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同时代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0期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 张志浩

陈寅恪先生祖孙三代,与湖南的政治和人事有极深厚的历史渊源。他的祖父陈宝箴,自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入曾国藩幕,1875年(清光绪元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治凤凰厅),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授湖南巡抚,两度湖南为官并寓居长沙历时近十载,对湖南的风土民情极熟稔,是湖南近代史上首开风气的大人物,他的治绩至今犹为人津津乐道。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中进士,长期侍父于官署。宝箴异地居官时,眷属多留寓长沙,寅恪兄弟姐妹八人,多出生于长沙,在长沙度过童年。寅恪晚年曾写信给杨树达说,我出生于长沙周南女中刘蜕故宅,此地风水不恶。由此可知他老年还怀念出生故地。

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生于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少年英俊,抱负不凡。二十一岁举于乡,对太平军声势鼎沸,他从乃父办乡团,父死后率义宁团练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清咸丰十年)入京会试,不第,留居京师三年,与四方隽雅之士往来,与湖南汉寿易佩绅(易实甫之父)、武宁罗享奎最相得。后与易、罗来湖南,参加果健营,与太平军作战,屡有功。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屯军安庆,盛召天下贤士为幕友,宝箴往投,曾待为上宾,称为“海内奇士”。旋赴江西随席宝田,席湖南东安人,时从刘坤一和江忠义佐军。太平军入江西,曾国藩调席宝田增援,宝箴主谋,屡以奇策决胜。席宝田一再叙保宝箴为知府,不就,重回曾国藩幕。1865年(清同治四年)曾国藩调直隶总督,宝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回到长沙。此时郭嵩焘自广东巡抚离职回湘,与宝箴时有往来。郭认为宝箴“倜傥多才略”,在日记中说:“此公见解高出时流万万”(《郭嵩焘日记》册2,页824)。

1875年(清光绪元年)宝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事,湘西接近贵州边陲,地处万山中,民无所资生。遂教之植茶种竹,多种红薯,刨丝晾干为粮。明年九月,宝箴以母丧去职,居长沙,葬母于平江。

1880年(清光绪六年)宝箴丧除改官河北道(治河南武陟县),三立随父赴任。郭嵩焘与湘中绅耆赋诗饯行,郭有《送陈右铭赴任河北道序》,序云:

“其行之也,甚果以决。久之而君所治事,群湖南之人信而服之;又久之,承望君之名,则亦莫不顺而从之。所谓智、仁、勇三者,学素修而行素豫也。聆其言,侃侃然以达;察

54

其行,熙熙然以和;坦乎其心而不作也,充乎其气而不慑也。……而君之去人远矣,则宜湖南之人流连咏慕,旁皇太息于君之行也。”(《郭嵩焘诗文集》)

郭长宝箴十三岁,可谓忘年交,而推崇赏识,信非偶然。

宝箴在河北道三年,多有建树。1882年(清光绪八年)擢浙江按察使,去杭州上任,几月之后,因开封狱事罢官,事属诬枉,宝箴抗疏申辩,因察问者首鼠两端,宝箴只得投闲置散,返回长沙,自放于山水间达四年之久。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调,宝箴到广州,任缉捕局,治理盗贼;不久黄河在郑州决口,清廷诏宝箴助李鸿藻塞河。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王文韶出任湖南巡抚,力荐宝箴可大用。翌年,授湖北按察使,一度署布政使。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调宝箴为直隶布政使,奉命督东征湘军转运,驻天津待命。战败后屈订《马关条约》,宝箴曾痛哭流涕,屡上疏痛陈利害得失。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宝箴授湖南巡抚,再回湖南,时年已六十又四。陈三立在《巡抚先府君行状》中说:

“府君故官湖南久,习知其利病,而功绩声闻,昭赫耳目间,为士民所信爱,尤其与搢绅先生相慕响。平居尝语人曰:昔廉颇思用赵人,吾于湘人犹是也。”

宝箴奉命来湘时,正值湖南饥旱,赤地千里,受灾达二十余县。宝箴急电各行省大力相助。顷间集济资数十万,得以安定大局,人民免于流亡。

湖南当时以保守和排外著称。甲午之战,湘军在辽东溃败,湖南有识之士,也翻然思变。陈宝箴就任后,与学政江标协作,因势利导,推行新政。在经济方面,开通航运,架设电线,铸银圆,设矿务局、机器公司、电灯公司、火柴厂,向现代化建设迈出第一步。陈宝箴曾赴湘南视察过水口山,该矿由廖树蘅父子经营多年,是当时少有的盈利甚丰的官办企业,至今仍是湖南的大矿之一。在文化方面,考试秀才时加试时务,促使全省士子学习新知识。当时谭嗣同等在浏阳兴办算学馆,陈、江全力支持。1897年创办《湘学报》,由唐才常主编,“立论处处注射民权”,与上海《时务报》、澳门《知新报》鼎足而三,在全国都有重大影响。陈宝箴在湘的一切新政,都得到湖南绅耆的支持,民风士气为之一变。

