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厌烦、枯燥,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心理倾向。它不仅会伤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希望能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一、引言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德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工作者身心耗竭状态”。教师作为服务行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其职业心理状态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成果为起点,正在逐步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在梳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国内研究的特点进行归纳,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Pines 和Aronson 将其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景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Etzion 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大耗竭,并且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国内研究者董淑花、黄依林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持续的疲劳感,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引起的挫败感加剧,最终出现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的Byrne.B.M.下的定义,他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已作为典型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的一种,已给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目前一般都采取探析和实证的方法。如文献的收集阅读、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典型相关研究等。

1. 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

MBI一共三个维度22个题目,分别是情绪衰竭维度(包括9个题目);去个性化维度(包括5个题目)如“我感到对待有些学生像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和成就感维度(共8个题目)如“我能很有效地处理学生的问题”。采用4点记分法,从“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到“经常如此”,分别记1—4分。3个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如果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越高,同时成就感得分越低,则职业倦怠程度严重。有研究发现,MBI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跨文化性,所以我国的一些研究者常使用这一问卷来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如赵玉芳、毕增重、曾玲娟等。

2.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与职业倦怠

连榕从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的角度比较研究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包括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结果表明: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新手和熟手型教师,而新手和熟手型教师则不存在什么差异。但在情绪耗竭维度上,三类教师差异不显著,说明当前教师中普遍存在压力大、焦虑水平高、倍感疲倦、无助等心理问题。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继续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职业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

曾玲娟进行了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

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与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与人格解体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与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正向预测效应。徐富明的研究显示: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如教师的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聘任压力、职业发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情绪疲惫有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压力与少成就感和人格解体有显著的正相关。刘晓明的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将导致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职业压力越大,倦怠程度越严重。

4.自编问卷

徐富明、吉峰和钞秋玲等就进行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测。他们提取出了3个职业倦怠因素并分别命名为: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此问卷由15个项目构成。采用Likert量表形式,分5级记分法,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

5.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刘晓明考察了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程度也越严重;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和倦怠之间可能具有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减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

四、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来源与对策研究

1. 来源研究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来源研究多数是从压力源方面进行探析研究的,主要有:教师个人方面,自我期望偏高与实际结果的落差、知识能力的不足、教学效能感不高以及人格特点差异;学生方面,学生纪律问题、学生厌学、学生成绩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方面,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负荷大、非教学事务过多、缺乏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赞赏、考试、督导和检查的压力以及评价机制的不科学等;社会与家长方面,高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聘任的压力等。

职业倦怠源可以是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因素,当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在教师身上产生了一种不一致的知觉时,职业倦怠就可能产生。其中个人因素特别是人格

特征和背景因素等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格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教育和经验背景相同的个体对相同压力源通常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而言,一个人对压力的反应是他所面临的压力和人格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表明,某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这些特点是: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客观评价等。教师通常具有利他精神,能真诚地关注他人,赋有理想主义。他们自尊心强,往往将目标设置得过高或不现实,于是最终导致目标的丧失而陷入倦怠。尤其是期望过高、低自尊和外控型教师更易产生倦怠无助的心理。

2. 对策研究

关于如何处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大致可分为两种:直接行动和间接缓和法。直接行动就是指通过能消除倦怠来源的工作来消除倦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正视倦怠感的存在,并理清来源,然后执行某一行动。这些行动能成功地解决正在引起倦怠的因素。缓和的方法则是不直接处理压力来源问题,而是以减轻压力来源为目标。他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体力上的。其作用都是帮助教师保持或重获一种放松的感觉。具体对策有:个体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悦纳自己,努力合理认识教师职业,正视倦怠问题,反思其来源,主动寻求帮助,并学会一些常用的心理调适小方法(如心理暗示、放松训练、转移注意、情绪对比、品味生活等)。组织上多支持理解教师,尤其在倦怠的高发期(每学年秋季的9—10月、春季的3月和5月)学校领导要更加关注教师,赋予教师较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事务决策,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学校领导形象公正、廉洁、民主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合理认识,合理期望,合理薪酬,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并进行高质培训等。

