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RT免疫疗法

CART免疫疗法

过继免疫疗法中一颗闪耀的新星

——CAR-T

2.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NK 细胞、巨噬细胞等

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特异性抗体、ADCC 效应

细胞免疫

CD8+T 细胞:特异性杀伤CD4+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辅助

CD8+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前提:

?抗原提呈:正常情况下初始T细胞不能识别任何抗原信息,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如DC细胞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之后呈递

?MHC限制性:CD8+T细胞仅能识别表达MHC-I类分子的靶细胞

二.CAR-T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能够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受体表达在其表面的T细

嵌合抗原受体使得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杀伤绕过了抗原提呈阶段以及MHC的限制性,使其杀伤活性得到最大化

1.CAR

的结构和功能

?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识别并结合

肿瘤特异性抗原

?共刺激区:提供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

号,维持T 细胞的生存时间

?T 细胞活化区:提供T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激活T 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

?铰链区:促进抗原受体与肿瘤抗原的结合

?跨膜区:固定CAR

图示:经典的CAR 结构

2.CAR-T的制备过程

T细胞培养

传统方法:IL-2、丝裂原、人造APC等

重编程法:类似iPSC

CAR 转染

载体

CAR 启动子信号转导区抗体绑定区加尾信号

质粒

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转座子

RNA

3.CAR-T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截至目前,Clinical Trials已经注册的有关CAR-T的临床试验有61项,全球分布如下

实体肿瘤:早在2006年,全球第一项CAR-T临床试验即是针对实体瘤的。目前,全球已报道了15项CAR-T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第一代CAR-T,涉及卵巢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CAR-T在实体肿瘤治疗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血系肿瘤:截至目前,已经有47 项CAR-T临床研究报道了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试验结果。其中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CAR-T临床试验来说,CAR-T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惊喜的疗效。

?美国国立癌症中心利用反转录病毒转染的19-28ZCAR-T治疗了30例不同类型的B 细胞肿瘤。在27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有22例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

(PR),最长的CR持续了37个月。

?宾州大学利用慢病毒转染的19-CD137ZCAR-T治疗B细胞肿瘤的最新临床结果,共治疗了20例儿童及成年人难治复发的B-ALL,CR率达到90%,6个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7%和78%

注:CR-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PR-partial response——部分缓解

思考: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血系肿瘤的原因?

4.CAR-T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脱靶效应

CAR-T细胞攻击与靶细胞抗原相同的机体正常细胞的行为

2010年, 研究者采用第三代抗ERBB2 CAR-T治疗1 例结肠癌肝和肺转移患者,1010个细胞输注后15min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肺水肿症状。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患者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特征,细胞输注后,血清IFN-γ、GM-CSF、TNF-α、IL-6和IL-10 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5d 后患者死亡。研究者认为,大量CAR-T输注后立即累积于肺部,会攻击表达低水平ERBB2的肺上皮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因此,对于CAR-T疗法来说, 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鉴定出肿瘤真正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分子靶标。

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疗法临床研究结果之所以与其他CAR-T疗法相比较为成功,与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较为特异性的靶标CD19分子的选择不无关系。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表达CD19分子, 而正常必需组织不表达CD19,正常组织中CD19的表达仅限于成熟B细胞、B细胞前体细胞和许多浆细胞,这就有效降低“脱靶效应的概率,避免抗CD19 CAR-T对人体正常必需组织的免疫攻击

然而,目前已鉴定出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却非常有限,特别是实体肿瘤,这成为了制约CAR-T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对策略一:抑制性CAR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在这种策略中,抗原A为肿瘤非特异性抗原,它同时表达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面,而抗原B仅表达于正常细胞表面。T细胞经过基因修饰同时表达识别抗原A的CAR和识别抗原B的iCAR,当这种基因修饰的T细胞遇到表达抗原A 和B 的正常细胞,由于来自iCAR中的PD-1或CTLA-4胞内区T细胞抑制信号会削减来自CAR的T细胞活化信号,导致这些基因修饰的T细胞不能被活化,进而无法攻击这些正常细胞。

