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民间音乐 复习资料(大字)

民族民间音乐 复习资料(大字)

民族民间

1.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以文学剧本为主体,以音乐、舞蹈、表演(含武术、杂技、舞美)等为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戏曲音乐——是戏曲音乐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

2.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概况?答:(1)宋以前——戏曲艺术的孕育期。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艺术,戏曲艺术在正式形成之前,孕育期较长,其萌芽可追溯至先秦的乐舞、俳优。(2)宋、元——戏曲艺术的形成期。中国戏曲形成于12世纪前后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时期,杂剧一词晚唐已出现,宋代的杂剧原为各种滑稽表演、歌舞砸系的统称,南北方皆盛行。北宋时,北方之“杂剧”至金称“院本”,是行院演剧所用脚本之意。元代在宋杂剧和金院本基础上形成元杂剧,剧本一楔四折。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著名作家,为后世留下了《窦娥冤》关汉卿著,《西厢记》王实甫著《望江亭》,关汉卿著,《墙头马上》白朴著等脍炙人口的名著。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高潮。(3)明清——戏曲艺术的繁荣期。明代南戏迅速发展,形成了传奇的剧本体制并盛行于明代。著名的有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戈阳腔(江西)和昆山腔(江苏),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由明至清诸多声腔中昆山腔、戈阳腔、梆子腔、皮黄腔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声腔系统。

3.剧种的形成从音乐来源上看有哪两种不同类型?答:(1)直接继承古代戏曲声腔的剧种,以某一种(或数种)声腔系统作为剧种音乐的基础,结合地方语言和当地民间音乐形成的剧种,如京剧、汉剧继承了皮黄腔,各种梆子戏(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继承了梆子腔;苏昆剧、北昆剧继承了昆山腔;赣剧继承了戈阳腔,而川剧同时继承了四大声腔。(2)在各地民歌、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剧种.①源于山歌的剧种,有广东、陕西、上海等地的山歌戏。②源于民间歌舞的剧种主要有:花灯戏(以云、贵、川、湘、鄂为多)、花鼓戏(湘、鄂、皖、鲁、豫等地)、采茶戏(江西最盛、湘、皖、闽等)、秧歌戏(北方诸省);③源于说唱音乐的有浙江的越剧、北方的评剧、江西的扬剧。

4.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答: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戏剧性、特殊的时空观和艺术手法上的程式性。①它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武术、身段动作、眉眼手法等高度结合,其中各种表现手法(唱、念、做、打)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②文学剧本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急剧的情节变化,富有强烈的戏剧效果。③在剧情安排和舞台调度上具有一种特殊的时空观,并采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予以表现。④在长期艺术积累中戏曲艺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在唱、做、念、打上都有一套规范化的程式,包含各剧种音乐中不同的唱腔(曲牌和板式)布局及变化规律,舞蹈(或武打)动作、眉眼身法的规范化动作与套路等。

5.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答: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受戏曲剧本及唱词结构的制约。(1)曲牌体(或称曲牌连缀体),以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成套,构成一出戏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体式称为曲牌体,其中包含单曲体、循环曲体和多曲体;(2)板腔体(或称板腔变化体),以板眼变化原则衍成的一系列具有不同表现功能的板式,来构成一出戏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体式称为板腔体;(3)综合体,清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有的兼收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结构特征,形成综合体唱腔结构。

6.民族乐器与民族器乐的关系?答:民族乐器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民族器乐是各族人民通过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各种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并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7.八音分类法?答:周代按乐器制作材料进行乐器分类称为八音分类,包括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有青铜制作的钟、铃、铎、编钟等打击乐器;石,有磬、编磬等打击乐器;土,有陶土制作的埙等吹奏乐器;木,有柷(用于起乐)、郚(用于止乐)等打击乐器;匏,有用葫芦壳和竹管、簧片制作的笙和竽;竹,有篪、籥和排箫等吹奏乐器;丝有琴和瑟等弹弦乐器;革有鼗和雷鼓等打击乐器。

8.民族乐器及独奏乐曲?答:我国传统习惯的分类法分为“吹、拉、弹、打”四类。(1)吹奏乐器。我国吹奏乐器大部分属于木管性质,具有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声音响亮善于演奏流畅旋律,常充当独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按不同的构造可分为三类:无簧哨的吹管乐器,即吹孔气鸣乐器;带哨的吹管乐器即哨嘴气鸣乐器,簧管乐器利用管端的簧片和管子配合发声。(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的音乐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指法等技巧制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力。(3)弹弦乐器,弹弦乐器的音乐清脆明亮、擅长演奏活泼跳荡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表现力丰富,是民族乐队中极有特色、不可缺少的乐曲。(4)打击乐器,根据打击乐器的制作材料、乐器形制和音响效果可分为鼓类、锣类、钹类。鼓类,有大鼓、小鼓、定音鼓;锣有大锣、小锣、狮锣;钹有大钹、中钹、小钹。板类有竹板、梆子、木鱼。打击乐的音量宏大,音色丰富、节奏性强,在烘托情绪,渲染气氛,构成色彩力度和紧张度的对比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作用,打击乐器可以和吹管乐器、丝竹乐器配合着演奏,也可独立演奏而形成特殊风格的演奏形式。

