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1 病史

应仔细询问病史,注意发病时年龄及家族调查,75%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2临床表现

2.1 贫血轻重不等,于再生障碍危象或溶血危象时加重,多表现为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2 黄疸或轻或重,呈间歇性;详细询问病史,多自幼即反复发作。

2.3 脾脏可轻至重度肿大,多同时有肝肿大,常有胆囊结石。

2.4 约75%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实验室检查

3.1 具备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红细胞MCHC增高。

3.2 外周血涂片可见胞体小、染色深,中心淡染区消失的小球形红细胞,多在10%以上(正常人<5%),多可达70%,也有约20%的患者缺乏典型的球形红细胞。

3.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F):正常人开始溶血0.42%~0.46%,完全溶血 0.28%~0.32%。本症多于0.50%~0.75%开始溶血,0.4%完全溶血。

3.4自溶试验(48小时):溶血>5%,温育前先加入葡萄糖或ATP可明显减少溶血。

3.5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阳性(150秒以内)。

3.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红细胞膜蛋白分析:部分患者可见收缩蛋白等膜骨架蛋白缺少。

3.7 伊红-5’-马来酰亚胺(EMA)流式检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编码(ICD-10: D58.002)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10天内。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1常规: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尿常规+尿Rous、大便常规+潜血、血型、输血相关检查(肝炎病毒全套、HIV 病毒、梅毒)。

1.2 溶血检查:

1.2.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血浆结合珠蛋白

1.2.2 Coombs试验、冷凝集素试验(CAT)、

1.2.3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HbF)、血红蛋白A2(HbA2)

1.2.4 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EOF)、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蔗糖高渗冷溶试验(SHTCL)

1.2.5 酸溶血试验(Ham)、蔗糖溶血试验、

1.2.6 红细胞酶测定

1.2.7异丙醇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热不稳定试验1.2.8血红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膜蛋白电泳、红细胞膜蛋白电泳

1.2.9 EMA流式检测

1.2.10 PNH克隆测定

1.3 生化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电解质六项、空腹血糖、血清铁四项、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测定、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1.4 免疫风湿3项(ASO、RF、CRP)、甲状腺功能、ENA抗体谱、抗核抗体(ANA)、

1.5淋巴细胞亚群

1.6 凝血八项

1.7 特殊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彩超

1.8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NALP、PAS、铁染色、巨核酶标、

染色体、骨髓流式检查、骨髓活检病理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肿瘤标记物、地中海贫血基因测定、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基因测定,病毒 (如微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及EB病毒) 筛查(拟诊溶血危象时)。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 脾切除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能减轻绝大部分患者贫血、网织红细胞接近正常,通常于5-9岁后进行手术治疗,如合并胆囊结石者,可考虑同时行胆囊切除治疗。

2. 褪黄治疗胆红素高者可应用改善胆红素代谢药物。

3. 常规补充叶酸治疗。

4. 溶血严重者或出现溶血危象时,应给予输悬浮浓缩红细胞治疗。

(七)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良好,

2.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ICD-10:D58.00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分析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历分析 病历介绍: 患者,男,18岁,因“身目黄染,小便黄3日”来诊。 病史:患者自诉一周前受寒感冒后出现发热,无畏寒,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遂于当地门诊输液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3日前出现身目黄染,小便黄,时伴右肋部不适,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昨日体温已恢复正常,未再发烧。纳差,眠可,大便质稀,不成形,1-2次/日,小便调。 查体: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肋下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64.9%。感染系列((-)、IM IM 细胞4条再具备其它IM 加入葡萄糖注射液150-25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7-10d ;给予维生素C 、肌酐、辅酶A 保肝治疗。48例合并肝损害IM 患者治疗10天复查肝功,42例回复正常。其余6例口服维生素及联苯双酯保肝治疗1个月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4]。 本例患者在确诊IM 的同时合并肝损害,临床治疗上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维生素B6注射液0.2、维生素C 注射液2.0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0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250ml 静脉滴注,每日一次,8天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 参考文献 [1]谢正德.儿童EB 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J].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7,22(22):1759-1760. [2]蒋娟.于洁.王晓莉.等.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1例临床分析[J].