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

【权威疗法】--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 “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运用现代纳米技术,萃取出纳米小分子“PLA生物细胞”,发现该分子细胞可将发炎增厚的组织溶解代谢掉,运用到治疗风湿方面,将大量PLA生物细胞通过特异通道到达病灶部位,通过预处理方案中的超大剂量的生物细胞破坏和阻断患者体内所有自身免疫T淋巴细胞克隆和记忆细胞营养供给,清除T淋巴细胞使其失去活性并排出体外。 并能有效阻滞相应神经,使椎间隙拉宽,迅速减轻疼痛,同时在修复免疫功能分子的作用下恢复弹性,承受受压能力。由于输入的PLA生物细胞含有大量营养神经细胞及清除无菌性炎症的药物,可使受压损伤的神经细胞在3-5天内重新再生,使局部创面得到愈合,使由于压迫刺激导致的神经根及椎管内水肿得到消退,疼痛症状消失。 由于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治疗风湿病,不经过血管,而是运用超导向活检实施治疗,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到达病变位置,药物在病变局部高度集中,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疗效越显着。由于在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所以药物对病变位以外的周围组织影响甚小,避免了全身用药的负面危害,大大减少了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 【技术优势】--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 (1)、不开刀、不手术、不住院。避免传统开刀手术带来的大创伤、易感染、难除根的弊端。 (2)、避免吃药带来的副作用。避免了患者长期用药所造成的心脏、肾脏、肠胃等损伤出现。 (3)、直达病灶除病根,预防复发。直接清除炎性病原体,修复受损骨组织,提升免疫机能。 (4)、治疗更快捷、效果稳定持久。30分钟就可实现一次性治疗,防止了骨组织再次受破坏。 (5)、真正的“绿色”治疗方式。对关节周围正常组织无损伤,保持整个关节功能的完整性。 【治疗步骤】--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 1、精准定位:通过影像学仪器,针对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进行病灶的准确定位。 2、靶向介入病灶点:通过纳米技术,提取PLA生物细胞迅速分布于病灶部位,直达病灶除病根。 3、清理T淋巴细胞:PLA生物细胞到达病灶,分解大量免疫因子和修复因子,能够迅速杀灭病变的T 淋巴细胞并清理出体外。解除受到炎性病原体浸泡的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使疼痛僵硬状态随着炎性物质的消除而消失。 4、修复软骨恢复免疫平衡:快速修复受损组织,防止骨质遭到破坏,同时促进健康滑液再生,使坏死、病变组织得以修复并及时的生出新的骨组织,从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提升免疫力、调节抗体平衡、预防病原体再次入侵的目的。 【显著疗效】--PLA生物细胞免疫激活疗法 1.30分钟止疼痛。

生物免疫疗法介绍

生物免疫疗法 1、CIK细胞简介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细胞群中多数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CIK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及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目前,CIK疗法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2、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1)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 CIK细胞能分泌穿孔素(proforin,PFP)和颗粒酶(granzyme),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介导杀伤靶细胞。 (2)CIK细胞活化后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发挥抑瘤杀瘤作用 CIK细胞活化后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IL-2、IL-4、IL-10、IFN-γ、TNF-α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CIK细胞能活化肿瘤细胞凋亡基因,并且CIK细胞内FLIP、Bcl-2、Bcl-xl、DAD1和survivin 等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CIK细胞可以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对肿瘤进行有效的杀伤。 图1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途径与机制

图2 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3、CIK细胞的临床应用 (1)适应征 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CIK细胞在临床治疗的早、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病例和白血病中均有较好的疗效。CIK细胞生物免疫治疗适用于: 病人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CIK 化疗、放疗间期结合CIK细胞免疫支持治疗不仅能有效杀灭残留癌细胞,而且可以提高放化疗病人的自体免疫力,起到支持治疗的目的; 微创介入、氩氦刀、Cyber刀等治疗的同时或治疗后辅以CIK细胞治疗疗效更佳; 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自身体力条件不允许行放化疗的患者; 暂时不宜做手术、介入或其他治疗的肿瘤患者也可先进行CIK细胞治疗,提高身体机能状况,改善生活质量,争取其他治疗机会。 对部分化疗多药耐药瘤株同样具有强大杀伤作用(如p-gp阳性乳腺癌) (2)治疗策略

