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困境探析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困境探析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困境探析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困境探析

麦德龙模式的中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麦德龙模式的中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超市连锁 费德龙檬式的一孙洪杰张钒 中国目境对第 一、麦德龙自身模式的选择及其在中国的生存状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际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拓展业务。仓储式超市经营模式的创始者,总部设在德国的麦德龙(METRO)将仓储式超市—一这种影响世界商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带入中国。它给我国的流通业带来新冲击的同时,也为我国商业的发展引入了新视角和新理念。麦德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始终坚持自己特有的经营模式。即把目标客户定位在单位,企业法人,小零售商等专业客户的仓储式超市,并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服务终端消费者而专为专业客户服务,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其模式凸现问题日益突出导致销售业绩未能有较大的提升,我们小组各位成员希望通过下面的分析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问题原因及优势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麦德龙经营状况停止不前的主要原因如下: 1有限的专业客户 2"透明发票"制度使麦德龙原有的目标客户群体日趋缩小

3传统的购物习惯使消费者不能理解和接受其仓储式超市模式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跨国企业,麦德龙在中国市场上还是有下面一些优势: 1大批量购销,低成本运作的仓储式超市模式带来的产品价格优势 2定位于专业顾客的细化,个性化的产品种类和服务优势 3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优势 三、麦德龙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1.充分挖掘目标群体专业客户,引导消费者购物习惯 (1)周期性顾客开发计划 麦德龙的目标客户群体的情况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麦德龙在应对目标群体变化这一点上做得不够细致。建议可以采取以年或者半年为周期。所有麦德龙商场查询各自可能覆盖的区域。对后起发展出来的,或者以往开发会员工作中漏掉的符合麦德龙入会条件的企业进行深入开发。说服其入会并发放一系列资料。讲解麦德龙的优@《商场现代化2005年1月(上)总第445期势和企业经营理念. (2)向所有目标群体大力宣传麦德龙 仓储式超市的优势麦德龙仓储式超市为众人所知,但是真正在麦德龙采购的优势并没有被所有的目标客户所理解。他们或者是在一两

开学典礼的模式困境与创新

开学典礼的模式困境与创新 开学典礼是学校在特定的时间内为特定的目的举行的一种仪式性的活动。随着召开的年度、学校、次数的增加,开学典礼逐渐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套路”,这种僵化的操作方式体现在结构、程序与思维过程中,称之为模式困境。随着时代的变化,开学典礼的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创新性地设计诸如“开学第一课”、“心弛神往式”、“刻骨铭心式”的开学典礼,打破模式困境,实现开学典礼权位意象的弱化,表现形式由仪式化走向情境化,开学典礼由展示性向功用性功能转化。 开学典礼模式困境创新 每到一年开学之时,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各种培训班,纷纷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可以让学生们清晰地感知到新的一个学期、人生又一个阶段的开始,同时也使学生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准备状态,预备进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有些学校的开学典礼已经成为学校自我宣传的一种方式,学校借此展示学校文化、办学原则、治校风格甚至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期待。本文试图从开学典礼的内在特征出发,揭示执行模式存在的困境,明确开学典礼的发展方向,最终创新性地突破现有开学典礼的固化模式,达成其内在效用。

一、开学典礼是规划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育仪式 1. 开学典礼是一种契机教育 开学典礼发生的时间具有特殊性。我国的学校采取一年两学期制,每学期开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三月一日、九月一日,我们称之为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抓住时间上的契机是开学典礼成功的重要条件。开学典礼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性的过程(具体见图1),它连接学生原来就读的学校与新入学的学校,连接着一个可能疲惫、愉快、忙碌的假期与需要投入意志与努力的新的学期。开学典礼通过抓住这个契机,使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得以变化。 图1开学典礼的时间契机 开学典礼之所以能够促进旧有状态向新的状态的转化,是因为开学典礼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他意味着学生环境的改变(学校)、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假期到学期),因此,开学典礼的第一功能是它的提醒作用。为了真正达到让人警醒的目的,开学典礼往往需要隆重、内容丰富、程式新颖,让人无法忘怀,这也是开学典礼召开的过程让学人瞩目的原因,当这种提醒作用已经和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时候,它提醒的就不仅仅是几个学生与教师了,而是一种思想、一个理念、一种精神文化。 2. 开学典礼是一种目标教育 现有的开学典礼主要存在着四种目标:展示性目标、教育性目标、

