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导图捡《烂纸的老头》《理水》

思维导图捡《烂纸的老头》《理水》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思维导图导学案

编写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读懂文本,思路梳理。

2、学会画思维导图,串联小说关键知识点。

《捡烂纸的老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1、烤肉刘的回民馆子。①平民化②价格实惠③味道诱人

2、介绍饭馆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3、捡烂纸的老头出场。

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

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4、老头约架。有自尊心,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虚拟旁观者对老头行为评价。

5、进一步对老头的行为点评。

6、老头约架的结局。

7、老头死去,留下了八千多块钱。

8、制造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思考。

《捡烂纸的老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烤肉刘的回民饭馆

1、特点:市井氛围,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2、手法:描写

3、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

②为主人公捡烂纸的老头出场做铺垫。

(二)社会环境——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

1、特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较富裕,社会安定

2、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烘托人物形象,侧面表现小说主题

二、人物

(一)主要人物——捡烂纸的老头

1、形象特点:①老丑②邋遢③行为怪异④有尊严⑤节俭

2、塑造手法:联系文本分析

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④动作、语言:约架,维护自尊心

3、作用: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主题:即使是看似微贱、遭

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二)次要人物——烤肉刘

1、形象特点:

2、塑造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

①烤肉刘既是饭馆的经营者,也是饭馆的代称,饭馆是主人

公老头出现的场所,介绍烤肉刘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②饭馆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会背景的缩影,是社

会环境描写。

③饭馆中的各色人物对老头的漠视,揭示了本文的呼吁关注

关心周围小人物的主题。

(三)次要人物——顾客

1、形象特点:介绍了饭馆里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老主顾都

是附近的工人,周围的人都把这里当作食堂,彼此关系紧密;

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在饭馆里自在用餐。

2、塑造手法: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详略结合

3、作用:

①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为老头出场做铺垫。

②这些顾客大多彼此熟悉,每天都能见到老头,却对他漠视

冷淡,视而不见。从人们的态度折射出社会的冷漠。

三、情节

(一)概括主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第1、2段):烤肉刘的回民饭馆及顾客。

发展(第3段):老头出场

高潮(第4-6段):老头约架

结局(第7、8段:老头死去

(二)线索

1、明线:

2、暗线:

3、作用:

(三)情节手法

(四)特殊情节的作用

1、开头: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2、中间:

3、结尾: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

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四、主题

(一)标题的意蕴

(二)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写作的主要对象——老头;

②“捡烂纸”表明了老头的职业和身份,容易被别人鄙视和

蔑视,寄予了作者对老头的深切同情。

③以小见大,表现主题,呼唤人们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三)主题意蕴概括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

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

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理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序幕:(1)考察归来,大员们大摆筵席,交流见闻。

开端:(2-5)禹的到来

发展:(6-12)禹听取官吏汇报。

高潮:(13-23)禹与众人争论治水方法。

结局:(24-25)禹下定决心,采用导的方式治水。

《理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

1、特点:

2、手法:

3、作用:

(二)社会环境——写作背景,这个开始实际上写的就是黄

河决堤发洪水,国民党却不顾这些灾情,反而变本加厉的搜

刮民脂民膏,无视百姓安危,导致当时受灾人数众多,鲁迅

亲眼目睹这一切,心中愤慨,就写下了这篇文章,用以讽刺

国民党的丑陋一面,并且表达出了对于受灾人民的同情。

1、特点:

2、手法:

3、作用:

二、人物

(一)主要人物——大禹

1、形象特点:①不计名利得失②不惧别人指责③不以私害公

④立足实际,了解民情⑤意志坚定,刚毅果断

2、塑造手法:联系文本分析

①肖像描写:瘦长、粗手粗脚——奔波辛劳

②动作描写: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动作描写,刚直,正派,一身正气,不拘小节】

③语言描写: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语言描写,务实性格刚直】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善于改革,改革家】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不惧别人指责,不计名利得失】

④动作、语言:

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立足实际,了解民情】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实干家,意志坚定,刚毅果断

⑤形象描写。将大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3、作用:

①情节上,小说围绕大禹展开,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形象上,塑造大禹锐意革新,不怕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恫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的形象;

③主题上,通过对大禹精神的赞颂,凸显主题,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次要人物——官员(大员们)