1897年冬,黄遵宪任湖南长宝道,一度兼代按察使,由徐仁铸继江标为学政,谭嗣同应邀由南京回湘,皮锡瑞也由赣回湘讲学,梁启超应聘来湘主讲时务学堂,“群谋大集诸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于是有时务学堂、《湘报》、南学会、保卫局等新政。时务学堂讲求变法之道,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新式学堂,虽学生不过百人,办学不到一年,却培养了蔡锷、范源濂、杨树达等优秀人才;《湘报》与天津《国闻报》齐名,是当时力倡变法的两家日报。南学会原拟办成地方议会的雏形,保卫局首创警察制度,这几项新政互相配合,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同时也成为新旧思想斗争最剧烈的一省。省内顽固派王先谦、叶德辉等肆意攻击,湘籍京官徐树铭提出弹劾,梁启超等先后离湘,《湘报》亦因之停刊,陈宝箴一片苦心,终难维持。随之戊戌政变发生,陈宝箴父子均被革职,新政寝息。宝箴父子归南昌,筑室西山,名“崝庐”,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郗歔而已”(陈三立:《巡抚先府君行状》)。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宝箴以忧愤卒,享年七十。八指头陀有挽诗云:“功罪一时原不定,春秋千古岂能私。”百年之后,中外史家公认他是湖南维新变法的开拓者。

陈三立,寅恪之父,字伯严,号散原,1853年(清咸丰三年)出生于义宁本籍,早在宝箴

64

治湘西,三立夫妇已随侍官署。三立长子衡恪,即出生于凤凰官署。1886年(光绪十二年)三立成进士,授吏部主事,不屑浮沉郎署,仍随侍父侧,尝慨然曰:“举五千年之帝统,三百年之本朝,四万万人之性命,而送于三数昏佞大臣之手”(文延式:《闻尘偶记》)。宝箴任湖南巡抚时,三立更为乃父的左右手。湖南的诸多新政改革,可以说是他们父子的合作。他与湖南人士,如曾广钧、瞿鸿礻几、谭继洵、谭钟麟等均有深交,或为父执,或为同辈。政变后,三立亦遭革职。侍父归南昌,旋移居南京,以吟咏自适,不再过问政治,自号“神州袖手人”。他是清末“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他厌恶当时诗坛流行的纱帽气、馆阁气,独创自己的风格,取境奇奥,造句瘦硬,炼字精妙,梁启超对他十分倾倒,说“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他的“散原精舍”诗文集,都是珍贵的文学遗产。

陈三立的继配俞夫人亦能诗,是俞明震(恪士)之妹。俞明震又是曾国藩的孙女婿,鲁迅的老师,在清末是一位开明人士,在处理《苏报》案中,尽力庇护革命派。其子俞大维,是著名的军工专家,与陈寅恪同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他们既是中表,又是郎舅。

三立有子五人,女三人,陈寅恪行三。

长子衡恪,字师曾,出生于湖南凤凰,为元配罗夫人所出,五岁丧母,自小聪慧,宝箴尝于宾客前夸此长孙。二十七岁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通师范和湖南第一师范,后去北京教育部任职。是著名画家、诗人、金石家。他与齐白石交谊极厚。1917年齐第二次到北京卖画刻印,师曾见到他刻的印章,大为赞赏,到法源寺白石住处拜访,白石拿出《借山图卷》请教,师曾说:“你的画格很高,但还有不够精湛的地方”。即在画册题诗,后两句说:“画吾自画自今古,何必低首求同群。”白石接受他的意见,力求独创,并有诗赠师曾云:“槐堂六月爽如秋,

四壁嘉

《鲁迅日记》1921.1.10:

“又从陈师曾索得画一帧。”

陵可卧游。尘世几能逢此地,出京焉得不回头。”一生对师曾都是感激的。可惜师曾早逝,年仅四十八。

次子隆恪,字彦和,出生于长沙。1904年与寅恪一同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在财经界工作。解放后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能诗能文,有《同照阁诗钞》。1956年逝世于上海。

四子方恪,字彦通,出生于武昌。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任中华书局杂志部主任。解放后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在南京图书馆工作,长于诗词书法。