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121 专题十 城中村改造模式专题研究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内城中村改造模式综述 (122) 1. 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1. 从规划改造方式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1.1. 异地迁建 ....................................................................................................... 122 1.1.2. 就地改造 ....................................................................................................... 122 1.2. 从改造主体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122 1.2.1. 政府主导型的改造模式 .................................................................................. 123 1.2.2. 开发商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1.2.3. 村集体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1.2.4. 开发商、村集体共同主导型改造模式 ............................................................. 123 2. 城中村类型及其适用改造模式 ....................................................................... 124 2.1. 典型“城中村” ............................................................................................ 124 2.2. 准城中村 ....................................................................................................... 124 2.2.1. 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准城中村1 ................................................ 124 2.2.2. 区域位置不佳,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准城中村2 ............................................ 124 2.3. 景中村 .......................................................................................................... 124 2.3.1. 用地性质为风景旅游及文物保护用地的景中村1 ............................................ 124 2.3.2. 公建市政配套不完善的景中村2 ..................................................................... 124 2.4. 小结 .............................................................................................................. 125 3. 我国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对比分析 ............................................................. 125 3.1. 深圳城中村改造 ............................................................................................ 125 3.1.1. 有关政策 ....................................................................................................... 125 3.1.2. 渔民村改造实践 ............................................................................................ 125 3.1.2.1. 基本状况 ................................................................................................ 125 3.1.2.2. 存在问题 ................................................................................................ 125 3.1.2.3. 改造思路 ................................................................................................ 125 3.1.2.4. 改造评价 ................................................................................................ 126 3.2. 珠海城中村改造 ............................................................................................ 126 3.2.1. 有关政策 ....................................................................................................... 126 3.2.2. 水湾头村——山水华庭改造实践 .................................................................... 126 3.2.2.1. 旧村状况 ................................................................................................ 126 3.2.2.2. 拆迁补偿方案(主要部分) .................................................................... 126 3.2.2.3. 改造方案 ................................................................................................ 126 3.2.2.4. 改造评价 (126) 3.3. 广州城中村改造 (126) 3.3.1. 广州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 126 3.3.2. 广州城中村改造实践 ...................................................................................... 127 3.3.2.1. 以建带治 ................................................................................................ 127 3.3.2.2. 异地重建 ................................................................................................ 127 3.4. 小结 .............................................................................................................. 127 4.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思考和建议 ....................................................................... 127 4.1. 打破城乡二元空间格局、关怀“弱势群体” .................................................. 127 4.2. 提倡公众参与 ................................................................................................ 127 4.3. 社区规划因“村”制宜 . (127) 第二部分 临汾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128) 1. 临汾城中村概况 ............................................................................................ 128 1.1. 数量及分类 .................................................................................................... 128 1.2. 村容村貌 ....................................................................................................... 128 1.3. 村民主要经济活动 ......................................................................................... 128 2. 临汾“城中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改造模式建议 ........................................ 128 (1)整理空间,对接战略结构——整体集中搬迁 ........................................................ 128 (2)重要地段改造 ..................................................................................................... 129 (3)特色化改造 ......................................................................................................... 129 (4)综合整治 (129)

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

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 关键词: 量刑建议/实践困境/路径 内容提要: 由一些基层检察院试行的量刑建议制度,虽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尝试,仍未能全面推广开来。当检察院与法院在量刑问题上有争议时,出现了难以协调好法官自由裁量权和检察院求刑权的局面是该项制度面临的实践困境之一。检察机关引入量刑建议制度的初衷是通过自身合理参与刑罚裁量的行为来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摆脱困境的路径之一是对量刑建议权重新认识。量刑建议权并非专属于检察机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是诉讼请求而非法律监督。终极选择应是建立单独的量刑程序。 近年来,量刑规范化成了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基层检察院开始尝试在法庭上发表“量刑建议”,法院尝试“量刑答辩”,出台《规范量刑指导意见》、《量刑指导规则》,一些地区的法院在审判中实行电脑量刑,这些都是司法实务界在量刑规范化问题上的探索成果。许霆案中,前后两次量刑的巨大差异,①引起了社会民众对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罪刑均衡问题的关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如何在量刑规范化的司法改革进程中,积极参与刑罚裁量,有效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一、量刑建议的实践困境 我国现行法律对量刑建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随着庭审制度改革的深入,部分基层检察院开始尝试量刑建议