1、形象特点:

身份——考察员

职责——考察洪灾中百姓的生计情况

行为——大摆筵席、讲“水乡沿途的风景”、采集民食盛以细

巧的木匣子、用“不孝”做武器竭力反对禹以“导”理水

①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

②不顾国难,敷衍塞责,尸位素餐

③无聊文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④不体察民情,谎话连篇,粉饰太平

⑤守旧,反对改革,阻挠创新

2、塑造手法: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里描写

细节描写: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汉

3、作用:

①表达了作者对大员们对群小丑恶的批判。

②大员不恤民生、只知享乐的形象与大禹等人的埋头苦干、

一心为民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凸显大禹的“中国的脊

梁”形象。

③从反面衬托大禹的形象,从侧面表现小说主题。

(三)次要人物——文人学者随员

1、形象特点:

2、塑造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

三、情节

(一)概括主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1)考察归来,大员们大摆筵席,交流见闻。

开端:(2-5)禹的到来

发展:(6-12)禹听取官吏汇报。

高潮:(13-23)禹与众人争论治水方法。

结局:(24-25)禹下定决心,采用导的方式治水。

(二)线索

1、明线:理水的过程

(大禹)考察——归来——听取汇报——辩论——决定

2、暗线:

3、作用:

(三)情节手法

《理水》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里的小说,这篇小说

也确实非常“新”,打破了传统的历史类小说的形式,形式上

古今杂糅,披着历史外衣,写着大禹治水,实际上就是在讽

刺社会现实,并塑造出了学者官员那些形象。

“故事”体现历史,“新编”关照现实,两者结合,一方

面抨击官员的贪图享乐、不体恤百姓,一方面歌颂大禹等踏

实苦干、一心为民。

(四)特殊情节的作用

1、开头:开头以官吏们大摆宴席设置故事场景,营造了热闹

的氛围,与大禹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为“大禹“的出场作

了铺垫。

2、中间:大禹和随员的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人物

形象。

暗写冲突:大员考察时不关心民间疾苦,却欣赏沿途风

景,此时的大禹正深入民间查情形,访疾苦,为后文的情节

发展做铺垫。

明写冲突:面对洪水,大员们主张“湮”,大禹主张“导”,

凸显大禹的形象。

3、结尾:用“黑瘦的乞丐似的”随员们,从正面衬托大禹

辛勤劳碌、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四、主题

(一)标题的意蕴

(二)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的主要事件——治理水患;

