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总述】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隋朝在极盛的疆域已经东南两面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南),为了集中权力,隋代省并州一级,恢复郡县两级制。唐代初期沿用隋代地方两级行政区划,或郡县,或州县,以州县为主。唐玄宗时道开始向行政区转变,最终又回到三级地方行政区划。

【州制时期】——隋代地方行政制度

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种局面,于开皇三年(583年)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其措施有:

①撤销郡级机构,以州割县;同时裁并魏晋南北朝期间滥设的州郡,全国

并为311个州。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进一步并县,使全国有郡190

个,县1255个。

②地方人事权收归中央。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下诏除授,六品以下由

吏部任命;并提倡科举考试选官,替代魏晋以来“九品中正”荐举任官

制度。

③恢复地方军政分治,并规定郡县长官由外地人担任,县令以下官吏三年

一调,不得连任。

④仿汉监察制度,设司隶台大夫、别驾、刺史等监察大员,分别巡察各地,

也按六条问事,至此,地方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在开皇九年(589年)平定南朝的陈以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这样,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从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24年。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炀帝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

许多人以为隋实行的是郡县制,这是由于《隋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实际上,炀帝实施郡县制是从607年至618年,仅11年。所以,隋朝主要实行的还是实施了24年的州县制。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时期到道制时期的过渡阶段。

【道制时期】——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经过武德、贞观三十多年的治理,唐王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它的版图东达于海,西逾葱岭,北过大漠,南至林邑,皆为州县,东西9,500余里,南北10,900余里。在这块辽阔的统治区域里,由于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反映在地方官制上也有所差异。概而论之,中原内地是州县制或道州县制;边疆地区则为羁(ji)糜府州制;有些少数

民族地区还建立自己的小王国。现根据不同情况,把唐代地方官制分为道、州、县制与少数民族之王国制两个方面介绍。

一、唐朝道制

【总】纵观唐朝的行政区划制度,应该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中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太宗创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州县二级建制实际上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建制,出现了“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专奏事”的局面。

1.【道】

道,在汉代时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区,相当于县级,“县有蛮夷曰道”(《汉书》卷19上《百官表上》)。

前期之道——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由10道变15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37)

后期之道,即方镇——安史之乱后,旧有的道大部分又只是地理名称,与政治有关系的为方镇,亦称为道,通常有三十余至四十左右,各统州府三四多至十余,于是,后期形成为方镇,州府,县三级制。

【?比较——唐代的道与汉代的州的不同之处】

唐代的道贺汉代的州都是由监察区演变成为行政区的,但两代情况也有所不同。

唐代的到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演变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很快就成为坐镇一方的政治势力,“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新唐书》卷50《兵志》),形成以方镇割据势力为导向的分裂局面。

唐代藩镇割据局面长达百余年,可是各藩镇没有号召全国的势力和威信,只能采取“礼邻藩而奉朝廷”(《新唐书》卷211《王庭凑附绍懿传》)的政治方针,只是在黄巢起义打破藩镇之间的平衡,唐王朝才亡于强藩之手,是“弱唐这,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宋史》卷422《尹源传》)。这种形成于割据的体制,反而成为“安史之乱”后的地方管理体制。

2.【府】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的“道”,还有唐玄宗新开的“府”。最早设府是在开元元年(713年),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

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1)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京兆府(原雍州)、兴德府(原华州)、凤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兴唐府(原陕州)、河中府(原蒲州)、兴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江陵府。(2)在内地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

制起自曹魏,当初专理军事,不涉民政;晋始兼任刺史;北周时改都督为总管;唐武德七年(627年)改称都督,兼理军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景云初年(710年),唐有都督府24,分辖国内各州,惟畿内诸州不隶。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3)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6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节度使】

其名起于魏晋,但仅是一个官衔名称,并无管辖区域。景云二年(711年),唐以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度使,此名称才确定,并列入正式边疆官制。至唐玄宗开元和天宝之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它们都分布于边地。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肃宗时(756—761年)节度使已有44;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在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唐全国有节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此时(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制度

羁縻,是笼络联系和怀柔牵制的意思,这是在汉代对西域管辖时期形成的用语。“唐兴,初末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这就是唐代建立羁縻州县的缘起。