改革。1999年8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率先试行“公诉人当庭发表量刑建议”,并在2000年初确定为公诉改革的课题之一。在试行中,公诉人主要在发表公诉意见时提出量刑建议,并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就量刑意见展开辩论。此后,全国各地的检察机关陆续开展了量刑建议改革试点。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善了公诉权、扩展了辩护权、制约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②但是,这场由实务界率先发起的改革尝试,始终没有上升为法律规范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统一规定。导致量刑建议制度虽经较长时间的试点仍未能全面推广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截至目前,我国未制定出全国统一的量刑规范或量刑指南,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都是一些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刑罚容易确定的案件,而大量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却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限于客观现状,检察机关本身无法在所有的公诉案件中履行量刑建议的职能,导致了量刑建议未能常态化。二是在拿来西方“量刑建议”这一概念后,检察机关就直接在既有诉讼模式中添加上这一环节,当法院与检察院在量刑问题上有争议时,出现了难以协调好法官自由裁量权和检察院求刑权关系的局面。如果庭审中量刑的依据和证据发生变化,或者量刑建议不被法官采纳,公诉人就会觉得很“丢面子”,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容易陷入尴尬境地;部分法官认为量刑建议有越俎代庖之嫌,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既是诉讼请求,又是量刑监督,无形之中干涉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制定统一的量刑规范或量刑指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需要多年的实践

OEM商业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OEM商业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2009-08-17 00:32) 作者:俞宏1 崔焕金2 产业观察 2006年第14期字号: 内容摘要:OEM思维为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产品利润从制造环节向上、下游环节转移的背景下,OEM产业已到了微利时代。OEM 思维下的中国制造风险陡增,当新技术、新制度等大变革与冲击出现时,代工本身面临毁灭、重塑,为开辟中国制造的空间、疆界与产业生态,须从开发自主品牌、发挥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构建全球学习模式等途径来创造自己的未来。关键词:代工模式市场风险世界工厂 在最初的定义中,OEM是指采用其它公司生产的原件组装产品,以自有品牌销售产品的公司。随着经济的发展,OEM的含义已经演变为委托生产或代工生产的方式,而且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多样化。在OEM过程中,存在着合作的双方:品牌厂商和供应商,品牌厂商利用外包将非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核心业务;供应商根据品牌厂商的要求提供产品或组件,供应商可以自行生产产品,也可以将业务外包给合同制造商(CM),同时,许多品牌厂商也是其它品牌厂商的供应商。 在OEM思维下兴起了众多产业,本文称之为“代工产业”,而且OEM思维已经演化成一种流行的企业、产业发展模式:跟随产业机会,低成本切入,以薄利多销为基本经营理念,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模仿、抄袭,以低价充斥市场获取投机性利润,这种模式正是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一大隐忧。伴随改革以来制造产业群配套的逐步完善,境外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产能获得极大释放,OEM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然而,OEM思维下的企业仅是一个加工车间,在全球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不能获取合理的利润,企业无法向产业纵深发展,无法建立和谐的产业链,严重的损害了产业生态,企业无法把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质的色彩,融合到工业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创建中,形成推动世界工业文明进程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明和工业文化。 OEM模式全球膨胀的客观原因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细化。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OEM正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由于适应了服装、IT、家电、汽车配件、玩具和日化等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因而在这些行业极度盛行。 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OEM产生的驱动力也来自社会资源合理化配置的要求,其目的是使有限资源得到专业化的高效利用,其实质是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在技术条件和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专业分工下的厂商制造单一零部件,生产规模越大,其边际成本就越低、边际收益越大,对OEM双方来说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PPP模式当前困境与解决方法

公共财政学期中考试论文 PPP模式当前困境与解决方法 专业:会计学 学生姓名:王丹 完成时间:2015年6月13日

PPP模式当前困境与解决方法 王丹2013103242 [摘要]公私合作制(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或称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一般而言,公私合作制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确立。在伙伴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在我国推行公用全方面改革的背景下,该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该模式在我国现实环境下面临的政策法规、价格、以及机构和人才等方面遇到的困境,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PPP;基础设施;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2014年4月23日,由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让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由政府主导的领域,并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招标。这一明确的政策方向,引起了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学术界及研究机构、社会企业对PPP的热议及高度关注。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将高达7500亿美元,面对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国家财政显然无力承担,动员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成为必然的选择。巨大的投资压力并非促使政府部门考虑吸收私营部门加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的唯一原因。公用事业在长期实行

