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朝行政区划之河西道

唐朝行政区划之河西道

唐朝行政区划之河西道

唐朝行政区划之河西道(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凉州

甘州

肃州

瓜州

沙州

伊州

西州

庭州

安西大都护府

北庭大都护府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道州列表 道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京畿道京城京城[1] ——————雍州京兆府京城20 华州兴德府[2] 郑县 4 同州冯翊郡冯翊县8 商州上洛郡上洛县 6 岐州凤翔府雍县9 邠州新平郡新平县 4 关内道京城陇州汧阳郡汧源县 3 泾州保定郡安定县 5 原州平凉郡平高县 2 渭州——襄武县 1 武州[3] ——萧关县 1 宁州彭原郡定安县 5 庆州顺化郡安化县10 鄜州洛交郡洛交县 5 坊州中部郡中部县 4 丹州咸宁郡义川县 4 延州延安郡肤施县10 灵州灵武郡回乐县 4 威州[4] ——鸣沙县 2 会州会宁郡会宁县 2 盐州五原郡五原县 2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3 绥州上郡上县 5 银州银川郡儒林县 4 宥州宁朔郡延恩县 2 麟州新秦郡新秦县 3 胜州榆林郡榆林县 2 丰州九原郡九原县 2 单于大都护府云中都护府—— 1 安北大都护府燕然都护府—— 2 镇北大都护府———— 2 都畿道东都[5] 东都——————洛州河南府东都20 汝州临汝郡梁县7 河南道汴州陕州陕郡陕县 6 虢州弘农郡弘农县 6 滑州灵昌郡白马县7 郑州荥阳郡管城县7 颍州汝阴郡汝阴县 4 许州颍川郡长社县9 陈州淮阳郡宛丘县 6

蔡州[6] 汝南郡汝阳县10 汴州陈留郡浚仪县 6 宋州睢阳郡宋城10 亳州谯郡谯县7 徐州彭城郡彭城县7 泗州临淮郡临淮县 4 濠州钟离郡钟离县 3 宿州——符离县 4 郓州东平郡须昌县9 齐州济南郡历城县 6 曹州济阴郡济阴县 6 濮州濮阳郡鄄城县 5 青州北海郡益都县7 淄州淄川郡淄川县 4 登州东牟郡蓬莱县 4 莱州东莱郡掖县 4 棣州乐安郡厌次县 5 兖州鲁郡瑕丘县10 海州东海郡朐山县 4 沂州琅邪郡临沂县 5 密州高密郡诸城县 4 河东道蒲州蒲州河中府河东县13 晋州平阳郡临汾县8 绛州绛郡正平县7 慈州文城郡吉昌县 5 隰州大宁郡隰川县 6 并州太原府[7] 晋阳县13 汾州西河郡西河县[8] 5 沁州阳城郡沁源县 3 辽州乐平郡辽山县 3 岚州楼烦郡宜芳县 4 宪州[9] ——楼烦县 3 石州昌化郡离石县 5 忻州定襄郡秀容县 2 代州雁门郡雁门县 5 云州云中郡云中县 1 朔州马邑郡善阳县 2 蔚州兴唐郡灵丘县 3 武州——文德县 1 新州——永兴县 4 潞州上党郡上党县10 泽州高平郡晋城县 6 河北道魏州孟州[10] ——河阳县 5 怀州河内郡河内县 5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全国县以上行政区划及名称

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及名称 全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华北】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沪/申)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 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渝)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1、河北省(冀) xíng 石家庄: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 gǎo 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 邢台:刑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fù 保定: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安新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 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沧县东光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孟村回族自治县 廊坊: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浮山县曲沃县襄汾县古县乡宁县大宁县蒲县 衡水: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

