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师大真题

湖师大真题

湖师大真题
湖师大真题

汇集一下2000---2012现当代的真题,并非全部都是个人成果,很多是研友的回忆或者论坛的资料。只在这里做一下汇编,以供现当代的研友更方便的参考。

2000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

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

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

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羊的门》

2.荒诞川剧《潘金莲》

3.“第三代”诗

4.苏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

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

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

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

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的民族形式

2.形象思维

3.艺术风格

4.典型人物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

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接着写道:

“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谈谈你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20分)

二、朱自清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请结合冯至的作品对这一评价予以阐释。(20分)

三、简述早期普罗小说到社会分析小说的发展。(20分)

四、试比较分析曾文清与蒋慰祖形象的异同。(20分)

五、试从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各举一种或几种代表作品,简述现代婚恋题材文学的发展。(20分)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茶馆”

2.北岛

3.新历史小说

4.学者散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论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

2.简论“伤痕文学”的创作局限性。

3.简述你对近年来“另类”小说的基本印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八十年代中期文学观念的转变。

2.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黄河东流去》到《抉择》,看茅盾文学奖评选的基本思路。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欧美现代派文学

2.摹仿说

3.期待视野

4.文学批评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点

2.简述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3.简述文学语言的层面

4.简述戏剧文学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语言艺术的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中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2002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通过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具体分析,谈谈鲁迅小说创作方法及叙事方式的特色。(20分)

二、略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左翼文艺界同新月派的文艺思想论争的经过,进而着重谈谈你对论争中的问题的思考与评价。(20分)

三、试举三个以上作家的小说为例,略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特征和根源。(20分)

四、试对蘩漪、邓幺姑(蔡大嫂)、虎妞三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谈谈作家的创作思想。(20分)

五、分析穆旦诗《春》。(20分)

春穆旦(1942年2月)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写辞条(每题5分,共20分)

1.探索剧

2.余华

3.《长恨歌》

4.於梨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女性诗歌的主要创作特征。

2.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叙事特征。

3.秦牧和余秋雨的散**被称为“学者散文”,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以新时期某些文学现象为例,论述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2.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比较,90年代文学有哪些重要转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审美心理结构

2.文学思潮

3.民族风格

4.文学接受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作品的主题意蕴表现具有客观性的原因何在?

2.简述结构的一般原则。

3.简述散文的基本特征。

4.如何解释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现象?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象征主义的本质特征。

2.试论文学消费中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2003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以《狂人日记》为例,简论鲁迅小说启蒙主义的叙事特征。(30分)

二、简述西方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30分)

三、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例,简论萧红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30分)

四、简论《中国新诗》诗人群(又称九叶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30分)

五、以《思想革命》、《人的文学》两篇文章为例,简述周作人对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贡献。(30分)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32分,每小题8分)

1.高行健

2.《废都》

3.“身体写作”

4.陈映真

二、简答题(45分,每小题15分)

1.结合作品,简评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史诗”追求。

2.谈谈你对寻根文学思潮理论和创作的理解。

3.简述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反复小说”(或称“反贪小说”)的创作成就和局限。

三、论述题(73分)

1.以贺敬之、舒婷、于坚的诗歌为例,论述当代诗歌的发展、演变。(35分)

2.试述中国当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38分)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艺术修养

2.创作个性

3.批评性接受

4.期待视野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2.为什么在文学的艺术传达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难以达意的矛盾和痛苦?

3.西方现代派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

4.如何理解文学批评中“阐释”与“判断“的关系?

