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研究综述

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

摘要: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自1984 年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其一系列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一直倍受评论界和文艺界关注。受到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深刻影响,余华的语言简洁明快、新锐诡异,通过语言的尖新求变阐释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余华小说语言的研究,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综述;

语言学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小说及其他文学样式的载体,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正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体现出来的。风格成熟的作家在作品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余华是一位成就突出的中国当代先锋作家,其作品一直是学术界和评论界讨论的热点。自1984 年评论家肖复兴发表的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开始,关于余华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早期主要是针对单篇作品的研究论文,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对余华作品多角度多方位解读的论著。综观20 余年的余华研究历程,评论界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从五个方面展开: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成因;创作母题及演化;创作风格的前后转变;独特的叙事艺术,以及比较研究等等。这其中对于余华小说语言的探索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加以简单的评述,系统地勾勒出余华小说语言研究的运行轨迹。

一、纯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表现出对文学的语言和文本的巨大热情。他作品中关于暴力、死亡、苦难和欲望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等都因其语言的独特运用而引起文坛的关注。评论界也纷纷从文本分析的文学角度谈语言特色。研究余华的著名学者李平教授说:“在小说的语言上,语言的‘诗话意味’没有了,少了些文人气,而多了些民间文学的喜剧风格。”邓大琥的《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中,用“简洁又动感十足的语言”、“诗兴的比喻”来强调作品语言的“真实性”;正如马知遥在《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中说:“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这类评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小说事件语言、人物语言的归类分析,来强化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在比较文学领域,也涉及到了余华小说语言的比较研究。“评论家都认为小说的语言多借鉴了国外先锋语言”;“十分重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主观性描述新奇而时髦,句子结构复杂而冗长”①“‘许多年以前’,‘许多年以后’,《百年孤独》中的这种句式得到了充分的实现,打破了故事的自然进程,使故事随意跳出原有的封闭圆圈任意确定新的起点,巧妙地进入了叙述的进程之中。”②黎晨的《黑色幽默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研究》中也以余华为例,对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作了简要的艺术性分析。

二、叙述学、文艺学角度谈语言运用:

在关于余华“怎么写”的文本形式研究中,对其作品的叙述语言、文类颠覆、重复叙事等层面的研究经久不衰,而且呈现出“细化”倾向。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对其文本形式的研究分为1990 年前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9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文本形式研究多谈及余华作品的叙述语言与常规小说的不同之处。如张卫中于1990 年发表的《余华小说解读》(当代作家评论)和王彬彬于有1991 年发表的《余华的疯言疯语》(当代作家评论)。在研究者早期的印象中,余华小说对被叙时与叙事时间进行割裂,其文本序列“成了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词语施虐”,“像一堆白日梦呓,或者像一个精神病人的疯言疯语”。③这些属于印象式的评论,探索出余华小说的语言由于陌生化效果、由于能指的泛化和感觉的幻化而具“仿梦小说”的特征,而这种叙述语言是为其颠覆日常传统经验服务的。这时期对余华叙述语言的研究中,全新阐述了一种新的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但研究者认为,这种叙述语言的变革是余华为突破日常经验和话语规范的束缚而采取的叙事策略。因此,在这一时期叙述语言的研究中,语言始终作为一种载体。

第二个时期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评论界多探讨其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叙事研究中侧重了对文本语言和话语方式的解析。如谢有顺的《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当代作家评论,1993(2)),在对《在细雨中呼喊》的研究中,认为该小说的显著变化是“大量启用了心灵语言”;吴义勤在《切碎了的生命故事——余华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试评》(小说评论,1994(1))中分析了小说的语言意象、预言式叙述和分析式叙述两种典型的话语方式。余弦在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论述中虽谈及语言的重复修辞手法,但更着重的是对叙事重复和主题重复的研究,从而引起了研究者对作品叙事技巧和方式的关注。

第三个时期是21 世纪初,这个时期对余华作品叙事研究从更小更细的方面介入。如石慧的《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罗绮卫的《浅论余华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及张卫中的《余华小说的时间艺术》都从细微角度进行研究,其中涉及对叙事语言的简要概括。同时期,高校对余华及其文本语言的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据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自2001 年——2005 年,全国高校以余华及其代表作为研究主体的硕博论文共计18 篇,其中论及作品语言的共4篇。

