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黄贞权①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

内容提要: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但长期以来却被研究者们

所忽略。通过考察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孔颖达时代的诗学现状来探究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理

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诗缘政 风雅 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1-76-81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源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和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被后世的文艺理论家所津津乐道,以至于在现当代出现了朱志清的《诗言志辨》、裴斐的《诗缘情辨》、王文生的《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等经典著作。[1]可是他们却都忽略了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却存着“诗缘政”的诗学命题。唐初,著名文学家孔颖达在对《诗》的阐释过程中,囿于时代、政治、历史文化语境的原因,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从此把中国传统诗歌作为“言情”、“言志”的本质观做了一次大胆的解构,把文学与政治做了嫁接,使唐代的诗学具有前所未有的批判战斗精神,也开启了唐代诗歌的批判写实主义风气。

一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出“诗缘政”这一富有时代烙印的诗学命题。如:

风、雅之诗,缘政而作,政既不同,诗亦异体,故《七月》之篇备有风、雅、颂。[2]诗者缘政而作,风、雅系政之广狭,故王爵虽尊,犹以政狭入风。此风、雅之作,本自有体,而云贬之谓风者,言当为作雅,犹贬之而作风,非谓采得其诗乃贬之也。[3]

言秦仲国大将兴,是其土地广宽,虽未得爵命,而大于邾、莒,诗者缘政而作,故附庸而得有诗也。且秦于襄公之后,国大而录其诗,因秦仲先已有诗,故并录之耳。[4]

自然大雅为天子之乐可知。若然,小雅之为天子之政,所以诸侯得用之者,以诗本缘政而作,臣无庆赏威刑之政,故不得作诗。而诗为乐章,善恶所以为劝戒,尤美者可以为典法,故虽无诗者,今得而用之,所以风化天下。[5]

《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到“诗缘政”这个诗学命题,在孔颖达看来,不是简单的术语罗列,也不是对《毛诗序》的“主文而谲谏”式教化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传统诗学的充分理解之后,囿于唐代政治主张,是文学与政治联姻的一场“诗学革命”。理解“诗缘政”这一诗学命题,我们必须要溯回到孔颖达时代的历史文化语

①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河南商城人,文学硕士,现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08-ZX-143)

境当中去,在具体的唐代《诗》学史、诗学史、思想史的脉络中来理解这一诗学命题。因为孔颖达“诗缘政”这一诗学命题,是在当时政治、历史文化的多元格局当中呈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理论意义。

那么,孔颖达面对的唐代诗学和文化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隋废唐兴,统治者对刚刚建立的政权能否长治久安,心存忧虑,他们对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深信不疑。反思历史之后,唐太宗认为汉代的强大,是因为重视儒家思想的结果;隋初的兴盛,也是通过儒学来明经科,选拔人才制度的结果;那么要想唐帝国政权的强大,也要发展儒学,统一思想。基于这种政治主张,在文学、文化上的反映是不是有益于政教。所以,李世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对待文艺的问题。他在《帝京篇序》中说:

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以中和,不系之于淫放。[6]

这篇序言代表着唐初整个文化、学术的政治宣言和方针。李世民反对“释实求华”,主张“节之以中和”,其目的是反对纵欲,他不仅反对形而下的物质之欲,也反对形而上的精神之欲;“峻宇雕墙”的奢化和“烂熳之音”对国家的政权的存亡都是十分关键的。因此,他主张“观文教于六经”,以图通过儒家经典来化成天下。“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来的这些结论,是为了以史为鉴,惊覆亡颠沛之前车未远,虑皇基之能否永固。他把这一点放在一切考虑的前面。可以说,他考虑文风问题,首先是考虑政治上的得失,而不是文学本身。考虑政治,所以着眼点在有益教化上”。[7]他曾对房玄龄说:“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稗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载书”。[8]李世民之所以要从思想上否定扬雄与司马相如的文艺作品,就是因为它们无益于政教,不能做到劝诫讽谏。在他眼里文艺的教化、社会功能作用要远远要超过文艺的本质、审美情感作用。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9]在这里李世民提出的“人君简静”,不使“兵革屡动,与民休息”的政策就是要“文治”,就是通过人文顺其自然地来“化成天下”。

“政教”主导和“文人化成”为宣言的文化、政治格局下,初唐史家们如令狐德棻、房玄龄、魏征、李百药、姚思廉等在重修五朝史时,反映出他们的治国方略和经世之才,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的诗学主张,这些思想恰恰代表了统治集团的主流意识。如: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曰“焕乎其有文章”也。自楚汉以降,辞人世出,洛汭江左,其流弥畅。莫不思侔造化,明并日月,大则宪章典谟,裨赞王道;小则文理清正,申纾性灵。至于经礼乐,综人伦,通古今,述美恶,莫尚乎此。(《陈书?文学传序》)