2004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简析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30分)

二、以《原野》与《上海屋檐下》为例,比较分析曹禺、夏衍的戏剧创作在人物理刻画方面的主要异同。(30分)

三、以《家》与《金锁记》为例,简要分析巴金与张爱玲在表现封建家族生活题材方面的主要异同。

四、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人性是贫困的、简陋的,这导致沈从文在人性探索上的失足。根据沈从文创作的实际,对上述观点作出你的判断并阐述其理由。(30分)

五、胡风在40年代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主张,并引起一场关于“主观论”的文艺论争,结合这场论争谈谈你对胡风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价。(30分)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32分)

1.文化散文

2.“黑夜意识”

3.高行健

4.“重写文学史”

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48分)

1.比较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异同。

2.简述汪曾祺对沈从文创作风格的继承。

3.简析残雪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三、论述题(共70分)

1.试论寻根文学思潮的缘起、特征及意义。(30分)

2.以梁斌、陈忠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为例,论述新中国文学中历史叙事的演变。(40分)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期待视野

2.游戏说

3.直觉

4.艺术修养

5.欧美现代派文学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2.文学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理解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意境的本质和特征。

2.为什么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革新与创造?

2005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略述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创作的发展。(30分)

二、简评左翼作家与新月派关于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问题的论争。(30分)

三、以沈从文、废名的小说为例,略述京派作家的创作特点。(30分)

四、简述卞之琳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新诗发展的意义。(30分)

五、简评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创作的成就与局限。(30分)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析白先勇《台北人》小说系列的创作特色。

2.简述“归来”诗歌的美学特征。

3.简析《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文化意蕴。

4.概述新时期以来大陆散文的衍变轨迹。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

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2.谈谈《百年孤独》对当代大陆小说创作的影响。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一、解答下列各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答文学的审美特征;

2.简答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结合文学作品,试论小说的基本特征(50分)。

三、根据文学创作的实际,试论创作主体诸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50分)。

2006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文学革命中,陈独秀在()一文中提出“三大主义”,而()在致陈独秀信中,指斥骈文派和桐城派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2.京派作家中,从语丝社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作家以周作人、()等为代表,从与新月社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出来的作家以()、沈从文、林徽音为代表。

3.曹禺剧作()中,原始“北京人”是理想人性的象征,而剧中一位人物以()这种动物作为现实北京人的象征。

4.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小二黑结婚》提出了根据地青年人恋爱、婚姻自由的问题,而在()中,则提出了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

5.《中国新诗》诗人群1981年出版的十个合集为(),而穆旦的诗行“他的痛苦是不断地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出自其名作()。

6.“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主张是1988年至1989年间,()、王晓明在主持()杂志“重写文学史”专栏时提出的。

7.“干预生活”这一创作主张提出的国际北京即20世纪50年代初()文学界对战后流行的()的清算。

8.()年10月,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

9.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现代”、“()”、“()”三大诗社在台湾兴起而形成的现代派诗歌运动,主宰了这一时期台湾诗坛的命运。

10.1985年,韩少功在《作家》上发表了()一文,引发了“文学寻根”的讨论,随后,()等发表的《文化制约着人类》、《我的“根”》等文章,将文化寻根的理论探讨推向了高潮。

二、论述。(1-4题每小题各25分,第5题30分,共130分)

1.从国民性和人类型的角度,阐述阿Q精神胜利法的特征及形成的根源,并谈一谈你对怎样消除精神胜利法的独立思考。(25分)

2.仔细阅读卞之琳的《鱼化石》(1936):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逐行解释该诗的意思,并以此诗为例阐述卞之琳诗的艺术和主题的特征。(25分)

3.结合作品,阐释余华小说创作的演变及其美学特征。(25分)

4.联系创作实际,论述20世纪90年代文学发展的多元格局。(25分)

5.从主题、叙述方式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北京等角度,阐述巴金的《家》和陈忠实《白鹿原》的异同,并作出评述。(30分)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具有以下特点:①(),②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③()。

2.题材一般包括任务、()和()三个要素。

3.象征主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寓意性;②(),③(),④意象的客体呈现。

4.研究文艺的起源,主要有三条途径:①考古学的研究途径,;②(),③()。

5.狭义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之间,存在着辩证、复杂的矛盾运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②()。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创作个性