三、语言学角度谈语言

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视文本和语言为文学的生命。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他对小说语言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实验。这种在文学中将语言视为独立的自足的表现,近五年来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学术界充分运用语言本体论、符号学等理论探究余华语言词语、句式、修辞等。如在《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语言的本初性特征》(2003)中,何滢运用具有本初性特征的内部语言解释了它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运用;在《〈许三观卖血记〉的语篇衔接与语言风格》(2005)中,董育宁对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用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根据20余年来学术界与评论界对余华及其文本语言研究的有效梳理,可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角度:从文学角度、叙述学角度、美学角度探讨小说语言,仅仅是停留在艺术分析的层面上。无论是从先锋文学的特征出发,还是从叙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都把语言看作一种研究载体,为主题思想的阐述、为揭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提供论点支持。

2.研究材料:对余华作品语言层面的观照和专门研究并不多。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论著,多是对余华单个作品的语言形式给予关注,对具体文本的研究还不够细致,目前也没有出现综合余华全部作品语言为研究材料的文章。

3.研究方法和结果:近几年来虽有学者从修辞学、符号学角度对余华作品语言进行了研究,但却没能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和高度进行研究。在对余华作品的叙事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在文本的修辞研究方面,尽管有研究者在论文中偶有提及,如余弦的《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然而能从这方面有所彻底突破的论文仍然不多。

结语:

余华作为80年代异军突起的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自觉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语言本体论的深刻影响,在创作中关注语言自身,使他的小说语言呈现出与传统文学语言迥然不同的尖新诡异的风貌,他看重语言的弹性、可变性和潜隐性,努力突破语言的常规形态:如句式的错位与变形、词组特殊的搭配与组合、标点的省略或繁复等。因此,运用语言学理论深入分析余华小说的语言,对小说文本进行语言角度的解析有助于对小说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①何滢. 余华:短暂而安详地叙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2).

②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先锋[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③张崇员.20 年来余华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许三观卖血记》赏析_共4页

《许三观卖血记》赏析 《许三观卖血记》是著名作家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一、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中国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1977 年高中毕业后,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23岁进入县文化馆,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后就读于由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1989年调入浙江嘉兴市文联,现定居背景。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 余华是先锋小说”勺代表作家之一,其写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 的作品诸如《世事如烟》、《现实一种》、《鲜血梅花》等通过对暴力、死亡和血腥的冷静的叙述,以及在冷静”背后的愤怒和人的生存环境,让当时不少读者、批评家为之骇异。90年代开始,余华的小说还是从先锋向世俗转变,作品中温情”开始出现。正如作者在《活着》中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当然作者仍然关注着人的生存状况。 二、作品简介 《许三观卖血记》发表于《收获》1995年第6期,同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由台湾麦田和香港博益以及海南公司出版,并被译成法文、韩文、德文和意大利文出版。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主要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恶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他坐着,哭了。 小说中许三观总共卖血十二次,第一次卖血是出于好奇,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结实,同时也掌握了献血的一些道理,并用卖血的钱娶了许玉兰;第二次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目录

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 ××××专业学生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苦难与生命,历来是各个时代作家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无论是鲁迅《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死去,或者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凄凉结局,无一不体现出底层人民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悲惨结局,毫不例外的铺垫了任务的悲剧命运,这或许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余华的《活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关键词:苦难与生命悲剧命运生存理念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armers in Yu Hua's "live" Student majoring in ×××× Name Tutor Name Abstract:Life misery and historically various writers tireless pursuit of something, whether it is the tragic fate of Lu Xun "Xianglinsao" Xianglinsao, or the cold and hunger of the match selling little girl "small girl to die, or is the dismal outcome of Lao She" Camel Xiangzi ", reflect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in the face of hardship the tragic ending, without exception, pave the way for the tragic fate of the task,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论余华小说