精心整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2):919-922. [3]王珏,梅爱农,闵秀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90-791. [4]罗泽民,苏海涛,谢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J].华西医 学.2012,27(8):1190-1193. 精心整理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肿瘤遗传学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对Ph染色体的正确描述: A.22q+ B.22q- C.9q+ D.9q- E.der(22)t(9;22)(q34;q11) 2.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致病基因为: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3.下列哪个基因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A.ras B.rb C.p21 D.MTS1 E.NM23 4.下列哪种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标志染色体: A.13q14- B.5p- C.22q- D.t(8;14) E.17q+ 5.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是:A.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 D.抗癌基因 E.隐性癌基因 6.Knudson提出的“二次突变假说”中,非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体细胞 E.生殖母细胞7.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多基因遗传 B. 染色体畸变引起 C. 遗传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单基因遗传 8.Bloom综合征(BS)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9.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畸变引起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0.共剂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______。 A. 单基因遗传 B. 多基因遗传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遗传易感性 E. 染色体畸变引起 11.肾母细胞瘤属于______的肿瘤。 A. 染色体畸变引起 B. 遗传易感性 C. 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多基因遗传 E. 单基因遗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常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常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6岁以下患儿常表现为轻症,甚至隐性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为EB病毒感染,经密切接触病人口腔唾液而感染,输血及粪便亦为传染源之一。病毒进入口腔后,在咽部淋巴组织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主要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具有淋巴细胞的组织与内脏。 【诊断】 (一)症状及体征 1.潜伏期:小儿潜伏期较短,约4~15天,大多为10天,青年期潜伏期可达30天。 2.临床表现:或急或缓,半数有前驱期,继之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恶心、疲乏、出汗、呼吸急促、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 (1)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中高热,一般波动于39℃左右,发热多维持约1周左右,可有自限趋势。幼儿可不发热或仅为低热。 (2)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在患儿主诉中多以发热及颈部肿块为主。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最易受累。肿大淋巴结亦可出现在腋窝,肱骨上髁及鼠蹊部。查体中淋巴结多质地软,无明显粘连,压痛不明显或有轻压痛。 (3)咽峡炎: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白色膜状物,不易拭去,为扁桃体的炎性渗出。 (4)皮疹:部分患儿可在病程的4-10天左右出现皮疹,为充血性皮疹,皮疹可为多形性,无明显特异性。可表现为如: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及水泡样等。 (5)肝脾肿大:患儿可有肝、脾的肿大。部分患儿可出现脾破裂,因此需要休息,避免腹部外伤。 (6)其它症状:部分患儿可有鼻塞、眼睑浮肿、睡眠时打鼾。多为EB病毒感染后所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增多,白细胞总数只中度增加,多见于病程第二周。也可正常或下降。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诊断标准要求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10%,但不同时期其比例不同,因此诊断及判断疾病控制并不能仅依此项。 2.血清嗜异凝集反应:一般认为1:40以上即为阳性反应,1:80以上更有意义。此项检查于起病5天后即可呈阳性反应,一般在疾病的第2~3周达高峰,可持续2~5月。(目前较少进行此项检查)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1 病史 应仔细询问病史,注意发病时年龄及家族调查,75%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2临床表现 2.1 贫血轻重不等,于再生障碍危象或溶血危象时加重,多表现为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2 黄疸或轻或重,呈间歇性;详细询问病史,多自幼即反复发作。 2.3 脾脏可轻至重度肿大,多同时有肝肿大,常有胆囊结石。 2.4 约75%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实验室检查 3.1 具备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红细胞MCHC增高。 3.2 外周血涂片可见胞体小、染色深,中心淡染区消失的小球形红细胞,多在10%以上(正常人<5%),多可达70%,也有约20%的患者缺乏典型的球形红细胞。