夫玄象著明,以察时变,天文也;圣达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达幽显之情,明天人之际,其在文乎! (《北齐书?文苑传序》)

夫文以化成,惟圣之高义,行而不远,前史之格言。是以温洛祯图,绿字符其丕业;苑山灵篆,金简成其帝载。既而书契之道聿兴,钟古之文逾广,移风俗于王化,崇孝敬于人伦,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故知文之时义大哉远矣!(《晋书?文苑传序》)

然经礼乐而纬国家,通古今而述美恶,非文莫可也。是以君临天下者,莫不敦悦其义,缙绅之学,咸贵尚其道,古往今来,未之能易。(《梁书?文学传序》)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曰:“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故尧曰则天,表文明之称;周云盛德,著焕乎之美。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隋书?文学传序》)从上述的“文学传序”和“文苑传序”可以看出,史家们所谓的“人文”是一种泛称,皆指文字记载的社会文化之类的儒家典章、经籍,在他们看来“人文化成”目的就是儒家政教人伦的重新建立,是对儒家之“礼”的

重新规范。文艺则属于“人文”的范围,通过文艺在社会的广大范围之内经礼乐、宗人伦、知美恶、明天人之际来教化人的巨大功能作用。

那么“人文化成”如何得以实现呢?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

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或离谗放逐之臣,途穷后门之士,道轗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往往而有。是以凡百君子,莫不用心焉。

在魏征看来,文学功能上可“敷德教于下”,下可“达情志于上”,究其根源其实是对《诗》优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统治阶级“敷德教于下”是“经纬天地,作训垂范”,以礼乐、经典、纲纪、人伦为标尺,老百姓“达情志于上”则通地“风谣歌颂”为形式。作为“人文化成”当然以政教为主,但又须通过“达情志于上”来考见得失,观盛衰,这样就把统治者的“人文化成”和老百姓“达情志于上”统一起来,且超越了汉代《诗》学的“美刺”说。“情志”的范围则拓宽了,既有“离谗放逐之臣”的愤懑激越之情,也有“途穷后门之士”的坎坷未遇之志,这种“情志”的强调既合乎文学创作的规律,又使初唐文学恢复了正途。“唐初史家‘情’‘志’并提,有‘言志’‘缘情’并重意味,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而将之整合一体视为人文教化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则是他们对于传统诗学作出的一份贡献。”[10]因此,政教主张和“人文化成”成为唐初人文的精神命脉,儒家经典不仅是作为一种文艺审美文本而存在,而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统治阶层恰恰把儒家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其统一政治、文化思想的一股重要的力量源泉。

在官方意识形态的强烈支配下,从更深层次的支持封建政权的就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解释、建立新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只有这样,政治话语才能更加合理和合法。据《旧唐书?儒学上》记载: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11]唐太宗因为“儒学多门,章句繁多”,故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富有强烈意识形态的取仕必读的全国统一教材。因此,孔颖达对经典的注疏过程中,一方面要确立儒家经学的地位和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适应唐初的政治和文教建设的要求。诚如葛兆光先生所说:“这里就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与取向,当他们受命编纂五经正义时,他们身份‘非惟宿德鸿儒,亦兼达政要’,私人的理解已经被集体的解释所取代,个人的学术取向让位于官方政治取向,因此这些表述取径的序文,实际上传达的是一种官方意识形态。”[12]而“官方意识形态”正是要以儒家思想作为唐代精神世界的中心,《毛诗正义》的编纂和传播也就成了李唐王朝逐渐恢复儒教统治思想的标志。总之,孔颖达《毛诗正义》“诗缘政”命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对南北朝《诗》学历史和现状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孔颖达为适应唐代官方意识形态的诉求以及对《诗》作更深一步阐释所作的理论工作。下面,我们接着来探讨“诗缘政”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

二从上述孔颖达对《诗》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缘政”的命题作为一个特有的、固定的诗学纲领得到官方的确认,占据了唐初国家话语权力中心。表明了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王政教化,对社会现实中因善恶而导致的成败得失以规讽;王政教化的成功则歌颂赞美,衰微驰废则讥刺匡救。譬如《小雅?天保》之诗,诗序云: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正义曰:“谓臣下作诗,歌君王之美。”其诗:“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孔颖达对此句阐释道:“言王德位日隆,有进无退,如月之上弦稍就盈满,如日之始出稍益明盛。王既德位如是,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不骞亏,不崩坏,故常得隆胜,如松柏之木,枝叶恒茂。”[13]又如《王风?兔爰》之诗,诗序: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正义曰:“作《兔爰》诗者,闵周也。桓王失信于诸侯,诸侯背叛之。王与诸侯交构怨恶,连结殃祸,乃兴师出伐诸侯。诸侯御之,与之交战,于是王师伤败,国内役赋不息,使君子之人皆不乐其生焉,故作此诗以闵伤之也。”其诗云:“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孔氏的审美阐释:“言有兔无所拘制,爰爰然而缓。有雉离于罗网之中有急。此二者缓急之不均,以喻王之为政,有所听纵者则缓,有所躁蹙者则急。此二者缓急之不均也,故君子

