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2010年5月

第19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0Vol.19No.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李志勇1,李彦文2,图雅3,黄秀兰1,张嫚1,崔箭1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物,本文就其在蒙、藏、彝、维吾尔、

侗等少数民族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乌头属药用植物在不同民族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价.关键词:乌头属;民族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0)02-0072-03收稿日期:2009-

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91).

作者简介:李志勇(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助理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有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心脑血管药理学.E-mail :lizyong@https://www.doczj.com/doc/6a297052.html, ;Tel :010-

68933254-8391前言

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乌头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200多种.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乌头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其中,以乌头亚属的种类最为复杂,可分为多果乌头组和乌头组.前者仅一种多果乌头A.polycarpum Chang ex W.T.Wang ,后者则包括了11个系,即唐古特乌头

系、

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短柄乌头系、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蔓乌头系、乌头系、准噶尔乌头系、岩乌头系、褐紫乌头系.当中,以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群植物的毒性在乌头属中最小[1].

乌头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药材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品种也较为丰富.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附子(附子是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使用记载,将附子列为下品.汉代

名医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的第一人,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其著作《伤寒论》中记载含附子方剂20首,37条;《金匮要略》记载含附子方剂11首,

16条[2].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76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

瘀、

温里散寒等,可用于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冷痛、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疾病.但是,

乌头属植物多具有显著的毒性,毒副作用成为限制乌头属植物药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乌头属药用植物“制毒”、用药经验,藏、苗、蒙、维、土家等

我国少数民族在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方面更因环境、文化、医学理论的各异而形成了不同用药习惯与方法,本文将就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做重点探讨.

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2.1乌头属植物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37第2期李志勇等: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蒙医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北乌头(蒙药名为“泵阿”)的块根、叶、花和新幼芽.船盔乌头和唐古特乌头亦做药用,蒙药名为“白泵阿”.北乌头在《无误蒙药鉴》中记载为“味辛,效轻.有大毒”.《实用蒙药学》认为“北乌头辛、苦、热;有大毒.用于温性方剂有温热之功;用于寒凉之剂有增强寒凉之效.其性为初热,而后平、凉.有大毒”.草乌叶、革乌芽和草乌花在《认药白晶鉴》和《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均记载为“味辛、涩,性平.有小毒”[3].据《无误蒙药鉴》记载,草乌是泵阿的一种,历代蒙医药文献中常将泵阿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有毒泵阿又分5种.根据文献记载及蒙医临床应用经验认定草乌为有毒泵阿的一种[4].蒙医应用草乌治疗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及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症、牛皮癣、小儿癫痛、乳腺病、室性早搏等.此外,乌头属牛扁亚属植物紫花高乌头的根及全草入蒙药,蒙药名“宝日一泵嘎”,收载于《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中,具有止咳、清肺之功效,主治流感、肺感、肺热、瘟疫[5].蒙医药在应用乌头属植物时采用配伍与炮制方法减毒.草乌的减毒增(存)效,强调与诃子配伍及用诃子炮制的减毒方法.蒙医对草乌与诃子搭配使用的论述最早见于公元前200多年前的《月王药帝》,在公元八世纪著成的《四部医典》(秘诀本)中指出“黑黄永病的治疗中加诃子、草乌为宜”.19世纪的《蒙药正典》也指出在入草乌的方剂中必须搭配诃子[6].

2.2乌头属植物在藏医药中的应用

在藏医药中,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种类非常多.据调查,西藏地区有44个种和5个变种的乌头属植物,它们多生长于海拔4000 5200米的高山灌丛或草地[7].乌头属植物的藏医药传统分类方法较复杂.《晶珠本草·图鉴》中将乌头属藏药分为白、黑、红、黄四种,白、红、黄三种为药物,黑种既为药物亦为毒物.从藏医古代本草文献记载来看,白、红、黄三种乌头类藏药是无毒的,而黑种乌头类藏药是有剧毒的.白种乌头属藏药(藏药名:榜嘎)主要来源为唐古特乌头和船盔乌头的全草及块根.《晶珠本草》将黄种乌头属藏药与红种乌头属藏药为同一来源(藏药名:榜玛榜色),其主要来源为美丽乌头、长序美丽乌头及红乌头的根[8].按照藏医的分类方法,黑种乌头属藏药(藏药名:榜那)的分类更为复杂,《晶珠本草》根据“榜那”的花色将其分为五种,又按其根的颜色分为三种,每种颜色的品种又有不同的称谓,但其主要来源为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短柄乌头、松潘乌头、蔓乌头、展毛尖萼乌头、奔子栏乌头、显苞乌头、长柱乌头、丽江乌头、格咱乌头、工布乌头等的根[7].