3.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F):正常人开始溶血0.42%~0.46%,完全溶血 0.28%~0.32%。本症多于0.50%~0.75%开始溶血,0.4%完全溶血。 3.4自溶试验(48小时):溶血>5%,温育前先加入葡萄糖或ATP可明显减少溶血。 3.5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阳性(150秒以内)。 3.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红细胞膜蛋白分析:部分患者可见收缩蛋白等膜骨架蛋白缺少。 3.7 伊红-5’-马来酰亚胺(EMA)流式检测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编码(ICD-10: D58.002)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10天内。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1常规: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尿常规+尿Rous、大便常规+潜血、血型、输血相关检查(肝炎病毒全套、HIV 病毒、梅毒)。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肿瘤遗传学) 1、癌家族(cancer family)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ncer)家族性癌通常表示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3、原癌基因(cellu1ar oncogene,c-onc)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在适当环境下被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4、干系与旁系(stemline and sideline )在肿瘤多克隆细胞群中,占主导数目的克隆构成肿瘤干系,占非主导数目的克隆称为旁系。 5、众数(model number)指肿瘤细胞干系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众数。 6、二次突变假说(two-hit hypothesis)二次突变假说假设视网膜细胞瘤是由两个独立与连续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即二次突变事件引起的。遗传性肿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并且传递给胚胎发育的每一个体细胞,而第二次突变随机发生在体细胞中。在这种情况下,双侧视网膜的细胞都有可能发生第二次突变井形成肿瘤。相比之下,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同一个体细胞发生两次独立的突变,因而在双侧视网膜都发生二次突变的可能性较小。 7、特异性标记染色体(specificity marker chromoso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并产生部分染色体断裂与重接,形成了一些结构特殊的标志染色体,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够在肿瘤细胞中稳定遗传,称为特异性标志染色体,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8、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发现了一条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异常染色体,称为Ph染色体。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它可以作为CML的诊断依据。 9、多步骤致癌(multistep carcinogenesis)假说多步骤致癌假说又称多步骤损伤学说(multistep theory) ,细胞癌变往往需要多个癌相关基因的协同作用,要经过多阶段的演变,其中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不同癌相关基因的激活与失活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空间位置上也有一定的配合,所以癌细胞表型的最终形成是这些被激活与失活癌相关基因的共同作用结果。 10、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指正常细胞中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也称抑癌基因或隐性癌基因,例如p53 p16等 11、癌基因(oncogene)能够使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例如src,N-RAS 等。 12、标志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较多地出现在某种肿瘤的细胞内、结构异常的染色体。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所致的溶血性疾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HS是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病于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报道。HS临床特征为程度不一的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和脾肿大;血液学特征为外周血细胞涂片可见到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实验室检查为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增高。HS见于世界各地,男女皆可发病。国内目前无确切的发病率统计。在北方地区,HS居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首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HS大多数患者家族中有同样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发现在第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HS约1/4的患者缺乏明确的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少数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往往是合并发生新的突变而发病。 基本的发病机制是组成红细胞膜的蛋白基因异常,主要涉及的是膜收缩蛋白、锚蛋白、区带4.2 蛋白和区带3蛋白。这些红细胞膜上蛋白基因的异常最终使红细胞膜脂质失去膜骨架的支持,稳定性减退,结果使红细胞表面积减少,是形成小球形红细胞的基础。 脾脏是小球形红细胞的主要破坏器官。脾脏破坏球形红细胞的基本因素是:①红细胞内在缺陷而形成球形;②脾脏结构的完整。 三临床表现贫血、黄疸、脾脏肿大是H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三者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临床根据不同的表现将HS分为:典型HS、轻型HS、无症状携带者和重型HS。 1.贫血 贫血轻重程度不一,从无症状至危及生命的贫血。常在一些诱因时贫血加重,如各种感染、重体力活动、妊娠等。 2.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在50%,严重者甚至需要换血。 3.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程度不一,一般为中度肿大。大多数患者在查体时可触及到脾脏。 四检查1.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多在5~20%。但当发生溶血危象时,网织红细胞计数会降低。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

项目名称: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首席科学家:尚永丰北京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瞄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整合国内优秀研究人员,系统深入地开展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下:阐明表观遗传关键机制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明确表观遗传调控在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揭示EMT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及细胞重编程机制;阐明细胞微环境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整合各种信息数据,描绘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的技术体系,实现我国在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恶性肿瘤预警、诊断、治疗和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靶标,发现几个潜在的可以用于乳腺癌、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治疗的分子靶标,并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发现一批新的组蛋白修饰因子,探明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机制,筛选一批肿瘤相关ncRNA,鉴定一批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的ncRNA分子靶标;鉴定一批新的EMT关键调控因子;发现针对转移型乳腺癌、肺癌的新的有效治疗靶点。 2、建立一整套适应于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 3、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研究生(含硕、博)50名以上、 博士后12名以上。 4、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8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 发表论文25篇以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分析

