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刮骨疗毒亦毒亦药话乌头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关公攻打樊城时,魏将曹仁踞城死守,召五百名弓弩手一齐放箭。关公急勒马转身时,右臂中了一箭而翻身落马,幸被关平救回营寨。关公久历沙场,身经百战,本来右臂中箭不应翻身落马。但这一箭非同一般,回营拔出箭时,方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活动。《三国演义》中描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佳话。

乌头究竟是什么毒物呢?乌头乃一种中药,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因其主根呈倒圆锥状,似乌鸦之头,故名乌头。本品有大毒,古代作为箭毒用,其浸膏名叫“射罔”,猎人将射罔涂在箭头上,“射猎禽兽,十步即倒,中人亦死”。

乌头分川乌和草乌,前者来源于乌头,为栽培而得,以四川绵阳产者为多;后者来源于北乌头,为野生,故后者之毒甚于前者。乌头主根之侧而生的子根称为附子;主根长而细者称为天雄。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都是“乌头家族”的成员,均毒性峻猛。

乌头之毒毒心脏

毒箭猎兽伤人致猎物倒地,战将落马,非骨肉之痛,而

是毒物殃及心脏和神经系统。现代研究发现,“乌头家族”均含有乌头碱,过量的乌头碱可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迷走神经兴奋;可抑制窦房结,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肌产生高频异位节律,可造成心律失常乃至心跳骤停。由此可以推测,关公中箭落马,可能并非右臂之伤痛,而是短暂的心律失常而不能稳坐战骑之故。

常有报道称,有人采用乌头泡酒、草乌炖肉作为强身保健的滋补品,或用其治疗风湿等病症,却由于炮制不善或用量过大而发生中毒,因此而致命者也并不鲜见。

乌头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2%食盐水或浓茶反复洗胃,洗胃后可灌活性炭10~20克,随后再灌入硫酸钠20~30克导泻。静脉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作为乌头类中药的解药是肌内或静脉注射(或输注)阿托品以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经阿托品治疗后心律失常仍不能纠正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

乌头入药起沉疴

人类有驾驭万物之本领,能让毒物成为药物,业已有诸多例证。如抗心衰的强心药(强心苷)毒毛旋花子苷K以往也跟乌头一样是一种箭毒。

乌头虽有大毒,但只要炮制得法和用量适宜,即可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特别是附子和川乌常为医家所选用。

不少汤头或中成药均有乌头类药物入药,如大活络丹、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祛风舒筋丸、虎骨木瓜丸等含有乌头;右归丸、四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回阳救急汤、甘草附子汤、附子理中汤、参附汤、真武汤、黄土汤、玉真散等含有附子。乌头除了入药配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外,还有麻醉作用,相传华佗配制的“麻沸散”中就有乌头配伍。

五年级语文下册 关羽刮骨疗毒课文简析 沪教版

33 关羽刮骨疗毒 一、课文简析 本课是文言文,记叙了三国时代,关羽被毒箭所伤,请医生刮骨去毒的故事,赞颂了关羽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以忠贞、勇猛闻名。本文不写关羽驰骋战场、英勇杀敌的故事,也不讲他桃园结义、与刘备生死相随的情谊,而是选取了“刮骨疗毒”这样一件小事,来突出关羽勇敢的品行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选材的典型性,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本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前两句交代了关羽刮骨疗毒的起因:手臂“为流矢所中”,“虽愈”但“骨常疼痛”,必须“刮骨去毒”。第三句“羽便伸臂令医劈之”,8个字,用语简洁,写出关羽主动刮骨疗毒之举止,一个“令”充分体现了关羽态度的坚决与意志的坚强。第四句话交代了“刮骨疗毒”时的具体情形:“臂血流离”说明破臂“刮骨”之痛,而关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可谓真英雄也。抓住人物的神态等彰显人物的品性,这是本文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 一件小事,写活一个人物。短短100来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是一篇值得诵读的文言文。 二、学习建议 ·导入新课 导入方法一: 谈话导入,感受关羽: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还曾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你知道他是谁吗?这位英雄就是关羽(板书:关羽),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出示关羽图片)。 导入方法二: 请学生将人物与相关的尊称用直线连起来。 孔子武圣 关羽诗圣 杜甫文圣 理解:上面的几个“圣”都是什么意思?(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关羽被称为“武圣”,你从这个词读懂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关羽刮骨疗毒》,相信学了课文,你对此会有更真切的感受与认识。 ·字词教学 学习文言文,正确理解字词非常重要。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_乌头类方剂研究_张林