②通过“理水”来塑造大禹锐意革新,不怕保守势力的攻击

和恫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的形象。

③表现主题,主要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主题意蕴概括

小说借古讽今,改编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隐晦深刻地联

系现实,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以“导”治水的新法,

锐意革新,不怕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恫吓,脚踏实地、埋头苦

干、拼命硬干的精神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

的形式规范,将社会的丑陋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

嵌入上古的神话氛围里,刻画出昏庸无能、无所作为、顽固

守旧的官员,组成了一个古今怪诞的世界。

思维导图捡《烂纸的老头》《理水》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思维导图导学案 编写人:岳成坤使用时间:2020.06 【学习目标】 1、读懂文本,思路梳理。 2、学会画思维导图,串联小说关键知识点。 《捡烂纸的老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1、烤肉刘的回民馆子。①平民化②价格实惠③味道诱人 2、介绍饭馆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3、捡烂纸的老头出场。 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 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4、老头约架。有自尊心,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虚拟旁观者对老头行为评价。 5、进一步对老头的行为点评。 6、老头约架的结局。 7、老头死去,留下了八千多块钱。 8、制造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思考。 《捡烂纸的老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烤肉刘的回民饭馆 1、特点:市井氛围,生意兴隆,人情味浓 2、手法:描写 3、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 ②为主人公捡烂纸的老头出场做铺垫。 (二)社会环境——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 1、特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较富裕,社会安定 2、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烘托人物形象,侧面表现小说主题 二、人物 (一)主要人物——捡烂纸的老头 1、形象特点:①老丑②邋遢③行为怪异④有尊严⑤节俭 2、塑造手法:联系文本分析①外貌穿着:衣服破烂——邋遢 ②肖像描写:脸色浅黄,牙齿残缺不全,六七十岁—老、丑 ③语言动作描写:行为怪异 ④动作、语言:约架,维护自尊心 3、作用: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主题:即使是看似微贱、遭 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二)次要人物——烤肉刘 1、形象特点: 2、塑造手法:侧面描写 3、作用: ①烤肉刘既是饭馆的经营者,也是饭馆的代称,饭馆是主人 公老头出现的场所,介绍烤肉刘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②饭馆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会背景的缩影,是社 会环境描写。 ③饭馆中的各色人物对老头的漠视,揭示了本文的呼吁关注 关心周围小人物的主题。 (三)次要人物——顾客 1、形象特点:介绍了饭馆里的老主顾和流动客人。老主顾都 是附近的工人,周围的人都把这里当作食堂,彼此关系紧密; 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在饭馆里自在用餐。 2、塑造手法: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详略结合 3、作用: ①这些次要人物的描写,为老头出场做铺垫。 ②这些顾客大多彼此熟悉,每天都能见到老头,却对他漠视 冷淡,视而不见。从人们的态度折射出社会的冷漠。 三、情节 (一)概括主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第1、2段):烤肉刘的回民饭馆及顾客。 发展(第3段):老头出场 高潮(第4-6段):老头约架 结局(第7、8段:老头死去 (二)线索 1、明线: 2、暗线: 3、作用: (三)情节手法 (四)特殊情节的作用 1、开头: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2、中间: 3、结尾: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 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四、主题 (一)标题的意蕴 (二)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写作的主要对象——老头; ②“捡烂纸”表明了老头的职业和身份,容易被别人鄙视和 蔑视,寄予了作者对老头的深切同情。 ③以小见大,表现主题,呼唤人们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三)主题意蕴概括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 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 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理水》思路梳理——纵向梳理(概括段意) 序幕:(1)考察归来,大员们大摆筵席,交流见闻。 开端:(2-5)禹的到来 发展:(6-12)禹听取官吏汇报。 高潮:(13-23)禹与众人争论治水方法。 结局:(24-25)禹下定决心,采用导的方式治水。 《理水》思维导图——横向梳理(要素分析) 一、环境 (一)自然环境—— 1、特点: 2、手法: 3、作用: (二)社会环境——写作背景,这个开始实际上写的就是黄 河决堤发洪水,国民党却不顾这些灾情,反而变本加厉的搜 刮民脂民膏,无视百姓安危,导致当时受灾人数众多,鲁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教案【思维导图】 开头:写倡议的对象,要有称呼。 正文:1、写出发出倡议的原因、依据或目的 2、分条列举措施,要层次分明,切实可行 3、再次呼吁倡议的对象能够按照倡议的建议去做 结尾:标上署名和日期。 【范文引导】 范文1 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有些同学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原本明亮的眼睛变得暗淡了,不得不架上一副“高架护栏”,这给许多同学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便。环顾一下四周,我们便会发现身边竟有那么多的同学早已戴上了眼镜。敬爱的老师们,你们不感到心疼吗?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不觉得后悔吗? 为了使同学们的视力不再下降,我们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主动学习,劳逸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晚上不加班加点,不打疲劳战; 2、营养全面,不偏食、不挑食,多食蔬菜、水果等; 3、上课或学习时坐姿要端正; 4、坚持做眼保健操,动作要准确到位,不应付了事; 5、课间要向远处眺望,多看蓝天、绿色实物等; 6、不进网吧,不玩游戏机。 同时,我们也向老师们提出如下建议: 1、多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 2、多指导方法,少罚抄作业; 3、多开展活动,不限制自由;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把这一切都落实到行动中去,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吧! ××小学 青少年预防近视课题小组