本而伤之。”[14]从这两则诗的阐释不难看出,正是因为“王德日隆”和“王政失信”等外在原因,才导致了诗人情感的萌发,通过“诗”这种形式来表达主体对政治的得失或赞美、或贬斥。也是《兔爰》、《天保》两首诗歌创作的最原初动因和目的。因此,孔颖达“诗缘政”诗学命题的提出,涉及了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内在关系,复杂、多变的政治因素的是创作主体情感变化主要因缘,也是《诗》产生的最根本源泉之一。孔颖达对《诗》的阐释工作正好实践了《毛诗正义序》中所说的“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的诗学主张。

在孔颖达看来,“诗缘政”正是《毛诗正义序》中所说的“诗理”,有了这样的诗学旨向,诗歌就成为政治的晴雨表,诗人可以把诗歌作为评价政治得失的工具,政治兴则歌颂赞美,政治衰则讥讽刺过。诗不再是政治的附庸或点缀,而是要发挥其积极的、民主的战斗精神。从这一点看,孔颖达正是对汉儒解诗的一个重大突破。《毛诗正义?诗大序》中说:

诗人既见时世之事变,改旧时之俗,故依准旧法,而作诗戒之。虽俱准旧法,而诗体不同,或陈古政治,或指世淫荒,虽复属意不同,俱怀匡救之意。

《尚书》之三风十愆,疾病也。诗人之四始六义,救药也。若夫疾病尚轻,有可生之道,则医之治也用心锐……诗人救世,亦犹是矣。[15]

在孔颖达看来,“诗缘政”的目的就是匡时救世,把诗歌作为治疗国家的良药,通过诗歌来治疗政治的伤病,孔颖达把诗歌比作救世的良方,又用“诗人救世”来比喻诗人的匡时济世的责任和诗的社会功用。将诗人匡谏之心比作医者之心,大夫的责任在救人,病人若有生还的机会,则需要用心救治。若不可救治,只能哀叹,表达哀叹之情。诗人的责任也像医生一样,必须看清时事,要了解时代的弊病,要有敏锐的时代责任感,要有匡时济世的怀抱和情怀。

在其理论建构过程中,孔颖达是通过“风雅”这一独特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政治理想诉求,正是在唐代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只有用上古的“风雅”之诗才能重构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社会。从理论渊源的角度来看,“风雅”概念并不是孔颖达所独创,可以上溯到《诗》的优秀艺术精神传统,“雅”是指高雅、雅正、清正、美正的美学规范。在《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而郑玄注曰:“雅,正也,见今正也以为后法。”雅为正统,通过雅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毛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在这里,把“雅”看成一种文体,是“六义”之一,虽然《毛诗序》把《周礼》的“六诗”改头换面,其实为新瓶装旧酒,还是沿袭了“六诗”的诗教精神,还是依托《诗》来达到政教风化的政治目的。真正把“风雅”作为审美规范引入文学领域的是刘勰,刘勰就认为风、雅相通,都涉及到作品的意蕴情性,如所谓“雅与奇反”(《体性》)、“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诠赋》)、“颂惟典雅,辞必清铄”(《颂赞》)、“雅丽黼黻,淫巧朱紫”(《体性》)、“商周丽而雅”(《通变》)。在《文心雕龙》中,多次“风雅”并举,他提出“圣文之雅丽”,强调作品意蕴的雅正。在“六义”说中,又提出“风清而不杂”、“文丽而不淫”,认为“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造文也”,“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情采》)在《风骨》篇中他又说:“诗有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这里,刘勰显然打破了《毛诗序》所提出的“风”具有风化、教化的意思,而立论之“风”必须表现作者的“情志”,这样才能有感人的力量,骏快爽朗。另外还要体现时代精神,表现社会风气,并发挥其审美教化功能和感化作用。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诗品》中,把诗人按照不同文学风格归结为三种:《国风》、《楚辞》、《小雅》三派,又称《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曹植“其源出于国风”,阮籍“其源出于小雅。……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又用“风力”“风骨”来评价建安诗歌,这也正是对《诗》中风雅艺术精神的传承,也表现了钟嵘新的审美价值观。“他要通过诗派的组合排列,形成新的理论秩序,并指出一个符合其审美理想的创作动向”。[16]