垄断经营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按照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方式来定价,使得公共部门很难盈利,公共部门每年都需要巨额的补贴才能够运转,形成了效率低下、冗员庞大、运营成居高不下、服务质量低劣等弊病。而已有的实践表明,在港口、物流、航空等一些公共事业领域,私营企业确实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低价的服务。为缓解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当下,尤其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PPP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捧,地方政府纷纷举办PPP专题培训班、调研研究等活动。 一、PPP模式及其应用 何为PPP模式?通常,我们把它解释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一种模式,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PPP模式就其经济属性来看,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可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加强城市建设。他还有自然垄断性,基础设施具有耐用性,专用性和非流动性,不容易进入市场。 与其他模式相比,PPP模式的优势有很多。首先,PPP模式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就是PPP模式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钱有所值。在PPP模式当中,吸引私人企业参与城市公共基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及部分城市的具体做法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 一、珠海模式 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房地产商改造开发城中村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决策引导,制定改造规划,出台改造优惠政策的作用。改造的主体为房地产商,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由开发商筹集资金完成改造工作。改造方式为拆掉旧村彻底重建,建设商品房和商品房化的安置房。拆迁补偿方式为实物补偿为主、货币补偿为辅,补偿比例为1∶1(补偿标准以内)和1∶1.2(未达规定面积)。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转让期限为70年。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二、广州模式 广州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村民自行开发改造、不允许房地产商进入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制定政策,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的作用。改造的主体为村集体和村民,政府提倡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出资为主,区财政拿出一部分配套资金,由城中村自行改造开发,不允许房地产商介入。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与维护相结合。拆迁补偿方式由各城中村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三、杭州模式 杭州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统筹改造城中村的一种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组织作用,市政府负责城中村改造政策制定和工作考核,市规划局负责编制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区政府统一运作、统筹平衡本区城中村改造。改造的主体为区政府,区政府享受市政府在土地运作方面的部分权限,统一运作、统筹平衡撤村建居村的全部集体土地, 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后由政府招标建筑公司建设安置村民的农转居多层公寓,部分地块用于出让以解决建设资金平衡需要,这类地块由各区政府会同市土地储备中心

运动模式与“马铃薯”困境

运动模式与“马铃薯”困境 行政村合并应当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行政村合并必须考虑到每个村庄的历史和现实,以行政手段完成的目标根本无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采用“运动模式”实行行政村合并是当前各地流行的做法,尽管眼下完全禁止地方政府采取这一模式是不现实的,但各地政府的确应加强各自的行政制度建设,建立相应严格科学的社会治理模式,使合并工作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哪里成熟了、合适了,哪里才能进行合并,而不是把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成为各级领导的“拍脑袋”工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诸多后续问题。 标签:行政村合并;运动模式;“马铃薯”困境 一、运动模式与行政村合并 所谓运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推动营造某种“政府活动”。这一模式与我国这一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度深有渊源,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使我们在很多社会问题上都习惯以运动的模式来加以解决,例如,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影响深远的“文化大革命”等等。长期以来,整个社会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甚至每个民众的生活习惯中都存在着浓厚的“运动模式”因子,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某一个社会问题产生比较严重的社会后果之际,举国上下就习惯运用“运动模式”,毕其功于一役,借助于运动解决问题。 行政村合并就是将农村基层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村通过合并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行政村。其特点是撤销了原村党政机构,将几个村庄从管理上合并在一起,组建新的村委会。虽然各个地方具体的合并措施千差万别,但从现有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着两大模式:兼并模式和合并模式。1)兼并模式,就是指将某个行政村整体搬迁到另一个行政村,我们叫做行政村兼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个吃掉另一个。2)合并模式,行政村固定式合并。这种合并方式是对若干个行政村的行政机构进行合并。以精简村干部和减少村务开支,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目的。 我国目前约有63万个行政村,很多地区存在着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各地地方政府将“行政村合并”作为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当中重要的一环。浙江、山东、江苏等地兴起了一股“行政村合并”热潮。 依照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行政村合并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集中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建设;他们认为这一措施有利于农村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也有利于精简机构、减轻当地农民负担。沈廷生提出新型村政的建设关系到中国的农村产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罗必良提出村庄兼并是农村社区的一种制度创新。王习民认为合村并组是农村各项改革中弊端较少的一种。储伶丽、王征兵、郭江认为行政村合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归纳而言,众多专家学者认为行政村合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1)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行政村数量的减少,可以使村干部的数量和村务开支也相应得到降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2)农村各种资源要素得以优化。行政村规模越小,越容易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破坏这一问题。行政村规模扩大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合并可以集中资源,有利于农