五、结语

首先,通过梳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我以为,我们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上。我们很多的研究还只是在用MBI测量工具去证明我们也存在较普遍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在哪个年龄段或哪个教龄段有较严重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不够清晰。

其次,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研究的目的。我们不是证明问题的严重性,而是要弄清楚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为职业倦怠干预提供依据,以便对症下药。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最后,纵观我国有关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相对滞后,很少见到有关职业倦怠干预的研究。因此,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是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陈华英,李静.乌鲁木齐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3).

[2]陈慧,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3).

[3]陈莉,尹妙辉.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1).

[4]陈秀娟,林永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探究[J].高教探索,2008(6).

[5]冯进.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2009(7).

[6]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7]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孙红.职业倦怠[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9]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10]唐芳贵,彭艳.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11):980-982.

[11]唐芳贵、蒋莉、肖志成.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05(5):65~67

[12]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51~54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摘要:自从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作为21世纪教育的执行人,新世纪人才的缔造者,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和培养一大批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教师工作倦怠的概念 在国外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工作倦怠存在着动态定义和静态定义。Chemiss (1980)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并且,其动态定义都认为,工作倦怠最初以应激的形式出现,逐渐地,个体感觉到情感上的劳累,并开始改变自己对待他人和工作的态度,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个体的工作倦怠。以Maslach等(1982)为代表的静态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指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低落(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的现象。 一般认为,教师工作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职业倦怠 综述

西安体育学院在职人员学位论文开题申请表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陕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 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研究生类别:体育硕士 年级:2009级 指导教师:某某某(教授) 申请人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专业领域:体育教学 申请人:王磊 开题日期:2011年10月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2011年10月