五子登恪,出生于长沙,1919年北大文科毕业,旋赴法国巴黎留学,研究法国文学。1949年任教武汉大学。1974年去世。

长女康晦,1916年与张宗义结婚于上海,1961年卒于南京,时生活困难,寅恪常予接济。次女新午,与俞大维结婚;三女怵余,

74

嫁薛琛锡。1923年母俞夫人、长兄衡恪相继逝世后,以忧伤死。

陈家三代,英才济济,洵不多见。

陈寅恪的学术道德文章举国同钦,本文着重谈他与湖南的关系。他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生于长沙通泰街刘蜕故宅,以寅年生,祖母命名寅恪。1898年离开长沙,直到1916年秋回过长沙一次,他的二哥隆恪先期到长沙,并有诗相赠,题为《长沙将见六弟于旧抚署,计侍先祖去此二十一年矣。抚念今昔,怆然感赋》,诗曰:风云开济几人存,万古灵标照棘门。落眼楼台温梦寐,攀天双桂拾秋风(自注:东西内院各种桂树一株,大可合抱,童年时常与诸弟嬉游其下)。廿年兴废供弹指,往事迷离共断魂。改服康屯知继起,西山葱郁护朝暾。(见《同照阁诗钞》)旧时湖南抚署在今长沙市中山西路青少年宫那一片,过去叫“辕门上”。

1917年秋天,寅恪又回了一次长沙,住在寿星街雅礼学会。据他侄儿封怀(衡恪长子)的《回忆录》:“第二次和六叔在一起是南京,他刚从长沙回来”。1951年寅恪在广州《寄瞿蜕之》诗也提到这次长沙之行。诗云:“独乐园花入梦秋(注:丁巳秋客长沙,寄寓寿星街雅礼学会,即文慎公旧第也),诗简惊喜见公休。儿郎涑水空文藻,家国沅湘总泪流。此日人天无上策,旧京宫苑有边愁。论交三世今馀几,一别沧桑共白头”。(《陈寅恪诗集》)瞿兑之是长沙瞿鸿礻几的儿子,注中文慎公即指瞿鸿礻几。陈、瞿是三代世交。诗中以司马光洛阳的独乐园比瞿宅,“儿郎涑水”句将瞿兑之比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家国沅湘”自然是回忆祖父任湖南巡抚时情景;第六句“边愁”是指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以三世交情作结,情意遥深。

瞿兑之在上海有《陈六兄寅恪自广州寄诗见怀,杂述答之》七绝十三首,录三首以见他们的世家交谊。“至计匡时召谤伤,中丞新政满三湘。未胜竹马来迎拜,远侍吾亲在暨阳(自注:戊戌先公在江阴,散原丈随中丞公在长沙)。”首两句追忆寅恪祖父在湖南推行新政事。“去日瞢腾似梦中,岁时家国感无穷。斜阳南去秋笳里,记伴诸孤拜殡宫。”回忆1937年寅恪父亲散原老人辞世于北平,瞿去长椿寺与遗体告别。“手将文褓裹诸郎,宦辙覃怀及大梁。旧事两家谁最悉?孙家婆子鬓如霜。”寅恪祖父在河南武陟居官时,雇了一位孙姓老妪,保育寅恪的长兄师曾,后来又到瞿家保育过瞿兑之。所以孙妪是最了解陈、瞿两家情况的。瞿是文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1973年遭“四人帮”迫害致死,享年八十,与寅恪巧合。

寅恪最后一次到长沙是1937年冬。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载:“先生于料理父亲丧事后,携家仓皇逃离北平,几经展转艰困,得至长沙。”当时清华、北大、南开均迁长沙,组成临时联合大学。寅恪一家于当年11月20日到达,住在亲戚张宅。临时大学旋又迁云南,寅恪一家也匆匆离长沙南行。先到桂林,转梧州乘轮经虎门直达香港。时寅恪夫人心脏病发不能再走,留下,寅恪只身取道安南、海防到达云南蒙自。从北平出发时,将大部书籍装箱托运长沙,人至书未到,托亲戚取回保管。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全部损失,直到晚年,犹不胜惋惜。

寅恪晚年与湖南故旧一直保持书札往来,如刘永济(宏度),是刘坤一的后代,著名词学家,武汉大学文学院长;杨树达(遇夫),著名文字学家,1926年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与寅恪同事,后任湖南大学教授。1944年杨有五十自寿诗五首寄陈,陈即赋一律祝之,后两句有“莫道先生贫胜昔,五诗犹抵万黄金”。1956年章士钊赴港,途次羊城,专程到中山大学康乐园拜访寅恪,并有诗相赠。诗云:“岭南非复赵家庄,却有盲翁老作场。百国宝书供拾掇,一腔心事付荒唐。闲同才

84

女量身世,懒与时贤论短长。独是故人来问讯,儿时肮脏未能忘。”章与陈家三代均有交谊,1897年9月,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创办时务学堂,章士钊时年十六,应试落榜,在试场见到陈宝箴,章交卷时,陈“诏语移晷”,使章感念难忘。章的岳父吴保初与陈三立交谊极厚,陈三立寓居金陵时,章常往探视。寅恪之弟方恪,与章同为当时诗坛俊秀,方恪去世后,诗词遗稿均寄存章士钊处保存。章晚年所著《柳文指要》采录了寅恪的一些说法。陈的《论再生缘》稿本,是章带到香港首次公开发表的。

