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001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201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001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201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001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共1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生理学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胞间连丝(plasmodesma)

2. 发育

3. 光形态建成

4. 极性运输

5. 乙烯的“三重反应”

6. 花熟状态

7. 植物的运动

8. 衰老

9. 离层

10.活性氧(ROS)

二、简答题(共50分)

1. 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8分)

2. 简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异同点(8分)

3. 何谓光周期现象?说明其类型并举例?(8分)

4. 简述生长素作用的基因活化学说(8分)

5. 植物受精后,花器官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哪些?(8分)

6. 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感受低温刺激进行春化的部位是生长点而不是叶?(10分)

三、综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干旱对植物产生伤害的原因以及植物抵抗干旱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 试分析目前田间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并说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PART Ⅰ Cloze (20 points) Directions: Choose the best word(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During the mid–1980s, my family and I spent a (1)_____ year in the historic town of St. Andrews, Scotland. Comparing life there with life in America, we were impressed by a (2)_____ disconnection between national wealth and well-being. To most Americans, Scottish life would have seemed (3)_____. Incomes were about half that in the U.S. Among families in the Kingdom of Fife surrounding St. Andrews, 44 percent did not own a car, and we never met a family that owned two. Central heating in this place (4)_____ south of Iceland was, at that time, still a luxury. In hundreds of conversations during our year there and during three half summer stays since, we (5)_____ notice that, (6)_____ their simpler living, the Scots appeared (7)_____ joyful than Americans. We heard complaints about Margaret Thatcher, but never about being underpaid or unable to afford wants. Within any country, such as our own, are rich people happier? In poor countries, being relatively well off does make (8)_____ somewhat better well off. But in affluent countries, where nearly everyone can afford life’s necessities, increasing affluence matters (9)_____ little. In the U.S., Canada, and Europ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come and happiness is, a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esearcher noted in a 1980s 16–nation study, “virtually (10)_____”. Happiness is lower (11)_____ the very poor. But

【优质文档】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一、将下列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简要解释 phytochrome polyamines calmodulin Rubisico elicitor phytoalexin lectins systemin oligosaccharinaquaporin Phosphotidylinositol Osmotin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 简述由茉莉酸介导的植物伤信号转导过程。3. 植物体内产生NO 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NO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怎样?4. 简述由水杨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转导过程。5. 试论述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的作用。6.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7. 什么是活性氧?简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8. 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植物如何感受干旱信号?9.盐胁迫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说明干旱引起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 11.为什么在植物生理分子研究中选拟南芥、蚕豆、番茄作为模式植物? 12.试述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机理(阐述1-2 种逆境即可) 13.简述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 (文字详述与详细图解均可14.以乙烯为例说明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15.什么是光呼吸与光抑制?简要阐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与植物本身 calcium messenger systym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ent prote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heat shock protei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riginal fluorescence yield Maximal fluoreseence yield photoihibition photooxidation photoinactivation photodamage photobleaching solarization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研究生考试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一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 B.P. C.Ca D.K 2.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IAA C.ETH D.CTK 3.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一慢一快 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 D.慢一快4.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H+,这一过程称为 A.初级主动运输 B.次级主动运输 C.同向共运输 D.反向共运输5.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A.线粒体 B.细胞基质 C.液泡 D.叶绿体 6.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 B.P700 C.A0 D.Pheo 7.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8.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nm B.600~680 nm C.500~600 nm D.400~500nm 9.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A.4molATP B.3molATP C.2.molATP D.1molATP 10.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C02摩尔数和吸收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

11.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 B.75 C.7.5 D.0.75 12.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G蛋白D.扩张蛋白 13.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 B.Pf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C.Pf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D.P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 14.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A.A组基因B.A组和B组基因 C.B组和C组基因D.C组基因15.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和GA含量的变化为 A.ABA升高,GA降低 B.ABA降低,GA升高 C.ABA和GA均降低 D.ABA和GA均升高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变化? 1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8.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将A、B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密闭的光照生长箱中,定期抽取生长箱中的气体样品,分析其中的C02含量。以C02含量对光照时间作图,得到下列曲线图。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 (2)推测两种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 (3)请用另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