129 第13卷 第8期 2011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8 Aug .,2011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附子、乌头类方剂研究 张林,吴晓丹,杨勇,白晶,王坦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2011-05-16 作者简介:张林(1980-),女,山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方剂学理论与临床研究。通讯作者:白晶(1955-),女,北京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方剂学实验研究。E-mail:baijingldq@https://www.doczj.com/doc/2a10547805.html,。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作为中医方剂的经典 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多种病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对于疼痛一证的治疗上,张仲景更是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原因的痛证,创立了多首配伍精当、疗效斐然的方剂。根据病证的不同,仲景灵活选用多种药物治疗疼痛,如桂枝、大黄、附子等。仲景常以桂枝配伍各类药物,治疗各类疼痛。笔者曾撰文专门探讨了桂枝类及大黄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1]。仲景以三承气汤及其他一些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瘀血留滞所导致的疼痛,大黄类方剂集中体现了张仲景“下法”治疗疼痛的特色[2]。对于寒瘀致痛的患者,仲景亦大黄、附子并用,大黄附子汤在疼痛治疗方面应用甚广,如以大黄附子汤热敷治疗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腿痛及身体偏侧疼痛等[3-4]。 附子与乌头因其大辛大热之性,在治疗寒痛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文将附子、乌头类方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做以总结,希望能深入了解经方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组方规律,并为临床的疼痛治疗提供组方遣药的思路。 附子、乌头类方是一组以附子和乌头为主要组成的方剂,仲景常用其治疗以寒邪为主的疼痛。本类方剂在仲景原书中数量众多,包括(1)附子汤;(2)桂枝附子汤;(3)白术附子汤;(4)甘草附子汤;(5)大黄附子汤;(6)真武汤;(7)四逆汤;(8)通脉四逆汤;(9)附子粳米汤;(10)大乌头煎;(11)乌头赤石脂丸;(12)乌头汤;(13)乌头桂枝汤;(14)九痛丸等。 1 附子类方 1.1 附子汤既温且补治虚痛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证为少阴阳虚,寒邪在内,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故身体痛、骨节痛,以附子汤扶阳温经,散寒除湿。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散寒而镇痛。茯苓、白术除湿止痛,利于阳气宣通。芍药制术附之温燥而护阴,和营血而通痹止痛。人参补元气以除虚,参附相伍,峻补元气,助诸药除痛之功。 附子汤既温又补,为温补少阴阳气不足常用要方,适用于因虚致病、久病致虚的痹证患者。有学者[5] 曾用附子汤治愈长达13年的定时臂痛, 本病患者起于产后,为寒、虚夹杂导致,其他药物效果甚微,而附子汤温补并用,正对病机。其他运用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的效案亦是颇多,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能取得较好疗效[6]。 《千金要方》的附子汤是以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温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拆,肉如锥刺刀割,是本方的进一步发展。 1.2 桂枝附子汤类和营缓痛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皆用附子为主药,配以桂枝、白术、甘草等药,共治风湿见表阳虚的身体骨节疼痛,乃风寒湿邪三者并祛之剂。桂枝温经散寒,祛风解表而通经络,白术燥湿和中而运水湿。甘草在《本经》中言其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尰字在《说文》中有:“胫气肿,本作瘇,从广,重声。”徐曰:“下湿地则有此疾,今文做尰。”甘草附子汤有身微肿,故以之为君。清·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方选注》[7] 中提到: “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留关节,阳衰阴盛,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化风……徐徐解救也。” 摘 要:文章总结了张仲景对于附子、乌头类方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病证医案对其中的代表方 剂的配伍思想及临床运用做以详细分析,同时对于乌头与附子的不同应用范围作了归纳阐释。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方;疼痛;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8- 0129- 0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ZHANG Lin,WU Xiao-dan,YANG Yong,BAI Jing,WANG T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uzi and Wutou in the pain treatment of ZHANG Zhong-jing. It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prescriptions and clinical use in the representative Medical cases, and concludes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nge of Fuzi and Wutou. Key words:Fuzi;Wutou;Categorized Formulas;Pain;ZHANG Zhong-jing