目录 1选题依据............................................................…2研究现状............................................................…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对象与方法.................................................... 5研究重点................................................................ 6课题研究进度........................................................ 7经费预算................................................................ 8参考文献................................................................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作者:赵崇莲, 苏铭鑫, ZHAO Chong-lian, SU Ming-xin 作者单位:赵崇莲,ZHAO Chong-lian(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10320;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苏铭鑫,SU Ming-xin(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31(4)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6条) 1.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帅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期刊论文]-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3) 2.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学报 2004(05) 3.李超平;李晓轩;时勘授权的测量及其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学报 2006(01) 4.KOMPIER;MICHIEL A J Stress prevention in bus drivers:evaluation of 13 natural experiments 2000(01) 5.KRISTENSEN T S;BORRITZ M;VILLADSEN E The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a new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burnout[外文期刊] 2005(3) 6.PINES A;ARONSON E Career burnout:causes and cures 1988 7.HARDEN R M Stress,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is the swan exhausted7 1999(03) 8.HOBFOIL S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1989 9.MASLACH C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 2001 10.MASLACH C 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 1982 11.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外文期刊] 1974(01) 12.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研究述砰[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4(04) 1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7(05) 14.ELLOY D F;TERPENING W;KOHLS J A causal model of burnout among self-managed work teammembers 2001(03) 15.JAWAHAR I M;STONE;THOMAS H Role conflict and burnout:the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political skill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burnout dimensions 2007(02) 16.AMMONDSON P Job burnout 2000(03) 引证文献(3条) 1.胡唐明.郑建明.秦嘉杭知性的干预德性的柔化——图书馆职业倦怠研究[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9) 2.冯耕耘.汪胜华.乔雯湖北省三峡地区游船员工职业倦怠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旅游研究 2010(1) 3.邓俊熙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浅谈[期刊论文]-华章 20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64020097.html,/Periodical_nbdxxb-jykx200904014.aspx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 “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 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 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maslach 和jacson(198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职业倦怠描述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等综合症状。pine(1988)以maslach的“情绪衰竭”维度为核心,扩展了职业倦怠产生的领域,认为职业倦怠可能发生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婚姻、学习、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产生倦怠。因此,他将倦怠定义为:由于个体长期处于资源过度需求的情境中,致使资源慢慢枯竭,从而产生一种疲惫或者衰竭的状态,具体包括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和精神衰竭三个方面。个体生存于组织和社会之中,因此无法脱离社会背景和情景的影响。,cherniss(1980)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学视角提出,倦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工作应激所引起的,当应激状态一直持续,即个体陷入应激状态无法脱身又缺乏有力的支持系统时,就会表现出倦怠的症状。 2.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对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界定和描述的完善,学者们开始基于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期基础对职业倦怠展开实证研究。在此阶段,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渐形成,倦怠的概念得到丰富,开发了大量对倦怠进行测度的工具。在研究方法上,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个案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而是运用定量方法,通过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1)职业倦怠量表 职业倦怠的研究最初就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因此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开发出不同的测量工具。maslach和jackson(1982)在大量临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以及马氏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马氏量表-教育行业版(mbi-educators survey,mbi-es)、马氏量表-通用版(mbi-general survey,mbi-gs)三个子量表。同样基于临床个案,pines和aronson (1981)开发了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bm)。随着职业倦怠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探究及分析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压力,加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全面能力的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7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94.6%的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另有人对黑龙江省三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5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注:转引自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120—123页。)。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对自身、学生及教育发展的危害,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势在必行。 1、“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burnout” 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 马斯拉池(Maslach)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她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那些人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皮特斯(Peters)在19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即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 2.1“教师职业倦怠”内涵 教师职业倦怠内涵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也有说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畏难、情感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它会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工作,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2.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发展与竞争形势的严峻,教师职业成为当前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其整体倦怠现象较为明显,职业成就感低。如果该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教师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倦怠问题的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因此而受到威胁。就此,根据职业教师倦怠的现状做了倦怠问题的相关分析,结合调查实情、资料查阅、文献研究等方式着重对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做出重点研究,并提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形式;形成因素;对策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由于心理压力、不良情绪或环境因素造成的无法正确对待教学工作的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的状态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的现象。笔者通过相应资料的查询与实际状况的研究提出教师职业倦怠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生理疾病多发 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是工作上的压力,但产生效果则对工作、生活、身体均有较大影响。职业倦怠能够导致教师发生一定的生理疾病,例如失眠、头痛、内分泌失调等,甚至造成周期性的焦虑、沮丧、恐惧、绝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生理上的病态,容易造成身体健康上的严重问题,特别是针对抗压能力弱、心理素质低的教师,导致其产生厌倦教学工作、工作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2.工作热情低下 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时,倦怠现象都会影响其工作热情,教师工作在此问题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一旦在工作上产生倦怠,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就会随自己的情绪发生波动,不利于学生听课学习,教师的情绪更加焦躁,以此恶性循环,教师将彻底失去工作热情,再加之成就感的下降,枯燥无味的繁琐感将充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工作效率将大打折扣。 3.消极情绪明显 在入职前,教师的目标及志向在一开始都是比较远大、积极的,然而一旦发生倦怠得不到合理控制的现象,教师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工作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教学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使教师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对最初的目标完全失去前进动力,形成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对未来工作失去信心,放弃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甚至产生茫然、抑郁的倾向。 4.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工作上出现倦怠,教师的生活也会受到工作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倦怠感的教师常常在工作中出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攻击性言辞较多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心理偏差,从而导致同事的关系疏远,家庭的关系紧张,加之个人性格的原因,甚至有可能产生自闭的现象,使教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怯懦、自卑、消极的态度,以至于影响生活中正常的交往圈。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的分析 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往往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检索将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学生教育难度大,家长要求高 当今社会更加开放,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且独生子女数量偏多,学生存在依赖性强、娇生惯养的现象,在简单的教育问题上存在过多的思考而导致教学的复杂性,例如在选派班干部、安排座位等简单问题上稍有考虑不周,就会遭到学生的反对和家长的指责。再加之存在心理问题严重、性格独特等学生的存在,老师的教育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增加到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甚至调节学生在学校的违规、暴力等不良现象,教育难度不断加大,使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2.工作性质单一、枯燥、重复