武汉大学2017博士英语

武汉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外语综合水平考试试题 (满分值100分) 科目名称:英语科目代码:1101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案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20 = 40 point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there will be 5 passages for you to read.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4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and each question or unfinished statement is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to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Mr Gordon is right that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volved never-to-be-repeated change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driverless cars count for nothing. Messrs Erixon and Weigel are also right to worry about the West’s dismal recent record in producing new companies. But many old firms are not run by bureaucrats and have reinvented themselves many times over: General Electric must be on at least its ninth life. And the impact of giant new firms born in the past 20 years such as Uber, Google and Facebook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they have all the Schumpeterian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s admire. On the pessimists’ side the strongest argument relies not on closely watching corporate and investor behavior but rather on macro-level statistics on productivity. The figures from recent years are truly dismal. Karim Foda, of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alculates that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rich world is growing at its slowest rate since 1950.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which tries to measure innovation) has grown at just 0.1% in advanced economies since 2004, well below its historical average. Optimists have two retorts. The first is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figures. One possibility is that they fail to count the huge consumer surplus given away free of charge on the internet. But this is unconvincing. The official figures may well be understating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revolution, just as they downplayed the impact of electricity and cars in the past, but they are not understating it enough to explain the recent decline in productivity growth. Another, second line of argument that the productivity revolution has only just begun is more persuasive. Over the past decade many IT companies may have focused on things that were more “fun than fundamental” in Paul Krugman’s phrase.But Silicon Valley’s best companies are certainly focusing on things that change the material world.

2013年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发生在( )。 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 2.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支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 )。 A.下降 B.上升 C.维持一定水平 D. 不确定 3.膜脂中( )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 A.脂肪酸链长 B.脂肪酸 C.不饱和脂肪酸 D.不饱和脂肪酸双键 4.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 )。 A.渗透胁迫 B.膜透性改变 C.代谢紊乱 D.机械损伤 5.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 A.抗坏血酸氧化酶 B.抗氰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多酚氧化酶 6.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是( )。 A.山梨糖醇 B.葡萄糖 C.果糖 D.蔗糖 7.气温过高或过低,或植株受到机械损伤时,筛管内会形成( )而阻碍同化物的运输。 A.几丁质 B.角质 C.维纤丝 D.胼胝质 8.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积累( )。 A.油脂 B.可溶性糖和淀粉 C.蛋白质 D.淀粉和油脂 9.生长素对根原基发生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细胞伸长 B.刺激细胞的分裂