乌头属植物(榜嘎)是藏医常用药物之一,最早收载于医药古籍《月王药诊》(公元710年)中.《四部医典》记载“榜嘎”可治疗传染病、食物中毒、胆热病等.《四部医典注释本》认为“榜嘎”“性寒、味苦”,有小毒.朱敏等[9]经调查认为“榜嘎”的植物来源因地域不同略有差异,在西藏地区主要为船盔乌头,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的藏族居住地则主要应用甘青乌头.此外,藏医还有使用铁棒锤(藏药名:庞阿那保、榜阿那保、榜那等)的习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12年版)中收载的成药方剂中,有31个处方含有铁棒锤,占藏成方的15.5%[10].现今藏医所习用的铁棒锤的原植物来源多达11种,除部颁标准收载的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等6个品种外,还有工布乌头、直序乌头、错那乌头、类乌齐乌头、新都桥乌头、丽江乌头、展毛工布乌头、亚东乌头等乌头属植物.藏药铁棒锤的传统炮制方法包括流水漂洗、青稞酒浸泡研磨、发酵、晒干等工艺流程[11].

2.3乌头属植物在彝医药中的应用

彝医药除了将乌头属植物用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外,还广泛被用来解毒,解酒醉,解鸦片毒,尤其解救因误食鸟头属植物而中毒的人和家畜.用于解毒的乌头属植物称为“都拉”,又称“堵喇”、“肚拉”,最早见于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12]“堵喇生大理府,蔓生,黑根,一枝,一叶似五叶草,大如掌.俚医云:性寒,解草乌毒,产缅地者能解百毒”.在彝医药书籍《造药治病书》称“都拉”可以解乌头毒,解酒醉,解鸦片毒等[13].但在四川、云南等地作“都拉”使用的植物种类复杂,包括了毛茛科、唇形科、川续断科等4个科的12种植物[14].《中国植物志》[15]中记载,乌头属植物中称作“都拉”的植物有紫乌头、拟玉龙乌头、黄草乌三种.《新华本草纲要》[16]提到紫乌头又称为“堵喇”,“黑心解”.严铸云等[17]通过对“都拉”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药效学验证,证实“都拉”应为乌头属植物西南乌头,为彝药“都拉”的深

4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

入研究夯实了基础.

2.4乌头属植物在其他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乌头属植物在回、维吾尔、侗、鄂伦春等民族医药中亦有广泛的应用.伏毛铁棒锤是回族民间用药.草乌,侗医用于治疗寒湿痹痛、喉痹、痈疽疔疮、瘰疬;达斡尔族医用于治疗风湿腰痛、类风湿;维吾尔医药用于治疗重感冒、咳嗽、水肿、瘫痪麻痹,关节及坐骨神经痛及内科疾病.鄂伦春族医学中用鲜品治疗毒蛇咬伤,牙痛等[18].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乌头属植物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植物药,在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少数民族对乌头属植物的主治及功效总结是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其用药的安全性及安全性与剂量、用法、使用部位的相关性在文献中很少有记载,仍需要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的证据支持.目前相关研究已有开展,如蒙医对乌头炮制方法的研究[19]、蒙药紫花高乌头总碱的毒性作用观察[20],紫花乌头总碱对实验性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21]及药物代谢酶活力的影响[22]等,这些研究都为深入开发和利用乌头属植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培根,王锋鹏,高峰,等.中国乌头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6,44(1):4-45.

[2]高岩.《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特点[J].吉林中医药,2001,21(2):50.

[3]包·照日格图,呼格吉乐图,李祖伦.浅析中药学和蒙药学对乌头的应用异同[J].四川中医,2006,24(4):41-43.

[4]图雅,张贵君,王淑敏,等.草乌在中医和蒙医中应用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113-116.

[5]王晋,乔俊缠,任常胜,等.蒙药紫花高乌头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9(3):34.

[6]乌力吉特古斯,包淑芝,敖艳青,等.蒙医对草乌炮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53-155.

[7]央金卓嘎,李晖,土艳丽.藏药船盔乌头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J].西藏科技,2007,(3):71-72.

[8]边巴次仁,旺点,达瓦,等.乌头类藏药的分类与毒性分析[J].西藏科技,2007,5:45-46.

[9]朱敏,肖培根.常用藏药榜嘎的研究[J].中药材,1989,12(10):17-18.

[10]谭睿,奂卫东,石雪蓉,等.藏药铁棒锤与同属中药基源及炮制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06.

[11]胡君茹,姜华.藏药铁棒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19(11):18-19.

[12]梁俊玉,严铸云,陈新,等.彝药“都拉 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107-2108.[13]攀星海,王敏,王正坤,等.彝族医药学[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14]李耕冬,贺廷超.彝医植物药[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15]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十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6]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7]严铸云,梁俊玉,陈新,等.彝药“都拉”的品种调查与鉴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56-59.

[18]田华咏,瞿显友,熊鹏辉.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19]乌力吉特古斯,包淑芝,敖艳青,等.蒙药对草乌炮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53-155.

[20]张永梅,梁红,张永泽,等.蒙药紫花高乌头总碱的毒性作用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125-126.[21]杨玉梅,薛永志,刘和莉,等.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实验性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4):46-48.

[22]薛永志,杨玉梅,刘和莉,等.紫花高乌头总碱对吗啡依赖大鼠CYP2E1代谢活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7,6(4):262-265.

(下转第81页)

18第2期佘东来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探讨

[11]HEALES S,BOLANOS JP,STEWART VC,et al.Nitric oxide,mitochondria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J].Biochim Biophys Acta,1999,1410:215-228.