范文2 环保倡议书 全校师生们: 春意盎然,到处叠翠流金。惬意的校园环境使我们陶醉其中。但这种环境又从何而来呢?是需要我们这些校园的小主人共同维护而来的。 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我国一年产生固体废物 1125.59 万吨。其中危险废物达11.92 万吨。综合利用量达 748.70 万吨。其实许多废品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只是未曾被我们发现。如果说我们捡起一个塑料瓶能为我们的校园减少一分污染,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开学以来学校为均衡营养为我们添加了水果和饮料,而正是这些饮料瓶、果皮。使同学们不去重视,随便乱扔,导致了学校环境的破坏。 所以我们倡议“用废品交换再生能源”活动。每次喝完的甜品包装凑齐 3 个可换再生能源文具。这样既可以使校园环境不被破坏,也可以起到用废品交换环保的作用。还可以使同学们不费力气就能得到需要的文具。让废品回收小学的潮流,让每个学生都变成捍卫学校的环保小使者。 范文3 保护母亲河的倡议书 长江、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是她哺育了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民族。是它们让我们的祖国得到迅速发展,她们就像是祖国的心脏,祖国的动脉。古人曾经借用长江、黄河写出过许许多多的优美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些都是说我们的母亲河的。而现在,我们的母亲河却饱受摧残。进入 21 世纪,人们把钱看得更重了。投资建设化工厂的人也日益增多,他们为了挣得更多的利益,不惜往母亲河里乱排乱放污水。而且还为了扩大厂区,无情地伐倒一棵棵树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先说黄河,黄河水在几百年前还是那么的清澈,但是因为人们的过度放牧,草被牲畜大量啃食,土壤结构变得异常松弛,导致黄土高原的土被黄河带走,时间长了,黄河水也就变得浑浊了。再说长江,人们在长江上开发了航运通道,闹的长江终日不得安宁,一些生活在长江中的动物无奈地死去 ;还有工厂竟然往长江里排放化工废水,导致许多动物被毒死。 为了祖国的动脉,为了人类的生存,我提出以下倡议: 1、禁止滥捕滥捞、滥砍滥伐。 2、在母亲河周围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禁止乱倒垃圾、乱排污水。 3、设置禁渔期,违者罚款,并没收渔具。 4、设立禁航区,保护水生动物。 我们真切的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创造出一幅波澜壮观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思维导图知识点及练习题

光 [自我校对] ①c v ②sin i sin r ③光疏介质 ④临界角 ⑤1 n ⑥必须是相干光源 ⑦缝、孔的大小小于等于波长 ⑧横波 光的折射、全反射

1.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与法线的夹角. (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 2.有关全反射定律的应用技巧 (1)首先判断是否为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如果是,下一步就要再利用入射角和临界角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如果不是则直接应用折射定律解题即可. (2)分析光的全反射时,根据临界条件找出临界状态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3)当发生全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可逆性. 【例1】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 到b所需的时间t. 解析:设光在鳞片中的折射角为r,折射定律sin i=n sin r在鳞片中传播的路 程l1= 2d cos r,传播速度v= c n,传播时间t1= l1 v 解得t1= 2n2d c n2-sin2i 同理,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2= 2h c cos i 则t=t1+t2= 2n2d c n2-sin2i + 2h c cos i 答案: 2n2d c n2-sin2i + 2h c cos i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的确定. (3)利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求解. (4)注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学元件的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的折射率小,则结论相反).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后偏转90°或180°,如图所示.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镜.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 (1)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 (2)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 (3)射出光线的侧移与折射率、入射角及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4)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例2】如图所示,某三棱镜的截面是一直角三角形,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底面BC涂黑,入射光沿平行于底面BC的方向射向AB面,经AB和AC折射后射出.为了使上述入射光线能从AC面射出,求折射率n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第一次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α和β,第二次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γ 则sin α=n sin β

《世说新语》-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世说新语》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 一、作者简介 刘义庆: 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

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刘孝标: 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5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4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龚斌《世说新语校释》、杨勇《世说新语校笺》。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zhēn)》《贤媛(yuán)》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世说新语》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

任洁《从逻辑到创新的思维导图》

从逻辑到创新的思维导图 ——职场应用七星大法 课程背景: 你是否有过如下烦恼?作为学习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你是否感觉到逻辑不够清晰,思路不够顺畅,无法统筹全局?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各类培训会议中,你是否感觉绞尽脑汁各类头脑风暴后依然做不出可行性方案?作为活动策划者,要策划一场新颖独特,大家满意的活动是否感觉难上加难?作为研发人员,又要研发出新产品,又要符合公司政策,是否感觉思路不够开阔,新主意总是不会主动找来?作为管理者,在企业与部门管理中,你是否感觉明知架构不明、权责不清但却无法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思维导图七星大法——开掘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由“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教授提出的一项大脑开掘理论。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对关键要素合理拆解,让我们想得更清楚,说得更明白;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大幅度提高学习力和工作效率,将复杂多变的信息化繁为简,增强记忆。近年来,各大在线知识平台频频出现图像思考工具,思维导图以其效率高、易掌握的特点率先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视觉思考工具。信息时代,谁能掌握高效的信息输入输出方法,谁就能抓住机遇成就自己。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管理人才梯队成员,新晋管理者等等 课程特色: ●化繁为简的思维搭建,建立创新思维思考方式 ●经典有效的工具方法,快速进行全面脑力激荡 ●案例体验式教学方式,学员轻松高效学习应用 ●现场实操式演练汇报,企业直接检验教学成果 联系助理QQ:1677392552 课程大纲 思维测试:如何清空水杯中的水? 第一讲:思维导图智法——逻辑结构