(完整版)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一、选题缘由 1、研究者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职业是现代人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社会背景,是表现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谋求自我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和心理平衡的主要源泉。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个人带来了生理、心理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还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的牺牲者”。 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和艰巨的任务,而教师又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属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助人行业。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根基,但在制度认定上目前又不在义务教育之列,加之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造成大众对幼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普便存在职业倦怠感。研究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找到更好的缓解策略或解决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从定义方面 关于“职业倦怠”一词的最初界定是由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用以描述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s)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含义与成因研究综述》作者:梁慧娟来源:《学前教育》2005年01期 综合Freudenberger和Maslach的定义,将职业倦怠看作是:“个体无法应付职业活动中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主要有3方面: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 ),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又diminished personalaccomplishment)。其中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非人性化的教师表现为:不愿意与幼儿接触,对幼儿表现出冷漠、厌烦,也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幼儿进行挖苦、漫骂,甚至滥施惩罚。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感觉他们无法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为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导致幼儿教师情绪和精力消耗过多,而出现的身心疲惫状态和对工作以及工作对象的疏离感。——《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作者:王欢 (二)在成因方面 1. 主观因素 (1)个体的个性 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幼儿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性格开朗豁达的幼儿教师对人对事持乐观态度,自信心强,能很好自我调适工作中的压力。相反,性格孤僻内向的幼儿教师面对职业压力就显得尤为被动、无所适从,从而加重了压力,诱发职业倦怠的发生。 (2)个体期望值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厌烦、枯燥,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心理倾向。它不仅会伤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希望能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一、引言 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德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工作者身心耗竭状态”。教师作为服务行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其职业心理状态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成果为起点,正在逐步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在梳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国内研究的特点进行归纳,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Pines 和Aronson 将其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景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Etzion 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大耗竭,并且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国内研究者董淑花、黄依林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持续的疲劳感,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引起的挫败感加剧,最终出现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职业倦怠开题报告精选范文

研修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姓名:刘贵珍 导师:张小永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英语教学 研究方向:幼儿教学 日期: 2 016年6月3日 一、研究背景及概况 “诲人不倦”是孔子提出的为师之道,虽然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教师精神的实质所在,它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耐心。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虐待幼童事件屡屡发生,本该是最温柔、最慈母的幼儿园教师却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为何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她们会有如此的失范行为?行为背后,除了与她们个人的自身因素有关以外,还有一个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已成为幼儿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呈增多趋势,且职业倦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随之加重。美国研究人员格林娜尔格(Greennaerg)早在1980年的报告中就已指出:教师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所带来的职业倦怠,已在相当程度上为自己带来了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疾患,而且会影响其与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家庭冲突的现象随之增加;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削弱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它作为一种消极情感,降低了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最可怕的是教师的这种消极情绪,会通过教师的言语、