9.传统民族乐曲的类型?答:按照传统乐曲的表现功能可分为三类乐曲:一类乐曲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它多数和民间的民俗活动相联系,如庆年节、婚丧喜庆、节日庙会、宗教活动等;有的则来自戏曲场景或民间歌舞。这类乐曲往往以其单一而概括的的情绪来烘托、渲染某种气氛。如婚礼上的喜悦欢乐,节日的热烈欢腾,例《中花六板》、《夜深沉》等。一类乐曲以写实为主。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事件来抒发人的感受。如《百鸟朝凤》、《赛龙夺锦》、《流水》等。一类乐曲以写意、写情为主。有的直接抒发人物感情,如《二泉映月》、《江河水》等;有的借物言志、借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犹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一样,讲究意境、神韵,抒发感情的方式内在含蓄,如《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等。

10.传统民族器乐的标题分类?答:传统民族器乐有“标名性标题”和“标意性标题”两类。(1)标名性标题,

此类标题仅具曲名的作用,与曲意并无直接联系。理解乐曲需从其曲调、节奏、调式、速度、力度等诸多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形象来领会。如有和唐代教坊曲调同名的《浪淘沙》、《万年欢》,有和宋代词调同名的《满庭芳》、《剔银灯》等。(2)标意性标题,此类标题是根据乐曲内容,由民间艺人、文人学士或音乐家拟定的,因此,标题反映了拟名者对乐曲内容的理解。有的标题通俗形象,如《百鸟朝凤》、《赛龙夺锦》等,有的标题文雅含蓄,如《渔舟唱晚》、《潇湘水云》、《将军令》等。

论述题:

1.戏曲音乐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答:戏曲音乐有声乐、器乐两部分。(1)声乐部分①念白,戏曲中的念和白是有区别的,但都具有不同程序的节奏性、旋律性和韵律感。“念”包括人物上场后吟诵的引子、定场诗、下场诗等韵文,音乐性较强,易于好唱腔衔接。“白”即道白,一般是无韵的长短句,节奏感强,又分“韵白”和“话白”。②唱腔是戏曲音乐用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一个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根据剧情需要也采用对唱、背躬、齐唱、帮腔等。戏曲唱腔根据内容需要和所用音乐要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在唱腔上总的来说,分“生腔”和“旦腔”两大类。(2)器乐部分,器乐在戏曲音乐中除为唱腔伴奏外,还起着描绘环境、渲染气氛、配合情节的开展、情绪的突变,以及演员的眉眼、身段舞蹈动作等作用,是掌握和连贯舞台节奏,保证戏剧结构统一完整的纽带。戏曲乐队包括文场和武场,统称文武场。①文场,为小型民族管弦乐队,一般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多数剧种都有特定的主奏乐器。文场的主要任务,一是为唱腔伴奏,用“随腔伴奏”、“加花衬垫”、“腔尾跟坠”、“间隙托腔”等多种方法来托腔保调,使演唱情绪得以充分发挥;二是演奏“过场音乐”,按剧情要求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制造效果和配合舞蹈、身段表演等。②武场,武场是打击乐,常用乐器有鼓、板等,具有音色丰富,节奏鲜明等特点。武场的主要任务,一是以鼓(单皮鼓)板指挥全剧的“唱、做、念、打”,使全剧的情节、舞蹈表演有节奏地展开,起着统一和协调全剧的功能;二是以鲜明的节奏配合人物的表演;三是配合剧情制造音响效果以渲染气氛。

2.传统乐种的分类?

答:众多传统乐种按乐器组合特征可分为五类:打击乐合奏、吹管乐合奏、丝弦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和丝竹锣鼓乐合奏。(1)打击乐合奏(又称清锣鼓和锣鼓音乐),指纯由打击乐器组合的合奏音乐,在民间节日或风俗性活动中常见。如:四川[闹年锣鼓]、湖南[十番清锣鼓]等,一般以鼓、大锣、小锣、钹为基本乐器,再根据各地习惯,选用其他不同性能的乐器。打击乐合奏充分发挥了中国打击乐器的特色,以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音响的多样化组合,丰富又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以及力度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各种气氛和情绪。或热烈红火,或轻巧活泼,或庄严雄壮。(2)吹管乐合奏,指由吹管乐为主兼有少量打击乐的合奏音乐,普遍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有以唢呐为主的,如《山东鼓吹》;也有以管子和笙为主的,如《河北吹歌》。各乐种除吹奏传统曲牌外,也吹奏民间乐曲、民歌、戏曲等。(3)丝弦乐合奏,指由几件拉弦乐器和弹弦乐器合奏的音乐,又称弦索乐。主要有以下乐种: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的《弦索备考》。《河南板头曲》由说唱音乐《河南大调曲子》的伴奏音乐发展而来。潮州的《汉乐》由潮州汉剧中的器乐曲牌发展而来。丝弦乐合奏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于室内演奏,风格细腻。乐曲多数为短小的抒情性乐曲,也有部分较长大的套曲。(4)丝竹乐合奏,指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主要盛行于南方,具有乐队规模较小;音乐情趣轻快活泼;演奏风格精致细腻,具有优美、柔和、雅致的特点。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①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竹乐。最初由农村的业余爱好者在节日或喜庆婚礼时为群众演奏。以笛(或箫)和二胡为主奏乐器,其他常用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笙、鼓板、木鱼、碰铃等。常奏的八大传统名曲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②广东音乐,原意泛指广东的民歌、说唱、戏曲和民间器乐等,后仅指流行在广东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也称广东小曲。有以写景为主的《雨打芭蕉》、《鸟投林》、《午夜遥闻铁马声》。(5)丝竹锣鼓乐合奏,丝竹锣鼓乐和锣鼓乐的结合,又称“吹打乐”,它是民间节日风俗性活动以及婚丧喜庆中常见的器乐合奏形式。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丝弦乐器为辅;以乐曲结构中有独立完整的锣鼓段落为特征。在乐器组合上有“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之分。主要乐种有:苏南吹打、陕西古乐、福建十番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