从营销视角看C2M模式下必要商城的发展前景与困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c16254930.html, 从营销视角看C2M模式下必要商城的发展前景与困境 作者:黄荣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08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逐渐步入工业40时代,未来的商业模式主要以解决客户问题为主,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拥有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C2M (Customer-to-Manufacturer)即用户直接制造便是与工业40接轨的一种电商模式。C2M最早由必要商城的创始人毕胜率先在我国提出并实施,是一种用户驱动生产的新型互联网电商模式,强调的是消费者与制造企业的直接衔接。必要商城是全球首个C2M电商平台,致力于“大牌品质工厂价格”的经营目标。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必要商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困境,作为首个C2M模式的电商平台,其发展态势对于电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C2M;必要商城;电子商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8139 1必要商城的C2M经营模式 必要商城采用C2M经营模式,通过平台让消费者与设计师、制造商直接对接,实现消费者到工厂的两点直接连线,去除所有中间流通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奢侈品质、平民价格、个性且专属的商品。在必要商城的C2M模式下,工厂以自主品牌的身份入驻,消费者在必要商城上挑选所需产品,下单完成后订单会立即反馈至工厂,工厂根据订单生产产品,通过物流配送给消费者,采取的是小批量多批次的快速供应链反映。 为保证产品质量,必要商城在选择合作的制造商时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必须是全球顶级制造商、必须拥有自己的柔性制造链、必须接受必要的定价体系、必须与全球顶级的设计机构合作。如护肤品产自雅诗兰黛、SK-Ⅱ等名牌产品的制造商,POLO衫的生产商有Armani的制造商等。在竞争激烈的网购环境下,打造C2M电商模式,开展差异化竞争,这也是必要商城能异军突起的原因之一。另外,消费者还可通过必要商城定制个性化产品,实现了与工业40接轨的目的。 2C2M模式下必要商城的发展前景

当前网格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版】

当前网格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来由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在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构建的过程中,社会形成了“国家--单位--个人”三个层级的“总体性社会”治理结构。“国家-单位-个人”模式是一种纵向联结动员和控制机制,即单位成员依赖于单位组织,单位组织乃政府实施社会动员和控制社会的组织手段。在这种机制之下,城市“社会管理”问题被最大限度地弱化了,因为单位制度凭借其“合一性”特点,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资源分配和社会整合的封闭堡垒。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组织为核心的“单位”始终居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大量的社会事务基本上都由单位自己办理,形成了“单位办社会”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延续了30多年的单位制度开始发生变革。在一系列大力度的改革措施推动下,以单位为核心的“蜂巢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在单位之外出现了庞大的“自由职业者”和“非正规就业群体”。单位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属物而遭到批判和抛弃,长期居于国家和民众之间的“联结纽带”-“单位”开始走向消解。政府城市管理的压力空前加大。面对压力,政府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和管理运行模式,以应对日趋

复杂的城市管理难题,实现由“总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的转变。网格化管理正是作为城市治理的一种创新方法应运而生的。 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在管理辖区内,以1万平方米左右区域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事件实施管理,实现市、区、专业处置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推行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将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一意义上,“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构造。伴随着城市管理的复杂化及任务量的加大,使得行政科层体系面临巨大的管理压力,不得不主动努力推动自身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网格化主要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从而在“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之下,增加了“网格”这一新的层级,变为四级责任体系。 到2005年后,网格化治理术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网格化治理开始与以“维稳”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管理体制改