曾昭燏(女)是曾国藩的后人,考古学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1963年曾到广州去看望陈,适寅恪住医院,有七律一首纪之。1965年曾逝世于南京灵谷寺,陈有诗寄挽,表达“论交三世旧通家”的情谊。长沙王啸苏,名竞,清华研究院第一届毕业,湖南大学教授,论辈份是寅恪的学生。1957年有《答王啸苏》七绝三首,第三首云:“望断衡云六十秋,潭州官舍记曾游。死生家国休回首,泪与湘江一样流。”自1898年寅恪祖父罢官离长沙,到1957年恰是六十个春秋了。六十年间,沧桑巨变,诚不免有“泪与湘江一样流”之感。

1928年,陈寅恪三十九岁,与唐晓莹结婚于上海。晓莹广西灌阳人,清末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衡阳曾熙(农髯)是著名诗人和画家,时居上海,寅恪的父执,绘了一幅《齐眉绥福图》为贺。寅恪晚年竟两次回忆这件事,1954年有《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一律》,1966年元月有《又题红梅图一律,图为寅恪与晓莹结褵时曾农髯熙所绘赠,迄今四十年矣》。这不过生活中一小事,而再三致意,一说明夫妻恩爱老而弥笃,一说明怀念湖南乡谊之情至老不衰。

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寅恪一直在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58年学术界批判厚古薄今,陈也受到批判,不再上课,只从事著述。时陶铸任中南局书记,出于对陈的尊敬和爱护,时到中大去访谈,嘱有关方面给陈以照顾。由于陈双目损坏,陶亲自关心他的助手配备和眼疾治疗,还嘱咐在他的院子里修一条白色通道,让他闲余散步时不至摔倒。后来寅恪右腿骨折,住进医院,陶铸又嘱医院派三名护士轮班照顾,并由广东省委送去电唱机一台,唱片三十二张,因为他喜欢听京戏。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当时广东知识界传为美谈。这也算寅恪晚年与湖南人的一段缘份吧!

陈寅恪一生道德、学问、文章,当今学术界已有高度评价。吴宓教授1961年到广州去探视他时在日记里写道:“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张毫未改变,即仍遵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在我辈个人如寅恪者,决不以时俗为转移。”而寅恪也这样自道:“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平生为人治学,标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他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提出来的。他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万千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金明馆丛稿二编》)

周一良教授论义宁学说之精髓说:“先生为人为学,约而言之,盖有三端:一、文史学识;二、儒生思想;三、诗人气质。义宁之学博大精深,浩无涯涘,其探赜索隐,深钩致远之收获精湛绝伦矣,岂无一以贯之之精髓,类乎画龙之睛探骊之珠者欤?一良妄加概括,窃以为即对立统一之规律,即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之辩证观点方法也”。在现当代历史学家中,寅恪先生可谓独树一帜。

二零零四年十月

94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_兼释陈寅恪先生诗_西天不住住南天_句

广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6期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 兼释陈寅恪先生诗西天不住住南天!句 姜伯勤 [提 要]杜国庠先生担任广东学术界主要领导期间,尽可能保证陈寅恪先生的良好工作条件。他对陈寅恪先生的真诚尊重,源于他崇高的人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良知。 [关键词]杜国庠 陈寅恪 弹词!渊源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 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9)06-0099-04 一 1956年12月16日午后,我作为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55级乙班20位青年同学一起,到广州东山杜国庠先生寓所,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拜望请益。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拜访。 我中学时熟读郭沫若自传?少年时代#和?革命春秋#,后来又读过郭老所写的?洪波曲#。郭沫若先生那种流水行云的文章,生动记述了墨者杜老!的形象,使我景仰不已。 在1956年那个难忘的科学的春天!里,我和同一科研小组的江昇日同学、黄绍衣同学,在刘节先生指导下,做了一部?张衡传#。江昇日同学是部队文化教员转业的,他中学时已能写林琴南体的小说,因而负担了这部稿子十分之八的篇幅。黄绍衣同学是潮汕地区著名留日教育家、中山大学早年之中文数学两系教授黄际遇先生的嫡孙,也是杜国庠先生的乡亲,担任这部传记稿子的文学史部分,约占总篇幅十分之一。我担任另外十分之一篇幅,是思想史部分,篇名?张衡的反图讖思想及其必然性#?。我的主要参考书中有旧版的候外庐、杜守素(杜国庠)、邱汉生诸先生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由于黄绍衣学兄不时向我述说潮州乡贤杜国庠先生如何了不起,我也就尽量搜读了杜老关于先秦诸子和两汉思想的有关著作。墨者杜老!在我的心中,更清晰化为一位学富五车的硕学大家。 当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杜老之家时,只见这是一栋三四十年代建造的东山常见的二层住所。杜老的公子说话带有潮汕口音,十分亲切地把我们迎进屋内。终于亲眼拜见了杜老,一位极 99