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历分析 病历介绍: 患者,男,18岁,因“身目黄染,小便黄3日”来诊。 病史:患者自诉一周前受寒感冒后出现发热,无畏寒,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遂于当地门诊输液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3日前出现身目黄染,小便黄,时伴右肋部不适,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昨日体温已恢复正常,未再发烧。纳差,眠可,大便质稀,不成形,1-2次/日,小便调。 查体: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肋下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检验结果:2013-9-27日:血常规:WBC:13.03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21.4%,淋巴细胞比率64.9% 肝功:ALT:441U/L AST:226U/L 白蛋白:38.1g/L A/G:1.0 ALP:246U/L GGT:681U/L TBIL:70.4umol/L DBIL:47.2 umol/L IBIL:33.2umol/L。感染系列(-)。 腹部B超:1.脾肿大2.肝脏体积略增大 2013-9-29日EB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结果示:EB病毒:5.54x10^6/L、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由上述症状及检查结果可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历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IM在儿童时期较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1]。尽管IM大多呈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累计多个器官和系统,出现多脏器、系统的功能损害,其中以

肝脏损害最为常见[2]。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衰竭或进展为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 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也可以单一症状, 因此易被某一症状所迷惑早期不易识别。 IM的诊断标准[3]:典型IM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大和肝脾肿大;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10%;血嗜异凝集实验阳性;EB病毒抗体壳抗原抗体(EBV-CVA-IgM)阳性。符合第4条再具备其它3条中的任何1条即可诊断。 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查体发现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泪下可触及,肝功异常,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增高,B超示肝脾肿大。诊断上并无特异性,有可能诊为急性肝炎,有经验的医师会考虑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故进一步检查发现EB病毒(+),由此可确诊。 治疗上多以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每次5mg/kg,每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对肝损害的IM患者在肝功能报告提示肝损害成立时给予甘草酸二胺(商品名:甘利欣注射液)50-1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150-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7-10d;给予维生素C、肌酐、辅酶A保肝治疗。48例合并肝损害IM患者治疗10天复查肝功,42例回复正常。其余6例口服维生素及联苯双酯保肝治疗1个月复查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4]。 本例患者在确诊IM的同时合并肝损害,临床治疗上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维生素B6注射液0.2、维生素C注射液2.0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8天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复查。 参考文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例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历分析病历介绍: 患者,男,18岁,因“身目黄染,小便黄3日”来诊。 病史:患者自诉一周前受寒感冒后出现发热,无畏寒,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遂于当地门诊输液治疗4天(具体用药不详),3日前出现身目黄染,小便黄,时伴右肋部不适,恶心欲吐,倦怠懒言,昨日体温已恢复正常,未再发烧。纳差,眠可,大便质稀,不成形,1-2次/日,小便调。 查体: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肝脾肋下可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检验结果:2013-9-27日:血常规:WBC:13.03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21.4%,淋巴细胞比率64.9%肝功:ALT:441U/LAST:226U/L白蛋白: 38.1g/LA/G:1.0ALP:246U/LGGT:681U/LTBIL:70.4umol/LDBIL:47.2umol/LIBIL:33.2umol /L。感染系列(-)。 腹部B超:1.脾肿大2.肝脏体积略增大 2013-9-29日EB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结果示:EB病毒:5.54x10^6/L、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由上述症状及检查结果可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历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IM在儿童时期较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1]。尽管IM大多呈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可累计多个器官和系统,出现多脏器、系统的功能损害,其中以肝脏损害最为常见[2]。严重者可引起肝功能

遗传因素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从遗传学角度说,人体内一切生命过程都与遗传有关,肿瘤也是如此,但肿瘤的遗传表现与一般遗传病不同。肿瘤是由于肿瘤的细胞不仅形态和结构异常,并进行自主性增殖;肿瘤的发生也是在基因结构或表达异常的基础上,经过复杂的演变而成的,因此肿瘤也是细胞或分子遗传病。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一、肿瘤的病因 1.化学因素 2.物理因素 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损伤等。例如慢性炎性刺激如慢性皮肤溃疡、结石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慢性子宫颈炎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有时可发生癌变。创伤如骨肉瘤、睾丸肿瘤、脑瘤等患者常有外伤史。