2.文学鉴赏

3.(作为文学创作手法的)描写

4.文学思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黑格尔与恩格斯的悲剧观。

2.简述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第二部分: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巴黎》,写一篇评论。可阐释文章的思想内涵,可分析其艺术特色。可探讨做着在此文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也可对文章的思想艺术特点作全面的分析。总之,论题不限。

要求: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字数控制在900字到1100字之间。

2007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共三十分)

1,爱美剧

2,七月诗派

3,新英雄传奇

4,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5,文化散文

6,探索剧

二、简答题(每题十五分,共六十分)

1,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哪些观念上的变化?

2,简述三十年代京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3,概述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演变轨迹。

4,列举“红色经典”的主要代表作,并简述其再风行的原因。

三、论述题(每题三十分,共六十分)

1,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称赞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请结合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对这一命题进行阐述。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一、名词解释(每题四分)

1、意境

2、浪漫主义

3、情节

4、悲剧

5、文学批评

二、简要论述题(每题五分)

1,简论文学的审美属性

2,简论关于文学起源的“巫术说”

3,简论文学作品的内容

4,简论诗歌的特点

5,简论文学风格

6,简论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论“诗言志”

2,论现实主义

2008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诗体大解放”

2.太阳社

3.新歌剧

4.“三家村”

5.“潜在写作”

6.“重写文学史”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的不同特征。

2.简述并分析鲁迅杂文《灯下漫笔》中对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3.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家族叙事的异同。

4.简述女性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近年来有关研究中对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结合你的阅读和理解,试以《边城》等小说为例,分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西方文学对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为标准,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四个大类。

2.文学典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③()。

3.十个具有如下特征:①(),②(),③形象创造的特殊性,④语言的音乐美,⑤独特的语言结构。

4.象征主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寓意性,②(),③(),④意象的客体呈现。

5.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互为条件,②(),③()。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式化过程中的)主观化

2.文学体裁

3.文学风格

4.(艺术起源上的)表现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2.简述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中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不一致的现象?

第二部分: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文章,就其思想特色或艺术特色写一篇评论文章。可并论其思想特殊和艺术特色,也可单论其思想或艺术特色。

要求: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字数控制在900字到1100字之间。

3.阅读材料见附件。(略)

2009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尝试集》

2.《为奴隶的母亲》

3.《升官图》

4.“归来诗人”

5.新写实小说

6.白先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陈独秀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的贡献。

2、简述《中国新诗》诗人群的创作特征。

3、寻根小说在创作取向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4、简述新时期话剧发展的衍进轨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既表达了启蒙的主题,又表现出对启蒙效果的质疑。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文学形象是通过语言形象化了的生活,这种形式化包括主观化、()、情感化、()、定型、物化等六个环节。

2、文学批评具有如下职能:阐释与说明、()、()。

3、文学具有审美愉悦、()、()三大功能。

4、浪漫主义具有如下特征: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理想化的任务塑造手法、()、()。

5、在叙事文学和戏剧文学中,文学语言可以分为()和()两大类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传播

2.文学流派

3.艺术思维

4.文学典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的表现手法。

2、为什么说劳动的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谈谈你对文学体裁的看法(请从题材的涵义、区分、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谈)

2、论文学鉴赏中的共鸣形象(请从共鸣的涵义、特征和共鸣产生的条件三个方面论述)第二部分: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内容和题目自定,可阐释小说的主题,也可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对小说做整体评论,也可就小说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进行细致的解读。

注意: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字数控制在800字到1000字之间。

3、阅读材料见附件(略)。

2010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新感觉派

3.新歌剧

4.探索局

5.白洋淀诗派

6.余光中

二、简答题

1、简述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2、以曹禺《雷雨》为例,简述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3、简析1949年至1966年间的政治抒情诗与生活抒情诗的不同特征

4、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是实施后大陆文坛出现的新局面

三、论述

1、结合作品,简述郭沫若诗集《女神》的现代性

2、以姚雪垠、唐浩明、苏童的小说为例,论述新中国文学历史叙事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一、填空

1、文学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四要素()()()()

2、游戏说的首创者是()

3、情节的构成主要包括()

4、欧洲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是把文学作品分成三种类型:()()()

5、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创作方法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典型

2.文学鉴赏

3.诗歌

4.灵感

5.象征

三、简答题

1、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有何特点?