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艺术特色 汉语言文学08级李竹根 【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中的人生”,通过反复渲染的苦难和死亡来表现以富福贵为代表的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善良和光辉以及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活着》以零度情感的叙事视角和重复的叙事手段以及充满民间特色、充满温情的叙事语言为读者打开了一片奇妙的心灵领域: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余华;《活着》;重复;零度情感;语言艺术 《活着》是当代著名先锋作家余华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通过反复渲染的苦难和死亡来表现像福贵这样经历种种磨难仍执着、坚韧的活着的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善良和光辉以及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小说中重复描写了死亡,却没有展示余华以往作品中令人心惊胆战和不安的血腥、暴力、杀戮、阴谋等场面,一扫“荒寒”和“冷漠”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整部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生存的悲悯与关怀,用充满温情的语言亮出了生命的本色,让我们感受到在死亡背后涌动着浓浓的暖意,渗透着人间的温情,为活着的福贵,为活着的人找到了一个生命支点——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下面就从《活着》的艺术特色方面来加以阐释。 一.重复的叙述手段 在现代派小说中,为表现人物精神上的某种困扰,往往让某件事在人物的对话、思想、潜意识中反复出现获让同类事件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余华在《活着》中灵活运用了重复的叙述手段,即在作品中重复死亡。重复是先锋小说惯用的一种叙事手段,意在通过周而复始的重复还原作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但在表面层次上,作家并没有作任何价值判断。通过重复这一有效手段,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饿价值取向;而很多时候,通过重复,作家又可以巧妙的回避自己在作品中投注的感情,以使读者的思维产生错乱和空缺。 苦难和死亡一直是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尽管余华自己说:“作为作家本人,变化是基于他本人对自己比较熟练的写作方式的一种不满或慢慢产生疲惫感。”1然而他并没有对“苦难”这个主题产生丝毫厌倦,而是始终迷恋且乐此不彼地加以表现。《活着》名为活着,其实是由一连串的死亡故事组成的。《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叙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悲剧历程。福贵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众多亲人的死亡。年少时的福贵嗜赌成性,输掉了所有的财产后,父亲气死;从腰缠万贯到倾家荡产,成为一个每日为三餐奔忙的穷苦农民;明白了要珍惜妻子儿女时,却被拉去当了壮丁;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不在人世了,女儿凤霞因没钱治病变的又聋又哑;儿子有庆刚懂事,却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中年丧子);为女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伴侣,她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妻子家珍因得软骨病而亡;女婿二喜搬运时被压死;仅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外孙苦根却因为吃豆子被撑死!大量的死亡而至,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的向那些可爱的生命靠拢,甚至摧毁他 1余华:《新年第二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3期

余华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2年 1月 3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活着》开题报告 《活着》开题报告作者介绍: 余华,浙江海盐人。中学毕业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 结下不解之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 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 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其 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 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 年)。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 喊》及《战栗》。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 论文大纲: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 去。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 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 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 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 征兆,近乎残忍。《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 意义。篇三:张艳霞开题报告 .附表一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注:1、此表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此表将作为毕业论文(设 计)最终评分的依据。2、请正反打印。篇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余华是当代文学最受关注的小说家之一。从前期先锋小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 八六年》、《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往事与惩罚》等中短篇到九十年代向“民间叙事”转 变的《呼喊与细雨》(后改为《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无不 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余华的《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 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6月)和英文版小说集《往事与惩罚》获得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 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后,掀起了国内外不同寻常的余华小说研究和出版 热,至今尚未退尽。张清华曾说:“2000年秋未,我在海德堡大学讲授课程时常询问德国及 其他欧洲国家的学者——问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谁,回答中所喜爱是余华和莫言。我问 他们,中国当代作家很多,为什么偏爱余华和莫言,回答是:感觉他们两个与我们的经验最 接近。问他们最喜欢的作品是哪部,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许三观卖血记》”『1』。研究这样 一个炙手可热的当代作家,无疑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流甚至是文化交流都是有很大帮 助的。

湖师大真题

汇集一下2000---2012现当代的真题,并非全部都是个人成果,很多是研友的回忆或者论坛的资料。只在这里做一下汇编,以供现当代的研友更方便的参考。 2000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 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 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 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羊的门》 2.荒诞川剧《潘金莲》 3.“第三代”诗 4.苏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 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 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 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 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的民族形式 2.形象思维 3.艺术风格 4.典型人物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