黑龙江省地图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市。面积46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689万(2000年)。总计12地级市 1地区64市辖区 19县级市 46县 1自治县 哈尔滨市 道里区,南岗区,动力区,平房区,香坊区,太平区,道外区,阿城市,尚志市,双城市,五常市,呼兰县(呼兰镇),方正县(方正镇),宾县(宾州镇),依兰县(依兰镇),巴彦县(巴彦镇),通河县(通河镇),木兰县(木兰镇),延寿县(延寿镇) 齐齐哈尔市 龙沙区,昂昂溪区,铁峰区,建华区,富拉尔基区,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区,讷河市,富裕县(富裕镇),拜泉县(拜泉镇),甘南县(甘南镇),依安县(依安镇),克山县(克山镇),泰来县(泰来镇),克东县(克东镇),龙江县(龙江镇) 鹤岗市兴山区,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向阳区,东山区,萝北县(凤翔镇),绥滨县(绥滨镇) 双鸭山市 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宝山区,集贤县(福利镇),宝清县(宝清镇),友谊县(友谊镇),饶河县(饶河镇) 鸡西市鸡冠区,恒山区,城子河区,滴道区,梨树区,麻山区,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鸡东镇) 大庆市 萨尔图区,红岗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林甸县(林甸镇),肇州县(肇州镇),肇源县(肇源镇),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 伊春市 伊春区,带岭区,南岔区,金山屯区,西林区,美溪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友好区,上甘岭区,五营区,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铁力市,嘉荫县(朝阳镇) 牡丹江市 爱民区,东安区,阳明区,西安区,绥芬河市,宁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林口县(林口镇),东宁县(东宁镇) 佳木斯市 前进区,永红区,向阳区,东风区,郊区,同江市,富锦市,桦川县(悦来镇),抚远县(抚远镇),桦南县(桦南镇),汤原县(汤原镇) 七台河市桃山区,新兴区,茄子河区,勃利县(勃利镇) 黑河市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逊克县(奇克镇),嫩江县(嫩江镇),孙吴县(孙吴镇) 绥化市 北林区,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绥棱县(绥棱镇),兰西县(兰西镇),明水县(明水镇),青冈县(青冈镇),庆安县(庆安镇),望奎县(望奎镇) 大兴安岭地区 (加格达奇) 呼玛县(呼玛镇),塔河县(塔河镇),漠河县(西林吉镇)

唐代行政区划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道府州县 关内道京 畿 道 京兆 鄠万年长安咸阳兴平云阳泾阳三原渭南昭应同官高 陵富平蓝田奉天好畤醴泉武功华原美原 凤翔虢郿天兴岐山扶风麟游普润宝鸡盩厔 华郑华阴下卦栎阳 同朝邑韩城郃阳夏阳白水澄城奉先 商上洛丰阳洛南商洛上津乾元 邠新平三水永寿宜禄 关 内 道 陇汧源汧阳吴山 泾保定灵台临泾良原潘原 原平高百泉 渭平凉 武萧关 宁安定真宁襄乐彭原定平 庆顺化合水乐蟠马岭华池同川洛源延庆方渠怀安 鄜洛交洛川三川直罗甘泉 坊中部宜君升平鄜城 丹义川云岩汾川咸宁 延肤施临真金明延川丰林敷政延昌延水门山 灵回乐灵武怀远保静 威鸣沙温池

雄,警两州,县皆缺会会宁乌兰 盐五原白池 夏朔方静德宁朔 绥龙泉延福绥德大斌 银儒林真乡开光抚宁 宥延恩长泽 麟新秦连谷银城 胜榆林河滨 丰九原永丰 河南道都 畿 道 河南 巩密河南洛阳缑氐偃师阳城登封陆浑伊阙新安渑池 福昌长水寿安永宁颖阳河清伊阳王屋 汝梁叶郏城鲁山襄城临汝龙兴 河 南 道 汴浚仪开封尉氏封丘雍丘陈留 陕陕夏陕石灵宝芮城平陆 虢弘农阌乡湖城玉城卢氏硃阳 滑白马卫南匡城韦城胙城酸枣灵昌 郑管城荥阳新郑中牟荥泽原武阳武 颍汝阴颍上下蔡沈丘 许长社长葛阳翟许昌鄢陵扶沟临颍舞阳郾城 陈宛丘太康项城溵水南顿西华 蔡汝阳朗山遂平上蔡新蔡褒信新息平舆西平真阳

宋宋城襄邑宁陵下邑谷熟楚丘柘城砀山单父虞城亳谯酂城父鹿邑真源永城蒙城 徐萧丰沛滕彭城宿迁下邳 泗临淮涟水盱眙徐城 濠钟离定远招义 宿虹蕲符离临涣 郓卢须昌寿张郓城钜野平阴东阿阳谷中都 济历城章丘临邑临济长清禹城 曹济阴考城宛句乘氏南华成武 濮范鄄城濮阳雷泽临濮 青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北海 淄淄川长山高苑邹平 登黄蓬莱牟平文登 莱掖昌阳胶水即墨 棣厌次滳河阳信蒲台渤海 兖邹瑕丘曲阜乾封泗水任城龚丘金乡鱼台莱芜海朐山东海沭阳怀仁 沂费丞临沂沂水新泰 密密莒诸城辅唐 河东道河中 解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安邑稷山永乐宝鼎襄陵龙门万全 太原祁盂太原晋阳文水榆次寿阳太谷乐平广阳清源交城

