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河北师大田家炳中学初三上第20课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课程概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了社会主义的伟

大探索。

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

1、二月革命的背景:

_____________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俄国国内的_____矛

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斗争不断高涨。

2、领导阶级:____________

3、任务:推翻_____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由反沙皇封建专制的革命任务决定)

5、经过: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史称二月革命。

6、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

苏维埃两个并存的政权,实权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二、十月革命的炮声

1、十月革命的背景:

(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__________;

(2)前线接连失利,国内持续经济危机;

(3)激起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强烈不满;

(4)列宁发表《________》,号召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3、任务:推翻______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夺取政权):①11月6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

莫尔尼宫领导武装起义;

②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几声炮响后,起义军攻占了

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最终胜利。

6、结果(建立政权):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

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7、特点:_________暴动,武装___________

8、影响:

(1)对苏俄: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__________,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2)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_________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对反殖民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首创

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4)对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____________,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发展、五四运动和_____________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

础,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5)对社会主义运动: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反扑,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资极度匮乏。(2)目的:为了确保_____的胜利,巩固_____。

(3)时间:战争时期(1918——1920)

(4)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5)影响:①积极:确保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②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工农群众的不满在不断的加剧。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加剧;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

(2)目的:为了恢复______,巩固政权。

(3)时间:和平时期(1921——1925)

(4)内容:①农业:实行粮食税,余粮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大型工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

企业;

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

(5)影响:①积极:确保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②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工农群众生产的积极性(6)特点:允许_________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_

(7)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8)实质: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9)意义: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热情,苏俄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10)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与“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1)新任务:和平时期,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新举措: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3)新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1.下列关于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对21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B.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机之中

C.险恶的战争环境与物资的极度缺乏

D.列宁等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十分清楚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4、1917年,取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是()

A.英国

B. 俄国

C. 美国

D. 法国

5、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成功现实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6、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突出发展重工业

B.实现农业集体化

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制定国家新宪法

7、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8、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B、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D、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9、小强在复习俄国历史时,发现国家的名称很容易混淆,于是他按顺序进行了排列,正确的是()

A、苏联、沙俄、苏俄

B、苏俄、沙俄、苏联

C、沙俄、苏俄、苏联

D、沙俄、苏联、苏俄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

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

(1)材料中的“许多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它的主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3)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否犯过列宁指出的“许多错误”?

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也叫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是新的历史类型的国家,是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及产品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的历史前提 1、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无法克服,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矛盾越来越尖锐、深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使生产获得了社会化的属性。主要表现在:(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生产产品的社会化 2、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与生产无限扩大的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展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逐步下降的这种双向运动,使得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逐步突出,从而产生了生产过剩的现象,当这种生产过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经济危机。 4、要根本摆脱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 5、在社会政治领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及产品私人占有制的矛盾,造成了无产阶级和垄断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使得这一矛盾在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突破了一国范围,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外部构成并加深了三大主要矛盾: 第一,无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

福利制度与共产制度 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正在不断地引进西方国家中对自己适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制度;美国家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正在不断实践、完善着共产党人也在追求的“福利国家”制度。如果让外星人来区分的话,他一定也分不清哪个是社会主义国家,哪个是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大类。社会保险是政府以法律形式,强制公民在就业期间按其应课税年工资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交纳的社会保险税,用于投保者因规定的原因丧失收入以后,向他们及其家属提供一部分补偿收入和服务,以保障他们维持基本生活。其种类主要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疾病和健康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是由政府以拨款形式提供给公民的各种补贴。这是不以个人经济状况为转移的带有普遍性的公共财政补贴,有针对孕妇、母亲、学龄前儿童的保护和照顾的家庭补助;也有对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供给免费午餐、给予助学金或无息贷款等学生补助;此外,还有房租补助、食品补助、遗属抚恤等。如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天可享受一顿免费热午餐,法国规定所有职工都可以获得每月固定的交通补贴等。社会救济是针对部分生活困难者和贫困家庭提供的带有生活救济性质的补贴,如对失去收入或收入低微的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照顾的补助:法国向失业者发放每天22法郎、外加失业前工资42%的救济金;瑞典给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救济金等。 目前,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英国社会福利项目不下60 种,美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2000多种政府福利。战后各国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经费稳步上升,逐渐成为政府支出中的最大开支项目。1972年,欧美14 个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支出平均48%用于平价住宅、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及医疗保险费用上;1988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美国为44.3%,联邦德国为69%,英国为44.9% 。20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每年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左右,欧盟国家则达到50%,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各类社会福利开支。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国家富有特色的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基金会和慈善机构所从事的公益活动,对于平衡社会矛盾、弥补政府不足、特别是给最底层人民提供各种切实的帮助,扶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统计,1998年美国共有160万个非营利机构,其中120万个机构中有73万个分支慈善组织、12万个福利团体和35万个宗教组织,捐赠及慈善收入总额为6214亿美元。1999年6月,英国登记注册的慈善机构也有161万个。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许多企业直接进行广泛的社会慈善事业,如总部设在伦敦的“大都会公司”是一家经营食品、饮料的跨国企业,它每年在社会公益方面投入约1300万英镑。创建于1835年的贝塔斯曼将“直接地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工作”作为公司的宗旨之一,并把大部分股份交给贝塔斯曼基金会,其收益可以用于开展各类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等人在对待财富和资本的态度上有别于以往的资本家。无论是作为文明进步,还是人性的趋善,现代西方主流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已经不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穷奢极欲、挥霍浪费或腐朽堕落,相反,他们个人生活可能十