历史小说研究

新历史小说研究综述 文秘1222班学号: 众所周知,对历史文化的情有独钟是中国历代文人知识分子的一个永恒的情结。近人章学诚有“六经皆史”之云,今人顾准称中国是一种“史官文化”,可坚古今所见略同。文学也往往就此被纳入历史的光圈,分享历史的崇高威望。直至今天,“再现历史”还是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相当高的赞誉,“史诗性”更是意味着精品杰作出现的标帜。从这个意义上来审度90年代历史小说,可以认为,90年代的历史小说在潜移默化地沿承着历史的血统的同时,又呈现出某种“修复”或“删定”之趋势。可谓“新”的往往又是最“旧”的,最“现代”的常常亦为最“古典”的。 从文体上来观照,叙事文类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呈现出传统历史小说、“红色经典叙事”、新历史小说等不同的形态和格式。传统历史小说和“红色经典叙事“由“正史视角“出发,富有明显的“春秋笔法”意味,强调创作的忧患意识和文学的史诗风貌;新历史小说从“野史视角”切入,在一种整合或多元化的视界中试图实现向历史的“本然性”的回归。传统历史小说和“红色经典叙事”对“历史”的艺术转载方式是将历史演绎化,并凭借着这种方式来展示历史前行的规律和趋势;新历史小说则倾向于对“历史”的感性化叙述方式,由此生发出“因文生事”的运思方式和“随意点染”式的叙写,并表现出 对“历史”的某种“改写”。 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在新历史小说研究中的有关观点与看法。 首先,新历史小说的概念范围。在新历史小说的概念界定这个课题上,评论者们大多倾向于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崭新的历史观念和独异的艺术手法描述历史的小说称之为新历史小说。他们认为这个历史小说群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判然有别,而且与50--70年代间的革命历史小说也大异其趣,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审美取向都大大有别于后两者的既成规范,显示出历史小说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尽管论者们对新历史小说此一概念所蕴涵的主要质素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围绕着时间界定这一关键环节,却又诞生出了壁垒分明的两大阵营。一类论者将新历史小说反映的时间跨度明确圈定在现代。另一类评论家对新历史小说的时间界定就要宽泛与含糊得多。如王彪就把“在往事叙说中始终贯注了历史意识与历史精神”,“以一种新的切人历史的角度走向另一层面上的历史真实”,“用现代的历史方式艺术地把握着历史”的相关小说全归属为“新历史小说”。 第二,新历史小说的范围。由于新历史小说在概念上的模糊性,将哪些作品归入新历史小说的版图,哪类作品可以构成新历史小说的主体,也就显得十分含混。颜敏的界定比较宽泛,他认为其主要作家是乔良、张炜、莫言、周梅森、洪峰、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刘震云、刘恒、方方、池莉、李晓、杨争光、李锐、陈忠实等人的部分创作。张清华则将范围界定在先锋小说之内,认为“其中最典范的作家,从莫言到苏室、格非、叶兆言,再到方方、杨争光、北村甚至包括余华等”。把《红高粱》系列小说、贾平凹的《烟》等四部“土匪系列”、池莉的《预谋杀人》、杨争光的《赌徒》等等视为“匪行小说”,并将之归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副产品,将《白鹿原》、《丰乳肥臀》、《家族》以及《少年天子》、《曾国藩》、《白门柳》视为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摘要 余华是中国大陆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位小说家,写作的文风以反映现实为主,而且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数量不多,大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且悲性较多,这些女性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余华小说典型女性形象分析入手,分析存在于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并且联系余华本人的身世特点以及余华在创作中的经历,从中深度挖掘余华创作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关键词:余华;小说;女性;分析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1) 第1章余华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 (4) 第1节物品化特征 (4) 第2节扁平化特征 (4) 第3节依附化特征 (5) 第二章余华小说中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9) 第1节男权主义的叙事视角 (7) 第2节作者主体经验的局限 (7) 第3节作者教育和阅读经历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在当代文坛上,余华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从他1987 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已经有众多的作品出版。不少作品翻译成了外文,还有一些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了荧屏。他的影响力也由平面化的纸质扩展到了立体化的影视传媒。对这样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文学评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文学评论家们把他定位为80 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关注他的创作转变。 对于余华小说中创作的典型女性形象,余华对女性的书写仍旧没有脱离男权主义的窠臼,女性形象的扁平压抑,个性的稀薄不足,人物命运的坎坷悲惨,这样的叙事模式有他先锋书写、追求叙事新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在无意识之中陷入男性中心主义的逻辑。.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余华作品,以《许三观卖血》、《兄弟》、《活着》、《古典爱情》和《在细雨中呼喊》这几部余华代表作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借助小说文本分析常用的人物特征分析方法,从典型人物的精神特征入手,分析典型女性所具有的典型精神特征,并且从男权主义的写作叙事视角、余华本身主体经验以及作者本人的教育和阅读经历入手,分析作者塑造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的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 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 是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 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 《战栗》等。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 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 写于1995 年的《活着》,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余华创作风格由?先锋?向?写实?的转型。长期以来,余华的作品创作的灵感都是源于与现 实的那层紧张关系和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正因为如此,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 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 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臵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他的心态也渐渐的变得平和,他发现了一个真正作家所寻求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控诉、揭露,而是向人们 展现高尚,是对万物理解后的一种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 世界。当时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 动了他,他决定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 的《活着》。它奠定了余华在当代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是充满温暖的情感之力作,小说以一种淡漠的话语基调,朴实平和地叙述着社会底层人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情结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常常呈现出一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对鲜血、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这种倾向与他的童年记忆、阅读经验以及80年代的先锋文学潮流有关。