古代行政区域

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州: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如在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冀、兖、青、徐、扬、荆、预、梁、雍等九州,也是中国别称“九州”的来历。东汉共分13州;晋初又分19州;到了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都是行政区。 郡: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时,天下划分为36郡,征服南粤后,增加到40郡。直到隋唐以前,历朝都设有郡。隋朝取消了郡,唐代则州郡迭改,宋代以后郡被彻底取消。 行省:原是官署的名称。后来,行省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简称为省。 国:诸侯王的封域,泛指古代侯王的封地,也是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地位相当于郡。这和今天国家的国有很大区别。 邑:泛指城市。但大城市通常称都,小城市称邑。邑有时也指县。 县: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六国后,乃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以后各朝的县属于州或府。 道:始行于唐,不过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后来逐渐实化为一级行政区域。 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戍守,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二:一类设于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一类设于州、郡治所,即与州郡同设于一地,镇将绾军,由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多数由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唐代,镇戍之权较前减弱。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卫防守之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数罢废。宋代以后,镇多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 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成为一级行政区。元代也有路,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解析】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宋代司马光罢相时市人为之叹息,他再次当政时,市人为之额手;后来金人人侵,李纲 被罢职,太学生陈东纠集学生抗议,市人加入者也甚众多,这反映出宋代() A. 市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 传统社会秩序已被打破 C. 士子与政府间矛盾尖锐 D. 知识阶层社会基础扩大 2.明代中后期山东究州府,“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 时() A. 南方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农产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C. 山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D. 区域经济差异推动长途贸易 3. 年画名称主题 《女子自强》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 《庄稼稼樯难》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妻打男挨》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 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C. 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 D. 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4.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 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A. 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 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 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 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5.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 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 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 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C.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6.年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时代风貌。如图是宣统三年创作的年画《北京失守宣统逃走》, 该年画() A. 是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真实再现 B. 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 说明革命新军已经控制了北京 D. 折射出民众对反清斗争的支持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编辑版

-*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唐代官制列表(极品简易版)

唐朝官员品级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

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总述】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隋朝在极盛的疆域已经东南两面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南),为了集中权力,隋代省并州一级,恢复郡县两级制。唐代初期沿用隋代地方两级行政区划,或郡县,或州县,以州县为主。唐玄宗时道开始向行政区转变,最终又回到三级地方行政区划。 【州制时期】——隋代地方行政制度 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种局面,于开皇三年(583年)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其措施有: ①撤销郡级机构,以州割县;同时裁并魏晋南北朝期间滥设的州郡,全国 并为311个州。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进一步并县,使全国有郡190 个,县1255个。 ②地方人事权收归中央。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下诏除授,六品以下由 吏部任命;并提倡科举考试选官,替代魏晋以来“九品中正”荐举任官 制度。 ③恢复地方军政分治,并规定郡县长官由外地人担任,县令以下官吏三年 一调,不得连任。 ④仿汉监察制度,设司隶台大夫、别驾、刺史等监察大员,分别巡察各地, 也按六条问事,至此,地方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在开皇九年(589年)平定南朝的陈以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这样,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从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24年。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炀帝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 许多人以为隋实行的是郡县制,这是由于《隋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实际上,炀帝实施郡县制是从607年至618年,仅11年。所以,隋朝主要实行的还是实施了24年的州县制。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时期到道制时期的过渡阶段。 【道制时期】——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经过武德、贞观三十多年的治理,唐王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它的版图东达于海,西逾葱岭,北过大漠,南至林邑,皆为州县,东西9,500余里,南北10,900余里。在这块辽阔的统治区域里,由于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反映在地方官制上也有所差异。概而论之,中原内地是州县制或道州县制;边疆地区则为羁(ji)糜府州制;有些少数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 郡县制时期(秦、汉)、 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道(路)制时期(唐、宋)、 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 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 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行政区划的设置以政治为首要考虑因素,并尽可能做到兼顾自然、经济因素;在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则往往只考虑政治因素,而不考虑其它,这就是行政区划设置的政治主导原则。 行政区划有四个要素:层次、幅员、边界、行政中心,历史时期这四个要素均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先秦】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无所谓地方行政区划。进入春秋中叶以后,随着诸侯国发展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的萌芽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县:县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在春秋时期,来源一是新开辟的边区,二是新吞并的小国。春秋时期的县有几个特点:1、保留有分封制的残余,如可以分赐臣子,县尹可以世袭,食县邑可以互换等;2、县的大小悬殊,大者如国,小者如乡邑;3、多在边境地区设置,有军事重镇性质。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等,后称令。 郡:郡也出现在春秋时期,略晚于县,最初都设在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且郡县互不统隶。后因边郡地大,于是分置数县;内地事多,于是数县上置郡统之,以郡统县的制度才逐渐形成。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一郡之长称守。【郡县时代】 秦彻底取消了分封制,两汉则既有受中央控制的郡,也有分封的王国。秦汉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组织架构: 秦代为中央辖郡和内史,郡辖县。郡置守、尉、监三员,分别主民政、军事、和监察。内史由中央直接管理。县置令。汉时郡级政区有郡、王国,县级政区有县、侯国、邑、道。王国是分封的诸侯国,侯国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 郡级长官中,西汉郡设太守、都尉两员,东汉内地郡撤都尉,仅设太守;边区郡仍保留都尉,且分辖县,地位与郡同级。县级长官中,侯国长官称相,其余称令(万户以上)或长(万户以下)。 其它: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原内史一地人口众多,政事纷繁,因此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辖区,治所长安。西域都护府:两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治乌垒城。 【州郡时代】 〈一〉初创时期 汉初各郡吏治由中央直接监察,但到了武帝时期郡大为增加,

