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参赛教案: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参赛单位:

参赛教师: 品

作 赛 参

2011年3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目的: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

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概念问题;

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问

题;

3.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问题;

4.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

5. 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时:3课时(理论)。

主要内容:

开篇的话:我们都知道犹太人。他们为什么要复国?因为曾被巴比伦和罗马帝国灭国的犹太人长期流散,倍受歧视和迫害,以致二战期间被屠杀。没有国的犹太人如一只只孤独的羔羊;而我国的近现代史又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家,人民不过是一群群羔羊而已。这就是我们这一章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以及怎样爱国?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课时) 播放二战屠杀犹太人资料和鸦片战争资料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概念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的开篇直抒胸臆: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这个概念与以往爱国主义的概念相比。

1).这个概念说明了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过去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大多没有提出调节对象问题。

2).这个概念对爱国主义的实质阐述得更加全面和科学。它从多个侧面,多个学科视角去阐述爱国主义的实质,将爱国主义的实质界定为"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过去的教材大都认为爱国主义的实质是道德规范,正确却不全面。因为爱国主义同时还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和衡量每个中国人政治态度的重要政治原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这样的界定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

3).它对爱国主义的解释增加了一个质的规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克服万难,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这个本质界定更加明确了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极其重要地位和价值。4).关于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说得更为具体和透彻。既说明了人民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同时也

爱国主义就

是千百年来

固定下来的

对自己祖国

的一种最浓

厚的感情。

——列宁播放歌曲片断

进一步阐述了人民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这样的概括比更深入,更全面,更完整,也更加符合实际。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概念是深入理解本章全部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爱国主义的实质,爱国主义多包含的深刻丰富的感情,才能深刻理解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根植于这一片土地,符合这一特定的社会的发展也最能打动这里人民的心,所以优秀传统要继承,一些内容要与日俱进地发展。

4)爱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总之,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1)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2)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讨论:请同学谈谈祖国的大好河山及传统文化,怎么看我们的祖国。(15分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案例: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第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的哥白尼、美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 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选自《苏武牧羊》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放映历史人物图片

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他为世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讨论:组织学生收集并讨论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有关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事例及人物。(15分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作用:

(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顺利返回。“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正如飞船主体设计师张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看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能在我们手中一天天变为现实,这种骄傲与喜悦哪里是金钱能够衡量的。”正是这种对祖国深深的爱,是爱国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断拼搏与奉献,激励我们为国家进步与发展不懈努力。

(二)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台湾诗人余光中曾有诗《乡愁》,台海局势较紧张,笑话“台湾有救了”。确实,从李登辉执政到陈水扁承继,台独的言论甚嚣尘上。然而,另一方面,上半年以来,岛内各主要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纷纷访问大陆,以爱国主义为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三)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世界文明的发展经过20世纪的空前繁荣后,迈入更加充满希望的21世纪。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发展,科技、军事各领域的竞争,中华民族要想在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包括一切爱国的海外同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而奋斗。也就是说,爱国主义依然是我们奔向新世纪的强大动力。

(四)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放映“神舟六号”相关资料

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课时)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当前有部分人认为爱国不一定要爱社会主义。对此,邓小平同志早就作出明确的回答: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国呢?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爱国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充分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国家事业胜利,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

治原则。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作为中华儿女,你不一定赞成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却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不拥护祖国统一。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都会遭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生活在祖国大陆之外的一些同胞对大陆缺乏了解,对于他们的爱国行为应当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二)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其实质就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主权和尊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

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人们所处的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之中,但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地位和功能未变。

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将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独立主体。无论是区域性的经济联盟,还是跨国公司,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无论与一个国家内的何种组织和个人做何种交往就互动,都必须首先与这个国家打交道,并征得它的认可,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事件却不可避免的受大国的影响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正义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3.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指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普遍化的客观发展趋势。这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发展机会,同时又是一个经济,