孔颖达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审美超越,鲜明地提出“风雅之诗,缘政而作”的命题,廓清了“风雅”的概念和内涵。孔氏在《诗大序正义》中说:“一国之政事善恶,皆属于一人之本意,如此而作诗者,谓之风。言道天下之政事,发见四方之风俗,如是而作诗者,谓之雅。言风、雅之别,其大意如此也”。[17]非常明确地提出诗人反映客观问题,诗歌要揭露现实的问题,“风雅”概念已经接触到文学作品的典型性了。首先,“风雅”之诗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时政、国政,现实性也就成了风雅的主要特征;其次,从诗歌的社会功能来看待“风雅”,正所谓“若政遇醇合,则欢娱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这样“风雅”之诗不但具有审美、欢娱、歌颂的功能,还要肩负着批判现实、针贬时弊的功能。

另外,孔颖达“诗缘政”的这一诗学命题,还要放在其“诗述民志”的语境中来理解。孔颖达在《诗大序正义》中说:“诗述民志,乐歌民诗,故时政善恶见于音也”。[18]在此,孔颖达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创见,就是把传统“诗言志”的“志”理解为“民志”,风雅之诗要表现“民”的真情实感,要代表民意,“时政善恶”能激发民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的真情实感,所以“述民志”的风雅之诗和“歌民诗”的乐要表现“时政善恶”的真实情况。这正是孔氏对《毛传》、《郑笺》充分理解后,对《诗》作出的更高层面的解释。现代西方阐释学的立论基础则是文本的意义最终要超越作者,“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是暂时的,而且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的行为”。[19]

孔颖达“诗缘政”的诗学命题影响着有唐一代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而对“风雅”的审美追求也就成了唐代诗学的主要倾向之一,体现着士大夫文人的审美情趣,以恪守现实文化秩序和主流意识形态共存的二元结构,表现了士人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雅不作,以耿耿也。”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保安区宇,国风雅颂。”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于是风雅之文,变为形似,比兴之体,变为飞动”,《答杨中丞论文书》“逮德下衰,风雅不作,形似艳丽之文兴,而雅颂比兴之义废。”元结《箧中集序》“风雅不兴,几及千岁,溺于时者,世无人哉?”李益《诗有六义赋》“所谓政于内系一人之本,动于外形四方之风。如于风,成于雅。”这些“风雅”合称的独特话语方式,都是对孔颖达《毛诗正义》中“风雅”理论内涵的认同、继承和发展。

白居易作为唐代批判写实主义诗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理论源头主要来自孔颖达《毛诗正义》“诗缘政”的诗学命题。白居易诗歌和诗学思想有其现实性的一面,生逢安史之乱,战争频频,民不聊生,政治格局四分五裂,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知识分子如何改革弊政呢?那只有通过“诗歌”这一武器来解救民生。他在《与元九书》中倡导:“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社会作用。诗人通过诗歌来促进统治者的政治改革,把诗歌看成是“为民请命”的工具,强调诗歌积极干预社会的作用。诗歌的最终目的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20]因此白居易把诗学理论核心就放在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上面。讲求诗歌的内容,为时而著,为事所作,注重诗歌的“风雅比兴”和批判现实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反对为文作文。白香山把“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批判写实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标准,讲求“六义”、重“讽谏”,都可以说明他深受《毛诗正义》的深刻影响。

综上所述,孔颖达“诗缘政”的诗学命题饱含着政治理论命意,在唐帝国社会政治体制,特别是唐太宗的许可下传播到唐帝国文学、政治空间中去。但他在对《诗》的阐释过程中,并没有放弃自己审美理想的诗学理论建构,这种理想正是通过“风雅”之诗的艺术精神传统来完成的。如此一来,孔颖达把诗歌的审美价值性与政治教化性统一起来,为唐代的批判写实主义诗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参考文献

[1]参阅《诗言志辨》,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诗缘情辨》,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见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版。笔者校阅了这三部著作,他们只是对孔颖达的理论作了寻章摘句的引用或阐释,但对孔颖达富

有理论命意的“诗缘政”命题却只字未提。

[2]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以下除注明者皆引自此版本,只注页码。

[3]《毛诗正义》卷四,第251页。

[4]《毛诗正义》卷六,第407页。

[5]《毛诗正义》卷九,第545页。

[6][唐]李世民:《帝京篇序》,据肖占鹏主编《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7]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页。