转帖 唐代行政行政划分 与江南道

转帖唐代行政行政划分与江南道 https://www.doczj.com/doc/692811605.html,/f?z=562101433&ct=335544320&am p;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a mp;word=%B9%C3%CB%D5&pn=0 唐朝行政区划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1.关内道(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2.河

南道(洛阳,汴州、今河南洛阳,河南开封)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3.河东道(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4。河北道(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1] 5。山南道(襄州,湖北襄阳)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 5。山南道(襄州,湖北襄阳)

唐朝行政区划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唐朝道州列表 道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京畿道京城京城[1] —————— 雍州京兆府京城20 华州兴德府[2] 郑县 4 同州冯翊郡冯翊县8 商州上洛郡上洛县 6 岐州凤翔府雍县9 邠州新平郡新平县 4 关内道京城陇州汧阳郡汧源县 3 泾州保定郡安定县 5 原州平凉郡平高县 2 渭州——襄武县 1 武州[3] ——萧关县 1 宁州彭原郡定安县 5 庆州顺化郡安化县10 鄜州洛交郡洛交县 5 坊州中部郡中部县 4 丹州咸宁郡义川县 4 延州延安郡肤施县10 灵州灵武郡回乐县 4 威州[4] ——鸣沙县 2 会州会宁郡会宁县 2 盐州五原郡五原县 2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3 绥州上郡上县 5 银州银川郡儒林县 4 宥州宁朔郡延恩县 2 麟州新秦郡新秦县 3 胜州榆林郡榆林县 2 丰州九原郡九原县 2 单于大都护府云中都护府—— 1 安北大都护府燕然都护府—— 2 镇北大都护府———— 2 都畿道东都[5] 东都—————— 洛州河南府东都20 汝州临汝郡梁县7 河南道汴州陕州陕郡陕县 6 虢州弘农郡弘农县 6 滑州灵昌郡白马县7 郑州荥阳郡管城县7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京畿道(治京兆府) 上都 京兆府 县:万年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云阳县、泾阳县、三原县、渭南县、昭应县、同官县、高陵县、富平县、蓝田县、奉天县、鄠县、好畤县、醴泉县、武功县、华原县、美原县凤翔府 县:天兴县、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普润县、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 华州 县:郑县、华阴县、下卦县、栎阳县 同州 县:朝邑县、韩城县、郃阳县、夏阳县、白水县、澄城县、奉先县 商州 县:上洛县、丰阳县、洛南县、商洛县、上津县、乾元县 邠州 县:新平县、三水县、永寿县、宜禄县 关内道(治京兆府) 陇州 县:汧源县、汧阳县、吴山县 泾州 县:保定县、灵台县、临泾县、良原县、潘原县 原州 县:平高县、百泉县 渭州 县:平凉县 武州 县:萧关县 宁州 县:安定县、真宁县、襄乐县、彭原县、定平县 庆州 县:顺化县、合水县、乐蟠县、马岭县、华池县、同川县、洛源县、延庆县、方渠县、怀安县 鄜州 县:洛交县、洛川县、三川县、直罗县、甘泉县 坊州 县:中部县、宜君县、升平县、鄜城县 丹州 县:义川县、云岩县、汾川县、咸宁县 延州 县:肤施县、临真县、金明县、延川县、丰林县、敷政县、延昌县、延水县、门山县 灵州 县:回乐县、灵武县、怀远县、保静县 威州