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军事的手段,阻挠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推行全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显然,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2)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

(3)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违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必然不能得逞

(4)坚决反对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阴谋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国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团结统一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并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在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中,爱国主义在观念和实践中,都发挥了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作用。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自觉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础。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自觉认同和维护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根主线。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张里,都蕴涵着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理念和态度,并且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基础。这种价值基础直接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两个方面:对内表现为"团结统一";对外表现为"爱好和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这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行为原则。中华民族的制度和行为规范最终都表现为和指向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践行团结统一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和标准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这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崇高的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对当代有为青年来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自身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和理想的重要保障。

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不断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

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参照系,确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等。

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创新,创新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也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批判地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他们都共同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1.弘扬时代精神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当代发展。爱国主义为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和源泉,而时代精神则通过解决时代性课题推动历史前进。没有时代精神就无法回应和解决时代课题,也就没有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这一本质在当代的表现。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今天,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和最新体现。

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典型特征。

3.认识和掌握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播放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讲话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

提倡理论创新。

鼓励制度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文化创新。

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1课时)

爱国主义包括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请点评以下两个观点:

祖国不可爱,我就不爱国。

我很爱祖国,但祖国不爱我。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保卫国家,依法纳税……)

(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

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

(三)培养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爱国者的内心信念

1、民族自豪感是促进民族进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耻辱。 ----邓小平

2、民族自尊是一个民族保持自己尊严的感情。

它要求本民族成员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引诱,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决不屈膝投降。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北平后,齐白石先生见北平艺专已被汉奸卖国贼所把持,就愤然辞去教授职务,并在家门上贴了一张告示:“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从此闭门谢客。不仅如此,他还用笔作武器,与汉奸卖国贼进行斗争。他曾画过一幅《螃蟹图》,上边写着:“看你横行到几时?”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的仇恨。

3、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

我们要坚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就要坚信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也必将再创辉煌。

当美国握着核大棒耀武扬威的时候,毛泽东以他那特有的气魄豪迈地说:“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然而,我们的研制工作刚刚起步,前苏联赫鲁晓夫集团就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停止了原定设备的供应。赫鲁晓夫甚至口出狂言说:“中国再过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我们。我们把苏联来信绝援的日子——1959年6月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代号“596”,科技人员、工程人员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位政治家说,那不仅仅是火红的云团,更像是举起的拳头,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接着,我们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江泽民同志说,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今天我们在世界上的腰杆就不会这样硬。所以,我们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拼搏奋进。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1、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只有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一旦出现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纷争,必然会导致各种势力争霸一方、内乱不已,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都将遭到破坏,并给外敌人侵提供可乘之机。古往今来的一播放原子弹爆炸图片

切爱国者,都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秦始皇统一中国、昭君出塞、文成赴藏……这些留下了中华民族向往统一、各民族

“一年三百六十日,相互融合的千古诗篇。飞越关山建奇功的西汉名将霍去病,

多是横戈马上行”抗击倭寇的明代将领戚继光,以及 1840 年以来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无数先烈们谱写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壮丽篇章。

2、中国共产党人是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团结的典范。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就斩钉截铁地说过,“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不能按期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经过多年的谈判,中国终于于 1997 年收回了香港,1999年收回了澳门。

3、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在今天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台湾当局就一直不放弃台湾独立的主张,从李登辉公然抛出所谓的“两国论”,到现在的台湾领导人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主,岛内分裂势力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一切有着爱国之心的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坚决不能容许的。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特别纪念大会的发言中郑重申明,我们对台湾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如果出现外国势力入侵和岛内民族分裂分子搞台独,我们决不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的可能。(联系历史——台湾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分析现实——“台独”的不得人心。)

(二)大学生要做坚定的爱国者

大学生要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有鲜明的立场,就应当努力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贡献力量。

1、培育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更应该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而建功立业。