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何特征?

四、论述

2、论文学的情感性

五、写作

根据下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某一方面着手

《脚背》作者:裘山山2008.16新华文摘《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四期2011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改良诌议

2.论语派

3.三家村

4.《王贵与李香香》

5.红色经典小说

6.社会问题报告

二、简答

1.简析朱自清的散文特征

2.简析艾青诗歌的特点

3.简析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4.简析王蒙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三、论述:

1.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和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异同

2.联系创作实践,分析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异同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一、填空:

1.艺术按构建形象的手段及材料分为()()()(),其中音乐是(),文学是()

2.创作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杜甫,鲁迅等属于(),郭沫若,**等属于()

3.戏剧按不同冲突的性质可分为两种对立的类型()()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意象

2.情节

3.典型

4.文学欣赏

三、简答:

1.文学活动在思维上的特征

2.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不同特征

3.诗歌的特征

四、论述

1.文学活动的情感性

2.以一位作家为例(古代,现当代,国外),简析现实主义的特征

五、写作

评论一篇文章《动荤》

2012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2、《野草》

3、《上海屋檐下》

4、《长恨歌》

5、文化散文

6、茅盾文学奖

二、简答题,共60分

1、简要讲述周作人《人的文学》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

2、比较《家》和《憩园》中巴金对中国家族制度的批判。

3、简述女性诗歌的主要特征。

4、简述新时期以来散文发展演进轨迹。

三、论述题,共60分

1、以废名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为例,试述京派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点。

2、以王蒙、残雪、莫言的作品为例,分析新时期以来西方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与写作

一、填空题(10分)

1、叙事类作品的要素是()、()、()

2、诗歌的特征有()、()、()和形象创造的特殊性、独特的语言结构。

3、文学批评的职能有阐释和说明、()、()

4、文学起源说有模仿说、发现说和()、()

二、名词解释(20分)

1、文学形象

2、期待视野

3、创作个性

4、文学体裁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文学的虚拟性

2、简述结构的一般原则

3、文学鉴赏中为什么会出现“共鸣”现象?

四、论述题(40分)

1、试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区别。

2、试析“寓教于乐”说的内涵。

五、文学评论(50分)

小说没有给出题目,说的主要内容是一个15岁的小男孩起床后,走进灌木林打猎和游走过程中小男孩的所感所想,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只要他想做,世界上没有他做不成的事,他认为他能拥有整个世界。后来他看见一个小雄鹿死了,而且无动于衷,这使他改变了他之前能拥有整个世界的想法,原来世间也有无可抗拒的命运和客观规律。第二天,他又走进灌木林,陷入的思考。