[12]徐倩,赵春玲.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73-1375.

[13]FRUGIER G,COUSSEN F,GIRAU MF,et al.A gamma2(R43Q)mutation,linked to epilepsy in humans,alters GABAA receptor assembly and modifies subunit composition on the cell surface[J].J Bid Chem.2007,282(6):3819.[14]臧颖卓,范亚林,李虹,等.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1):78-81.

[15]SATOSHI A,YUJI I,TADASHI K,et al.Real time monitoring of biphasic glutamate release using dialysis electrode in rat acute brain ischemia[J].Neuroreport,1996,7:1092 1096.

[16]VOLTERRA A,TROTTI D,TROMBA C,et al.Glutamate uptake inhibition by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rat cortical astrocytes[J].Neurosci,1994,14:2924.

Effect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SHE Dong-lai,GAO Yan,SHEN Gang-yi,HUANG Xiu-lan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 center,Min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s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and also shows that only the L-amino acids can play a role.

Key words:exeitatoryaminoaeids;neurotransmitter;epilepsia;cerebral ischemia

[责任编辑:关紫烽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上接第74页)

The Application of Aconitum in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 LI Zhi-yong1,LI Yan-wen2,TU Ya3,HUANG Xiu-lan1,ZHANG Man1,CUI Jian1(1.Institute of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

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China;

3.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Aconitum L.is a group of poisonous medicinal plant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We pay attention to its application among Mongolian,Tibetan,Yi minority,Uigur,Dong minority and make an brief evaluation about them.

Key words:Aconitum L.;national medicine

[责任编辑:关紫烽]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_乌头类方剂研究_张林

129 第13卷 第8期 2011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8 Aug .,2011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乌头类方剂研究 张林,吴晓丹,杨勇,白晶,王坦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2011-05-16 作者简介:张林(1980-),女,山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方剂学理论与临床研究。通讯作者:白晶(1955-),女,北京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方剂学实验研究。E-mail:baijingldq@https://www.doczj.com/doc/6a297052.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作为中医方剂的经典 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多种病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对于疼痛一证的治疗上,张仲景更是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原因的痛证,创立了多首配伍精当、疗效斐然的方剂。根据病证的不同,仲景灵活选用多种药物治疗疼痛,如桂枝、大黄、附子等。仲景常以桂枝配伍各类药物,治疗各类疼痛。笔者曾撰文专门探讨了桂枝类及大黄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1]。仲景以三承气汤及其他一些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瘀血留滞所导致的疼痛,大黄类方剂集中体现了张仲景“下法”治疗疼痛的特色[2]。对于寒瘀致痛的患者,仲景亦大黄、附子并用,大黄附子汤在疼痛治疗方面应用甚广,如以大黄附子汤热敷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及身体偏侧疼痛等[3-4]。 附子与乌头因其大辛大热之性,在治疗寒痛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文将附子、乌头类方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做以总结,希望能深入了解经方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组方规律,并为临床的疼痛治疗提供组方遣药的思路。 附子、乌头类方是一组以附子和乌头为主要组成的方剂,仲景常用其治疗以寒邪为主的疼痛。本类方剂在仲景原书中数量众多,包括(1)附子汤;(2)桂枝附子汤;(3)白术附子汤;(4)甘草附子汤;(5)大黄附子汤;(6)真武汤;(7)四逆汤;(8)通脉四逆汤;(9)附子粳米汤;(10)大乌头煎;(11)乌头赤石脂丸;(12)乌头汤;(13)乌头桂枝汤;(14)九痛丸等。 1 附子类方 1.1 附子汤既温且补治虚痛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证为少阴阳虚,寒邪在内,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故身体痛、骨节痛,以附子汤扶阳温经,散寒除湿。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散寒而镇痛。茯苓、白术除湿止痛,利于阳气宣通。芍药制术附之温燥而护阴,和营血而通痹止痛。人参补元气以除虚,参附相伍,峻补元气,助诸药除痛之功。 附子汤既温又补,为温补少阴阳气不足常用要方,适用于因虚致病、久病致虚的痹证患者。有学者[5] 曾用附子汤治愈长达13年的定时臂痛, 本病患者起于产后,为寒、虚夹杂导致,其他药物效果甚微,而附子汤温补并用,正对病机。其他运用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的效案亦是颇多,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能取得较好疗效[6]。 《千金要方》的附子汤是以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温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拆,肉如锥刺刀割,是本方的进一步发展。 1.2 桂枝附子汤类和营缓痛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皆用附子为主药,配以桂枝、白术、甘草等药,共治风湿见表阳虚的身体骨节疼痛,乃风寒湿邪三者并祛之剂。桂枝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而通经络,白术燥湿和中而运水湿。甘草在《本经》中言其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尰字在《说文》中有:“胫气肿,本作瘇,从广,重声。”徐曰:“下湿地则有此疾,今文做尰。”甘草附子汤有身微肿,故以之为君。清·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方选注》[7] 中提到: “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留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徐徐解救也。” 摘 要: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乌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 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方;疼痛;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129- 0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ZHANG Lin,WU Xiao-dan,YANG Yong,BAI Jing,WANG T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It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rescriptions and clinical use in the representative Medical cases, and conclud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nge of Fuzi and Wutou. Key words:Fuzi;Wutou;Categorized Formulas;Pain;ZHANG Zhong-jing