2、树立报国之志,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时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在这个大的社会理想的框架之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个人理想。这些个人理想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3、养成建国之才,落实效国之行。离开了追求理想的现实行动,理想也就不成其为理想。而且,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才能转化为现实。马克思说过,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为此还需要掌握实践力量的人。只有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和确认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会侵略别国。但是,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畏强暴、不容他人侵略的民族。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5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都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一)国防观念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观念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历史证明,国防与国家的兴衰、国民的安危密切相关。国防力量强大能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而国防力量羸弱则会使国家、民族面临凌辱甚至被侵略的灾难。

(二)深刻认识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价值

1、增强国防观念,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强盛的迫切任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以来的一连串战争看出,“核恐怖平衡”,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威胁是不应回避的现实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

2、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是防止国耻重演的重要环节。历史是一面镜子。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仅对外赔款一项,就累计白银13亿两。此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并无一日稍缓。仅日本侵华战争,就使得中国人民死伤两千多万,财产损失数千亿美元。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正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国耻不能忘,历史经验不能忘。国际反动势力并没放弃侵略颠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对此,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当然不会掉以轻心,更绝不容许历史悲剧在中国重演。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落后就要被动挨打。要增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就要拥有强大的国力,包括雄厚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

(三)当前增强国防观念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要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一)要牢记祖国的历史,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爱我中华,必须知我中华。俗话说,爱国须有根,它来源于对祖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了解,来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一场南京大屠杀,就有至少34万人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之下。在中国上海法租界和公园门口,竟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三等人”、“东亚病夫”的屈辱符号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所以,我们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近代中国科技文化的落伍而感到痛心疾首,从而转化为奋发图强。

(二)热爱故土山河,爱惜祖国宝贵的资源

最优美的景色,莫过于乡景;最悦耳的音乐,莫过于乡音;最真挚的亲朋,莫过于乡亲;最浓烈的情感,莫过于乡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应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爱惜祖国的一草一木。另外,对中国的国情我们也要全面地认识,既要从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某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

(三)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

一个国家要想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受欺侮,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据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透露,目前我国的科技实力在世界上排第13位(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俄罗斯排在第八位)。如果用定量的语言描述,日本约为美国的3/4,德国约为美国的57、8%,俄罗斯约为美国的1/4,而中国约为美国的1/5强。所以我们要有危机感,要为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而拼搏。要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奋发努力,扎扎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小结: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大家要懂得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理论上,要科学地理解爱国主义,在行动上,要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正如邓小平同志满怀深情地所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

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思考题: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4.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哪些方面作努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4.《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918等中国历史事件。 2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图片形式回顾918等历史事件。 三活动准备: 918等中国历史事件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开场白,老师师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开始。 2播放升国旗视频。 3展示历史图片《918事变》《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 4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班主任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每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爱国,干大事,我们太小,让我们从小事,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这才是今天对四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主持人:谢谢班主任的总结发言。是啊,我们要把“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决心,化成我们对今天祖国峥峥日上经济的珍惜,化成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共同宣誓:(全班同学宣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愿为了你的崛起而奋斗不息! 主持人:三(1)中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2) 一活动形式 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内容 1各班挑选一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每班组织2-3名同学准备发言稿,并上台发言。缅怀英灵,重温历史。 3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4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3) 【一】设计理念:让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兴衰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从小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设计目的: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三】活动准备: 1搜集资料,组织素材,准备节目,主持人撰写串联词。 2制作班会相关课件。 3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基调。 【四】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中队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敬队礼)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我们在这里举行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踊跃发言,并预祝本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有请主持人上台。大家欢迎! 由主持人读一段话,引入班会主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8课第1框《国家好 大家才能好》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识记国家的核心利益内容。 3.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1.增强对国家利益内容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分清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要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要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 重点 1.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难点 1.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维护国家利益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导入 利用教材P86导言部分进入本框的学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认识国家利益 互动探究一:192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众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提出问题: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学生互动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