干细胞免疫疗法是世界上的终端疗法

——干细胞免疫疗法是世界上的终端疗法 当年一个全民补钙的理念,今天“双青胶囊”使补骨髓成为现实,全民补骨髓的趋势刚刚兴起,将给人类带来健康活力。 树老干枯,人老髓衰,骨髓饱满疾病全无,骨髓流失器官衰老,骨髓免疫寿命延长,年轻的骨髓让生命返老还童!骨髓是干细胞的种子,免疫细胞的源泉,“双青胶囊”能透过骨髓滋养孔对骨髓进行全方位的滋养调理,三个月等同全新的骨髓再造,全新的骨髓能激活人体静止的干细胞,提高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修复免疫系统,主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根本改变人体内部环境,从而起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这是医疗史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世界上的终端疗法——干细胞免疫疗法。 一、干细胞疗法——现今世界上的终端疗法 干细胞疗法也叫免疫疗法。它的基础概念是——骨髓干细胞。这种细胞通过分化再生各种不同的细胞。简单的说,人体内骨髓的增多,能使造血干细胞数量提高,因此骨髓的再生和增强对于维持人体生命和免疫力都十分重要。骨髓再生能整体调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使这三大系统有效的增强调控能力。促使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系统、生殖系统等六大系统自然恢复功能。均可使许多疾病不治自愈和内环境的稳定。使肌体健康生长和生存。干细胞作为一类未分化细胞和原始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肌体内的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具有可朔性。因此被称为源泉细胞、万能细胞,它能抑制细胞变异,并能修复、排除变异细胞、再生、分化新的细胞。 当骨髓生成神经干细胞时,它可以治疗帕金森氏病症、老年性痴呆症、脊柱侧弯硬化及外伤所致的脊柱损伤、中枢神经肿瘤等;生成胰腺干细胞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其它型糖尿病;生成肝脏造血干细胞时可治疗慢性肝炎肝腹水肝硬化;生成角膜干细胞时可以治疗各种眼病,能使眼角膜再生。干细胞疗法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必将成为人类健康长寿的福音。 二、骨髓——免疫细胞的孵化器

生物标志物

泥炭沉积的类脂化合物(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甾酮、三萜类化合物和类异戊二烯、直链酯类等)、纤维素中C,H,O 同位素,以及泥炭腐殖化度和孢粉、生物化石等都是恢复古环境的良好指标。虽然泥炭的这些气候代用指标能够反演古环境的相对干湿、冷暖,但并不能定量地给出温度值的大小。 1、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 研究较多的GDGTs化合物主要包括类异戊二烯类(GDGT-0~GDGT-4)和支链类(I~III)两大类,类异戊二烯GDGTs被认为是古菌细胞质膜中所特有,是古菌存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CBT:环化指数(the Cyclisation ratio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2)MBT:甲基化指数(the Methylation index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3)研究发现支链GDGTs 结构中甲基个数(MBT指数)主要受当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影响,其次受环境pH影响;支链GDGTs结构中环戊烷个数(CBT指数)主要受环境pH控制。 (4)环化指数(CBT)/甲基化指数(MBT)是近年来根据支链四醚膜类脂(GDGTs)提出的定量化重建土壤pH和陆地年平均大气温度(MAAT)的生物标志物指标。 (5)Weijers等人提出的MBT/CBT 指标在近海、湖泊沉积中都得到了较好应用,并依此将MBT/CBT 指标应用到泥炭沉积中,讨论了指标在泥炭沉积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潜力。文章发表在2007年的《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上。 (6)许云平等利用GDGTs来重建全新世渤海湾有机碳的来源及沉积能量(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GDGTS衍生出的指标BIT比值可用作湖相、河口、滨浅海环境沉积物中判识有机质来源的重要指标。 (7)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PLC-MS)进行GDGTs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脱-A-三萜烯系列化合物(属脂肪族) 脱-A-三萜类是地质体中重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已在石油和各种沉积物中多有报道,认为是高等植物三萜类经光化学和/或微生物氧化使得A环丢失的降解产物。该系列化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被子植物的输入,另一方面显示A环的丢失是高等植物五环三萜类较为普遍的转换途径。 与该指标的相关内容 (1)可反映气候的干湿、温度高低以及沼泽水位的高低; (2)研究发现,该指标在泥炭中的积累与沼泽发育期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密不可分;(3)脱-A-三萜烯变化序列与植被群落结构演替具有相关性(可以与孢粉、植物大化石的结果相互验证) (4)GC-MS分析采用惠普6890气相色谱与HP5973质谱联用仪

2018年CART疗法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CART疗法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2月