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对策

城中村改造模式及对策 城中村是城市扩展的必然产物,其土地权属的二元化导致城中村乱象丛生,其改造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必须,通过对城中改造的梳理,对其改造模式及对策深入研究,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必要的做法和理论。 标签:城中村改造;模式;對策 1、东营城中村现状 东营市中心城范围内共有城中村50个,常住人口21148户、62822人,房屋178166间、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29203亩。其大多数房屋为建成二三十年以上的旧砖房、土坯房,有的明显已经成为危房。容积率低,土地利用效率低,对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来说,是一种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城市与村居的交融出现了大量问题和隐患,人口杂乱,治安问题隐患重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居住环境低劣;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农民住宅翻建不能依照城市功能准确定位,屡拆屡建情况十分突出,不仅损害居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切身利益,也严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城中村”拆迁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的一个焦点和难点。让“城中村”尽快融入城市,实现整个城区的均衡发展。在拆迁改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城中村”改造是居民自我算账、自我拆迁、自我发展,过上好日子的过程;是“城中村”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整体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是“城中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理念变革的过程;是村居自治组织在政府领导市场引导下,民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过程。 2、改造模式 城中村改造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总结近几年的改造经验,不断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和方法。 2.1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 改造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进行,其特点近似于征地拆迁,改造中政府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城中村处于服从地位,拆迁目的是为了达到城市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政府获得拆迁后的土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或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易地或原地安置拆迁居民,同时为居民留足用于长期发展的建设用地。比如辛镇村拆迁改造就属于此类,由东营区政府组织实施,分三期全部改造完成。 2.2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模式

城中村改造研究

目录 城中村改造研究 (4) 城中村形成原因 (4)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突出问题 (4) 城中村改造中的民生需求满足 (5) 国内外优秀城中村改造研究 (7) 国内五种典型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 (7) 国外城中村改造研究情况 (8) 城中村改造的浙江样本 (9) 日本横滨市寿町贫民住区治理案例 (10) 武义县城中村改造现状 (12) 考察浦江城中村改造工作 (12) 武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和房屋征收范围的公告 (13) 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入户调查 (14) 武义县人大关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14) 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 (15)

免责声明: 浙江“两会”专题信息产品由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各成员单位联合编辑。信息内容采自公开的报纸、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以及各大主流网站,每份专题我们都准确标明来源和出处,摘选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单位负责。 本期专题由武义县图书馆编辑,如您需要更为详细的内容及跟踪报道,请与该馆联络。

城中村变迁,走出民生改善之路 (图为武义县老城上街)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在“城中村”改造中,不能是政府单方面的推动,还要介入社会力量,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且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村民集体的意愿进行城中村的改造。唯此,才能使改造惠及民生,让城市化进程中的这部分地区人口获得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生活质量。

城中村改造研究 城中村形成原因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独有的现象,即使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城市化进程过快,土地制度的滞后,规划、管理、整治的无力,体制上的诸多缺陷构成了城中村形成的主因。 1、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独特的社会形态包括二元的社会结构和二元的经济结构 2个方面。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产物,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的特征。 2、对城市蔓延现象的忽视 城市蔓延是城市化过程的具体体现。对此,我国在推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将城郊农村仅仅从地理上纳入城市范围,但是并未重视城市蔓延现象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从而形成所谓城中村。 3、中国社会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种土地制度。城中村虽然位于城市但是其土地产权仍然归属集体所有,这样一来就同城市区域的国家所有制相冲突。 4、经济利益驱动是城中村形成的内在因素 城市功能的扩张,使农村土地房屋大幅升值,出租房屋成为获利丰厚的行当,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城市化的压力下,一无知识技能,二无劳动经验的城中村村民为了谋生,自然地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小且收益不菲的“以地生财”之道。 (来源:《现代园艺》,2017年第1期)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突出问题 “城中村”改造的瓶颈与难题主要突出在改造成本、利益再分配、政策支持、集体经济改制困难等方面:(1)改造成本巨大;(2)利益分配难以平衡;(3)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4)集体经济改制相对困难;随着”城中村”的集体用地不断被征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来

探讨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探讨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要]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城中村土地增值效益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积极投入到城中村改造中来。本文以市场主导为切入点,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对该类项目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市场化运作;规划设计;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1 城中村改造的模式 目前,城中村改造主要有政府主导、村集体自行改造以及市场化的公私合作开发三种改造模式。在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地方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和责任人,全面负责城中村改造政策、村民住宅拆迁补偿和村民安置方案、村民安置过渡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在村集体自行改造模式中,往往是村委会自行筹资开发,完成拆迁安置、回迁建设和商品房建设的全部工作。改造完成后,村集体将多余的房产进行市场运作,形成滚动开发。在市场化的公私合作开发模式中,政府、村委会和开发商三方合作,由政府完成土地转性及户籍调整,由开发商出资完成旧村改造建设,并通过结余土地的增益来平衡投资成本。本文所研究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即为第三种改造模式。 2 市场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特征 2.1 以村为单位的就地改造方式居多 虽然政府对城中村改造已有一定的规划安排,但由于城市建设的持续性,城中村改造就地改造的方式居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大多数的城中村安置点在短期内不能满足建设条件,难以实现集中安置;②由于多数城郊村村民希望原地回迁,不愿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③由于各村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适合改造的时机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以村为单位的就地改造居多。 2.2 需要通过土地收益平衡支撑城中村改造 虽然城中村改造会获得政府适当的经济支持,但对于建设工程来讲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势必需要集约使用土地,将多余土地进行收益平衡才能完成改造工程。为了保证正常的市场运作,一般需要将土地性质转为国有后才能进入常规的房产开发程序。 2.3 需要对局部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作为城中村改造中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依据之一,无疑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执行。由于城中村改造的权属复杂、矛盾较多,

