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供管二班第一项目组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蒋宏权

日期:2013年12月

一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普通混凝土中天然砂、人工砂、的合理使用,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取样及质量检验。

特细砂混凝土及山砂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尚应遵照有关的专门标准执行。

3.检测项目

筛分析、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

4.技术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14684-2011 《建筑用砂》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相关定义及规定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6.试样的取样和缩分

6.1砂的取样

6.1.1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大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如马车等)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6.1.2在料堆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

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

6.1.3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6.1.4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6.1.5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应不小于表6一1所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样品作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6一1

6.1.6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的编号、抽样时间、代表数量、产地、样品量,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式等。

6.2样品的缩分

砂样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 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试验所需的量为止。

注:砂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均后直接进行试验。

7.砂质量要求

7.1砂的细度模数表7-1

7.2砂的颗粒级配区表7-2

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0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4.75mm和0.60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5、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6、特细砂一般没有筛余,只有些区有些筛余。

表4-3

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砼用砂,含泥量不大于3.0%。对C10和C10以下砼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含泥量可予以放宽。

7.4砂中泥块含量表4-4

注: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待殊要求的砼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大于1.0%,对C10和C10以下砼用砂,根据水泥标号,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8砂的检验方法

8.1砂的筛分实验

8.1.1实验仪器设备

(1)试验筛:9.50mm、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150μ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个,筛框为300mm。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GB6003-85规定。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摇筛机:ZBSX-92型。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8.1.2试样制备

按 6.2缩分法进行缩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9.5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9.50.O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 105土 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8.1.3试验步骤:

8.1.3.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孔筛)上,筛分别是4.75mm、2.36mm、1.18mm、0.600mm、0.300mm、0.150mm。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l%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a.试样为特细砂时,在筛分时增加0.080的方孔筛一只。

b.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应先用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

C.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

m r =A d /300

式中: m r-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g)

d-筛孔尺寸(mm)

A-筛的面积(mm2)

8.1.3.2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μf(精确至0.01)

μ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

(4)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8.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8.2.1试验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O00g,感量lg。

(2)容量瓶: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烧杯:500mL。

8.2.2试样制备

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8.2.3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8.2.3.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 o),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器瓶中。

8.2.3.2摇转容器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至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齐平,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1)。

8.2.3.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中注入与第一次水温相差不超过2度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2)。

8.2.3.4表观密度ρ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m0/(m0+m2-m1-αt)×1000(kg/m3)

注:式中 m0:试样的烘干重量。(g)

m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

m2:水及容量瓶总重。(g)

αt考虑称量时水温对表观密度的影响。

修正系数见下表。表4-5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3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8.3.1仪器设备

(1)案称:称量5000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经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

(3)漏斗或铝制料勺。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直尺、浅盘等。

8.3.2试样制备

用浅盘装样品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再用5.00mm孔径的筛子过筛,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于捏碎。

8.3.3试验步骡

8.3.3.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O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2)。

8.3.4堆积密度(ρ1)紧密密度(ρ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1(或ρc)=(m2-m1)/V×1000(kg/m3)

式中:m1:容量筒的重量。(kg)

m2:容量筒与砂总重。(kg)

V:容量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8.4砂的空隙率实验

砂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r1=(1-ρ1/ρ)×100%

式中:ρ1-砂的堆积密度(kg/m3)

ρ一砂的表观密度(kg/m3)

8.5砂的含泥量试验

8.5.1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kg,感量1g。

(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筛:孔径为0.075mm及1.18mm各一个。

(4)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8.5.2 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各为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

8.5.3试验步骤

8.5.3.1称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小时,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沙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0mm的套筛上(1.18mm筛放置上面)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8.5.3.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8.5.3.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己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重量(m1)。

8.5.4砂中含泥量

8.5.4.1计算(精确至0.1%)

ωc=(m0-m1)/m0×100%

式中m0一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g)

m1一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重量(g)

8.5.4.2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6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8.6.1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2000g,感量2g,天平500g,感量0.5g。

(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试验筛:孔径为0.60mm及1.18mm各一个。

(4)冼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的浅盘等。

8.6.2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8.6.2.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3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18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