写一篇文学评论,要有一定的文学评论原理,不能写成单纯的读后感。

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因网上很难找到北师大心理专硕的帖子,而且网上很多有关英语和政治的经验贴,我在这里只讲我如何复习应用心理专硕这一块,希望给备考的同学一点参考。 本人考研分数分别是:政治62英语71应用心理专业综合240总分373 (一)初试经验 我是从八月份开始决定从本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凯程应用心理的,所以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从3月份开始备考的同学,至少时间安排可以稍微宽松一些。 8月--9月:两三天看一本书,大致的看一下,了解下心理学的内容。偶尔画画重点。一个月的话可以看完7本书。那时候买了一本《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解析》看了看,觉得内容也不错,虽然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以后简称“应心”)是自主命题,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为了对复习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多看看解析的内容还是有好处的。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今年的大纲只考五部分内容: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以看《大纲解析》时可以不看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有时间可以了解。 9月--10月:这个时候已经对应心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准备一个比较大的笔记本,把五部分内容的重点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编写在笔记本上,我那时候背各个心理学派对应什么人物以及该任务所倡导的思想时就是用表格记在本子上的,这样可以和其他学派进行比较加以记忆。 10月--11月:笔记写的差不多的时候每天看看笔记,然后在网上买一本《1000题》,主要是做选择题,培养题感,最好用铅笔做,因为做错的题可以擦掉,等做完一遍以后重新做错的题,查漏补缺,做题的过程中碰见好的思路等要及时的记录在笔记本上。 11月--12月:这时候就开始背重点了,除非自己很有把握,千万不可自己猜重点,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把心理学统考的重点反复背了好几遍,而且根据网上买的北师大应心的回忆版真题侥幸似的背,考试的时候完全懵了。比如我看回忆版真题社会心理学考的内容比较少,而且《大纲解析》上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也很少,所以我也不怎么在乎社会心理学,基本没背,考试竟然考了60分左右的社会心理学,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根据时事来出的社心的题(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坐地铁晕倒后周围的人立刻逃开的那个新闻)。所以复习的时候万不可猜重点,还是老老实实把要背的都背熟,不要求一字不漏,但是一定要写出专业的句子。 12月--考前:我在背知识点的同时下载了北师大心理学历年考试选择题来做,主要是查漏补缺,当然不能陷入偏题怪题当中去,因为应心专硕注重实践,而学硕注重理论,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把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最后十几天感觉到时间特别短,所以经常把自己要背的知识点写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闲暇时间拿出来看一看。卡片制作很简单,就是把A4剪成长条,把长条对折几下就可以成一个小小的卡片,可以写下蛮多字的,而且我当时把题目写在正面,答案写在反面。 初试要诀:心态要好,效率要高,侥幸不可,坚持就是胜利! 特别强调一下“效率要高”这一点,很多同学常常忽略锻炼、不重视小憩,甚至熬夜,如果把书都看进去了就算了,但是脑袋昏昏沉沉一点没看进去,那还不如回宿舍休息,等自己清醒了再战斗也不迟。 初试题型:50道选择题(100分),5道左右的简答题,5道左右的分析题,最后一道大题是根据时事出的大题(35分)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 试 物 理 A 卷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B 卷时量: 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A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上)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向心加速度 B .功 C .功率 D .动能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系一小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拉力为F ,在小球经过1 4 圆周的时间内,F 所做的功为 A .0 B.1 2 RF C .RF D.2RF 4.有一项趣味竞赛:从光滑水平桌面的角A 向角B 发射一只乒乓球,要求参赛者在角B 处用细管吹气,将乒乓球吹进角C 处的圆圈中.赵、钱、孙、李四位参赛者吹气方向为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则最有可能成功的参赛者是 A .赵 B .钱 C .孙 D .李 5.质点在恒力F 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P 、Q 为运动轨迹上的两个点,若质点经过P 点的速度比经过Q 点时速度小,则F 的方向可能为下图中的