[8]吴兢:《贞观政要》卷七,据裴汝诚等《贞观政要译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9]吴兢:《贞观政要》卷八,据裴汝诚等《贞观政要译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10]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11]《旧唐书》卷189

[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3页。

[13]《毛诗正义》卷九,第583页,587页。

[14]《毛诗正义》卷四,第262页,263页。

[15]《毛诗正义》卷一,第16页。

[16]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7]《毛诗正义》卷一,第16页。

[18]《毛诗正义》卷一,第9页。

[19][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20]白居易:《新乐府序》,据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The Histori cal Context and Its Theoreti calM ean i n g of

“Poe m s For polity”i n“Mao Shi Zheng Y i”

HUANG Zhen-quan

(D epart m en t of Ch i n ese Language and L itera ture,Xuchang Un i versity,Xuchang461000,Henan)

bstract:Kong Yingda says“poe m s For politiy”in“Mao Shi Zheng Yi”,it has a distinctive brand of the ti m es and the i m portant r ole in Chinese poetry hist ory,it had Enlighten poetics and poe m s writing in Tang Dynasty.But it has been neglected by researchers f or a l ong ti m e.By exa m ining the for mati on of the hist 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exp l ore its theoretical content,highlighting its theore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Kong Yingda;Mao Shi Zheng Yi;Poe m s For polity;Feng Ya

责任编辑 黄万机 

毛诗正义

1.诗教指以《诗经》来教化人,教化的目的在于使人温柔敦厚,温柔敦厚是一种受推崇的性格修养和礼节品质。 2.毛传指为传授诗经所写的注解,毛传由大毛公毛亨开始,再传给和小毛公毛苌完成的。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解读诗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郑笺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对毛诗进行注解,谦虚而称为笺 4主文而谲谏,主文指不直接陈述而用比喻的手法叫做主文,委婉讽刺叫做“谲谏” 5四始六义“四始者,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兴观群怨?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可以激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 7三纲领,八条目 三:明德,新民,至善。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中庸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9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尊崇天赋予的道德本性,又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使自己到德行既高尚文明,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0史迁司马迁;体例;历史地位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笔法孔子首创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叙述事实来表现思想倾向而不是直白的议论性文辞;秉笔直书秉笔直书,指写 指《史记》、《汉书》等以文章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正史 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11厚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12含章可贞 有美德而不显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概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2013年11月18日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京)2013年6期作者:马俊峰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3 内容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重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和处理全球化时代的诸多重要问题,尤其是处理好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道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现代化;人类解放 作者简介:马俊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 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是造成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理论上“不太清楚”、实践上走了很多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个重要思想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显然,世界历史理论既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显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重要方面。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是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现实基础则是业已形成并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及其产生的各种效应。在发生学的意义上,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国际贸易,尤其是由工业化所催动的国际市场拓展引发的。地理大发现不仅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而且通过更加频繁的交往,使人们日益了解了“新世界”和东方国家的历史知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伏尔泰写出了《论各民族的风格与精神》,从最远古的中国讲起,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为后来世界史的编著开辟了道路。此后,一些历史学家致力于世界历史的著述,如J. C. 加特勒尔的《世界历史要览》、A. L. von施勒策尔的《世界历史概略》等等,英国J. 坎普贝尔等人还辑集了一部多达38卷的《自远古迄今的世界历史》。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基于一种“巨大的历史感”,并不满意这些历史学家把历史当作已经发生的经验事实进行堆积排列的做法,即只是依据一定的材料叙述历史中发生的行动、事变以及导致这些行动和事变发生的动机,

《毛诗序》全文翻译及释义

毛诗序: 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赵人毛亨(大毛公)、毛苌(小毛公)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毛诗》于汉末兴盛,取代前三家而广传于世。《毛诗》于《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诗经》的总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可能经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 《毛诗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译文】 《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起始,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所以可以用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化诸侯邦国。风,就是讽喻,就是教化;用讽喻来感动、教化人们。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本文介绍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法,探究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形成时期;全球化;实践价值;基本观点;经济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现代世界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全球化,对全球化的认知决定了人类判断全球化和怎样参与全球化的出发点。马克思曾经对全球化的发生和发展以"世界历史"的理论形态作了概括和分析,掌握马克思关于全球化或者说"世界历史"分析的方法论,挖掘和研究这一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对于认识和把握全球化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始终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虽然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从全球视野阐发的"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总体说,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有三个方面: 1."世界历史"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历史之外的什么"世界精神"的产物,而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世界历史。 2."世界历史"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是经济活动世界化的过程,同时是精神层面世界化的过程。资产阶级把