8.6.3泥块含量试验步骤

8.6.3.1 称取试样200g(m1)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30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

8.6.3.2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m2)。

8.6.4砂中泥块含量ωc,ι

8.6.4.1 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c,ι=(m1-m2)/m1×100%

式中ωc,ι-泥块含量(%)

m1-试验前的干燥试样重量(g);

m2-试验后的干燥试样重量(g);

取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7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

8.7.1含水率试验仪器设备: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2000g,感量2g;

(3)浅盘等。

8.7.2含水率试验步骤进

由样品取各重各约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容器(m1)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湿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3)。

8.7.3砂的含水率ωwc计算(精确至0.1%):

ωwc=(m2-m3)/(m3-m1)×100%

式中m1-容器重量(g);

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

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g)。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9.检测结束工作:检查天平零位是否正常,关闭烘箱电源,打扫环境。

1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

10.1停电。应立即卸荷,并切断电源。等来电后,方可继续检测。

10.2出现机器故障。立即切断电源,检查机器。自己能修复,修复后,继续做试验。不能自己修复的,上报有关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正常后,方可继续检测。

11检测结果核对:

试样的原始记录必须书写整洁,试验结束,计算结果必需有审核人检查、核对、签字。

二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普通混凝土中碎石、卵石的合理使用,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石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石的取样及质量检验

3.检测项目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筛分析针、片状含量、泥块含量、含泥量、压碎指标

4.技术标准

GB/T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5.相关定义及规定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

6. 6.石试样的取样和缩分参见前砂的取样与缩分(注:石子为16份,砂8份)

7.石的质量要求

7.1混凝土用粗骨料最大粒径要求

7.1.1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断面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7.1.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超过40mm

7.1.3泵送混凝土的石:小于50m高度碎石≤1:30;卵石≤1:25在50~100m高度:1:3或1:4

7.2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累计筛余,按质量(%)筛孔的公称直径(mm)

注: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上表的要求;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

2、单粒级宜用于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3、当卵石的颗粒级配不符合上表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小的石用连续粒级,大的可采用单一粒级。

注:1、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1.0%。

2、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泥量可分别提高到1.0%、1.5%和3.0%。

3、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0.5%。

7.4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

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8.石子的检验方法

8.1石子的筛分实验

8.1.1仪器设备

(1)试验筛——孔径为100mm、80.0mm、63.0mm、50.0mm、40.0mm、31.5mm、25.0mm、20.0mm、16.0mm、10.0mm、5.00mm和2.50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应符合GB6003—85《试验筛》的规定(筛框内径均为300mm)

|(2)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0.1%左右

(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浅盘

8.1.2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下表规定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筛分析试验所需试样数量不得少于下表的规定

8.1.2试验步骤

8.1.2.1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8.1.2.3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余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8.1.3计算分计筛余

(αi):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至0.1%

计算累计筛余:∑

=∂

=

n

i i

i

1

β精至1%

8.1.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8.2表观密度:

8.2.1实验设备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的范围内

(2)天平:称量5kg,感量5g;

(3)广口瓶:1000mL ,磨口并带玻璃片 (4)筛:孔径为5mm (5)毛巾、刷子等

8.2.2试试样制备

8.2.2.1验前筛除5.00mm 以下的颗粒。

8.2.2.2称取烘干如下表质量的试样(m 0)装入有半瓶水的广口瓶中,左右摇晃以排除瓶中气泡,加满水后盖上玻璃板静置24h ,加满水使玻璃板下没有气泡擦净瓶与玻璃板外表水,称其质量(m 1),倒出试样与水并洗净瓶内外与玻璃板,加满广口瓶并盖上玻璃盖使盖下没有气泡,擦净瓶外的玻璃板,称其质量(m 2)。

8.2.3计算:

10001200⨯⎪⎪⎭

⎝⎛--+=t m m m m αρ 精至10kg/m 3

8.2.4 αt 水温对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见下表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 Kg/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 kg/m 3时,可取四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8.3堆积密度 8.3.1设备仪器