试论关汉卿杂剧_救风尘_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第24卷 第2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4 No.2 2011年3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r. 2011 —————————————— 收稿日期:2010 - 09 - 17 作者简介:王艳平(1961-),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E-mail:wyp@https://www.doczj.com/doc/6c16254930.html, 试论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王艳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系,浙江 宁波 315016) 摘要:《救风尘》并非一部单纯表现商人、士子、妓女三角恋情的剧本,它没有站在士子的立场上去描述商人与士子力量的抗衡,也无意去做士子与妓女情感的文章。它以细致而透彻的笔墨去剖析这些人群内在行为的特征以及形成缘由,展现了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关汉卿;救风尘;情节模式;情感困境;道德困境;士品困境 中图分类号:J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1)02 - 0016 - 05 元杂剧里有一类表现商人、士子、妓女间三角恋情的作品。其情节大体为:某妓女与士子相爱,然士子清贫,老鸨爱财;于是来一商人,凭借金钱与诡计,将妓女强买强娶;之后,士子苦尽甘来,或名题金榜,或官拜凤阙,夺回美人,终偿心愿,而商人亦受惩处。冯魁、双渐、苏小卿的故事,大概如此。这几成一种范式。这类作品“显然都是以士子为中心,全就士子方面的立场而叙写的戏曲,故对于商人们是,往往加以不 必要的轻蔑或侮辱”。[1]492 这种情感倾向,一方面与传统观念里对某些特定人群的推崇或轻视有关;另一方面,则纠结着元代士子在现实中难以跟商人争衡的忿愤与委屈。他们只能通过文字与舞台,圆一回现实中难圆的梦。 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也被认为是表现士妓之恋的作品。然而细观却可以发现,该剧并不具有上述商人、士子、妓女间三角恋情范式所惯常的表现特征。在这里,士子并非一味的优秀,商人并非一味的丑陋,而妓女择偶的绣球也并没有自觉地抛向读书人。一切似乎都走了偏锋,只有结局里士子比商人稍稍占了些许上风。而剧本最核心的内容,则是通过似是而非的三角恋情,通过可看性颇强的“侠义”与“风月”故事,将对人生的追问引向了更深更广的层面,涉及道德、理性、情感、品格,等等,而在这些追问中,呈现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同时也纠缠着无数的迷惘与困惑。 一 《救风尘》的故事情节虽然在书生安秀实、商人周舍、妓女宋引章与赵盼儿之间展开,但如果套用商人、士子、妓女三角恋爱剧的作法观察剧本,则颇有一些可疑之处。 (一)安秀实、宋引章:士妓之间究竟有没有“爱” 安秀实自然是有些抱负的,同时对于花酒风流亦有所好,这样的男士容易博得女性好感。但剧本一开场,宋引章深爱且欲嫁的人不是安秀实,而是周舍。 宋引章因何放弃安秀实? 我们从宋引章爱上周舍的三个理由上大体可以作出反面的推导。其一,周舍形貌昳丽。按宋引章的说法是:“那周舍穿着一架子衣服,可也堪爱哩。”即便在赵盼儿眼里,他也是“俊上添俊,年纪儿恰正青春”。其二,周舍家境富裕,堪可倚靠。家中甚至可能未有妻室。其三,周舍温和体贴,知冷知热。 批评者在论及周舍时大都认为其以花言巧语欺骗了单纯幼稚的宋引章,这个说法至少是可以斟酌的。剧本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周舍与宋引章也是数载相伴,“他一心待嫁我,我一心待娶他”。宋引章的母亲不肯放口,周舍费尽精神不肯放手。如果这样的追求必须称之为“欺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