【课外阅读】陈寅恪《论韩愈》

【课外阅读】陈寅恪《论韩愈》 陈寅恪一贯坚持发扬中国文化的主张,他的文化理想简练地表达在二十年代为王国维纪念碑写的铭文中,其中有:“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后来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他又申述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看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向道:“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还说:“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 五十年代初,郭沫若邀请他到北京担任科学院中古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他不同意时兴的“先有马列主义的观点,再研究学术”的办法,提出要坚持自己的学术自由主张。在与劝说他赴任者的谈话中,他提到自己撰写的王国维纪念碑铭:“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我的碑已经流传出去,不会湮没。”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向陈寅恪约稿时,他在第一、二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李唐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另一篇就是《论韩愈》。可见,他肯定和赞美韩愈,除了对中华文化复兴和延续寄托希望之外,还有上述的现实原因:他反对举国尽是八股洋腔,生吞活剥马列主义术语。 陈寅恪当然会注意到郭沫若其时的种种言行。但他没有批评韩愈的人品而影射郭沫若——韩愈的人品的确有无法遮掩的瑕疵——他的着眼点在韩愈的历史贡献,而不是斤斤于文人细行。 陈寅恪从六个方面赞颂韩愈在唐代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贡献。 第一,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第二,直指人伦,扫除章句之繁琐;第三,排斥佛老,匡救政俗之弊害;第四,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第五,改进文体,广收宣传之效用;第六,奖掖后进,期望学说之流传。 第一点,韩愈《原道》一文追溯道统,并有自配孟子之意,历来攻击者颇多。但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 1.简介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 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 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 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 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 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 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3.学术成就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01 季羡林:回忆老师陈寅恪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论文关键词:孤独文化独立自由论文摘要: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格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沉重的文化承载;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磨难,曲折地呈现给学人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精神森林。雨果说:“孤独使人明白,使人燃烧,并把人引向伟大的热忱,用千种灿烂,用万种奇妙,慢慢造就一个人的灵魂。”陈寅格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漫步者。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目睹并亲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浪潮、抗日战争、“文革”等的洗礼,无法不感受到近代中国屡遭外侮,有清中兴一代已成残迹的哀感,更切肤体会到社会纷乱变异下文化与社会风习的分崩离析。故此,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游学海外,博闻强识,设杏坛执教鞭,“续命河汾”,独自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他眼中的历史,充斥着兴亡盛衰的痛感;他视觉中的文化,紧紧扣着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这一主旨。祖父的壮志难酬,父亲的含悲而逝,兄长的命赛早疡,三位先生至亲至爱之人的相继离去,梦般消逝的世家繁华,已使他对生命的感悟中蒙上一层怨苦意识,心灵敏感、纤细、寂寞。加之王国维的自沉与临终“文化托命”,先生在这个世界上愈显形单影只,愈知落在他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他更进一步思索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出路问题,陷人了一种两难境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在先生心中,交织着理智与情感的纠葛,理智上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正在随风逝去,走向歇绝的历史命运,但情感上却无法摆脱对此文化的深深眷恋。对先生而言,做全面继承文化传统的“国粹派”很难,但要他做全面抛弃传统文化的“西方论者”也不易。于是,他不得不选择第三条道路:既要维护传统文化的内核和民族性,又能实现其蜕变与飞跃,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文化重建之路。这种文化视角与那些“要摧毁、清算旧世界”者或“抱残守缺”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比起前者,它多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宽容;比起后者,又多了一种放眼看世界的文化心理磨砺。穷其一生,先生无不在以近代的理性精神,探索和阐释传统文化,乃至其生命的深处无不氮氯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意绪与精神。在他看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他毕生崇尚气节,贬斥义利,推扬宋贤,以士的精神自持。学术活动中,也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期待“终必复振”为宗旨。为了这个目标,他坚持着文人的操守,百折不挠,始终不渝,在以维系民族文化命脉为己任的同时,亦汲取西方启蒙时期以来知识分子所高扬的学术独立的自由精神,倡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侄桔,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用生命呵护心灵中这片学术的净土,维护学术的尊严。在时世的动荡中,在积极人世和消极遁世之间,先生选择的是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学术中寻找自我、确立自我的价值。选择了“边缘”与“流浪”,也就选择了寂寞与痛苦,陪伴他的,只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作者:杨联升附图 引言 据「中央日报」副刊报导,史学大师义宁陈寅恪先生于五十八年十一月病逝广州。(以前传说陈先生曾被红卫兵殴打,未知确否。)先生生前自谓「生为帝国之民,死作共产之鬼」,今竟不幸言中,眞令人欲哭无泪。然盲目衰翁,早一日升达天界,卽等于早一日脱离苦境。敬慕先生者,惟有虔心祝祷,共祈冥福;尊事先生者,惟有更图精晋,光大师门。联升在清华经济系,曾选修先生所授隋唐史,毕业论文,「从租庸调到两税法」,亦蒙先生指导。在「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民廿六)印布之拙稿「中唐以后税制与南朝税制之关系」,卽是其中之一章。至于论文主旨,则与陶希圣先生及鞠清远兄之著述,大体相同,故未发表。联升于陈先生隋唐史课前,每得在教员休息室侍谈,课后往往步送先生回寓,亦尝造寓晋谒。七七事变后,曾到北平城内先生府上参拜太老师散原老人之灵柩,此为联升在国内晋谒先生之末一次。来美留学之后,曾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与周一良兄(当时青年学人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同随赵元任先生夫妇,到纽约卜汝克临二十六号码头停泊之轮舟中,探望先生。时先生双目几己全部失明,看人视物,仅辨轮廓。因网膜脱落,在英经其国手名医,用手术治疗无效。(先生曾膺牛津大学中文讲座之聘,实未就职,但借此