(1)台秤:称量50kg 或100kg ,感量50g (2)容重筒:金属制园筒

(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5℃的范围内

8.3.2试样制备

8.3.2.1试验前,取重量约等于前表每项试验所需最少取样数量所规定的试样放入浅盘,在105 ±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均后分成两份备

8.3.2.2取试样一份,用平头铲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m 1)内直至试样装满。除去容量筒内凸出筒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质量(m 2)

8.3.3计算

堆积密度()10001

2⨯-=

v

m m c l ρρ 精至10 kg/m 3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8.4空隙率

空隙率:%1001⨯⎪⎪⎭

⎫ ⎝

⎛-

ρνl

l 8.5含泥量:

8.5.1仪器设备

(1)台秤:称量10kg ,感量5g (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筛:孔径为1.18及0.075mm 筛各一个 (4)容器:容积约10L 的瓷盘或其它金属盒 浅盘

8.5.2式样制备

8.5.2.1取如上表重的烘干试样m 0置于容器中,注入高出石子表面约150mm 的水,浸泡2h ,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使石子与粘土分离。将浑浊液倒入1.18mm 、0.075mm 的方孔套筛中,滤去小于0.075mm 的颗粒。直洗到水清澈为止。将筛上颗粒烘干,称得质量(m 1)。如图所示

8.5.3计算:

8.5.3.1%1000

1

0⨯-=

m m m c ω 精至0.1% 8.5.3.2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6泥块含量

8.6.1仪器设备

(1)案秤:称量10kg,感量10g;

(2)天平:称量5kg,感量5g;

(3)筛:孔径为2.36mm 及4.75mm 筛各一只;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洗石用水桶及烘干用浅瓷盘等

8.6.2式样制备

8.6.2.1将砂过4.75mm 筛,取筛上为试验样品。防止所含黏土块被压碎。

8.6.2.2取试样(m 1)置于容器中,注入高出试样表面的水,充分拌匀后浸泡24h ,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用2.5mm 筛淘洗,直至水清为止。取下筛上试样烘干。称重(m 2)如图所示

8.6.3计算

8.6.3.1 %100200

2002

,⨯-=

m l c ω 精至0.1% 以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8.7针片状颗粒含量

8.7.1仪器设备

(1)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2)天平和台称:天平感量2g ,称量2Kg ;秤称量20kg ,感量20g.

(3)方孔筛孔径依次为: 5.00mm,10.0mm,20.0mm,25.0mm,31.5mm,40.0mm,63.0mm,80.0mm

8.7.2试样制备

8.7.2.1取烘干试样一份数量如表所示

8.7.2.2筛分成下表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的,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

公称粒径大于40mm 的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下表:

8.7.2.3称取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的颗粒的总质量(m 1)。

计算:%1000

1

⨯=

m m p ω 精至1% 8.8压碎指标 8.8.1仪器设备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

(2)垫棒:直径10㎜,长500㎜圆钢。 (3)天平:称量1㎏,感量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9.0㎜、9.5㎜、2.36㎜方孔筛各一个。 (5)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 , 示值相对误差2% (6)台秤:称量10kg ,感量10g. 8.8.2式样制备

8.8.2.1采用风干石料用19.0㎜和9.5㎜标准筛过筛,取9.5㎜~19.0㎜的试样(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成大致相等3份

8.8.2.2称取试样3000g ,精确至1g ,将试样 分2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直径10mm 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注1:当试样中粒径在9.50-19.0mm 之间的颗粒不足时,允许将粒径大于19.0mm 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9.50-19.0mm 之间

的颗粒用作压碎指标值试验。 注2:当圆模不下3000g 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 为准。

8.8.2.3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楔挤试模侧壁

8.8.2.4 开动压力机,按1 Kn/s 速度均匀地施加荷载至200kN ,稳压5s ,然后卸荷。

8.8.2.5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m0)。用2.36㎜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到在1min 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8.8.2.6称取通过2.36 ㎜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1g 。

8.8.3计算

8.8.3.1石料压碎值:%1000

1

0⨯-=

m m m αδ 精至0.1%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m1——试验后通过2.36㎜筛孔的细料质量(g) m0——试样的质量(g)。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检验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JGJ52—2006编制。适合本公司对砂子的常检项目。 一、验收批 本公司以汽车运输进厂,故以同产地、同规格和同一进场1000t为验收批,不足亦按一批论。 每批砂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对于禁止使用海砂。 二、取样 1、在堆料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除筛分析外,若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当复验任何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按不合格品处理。 3、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见下表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4、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