消费与生产全球化,所有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来被尊崇的观念都被瓦解了,一切国家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仇外心理在日益消失。由于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文化也逐渐的全球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一样。 3.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历史"。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实社会的人。,"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的历史,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点。"而"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二、"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法论 马克思阐述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博大精深的,不仅作了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的分析,而且作了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这个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且描述了这个过程的生动的现象;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贯穿在其思想中的方法论。 1.价值观与历史观互相统一的方法。社会客观规律的尺度,就是历史尺度,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做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持续改变的历史过程。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客观的基本的标准。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从根本上区分开来。马克思又认为,历史是由有目的、有意志、有激情的人自觉创造的。马克思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的划时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 【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 《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⑥,用之邦国焉⑦。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注解】

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盛,取代三家而独传于世。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此处说《关雎》是称颂后妃美德的。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风化之始也。言文王行化始于其妻,故用此为风教之始。” ⑤风:读去声,用作动词,教化之意。 ⑥用之乡人焉:相传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乡人”,指百姓。《礼记·乡饮酒礼》载:乡大夫行乡饮酒礼时以《关雎》合乐。所以《正义》释“用之乡人”为“令乡大夫以之教其民也”。 ⑦用之邦国焉:《仪礼·燕礼》载:诸侯行燕礼饮燕其臣子宾客时,歌乡乐《关雎》、《葛覃》等。故《正义》释为“令天下诸侯以之教其臣也”。 ⑧动:感动。 ⑨化:感化。 诗者,志之所之也①,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