C.促进根原基细胞的分化 D.促进细胞扩大 10.利用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选择下列哪种光最有效:( )。 A.红光 B.蓝紫光 C.远红光 D.绿光 11.酸雨主要成因是由空气污染物中的( )。 A.乙烯 B.二氧化硫 C.臭氧 D.氟化物 12.以下哪种危害的原因分析得不确切:( )。 A.旱害的核心是原生质脱水 B.涝害的根源是细胞缺氧 C.引起冻害的主要原因是冰晶的伤害 D.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是单盐毒害 13.P蛋白存在于( )中。 A.导管 B.管胞 C.筛管 D.伴胞 14.细胞依靠( )将原生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共质体。 A.纤维丝 B.胞间连丝 C.微管 D.微丝 15.( )两种激素在气孔开放方面是相互颉颃的。 A.赤霉素与脱落酸 B.生长素与脱落酸 C.生长素与乙烯 D.赤霉素与乙烯 16.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次序为( )。 A.芽>茎>根 B.茎>芽>根 C.根>茎>芽 D.根>芽>茎 17.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为( )。 A.ACC B.AVG C.AOA D.蛋氨酸 18.典型的植物有限生长曲线呈( )。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共振传递:一个色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个电子的振动(共振)。 2、激子传递: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它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荷。在由相同分子组成的聚光色素系统中,其中一个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后,高能电子在返回原来轨道时也能释放出激子,此激子同样能使相邻色素分子激发,即把激发能传递给相邻色素分子。激发的电子可以相同的方式再放出激子,依次传递激发能。 3、受体:狭义概念: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天然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配基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广义概念:是指能够接受任何刺激(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刺激等),并能产生一定细胞反应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均称为受体。 4、它感作用:植物群生在一起,相互之间存在对环境生长因素,如光照、水肥的竞争和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有机化学物质,影响周围植物称为它感作用,也成为相生相克或异株克生作用。 5、它感化合物:也称克生物质,它感作用中把生物体产生的、能影响其它植物生长、健康、行为或群系关系的所有非营养物质统称为它感化合物。 6、量子产额: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所所释放的O 2的分子数或固定CO 2 的分子数,或光化学产物数。 7、花熟状态:当植物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即体内一些特殊物质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即产生对开花诱导条件能够发生反应状态,即为花熟状态。 8、光周期诱导: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诱导花熟状态的植物启动开花反应的现象。 9、光周期反应:植物能够接受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后体内进行花反应的生理现象。 10、开花:成花反应完成(叶原基转向花原茎),植物开花的现象。 11、临界夜长: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照植物能够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12、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 13、根系提水作用:是指土壤表层干旱的条件下,当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时,处于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输导组织运至浅层根系进而释放到周围干燥土壤中的现象。 14、被动吸水:常称为“蒸腾拉力吸水”,是指叶片因蒸腾失水而造成与维管束系统一个连续的水势差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一种吸水形式,是植物水分吸收的主要形式。 15、协助扩散:是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势梯度跨膜的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6、空化现象:虽然水分子之间存在内聚力,但木质部中的水柱也有可能被其间的气泡所阻塞,导致水流中断的现象。 17、源:指制造营养并向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是指成熟的叶片。 18、库:指消耗养料和贮藏养料的器官,如生殖器官、干物质贮藏器官等。 19、活性氧:是指氧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 20、呼吸链电子漏:当电子由呼吸链的辅酶Q裂解出来,在细胞色素系统进行传递过程中,部分电子也会发生“泄露”现象,泄露的电子并使氧的单价还原的形式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这种现象称为呼吸链电子漏。 21、伤呼吸:植物在受伤后,伤处细胞呼吸均明显的增强,把这种呼吸习惯称为伤呼吸。 22、信号转导:植物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细胞感受和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这种刺激通过胞内各种转导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光饱和点 2、植物激素 3、衰老 4、乙烯的“三重反应” 5、种子休眠 6、光周期现象 7、春化作用 8、植物细胞全能性 9、光周期现象 10、冻害 二、填空题(60×0.5分=30分) 1、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 2、完整的C3碳循环可分为、、个阶段。 3、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酶,除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和()等酶。 4、细胞内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愈有利于呼吸速率和、ATP的合成。 5、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6、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可由经氧化脱氨,生成,或经脱羧生成,然后再经脱羧或氧化脱氨过程,形成,后者经作用,最终生成IAA。 7、培养基中,IAA/CTK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例高,形成,低则分化出。 8、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时发现了。 9、起下列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为: a、促进抽苔开花; b、促进气孔关闭;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插条生根; 10、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感受春化刺激的器官是。 11、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多在春季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植物。 12、12、光敏素包括和两个组成部,有和两种类型。 13、13、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14、14、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培养基成分包括五大类物质,即、、、和。 15、15、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作用可通过外施GA而恢复。 16、16、种子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二: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 三、选择题(10×1分=10分) 四、1、从分子结构看,细胞分裂素都是。 A、腺嘌呤的衍生物 B、四吡咯环衍生物 C、萜类物质 D、吲哚类化合物 2、C4途径CO2受体的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磷酸甘油酸 D、核酮糖二磷酸 3、短日植物往北移时,开花期将。 A、提前 B、推迟 C、不开花 D、不变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酰胺 B、谷氨酰胺 C、脯氨酸 D、丙氨酸 5、能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素是。 A、IAA B、GA C、ABA D、CTK 6、下列生理过程,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秋天落叶 D长日植物开花 7、大多数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高级植物生理学03温度胁迫