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 A.v A>v B>v C t A>t B>t C B.v A=v B=v C t A=t B=t C C.v A>v B>v C t A<t B<t C D.v A<v B<v C t A>t B>t C 7.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m a=m b<m c,则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向心力最小 8.水平面上甲、乙两物体,在某时刻动能相同,它们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停下来,如图所示的a、b分别表示甲、乙两物体的动能E随位移s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较大 ②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乙的质量较大 ③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④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自我提高驱动力 4、终身教育 5、自我效能 6、苏格拉底法 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评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法 5、二、道德情感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试卷及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05010016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①《我们共同的未来》②《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④《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 ) ①实行审批制度②予以禁止 ③征收一定的费用④进行监视 3.下列不属于第一类环境问题的是………………………………………………() ①地震②雷电起火 ③火山爆发④乱开矿山引起山崩 4.我国环境资源法的适地范围根本不包括…………………………() ①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底土 ②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底土的延伸意义上的领域 ③外层空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以外的海域 5.环境法以自然资源法或自然保护立法为主是我国下列哪个时期的环境法的特征…………………………………………() ①建国初期②创业时期 ③经济转型时期④现阶段 6.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尚未明确规定的基本制度有…………()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排污收费制度 ③许可证制度④限期治理制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①江河②湖泊③水库④领海 8、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 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②公安机关 ③卫生部门④人民政府 9. 下列不属于我国环境资源标准体系的有………………………………………() ①国家环境标准②地方环境标准 ③环境保护行业标准④企业标准 10.下列哪一标准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超标、违法、是否应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义务与责任的根据……………………………………………………………() 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排放标准 ③环境基础标准④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 11.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②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③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日期:2012-02-02] 来源:博仁教育作者:lhj [字体:大中小]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教育问题与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的创立时期

3、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经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美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苏联教育学的畅行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学科性质的多元和融合;学科内容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研究基础、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教育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二、教育、学校与学制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二)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的产生 2、学校的发展 古代学校;现代学校 (三)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与现代学制 1、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2、现代学制的建立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的形成与出现 3、中国的现行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现行学制的构成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社会、人、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 1、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2、社会政治与教育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3、文化与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与教育 1、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对个体身心发展独特价值的表现 (三)社会、人、教育 1、社会、人、教育发展的一致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史湖师大期末试卷

教育史湖师大期末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填空题 《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庶富教”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着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材和重选举以尽天下之材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北宋着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矛山书院。 科举制创设于606年,废止于1906年。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维新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校主要有: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和经正女学。 东汉末年镌刻的熹平石经,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 国子学是西晋咸宁二年年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放映。唐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和算学。 宋代三次兴学分别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兴学、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兴学和蔡京领导的崇宁兴学。 “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地方官学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制度。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 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宁波女塾,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经正女学。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近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 西周教育的显着特点是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和官师合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庸》提出的为学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 鸿都门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科举考试的类型是常科和制科。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724考研参考书目及解读

本文由文都比邻心理学教研组整理 文都比邻:教育学、心理学考研院校定向辅导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724考研参考书目及解读 必看说明: (1)2020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724,院校官网只给了考试大纲并没有给出具体参考书目,此参考书目是文都比邻教研组综合院校考试大纲和2020年考试真题整理而成。 北师大心理学学硕724考研参考书单解读: ①《普通心理学》这门科目,彭聃龄老师的版本是必读的基础课本,同时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有余力地情况下参考梁宁建的《心理学导论》这本书,如大纲中关于“双语加工”的内容,在这本书中有所介绍;同时2020年考研真题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如“四色说”的内容,在梁宁建老师的书中讲解的更为详细。 ②《发展心理学》主要采用林崇德老师的版本,而大纲中所涉及的“习性学”、“生态系统理论”等知识点,可以阅读谢弗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拓展知识点;如果复习开始较晚,时间上比较紧张,也可以结合周宗奎老师的《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补充相关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理论”,这也是考试大纲中明确列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③《教育心理学》以陈琦老师的版本为主;而“社会规范学习的实质”、“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等相关知识点,则需要结合冯忠良、伍新春老师的《教育心理学》进行补充。