目录 一、肿瘤免疫治疗 (5) 1、肿瘤的免疫编辑 (5) 2、肿瘤免疫治疗的分类 (8) 3、TCR-T和CAR-T的区别 (12) 二、CAR-T疗法开启肿瘤治疗新时代 (14) 1、CAR-T细胞的发展历程 (14) 2、CAR-T细胞的构建 (17) 3、CAR-T的治疗步骤 (18) 三、CAR-T疗法技术分析 (18) 1、CAR-T疗法优势 (18) 2、CAR-T疗法的安全性问题 (19) 四、CAR-T疗法的临床应用 (20) 1、CAR-T疗法临床试验进展 (20) 2、中国CAR-T临床试验进展 (23) 3、CAR-T疗法的临床研究方向 (24) 4、CAR-T临床试验抗原靶点 (24) 5、CAR-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肿瘤 (25) 6、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 (27) (1)突破一:发现对抗侵袭性实体瘤的最佳T细胞,有望降低CAR-T治疗费用 (28) (2)突破二:Runx3蛋白让T细胞在实体肿瘤中定殖 (29) 五、CAR-T产品在美国已经获批,产业化进程火热 (30) 1、国外企业已有两家通过FDA批准上市 (30) 六、我国CAR-T研发进展迅速,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34) 1、国内外企业CAR-T临床结果对比 (34) 2、复星凯特 (35)

3、博生吉安科 (36) 4、南京传奇生物 (37) 七、CAR-T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国家鼓励创新 (39) 1、血液肿瘤市场潜力达数百亿级 (39) 2、细胞治疗临床指南正式落地,国家鼓励医药创新 (40) 3、行业内企业重视专利保护 (41) 八、CAR-T前景展望 (44) 九、主要风险 (47)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生物标志物 英文名称:biomarker 定义:用于监测和评价能够导致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的化学污染物。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环境海洋学(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生物标志物:在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对于疾病研究,生物标志物一般是指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普通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通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过程中的进程。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自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定量蛋白质组学便是检测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组织全部表达蛋白质在量上的差别。 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定量技术也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途径。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它可以对严重毒性伤害提供早期警报。 这种信号指标可以是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是某一生化代谢过程的变化或生成异常的代谢产物或其含量,可以是某一生理活动或某一生理活性物质的异常表现,可以是个体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可以是种群或群落的异常变化,可以是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 生物标志物分类 从功能上一般分为: 接触(暴露)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xposure); 效应生物标志物

三氧免疫疗法简介

一、三氧免疫疗法简介 三氧免疫疗法通俗来说就是把病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来,混合臭氧后,再回输注入病人自身体内,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二、治疗范围及适应症:目前临床开展或研究中的治疗范围有: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塞及脑梗塞后遗症●痛风、淋巴水肿●外周血管疾病 ●老年病●外周以及大脑血流灌注障碍 ●中风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症 ●心肌梗塞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冠状血流障碍症状 ●急慢性肝炎●调节疗法●病灶激发●修复疗法 ●风湿性病症●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种疗法对白癜风、慢性荨麻疹、全身皮肤瘙痒症、泛发性湿疹和皮炎、过敏性紫瘢、某些大疱性疾病、银屑病、复发性疖肿和毛囊炎、皮肤划痕症、慢性湿疹、复发性疖肿、毛囊炎以及脓疤型痤疮等皮肤科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三、三氧免疫疗法的治疗原理: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激活”、“四个清除”和五个改善: (一)三个激活 1.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增强组织对氧和ATP 的利用; 2.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使血液中白细胞增加,噬菌能力增强,使T淋巴细胞增至204%,T 活性淋巴细胞增加70%; 3.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提高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水平,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二)四个清除 1.清除血液中糖毒和其代谢垃圾,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2.清除血液中脂毒和其代谢垃圾,改善血粘度,强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分解并达标,排除脂毒对身体隐性损害,防止血管斑块形成,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系统病变。 3.清除血液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多余的乳酸、尿酸、丙酮、无机盐等,增加组织供氧,提高血液质量和细胞活力。 4.清除血液中的病菌病毒毒性细胞: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细胞,诱导癌细胞死亡,降低癌变隐患。 (三)五个改善 1.改善血液流变学,使血液嗜碱行粒细胞上升,血液中游离肝素水平提高,使红细胞聚集性降低,变形能力增强; 2.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调节脑血管的功能状态; 3.改善血物质代谢,可以降低血糖,尿酸,胆红素,乳酸,丙酮酸,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血栓素B2(TXB2),灭杀多种病菌,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 4.改善血管壁状态,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粘度下降,从而使血管壁状态得到改善。 5.改善供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修复神经细胞。