一、结构的魅力 1. 有形结构—建筑中的呈现 2. 无形结构—剧本的秘密 3. 思维结构—思维创造世界 二、大脑模式系统 1. 模式系统形成的三个阶段 2. 运动与大脑的关系 3. 逻辑思维的显性形式 三、全方位感受结构的力量 1. 记忆感受 2. 认知感受 3. 手脑口同步感受 第二讲:思维导图心法——思维搭配 一、结构化思维 1. 结论先行的条件 2. 分类清楚的原则 3. 上下对应的严谨 4. 排序逻辑的应用 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激发创意 1. 新发明=旧成分+新组合 课堂练习:思维速射练习(记忆练习/归类组合练习) 三、聚合思维:化繁为简,发现规律 1. 组织记忆,提升效率 第三讲:思维导图技法——绘制呈现 一、绘制要求 1. 中心图:占地最广,色块饱满,三种以上颜色 2. 分支:一个分支一个颜色,冷暖相间,由粗到细,平滑曲线 3. 关键词:onewordperline,与分支同色或者全部黑色 4. 插图:突出重点关键部分,同色需撞色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解读+教案+课件+素材+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和同学、老师聊心爱之物,明确“心爱”的意义。 2. 借用思维导图梳理并明确心爱之物的写作内容。 3. 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关注样貌、动作、来历、故事等内容,运用比较、联想、拟人等手法,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聊心爱之物,明“心爱”之意 咱们班要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版面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就要选大家心目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了。 1. 聊聊学生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心爱之物,或许它不起眼,但对你来说却意义非凡。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设计意图】从带来的物品聊起,一下子让上课的紧张气氛缓和了。 2. 聊聊老师的心爱之物。 (1)学生猜。 那你们想知道我的心爱之物吗?(老师拿出铁盒子) 猜猜为什么这是我的心爱之物? (2)老师讲。 它是一个普通的装金银花罗汉果凉爽糖的盒子。(课件:盒子图片)这是我们班最调皮的王以轩同学送的。(课件:“小皮猴”送的) 在我包里藏了整整四年,我喉咙只要不舒服就会想起它。(课件:藏了四年,喉咙不舒服就会想起它) 这个盒子从来没有空过,每次快吃完我都会新买一盒装进去,总觉得从这个盒子里拿出来的清喉糖效果特别好。(课件:不断补给,因为盒子,所以有奇效) 3. 新的理解。

听了老师介绍的心爱之物,你对“心爱之物”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预设:心爱之物于我有特殊含义,我跟心爱之物之间有故事。(板书:有故事) 4. 再谈心爱之物。 贵重物品可以是心爱之物,看似普通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爱之物,重要的是对自己来说有意义。 再交流一次:如果现在让你重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其他的心爱之物?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有何特殊意义? 小结:现在大家想到的每种心爱之物都有特殊的价值,在同学们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意图】“喜欢”和“心爱”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学生很容易就把两者混为一谈了。通过学生先谈、老师示范、学生再谈的路径,逐步领悟“心爱”的意义,为情感融入作好了准备。 二、做思维导图,理写作内容 1. 示范思维导图。 现在我们要来写自己的心爱之物了,你们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预设:来历、故事、样子。

