科高校回收239份有效问卷,对江西省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江西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在总体上虽然没有达到危及心理健康的程度,但是已经有一部分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