33《关羽刮骨疗毒》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33 关羽刮骨疗毒① 羽尝②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cuā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③有毒,当破臂作创,创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④。”羽便伸臂令医劈⑤之。时羽适⑥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⑦,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⑧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 ①选自《三国志》②尝:曾经。③镞(zú):箭头。④耳:语气词。⑤劈:用刀破开。⑥适:恰好。⑦流离:淋漓。⑧炙(zhì):烤熟的肉。【课文译文】 关羽曾经被敌人的乱箭射中,那只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那只箭的箭头有毒,应当剖开手臂深入到受伤的骨头,把骨上的毒刮去,以后这里的病患就除掉了。”关羽就伸出手臂叫医生用刀破开。当时,关羽正好请将领们一起围坐着喝酒吃饭,手臂上的血不断流出来,流满了盛血的盘子,而关羽却吃着肉,喝着酒,谈笑自若。 一)预习练习 一、填空 这是一篇文言文,记叙了__时期,关羽被_所伤, 二、给上文分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第1-2句)。 第二层(第3句)。

第三层(第4句)。 二)、阅读新体验 1、借助注释、译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意思。 2、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关羽英雄气概的细节读一读。三)、说写双通道 请你展开想象,说说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四)、【四行式注释】 羽尝为.流矢所.中,【原文】()()()() () 【词语解释】 [,] 【译文】 [ ]【语法分析】{ } 贯其左臂,后创(cuāng)虽愈,{}()()()()()()() [ ] [ ] 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 [ ] [ ] 医曰:“矢镞有毒, ()()()()()()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六种云南产乌头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研究乌头属(Aconitum)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全球约3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170种,其中76种民间药用,多用于镇痉、镇痛、祛风湿和解热。 二萜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也被认为是特征化学成分。二萜生物碱复杂的分子结构和显著的生理活性,吸引着天然药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本论文第一章至第六章对六种云南产的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Kom.)、宾川乌头(A. duclouxii Levl.)、保山乌头(A. nagarum Stapf)、剑川乌头(A. handelianum Comber)、玉龙乌头(A. stapfianum Hand.-Mazz.)和独龙乌头(A. taronense Fletcher et Lauener)的化学成分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材料和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X-单晶衍射技术,从六种乌头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31个化合物。 所得的二萜生物碱有107个,结构类型涉及C18-高乌宁碱型、C19-乌头碱型、C19-7,17-次裂型、C19-牛扁碱型、C20-光翠雀碱型和C20-纳哌啉型,其中有19个新的生物碱,包括两个新颖的二萜生物碱骨架:vilmorine A分离自黄草乌,其B环中C(8)-C(9)键断裂重排为C(8)-C(10)键而形成六元B环;保山乌头中得到的nagarines A和B,其D环C(8)-C(15)键断裂而开环。同时也探讨了这两类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可能的生源途径。 其他16个新化合物分别为1个苯甲酰胺衍生物,1个C18-高乌宁碱型,1个C20-光翠雀碱型,2个C19-重排型及11个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此外,还对所得二萜生物碱的植物化学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第七章对所得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筛选。第八章归