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利用教材P87阅读感悟的相关内容: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互动探究二:“国”字的由来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到周代晚期(亦有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國”。 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将“國”简化为“国”,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提出问题:结合国字的由来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互动讨论并交流发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参赛教案: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参赛单位: 参赛教师: 品 作 赛 参

2011年3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目的: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 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教学重点:1. 爱国主义的概念问题; 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问 题; 3.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问题; 4.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 5. 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时:3课时(理论)。 主要内容: 开篇的话:我们都知道犹太人。他们为什么要复国?因为曾被巴比伦和罗马帝国灭国的犹太人长期流散,倍受歧视和迫害,以致二战期间被屠杀。没有国的犹太人如一只只孤独的羔羊;而我国的近现代史又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家,人民不过是一群群羔羊而已。这就是我们这一章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要爱国以及怎样爱国?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课时) 播放二战屠杀犹太人资料和鸦片战争资料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概念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的开篇直抒胸臆: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这个概念与以往爱国主义的概念相比。 1).这个概念说明了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过去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大多没有提出调节对象问题。 2).这个概念对爱国主义的实质阐述得更加全面和科学。它从多个侧面,多个学科视角去阐述爱国主义的实质,将爱国主义的实质界定为"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过去的教材大都认为爱国主义的实质是道德规范,正确却不全面。因为爱国主义同时还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和衡量每个中国人政治态度的重要政治原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这样的界定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 3).它对爱国主义的解释增加了一个质的规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克服万难,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这个本质界定更加明确了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极其重要地位和价值。4).关于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说得更为具体和透彻。既说明了人民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同时也 爱国主义就 是千百年来 固定下来的 对自己祖国 的一种最浓 厚的感情。 ——列宁播放歌曲片断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4)理解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 科学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公共参与】 积极主动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日盖多样,文化生活精彩纷呈。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二)讲授新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板书) 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板书) 阅读与思考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准刻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刻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刻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有石雕、玉雕、竹雕、木雕、沙雕、冰雕、果核难刻……甚至还有在头发丝上进行的雕刻。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标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以当下伟大抗疫精神为题材,展示中国精神。讨论分析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国家如何推进?作为一名时代青年,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哲学与文化的第七课第三框,是整个课本内容的升华,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明确生活的意义。本框分两目:第一目讲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二目讲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本框题是第七课整个知识的升华。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2.法治意识: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对开创党和国家发展新局面起着巨大作用。 3.政治认同:认识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树立牢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公共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全员参与,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有前面的知识做铺垫,将更加容易掌握该内容。学生在十二课中已经学习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相关概念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时,该内容与八、九课中的内容紧密关系,特别是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生要善于能联系前后知识点,再对该内容进行复习,将会掌握得更好。 高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所以教会学生通过当下的伟大抗疫精神自我激励,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容。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作用、特点、做法。 教学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作用。 2.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知识建构(两名学生课前在黑板板书) 1、一名学生板书整个第三单元知识体系 2、另一学生板书第七课第二框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构建体系时要学生注重横向和纵向结合,展示构建依据。 (二)疑问解答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文稿800字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文 稿800字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介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第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第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尺,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主题:第三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1-3节) 学习时间:2015年10月12日-10月18日 内容: 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1.掌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2.掌握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二、主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和行动。 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和鼓舞、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规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个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标志。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体现在对祖国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山川大地的热爱上; 体现在对祖国独特的文明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传承上; 体现在报效祖国的情怀和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的行动上; 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的共同内容: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实践中