前往就医。)置舟回国,道出纽约,原拟再试医疗,后闻美国名医,亦无良策,遂决定不登岸。是日午后约三时半,先生在舱内初闻韵卿师母、元任先生呼唤之声,顿然悲哽。但旋即恢复镇定,谈话近一小时。对一良与联升近况,垂询甚详。时二人皆已在哈佛先后完成博士学业,卽将回国任教。一良到燕大,联升到北大,并各兼史语所副研究员。先生又询及联升之内兄缪钺、彦威,云曾数度通信。又云,回国后拟在南京定居。此为联升在国外拜谒先生惟一之一次,亦为毕生最末之一次。当时胡适之先生已接受北大校长之任命,方在纽约准备回国,本拟一同登舟探视,临时以故未克前往。一九五六年,联升撰「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一文,在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印布,为胡适之先生祝寿。曾托人将单印本设法转呈先生,闻已收到,并传语嘉勉。联升所学伤于芜杂,虽曾列先生讲席,至多勉强升堂,绝不敢称入室。顷于悲痛之余,忽然检得当年(约在民廿四)在清华园听先生讲隋唐史笔记二册。因录其第一讲大略,以为记念。追忆学恩,倍增哀痛。 五十九年二月记于美之康桥。 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大略 应读及应参考之书: 甲:通鉴隋唐纪,通典。(宜先读)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在晚明最后的四年,钱谦益赋闲,精神状态介于道、儒之间。陈寅恪为他的入世情怀感动,同情于他的际遇,也因此为他辩护。陈寅恪自己是一个出世者,关注的是大概念的社会—人性或文化,他对钱谦益的理解是深刻的,区别于那些喧嚣而行的斗士们。 一、人治与理治的辩证 《说剑篇》见于【初学集卷二十东山诗集(三)】,写在“起辛巳六月,尽十五年壬午” 壶公注: 辛巳年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身亡。这是大明朝最后的4年。无论从任何角度说,这一段历史都是中国人应该关注的历史,这种关注更重要的是省悟,如同晨钟暮鼓。

《说剑篇》相关两篇: 其一、【燕誉堂秋夕】 雨过轩窗浴罢时,水天闲话少人知。凭阑密意星娥晓,出幌新妆月姊窥。 斗草空阶蛩自语,采花团扇蝶相随。《夜来》一曲君应记,飒飒秋风起桂枝。 其二、【秋夕燕誉堂话旧事有感】 东虏游魂三十年,老夫双鬓更皤然。追思贳酒论兵日,恰是凉风细雨前。 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 在这里,我们惊讶地看到钱谦益和柳如是二人,在《夜来》歌唱中,在洞房清夜秋灯里,居然不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是感受着秋风飒飒的时局,议论着剑气吞吐的庄周论战。 从两诗的意境看,其一篇是以柳如是的口气写,浴罢、新妆、斗草、扇蝶,沉迷之际却又提醒自己新婚的夫君:飒飒秋风起矣,时局不宁。其二篇以钱谦益的口气写,东虏游魂、双鬓皤然、贳酒论兵、凉风细雨,勾画了当其时社会的内忧外