对暴力的残酷书写决非余华内心的真正向往,实是作者采取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人文关怀的重新提倡和对人生苦难的痛切关注。 关键词:余华;鲜血;暴力;死亡;人文关怀 在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创作中,余华通过冷漠残酷的叙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斥着血腥、暴力与死亡的世界。90年代创作转型后,余华小说的潜在主题依然与暴力有关。这种极端而强硬的叙述方式其实隐喻了作者对人和世界本身的独特理解。令许多读者关注的是,余华为什么这样迷恋于血腥和暴力的书写?或许,只有解开了这个谜底,余华精神世界的最后一道大门才会向我们真正敞开。 <一> 余华对鲜血的钟情由来已久。在中国以往的文学作品里,血莫不与道义、气节联系在一起,而余华笔下的血已无关宏旨。“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在《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成名作里,余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鲜红的血液稀释成了“眼泪”,第一次向读者显示了他冷酷的一面。而在那篇以《鲜血梅花》(1989年《人民文学》第一期)命名的小说里,他就兴趣盎然地玩味道:“一旦梅花剑沾满鲜血,只须轻轻一挥,鲜血便如梅花般飘离剑身。只留一滴永远盘踞剑上,状若一朵袖珍梅花。”到了《死亡叙述》,余华则是这样描述鲜血的:“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洗脚水似的。”而“我”却以欣赏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鲜血在地面留下的印痕,毫无痛惜之感。余华曾经坦言:“暴力因为其形式而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①[P162]对暴力的迷恋,使余华在描写鲜血时,禁不住会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欣赏的眼光来打量,甚至以华丽的语言来不厌其烦地精描细写。如在《一九八六》里,余华这样写道:“破碎的头颅在半空中如瓦片一样纷纷落下来,鲜血如阳光般四射……溢出的鲜血如一把刷子似的,刷出了一道道鲜红的宽阔线条。”在这里,鲜血四溢的视觉冲击,给人的不再是惊心动魄的畏惧,而是豪奢的感官盛宴。与此同时,余华内心的暴力倾向、死亡情结也愈来愈清晰地展现给了读者。 “暴力”也是贯穿和理解余华小说的一个关键性词语。早期如《一九八六》、《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作品,写的多是一种纯粹的肉体暴力,并希望用肉体暴力这个寓言转寓“精神暴力”和“思想暴力”。后期如《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了血腥和暴力的场景,但它们的潜在主题其实依然与暴力有关。 以中篇小说《现实一种》为例,尤其能够说明余华那冷酷的暴力美学。这篇小说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余华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暴力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虽然他只是一个孩子,可是已经开始学会使用暴力来获取快乐—— “这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朝堂弟惊喜地看了一会儿,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了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挨了一记耳光后堂弟突然窒息了起来,嘴巴无声地张了好一会儿,接着一种像是暴风将玻璃打开似的声音冲击而出。这声音嘹亮悦耳,使孩子异常激动。然而不久之后这哭声便跌落下来,因此他又给了他一个耳光。” 接着,皮皮抱着堂弟到屋外去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感到轻松自在”。就这样,暴力的旋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旋涡中。成人世界的暴力一旦展开,可绝不像孩童世界那样是非理性的,它是有计划、有安排、有目标的,它要求每一个人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摘要: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先锋;转变;思考;美学;形式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小说家当中创作风格较为独特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展示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1987年至1990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余华创作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第二创作阶段是1991年之后,他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等地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纵观余华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材方面,不能不说暴力美学的体现是余华创作的一个重要风格,这是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恰当的形式会反过来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在创作中用蜂拥而至的暴力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想为读者展示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世界,所以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他倾听到的是来自世界深处分崩离析的声音,因此他的作品中必将出现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更是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更为悲剧性。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日期:2010-08-02] 来源:天府新论2003年第3期(总111 期) 作者:黄妍 [字体:大中小] [摘要]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综观90年代以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思想、主题内涵、叙事风格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关键词]余华;先锋;承继与转变;比较研究 余华是我国8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7年~1990年,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第二阶段: 1991年~1999年,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近年来余华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西、荷、日、韩八种外文传播海外,代表作《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格外强烈的自我挑战和超越意识。无论是在个人的创作思想上还是在作品主题内涵或文体结构上,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使得他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也使其研究呈现出评论者态度褒贬不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以及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 早在1991年,莫言发表了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站在同时代作家的立场上,莫言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谈了他对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代表的小说的理解,肯定了余华用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做法。这篇作家笔下的作家评论还是切中肯綮的。〔1〕但是真正学术性评论文章是在1996年之后才大量出现的。余华在第一阶段创作的小说,评论者都将其纳入先锋小说的范畴。对这一阶段小说的评价,评论者多从