《关羽刮骨疗毒》读后感

《关羽刮骨疗毒》读后感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关羽刮骨疗毒》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 我喜欢历史,在考试完的几天里,我读完了《三国演义》。书里很多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关羽的刮骨疗毒这一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误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们劝他收兵,关羽大怒,说:“怎么能因为我这点小伤,就误了国家大事呢?” 有一天,有一个人来求见关羽,他说他叫华佗,关羽听说华佗求见,急忙将他迎入帐内。华佗检查了关羽的伤口,说:“这是毒箭所伤,毒气已经侵入到骨头里,现在只有一种治疗的方法,那就是用刀割开皮肉,露出骨头,刮去骨头上的毒,敷上药,缝好刀口才能治好。但是这样做很疼,做手术时,必须把你的手臂套在铁环里才行。”关羽听完,笑着说:“不就是割开手臂上的皮肉嘛,这还不容易,用什么柱子铁环。” 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华佗用刀刮骨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旁边的人有的吓得脸色都变了。而关羽神态自若,一边下棋,一边饮酒,好像一点也不疼。 华佗做完手术后,赞叹不已,说:“我当了一辈医生,从来没见过将军这样的人啊!”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我感冒打针都害怕得要死,更别说“刮骨疗毒”了。关羽真是太厉害,太坚强了!我应该学习关羽这种精神,作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勇敢地面对。 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三国演义》,我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了。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空城计、三顾茅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关云长刮骨疗毒,关云长那钢铁般的意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天,关云长攻打樊城,一不小心中了毒箭,手臂又疼又肿,无法动弹。众人只好四处寻医。第二天,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特来医治。关云长正在和马良下棋。华佗告诉关羽他的手如果再不治,就要废了。得用刀把皮肉割开见骨,然后把骨头上的毒刮去。关云长一听,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继续下棋。 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文武官兵吓得脸都白了,而关云长照常喝酒下棋。一滴滴鲜血从关云长的手臂落到盆子里,关云长皱着眉头,不喊一声痛。 读到这一段时,我被震撼了。要知道华佗用刀割开关羽的肉时,并没有使用麻醉剂,不用说在场观看的文武官兵,就连我读到这里时,都感到毛骨悚然。我想如果我是关羽的话,早就会疼昏了过。可关羽却能有说有笑、他可真坚强啊! 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在学校打针的经历。我们全班同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络灵酊剂中次乌头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络灵酊剂中次乌头碱的含量 作者:陈晓颖,梁基智,梁松庆,黄文立 【摘要】目的建立舒络灵酊剂中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2%冰醋酸(用三乙胺调节pH 5.80)(体积比29∶7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次乌头碱在10.2~10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次乌头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2%,方法精密度RSD值为2.56% (n=6)。结论该法可用于舒络灵酊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舒络灵;次乌头碱;RP HPLC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hypaconitine in Shuluoling tincture. Methods An HPLC DiamonsilTM C18 colum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ample.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0.2% acetic acid (adjusted to pH5.80 by triethylamine) (29∶71). The flow rate was 1.0 mL/min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230 nm.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hypaconitine was 10.2~102 μg/mL (r=0.9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for hypaconitine was 99.2% with RSD 2.56%(n=6).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hypaconitine in Shuluoling tincture. Key words:hypaconitine;Shuluoling tincture;RP HPLC 舒络灵酊剂是由生川乌、防风、桂枝、独活、红花、淮牛膝等二十多种中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和行气祛湿的功效,临床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扭伤、挫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青紫、淤斑等症的治疗。方中生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其主要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如双酯型的乌头碱、新乌头碱、单酯型的苯甲酰乌头碱等。双酯型乌头碱类呈现强烈的毒性[1],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有必要对舒络灵中的双酯型生物碱进行质量的控制。由于生川乌的毒性有效成分双酯型生物碱中乌头碱的含量最低且最不稳定,而次乌头碱含量最高且稳定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作文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的时候,关公与庞德交战,庞德放冷箭射中关公左臂。 不过这一次箭射不深,用金疮药敷了之后,很快就痊愈了。 关公擒于禁,斩庞德,大获全胜,威震天下,不久就包围樊城,亲自到樊城北门,立马扬鞭,对城头的守将喊:汝等鼠辈,不早来降,更待何时?正言间,曹仁在敌楼上,见关公身上只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 关公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 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 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华佗为关公诊治:此乃箭弩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 怎样治疗呢?华佗说,在静处立一根柱子,上面钉一个大环,请关公将臂膊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用被子蒙住头。 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 手术开始了。 关公一面与马良下棋,一面伸臂令华佗割之。