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

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贫困的历史决定论 摘要 黑格尔勇于把基督教“信仰”的眼睛转换成理性的眼睛,把奥古斯丁建立的历史神学转化为历史哲学,贯彻其始终的是把基督教的上帝意识转变为绝对精神,以绝对精神为主线所建构的世界历史理论,展现了其思想本身所具有的辩证和革命的精髓。排除黑格尔对哲学的巨大贡献的合理因素之外,其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在于抽象思辨的框架和世界历史的终结,否认了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作用,片面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陷入贫困的历史决定论。 1、世界历史进程中抽象的人 黑格尔世界历史作为世界精神实现自由的过程,在翻开他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变化和行动,以及交往中推移的各民族、国家和个人。主体普遍东西的实现是个体性的运动,世界精神作为普遍的东西,需要人的热情和人的活动,而实现自身自然地达到自觉的自由意识。只有通过特殊的民族和个人才能实现,即拥有自由意识的日耳曼民族和日耳曼人才能实现,展现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现实的人”的缺失与空场。黑格尔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共同活动的产物,他把所有社会成员分成两种:一种是“再生产的个人”,即人民群众。黑格尔所关注重视个人的存在,个人的需要、本能和热情,并认为热情是决定行动的原动力,“我们简直可以断言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11]。对于热情的界定可以说成是从私人或自身目的和利益出发的人类活动,同样没有热情的话,世界历史也不会形成。世界历史不仅是精神观念的产物,还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共同构成了其世界历史的经纬线。所以黑格尔不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作用。如果没有农夫和兵士的存在,一个僧侣的国家断然不能够存在,正是他们的这种活动维持并再生产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条件。但是,毕竟黑格尔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积极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认为人民群众是愚昧无知和进行不自觉的活动,以追求自身利益、荣誉为目的的、没有定性的群众。人民群众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需要什么的那一部分人,但现实的人和人的活动只是世界精神的手段和工具罢了!在他们追求和满足的自身目的过程中,同时又是扮演着为实现精神自由发展这一更崇高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一种是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伟大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之所以伟大,始终是高于人民群众并能真正地体现理性和历史意志和实践历史目的的人,来充当“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儿,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反而他们更能够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因为他们不仅是政治人物还是有思想的人,能够感知什么是他们最需要的和正合事宜的东西,“正因为他们主持了和完成了某种伟大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幻想、一种单纯发的意向,而是对症下药适应了时代需要的东西”[12]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人。他们的行动和言语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最优秀和卓越的行动和言语代表,他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世界历史的需要。但是,黑格尔的英雄人物并不同于主观唯心主义者眼中“意见支配世界”的伟大人物,他认为伟大人物创造历史的活动,必须符合理性的意志,以理性、绝对精神为基础展开创造活动,所以广大的群众之所以能够追随伟大人物是由于感受到其内在的“精神”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恰恰表征了伟大历史人物不过是精神的代理人。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对于英雄人物的论述也展现了其辩证的思维判断。黑格尔预见了伟大人物的历史必然性的结局,他们不能超越时代精神的界限,必须以自己的民族为依托和舞台,失去了自己的民族那就会被替代和消亡。有着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却是不幸福和快乐的,他们的人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在其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会破坏和蹂躏许多无辜和好的事物,而成为一种必须推翻的否定性的存在。黑格尔把自己所关注的人定义为特殊的存在,强调人及其活动对于历史的重要性,但并不真正把人当作历史主体,而是一种规定他们意志的隐匿冲动推进历史发展。因为世界历史下的个人是无意识地追求东西,并不是有意识的,以本能的理解来完成他们当作目的的东西。各个民族和个人在追求东西过程中的行动是历史性的,乍看是激情和利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是造成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理论上“不太清楚”、实践上走了很多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个重要思想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显然,世界历史理论既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显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重要方面。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第一,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展开和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精神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世界历史……表示‘精神’的意识从它的‘自由’意识和从这种‘自由’意识产生出来的实现的发展”。①马克思则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⑤因为它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关系发展的结果,是现实生活的人们、人们的吃穿住行的现实生活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结果。 第二,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外延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历史”,是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总和。尽管黑格尔基于“巨大的历史感”力图将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总体去探寻其内在联系,但他却不能“历史地”看待世界历史的形成问题。换句话说,基于“绝对精神”展现自身的唯心主义框架,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连续性、统一性,而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间断性和“质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则不同,它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对象性根据,而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黄贞权①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 内容提要: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但长期以来却被研究者们 所忽略。通过考察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孔颖达时代的诗学现状来探究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理 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诗缘政 风雅 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1-76-81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源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和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被后世的文艺理论家所津津乐道,以至于在现当代出现了朱志清的《诗言志辨》、裴斐的《诗缘情辨》、王文生的《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等经典著作。[1]可是他们却都忽略了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却存着“诗缘政”的诗学命题。唐初,著名文学家孔颖达在对《诗》的阐释过程中,囿于时代、政治、历史文化语境的原因,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从此把中国传统诗歌作为“言情”、“言志”的本质观做了一次大胆的解构,把文学与政治做了嫁接,使唐代的诗学具有前所未有的批判战斗精神,也开启了唐代诗歌的批判写实主义风气。 一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出“诗缘政”这一富有时代烙印的诗学命题。如: 风、雅之诗,缘政而作,政既不同,诗亦异体,故《七月》之篇备有风、雅、颂。[2]诗者缘政而作,风、雅系政之广狭,故王爵虽尊,犹以政狭入风。此风、雅之作,本自有体,而云贬之谓风者,言当为作雅,犹贬之而作风,非谓采得其诗乃贬之也。[3] 言秦仲国大将兴,是其土地广宽,虽未得爵命,而大于邾、莒,诗者缘政而作,故附庸而得有诗也。且秦于襄公之后,国大而录其诗,因秦仲先已有诗,故并录之耳。[4] 自然大雅为天子之乐可知。若然,小雅之为天子之政,所以诸侯得用之者,以诗本缘政而作,臣无庆赏威刑之政,故不得作诗。而诗为乐章,善恶所以为劝戒,尤美者可以为典法,故虽无诗者,今得而用之,所以风化天下。[5] 《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到“诗缘政”这个诗学命题,在孔颖达看来,不是简单的术语罗列,也不是对《毛诗序》的“主文而谲谏”式教化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传统诗学的充分理解之后,囿于唐代政治主张,是文学与政治联姻的一场“诗学革命”。理解“诗缘政”这一诗学命题,我们必须要溯回到孔颖达时代的历史文化语 ①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河南商城人,文学硕士,现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08-ZX-143)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有着渊源关系。坚持以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审视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的客观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世界历史方法论经济全球化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1]。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阐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其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交往的不断扩大,揭示了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源、动力和本质,并且预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共产主义。今天,世界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涌现出许多有关全球化的理论、观点,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论的存在,已经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立场、方法中寻求灵感,得到启发。马克思注重对世界历史实质的研究,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观,考察世界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总体结构中的发展、变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全球化进程从一幵始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却又是一个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与风险同在,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把握好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应对策略。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发展的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就广义而言,特指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即把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人类历史整体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就狭义而言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历史思想就事实层面来看,其含义在于指出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除了本国的历史以外还存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分析了中世纪以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结果是打破各民族和国家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开始了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 -唐初,太宗李世民为了巩固政权,统一思想,决定弘扬儒学,通过明经科来选拔人才,由于当时经学异学颇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本,必须选人来编一套全国统一考试的指定“教材”,以便于“考生”使用。据《旧唐书·儒学》记载:“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1]《毛诗正义》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令天下。正是在这种政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当中,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占据了国家权力话语的中心位置。“《毛诗正义》被作为封建政治伦理教育的国定教科书,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成为学童、士人和官吏人人诵习的经书。随着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诗经》在全国空前地广泛流传。”[2]《毛诗正义》成为唐人取仕必读的教材,其中的诗学思想或显或隐的对他们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孔颖达对《诗》的爬罗剔抉的阐释中,提出“情志一也”、“兴象”、“诗缘政”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揭示出诗歌的功用、诗歌创作方法及诗理,启蒙了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一、“情志”论 “情志”论是孔颖达诗学思想的核心,包含着丰富的 理论内涵。关于诗歌的本质到底是“言志”还是“言情”,唐以前聚讼纷纭,从《尧典》、孔子、《毛诗序》及陆机、刘勰、钟嵘都在阐释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诗学命题。而孔颖达在前人诗学思想基础上作了审美超越,把诗歌到底是“言志”还是“缘情”的问题作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言志”也即“言情”,是二而为一的关系。孔氏在《毛诗正义·诗序》中云:“诗者,人志意之抽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3]孔颖达在这里给“情志”下了定义,也给“诗”下了定义。“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这是给“志”下的定义。从“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几句看,他所说的“志”也就是“悦豫”、“哀伤”之类的“情”。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则鲜明地提出“情志一也”。“民有六志……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所从言之异耳。”[4]而这种情志从何而出呢?就是“情缘物动,物感情迁”[5]的结果。“外物”是激起“悦豫”、“哀伤”之情的外界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孔氏在《礼记正义》中对“外物”作了很好的诠释:“物,外境也。言乐初所起,在于人心之感外境也……若外境痛苦,则其心哀。哀感在心,故其声必踧速杀也。若外境所善,心必欢乐,欢乐在心,故声必随而宽缓也。”[6]孔氏所说的“外物”、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孔颖达〈毛诗正义〉诗学思想研究》成果之一(2008-ZX-143)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男,河南商城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孔颖达对《诗》的阐释绾合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传统《诗》学的接受做出取舍并加以创新和超逸,建构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提出了“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关键词:孔颖达;毛诗正义;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2-0144-04 黄贞权 2010年第2期(复总第76期) 船山学刊Chuanshan Journal No.2,2010(rest.tot No.76) 144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人教版).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一、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火耕)石器锄耕(耜耕)。 2、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3、文化:原始文字起源于“文字图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等。 (二)奴隶社会 1、夏: 2、商: 手工业:原始瓷器产生,青铜器铸造繁荣,丝织业出现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商人、商业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文化: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3、周:公元前1046武王建立,分西周和东周时期,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时期。 政治:(1)分封制、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1)土地制度:井田制,后期逐渐瓦解,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3)手工业:官府垄断局面打破;西周晚期有铁器;春秋晚期能炼钢;丝织品 产量大,质量高。 (4)商业: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思想文化: (1)出现百家争鸣。 (2)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3)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帛画,人物画。 (4)春秋的《诗经》(现实主义)、战国的《楚辞》(浪漫主义)。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 分裂走向统一。 (三)封建社会(战国至清1840年) 1、秦: 政治:(1)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3)暴政而亡(失于政而非失于制)。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