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三、样品的缩分 砂采用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至相等 的四份,取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及含水率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四、砂的筛分析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1、仪器 1.1、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 10.0mm、5.0mm、2.50mm、1.25mm、630um、315 um、160 u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其产品质量要求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和《金属穿孔试验筛》GB/T6003.2的规定; 1.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1.3、摇筛机; 1.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1.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2、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样品的缩分方法缩分,试验前应先将样品通过公称直径10.0mm 方孔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供管二班第一项目组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蒋宏权 日期:2013年12月

一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普通混凝土中天然砂、人工砂、的合理使用,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取样及质量检验。 特细砂混凝土及山砂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尚应遵照有关的专门标准执行。 3.检测项目 筛分析、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 4.技术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14684-2011 《建筑用砂》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相关定义及规定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6.试样的取样和缩分 6.1砂的取样 6.1.1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大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如马车等)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6.1.2在料堆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

建筑材料取样标准及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 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 (一)现场搅拌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 (四)混凝土抗渗试块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 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2、每增加250~500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 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原则及取样措施 二、砌筑砂浆试件旳取样 (一)抽样频率 每一楼层或250立方米砌体中旳多种强度等级旳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一组试块。假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基础砌体可按一种楼层计。 (二)试件制作和养护 1、砂浆试验用料可以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旳砂浆中取出。施工中取样,应在使用地点旳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三个不一样部位采用。所取试样旳数量应多于试验用量旳1~2倍。砂浆拌合物取样后,应尽快进行试验。现场取来旳试样,在试验前应经人工再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 2、砂浆立方体抗压试件每组六块。其尺寸为70.7mm×70.7mm×70.7mm。试模用铸铁或钢制成。试模应具有足够旳刚度、拆装以便。试模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为每100mm 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旳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制作试件旳捣棒为直径10mm,长350mm旳钢棒,其端头应磨圆。 3、砂浆立方体抗压试块旳制作 (1)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有吸水很好旳纸旳一般粘土砖上(砖旳吸水率不不不小于

10%,含水率不不小于20%),试模内壁事先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 (2)放于砖上旳湿纸,应用新闻纸(或其他未粘过胶凝材料旳纸)。纸旳大小要以能盖过砖旳四边为准,砖旳使用面规定平整,凡砖旳四个垂直面粘过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后,不容许再使用。 (3)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地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捶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也许留下孔洞,容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多次。插捣完后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mm~8mm; 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min~30min)将高出部分旳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 4、试件养护 (1)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h±2h),当气温较低时,可合适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试件拆模后,应在原则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天,然后进行试压。 (2)原则养护旳条件是: a 水泥混合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 b 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 c 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 (3)当无原则养护条件时,可采用自然养护。 a 水泥混合砂浆应在正温度、相对湿度为(60~80)%旳条件下(如养护箱中或不通风旳室内)养护。 b 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在正温度并保持试块表面湿润旳状态下(如湿砂堆中)养护。 c 养护期间必须作好温度记录。在有争议时,以原则养护为准。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1.概述 1.1为了确保砂石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规范、高效的开展,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规定的砂石性能检测包括:砂料筛分析及细度模数、砂料表观密度、砂料表观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砂料堆积密度、砂料紧密密度及空隙率、砂料含泥量、砂料泥块含量、砂料吸水率、砂料坚固性、砂料压碎指标、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砂贝壳含量、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卵石或碎石吸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卵石或碎石坚固性。 1.3本细则规定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及步骤。 2.依据 2.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2.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3.适用范围 3.1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除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性能检测。 4.砂试验方法及步骤 4.1砂料筛分析、细度模数 4.1.1试验步骤 4.1.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1.1.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1.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4.1.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G=A×d1/2/200(1) 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孔面积,mm2; D——筛孔尺寸,mm。 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式(1)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 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 一、总则 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 1、砂的细度模数μ