鹅掌楸属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鹅掌楸属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木兰科植物对研究有花植物的起源、分布和系统发育有重要价值。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为第三纪孑遗树种,现仅存两个种,即鹅掌楸(L. chinense Sarg.)和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 Linn.)。 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是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对”。是植物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地理学的理想材料。 本研究以北美鹅掌楸、鹅掌楸31个自然群体及5个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属树种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内不同群体的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比较鹅掌楸种间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以及鹅掌楸及其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分化。检测群体、家系及个体三层次的遗传变异分配程度。 同时,通过对特定基因序列(cpDNA的psbA-trnH和trnT-trnL基因片段及nrDNA ITS序列)的克隆测序,推测鹅掌楸属植物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以探讨鹅掌楸属群体地理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鹅掌楸天然群体遗传结构。 利用14对SSR引物对12个鹅掌楸天然群体的3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扩增检测,发现鹅掌楸天然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e=0.7385)。鹅掌楸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的遗传分化(Fst=0.1956)以及低水平的基因流 (Nm=1.0283)。 此外,在其中6个群体中检测到显著的瓶颈效应。Mantel检验结果表明, 鹅掌楸天然群体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5011, P=0.002)。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关公攻打樊城时,魏将曹仁踞城死守,召五百名弓弩手一齐放箭。关公急勒马转身时,右臂中了一箭而翻身落马,幸被关平救回营寨。关公久历沙场,身经百战,本来右臂中箭不应翻身落马。但这一箭非同一般,回营拔出箭时,方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活动。《三国演义》中描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佳话。 乌头究竟是什么毒物呢?乌头乃一种中药,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因其主根呈倒圆锥状,似乌鸦之头,故名乌头。本品有大毒,古代作为箭毒用,其浸膏名叫“射罔”,猎人将射罔涂在箭头上,“射猎禽兽,十步即倒,中人亦死”。 乌头分川乌和草乌,前者来源于乌头,为栽培而得,以四川绵阳产者为多;后者来源于北乌头,为野生,故后者之毒甚于前者。乌头主根之侧而生的子根称为附子;主根长而细者称为天雄。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都是“乌头家族”的成员,均毒性峻猛。 乌头之毒毒心脏 毒箭猎兽伤人致猎物倒地,战将落马,非骨肉之痛,而

是毒物殃及心脏和神经系统。现代研究发现,“乌头家族”均含有乌头碱,过量的乌头碱可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迷走神经兴奋;可抑制窦房结,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产生高频异位节律,可造成心律失常乃至心跳骤停。由此可以推测,关公中箭落马,可能并非右臂之伤痛,而是短暂的心律失常而不能稳坐战骑之故。 常有报道称,有人采用乌头泡酒、草乌炖肉作为强身保健的滋补品,或用其治疗风湿等病症,却由于炮制不善或用量过大而发生中毒,因此而致命者也并不鲜见。 乌头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2%食盐水或浓茶反复洗胃,洗胃后可灌活性炭10~20克,随后再灌入硫酸钠20~30克导泻。静脉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作为乌头类中药的解药是肌内或静脉注射(或输注)阿托品以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经阿托品治疗后心律失常仍不能纠正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 乌头入药起沉疴 人类有驾驭万物之本领,能让毒物成为药物,业已有诸多例证。如抗心衰的强心药(强心苷)毒毛旋花子苷K以往也跟乌头一样是一种箭毒。 乌头虽有大毒,但只要炮制得法和用量适宜,即可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特别是附子和川乌常为医家所选用。

植物练习题

常见绿篱植物有(小叶女贞)、(冬青)、(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 5.常见叶对生科目有:(木犀)、(茜草)、(马鞭草)、(卫矛)、(玄参)、(紫崴); 6.常见的柔荑花序的植物有(杨)、(柳)、(胡桃)、(枫杨)等; 7.有星状毛的植物有(金缕梅科)、(安息香科)、(椴树科); 8.有乳汁的植物有(漆树科)、(大戟科)、(夹竹桃科); 9.木兰科中有托叶且花腋生的树种有(含笑)、(深山含笑); 10.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类型有(瘦果)、(蒴果)、(梨果)、(核果); 11.黄杨是(黄杨)科树种,小叶黄杨是(黄杨)科树种,大叶黄杨是(卫矛)科树种; 12.松科可以分为(松亚科)、(落叶松亚科)、(冷杉亚科); 13.水松是(杉科)(科名)植物; 14.榕树的主要识别特征是(有下垂须状气生根)、(环形托叶痕)、(隐头花序); 15.蝶形花冠的组成有(1旗瓣)、(2龙骨)、(2翼瓣); 1、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绿化为目的,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 2.蔷薇科分为(绣线菊)亚科、(梨)亚科、(蔷薇 )亚科、(梅)亚科。 3.双命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第一个字是(属名),第二个字是(种名),名人的姓氏的缩写)。 1、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 2.植物学名常以双名法为命名法,它由数名和种加词组成。