华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个大盆在臂下接血。 华佗说:某便下手,君侯勿惊。 关公说:任汝医治。 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华佗于是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 见骨上已青。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而关公饮酒吃肉,谈笑下棋,全无痛苦表情。 手术作得很顺利,不一会就血流满盆。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站起来,大笑说:此臂伸舒自如,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华佗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 君侯真天神也!这就是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既说明了华佗医术的高超,也说明关公的神威,实非一般人可比。 现在看来,做这样的手术,是必然要麻醉的,况且华佗又有麻沸散,麻醉效果很好,可《三国演义》中倒没有写用麻药,这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勇敢,在疼痛面前不同于一般人,是艺术的夸张。 从医学的观点看,即使是勇敢的人,手术也是要用麻药的。 华佗又交待说,箭疮虽治,然而需要爱护,切勿怒气伤触,一百天之后,可以平复如旧。 然而关公未到一百天就又领兵打仗,而且受了气恼,荆州被吕蒙所夺,家眷被陷,傅士仁、糜芳又降东吴。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

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乌头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摘要:乌头属植物虽然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查阅了乌头属药用植物的文献资料,阐述了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药;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毛茛科(Ranu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L )植物全世界约有300 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中我国乌头属(AconitumL )主要有27种[1]。在乌头属块根的种类中,多数是有毒的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均为二萜类生物碱。本文对乌头类中药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一、资源分布 毛茛科约50属,2000 种植物,分布全球,以北温带为多。我国42 属800 余种,分布全国;已知药用30 属,近500 种。其中比较大的有毛茛属、乌头属、铁线莲属、黄连属[2] 等。乌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南等;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其中四川,陕西大量栽培。贵州地处亚热带地区,境内分布有四个种,包括花葶乌头 ( Aconitum scaposum )、岩乌头

(Aconitum racemulosum )、昆明乌头(Aconitum vilmorinianum )和鞘柄乌头(Aconitum vagiratum )。 二、化学成分乌头类中药具有显著镇静作用,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乌头类生物碱,如乌头碱(AC)、中乌头碱(MAC)、 3-酸乌头碱(AAC)、次乌头碱(LA)、N-脱酸刺乌头碱(DLA)、 滇乌头碱(TI)等[3]。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出来的乌头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目前已发现乌头属中药含有400 多种生物碱。有人从瓜叶乌头根中分得氨茴酰牛扁碱、牛扁碱、8-酰滇乌碱、伪乌头宁、chacontine 、尼奥宁、senbusine、6-表弗斯生、滇乌碱、印乌碱、查斯曼宁等12个C19二萜生物碱[6];工布乌头的块根中黄草乌碱丁、黄草乌碱丙等9个C19二萜生物碱[4]。 三、药理作用 (一)镇痛作用。乌头属植物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等症,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二萜生物碱。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了冉乌头的镇痛作用,得出冉乌头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乌头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并证实其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等[6]。 观察乌头注射液镇痛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等过程,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为痛阈指标,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具有肯定的镇痛、药效强度较高、时间长、其药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2010年5月 第19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0Vol.19No.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李志勇1,李彦文2,图雅3,黄秀兰1,张嫚1,崔箭1 (1.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药物,本文就其在蒙、藏、彝、维吾尔、 侗等少数民族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乌头属药用植物在不同民族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价.关键词:乌头属;民族医药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0)02-0072-03收稿日期:2009- 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91). 作者简介:李志勇(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助理研究 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有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心脑血管药理学.E-mail :lizyong@https://www.doczj.com/doc/2a10547805.html, ;Tel :010- 68933254-8391前言 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植物作为有毒植物及药用植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乌头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200多种.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乌头属植物具体又分为牛扁亚属、乌头亚属、露蕊乌头亚属三大类.其中,以乌头亚属的种类最为复杂,可分为多果乌头组和乌头组.前者仅一种多果乌头A.polycarpum Chang ex W.T.Wang ,后者则包括了11个系,即唐古特乌头 系、 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短柄乌头系、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蔓乌头系、乌头系、准噶尔乌头系、岩乌头系、褐紫乌头系.当中,以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群植物的毒性在乌头属中最小[1]. 乌头属植物在我国作为药材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品种也较为丰富.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附子(附子是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的使用记载,将附子列为下品.汉代 名医张仲景为善用附子的第一人,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其著作《伤寒论》中记载含附子方剂20首,37条;《金匮要略》记载含附子方剂11首, 16条[2].在我国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已达76种之多,著名的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等,其传统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祛 瘀、 温里散寒等,可用于治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冷痛、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疾病.但是, 乌头属植物多具有显著的毒性,毒副作用成为限制乌头属植物药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乌头属药用植物“制毒”、用药经验,藏、苗、蒙、维、土家等 我国少数民族在乌头属植物的药用方面更因环境、文化、医学理论的各异而形成了不同用药习惯与方法,本文将就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做重点探讨. 2 乌头属植物在少数民族医药中的应用2.1乌头属植物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刮骨疗毒刮骨疗毒的故事