2021版思修教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2021版思修教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教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 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3、自觉培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 [导语]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而 一个理想信念远大坚定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忠诚爱国的人。同样,一个真正爱国的人,也 必然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人。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 扬民族精神?,谈谈爱国问题。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是同学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容易群情激昂的话题。每当看各种体育 比赛,我们谁不希望中国队取胜,如果败了,我们都会非常惋惜;每当看到祖国山川俊美、经济发展,我们都会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每当看到别国攻击、侮辱中国及中国同胞,我们 都会义愤填膺,奋起反击;等等。 那么什么是爱国?在当前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爱国爱什么?在经济全 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如何理性地爱国?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这些是我 们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章主要学习和讨论三个大问题:第一节,重精神;第二节,民族精神;第三节,时 代精神。我们先讲第一节重精神。 第一节、重精神、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从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智慧之道、孝敬之道、治世之道等方面阐述一下中华民族 的民族精神,结合古诗词??)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 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事

第07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精讲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 目录 考纲考情命题预测 (1) 思维导图速记卡片 (2) 考点研析典题研磨 (2) 微考点一文化的内涵 (2) 微考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当代价值 (4) 微考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5) 易错明辨澄清误区 (7) 时政要闻议题探究 (8)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七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课 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备考策略1.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和传统戏曲发展的典型案例,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价值。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可评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价值,评估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感受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伟大的抗疫精神,理解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备考1.运用生活中的具体文化活动等素材,通过简单情境的呈现,考查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速记卡片 3个特点:文化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 3个功能:文化的功能、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考点研析 微考点一文化的内涵 【思维脉图】 【考点解读】 1.文化的内涵

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2.全面理解文化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教案:第3单元第7课第1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3.把握当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难点: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基础·初探]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地位:中华民族之魂。 (2)作用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它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核心:爱国主义。 2.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意义: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作用: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是具体的。 (1)与爱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2)新时期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预习·提升] 1.判断 (1)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3)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之中。(.) (4)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 (5)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1)×.(2)×.(3)×.(4)×.(5)√.(6)× 2.思考: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提示】.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连线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71探究问题 【提示】.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新高考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练案24第三单元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编版必修4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选择题 1.朱耸,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擅长花鸟、山水,其绘画的特点是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黑眼珠小白眼珠大,并且永远的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这表明( A ) ①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每个人都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社会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性 ④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部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朱耸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达丰富的内容及意象,表明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①正确;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排除;对同一事物作者用其独特的绘画手法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性,③正确;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④观点片面也与材料无关,排除。 2.2021年9月22日,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名单公布,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临沂市沂水县入选。这些实验区将通过创新婚育文化载体,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这是因为( C ) ①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教育中形成的 ②先进文化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弘扬正能量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腐朽文化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败坏社会风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实验区将通过创新婚育文化载体,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这是因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②③符合题意;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①说法过于绝对且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本题中的婚嫁陋习、天价彩礼属于落后文化,没有涉及腐朽文化的影响,排除④。 3.童叟无欺,出自《论语》:孔子莒国之东游与项橐赌约之处“观你孩童才智过人,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项橐道:“不可戏我。”童叟无欺体现的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参赛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讲人: 2011年3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提纲 开课系部: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职称: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开设《基础》课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 《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问题、艰苦奋斗问题、团结协作问题和权利与义务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新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思路,以及应把握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热点。教学中要转变观念,从片面注重理论化、专业化教学转变到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保证新课程开课质量。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3学时 (2)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学时 (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4学时 (4)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5学时 (5)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4学时 (6)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4学时 (7)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4学时 (8)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4学时 (9)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5学时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教案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教案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一、授课题目: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二、授课进度:按照教研室统一教学进度,共个学时。 三、授课班级:2021级本科各专业 四、教学目标:结合王若飞烈士等安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结合起来,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者,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精神;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难点】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 3、怎样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4、时代精神的主要体现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5、怎样做一名勇于创新的实践者。 六、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活动的导入 根据各节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复习前面章节内容,逻辑演绎本次课堂教学内容;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理论讲授 讲授中坚持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注意课堂互动和讲课的感染力。 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4、多媒体影音教学。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讲中国精神时兴国强国之魂 一、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 ①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②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兼爱); ③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④对理想人格的推崇(见贤思齐、君子、圣人)。 2.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是最具有伟大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