6. 樟树为单叶互生,叶脉为离基三出脉。 7. 松科的三个亚科是冷杉亚科,落叶松亚科,松亚科。 1. 常用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有两种,分别是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认为单子叶植物比较原始,双子叶植物比较进化的是恩格勒系统。 2.“玉堂富贵”中的“玉”和“贵”分别指的是玉兰、桂花这两种植物。 3. 豆目可分为3个科,分别为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 4. 臭椿属于苦木科,果实为翅果,香椿属于楝科。 5. 举出常有星状毛的三个科金缕梅科,安息香科,椴树科。 6. 一年四季颜色不变,但不同于绿色的植物称为异色叶植物,如紫叶李,红花继木,红枫等。 7. 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 中的var.中文表示变种,biloba中文表示缺裂。 1、木兰科的典型特征是具环状托叶痕。 2、奇数羽状复叶的树种有枫杨、刺槐_。 3、叶轴有翅的树种有花椒、盐肤木、双命名法、种名、属名。 5、贴梗海棠,木瓜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是四大木本海棠,前两种属于木瓜_属,后两种属于苹果_属。 4、我们所吃的荔枝、龙眼部分是假种皮。 5、芽鳞有镍合状、覆瓦状两种排列。 6、常见的异色叶树种有鸡爪槭、金边黄杨、紫叶李、枫红。 7、黄色系花的树种有迎春、连翘、桂花、金花茶。 1、具有星状毛的树种有金缕梅科、安息香科。 2、桦木科有赤杨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榛属。 3、桑科的典型特征是有乳汁。 4、裸子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是胚珠裸露_。 5、果为白色的树种有银杏、爬山虎、雪果。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

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毒性中药表

毒性中药表(表二) 药品名称毒性用量(g)用法及注意 丁公藤小毒 3—6 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本品有强烈的发汉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九里香小毒 6—12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于患处。干漆有毒 2.4—4.5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土荆皮有毒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敷患处。土鳖虫小毒 3—9 孕妇禁用山豆根有毒 3—6 千金子有大毒一般炮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制川乌有毒 1.5—3 宜先煎、久煎。孕妇慎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类同用。川楝子小毒 4.5—9 马钱子大毒 0.3—0.6 炮制后入丸散用。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天仙子大毒 0.06—0.6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 天南星有毒 3—9 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木鳖子有毒 0.9—1.2 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 巴豆大毒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豆霜大毒 0.1—0.3 多入丸散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水蛭小毒 1.5—3 孕妇禁用。甘遂有毒 0.5—1.5 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北豆根小毒 3—9 仙茅有毒 3—9 白附子有毒 3—6 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白果有毒 4.5—9 汁生食有毒 半夏有毒 3—9 外用适量,磨汗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地枫皮小毒 6—9 朱砂有毒 0.1—0.5 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 华山参有毒 0.1—0.2 不宜多服,以免中毒。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全蝎有毒 3—6 关木通有毒 3—6 不可多用,久服,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忌服。红大戟小毒 1.5—3 红粉大毒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久用。 芫花有毒 1.5—3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苍耳子有毒 3—9 两头尖有毒 1.5—3 外用适量。吴茱萸小毒 1.5—4.5 外用适量。 附子有毒 3—15 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苦木小毒枝3—4.5g,叶1—3g 外用适量 苦杏仁小毒 4.5—9 生品入煎剂宜后下。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苦楝皮有毒 4.5—9 外用适量,研末,用*脂调敷患处。肝炎、肾炎患者慎用金钱白花蛇有毒 3—4.5 研粉吞服1——1.5g。 京大戟有毒 1.5—3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闹羊花大毒 0.6—1.5 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草乌大毒一般炮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