DC-CIK生物免疫疗法

一、DC细胞治疗 (1) 什么是DC细胞治疗 (1) DC细胞治疗肿瘤的原理 (2) DC细胞治疗的肿瘤有哪些 (2) DC细胞治疗方案的优势 (2) DC细胞治疗的适用人群 (2) 二、CIK细胞治疗 (3) 什么是CIK细胞治疗 (3) CIK细胞的治疗流程及原理 (3) CIK细胞治疗的适宜人群 (3) CIK细胞治疗的优势 (4) CIK细胞治疗的效果 (4) 三、DC-CIK细胞治疗 (4) 什么是DC-CIK细胞治疗 (4) DC-CIK细胞治疗的肿瘤有哪些 (5) DC-CIK细胞治疗的效果 (5) DC-CIK细胞治疗的适宜人群 (5) DC-CIK细胞治疗方案的优势 (5) 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工作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树突状细胞免疫接种工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治疗方案图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DC-CIK免疫细胞疗法”研究发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治疗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案例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D C细胞治疗 什么是DC细胞治疗 DC细胞免疫疗法是生物治疗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活化、修饰、增殖后回输患者体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在患者体内发挥杀灭肿瘤细胞和抗病毒作用。DC是一种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异质性细胞群,其在外人体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为1%~5%,临床证实,DC经大量扩增后,具有显著杀伤肿瘤和清除病毒的活性,且DC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因此它是目前较理想、较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

细胞免疫疗法最新调研

细胞免疫疗法最新调研 一、以下为调研查到的确定开展细胞免疫疗法的医院 (1)对细胞免疫疗法极力推荐的三甲医院: 1、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国内首批开展生物治疗卫生机构 ●国内率先开展联合免疫疗法治疗方案医院 ●同时开展T-plus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与治疗 ●作术后及放化疗后的配合使用细胞免疫治疗 ●多应用于:胰腺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 2、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国内首批开展生物治疗的卫生机构 ●研究:DC-CIK疗法 ●多应用于:肝癌、胃癌 ●应用病例已达几千余例(保留) 3、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 ●中华医学会肿瘤生物治疗课题定点医院 ●国内首家多细胞免疫治疗医院 ●研究:CIK细胞、NK细胞、CD3AK细胞 ●多应用于:食道癌、肺癌、乳腺癌

●应用超过3000例 4、解放军458医院(广州) ●细胞治疗作为放化疗的支持治疗 ●多应用于:肺癌、乳腺癌、肝癌 ●研究:DC细胞、CIK细胞、CAPRI细胞 5、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到2008年9月,应用CIK细胞对肿瘤患者实施免疫治疗,已进 行300余例肺癌患者的治疗。 6、解放军第123医院(安徽) ●安徽领先的肿瘤治疗医院 ●研究:DC-CIK疗法 ●多应用:肝癌、食道癌、肺癌 7、漳州市医院(福建)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一天接待不超过5名患者 8、解放军第454医院(南京) ●研究:DC-CIK疗法 ●多应用:食道癌、胆癌

9、吉林省人民医院 ●吉林省生物免疫治疗最高可报90% ●肺癌、胃癌 10、天津市人民医院 ●多应用:黑色素瘤、食道癌 ●研究: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CD3AK细胞、γδT细 胞 11、辽宁省人民医院 ●多应用: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 ●研究:CIK细胞 12、上海仁济医院 ●应用:乳腺癌、肺癌 1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多应用:鼻咽癌、乳腺癌 14、海口市人民医院 ●海南生物诊疗报销比例可达90%

生物免疫治疗的优缺点

生物免疫治疗的优缺点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着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也是一种致命率较大的疾病。当我们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开始了倒计时的日子。癌症不仅仅是一种致命性较大的疾病,它还会让很多的症状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医疗界中,因为癌症死亡的人不在少数。即使看惯了死亡的医护人员,看到癌症对患者的折磨,还是会产生恐慌感。癌症会在患者的身体中出现很多的症状,尤其是疼痛这种症状。疼痛会贯穿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承受不住疼痛的折磨,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为此,癌症治疗成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癌症一般都会使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这三种治疗方式。但是这三种治疗方式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他们都会在患者的身体中出现很多的副作用,让患者苦不堪言。 为了弥补这三种癌症的治疗方式,在医疗人员的研究下,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出现了。它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技术,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癌症患者的痛苦。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多细胞免疫治疗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用自己的细胞治自己的病),它是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己的病,不仅无明显毒副作用,还能改善免疫功能,故不会发生排异,治疗更简便、安全。 多细胞免疫治疗是采取患者外周血,经过培养增殖,培养出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的DC细胞和直接杀伤肿瘤的CIK细胞,还有识别杀伤癌细胞能力最强的高纯度的NK细胞,以及NKT细胞和CD3AK细胞,再以打点滴的方式回输患者体内,五种细胞强强联合,能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有效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这种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施个性化治疗的技术与方案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优点: 效果确切,有效率高:对有些癌症,有效率高达90%。 无放、化疗毒副作用,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 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 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远期抗癌能力。