④《心理测量学》推荐戴海琦老师的版本,因为此版本中关于心理测量学的一些重点的公式讲解的更为详细,而2020年北师学硕测量部分的考题也倾向于考察计算题,推荐同学们结合文都比邻院校直通车课程,对测量中的重点理论和重点公式进行深度的学习和理解。 ⑤实验心理学考察分值较高,根据北师学硕公布的2020年考试大纲与张学民老师的《实验心理学》更贴合;此外,邓铸老师的《实验心理学》关于经典的研究范式和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讲解的更为细致,也是考试着重考察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阅读。此外,实验范式的内容,但看书本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同学们可以结合文都比邻心理学全程班的基础课程来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拓展阅读舒华老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和《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版),加强对实验设计部分的学习和掌握。 建议同学们在基础阶段对实验设计和经典的实验研究要细致学习并理解,在强化阶段结合同步课程的学习,达到灵活应用的地步。 (3)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考试内容,除了上述7个科目外,还可以选择公共科目(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方向科目(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建议有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考生选择。其他跨专业考生,建议选择方向科目和公共科目均为心理学科目(参考上述书单)进行复习备考。 (4)以上教材,文都比邻考研心理学直通车课程均有讲授。

2015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代码及科目名称:333教育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书”的是 A.《诗经》、《春秋》、《礼记》、《尚书》 B.《学记》、《大学》、《论语》、《中庸》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大学》、《春秋》、《孟子》、《周易》 2.在西方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佩斯泰洛奇 3.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A.识记、理解、应用 B.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情感目标 C.生成目标、获得目标、转化目标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建设社会政治制度 B.开展思想宣传活动 C.开设思想政治课程 D.培养现代政治公民 5.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表现性评价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智能发展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7.近代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新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下列哪种思想不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 A.复古主义思想 B.工读主义教育思想 C.平民教育思想 D.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9.在古代欧洲教育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全面教育的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10.重视观察学习和榜样模仿的学习观点,属于 A.操作性反射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认知派学习理论

(完整word版)湖南师范大学2015毛概期末考试试卷

第1页 共3页 湖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各专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核试题(南、职院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文章是 ( )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共产党人>发刊词》 3.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其根本的客观原因是 ( ) A.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B. 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 C. 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D. 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1978 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 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 ( ) A.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 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 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 ) A. 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 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 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依据是: ( ) A. 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C. 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它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 联系的方面,即: ( ) A. 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B. 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另一方面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一方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 D. 一方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9.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 )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0.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 A. 历史依据 B. 理论源泉 C. 时代条件 D. 现实依据 11.经过 80 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科学分析党的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C.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科学判断党的自身变化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 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B.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 C.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3.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2018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

院系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20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 心理学院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示范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学院发展的定位是:响应国家急需,建设世界一流心理学科。 目前,心理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讲师8人。多名教师曾在国际和国内知名专业机构或学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如前国际心联副主席张厚粲先生、前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先生等。我院已形成了一支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发展潜力较大、结构优化合理、团结求实奋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报考指导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大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力比多学院小编建议招生简章关注报考条件、专业信息、时间流程、奖学金及联系方式,专业目录关注招生人数,推免人数及各方向注意事项。具体招生简章可以参照历年招生简章,如下: 力比多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1917160087.html,)教研组为各位心理学考研人整理出2016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研究生招生简章,希望能帮到准备考研的同学。 201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201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研究生招生简章,具体如下: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17年拟招收双证硕士研究生3600人左右,专业目录上各学部(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点击此处查询接收办法),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微调。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属于专项计划,招生名额单列,详情见附件。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师大333真题解析(一) 1、活动课程:【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1、教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传统教学论: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 2、化性起伪:【解析】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3、道尔顿制:【解析】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是,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和独立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往往浪费时间,学不到系统的知识;况且,要求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一般不具备。但它注重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意向值得借鉴。 4、最经发展区:【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

中国教育史湖师大期末试卷整理

填空题 《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庶富教”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 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材和重选举以尽天下之材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北宋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矛山书院。 科举制创设于606年,废止于1906年。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维新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校主要有: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和经正女学。 东汉末年镌刻的熹平石经,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 国子学是西晋咸宁二年年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放映。 唐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和算学。 宋代三次兴学分别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兴学、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兴学和蔡京领导的崇宁兴学。 “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地方官学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制度。 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宁波女塾,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经正女学。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近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 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和官师合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中庸》提出的为学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 鸿都门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科举考试的类型是常科和制科。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两所最著名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 名词解释 墨子 我国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重视科技教育。 六艺 稷下学宫 义学 清代创建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一所招收贫寒家庭和少数民族家庭孩子进行简单基础知识教育的学校。 文翁兴学 王守仁 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明其心致良知”的教育作用思想。 四书 东林书院 京师同文馆