乌头类药减毒方法

乌头类药减毒方法 1.久煎法:如大乌头煎,煎煮法云:“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所谓“煎令水气尽”,意为通过久煎,将水分蒸发完.实验表明,乌头水煎至3~4小时以上,有毒之乌头碱即可水解,使毒性降到最低限度,而且水解之物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与蜜、甘草及姜枣同煎法:上述五方全部与蜜同煎,使之减低毒性且能延缓疗效。白蜜中含有某些氨基酸,能和毒性乌头碱结合成盐,容易溶解于水,以提高疗效,又能减低毒性.其次甘草、姜枣也有一定减毒作用。 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最法:如在乌头汤方后云:“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乌头赤石脂丸方后云:“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赤丸方后云:“·一不知,稍加之,以知为度”;乌头桂枝汤方后云:“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这种用法是很合理的,因为乌头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为了摸索有效治疗量,就必须从小荆量开始,直至以知为度,中病即止。一旦出现眼眩,唇舌麻木等感觉,应立即减量或停服观察. 4.根据体质不同服药法:如大乌头煎服法:“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病人体质强弱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也往往随之不同,故体质虚弱者应适当减量。 5.先食服药法:如赤丸:“先食,酒饮下三丸,’:乌头赤石脂丸:“先食,服一丸”.都是采用饭后服,使药物吸收缓慢,一以减少毒性吸收。 6.‘饱制法:如赤丸“乌头二两,炮”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一分,炮”。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使用制川乌比生乌头毒性低得多。 《金匾要略》对乌头的应用,采用了多种有效减毒方法,足证张仲景运用乌头有丰富的经验,并且与现今科学家验相为吻合,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2010年5月 第19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0Vol.19No.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李志勇1,李彦文2,图雅3,黄秀兰1,张嫚1,崔箭1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物,本文就其在蒙、藏、彝、维吾尔、 侗等少数民族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乌头属药用植物在不同民族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价.关键词:乌头属;民族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0)02-0072-03收稿日期:2009- 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91). 作者简介:李志勇(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助理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有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心脑血管药理学.E-mail :lizyong@https://www.doczj.com/doc/6a297052.html, ;Tel :010- 68933254-8391前言 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乌头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200多种.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乌头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其中,以乌头亚属的种类最为复杂,可分为多果乌头组和乌头组.前者仅一种多果乌头A.polycarpum Chang ex W.T.Wang ,后者则包括了11个系,即唐古特乌头 系、 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短柄乌头系、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蔓乌头系、乌头系、准噶尔乌头系、岩乌头系、褐紫乌头系.当中,以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群植物的毒性在乌头属中最小[1]. 乌头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药材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品种也较为丰富.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附子(附子是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使用记载,将附子列为下品.汉代 名医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的第一人,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其著作《伤寒论》中记载含附子方剂20首,37条;《金匮要略》记载含附子方剂11首, 16条[2].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76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 瘀、 温里散寒等,可用于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冷痛、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疾病.但是, 乌头属植物多具有显著的毒性,毒副作用成为限制乌头属植物药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乌头属药用植物“制毒”、用药经验,藏、苗、蒙、维、土家等 我国少数民族在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方面更因环境、文化、医学理论的各异而形成了不同用药习惯与方法,本文将就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做重点探讨. 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2.1乌头属植物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四大民族医学简介

简介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里指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三个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 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如藏医药的《晶珠本草》、《四部医典》,蒙古医药的《蒙医本草学》、《碧光琉璃医鉴》,傣族医药的《档哈雅》等。 民族药文献资料 已出版的民族药志主要有:《维吾尔药志》、《彝药志》、《佤族药志》、《西双版纳傣药志》、《楚雄彝药志》、《德宏民族药志》、《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上)、《朝鲜族民族药材录》、《浙江畲族民间药用植物名录》、《傣药传统方志》、《畲族验方集》、《元江哈尼族药》、《大理白族药》、《苗族药物集》、《拉祜族常用药》、《迪庆藏药》、《藏药验方选编》、《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常用藏药知识》和《实用蒙药学》等。《中国民族药志》的出版,是40年来我国民族药开发研究的历史性总结。 、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 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长期实践形成了对某些疾病独特的治疗经验。如高寒地区专长于治疗风湿病,鄂伦春族对冻伤有独特治疗方法,草原游牧民族则善于治跌打损伤和脑震荡等。民族药的开发涉及的民族和地区十分广泛,产品剂型多种多样。20世纪70年代以来,云南已从民族药中开发出20种新药,其中著

名的“傣肌松”是从傣药“亚乎奴”开发出的一种肌肉松弛剂;“神衰果素片”是从景颇族常“木札”中分离出的豆腐果甙开发出的;从苗族药灯盏细辛开发出“灯盏细辛注射液”;用哈尼族药青叶胆制成了治疗肝炎的“青叶胆片”;用哈尼族药“莫阿宰呢”生产的“昆明山海棠片”,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从纳西族药“埃酥蒙”(岩白菜)开发出“岩白菜素片”等。 藏药中的“唐冲那博”(唐古特山莨菪)为青藏高原特产,提取的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中毒休克、眩晕等症;用藏药花锚提取物制成了“急肝宁”和“乙肝宁”;用藏茵陈(普兰獐牙菜)等生产出了成药“蒂达丸”、“藏茵陈糖衣片”、“藏茵陈胶囊”;以唐古特瑞香和麝香为原料,生产出“青海麝香膏”、“祖师麻注射液”等。用维药雪莲生产出“风湿灵”胶囊和注射液、“贝梨膏”等。 我国四大民族医药 (一)藏医药 藏医药历史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几千年来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公元前3世纪,高原人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医理。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番王朝。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同时,藏王还请了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