患与参与者的无边愁怆。作者叹到,多少英雄马革裹尸,我的人生也在磨蚀中进入了晚年。可是在这洞房花烛夜,清夜秋灯里,我们说的还只能是那些我们无法排解的苦难。 应该说明的是,《说剑篇》写的不是铸剑技巧、运剑方法,文章以剑为载体论述了关于力、势、道三个不同层面的战略思想。《说剑篇》与墨子的《非攻》一样是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亮点。 当然,在基本点上仍然存在差别,例如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平民主义的战争观,墨子以立于“天下”的高度论证,任何战争都是权力者的争权夺利,却是人民深重的灾难。孟子没有墨子式的平民倾向,但是他说:“春秋无义战。”而庄子则怒斥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的激愤源于其对于大道的理解和坚持,是对公平正义的理解的和坚持。当孙中山大书“天下为公”的时候,当中共坚持其旗帜的时候,我们当然能够明白庄子的“道”从三千前至于今天,至于今天仍然必须坚持。 应该注意到,陈寅恪读罢《说剑篇》相关的两篇他的心情受到两个层次的激动: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经典语录 【篇一:陈寅恪经典语录】 共收录25个陈寅恪的句子:本页收录的陈寅恪经典语录/陈寅恪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陈寅 恪名言名句可以了解陈寅恪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私藏的陈寅恪经典语录或喜欢的陈寅恪的句子,欢 迎出来与我们共享。 【篇二:陈寅恪经典语录】 国学大师陈寅恪——经典语录>,>国学大师陈寅恪——经典语录国学 大师陈寅恪——经典语录2016-06-12 06:38,抑更在可论者,中国之 文学与其他世界诸国之文学,不同之处甚多,其最特异之点,则为 骈词俪语与音韵平仄之配合。就吾国数千年文学史言之,骈俪之文 以六朝及赵宋一代为最佳。其原因固甚不易推论,然有一点可以确言,即对偶之文,往往隔为两截,中间思想脉络不能贯通。若为长篇,或非长篇,而一篇之中事理复杂者,其缺点最易显著,骈文之 不及散文,最大原因即在于是。吾国昔日善属文者,常思用古文之法,作骈俪之文。但此种理想能具体实现者,端系乎其人之思想灵活,不为对偶韵律所束缚。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 亦臻上乘,其骈俪之文遂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若就六朝长篇骈 俪之文言之,当以瘐子山哀江南赋为第一。若就赵宋四六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浮溪集一三)为第一。 《论再生缘》 寅恪四十年前常读希腊梵文诸史诗原文,颇怪其文体与弹词不异。 然当时尚不免拘于俗见,复未能取再生缘之书,以供参证,故噤不 敢发。荏苒数十年,迟至暮齿,始为之一吐,亦不顾当世及后来通 人之讪笑也。 《论再生缘》——陈寅恪名言 吾国昔时社会惑于“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谬说,加士大夫之家,亦不 多教女子以文字。今观端生、长生姊女未,俱以才华文学著闻当世,则句山家教之力也。句山所谓“娴文事,享富贵”者,长生庶几近之。至若端生,则竟不幸如世论所谓“女子不可以才名,凡有才名者,往 往福薄”。 《论再生缘》 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论再生缘》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09级6班 常亮赵一璇赵丁荻赵赫范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陈三立子,陈宝箴孙。早年留学欧美,先后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对中国中古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2研究背景 陈寅恪先生为当今鸿儒,陈学的研究向来是学者的关注所在。本探究旨在还原陈先生早期的学术历程,尽量清理其早年为人论学的大体思路,为当代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提

供较良好的土壤与背景。正所谓“清华同学,薪火相传”。 谨以此探究献给有志于中国文化事业的青年学子。 1.3探究目的 鉴于近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国故的追捧和热爱,并时值陈寅恪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报告献给所有热爱景仰陈寅恪先生的普通读者。 1.4研究方法 1.4.1资料筛选法: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择优而录。 1.4.2著作考证法:回归原始资料,直接从被研究者的著作入手。 1.4.3综合比较法:与其他同时期人物的历程进行对比参考。 1.4.4实地考察法: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清华园进行实地调研。 1.4.5小组讨论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然后综合建议,形成文字。 2.研究过程 2.1对小组中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2筛选整理并分析资料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 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先生伤心过度而致眼疾,治丧完毕,先生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坚决不受,辗转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 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要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二)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 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 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 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 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 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 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

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

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这是两首诗吧。 前一首: 《丁亥除夕作》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这首诗写于丁亥年即一九四七年大年三十。 他没有用公历纪年,也没有用民国纪年,而是用传统纪年。 难道这是老学人的别有用心?我记得鲁迅有一首反战诗,也不用民国纪年,也不用传统纪年,而是用公历元旦作题。

莫非二人异曲同工? 除夕是中国人真正的过年,在除夕之晚,一家人要团聚烧火烤火过大年。 这一习俗最讲究的是团团圆圆。 作为历史学家的他,雅兴一来便作诗。 但诗人想到的不是一家之团圆,而是一国之升平。 诗人以历史为鉴,从战国孟子反战之语“杀人盈野”,看到现代的杀人盈城,浓缩反战诗人杜甫之句“洗甲兵”来抒发自己的渴望。 再联想到唐代安史之乱为祸八年以及政府军喊少数民族回纥人进城烧杀掳掠,暗喻当时的战祸频仍,然后以北宋徽宗二帝被废,中国南北分治,暗写当下动荡之时局。 接着再化用元代诗人经典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兴衰废亡都是老百姓受苦受难。