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5、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6、特细砂一般没有筛余,只有些区有些筛余。 注意问题: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为两个概念。两者不存在直接关系。 注:①、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C25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应≤3.0%,泥块含量≤1.0%。 4、砂的坚固性: 注:①、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应≤1.0%; ②、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6、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7、砂的碱活性: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砂的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 方法标准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是中国建筑材料行业规定的关于普通混凝土砂石质量和检验方法的标准。该标准的实施是为了确保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本文将就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该标准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其中砂石按照颗粒级配、含泥率、粗集料的稳定性和粉砂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要求。如颗粒级配要求石粉含量不得超过10%,石粉质量百分比不大于22%等。另外,该标准对砂石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十分详细。 该标准还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粒度分析方法、含泥率测定方法、稳定性测定方法和粉砂比测定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检验方法是为了对砂石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检验,从而便于对砂石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控制。

该标准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方法和化学性能检验方法也进 行了规定。通过正确的取样和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可以保证砂 石材料满足普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 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对采购的砂石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 按照标准要求对其进行分类和使用。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 材料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是中国建筑材料行业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验的规定,对混凝 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 标准要求对砂石材料进行选择、检验和使用,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和耐久性。

砂子实验作业指导书

砂子实验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编号序号1234项目目的范围依据操作者实验员页数1/6内容提高检测水平, 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数据公正可靠。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人 工砂、混合砂的材料试验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准备1)器具 准备砂试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5.0mm、2.5mm、1.25mm、630μm、315μm、 160μm的方孔筛及筛底筛盖各一只,公称直径分别为1.25mm及80μm方孔筛各一只,筛 框直径为300mm或200mm,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003.1)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电子天平:称量1000g, 感量1g烘干箱:温度控制范围(105±5℃)容量瓶:容量500ml电子天平:称量5kg,感量5g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1l,筒底厚 度为5mm试验筛:筛子公称直径为80um及1.25mm的方孔筛各一个摇筛机、干燥器、浅盘、软、硬毛刷、料勺、温度计、洗料容器等2)材料准备从8个不同部位取的试样取样量见表检验项目最少取样质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含水率1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 量200005试验方法1)砂的筛分析试验⑴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称取经缩分 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温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 却至室温备用⑵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 指导书编号序号5项目试验方法操作者实验员页数2/6内容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 过是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并和下一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全部筛完为止(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⑶试样在各只筛上的筛 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中的量:mr=a√ˉd/300式中mr―在某一筛上的剩余量(g);d―筛 孔边长(mm);a―筛的面积(mm2)。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 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筛余量⑷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⑸计算分计筛余(各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该筛的分计 筛余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至0.1%;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 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⑹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μf=[(β2+β3+β4+β5+β6)-5β1]/(100-β1)式中μf―砂的细度模数;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mm、2.5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的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以上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至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2)砂的表观密度试 验(标准法)⑴经缩分后不少于650g的样品装入浅盘,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 指导书编号序号5项目试验方法操作者实验员页数3/6内容中研磨至恒轻,并在干燥 器内加热至室温⑵称取研磨的试样300g(mo)放入器皿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⑶摇转容量

砂石料取样试验标准和规范标准

砂石料取样试验标准和规范标准 标准与规范是确保建筑材料和构件质量的重要保障。检测项目包括水泥、砂、碎石、卵石、石料、建筑钢材和焊接接头的品质试验。 水泥的品质试验项目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比表面积、密度、硫化物含量和硫酸盐-三氧化硫含量。 砂的品质试验项目包括筛分析、表观密度、吸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硫酸盐含量、硫化物含量和云母含量。 碎石和卵石的品质试验项目包括筛分析、表观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硫酸盐含量、硫化物含量、磨光值和磨耗值。每600吨或400立方为一批,不足该数视为一批。在料堆取样时不少于8点,组成一批样品。