二十八味毒性中药

药圈:因*果制作 二十八味毒性中药 二十八味毒性中药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砒石(红砒、白砒) 内服0.03~0.075,入丸散用;外用研末撒、调敷或 入膏药中贴之。 有大毒,用时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砒霜 内服0.009,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不能久服,口服、外用均可引起中毒。雄黄 内服0.05~0.1,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 水银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孕妇禁用。 红粉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物配成散剂或 制成药捻。 不可内服,外用也不可久用。 轻粉 内服0.1~0.2g/次,2次/日,多入丸散或入胶囊, 服后漱口;外用适量,研末掺敷患处。 不可内服 白降丹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 红升丹 外用适量 不可内服 生马钱子 0.3~0.6g,炮制后如丸散用。 不宜生服、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生川乌 一般炮制后用 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芨、白蔹、天花粉、瓜蒌同用。 生草乌 一般炮制后用 一般不内服。余下同生川乌。 生附子 内服3~15 孕妇禁用。余下同生川乌 雪上一枝蒿 内服研末,0.062~0.125;或浸酒外用,酒磨敷。 有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 生白附子 外用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 生半夏 内服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生天南星 外用适量,研末以酒或醋调敷 孕妇慎用 生巴豆 外用适量,研末涂或捣烂用纱布包敷。 孕妇禁用;不可与牵牛子同用。 生千金子 内服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捣烂敷。 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生甘遂 内服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生狼毒 熬膏外敷 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生藤黄 内服0.03~0.06g;外用适量 内服慎用 生天仙子 内服0.06~0.6g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 洋金花 内服0.3~0.6g,宜入丸散或卷烟燃吸(分次服, 每天用量最多不超过1.5g);外用适量 青光眼、外感及痰热咳喘、心动过速 及高血压患者禁用。 闹羊花 内服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 洗或鲜品捣敷。 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斑蝥 内服0.03~0.06g,炮制后入丸散;外用适量,研 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不宜大面积敷用。 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青娘虫 内服0.05~0.1g;外用适量 体虚及孕妇忌服。 红娘虫 内服0.05~0.1g;外用适量。 体虚及孕妇忌服。 蟾酥 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孕妇禁用。

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4-08-15T16:06:37.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潘秀文 [导读] 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乌头碱,具有镇痛、扩血管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潘秀文 (贵州省黄平县中医医院药剂科 556100) 【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 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关键词】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30-02 乌头是附子、天雄、侧子、乌喙、漏篮子等的母根,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功强效捷,尤其是在危重病症的抢救和慢性顽病痼疾、疑难病证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疗效[1]。正因为乌头类中药具备特有的功效,自古至今一直为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乌头类中药含有毒性强烈的乌头碱,临床不良反应常有发生,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其临床用药的安全,也限制了乌头类中药临床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探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占57.69%) ,女性11例(42.23%) ;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5.8±19.4)岁。根据症状不同,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划分为三类: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三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依次为19例(73.08%)、5例(19.23%)、3例(11.53%)。详细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⑴从2004.9-2013.9期间我院接诊的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出26例,整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收集所有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服药原因、服用剂量、服用方法等信息,分析总结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必要时走访患者及家属进一步了解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2]。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⑵采取洗胃与中药解毒法治疗患者中严重不良反应者[3]。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的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 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用于组间数据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统计显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辨证不符、剂量过大、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煎服有误和炮制不当。其中以辩证不符引起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剂量过大、配伍不当。相比较其他各因素,此三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误服、以生代熟、农药残留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见表2。16例辩证不符病例绝大多数由于患者先前在不规范诊所就诊导致,并在发生中毒症状后来我院就诊。 表2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注:*P<0.05 3.讨论 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乌头碱,具有镇痛、扩血管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而此类药物主要毒性成分也是乌头碱[4]。乌头碱中毒剂量为 0.2mg,致死剂量为 2.0~4.0mg,与治疗剂量非常接近。 引起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辨证不符、剂量过大、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煎服有误、炮制不当。其中以辩证不符引起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剂量过大、配伍不当。相比较其他各因素,此三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误服、以生代熟、农药残留、工业污染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本文在分析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该类中药的临床科学应用提供借鉴。第一,正确辨证,审证施用。乌头类中药适用于阴寒痼结及寒湿偏胜者,能疏通痼阴冱寒,效果显著,但是切不可用于阴虚阳盛,真寒假热者,尤其避免患有心肌病、严重肝肾病者以及孕妇等人群。第二,把握剂量,适可而止。《中国药典》指出附子合理剂量范围3~15g,川乌、草乌

马褂木简介

马褂木简介 鹅掌楸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英文名】Chinese tulip tree 【别名】马褂木,双飘树 【分类】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木兰科为古老被子植物,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中期--第三纪早-中期分布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北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第四纪冰川以后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有分布(同属的两个种),成为孑遗植物。 因此,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都是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态】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互生,长4一18厘米,宽5—19厘米,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厘米。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纺

锤形,长6-8厘米,直径1.5-2厘米。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厘米。 【栽培要点】 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水湿,生长适温15--25摄氏度,冬季能耐-17摄氏度低温。 【用途】 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盆景观赏植物,十分稀少。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抗性,可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植。 树皮入药,祛风湿。 鹅掌楸在咸丰县广分布,国有平坝营林场是其原生地之一,至今尚保留着丰富的鹅掌楸野生资源。早在1986年,国营平坝营林场就已经通过采种繁育营造鹅掌楸人工林。目前,有原生林300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达5000余亩,平均树龄15年,平均胸径14厘米,平均高20米。