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新中国的诞生

第四章三节《新中国的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了解有关心中国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自主了解有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讨论分析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党史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体会党建国的艰辛。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国内: 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的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占领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领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国外: (1)有利条件:①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超出一个国家的范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③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2)不利条件: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顽固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标要求】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知识要点】 ____________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 、 、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兼任各级官员,构 贵族、平平一般拥有_______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生产部门的主要劳 民与奴隶民动者。 1.来源: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奴隶 2.地位: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用于赏赐和买卖,用作祭祀祖先的__,或 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军队、刑法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都建了强大的,军队、刑法(暴力手段)制定了严酷的。 与礼仪教化礼仪教化周人倡导的伦常道德和“敬德保民”的思想,用___ ____ (怀柔政策)配合暴力镇压。起到维护____________,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 秩序的作用。 目的:为了巩固;大规模分封诸侯。 主要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和授予某个诸侯,称为“ ”; 西周的诸侯必须服从的命令,治理,保卫周王;诸侯必须定期分封制到周室朝觐,和。 作用:加强了与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 关系;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习题精炼】 一. 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 2.《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 3.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九品中正制 4.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A.缴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进一步加深和激化。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职能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国家有着质的不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不是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的使命将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推进国家的消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教学重、难点: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教学方法:讲解、 提问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进而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产物。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生产资料从封建社会小生产的个人操作,转化为许多人的共同操作,因而具有了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这种社会化转变,使得它日益要求摆脱个人所有的属性,而获得其社会的属性;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是许多人的共同协作生产活动,是全部生产者和全社会的行为; 第三,生产产品的社会化。 任何一件产品,都经过了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和创造,是共同劳动和创造的成果。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属于资本家个人;资本家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支配着生产过程;同时还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产品。 这就带来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不可克服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后果: 首先,从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来看,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经济理性,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总是向着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进行的。而从全社会的生产来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致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发展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进而产生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由于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总是倾向于无限扩大生产,同时尽量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却越来越处于绝对贫困化或者相对贫困化的境地。这两个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再次,在社会政治领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就了掘墓人。 (3)资本进入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竞争愈加激烈。竞争导致资本日益集中,形成了各种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和垄断寡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同时,资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新中国的诞生》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新中国的诞生》 教案走向现代世界 第六课新的诞生第一课时两种命运的决战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和世界面貌的。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了解解放战争的史实,理解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的诞生、了解新的成立给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历史问题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以及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比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了解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主要战役等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的史实,学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的诞生等内容,分析革命胜利的因素,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感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延安精神的大讨论,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新诞生的有关材料学习,理解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对比,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情感,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精神。 教材线索 [新课导入] 想象导入 放一段抗日战争中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录像,提问如果你是录像里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抗战胜利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和平。但他们有没有得到和平呢?让学生在当时人们渴望和平的情感体验中导入新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1.腐败的国民党统治区 (1)让学生看阅读卡提问:“为什么说国民党提出的主张代表着的黑暗命运?”(因为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共产党,即准备发动内战,因此是黑暗的命运。)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提问:“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国民党在政治上实施独裁专政,压制民主,实行特务统治;在经济上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而且完全没有民主和自由。) 2.根据地的发展 (1)指导学生观察图7-73请学生描绘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思考:“为什么人民积极参加选举?”(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翻身做主人了。) (2)让学生观看图7-74、7-75,提问:“大生产运动解决了根据地的什么问题?”(财政经济困难的问题。)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3 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学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学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 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 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 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点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学原理 2009-10-31 17:40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本章知识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进一步加深和激化。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对以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专政的否定,它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职能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国家有着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的使命将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推进国家的消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建立途径、国家本质和国家职能等问题。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本节概述: 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以往剥削阶级国家的建立不同,它必须在否定旧的国家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本节就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具体途径等问题作了阐述。 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进而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产物。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从封建社会小生产的个人操作,转化为许多人的共同操作,因而具有了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这种社会化转变,使得它日益要求摆脱个人所有的属性,而获得其社会的属性;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是许多人的共同协作生产活动,是全部生产者和全社会的行为; 第三,生产产品的社会化。任何一件产品,都经过了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和创造,是共同劳动和创造的成果。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属于资本家个人;资本家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支配着生产过程;同时还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产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后果: 首先,从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来看,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经济理性,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总是向着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进行的。而从全社会的生产来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致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发展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进而产生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由于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总是倾向于无限扩大生产,同时尽量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却越来越处于绝对贫困化或者相对贫困化的境地。这两个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现代社会的革命与改革第5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习题精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现代社会的革命与改革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习题精选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形成斯大林模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根本的不同点是( ) A、革命进行的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 C、旧统治的结束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 )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苏联成立 ②协调美日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召开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④十月革命爆发 A、④③①② B、④①③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导致欧洲版图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事件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华盛顿会议③巴黎和会④十月革命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 A、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B、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C、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 D、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1课时,共3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案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案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案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案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案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M。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 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 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注: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是新的历史类型的国家,它也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任务的惟一途径是通过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也即是《共产党宣言》的中心思想。 2.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社会变革都是要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 3.资本主义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致命的,资本主义是无法克服的。表现在经济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其结果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现在政治上,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剥削的日益加强,无产阶级觉悟不断提高,这个矛盾越来越深化,其结果,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所谓生产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大规模生产。其表现为: (1)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集中在少数资本家企业中进行生产; (2)由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造成企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更加密切; (3)通过市场调节,使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一个不可侵害的整体。 4.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有三大矛盾: <1>无产阶级和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尖锐。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政权是决定革命胜利与失败的关键;政权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尤为重要,无产阶级革命同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革命的区别: 1.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再到资本主义制社会,都是用新的剥削者政权代替旧的剥削者政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不是一般地改变生产关系,而是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2.在以往一切社会变革中,新的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的制度内逐渐形成,当新的生产关系基本成熟时,社会革命就爆发,社会革命的任务就是夺取政权。而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在工人资产阶级政权后,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开始。<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河北师大田家炳中学初三上第20课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课程概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了社会主义的伟 大探索。 一、二月革命后的俄国 1、二月革命的背景: _____________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俄国国内的_____矛 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斗争不断高涨。 2、领导阶级:____________ 3、任务:推翻_____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由反沙皇封建专制的革命任务决定) 5、经过: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史称二月革命。 6、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 苏维埃两个并存的政权,实权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二、十月革命的炮声 1、十月革命的背景: (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__________; (2)前线接连失利,国内持续经济危机; (3)激起了广大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强烈不满; (4)列宁发表《________》,号召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3、任务:推翻__________________ 4、性质:________________ 5、经过(夺取政权):①11月6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 莫尔尼宫领导武装起义; ②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几声炮响后,起义军攻占了 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最终胜利。 6、结果(建立政权):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 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7、特点:_________暴动,武装___________ 8、影响: (1)对苏俄: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__________,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2)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_________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对反殖民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首创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2