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 /h1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情怀在他17岁时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自己职业时的考虑》中便已显露 对马克思而言,这种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世界历史的积极扬弃就是共产主义。可以说,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赋予“世界历史”以独特含义的,标志着马克思世界理论的初步形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批判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强调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54-57这里,“市民社会”指的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指的就是同资产阶级社会相对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以实践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以及其中所蕴藏的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并以这种方式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向更高社会形态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中雇佣劳动的实践活动方式使得自身必然被扬弃而走向“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所有这些,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形成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做好了理论准备。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正是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马克思与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

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89具体讲就是,历史活动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现实人的现实活动,而不是想象主体的想象的活动。人们在每一历史阶段上活动都要受到自己所处时代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88因此,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开始于资产阶级主导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89因此,“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作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44而对于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的马克思来讲,这种异化必须被消除。而异化的消除,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89否则,共产主义只能是“地域性的”与“粗陋的”共产主义。这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进程包括资产阶级主导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无产阶级主导的“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逻辑关联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现实前提,“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必然结果。 此后,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社会发展动力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出发,详细地阐发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他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占主导地位,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世界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在普遍交往的推动下,整个世界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其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它是资本主义的首创, 这种首创性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 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其固有的矛盾,其最终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辩证地分析全球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代价值 Abstract: As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has become dominant worldwide in the beginning of 19th century , the formation of world market had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history evolving into the world history . Based on classical economics ,Hegelian philosoph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Marx inherited them critically and came up with his own theory on the world history. According to Marx’s “world history”theory , the “world history”means the history which the world gradually become an interdependent and complementary object which promoted by interactions among nations and countries .It’s an affirmative and inevitable historic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