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研究_随志刚

(药理药化( 收稿日期:2008-10-09; 修订日期:2008-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 o .3087336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课题(No .20080105) 作者简介:随志刚(1979-),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现为吉林大学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质谱分析化学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刘忠英(1964-),女(汉族),吉林白城人,现任吉林大学 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分析研究工作. 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随志刚1 ,陈明玉1 ,刘志强2 ,皮子凤2 ,刘忠英 1* (1.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2) 摘要:目的优化草乌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方法,比较草乌、 附子生品及市售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为相关中药中生物碱的测定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7种提取方法提取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比较各方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结果10%氨水乙醚冷浸法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最高。炮制品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明显低于生药,各种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也比较大。结论采用10%氨水乙醚冷浸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 PLC-UV )法对药材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能真实反映药材中药效和毒性成分。不同的炮制品中各生物碱含量差别较大,临床应用应有差别。 关键词:提取方法; 草乌; 附子; 乌头碱类生物碱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3-0513-02 Co mparison of D ifferent Extraction M ethods of Aconitu m A lkaloids fro m Radix Aconiti Kus nezoff ii S U I Z h-i gang 1,C H EN M ing -yu 1,L I U Z h-i q iang 2,P I Z -i feng 2,L I U Z hong -y i n g 1* (1.College of Phar m acology,J ilin Un i v ersit y ,Changchun 130021,China;2.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 lied Che m istry ,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China ) Abst ract :O bjective T o opti m ize the ex tracti on techno logy of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from R adi x A con iti K usnezoff ii ,and to de ter -m i ne the contents o f acon it u m a l kalo i ds i n R ad i x A conitiK usnezoffii ,Fuzi and their processed produc ts so l d i n Ch i nese phar m acy . M ethods The effi c iency of seven ex tracti on m ethods w ere compared by deter m i n i ng the conten ts o f acon i tine ,m esacon iti ne and hypacon iti ne of sa m ples extracted by d ifferent m ethods .The H PLC -UV m ethod w as used to deter m i ne t he contents o f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i n R ad i x A conitiK usnezoffii ,Fuzi and their processed products .Re s u lts The m ost e fficient me t hod was to ex tract sa m ple w it h e t her from the herb sub m erged i n 10%a mm onia .T he three diester-d iterpeno i d a l ka l o i ds o f processed products w ere m uch lo w er than t hose o f the raw herbs and the con tents o f acon it u m a l kalo i ds i n d iffe rent processed products we re different w i de l y .Conc l u sion The me t hods used i n ex tracti on and ana l ysis f o r acon itu m a l ka l o i ds from herbs are e ffecti v e ,reli able and si m ple .D i -f ferent k i nds o f processed products of ra w herbs shou l d be d i scri m i nati ng l y treated in cli nic applica ti on . K ey w ords :Ex tracti on m ethod ; R ad i x A coniti Kusnezoff ii ; Fuz;i A conitu m a l kalo i ds 在乌头类生药及炮制品中,生物碱成分既是药效成分同时也 是毒性成分[1],而且稳定性不好,很容易降解[2],所以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在其成分分析中十分重要。目前有关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有很多[3~5],但是,各种方法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的比较研究尚无报道。中医临床常用的乌头类中药为附子的炮制品,市售的附子炮制品饮片按不同的炮制方法分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子、熟附片及炮附子等[6],但是,不同的炮制方法,必然会造成生物碱含量的不同,在使用上应有所区别。本文比较了7种提取方法对乌头类中药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并测定乌头类生药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以期准确测定附子中生物碱,为保证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更为安全合理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LC -10A 高效液相仪(Shi m adzu ,日本);超声清洗器(Autosc i ence ,天津);高速离心机(Eppendo r,f 德国);电子天平(Sarto ri us ,德国)。 1.2 试剂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附子、生草乌购自四川江油,制草乌、黑附片、 白附片、盐附子、淡附子购自吉林省长春市吉深药店,经长春中医 药大学王淑敏教授鉴定均为正品。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乙醚、二氯甲烷等其他试剂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方法学考查 2.1.1 色谱条件A g ilent extended C 18色谱柱(150mm @4.6mm,5L m );流动相为甲醇B 0.1%三乙胺(65B 35);流速为0.6m l #m i n -1 ;检测波长为230nm ;柱温为30e ;样品经过0.45L m 微孔滤膜过滤,滤液进样10L l 。 2.1.2 标准曲线精密称取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对照品适量置于容量瓶中,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得浓度为1.08m g #m l -1的中乌头碱、1.12m g #m l -1的乌头碱和1.22m g #m l -1 的次乌头碱标准品储备液。每种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2,4,6,8,10L ,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浓度(L g #m l -1)对峰面积计算回归曲线。得到中乌头碱标准曲线方程为Y =20672.0X -58377.5,r =0.9995;乌头碱标准曲线方程为Y =18114.2X -28544.2,r =0.9999;次乌头碱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186632X -13386.7,r =0.9993。说明乌头碱在5.6~112L g #m l -1、中 乌头碱在5.4~108L g #m l -1 ,次乌头碱在6.1~122L g #m l -1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 2.1.3 重复性实验同一生草乌粉末按优选的提取方法操作,提取6份溶液,H PLC 测定,记录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峰面积。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RSD 值分别为4.32%, 3.57%和 4.84%。说明方法重复性较好。 2.1.4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生草乌粉末18份,每份0.2g 。第1个6份分别加入0.05m g 乌头碱,第2个6份分别 # 513#L I SH I Z H EN M EDIC I NE AND M ATER I A M ED I CA RESEARCH 2009VOL.20NO.3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