唐太宗时设置羁縻州县,以统治周边少数民族。贞观四年(公元六三○年),唐太宗平定突厥,突厥表示愿归附,唐太宗除将十万户突厥内迁中原之外,又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在行政管辖方面,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在行政上保持半独立状态,在政治上保留各族原有自治权力。唐太宗在突厥族设置羁縻府取得成功之后,又推广至其它少数民族部落,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有八百五十六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羁縻府州虽有较大的自治权力,但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任,并取消原有的“可汗”称号。

为了加强对羁縻府州的管理,唐代又建之起都护府这一行政区划。都护府都护府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的纽带,它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都护由汉人担任,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都护府属官设置与内地府州相同,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和功、仓、户、兵、法等曹参军事,分管各种行政事务以及人事、民政、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事务。这些属官也由中央任,所管辖的事务都要依据中央的指示和政策进行。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 __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 __、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 __的产物。其确

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 __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史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纵览二 五、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知识建构】 1.分封制 (1)形成 周朝建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主要有,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利,包括,和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包括 。 (2)特点 分封的目的是;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也要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被分封的诸侯按照爵位的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 (3)作用 分封后的诸侯国,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扩大到沿边地区,从而发展了疆域。 由于分封制维持了地方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当周王室势力衰微时,他们便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导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4)演变 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制度。 以后各朝,封皇族为王的形式虽还继续存在,且有时也能造成对中央的重大威胁,如、等朝代初期曾引发祸乱,但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基本消失。 2.郡县制 (1)形成 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更为完善。 (2)特点 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推行的目的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 郡守和县令都由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作用 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秦以后至元以前各朝,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郡县制度下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行省制度 (1)形成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2)特点 行省制度是元朝为适应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的需要,在秦朝开创、后世沿用的郡县制的基础上创建的。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下辖机构,它直接对负责;行省制度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 (3) 作用 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高三艺术班《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练习3.5 1.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2.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3.西周中期以后,“王不立爱,公卿无私”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贵族子弟渐渐失去应有的自律性和责任心,他们不再像祖先那样兢兢业业治理国家,而是怠于政事,贪图享受。这可以用来说明() A.礼乐制度破坏助推西周衰落 B.官僚政治逐渐显露其优势C.西周中期以后开始礼崩乐坏 D.分封制衰落导致政治腐败4.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这客观上有利于() A.防范诸侯割据 B.扩大统治区域C.监督商朝残余力量 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材料主要说明()A.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C.商周摘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6.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7.(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而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这一举措() A.促进了江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B.推动了齐楚两国联合抗秦C.揭开了楚国地方行政改革的序幕 D.有利于对楚国边境地区的管控8.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9.周王朝有严格刑罚,制定《九刑》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说明周王朝() A.以法家思想为指导 B.法律有鲜明阶级性C.法治与宗法制结合 D.具有中央集权色彩 10.秦始皇亲近法史,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11.《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 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 C.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 12.晋人张载在《榷论》中说,政府选拔人才时“碌碌然以取世资”,因此,一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直将伏死嵚岑(高峻的山峰)之下”! 这反映了该时期() A.皇帝征召把儒士排除在外 B.察举制未能选出经世之才C.庶族及寒门才俊备受压抑 D.士人壮志难酬而消极出世13.读表1,这一现象反映了() 表1 唐、五代、宋三个时期官员出身统计 A.唐宋人口分布的变迁 B.唐宋官学教育的发展 C.唐宋社会阶层开始流动 D.唐宋社会门第的颓势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 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A.加强官僚政治B.削弱贵族集团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5.钱穆先生曾将两汉官员的选拔制度称为“郎吏时期”。他认为,此时期,上面的政府已变成士人政府,而士人参加政府之路径,首先是为郎为吏。士人得为郎、吏之资格,则因经地方察举获入太学。这说明() A.选官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B.太学彻底打破世代为官陈规C.太学生都来源于郎吏 D.察举制强化了官僚政治体制 16.《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沽身劳谦.五

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调整 1 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唐代藩镇割据 3 唐代门下省的作用 4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6 综合7 1、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 D、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化 解析:C 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具有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的特点,相比九品中正制更符合国家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选官标准为策试成绩,而非靠门第,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孝感月考)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