表情、动作直接的传染给学生,这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致影响整个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不好就会使人力资源遭到损失,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胜任工作、人力资源的流失以及对政治、经济会产生不良影响等。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将会为之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这种严重的形势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而在教师队伍中,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每天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的问题,并要解决来自方方面面的矛盾与困惑,同时幼儿园的工作内容杂,工作时间长,而且任务重,所负担的责任又大,工作时总是匆匆忙忙,难得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工作的乐趣,这就容易使她们的情绪产生波动,从而导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 瑞典作家爱伦·凯说道:“教育一个小孩,就等于把一个灵魂的生死之权握在手里。”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重责任,其喜怒哀乐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某一次过激的行为都可能对幼儿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找出应对的策略来预防并减少这一现象,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从定义方面 关于“职业倦怠”一词的最初界定是由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用以描述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s)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综合Freudenberger和Maslach的定义,将职业倦怠看作是:“个体无法应付职业活动中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非人性化的教师表现为:不愿意与幼儿接触,对幼儿表现出冷漠、厌烦,也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幼儿进行挖苦、漫骂,甚至滥施惩罚。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感觉他们无法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幼儿教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2009年12月第28卷第1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 on Dec .2009Vol .28No .12 收稿日期:2009-09-20 作者简介:王天阳(1974-),女,河南南阳人,2007级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王天阳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目的: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04名高校教师用MB I 进行测试。结果: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成就感维度上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学历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影响显著,教龄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并不严重。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MB I 量表;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12-0083-02 职业倦怠(burnout )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 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 化(或称玩世不恭)[1]。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职业倦怠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多以中小学教师为主,高校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寻求减轻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随机抽取 25个院系,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4份,回收率 为96.1%。其中男性182名,女性222名,教师平均年龄为 38岁。 1.2 工具 本研究采用玛勒诗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 I ),台湾学者依据中国的语言习惯作了修订[2],已有研究表明, MB I 的信度与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问卷共22个题 目,分为3个维度:情感衰竭9个项目、成就感8个项目,和去个性化5个项目。问卷为4级计分,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分数越高,低成就感分数越低,表示职业倦怠感越严重。 1.3 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s p ss16.0作为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工具。 2 结果 2.1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是2.00±0.49、1.78±0.54和2.98±0.53,高校教师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成就感维度上的得分较高,高校教师总体上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 2.2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比较  表1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比较( x ±s )性别情感衰竭t 去个性化 t 成就感t 男 2.06±0.50 2.043 1.84±0.51 1.94 2.91±0.55 2.233女 1.96±0.48 2.033 1.73±0.56 1.96 3.03±0.52 2.223 注:3P <0.05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比较:男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在成就感维度上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但在去个性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2.3 不同文化程度  表2 不同文化程度上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比较( x )±s 本科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F 情绪衰竭2.20±0.35 1.98±0.49 2.01±0.48 1.84±0.572.783去个性化1.94±0.65 1.71±0.50 1.84±0.55 1.75±0.503.743成就感 2.91±0.50 3.05±0.57 2.97±0.45 2.90±0.56 2.13 注:3P <0.05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纬度上存在差异,其中本科以下学历的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比其他学历的教师得分高,而在成就感上得分没有其他学历教师得分高,说明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博士学历的 — 38—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一、“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1.弗鲁顿伯格(Freduenberger):一种临床方法 在1973年刊发的一份专业心理杂志上,弗鲁顿伯格首次使用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来描述他自己和一些志愿者在帮助、治疗那些滥用药物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重点描述他自己的疲惫、愤怒、消沉、沮丧、傲慢且内疚的情绪体验,并把这种综合的表现视为倦怠的症状。总之,弗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1](p.67.杨秀玉.2005) 2.玛勒诗与派恩斯(Maslach and Pines):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即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就会使个体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1] (p.68.杨秀玉.2005) 玛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地、紧张地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2](p.53.R. L . Schwab. 1996) 3.皮特斯(Peters) 18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尽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3](p.136. 苏素美.1995) 4.凯尔尼斯(Cherniss):组织学观点 凯尔尼斯认为倦怠的根源来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层面。它是由个体助人者的预期与目标,所服务机构的束缚或行政管理中科层制的压制,以及公众对那样一种专业工作的特质所持有的观点等诸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促发的现象。[1] (p.68.杨秀玉.2005) 5.萨若松与其他学者(Sarason and Others):一种社会与历史的观点 “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4](Barry A. Farber. 1991)” 二战之后,助人行业日益专业化、科层制化、中心化以及不断增加的专业性(Profession -alism)拉大了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且公众对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二倍于政府对助人行业的支持,以至于人们认为助人行业的服务可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助人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就易产生倦怠状况。且助人行业的专业人员没有任何专业自主,不能对政策的制定进行影响时,倦怠更易产生。再加上服务对象的要求不断增多,政府对主人行业干预日益增强时,服务对象的权利也在扩大时,助人者的倦怠愈发严重。[1] (p.68.杨秀玉.2005)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西方的许多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到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更加关注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1.利思伍德(Leithwood) 他的研究强调学校的领导因素对教师倦怠的影响。总体上说,他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