生物标志物_biologicalmarker_

倍,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二项分布拟合与Edward检验均显示,扬中胃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先证者家庭成员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均衡可比的对照家庭成员,核心家系成员间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和家庭内环境因素暴露的差异有关[5,6]。 分析胃癌家族史在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料未列出):先证者家系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8134%(761/2685),对照家系胃癌家族史的比例为2170%(69/255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64612,P=01001;同样,胃癌病例有家族史的比例为41175%(291/697),也显著高于非胃癌对照家族史的比例11186%(539/4545),表明遗传易感性因素在胃癌发生中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应该看到,以肿瘤发病率为观察研究的终点指标,对遗传易感性作用相对较弱的散发性肿瘤而言,敏感性较低,出现一些难于解释的阴性结果,需要借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判断肿瘤早期生物学表型与遗传易感性(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胃癌是在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长时间、多步骤、交互作用下的结果[2,7],无论是外源性致癌物,或是机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癌物,都要通过宿主遗传易感性因素(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各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才能最终导致癌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进一步阐明在致癌物代谢的各条通路中,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所起的作用[8212],我们已经利用在扬中胃癌高发区获得的环境暴露与基因多态性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关结果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李茂森,耿昌友,朱阳春,等.扬中市1991~1995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调查研究1肿瘤,1997,17:47724781 2C orrea P1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a multistep and multifactorial process2first American cancer s ociety award lecture o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1Cancer Res,1992,52:6735267401 3Perera FP1Environment and cancer:who are susceptible?Science, 1997,278:1068210731 4S tadtlander CT,W aterbor JW1M olecular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gastric cancer1Carcinogenesis,1999,20:2195222081 5Nagase H,Ogino K,Y oshida I,et al1Family history2relat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Japan:a hospital2based case2control study1Jpn J Cancer Res,1996,87:1025210281 6La Vacchia C,Negri E,Franceschi S,et al1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stomach and colorectal cancer1Cancer,1992,70:502551 7T oy oshima H,Hayashi S,Hashim oto S,et al1Familial aggreg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diseases in a Japanese rural community:com paris on of stomach cancer with other diseases1Ann E pidemiol,1997,7:44624511 8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G enetic polym orphisms of the cancer related gen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in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1An age and gender matched case2control study1Cancer, 1996,77:1654216611 9K ato S,Onda M,M atsukura N,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and genetic polym orphisms for cancer2related gene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1 Biomed Pharmacother,1997,51:14521491 10Ng EK,Sung JJ,Ling TK,et al1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null genotype of glutathione2S2trans ferase2mu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1Cancer,1998,82:26822731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Research on environment2related disease1Environmental G enome Project119981 Available from:http://w w w1niehs1nih1g ov/envgenom1 12沈靖.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肿瘤预防研究面临的机遇.肿瘤,2000, 20:682721 (收稿日期:2000202220) (本文编辑:邵隽一) ?名词小词典?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 能够反映致病因素或毒物从暴露到效应过程各个环节性质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酶、脂质、糖类等。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和检测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这种确定和检测可被用来进行病因探讨、危险因素的评价、致病因子致病机理的研究、人群易感性评估、疾病流行规律的掌握、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评估等。 生物标志物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分为表型生物标志物和基因型生物标志物,前者包括蛋白质、多肽、脂质、糖类和其他在血清和体液中可检测到的特异性分子,后者主要包括基因类型及突变型、DNA加合物、DNA多态性等;另一类是根据致病因子作用机体的过程,可划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作用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日趋先进、完善。现可用先进的核酸研究技术、蛋白质研究技术、酶学研究技术、免疫学研究技术等检测和研究生物标志物。 (方福德100005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0209219) (本文编辑:邵隽一) ? 6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1月第35卷第1期 Chin J Prev M ed,January2001,V ol35,N o. 1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生物免疫疗法一般需要做几个疗程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早期的肿瘤患者及时到院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实现临床治愈,只需后期定期的复查既可;而对于一些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讲,一到两个疗程可能起到的就是控制肿瘤的发展,如果想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方案,或是增加一到两个疗程的生物治疗,所以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您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确定。不管治疗需要几个疗程,患者都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重启肿瘤患者免疫系统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诞生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应用免疫细胞群谱广,可以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现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手术后的肿瘤患者使用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清除体内散在癌变细胞,预防多种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如肝、肾部位肿瘤;食管、胃、肺、肠、乳腺等肿瘤患者在生物免疫治疗与放化疗结合使用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和疗效维持效果,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反应;处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采用生物免疫治疗进行巩固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维持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和存活时间。 生物治疗肿瘤分为两大类,DC-CIK生物治疗和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最先进的技术。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为了弥补单一使用“DC-CIK细胞”抗肿瘤的缺陷,在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免疫治疗(DC-CIK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高纯度)NK、CD3AK、NKT三种免疫细胞的多细胞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具有特异性的靶向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独立使用,与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治疗目标来指导癌症治疗,能从患者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着眼于癌症病灶本身,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多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流程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概病情,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 (二)检查并确定治疗方案 为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客观详细分析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是否对多细胞免疫治疗存在禁忌症,如果符合多细胞免疫治疗的各项客观条件要求,专家会给患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治疗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便可以进行细胞采集,提取患者80ml-100ml 血液,这个过程患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7.1 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过程