3.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寄生虫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致上皮性肿瘤,主要是子宫颈和肛门生殖器区域的鳞状细胞癌;Epstein-Barr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4.免疫因素 肿瘤可产生肿瘤特异性抗原,引起宿主一系列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攻击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 儿童期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这两个年龄组肿瘤的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 胸腺摘除动物和胸腺先天发育不良患者,由于细胞免疫缺陷,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 5.激素因素 乳腺癌、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切除卵巢或用雄激素治疗,可使乳腺癌体积缩小。 6.性别年龄因素

生殖系统、乳腺、甲状腺、胆囊的癌瘤多见于女性;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鼻咽癌则多见于男性。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肉瘤多见于青年。而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则多见于幼儿。 二、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1.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1)癌家族:指一个家系在几代中有多个成员发生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的恶性肿瘤。 这是一个癌家族综合征前三代的系谱图,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在842名后裔中有95名癌患者,其中患结肠癌(48人)和子宫内膜癌(18人)者占多数。这95人中有13人癌为多发性,有19人癌发生于40岁之前,有72人的双亲之一患癌,男女患者比为47:48。 (2)家族性癌 在一个家族内多个成员患同一类型的肿瘤称家族性癌。 12%~25%的结肠癌患者都有结肠癌家族史。许多常见肿瘤(如乳腺癌、肠癌、胃癌等)通常是散发的,但一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此外,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通常高于一般人群3 ~ 4倍。这表明一些肿瘤有家族聚集现象,或家族成员对这些肿瘤的易感性很高。 3.遗传性肿瘤 结肠癌患者系谱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讲稿最终版本

前段时间,我们科室接待了一位面容苍白的患者,因为是我的一个朋友,所以我就留心了一下,结果发现她的血涂片居然是这个样子,大家看,这张血涂片上面的红细胞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难道仅仅是颜色深一点吗? 情况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这些颜色深一点的是球形红细胞,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 接下来,我们将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概述,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去了解他。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spherocytosis)是红细胞先天性膜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因外周血中出现球形红细胞而得名, 1、发病率,世界范围内大概是十万分之二十到三十,目前我国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 2、发病年龄段,一般来说,遗传性疾病可以自幼就开始发病,但是他的临床表现的时间,差异很大,任何一个年龄段都会发病,但大概三分之二的患者是在成年以后发病; 3、地域差异,白种人发病率高达两千分之一,没有其他集中发病的区域。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圆润饱满,凹凸有致的红细胞变成了一个人人都不喜欢的球状体型,难道是因为减肥不成功吗? 问题出在基因上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基因的缺陷引起红细胞膜的骨架蛋白异常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目前了解的比较多的主要是8号染色体的异常,红细胞膜蛋白的缺陷涉及到一组膜蛋白,主要有锚蛋白、血影蛋白、带3蛋白、带4.2蛋白等等,这些不同的蛋白对应不同的基因和染色体,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的是锚蛋白,它对应的是ANK1基因的突变,而这个突变,会造成8号染色体短臂的缺失,有40%到65%的几率引起发病,其他致病基因的缺陷尚不明确。 当机体出现异常的球形红细胞,会出现怎样的临床表现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脾脏在我们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清除衰老,变形等异常的红细胞,由于球形红细胞通过能力的减弱,被大量的破坏在脾脏,而这种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贫血,而红细胞被破坏的产物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黄疸,脾脏也由于红细胞在此破坏、刺激增生而越来越大。 所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黄疸和脾脏肿大,但是,他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表现的很轻微,往往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胆红素轻微升高,完全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也有的人则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所以他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轻型多在儿童时期发病,由于儿童骨髓的代偿能力很强,不会出现贫血,这种类型大概占到25%左右;中间型在成年人时期发病,有轻到中度的贫血或者是脾脏的肿大这种类型大概占到三分之二左右;有极少数的病人表现为重型,会有很严重的贫血,还可出现贫血的溶血危象、再生障碍危象,会造成生命危险。 并发症,它主要是长期贫血带来的危害,长期的贫血可以使我们的组织器官处于一个缺氧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像心功能不全这些临床表现。再一个就是可能会出现溶血危象,再生障碍危象,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另外一个重要的并发症是容易形成胆石症,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胆红素过度的排泄,沉积在胆道里,可以造成胆石的形成。 所以,HS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起来就是:贫血,黄疸,脾脏肿大和胆石症等等,但是,这些症状在临床上不具备特异性,因为很多的疾病都可以导致这些症状,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确认它,去诊断它? 所以,重点来了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1、诊断时可以根据它的临床表现进行,它主要是三大症状,贫血、黄疸和脾脏肿大; 2、血常规的检查 H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下降,<80fl 参考值:80-94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浓度>354g/L 参考值: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4% 参考值:0-14% 灵敏度63% 特异度90% 3、外周血细胞涂片,球形红细胞的显著增高,大于20%;这也是这个疾病比较显著的特征, 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smotic Fragility test OFT) 他是筛查红细胞膜缺陷的常规试验,本试验测定红细胞对各种浓度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在低渗盐水中,水分透过细胞膜,使红细胞逐渐胀大破坏。红细胞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表面积大而体积小者对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较大,反之则抵抗力较小(脆性增加)。球形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值减少,对低渗溶液特别敏感,脆性显著增加。