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摘要:了解职业倦怠的概念、基本理论、测量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以及职业倦怠研究的原则,对今后的职业倦怠的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职业倦怠;职业投入;心理契约 1961年,Greene在一本名为A Bum-Out Case的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这本小说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对职业倦怠进行系统研究。在此之前,倦怠的重要性已经被医学家和社会评论家所关注。虽然当时的研究缺乏一个连贯的、比较一致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手段,但也正是这些探索性、描述性、应用性的“常识心理学”观点和方法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此后的30年里,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作与组织管理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的。截至1982年至少已有15种概念被提出[1]。尽管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众说纷纭,但这只是体现了研究者关注层面和角度的不同。目前,东西方研究者通常采用国际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权威Maslach的研究成果[2],主要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低成就感三个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概念化操作。即(1)情绪衰竭(exhaustion)。它代表着职业倦怠中的个体压力层面,是指工作过程中,个人无法轻易地处理周围的问题与要求,因而感到精疲力竭,丧失了工作的情绪资源,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国内外学者对是否应该把情绪衰竭作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特征一直存有争议。(2)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代表着职业倦怠中的人际关系层面,是指工作过程中,个人以不带感情与冷漠的方式或态度回应周围人际,表现为对工作对象与同事的疏远、冷淡、漠然和愤世嫉俗。(3)低成就感(reduced accomplishment)。它代表着职业倦怠中的自我评价层面,是指工作过程中,个人有一种低成就的感受,缺乏成功的体验,表现为与他人合作时能力不足,以及完成工作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工作能力上的低成就感和工作意义上的低成就感。通常意义说,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以其形成而言,职业倦怠产生于个体所知觉到的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获得的回报之间的不一致。以症状而言,不仅包括工作压力下的负向情绪反应,还包括了由于工作压力引起的对他人的负向评价和对自我的负向评价。以过程而言,职业倦怠是在动态和静态相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思考 引语: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香古色”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我想提醒你一句:老师,你真的是“老”了。即便你还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职业倦怠症”。 提纲: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四、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

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2009年9月 第11卷第3期 云南电大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RT V University Sept.2009 V ol.11,N o.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Ξ 孙 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摘 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职业倦怠的定义、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对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成因、干预措施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14(2009)03-0031-03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职称晋升的压力、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以及因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量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有研究表明,过高的应激水平容易产生疲倦,压力导致倦怠,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并应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笔者对收集到的文献通过整理和分析后进行了分类。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 1.临床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忽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侧重对职业倦怠症状、起因等的描述和解释。 2.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者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注重探究职业倦怠的具体特征,强调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3.组织观点研究者认为,许多人对工作持有很多不现实的期望,因此就容易体验到幻想破灭和倦怠,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失衡,侧重探讨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 4.社会历史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不仅受到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社会历史观点的研究者注重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张丽华、王丹等对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新进展所做的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表现得更差的同事中辨别出来或把比自己更优秀的同事作为竞争对手来比较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反之,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境况更好的同事中辨别出来则不易产生职业倦怠。集体自尊关注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特征和个体如何在群体中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教师集体自尊越高,越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创造性是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有效因素。 二、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人才的脑力工作者,他们面临着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扩招带来的强大压力,需要高度的投入和奉献。这种职业特点极有可能使教师的心理能量在长期的奉献中消耗过多,出现情绪耗竭,继而出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在生理、心理、行为和个人成就感方面的消极职业倦怠现象,无论是对本人,还是对学校的教育工作,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 1 3 — Ξ收稿时间:2009-05-25 作者简介:孙 萍,(196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实验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及管理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