低温胁迫 低温程度和植物受害情况,可分为冷害(chilling),指作物在它生长所需的适温以下至冰点以上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生长停滞或发育障碍现象;冻害(freezing),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低温的伤害: 膜伤害: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膜(特别是质膜和类囊体膜)系统是植物受低温伤害的初始部位,低温处理后膜相对透性以及膜上各组分的变化, 是衡量植物抗冷性的一个指标。若温度缓慢降至零下,能引起细胞外冰晶积累,造成机械性胁迫和细胞内次生干旱等复杂变化。 膜脂相变: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膜脂从液晶相变成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膜的外形和厚度发生变化,膜上产生皲裂,因而膜的透性增大,离子大量外泻,因而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膜脂肪酸成份(饱和和非饱和脂肪)酸和膜透性 膜脂过氧化: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MDA含量可以作为低温伤害程度以及植物抗冷性的一个生理指标。 乙烷。植物在正常条件下几乎不产生乙烷,在逆境条件下细胞遭到破坏时乙烷大量产生。一般认为乙烷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及其过氧化物通过自由基反应生成的,所以乙烷的产生与膜脂过氧化密切相关,其产量与膜透性呈正相关,可作为膜破坏的指标。 乙烯???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时,乙烯生成增加,被称为逆境乙烯或应激乙烯,其量比正常条件下的乙烯量高2~50倍。乙烯主要由受刺激而未死亡的细胞产生,其生物合成也是遵循:蛋氨酸→腺苷蛋氨酸(SAM)→ACC→乙烯途径。也有人报道逆境乙烯也可由亚麻酸过氧化作用产生。但在植物体内很难将各种途径产生的乙烯区分开来,因此乙烯的释放不能作为一种表示膜脂过氧化的指标。 细胞骨架是(植物中主要是指微管和微丝)。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都密切相关。低温直接毁坏了细胞骨架,使细胞质基质结构紊乱,进而破坏细胞的代谢系统及其中物质的运输。不同耐寒性植物的微管对低温的反应有着显著差异。不耐寒植物的微管对低温敏感,而抗寒植物其微管具有抗寒性,其冷稳定性与植物种类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锻炼后,抗寒植物的微管其冷稳定性提高。 光合作用:温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光合能量代谢及PS活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都有明显影响。对于亚热带起源的低温敏感植物,当温度稍低于其最适生长温度时,即表现出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当温度降至引起冷害的临界温度时,光合作用显示出强烈的抑制。光合机构的光破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过剩光能产生的活性氧引发的(引发光氧化损害的两类活性氧是米勒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和单线态氧’O2。

(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1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机理(细胞的吸收,根的吸收),提高抗逆性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一、细胞吸水的机理: 1.渗透吸水指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为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有较低低的衬质势。 二、植物根系吸水。 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按动力不同,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水是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动力来自根压,根压指由于根系生理活动引起水势下降,导致土壤周围细胞的水分向根部流动,这种是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被动吸水是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的方式,动力来自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指由于整体作用产生的一些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根系吸水的途径 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无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速度快;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速度较慢;跨膜运输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到另一个细胞,要通过两次质膜和液泡膜; 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 (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 (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如:抗旱锻炼等 (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 2根干旱后怎么告诉叶片(机理),如何做到合理灌溉等人为的因素。 什么叫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答:通过信号传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包括四个步骤:第一,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结合;第二,跨膜信号转换;第三,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和整合;第四,导致生理生化变化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要做到合理灌溉,就要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通过观察作物的灌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并使用喷灌、滴灌、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方法,还要注意水温和水质。 3矿质营养,吸收的机制和机理,(通过蛋白吸收等形式),如何指导合理施肥。 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消耗代谢能。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消耗代谢能。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 合理施肥的依据:

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2017年北京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

2017年北京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 1. The lead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feel it desirable to funds from armaments to health and education. A. derive B. deprive C. dispatch D. divert 2. To fund the event and also promote the marketing value of the National Games,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et up the Marketing Development Department (MDD). A. beneficent B. expensive C. costly D. luxurious 3. Japanese workers still put in an impressive 42 hours each week, but they are by the South Koreans and Singaporeans who spend an average 46 hours at the grindstone. A. outdone B. outweighed C. outrun D. outrivaled 4. With the economy of the country going strong, the mood is optimism. A. presiding B. circulating C. floating D. prevailing 5. The hunter knows quite well that wild animals go seeking their in the jungle after dark. A. victim B. favorite C. prey D. sacrifice 6. The company, EDS, is smart enough to its 90,000-person workforce into independent micro teams that work directly with individual clients on creative business solutions. A. break out 、 B. break off C. break from D. break down 7. They agreed to take their disputes before the committee and by its decisions. A. stand B. observe C. abide D. precede 8. Very few people could understand the lecture the professor delivered because its subject was very . A. obscure B. indefinite C. dubious D. intriguing 9. Please don’t too much on the painful memories.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植物生理学考博深刻复知识题

词解释 0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0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0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 0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0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0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0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0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 09. 平衡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作用的溶液 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 13. 植物营养临界期—— 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 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