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制,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C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C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刺史由前期与中央(尚书省)联系到中后期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A项“皇权强化”、B 项“刺史权力膨胀”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唐代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摸底)“唐代门下省的谏官们常随从宰相参加与皇帝之间的政事讨论,他们随从宰相左右,既可避免宰相与皇帝之间直接的冲突,也很自然地替代宰相说出宰相不方便说出的意见.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此处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 )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中央机构日益完善。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政府高级军事长官。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帝国。自此至1840年鸦片战争,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央官制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秦汉中央官制 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九卿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政;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九卿

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节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地方行政制度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1、郡县制—秦 1)时间:战国;秦朝推行全国 2)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由皇帝直接任命。郡下设县,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上计﹐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根据他们的治状而定殿最。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3)影响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②推动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重点深化:分封与郡县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重点深化: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之处

《史记?高祖本纪》载齐国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故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 此外,燕、代北国,因其自然条件,发展成半农半牧的经济区。南方长沙等国,利用水利之便,广开水田种植稻 1)相对增大了王国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增强了各国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了各诸侯国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便于各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生产。 3)诸侯国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3、封国制的发展 文帝接受贾谊的《治安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采取了诸如将齐国一分为七、把淮南国一分为三的措施。 汉景帝又接受晁错的建议“削藩”,用战争方式平息了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的叛乱,并借战胜之威剥夺了诸侯王的官吏任免权和政务处置权,使诸侯王只拥有王国的租税“食邑”权。 汉武帝继续实行“推恩”等措施,进一步拆分诸侯国,削弱王国势力。 经汉初的六、七十年后,原来独立于郡县制之外的王国体系结束,王国虽然仍然存在,但与郡已无本质区别 隋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区划已经没有封国一级,分封制已无实际封地,仅有贵族的食邑,封爵制度因为政治的需求而被保留,直至共和结束。★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即州-郡县三级制。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初,一度改郡为州,恢复以州领县制。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3、隋唐:道、州、县三级制 4、宋代:路、州(府)县三级制 1)地方事权分散 文官担任地方一级长官; 设通判以限制知州、知府(“州郡设通判,本与知州通判一郡之事,知州有不法者,得举奏之”,) 在诸路设转运使负责各地税收,使节度使和地方官没权过问地方财政; 在诸路设提点刑狱司掌司法; 2)官、职与差遣的分离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doc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二) 在公共基础考试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等多项内容,但学生往往只知其名称,却不知其具体内容,在考试过程中只能靠猜、抓阄等纯运气的方式去答题。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几项制度,顺利通过考试,小编在此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其具体内容。 一、府兵制与募兵制 隋朝沿袭前代的府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府兵泛指军府之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成为军户,不属于州县管理),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在实行军民异籍。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户口与赋税收入,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汗分治的遗迹。这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佣兵自重的局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和粮食等,沉重的军费负担都加在农民身上。

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役逃亡的较多;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也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 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在赋税制度上,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均田制下的授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钠布或帛)。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政策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服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 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宣布采用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试题

专题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礼记》材料二……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在行政方面,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在军事方面,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此项制度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的郡县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哪次变法运动?这次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元朝加强边疆地方治理的事例。

(4)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材料三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是哪项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时候?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分别最早可追溯到哪一时期的什么制度?

(4)今天我国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 专题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 (1)分封制。诸侯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选D项;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A 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有效,但是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作用:初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期造成了割据,削弱了奴隶制);战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秦汉: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赋税制度,也是户籍管理制度)。 3.宋元:北宋—知州与通判相牵制;辽—蕃汉分治(辽实行“蕃汉分治”,南面官任汉契人,统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是契丹人,统治契丹少民人;北面大于南面官);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4.明清: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最高僧官是法王);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与“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的流动官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清—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一个盟旗(蒙古)。 (二)新课标版 1.夏商的地方行政制度:侯、伯等的设立。 2.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诸候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分封制的特点: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第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建立: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废