刮骨疗毒-刮骨疗毒的故事 刮骨疗毒的故事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刮骨疗毒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

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让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将士见到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容。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

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 华佗说道:“我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 关公箭疮既愈,拿出黄金百两酬谢,并设席款待华佗。华佗婉拒说:“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刮骨疗毒的读后感(一) 我读了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关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羽因为战争而中了毒箭,而且毒以透入骨头,众将找了许多医生,都无方法医治,最后找到了华佗,华佗看了看关羽的伤口对众将士说:“只有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上的毒用药敷之方可无事。众将士听了非常害怕,而关羽笑着说:“没事,没事。”华佗下刀,割开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将士们看着就很

乌头碱中毒

乌头碱中毒 病例:25例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0~80岁,平均47.9岁;草乌中毒11例,黑附子中毒4例,附片中毒10例;合并乙醇中毒7例;均为口服中毒。 9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30 min、7例30~120 min内、2例120 min 后出现中毒症状;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15 min~22 h,平均4.9 h,1~2 h 内就诊者12例。 1.2 治疗:全部患者均给予输液,滴注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促进毒物排泄,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硫酸镁导泻等。10例低血压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20 ~30 ml静脉滴注。洗胃及呕吐严重者给予制酸剂及保护胃黏膜治疗。心率<60次/m in及( 或)临床症状严重的20例给予阿托品0.5~ 2.0 mg,10~30 min 重复,达阿托品化后改为0.3~0.5 mg,4~6 h给1次。20例患者达阿托品化用量0.5~4.5 mg,平均2 mg;其中草乌、附子、附片3种药物中毒者达阿托品化的平均用量分别为2.4 mg、1.8mg及1.5 mg,住院期间维持阿托品化平均用量分别为 3.3 mg、2.5 mg、1.0 mg,用药期间无阿托品中毒及中毒反跳。21例有心律失常者均给予补钾、营养心肌、避免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的药物。室性期前收缩于25~60 min内全部消失。 1.3 治疗效果:全部患者均在2~3 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 2.5 d。 2 讨论 2.1 乌头碱是附子、川芎、草乌、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等乌头类植物所含有毒成分,口服0.2 mg即可中毒,口服3~4 m g即可致死〔1〕,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宜饮酒,以免加重中毒〔2〕。使用含乌头碱的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煎煮3~4 h,使乌头碱全部破坏才能服用。 2.2 乌头碱中毒抢救措施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补液以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及加速毒物排泄,阿托品拮抗强烈兴奋的迷走神经。达阿托品化越早,症状缓解越快,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窒息、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越小,预后越好。草乌毒性最大,附片毒性最小。在治疗乌头碱中毒时,除考虑症状轻重、用药后反应情况外,对毒性大的药物,阿托品用量可适当偏大,毒性小的应偏小,以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防止中毒反跳或阿托品中毒。但乌头碱中毒轻重除与药物本身