《活着》的文献综述

《活着》的研究综述 文学院杨海燕67 摘要:《活着》主人公福贵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沉浸在人间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的美好情感当中,同时,又被其中不可捉摸的人物命运深深牵引,“一朝一夕,福祸难料”。本文将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民族性和现实性等五个视角,归纳各位学者对《活着》一书的探索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活着”这个沉甸甸的词语。 引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关键词:活着现实艺术苦难生命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 有学者认为余华先生的《活着》是一部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作品,具有无穷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要求来阐述《活着》的社会性”【1】以现实主义理论中典型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来解读《活着》的人物描写,以莎士比亚化中对作品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来探看《活着》的情节发展,以现实主义理论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原理来展示《活着》的思想价值;对《活着》作了更深刻的挖掘和解剖,从更广阔的角度说明了该作品的魅力与价值。 余华的《活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和其生活风貌,文中的故事情节在那些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不乏有着现实性的意味;《活着》这部作品真正做到了以历史的真实面貌叙述故事的手法,达到了文艺创作“真实性”的标准,同时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自然而然的、隐蔽的流露出了自己的“倾向性”———对人的终极关怀。作者的“倾向性”在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合情合理的表达出来,做到了文学创作客观倾向和作家主观思想倾向的融合统一,是创作真实性与倾向性辩证统一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活着》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作品,是一部将人物描写典型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作品,是一部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完美结合的作品,还是一部于真实中自然而然流露人文主义关怀的巨作。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活着》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它的深刻性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将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永远放射出它那独特的光芒。 二、一部小说,彰显民族特性 有学者认为《活着》中体现的民族性,应该是作者余华在写此小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的一个精神,在《活着》中,民族特征的展示是全方位的。 从小说的整体构思来看,《活着》是以传统的辩证思维写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首先认为事物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为基础的。在《活着》中,传统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和发展转化的两极都得到显示,具体表现在情节叙事、反鉴历史和人性探索这三个层面上。 从写作立场来看,作者余华先生站在了民间立场的角度上,平静地叙述完了这部“死亡史”,这一大亮点成为了其作品民族特性的另一重要维度。书中并不涉及过多的评论性文字,“正如花开花落,一切顺其自然”【2】给读者的感觉只能是余华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在看待书中人物的遭遇,对于历史霍乱,作者余华只是当其为一个外部环境,而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感。书中的叙述让读者沉浸在非政治的平民百姓的原初混沌之中, 获得一种超脱的享受。另外,福贵和家珍对待春生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摒弃政治势力、重情重义的民间道德的自在之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