县:鸣沙县、温池县 雄州 警州 会州 县:会宁县、乌兰县 盐州 县:五原县、白池县 夏州 县:朔方县、静德县、宁朔县 绥州 县:龙泉县、延福县、绥德县、绥德县、大斌县 银州 县:儒林县、真乡县、开光县、抚宁县 宥州 县:延恩县、长泽县 麟州 县:新秦县、连谷县、银城县 胜州 县:榆林县、河滨县 丰州 县:九原县、永丰县 单于大都护府 县:金河县 安北大都护府 县:阴山县、通济县 镇北大都护府 县:大同县、长宁县 都畿道(治东都) 东都 河南府 县:河南县、洛阳县、巩县、缑氐县、偃师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密县、寿安县、永宁县、颖阳县、河清县、伊阳县、王屋县 汝州 县:梁县、郏城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临汝县、龙兴县 河南道(治汴州) 陕州 县:陕县、陕石县、灵宝县、夏县、芮城县、平陆县 虢州 县:弘农县、阌乡县、湖城县、玉城县、卢氏县、硃阳县 滑州 县:白马县、卫南县、匡城县、韦城县、胙城县、酸枣县、灵昌县 郑州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与人口的分布、历史文化传统和军事上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由中央派员组织管理,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也就是说,直至郡县制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 县本是天子、诸侯直属土地中的邑,其首领称为“县人”。春秋前期,秦、晋、楚等大国在新兼并的邻国土地上设立一种特殊行政区,称之“县”。在古文中,县即古悬字,意为新设之县,远离诸侯国都,悬于诸侯统治中心之外。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县早而郡晚,县小而郡大,县近而郡远,县重而郡轻。所以,郡的地位实际低于县。因为此时置郡大多于边远荒辟之地,地旷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于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秦分天下为36郡,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正式确立。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东晋与南朝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地方政区划制度,即侨州、郡、县制。该制度是为安置西晋永嘉之乱后的北方移民,笼络人心,维护统治。侨州、郡、县制度是东晋南朝地方行政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它搞乱了地方正常的行政区划,不利于行政统一和国家的有效管理,也加速了州制的变革,直至隋朝建立后,侨州、郡、县才彻底废除。 四、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辽朝所采用的州县制基本上承袭唐代制度,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京城所在地称府。又在州之上以五京为中心,分成5道:即上京、东京、中京、西京、南京,亦称五京道。后又受宋代行政制度影响,表现在道一级所设行政机构就仿效宋代路一级行政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制度,所设总管府掌一道之军权,似宋路中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北京市110000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天津市120000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河北省1300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山西省1400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辽宁省2100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唐代官职体系表

唐代官职体系表 目录 ?1中央官制 ? 1.1三省六部 ? 1.2九寺五监 ? 1.3宫廷侍从机构 ?2地方官制 ?3武官系统 ?4官员品级 ?5唐代官职一览 ? 唐代官制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少数民族政权的职官制几个方面。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

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官员,他们更易于被君主控制 . 三省六部 1.中书省(决策机关)设中书令两人,正二品。 中书侍郎两人,正三品。 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属下官员包括,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皆从六品上。 中书省下又设有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 2.门下省(审议机关)设侍中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左散骑常侍,正三品下。

属下官员包括,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典仪二人,从九品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门下省下又设有弘文馆,有学士,校书郎官职。 3.尚书省(执行机关)设尚书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职,故不授予臣下) 尚书左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右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尚书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左丞管理吏、户、礼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