乌头类药减毒方法

乌头类药减毒方法 1.久煎法:如大乌头煎,煎煮法云:“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所谓“煎令水气尽”,意为通过久煎,将水分蒸发完.实验表明,乌头水煎至3~4小时以上,有毒之乌头碱即可水解,使毒性降到最低限度,而且水解之物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与蜜、甘草及姜枣同煎法:上述五方全部与蜜同煎,使之减低毒性且能延缓疗效。白蜜中含有某些氨基酸,能和毒性乌头碱结合成盐,容易溶解于水,以提高疗效,又能减低毒性.其次甘草、姜枣也有一定减毒作用。 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最法:如在乌头汤方后云:“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乌头赤石脂丸方后云:“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赤丸方后云:“·一不知,稍加之,以知为度”;乌头桂枝汤方后云:“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这种用法是很合理的,因为乌头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为了摸索有效治疗量,就必须从小荆量开始,直至以知为度,中病即止。一旦出现眼眩,唇舌麻木等感觉,应立即减量或停服观察. 4.根据体质不同服药法:如大乌头煎服法:“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病人体质强弱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也往往随之不同,故体质虚弱者应适当减量。 5.先食服药法:如赤丸:“先食,酒饮下三丸,’:乌头赤石脂丸:“先食,服一丸”.都是采用饭后服,使药物吸收缓慢,一以减少毒性吸收。 6.‘饱制法:如赤丸“乌头二两,炮”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一分,炮”。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使用制川乌比生乌头毒性低得多。 《金匾要略》对乌头的应用,采用了多种有效减毒方法,足证张仲景运用乌头有丰富的经验,并且与现今科学家验相为吻合,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常用乌头类中药的毒性研究概述 摘要: 关键词:乌头类中药;毒性; 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其品种在我国比较多,达160多种,其中作为药用大概有44种。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川乌(Radix Aconiti)以及草乌(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是乌头属植物中最为常用的。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是川乌,子根即为附子,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即为草乌。 中医认为乌头类中药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表明,乌头类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乌头类中药大多有毒性,如川乌的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也将其列为“剧毒大毒”之品。 1、古代文献资料中附子、川乌、草乌毒性的记载 1.1 附子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全书所载方剂中应用到附子的就达到了20余首。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桂枝附子汤、干姜附子汤等。仲景用附子走皮表、驱寒湿则取炮附子,且多与术作配,须姜作伍时,则从不用干者,均取生者,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剂有37个,除8个丸散方剂外,其余

29个汤剂中有23个方剂都配伍生姜、甘草,另外6个方剂大多也配伍干姜或大黄。 在历代本草中,均有对附子毒性的记载。例如: 《本草备要》说道:(附子)大燥,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另一部本草巨著《新修本草》也记载: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 1.2 《金匾要略》中,川乌的方剂一共有5首,如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提到的乌头赤石脂丸以及中风历节病篇中的提到的乌头汤等等。 历代本草中也有对川乌毒性的不少记载。如我国第一部本草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说道:“其汁,煎之,名射周,杀禽兽。”;著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道:“气味辛,温,有大毒。”可见其毒性是相当大的。 1.3 关于草乌的本草记载,最早是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五》中出现的,其首次提到了“草乌头”之名。这说明了在当时的民间,已经有了“草乌头”这样一个叫法。在另一部由五代时期的后唐的药师侯宁极著作的《药谱》一书中,也提到了草乌头之名。 明代的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道:“(草乌)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同时李时珍特别强调:“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刮骨疗毒读后感

刮骨疗毒读后感 篇一: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读后感侯珺琳) [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读后感侯珺琳)] 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关云长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好汉,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读后感侯珺琳)。 关云长刮骨疗毒这一章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给我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华佗在帮他刮骨疗毒之时,关公竟还饮酒食肉,与马良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真是令人佩服!再看他人,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读到这儿,对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触动:你想,光是见者,都已用手捂脸,脸面失色,更何况是关公这种感受者呢。他这种不害怕,不退缩,对任何事都坦然面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读后感《三国演义——关云长刮骨疗毒(读后感侯珺琳)》。再看华佗,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真不愧是一介神医,果然名不虚传。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胆量大,敢于尝试。医好后,关公设宴款谢华佗。他还以黄金百两酬谢华佗。但华佗说:“我知道君侯重情重义,特来医治,岂敢要回报!”坚决不要,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华佗这种救死扶伤,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而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几句话,更凸显出了关公、华佗,这两位名将、

神医的个人品质是怎样的。 希望大家能一起细读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人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有很多道理让我们明白。 篇二: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读后感 放暑假时,我在学校的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一个暑假我都在啃这本书,书中介绍了许多英雄的感人故事,其中跟我印象最深的是《关羽刮骨疗毒》这篇故事。 文中是这样写的:一天,关羽不小心中了毒箭,手臂又疼又肿,无法动弹。名医华佗来帮他治疗。在治疗时,要用小刀划开肉,挖出脓血,把骨头上的毒一刀一刀地刮下来。关羽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还请来马良和他下棋,。看着一滴滴血从手臂上落到盆里,关羽不喊一声痛。伤好后,华佗笑着说:“你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英雄的人,我真佩服!”关羽笑着说:“我乃大丈夫,不怕疼!” 面对剧痛关羽不喊痛,有着坚强的毅力,真是大丈夫。他的这种坚强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有这么一句话“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也要向他学习,锻炼自己的意志,做一个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人。 李文豪 篇三:读后感 读罢《狼图腾》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在那个充满血腥的年