[随堂检测]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选A||。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符合题意;B项是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果;C项是在2019年;D项是在1970年||。 2.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解析:选C||。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且D项晚于C项||,故C项正确||。 3.2019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解析:选C||。杂交水稻被称为“世界”的革命||,则其意义不仅仅因为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故A项错误;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若不推广应用||,其影响亦不大||,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杂交水稻的世界性意义||,而D项不能说明其世界性意义||,故D项错误||。 4.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机诞生 C.“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诞生 D.“银河—Ⅲ”巨型计算机诞生 解析:选D||。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2019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知识点整理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1、禹建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都城阳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城是亳,后盘庚迁殷。 3、武王伐纣: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在牧野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4、西周的分封制: 为稳定政局,西周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确立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5、西周灭亡: 约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泥范铸造法) 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甲骨文记事: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在安阳殷墟等地出土大量商周的甲骨。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象形(如日、田)、会意(如明、从)、形声(如河、柄)、假借(如正征、如右佑)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王室衰微: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地位下降,已无力控制诸侯,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诸侯争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发展生产,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第一个霸主。 4、诸侯争霸的影响: 诸侯争霸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诸侯国减少,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孙膑)、长平之战(白起) 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兼并战争的影响:给百姓带来灾难,诸侯国减少,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秦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想通过改革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影响: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作用:防洪、灌溉、水运 都江堰的修建,既解决了洪水泛滥,又灌溉了农田,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成都平原。 第八课百家争鸣

第五章讨论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个人提纲) 讨论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一、社会主义的词源 关于“社会主义”的词源通常由三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认为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 2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首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 3第三种说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20到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就一般定义而言,就是由共产党执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显示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都是对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他们都企图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争取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整个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继而形成了二战后两极格局对立的局面。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后来两极格局随着苏联的解散而解体。苏联的解体使得社会主义面临着空前的挫折,引起了很懂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怀疑,包括中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问题一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呢?不少论者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认识误区:以数量论输赢、以传统套现实、只见烟花不见引线。 三、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及教训 1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是东欧各国照抄苏联模式,没有在正确了解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经济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缺乏内在的动 力和活力,束缚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外加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最终导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3)政治上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而且东欧各国党与政府 脱离群众,没有意识到广大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人民的认可,实现政治上的稳定。 (4)另外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在思想建设上,执政党没有一个正确、成熟的理论来指导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5)外部原因是西方各国用各种手段诱惑压迫东欧国家,使其实现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这 个原因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的,加快苏联的解体和加重了社会主义的挫折。苏联的解体及东欧国家的受挫意味着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引起了广大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怀疑:是否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否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一是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