CART细胞治疗的发展过程

简介 ?细胞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新兴的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T细胞又是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效应细胞,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 ?T细胞免疫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细胞(TIL)。 2、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3、树突状抗原递呈细胞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 4、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

原理 ?CAR-T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一种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T细胞,使其在肿瘤免疫效应上具有靶向性、MHC非限制性、效应持久性等特点,一旦与靶细胞结合,胞内信号转导区将活化信号传入T 细胞,激活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通过细胞毒性作用而发挥抗肿瘤细 胞效应。

CART细胞结构

CAR-T细胞结构 ?1、胞外抗原结合域:即免疫球蛋白的单链可变区,可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重组CAR与抗原的结合不需要依赖于MHC的递呈,有效避免了肿瘤细胞MHC表达下调这一免疫逃逸机制。 ?2、跨膜区:连接胞外抗原结合域和胞内信号域,一般由二聚体膜蛋白组成,主要包括CD3、CD4、CD8、CD28等,能将CAR结构锚定于T细胞膜上。 ?3、胞内信号域:采用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当胞外区与其识别的抗原结合时,就会向胞内传导TCR样信号。根据胞内信号域结构的差异,CAR可划分为四代。

CAR-T细胞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CAR-T: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同T细胞的胞内信号区结合(TCR/CD3和FCR)。 ?第二代CAR-T:在第一代CAR分子基础上,在CAR分子胞内区增加了共刺激分子的胞内结构域,提高了T细胞的活化。 ?第三代CAR-T:在CAR分子胞内区引入两个及以上的共刺激分子的胞内结构域,增强了T细胞抗肿瘤效应,并延长了CAR-T在体内的活性时间。 ?第四代CAR-T:较三代CAR-T增加了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功能,从而招募和活化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抗肿瘤效应。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

什么是自体细胞免疫疗法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也称为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细胞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免疫细胞的疗法——DC、CIK、DCCIK。具体方法是:通过提取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采血),在实验室中进行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细胞的能力后,再回输患者体内。患者只需配合做采血与回输血两个步骤,无需住院。 疗法优点突显在:因为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使同种异体移植神经自体细胞变得非常安全。临床研究中,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自体细胞除了极少数病人有轻微的发热、头痛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治疗肿瘤的原理 根据非正常细胞免疫学原理,诱发人体自身产生大量具备免疫杀伤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性、特异性、靶向性、主动式攻击,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 根据自体细胞免疫治疗的分类,三项基本原理如下: 一、CIK细胞治疗(又称CIK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原理: 1.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 2.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 3. CIK细胞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 4. 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DC细胞治疗原理: DC细胞俗称树突状细胞,因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通常情况下人体内的DC细胞数量很少,只有在抗原递呈细胞能正常发挥抗原递呈作用的时候,身体才能有效识别病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DC细胞治疗通过采用病人自体的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然后负载相应的肿瘤抗原,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再将这些DC细胞注入体内后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发挥长期肿瘤监视作用和肿瘤杀伤作用,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 三、DC-CIK细胞免疫治疗原理: DCCIK是肿瘤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简称,DC CIK治疗原理是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DC-CIK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各种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以上三项肿瘤生物治疗方法的共同点在于无创伤、副作用小、增强免疫力、维护机体生理平衡、强效杀灭癌细胞并阻止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等优势,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癌症治疗时代。