次乌头碱配伍甘草次酸抗心肌缺血及抗心衰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次乌头碱配伍甘草次酸抗心肌缺血及抗心衰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研究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次乌头碱(Hypaconitine,HA)及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不同配伍比例在缺氧缺糖(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H9c2心肌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建立大鼠慢性心衰模型,观察HA配伍GA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抗心衰的相关作用及机制研究。为探讨附子甘草配伍的基础理论提供依据,并为临床应用附子甘草配伍治疗心肌缺血及慢性心衰等心脏病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HA、GA及阳性对照药地高辛对H9c2心肌细胞的最适作用浓度范围的研究:使用MTT法测OD值,根据细胞存活率公式测得各药物的非细胞毒性浓度范围。(2)HA配伍GA对OGD模型下心肌细胞的抗炎及抗细胞凋亡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的研究: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OGD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高辛组(80μmol·L-1)、HA 组及 HA+GA 组:1:0.5 组、1:1 组、1:2 组(HA 为 120μmol·L-1,GA 分别为 60、120、240μmol·L-1),作用4h;观察各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情况,并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CK的含量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caspase-3、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 (3)HA与GA的最佳配伍比例对OGD模型下H9c2心肌细胞的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实验分为模型组,HA组、GA组、HA+GA组、LY294002(LY)组,HA+GA+LY 组(HA 为 120μmol·L-1,GA 为120μmol·L-1,LY 为10μmol·L-1),作用 4h;再应用Hoechst33342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LDH、CK-MB及AST的含量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

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4-08-15T16:06:37.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潘秀文 [导读] 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乌头碱,具有镇痛、扩血管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潘秀文 (贵州省黄平县中医医院药剂科 556100) 【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 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关键词】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30-02 乌头是附子、天雄、侧子、乌喙、漏篮子等的母根,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功强效捷,尤其是在危重病症的抢救和慢性顽病痼疾、疑难病证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疗效[1]。正因为乌头类中药具备特有的功效,自古至今一直为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乌头类中药含有毒性强烈的乌头碱,临床不良反应常有发生,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其临床用药的安全,也限制了乌头类中药临床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探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占57.69%) ,女性11例(42.23%) ;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5.8±19.4)岁。根据症状不同,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划分为三类: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三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依次为19例(73.08%)、5例(19.23%)、3例(11.53%)。详细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⑴从2004.9-2013.9期间我院接诊的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出26例,整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收集所有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服药原因、服用剂量、服用方法等信息,分析总结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必要时走访患者及家属进一步了解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2]。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⑵采取洗胃与中药解毒法治疗患者中严重不良反应者[3]。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的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 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用于组间数据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统计显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辨证不符、剂量过大、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煎服有误和炮制不当。其中以辩证不符引起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剂量过大、配伍不当。相比较其他各因素,此三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误服、以生代熟、农药残留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见表2。16例辩证不符病例绝大多数由于患者先前在不规范诊所就诊导致,并在发生中毒症状后来我院就诊。 表2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注:*P<0.05 3.讨论 乌头类中药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乌头碱,具有镇痛、扩血管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而此类药物主要毒性成分也是乌头碱[4]。乌头碱中毒剂量为 0.2mg,致死剂量为 2.0~4.0mg,与治疗剂量非常接近。 引起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辨证不符、剂量过大、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煎服有误、炮制不当。其中以辩证不符引起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剂量过大、配伍不当。相比较其他各因素,此三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误服、以生代熟、农药残留、工业污染等其他因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本文在分析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该类中药的临床科学应用提供借鉴。第一,正确辨证,审证施用。乌头类中药适用于阴寒痼结及寒湿偏胜者,能疏通痼阴冱寒,效果显著,但是切不可用于阴虚阳盛,真寒假热者,尤其避免患有心肌病、严重肝肾病者以及孕妇等人群。第二,把握剂量,适可而止。《中国药典》指出附子合理剂量范围3~15g,川乌、草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