红细胞形态改变.

红细胞形态改变 1、正常形态与大小 正常红细胞为淡红色双凹圆盘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μm,中央淡染区的大小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3~2/5左右。 2、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增多:涂片中此种细胞超过20%才有诊断价值,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椭圆性红细胞增多:一般高于25 %~50%才有诊断价值,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性细胞增多症。 (3)口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状如微张口的嘴形或鱼口状,超过10%有诊断价值,常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可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酒精中毒。 (4)靶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但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素存留而深染,形似射击的靶标,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缺铁性贫血等。 (5)镰形红细胞:状似镰刀,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6)泪滴形红细胞:呈泪滴状,见于骨髓纤维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7)棘细胞及刺细胞:棘细胞外周呈钝锯齿状突起,刺细胞外周呈不匀称、不规则的棘刺状突起,主要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β脂蛋白血症)。

(8)裂细胞:指红细胞发生各种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可呈梨形、新月形、逗点型、三角形、盔形等,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血管创伤性溶血性贫血。 3、大小异常 红细胞大小异常包括:①小红细胞,直径<6 μm,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②大红细胞,直径>10μm,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③巨红细胞,直径>15μm,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④红细胞大小不均,直径相差可达一倍以上,见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等,其中以巨幼细胞贫血最为明显。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导读: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幼儿为主要发病 群体的以遗传为主要发病原因的细胞膜异常溶血性贫血症。若父母一方得这种病,则其孩子发病的机率很高,而且此种疾病会一直遗传下去,影响后代,又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多在幼儿时期发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呢?下面编辑为大家介绍一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以幼儿为主要发病群体 的以遗传为主要发病原因的细胞膜异常溶血性贫血症。若父母一方得这种病,则其孩子发病的机率很高,而且此种疾病会一直遗传下去,影响后代,又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多在幼儿时期发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呢?下面编辑为大家介绍一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常见症状为贫血、肝脾肿大及黄疸,但每个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区别。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病情较轻的患者,此类患者多为儿童,约占总患病人数的25%,临床症状为轻度贫血和肝脾肿大,症状较轻的原因为先天发育较好,骨髓代偿功能好;第二种为中间型患者,此类患者多为成年人,

约占总患病人数的65%,临床症状为中度贫血和肝脾肿大;第三种为病情较重的患者,此类患者约占总患病人数的5%左右,虽 患病人数少,但临床症状最为明显,主要为严重贫血、溶血性或再生障碍性危象。病情较重的患者只能长期依赖输血来维持生命。 以上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的临床症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呢?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临床症 状为黄疸、巨脾、严重贫血等。情绪激动、病毒感染都会诱发其他并发症,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畏寒怕冷、高热不退、急剧贫血的临床症状。胆石症是其并发症,由胆红素排泄过多引起;慢性溃疡也是其并发症,由胆石症发展而成。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 了解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后,一旦出现症状,就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治疗疾病。手术治疗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手术为脾切除手术,此手术有利于改善贫血、黄疸症状。若患者严重贫血或溶血,应在做手术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比如叶酸,或者用其他方法辅助治疗,比如输浓缩红细胞。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知患者答案。