专题02-小说形象典例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典例分析+对点训练

2023高考复习专题之小说阅读典例 专题二形象 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 一、典题展示 1.(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 一简要分析。(6分) ①坚决果断/顾全大局。老胡腿部受伤化脓,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他果断决定让战友给自己挤出脓血。 ②意志坚强/坚强不屈/刚毅坚强。没有医疗器械和麻药,他忍受剧痛,有不屈的意志。 ③信念坚定/有革命信仰。环境的艰苦和身体的痛苦都不能改变他革命的信念。 2.(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文本见《优化方案P85》) ①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寿数长”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这么多年了”“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表现了老董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②面对自己职业起点的人生感慨。老董回忆自己学习古籍修复的起点,饱含对人生的感慨。 ③对老馆长的怀念。老董带老馆长后人“我”重游旧地以及回忆起“我”爷爷画画的场景,表达了对与老馆长共度的生活的眷念。 ④对古籍修复工作有人传承的期许。老董喃喃说“我带您的后人来了”暗含老董希望古籍修复工作能有人传承下去。 3.(2020年全国卷Ⅱ《书匠》)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①坚持行业规矩/敬业精神。老董把“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当作自己的从业原则,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 ②恪守职业操守/执着精神。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 ③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④淡泊名利,坚持传统技艺的传承。修书成功成为“英雄”后,拒绝了图书馆给他转正,

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 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东尼·博赞写的《思维导图》读后感1 看了学校下发的《思维导图》一书,觉得很惊讶,原来真的不知道人类才仅仅用了大脑不到百分之十的脑力,还有那么多的空间可以开发。而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所发明的思维导图正是可以开发人的大脑的,是人类对大脑潜能开发的一个新的革齤命。真是一本好书,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然后又反复翻阅,仔细品味。书中有具体的思维导图的图例,有细致的制作步骤以及对我们制作的鼓励和启发,利用大量的实例,生动有趣地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 说实话看这本书只是对思维导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想要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还很困难,但是我的心里很期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系统地学习思维导图,利用它来进行学习和的工作,效果会有多明显,很想体验它的神奇。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因素和不良的用脑习惯对大脑智力和思维有着很不利的影响。比如:我害怕孩子学习落后,有时候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也商量孩子学习,总是以为学点总比不学的好,却不知道原来生病或不舒服时用脑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对大脑造成损害,甚至于身体不爱恢复。在这个问题上我从没有深入地想过。今后我一定会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用脑,同时也建议家长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影响孩子们的大脑健康。另外我们还能通过阅读了解到哪些食物是大脑所需的,通过调整饮食来及时供给大脑营养,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 前几天女儿背诵老师布置的诗词作业,她每天都很认真地背诵,等我考的时候有好多地方就又忘了。孩子很烦,有点害怕和厌恶学习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通用5篇)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通用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1 《思维导图》这本书的作者东尼博赞,194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发明”了思维导图(话说我真的不觉得这类东西叫发明,撑死了叫个开始使用),据说目前近3亿人用思维导图。当然这个作者本人的title还是比较多,记忆大师啦,心理学教,教育学家等等。 这本书从简要介绍大脑开始,根据脑部结构引出思维导图,后续提出了思维导图的定义、基本应用、高级应用和未来。总体来说,思维导图打破了常规记录模式,由顺序的自上而下(后者从左到右)的记录方式,变成了图文并茂,发散的记录方式,文中的基本应用和高级应用个人觉得可以分两类,读后感.一类是头脑风暴类,发散思维,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不注重逻辑;第二类是日记、文章、笔记等我觉得需要逻辑的记录方式,这类其实我倒是觉得更像刘濯源的学科思维导图。至于后者这个学科思维导图我更是觉得就是耍流氓,把自己的东西稍微结合点而已。 对我个人来说《思维导图》这本书给我增加了一种记笔记的方式,可以用简单的词,用树状发散的逻辑来记录,效率还是高了一些,不过思维导图解决不了我关注的记忆问题,还要要多回顾吧,不过至少一本书让你吸收到了东西就是好的。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2 《思维导图》是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编写借助一些简单的事例,从零开始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应运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的得力助手。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解析+思维导图+例文+点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解析+思维导图+例文+点评一、审题指导 1、写什么?事 2、事的结局是:他(她)——了横线上可以填什么? 3、把事写具体。要写清前因后果,即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二、怎样把事写具体: 1、情节设置: 波澜起伏型:比如《军神》一课,沃克医生的情感波澜起伏;