石料的试验标准根据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建筑地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为50mm±2mm、高径比为2:1,每组试件共6个。桥梁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边长为70mm±2mm,每组试件共6个。路面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其直径为50mm±2mm,每组试件共6个。 建筑钢材和焊接接头的品质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和焊接试验。同一编号、同一炉号、同一尺寸不大于60T为一批。复检时需双倍取样。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材质拉伸强度的试验每组3条各长约500mm;冷弯试验(弯曲点应打磨至与母材XXX)每组3条各长约250mm。每300个接头送检1次。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长度为500mm。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的试验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小于三根。每批为60吨。外径不大于76mm,并且壁厚不大于3mm的400根,外径大于351mm的50根,其它尺寸钢管200根;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混凝土检验 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控制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对混凝土各项性能(包括力学及塑性性能)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 1、人员条件 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 测员/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并在母体试验机构完成备案的人员。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 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 1)、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试验检测环境要求室内温度20℃±5℃,须确认上述条件全部达到要求。 2)、混凝土试件成型的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为大于50%;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大于95%,或放入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要求无严格条件。

四、质量标准 1、试验准备 1)、检查样品的数量、外观和洁净程度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开机通电,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数字显示部分是否正常等; 3)、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2、试验方法及精度

特别提示操作规程 1)、试件自养护室取出,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试压时,若其表面有水珠或水膜,可用毛巾擦干。量测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超过1mm时,按实测值计算。 2)、以试件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上下压板的几何中心对正。 3)、选择适宜的速率。小于C30时,取0.3MPa/s~0.5MPa/s;C30~C60之间时,取0.5MPa/s~0.8MPa/s;大于C60时,取0.8MPa/s~1.0MPa/s。 4)、放好试件,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升油缸5mm左右,关闭送油阀,此时试件上压面不能与试验机上压板接触,此时对试验机读数清零。旋转试验机上压板的转轮,至上压板与试件上压面刚好接触,(此时切忌不能再进行试验机的清零操作),打开送油阀,按选定速率加载,直到试件破坏。 3、试验检验过程 试验过程中,应有多人同时相互配合进行,分工协作;一人为主检员,其它人为协助人员;主检员负责计算及主要作业控制,一个辅助复查并负责记录数据;主检人员称量完后,辅助人员应复查读数并在试验记录表上记录。试验操作流程见第七部分作业程序。 4、平行试验 配合比试验应采用一个中心水胶比和两个浮动水胶比进行试验试拌,检测相应的参数;其它试验应在样品取出后尽快完成。 5、样品保留 混凝土试块检验结束后保留至少一周(即7天),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限从检验报告签发之日起计算。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取样标准(2021版)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取样标准(2021版) 一、砂: 1、执行标准:JGJ52-2006、GB/T14684-2001 2、查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小型工具(如拖沓机)以200m3或300t 为一查验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关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稳固时,能够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查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每次从8个不同部位,取样40kg。 二、卵石(碎石): 1、执行标准:JGJ53-2006、GB/T14685-2001 2、查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 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关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 稳固时,能够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查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 抽检。每次从16个不同部位,取样60kg。 三、混凝土试块: 1、执行标准:GB/T50107-2001、GB/T50081-2002 2、查验批次: (1)砼试样应在硅浇筑地址随机取样 a、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砼,其取样很多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砼,不足100盘和100m3时取样很多于一次。 c、当一次持续浇筑的同配合比砼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该少于一次。 (2)关于现浇砼: a、每一班浇楼层同配合比砼其取样很多于一次

b、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砼其取样很多于一次,每组为3块 四、砂浆试块: 1、执行标准:JGJ/T70-2020 2、查验批次:每一楼层或每250立方米砌体中各类强度品级的砂浆,取样很多于一次;每台搅拌机搅拌的砂浆取样很多于一次;每一工作班取样很多于一次;当砂浆强度品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还应另作试块。每次取样标养试块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由施工情形确信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 准及检验方法(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 作业指导书 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

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二、取样 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 20mm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10mm550g110℃500g5mm1g650g110℃10kg 3L110℃5mm50mm10kg 100V 1 21⨯-= m m ρ1100g110℃400g150mm1.25mm0.08mm1.25mm0.08mm0.08mm0.08mm110℃ 1000 1 0⨯-= m m m C ω3000g110℃1.25mm400g200g150 m0.63mm110℃1001 2 11,⨯-= m m m C ω5mm500g5、结果评定:

最新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