生物细胞免疫疗法

前言 癌症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新增癌症病例260万,有180万人因癌症去世,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死因。 对于癌症的治疗,几乎每个患者和家庭都在沿着手术、放疗、化疗这条路艰难前行。“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是病死,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被吓死,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被放、化疗治死”的说法形象表达了常规治疗手段的特点:虽然能暂时遏制肿瘤的发展,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复发、转移和扩散问题;同时,巨大的毒副作用让自身免疫力下降,残存癌细胞迅速死灰复燃,反而加速了病情恶化。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何从免疫和细胞这些癌症发病的根本原因入手,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治疗癌症的方向,这也是癌症治疗的根本出路。 生物免疫细胞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抗肿瘤治疗模式,是从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平衡系统)入手,具有高度特异性、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几率,提高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第2页起 一、什么是癌症?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二、癌症产生的原因? 在知道生物治疗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肿瘤的产生到底是如何而来,为什么一个身体看似正常的人也会突然患上肿瘤突变? 在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3000-6000个肿瘤细胞产生,几乎都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杀灭。但是,往往在自身免疫系统失衡、遭到了破坏的时候,免疫细胞便不能有效识别肿瘤细胞,任由肿瘤细胞滋生,最终产生肿瘤。而这个过程一般需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积累,然后一旦形成恶性肿瘤,其细胞分裂会以2的n次方的速度快速发展。 三、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生物免疫治疗已被纳入医保

生物免疫治疗已被纳入医保 郑大二院生物治疗中心 在当前的医疗界中,“看病难,看病难”一直是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不仅反映出了医疗界的现状,也让众多的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医疗界中,很多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的时候,仅仅因为医疗费用负担太大,就放弃了疾病的治疗,最终失去了生命。这不仅仅是医疗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生命诚可贵,难道就仅仅因为出不起医药费,就可以让自己的生命随意抛弃吗? “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疗界的一个现状,这种现状尤其在癌症的治疗中最为凸现出来。癌症是一种死亡性疾病,当我们一旦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的生命即将走向了世界的尽头,我们就该开始慢慢的为生命倒计时。 但是研究表明,癌症在早期的时候,只要合理正确的进行治疗,还是能够让病情得到缓解的,甚至是治愈疾病。在医疗界中,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带瘤生存,癌症治愈这样的病例并不在少数。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癌症即使能够治愈,那么在治疗期间那昂贵的治疗费用,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吗?的确是,癌症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手术、放化疗、药物......这期间一些列昂贵的治疗费用,真的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承受得住的,很多人为了治疗癌症,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还是没有筹到足够的钱治疗疾病。 多么可怕的一个事实啊! 在癌症的治疗中,很多的治疗方式不断得出来,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其中,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技术,是21世纪癌症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能够彻底杀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并且,生物细胞免疫技术是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己的肿瘤,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任何的痛苦,因为,生物细胞免疫技术具有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力、维护机体生理平衡、强效杀灭癌细胞以及阻止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治疗优势,美国国家癌症中心(USNCI)已经把它正式列入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各发达国家也先后将其作为面向21世纪的医疗探索方向。

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展望文献综述

中国药科大学 生物工程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英文题目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 T cell for tumor immunotheraphy 专业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 院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号14404806 姓名龙益如

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14404806 龙益如 摘要: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在多种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疗法取得重大突破,在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也初见成效。但在获得显著疗效的同时, CAR-T也存在持久性、归巢、脱靶效应、神经毒性、细胞因子风暴、插入突变、对实体肿瘤疗效有限等问题。现就CAR-T技术的最新进展及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初步了解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问题分析。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T cell for tumor immunotheraphy Abstract:A lot of remarkabl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T-cells with CARs could be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safe and effective cancer therapeutics .A novel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CAR-T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 tumor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clinical studies of solid tumors has been achieved ,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 for CAR-T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uch as off-target effect, cytokine storm ,insertion mutagenesis, limited effects for solid tumors. Here, we reviewed the recent advances of CAR-T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is flied. Keyword: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 Tumor ;Immunotheraph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