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17. 光系统——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18. 反应中心——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19.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20. 磷光现象——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和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21.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22.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并积蓄能量的过程 23. 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并将之传到反应中心色素的色素 24.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5. 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26. 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27. 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某些有机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彻底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过程 28.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植物生理学考试2015

2015年考试题型:total :100分 1、名词解释:20分 2、填空:15分 3、选择:20分 4、判断:10分 5、简答:15分 6、论述:20分 2015年考试范围: 知识点:(名词部分) 1.吸胀吸水:指依靠亲水胶体的吸胀力而引起的吸收水分的方式,它是依赖于低的ψm而引起的吸水,是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 2.代谢性吸:植物细胞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3.伤流:从植物茎的基部将茎切断,切口不久流出液滴,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流出的液体为伤流液。 4.吐水:没有受伤的植物处在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尖端或边缘有液体分泌的现象。 5.蒸腾拉力:指因叶片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7.灰分元素:除C、H、O、N等元素分别以CO2、H2O、N和S的氧化物等形式挥发外,植物体所含的不能挥发的残余物质称为灰分,占干物质的5-10%。灰分中存在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又称为矿质元素。 8.光呼吸:指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它是伴随光合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 9.顶端优势:指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10.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或促使植物花器官形成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11.呼吸链:呼吸代谢途径中间产物所形成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1.成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12.抗氰呼吸:植物体呼吸链存在的一条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支路,这种在氰化物存在条件下仍能运行的呼吸作用称为抗氰呼吸。 13.临界日长:指在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长度。 14.临界暗期:指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 15.长日植物:在日长长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能才开花的植物,多在春未和夏天开花。 16.短日植物:在日长短于其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秋天日长变短时开花。 17.日中性植物: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如番茄。 18.三重反应: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典型效应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生长(即茎失去负向重力性),这就是乙烯所特有的“三重反应”。 19.光周期现象: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20.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 21.黄化现象:与光形态建成相对应,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的现象。 22.原初反应:是光合作用起始的光物理化学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电荷分离,即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中心色素分子,使之激发,被激发的中心色素分子将高能电子传递给原初电子受体,使之还原,同时又从原初电子供体获得电子,使之氧化。 23.聚光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真正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光合色素仅占很少一部分,其余的色素分子只起捕获光能的作用,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都要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所以这些色素分子就称为天线色素,或称聚光色素,又称捕光色素。 24.红降现象:在四十年代,以绿藻和红藻为材料,研究其不同光波的光合效率,发现当光波大于680纳米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红降现象。 25.双光增益效应:1957年伊利诺斯大学爱默生(Robcrt Emcrson)及其同事发现,如果在680纳米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一些比它波长较短的光,如650—670纳米的光,则量子效率(即量子产颜)大大增高,比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考博英语试题回忆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入学测试英语试题回忆 阅读理解Passage One Rent control is the system where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ells building owners how much they can charge their tenants in r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rent controls date back to at least World War II. In 1943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mposed rent controls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 of housing shortages during wartime. The federal program ended after the war, but in some locations, including New York City, controls continued. Under New York's controls, a landlord generally cannot raise rents on apartments as long as the tenants continue to renew their leases. In places such as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ent controls are more recent. They were spurred by the inflation of the 1970's, which, combined with California's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pushed housing prices, as well as rents, to record levels. In 1979 Santa Monica's municipal government ordered landlords to roll back their rents to the levels charged in 1978. Future rents could only go up by two-thirds as much as any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In any housing market, rental prices perform three functions: (1)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maintenance of existing housing and stim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housing, (2) allocating existing scarce housing among competing claimants, and (3) rationing use of existing housing by potential renters. One result of rent control is a decrea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ntal units. Rent controls have artificially depressed the most important long-term determinant of profitability —rents. Consider some examples. In a recent year in Dallas, Texas, with a 16 percent rental vacancy rate but no rent control laws, 11,000 new housing units were built. In the same year,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only 2,000 units were built. The major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has only a 1.6 percent vacancy rate but stringent rent control laws. In New York City, except for government-subsidized construction, the only rental units being built are luxury units, which are exempt from controls. In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new apartments are not being constructed. New office rental space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s are, however. They are exempt from rent controls. 1.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A) The construction of a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 Causes and effects of rent control (C) The fluctuations of rental prices (D) The shortage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a reaso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rent controls in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A)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B) inflation (C) economic conditions during wartime (D) record-high housing prices 3.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purpose of rent control is to (A) protect tenan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