恶性肿瘤的遗传学分析

恶性肿瘤的遗传学分析 摘要:现在的我们对于肿瘤依然存在着恐慌畏惧,即使是良性肿瘤,心中也难于镇定,更何况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其病因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既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导致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病毒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等。从近代医学、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这些环境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细胞内遗传物质,使其结构、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关键词:恶性肿瘤遗传分析机理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恶性肿瘤的细胞能侵犯、破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有一些遗传病常可并发癌症,因而被看作是遗传性癌前病变。癌症是细胞的增多和不受限制的生长,而细胞的增殖是受遗传控制的,可见,所有癌症都可能涉及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患者容易并发恶性肿瘤已屡见报道。如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急性白血病发病率较正常群体高18~20倍,发病年龄提早2~3年,甚至在新生儿期就出现白血病血相,易于发生白血病反应,患者伴发其他恶性肿瘤也较一般儿童高2~6倍;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症中,条索状卵巢可恶变为卵巢癌;其他一些染色体异常如体质型13q14.2中央缺失患者易患视网膜母细胞瘤,11p13中央缺失患者极易患肾胚胎瘤等等。这些都提示染色体病并发某些器官或组织癌变的倾向。 一、按基因遗传的不同方式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的肿瘤和多基因遗传的

肿瘤。 1、单基因遗传的肿瘤 人类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种类是按单基因方式遗传的,这些单基因遗传的肿瘤的特点是发病年龄轻而且是双侧发生或多发性的,例如遗传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Wilm瘤和嗜铬细胞瘤等肿瘤是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在同一外界致瘤因素刺激下,不同基因型的动物发病率不同。人类某些肿瘤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如结肠多发性息肉、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肾母细胞瘤等。也有一些患者有肿瘤家族史,父母兄妹中易患肿瘤,但肿瘤类型可各不相同。肿瘤家族史或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仅是一种“易感性”,作为环境致癌因素作用的基础。 某些单基因遗传的综合征常和肿瘤的发生联系在一起。人类3000多种单基因的遗传性疾病中,有240多种综合征都有不同程度的患肿瘤倾向,肿瘤是组成该综合征的一部分。这类单基因遗传病属遗传性癌前疾病,常被称为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大部分按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部分属常染色体隐性或X性连锁遗传,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等。 2、多基因遗传的肿瘤 多基因遗传的肿瘤大多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这些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多基因遗传的乳腺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群体的发病率。

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筛查

项目简介 据医学统计显示,肿瘤的发生并不是随机的,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胃癌等多种癌症都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其中有5%-10%的肿瘤具有明确的遗传性。如果家族近亲中有两人以上患有癌症,那么其余家族成员罹患癌症的风险是比较高的。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遗传性肿瘤相关的致病突变,从而预知特定肿瘤发生的风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 技术优势 1、检测全面: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及重复。可以选择一次性筛查多达十六种遗传性肿瘤,涉及到一百多个基因,性价比高; 2、准确性高:运用芯片捕获技术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性高达99%; 3、专业性强:完善的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数据库; 4、检测时间短:实现检测及数据分析自动化,效率高。 检测项目 1.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万/年,发病率是120万/年。而女性患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另外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肺癌的基本类型包括两种: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敉的80-85%。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的一个未分化癌分型,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20~25%,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大多数小细胞肺癌诊断时已为广泛期,局限期最多占1/3。 肺癌易感基因:KRAS、EGFR等 2.肝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的诊断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EBV)所致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外周血显着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 B V。病原学 EBV属疱疹群。1964年由Epstein、Barr等从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先发现。病毒呈球 形,直径约180nm,衣壳表面附有脂蛋白包膜,核心为双股DNA。 本病毒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故病毒分离较困难。但在培养的中用免疫荧光或法可检出本病毒。EBV有嗜B细胞特性并可作为其致裂原,使转为淋巴母细胞。 EBV有五种成分,即病毒衣壳抗原(VcA)、膜抗原(MA)、早期抗原(EA)、补体结合抗原(S)和核抗原(EBNA)。各种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带毒者及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健康人群中带毒率约为15%。 (二)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 (三)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及患者更多见。6岁以下幼儿患本病时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15岁以上感染则多呈典型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二次发病不常见。 病因学