北师大2017年心理学学硕考研参考书

北师大2017年心理学学硕考研参考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具有悠久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20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 注:2017年研究生考试招生信息院校会在8月中下旬或9月发布,现阶段备考的考生可以先参考2016年相关信息进行备考复习,并待最新考研信息发布后进行复习调整。 北京师范大学有两个院校系招收心理学学硕研究生: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两个院系考试科目不同。心理学院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65心理学专业综合,765采取英文选择题和中文论述题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北师大有指定765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参考书,考生需要按照参考书进行复习: 院系:007心理学院 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 765心理学专业综合Psychology and Life, 心理学与生活(第18版,英文影印版) Richard J. Gerrig and Philip G. Zimbardo 人民邮电出版社What is Psychology? Essentials(英文版)Ellen E. Pastorino and Susann M Doyle-P ortillo Cengag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心理 测验与评估(第6版,英文影印版) Ronald Jay Cohen and Mark Swerdlik 人民邮电出版社 Psychological Testing: History, Principles an d Applications,心理测量:历史、概述与应 用(第4版,英文影印版) Robert J. Gregory 北京大学出版社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改 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英文影印版) Roger R. Hock 人民邮电出版社 Designing and Reporting Experiment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实验的设 计与报告(第2版,英文影印版) Peter Harris 人民邮电出版社 Educational Psychology,伍德沃克教育心理 学(双语教材,第11版) Anita Woolfolk 人民邮电出版社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第九版, 英文影印版) David Myers 人民邮电出版社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发展心理学-- 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英文影印版) David R. Shaffer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 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即在“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2年,郑观应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3.【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 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 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2019年度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其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1.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工艺学期末C卷

湖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专业三年级期末/补考/重修课程 化工工艺学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C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2分) 1.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通过急冷换热器可将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当裂解气温度降至( )时,可使裂解反应基本终止。 ①550℃以下②650℃以下 ③750℃以下④450℃以下 2.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反应,其产物为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 ①相同②相近 ③不相同 3.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仅0.75℃,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深冷结晶分离法。其中Amoco法工艺特点是:( ) ①一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②一段结晶,一段离心分离 ③两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 4. 邻二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一般采用V-Ti-O体系。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60~65克工艺,该工艺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在:( ) ①爆炸极限以上操作②爆炸范围内操作 ③爆炸极限以下操作第 1 页共7 页 5.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酵母的性能以降低乙醇生产成本。日本三得利公司把从酶菌中分离得到的葡萄糖淀粉酶基因克隆到酵母中,直接发酵生产乙醇。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能耗:( ) ①20% ②40% ③60% ④80%

6. 烃类裂解反应是体积增大、反应后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减压对反应是有利的。但裂解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为了降低原料烃的分压,常将裂解原料与( )混合: ①水蒸气②氢气 ③氮气④以上都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克劳斯法的基本原理是( )。 2.原子经济性是指()。它是由B.M.Trost 于1991年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3.根据烃类裂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提高裂解温度并缩短停留时间可提高过程的选择性。工业上管式裂解炉的改进措施有:()和()。 4.将烃类原料中所含的有机硫化合物氢解,转化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除之。此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以(),有机硫的氢解反应为(任举一例)()。 5.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有()和()。催化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重质馏分油,使大分子烃类化合物裂化而转化成( )。 6. 低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高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 7.研究表明乙烯环氧化反应在100℃时,反应产物几乎全是环氧乙烷,但在工业上一般选择反应温度在220~260℃,是因为( )。 8.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