出人意料型:比如《丰碑》一课,冻死的事军需处长,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军长由愤怒到被震撼,进而感动落泪; 层层深入型: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作为父亲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已是非常难过;作为国家领袖,不得不做出将儿子葬在朝鲜的抉择,更是万分悲痛,泪湿枕巾。 2、人物描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喜怒哀乐。例如: 4、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反应心情,或突出中心。 三、例文 她笑了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就是相互支撑……”,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想起她那一笑,她那一笑令我久久不能忘。(歌词开头) 记得那是一天早上,爸爸带我去公园跑步,那天有点冷,天气不大好。我跑累了,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我四处张望着,看见了一位

阿姨,推着一大车水果,她满头大汗,黑色的头发之间好像还有几根白发。 起风了,风吹乱了阿姨的头发,我呆呆的望着她,忽然感觉他越看越像我的母亲。我心里一颤,赶紧过去帮她推车。我推着,她可能感觉有些轻松,回头一看,我们四目相对。她的目光给了我力量。我用尽全身力气帮她把车推了上去。 阿姨一边用手擦去脸上的汗珠,一边对我说:“小朋友,真的是太谢谢你了。”她说着从车上拿出一个橘子递给我,我赶快说:“阿姨,帮助您是我应该做的,我可不能收您的东西,这些水果你还得拿去卖呢,您快去忙吧,不用客气。” 她笑了,笑得好似一个孩子,笑得是那么可爱,那么天真,那么灿烂,那么甜美。那一笑让我呆住了,因为她让又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风大了,树叶哗啦啦地响,好像在欢快地歌唱,柳丝随风摇摆,像是轻轻起舞,小鸟也高兴起来,让歌声在风中飘荡……(环境描写,暗示心情) 这件事过去半年了,但那一笑令我久久不能记怀。那一笑如花开放,让我快乐;那一笑如阳光明媚,令我我温暖。那一笑还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可以快乐自己。 点评:平凡小事写得细致入微,环境描写烘托了自己帮助别人后的愉悦心情,突出了文章主题。

【精品】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期末备考讲义—2020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闯关(思维导图+知识点

期末备考—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线段有1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一条, 圆环有无数条, 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2.下列汉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中 B. 林 C. 里 3.点A用数对表示是(3,4),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2格,现在的位置在()。 A. (6,2) B. (5,3) C. (5,5) 4.下列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明 B. 开 C. 旦 5.下列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心形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 )个完整的心形。 A. 1 B. 2 C. 4 7.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8.小刚骑自行车在一条笔直的、平坦的公路上行驶了200米,自行车整体的运动就是平移.() 9.平移和旋转只改变物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0.物体平移时位置和大小都不变.() 11.将三角形对折后一定能重合.() 12.观光电梯的运动是平移。() 13.图1平移后能得到图________,旋转后能得到图________。 14.如图,三角形先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 15.如图中把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向右平移________厘米,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16.平行四边形________轴对称图形。 17.在字母A、B、C、D、E、F、G、H、I、J、K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ABC向右平移3厘米所得,已知B'C=4厘米,B'C'=________厘米。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思维过程有痕迹》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思维过程有痕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明确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2、掌握思维导图制作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体验思维过程。 3、通过了解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难点:应用思维导图,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看到“水”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说。 大家可真聪明,思维也非常敏捷,厉害!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觉走进今天的课堂。上课!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奇的学习工具,它能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生动的呈现出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会它,你会更聪慧!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对,它就是一一思维导图!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思维导图的神奇世界吧!(板书课题:思维过程有痕迹)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面试小记者 我们学校小记者站要招收新成员了!面试题目是:请进行五分钟自我介绍。如果你打算去面试,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生说。 大家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自己,非常棒!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王小帅冋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播放录音)