EB病毒为本病的病原,电镜下EB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疱疹病毒组的其他病毒相似,但不同。EB病毒为,完整的病毒颗粒由类核、膜壳、壳微粒、包膜所组成。类核含有病毒DNA;膜壳是20面体立体对称外形由管状蛋白亚单位组成;包膜从宿主细胞膜衔生而来。EB病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仅在细胞、传单患者血液、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中繁殖,因此病毒分离困难。 EB病毒有6种抗原成分,如膜壳抗原、膜抗原、早期抗原(可再分为弥散成分D和局限成分R)、补体结合抗原(即可溶性抗原S)、EB病毒核抗原、淋巴细胞检查的膜抗原(lymphacytedetectedmembranceantigenLYDMA),前5种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LYDMA 则尚未测出相应的抗体。 免疫病学 EB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在生命早期即受感染,但症状不明显。尽管感染后宿主出现免疫反应,但一半以上的人仍可不断地排出病毒,造成病毒播散。在卫生状况良好的环境,EB病毒感染延迟至青壮年。EB病毒可以通过接吻传播,首先感染口咽,然后扩散至其下的。及其腺体中的B淋巴细胞有EB病毒受体,感染后,少数B细胞出现溶解并释放出病毒颗粒,而大多数B细胞不能生产病毒,病毒DNA以染色体外游离体(extrachromosomalepisome)方式潜伏下来。在多种EB病毒编码的多肽作用下,潜伏感染的B细胞出现多克隆活化和增生,进入循环中并分泌多种特殊的抗体,包括heterophil抗绵羊抗体,检测这种抗体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急性感染早期,受感染的细胞生产病毒,病毒经后进入唾液,现在还不知道病毒颗粒来源于口咽上皮还是B细胞。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和TP53基因种系突变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5.004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和TP53基因种系突变 唐月佳高怡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与肿瘤科(上海 200127) 摘要: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所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肿瘤易感倾向。TP53基因的种系突变占到所有遗传性肿瘤的20%~30%,是最常见的肿瘤突变基因。通过对TP53基因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对遗传性肿瘤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管理。 关键词:肿瘤遗传易感综合症;p53基因;肿瘤抑制蛋白p53;Li-Fraumeni综合征 Pediatric inherited cancer predisposition syndromes and TP53 germ-line mutation Reviewer: TANG Yuejia, GAO Yij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Oncology,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127, China) Abstract:Pediatric inherited cancer predisposition syndromes are a group of diseases caused by germ-line mutation of cancer related genes. The patients are susceptible to cancers. TP53 germ-line m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seen mutant gene in cancers that accounts for 20%-30% of all germ-line mutations of inherited cancers. TP53 gene mutation screening could help clinicians to better manage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hereditary cancer predisposition syndrome; p53genes;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p53; Li-Fraumeni syndrome ·文献综述· 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是指由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所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大约占所有肿瘤患者的5% ~10%[1, 2]。相比普通人群,该类患者肿瘤易感倾向明显,即肿瘤患病率高、初发年龄低、多发肿瘤常见,多伴有阳性肿瘤家族史,且与某些先天缺陷和癌前病变存在密切联系。相对而言,儿童受环境致癌因素影响较成人少,所以遗传因素在儿童肿瘤发生中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3]。事实上,对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始于儿童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由肿瘤抑制基因RB1突变引起。研究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需要RB1的两个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丧失肿瘤抑制功能。而RB1种系突变基因携带者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远较散发患者两个等位基因同时或先后发生体细胞突变的概率高,所以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较散发患者低,多见双侧病变,常伴有阳性家族史。该病全球每年约有9 000个新发病例,各地分布无明显差异,患儿多在4岁前确诊,预后与确诊年龄密切相关[4],所以尽早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中RB1突变基因携带者对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全球已确认超过50种类似的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5],包括Li-Fraumeni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Fanconi贫血、Wilm’瘤、幼年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乳腺卵巢肿瘤等[6],其中有大量肿瘤或癌前病变发生在儿童时期,并且可见明显遗传早现现象,而其相关先天性缺陷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现和诊断。由于对这些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制被阐明,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对不同肿瘤患者做出更合适的临床决策,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已知肿瘤相关基因中,肿瘤抑制基因TP53(MIM# 191170)突变最常见,它存在于人类至少50%的肿瘤中,占所有遗传性肿瘤种系基因突变的20% ~?30%[7]。T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17p13.1),长20 kb,共11个外显子,编码产物为转录因子p53蛋白[8]。当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等不同,转录因子p53蛋白会通过调控一系列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修复或促进细胞衰老、凋亡,最终达到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目的[9]。TP5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原有肿瘤抑制作用失效甚至是获得促进肿瘤生成的新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