【史料及解析】地方行政制度及其认识

【史料及解析】地方行政制度及其认识 (1)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在以后的某些朝代仍保留。 (2)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3)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有封国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具有分裂的危险。 (4)蕃汉分治制:在辽境内,居住很多民族,汉族与契丹等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它的特点是民族分治,实质是阶级统治而非民族压迫,作用是促进了契丹的发展,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猛安谋克制:金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6)行省制: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7)僧官制: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但规定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兔,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8)八旗制:八旗制度是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由贵族控制,具有军事征伐、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八旗军为清朝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八旗军自身的腐败,其战斗力逐渐下降,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兴起的湘军、淮军,对其冲击很大,特别清朝编练“新军”的大规模进行,八旗军寿终正寝。 (9)土司制: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这些由当地少数民族担任的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10)“改土归流”:形成与发展:明朝永乐年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统治;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雍正帝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知识点一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机构 1.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省: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唐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2)运作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六部) (3)三省六部制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作用: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5)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中书省秉承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都必须听命于皇帝,只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二)地方行政机构 1.隋朝郡县制,唐朝为州县二级制,后期划分成节度使州县三级制。 2.唐朝设置节度使带来的影响 唐玄宗统治后期,地方节度使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此后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的分裂混战局面,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 1.科举制 (1)产生:隋炀帝始设进士科 (2)标准:考试成绩 (3)评价:进步性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②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 局限性①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②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③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薄弱。 知识点二 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江南进一步开发:①水稻产量提高,圩(wei)田;②烧山、围湖造田—破坏生态;③江淮、江南产粮区;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水利发展和农具改进:①隋大运河;②唐水利专职官员;大兴水利;③筒车,曲辕犁 (3)农产品商品化:①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②唐中期开征茶税。 (4)土地制度: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前期 含义: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而不触及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而地主无此负担。 2、手工业的发达(特点): (1)产地分布广:①丝麻织品—全国;②瓷窑—中原、江南;③冶铁—100多处。 (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世界最大海船;洪州造船。 (3)分工细,品种多,产品新:①丝织品分类多;②唐三彩—彩瓷;③青瓷—越窑秘色瓷,白瓷—邢窑。 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①冶金—切削抛光焊接;②造船—推进器;③丝织—波斯织法。 3、商业的繁荣 (1)商路:①驿道:店肆,驿驴②水运:大运河,长江。 (2)货币:①隋五铢钱;②唐高祖起—“开元通宝”,成为历代货币的范式; (3)市场:①管理:a市官管理—物价、税收;b规模不能任意扩大;c买卖时间限定,日中为市。②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③夜市和草市:夜市—繁华大城市里;草市—农村定期集市。 (4)商人:大商人、邸店遍海内;更多中小商人;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4、城市的兴旺 (1)长安和洛阳:商业大都会;①长安—坊、市分开,市有商行、邸店;②洛阳—武则天时,天下舟船云集。 (2)扬州和益州:①扬州—江南物产集散,大食、波斯商人云集,唐后期最繁华,夜市;②益州—“扬一益二”。 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的原因 (1)统一、强盛、交通发达;(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策;(3)民族交往密切;(4)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时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检)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解析据题干中“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士林舆论属于民间文化性评价,故选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品评官的作用,故B 项错误;士林舆论是官员选拔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民间舆论性评价的作用,但并未与政府评价做对比,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联考)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 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 解析据所学可知南朝选官方面实行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题干“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表明梁武帝对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举出的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同时规定学校学生可凭借策试得第出仕且不受年龄限制,说明此时选官注重才学,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四川绵阳模拟)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1)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A: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实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逐步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实行刺史制度。东汉,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地方行政区。B:隋唐:隋采用州县两级制,唐时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期,地方军镇设立节度使,权力膨胀,导致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宋代: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后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纸上,形成路州县三级体制。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规律:对地方官制应掌握一个演化、两个重点。一个演化即各朝代地方官制的变化;两个重点,一是郡县制与行省制两个地方行政制度,二是将地方官制的变化放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合”角度中去考察。每次国家的大分裂都与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弊端相关。换言之,我国古代的行政制度是为解决对辽阔国土、众多民族有效管辖的问题而确立的,如秦的郡县制是吸取了春秋战国大分裂后分封制的教训,北宋历经五代十国大分裂后痛革藩镇之弊,大大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 (3)特点: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行政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加强。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4)影响: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