生听录音。他说的怎么样?你觉得他是怎样做到的呢?(生说)听到大家说得如此有根有据,为你们点赞!我们听听他的做法。(播放录音)师:知道原囚了吗?原来王小帅同学是借助一一思维导图做到清楚介绍自己的,那快让我们看看他的思维导图吧。 出示王小帅的思维导图。 师:这就是王小帅同学的思维导图。关于思维导图,先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卜。注意仔细看,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岀示)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博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和概念地图一样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图形化技术,这种技术为打开大脑潜能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武器。 师:(出示王小帅的思维导图)你喜欢思维导图吗?为什么?生说。 师:说得真好!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思维可视化,让知识更系统条理,让学习乐趣无穷。 (板书:作用)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思维导图,看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板书:组成)生说。课件出示:思维导图是由主题、分支、线条、关键词组成的。 我们仅仅知道思维导图的组成,还远远不够。要想绘制好思维导图,述要遵守很多的规则。 (板书:绘制规则) 出示思维导图,我们再来观察这张思维导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1、每个主分支用一种颜色,分支是由粗到细的,不同主分支之间使用不同的颜色2、主分支的数目不能过多,尽量在4—5个之间3、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也可以使用一些贴切的图像或代码来代替关键词,但要注意使用的图像不能太多、太花哨,否则会分散注意力。4、布局合理,层次清楚。 谁愿意来读一卜?指生读。 这些绘制规则能不能也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呢?(课件出示)感觉一一? 活动二:火眼金睛 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大家都清楚了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根据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说一说你觉得下面的思维导图有问题吗?怎样修改会更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期末备考讲义—六下数学单元闯关(思维导图+知识点精讲+优选题训练)北师大版

期末备考—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 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侧面是曲面。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柱是由长方形绕长或宽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长方形。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和底面相对的位置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4)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 4、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 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S表=S侧+2S底或S表=πdh+πd2/2 或S表=2πrh+2πr2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5、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6、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复习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π×半径2

《猎人笔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猎人笔记》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

一、内容简介 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拉屠格涅夫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

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等。 三、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四、作品主题 《猎人笔记》是一部借猎人出猎的见闻揭露沙皇专制制度下广大农奴遭受农奴主残酷奴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纪实作品,它用活生生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俄国农奴制下广大农奴的悲惨生活。这样的作品在屠格涅夫之前的俄国文学中还不多见。像《猎人笔记》这样广泛而具体地描绘地主对农奴的奴役,真实地再现广大农奴惨遭欺凌的真相,揭露农奴主的残暴、伪善、奢侈、冷酷,在俄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六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知识讲解+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知识互联网 知识导航 知识点一: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 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这就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简记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圆柱是由2个大小相同的圆面和1个曲面围成的,圆柱上下粗细均匀。圆锥是由1个圆面和1个曲面围成的。 3错误!圆柱的特征:(1)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2)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3)圆柱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都相等。 错误!圆锥的特征:(1)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3)圆锥只有一条高。 4 圆柱和圆锥的切面: (1)把圆柱平行于底面横切,切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沿底面直径纵切,切面是大小相同的长方形。(2)把圆锥横切,每个切面是圆,但大小不同;沿底面直径纵切,切面是大小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二:圆柱的表面积 表表示圆柱的表面积,S 侧 表示圆柱的侧面积,S 底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d表示底面的直径,r 表示底面的半径,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 表=S 侧 2S 底 或S 表 =πdh2π(d÷2)2或S 表 =2πrh2πr2 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不是所有的圆柱形物体都有两个底面,有的只有一个底面,有的没有底面,解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 用同一张长方形纸片可以围成底面积不同的两个圆柱。用宽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所围成的圆柱的底面积小;用长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所围成的圆柱的底面积大。 4 横截圆柱后求表面积时,侧面积不变,底面积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每截一次增加两个底面,截的次数比截成的段数少1。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2023年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读之《创业史》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

《创业史》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 思维导图 一、作者简介 柳青(1916—1978) 原名刘蕴华,中国作家。陕西吴堡人。1936年在西安主编《学生呼声》,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1938年赴延安,曾任随军记者、文化教员,米脂县基层乡政府文书。1949年后历任《中国青年报》编委、文艺部主任,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1952年赴长安县乡村务农,后任长安县委书记。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全国第四、五届政协委员。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短篇小说集《地 雷》,散文集《黄甫村的三年》等。 二、主要人物介绍 1. 他的外貌 宝娃长成十三岁的人了。红脸、浓眉、大眼睛、身派不低,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能出息一个结实的庄稼汉。 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一个破席棚底下。 性格形象 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性格特点 勤劳朴实、坚韧不拔 事例: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 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 事例:在党的教育下,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决定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 积极、聪明、能干 事例: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过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 2. 他的外貌

《名人传》-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解析版)

《名人传》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

一、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R o m a i n R o l l a n 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内容介绍 《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就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