其 ___纵深度与深厚度都是叹为观止的。 最后,从自己五十八年人生历程切入,一句流涕尽,有几多辛酸几多痛楚,真让人不寒而栗。 甲午海战、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武昌起义、北伐、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发生在这五十八年中。 哪一次不让人痛心疾首。 其中个人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国家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 所幸的是,诗人凭他的直觉和敏感,嗅到了太平的气息。 知道自己这条老命有可能见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他这个年过得很有希望。 整个诗的基调是忧患的,是厌战恶战反战的。 虽说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升平世界由谁带来,但其向往和平向往太平的情感掺和在诗中,这个除夕,无疑是一次精神大过年。

作文范文之陈寅恪作文素材

陈寅恪作文素材 【篇一:作文素材之2精神篇】 作文素材(二) 精神篇 1、敢说真话 ①写下《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曾说:“我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个 说出真话的孩子。” ②巴金的《随想录》,就是一部“遗嘱”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在 彼时的中国,当世人奔 赴物欲的盛宴如过江之鲫时,他却割裂了自己的伤口,一鞭一条血 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 这个当代中国一度活得最痛苦最热情的老人,要从解剖自己入手, 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彼时的巴金先生代表了中国人“说真话”的勇气、“直面自我”的决心。20世纪的中国精神 史,因为有了这种“求真意识”、“忏悔意识”,而奠定了新的高度。 ③索尔仁尼琴:“我的一生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冲 破阻拦而能够向公 众讲出真话。” 他的一生宠辱不惊,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无论是鲜花美酒还是 苦役禁闭,他总是安 之若素,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索尔仁尼琴不仅像圣徒一样承 受了命运的一次次严 峻的考验,还以深刻的思想和远见卓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罪感意识”、炽烈的爱国情怀成 为时代的“先知”,感召着一代代知识分子。 2、大胆质疑、挑战权威 李贽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平等说,反对圣人凡人之分、 智愚之别,反对封建 教条和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只是 其弟子随笔记录,并非“万世

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怒斥官吏之罪恶行径为“不操戈矛之强盗”,“吃 人之老虎”。 3、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①陈寅恪一生魂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诸位同辈学人高呼全盘 西化的口号时,犹能 守志不移,甘于寂寞,恪守国学。其早年为王国维所题、且自己也 终生躬行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是其绝佳写照。 ②李叔同先生一出家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 不书,非佛事不做, 非佛语不说”。如好友夏丐尊所形容的,从“翩翩浊世佳公子”,一 变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而 李叔同却以平常心澹定自 然地完成转化,成了弘一法师。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4、“童心说”“赤子说” ①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须抒发己见,反对复古 摹拟。“童心者,真 心也”,他感叹国人被孔孟之道污染了“童心”,到处是“言语不由衷” 说假话办假事的人。 ②安徒生通过小孩之口,向世人发出呐喊“皇帝没有穿衣服”。李贽 认为,人只有保持“童 心”,才能正确认识世界,主张文学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③婴儿之知识欲望皆极简单,故《老子》言及有修养的人,常以赤 子(即婴儿)比之。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5、大道至简 ①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憧憬“喂马、砍柴”的生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同时代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0期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 张志浩 陈寅恪先生祖孙三代,与湖南的政治和人事有极深厚的历史渊源。他的祖父陈宝箴,自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入曾国藩幕,1875年(清光绪元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治凤凰厅),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授湖南巡抚,两度湖南为官并寓居长沙历时近十载,对湖南的风土民情极熟稔,是湖南近代史上首开风气的大人物,他的治绩至今犹为人津津乐道。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中进士,长期侍父于官署。宝箴异地居官时,眷属多留寓长沙,寅恪兄弟姐妹八人,多出生于长沙,在长沙度过童年。寅恪晚年曾写信给杨树达说,我出生于长沙周南女中刘蜕故宅,此地风水不恶。由此可知他老年还怀念出生故地。 一 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生于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少年英俊,抱负不凡。二十一岁举于乡,对太平军声势鼎沸,他从乃父办乡团,父死后率义宁团练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清咸丰十年)入京会试,不第,留居京师三年,与四方隽雅之士往来,与湖南汉寿易佩绅(易实甫之父)、武宁罗享奎最相得。后与易、罗来湖南,参加果健营,与太平军作战,屡有功。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屯军安庆,盛召天下贤士为幕友,宝箴往投,曾待为上宾,称为“海内奇士”。旋赴江西随席宝田,席湖南东安人,时从刘坤一和江忠义佐军。太平军入江西,曾国藩调席宝田增援,宝箴主谋,屡以奇策决胜。席宝田一再叙保宝箴为知府,不就,重回曾国藩幕。1865年(清同治四年)曾国藩调直隶总督,宝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回到长沙。此时郭嵩焘自广东巡抚离职回湘,与宝箴时有往来。郭认为宝箴“倜傥多才略”,在日记中说:“此公见解高出时流万万”(《郭嵩焘日记》册2,页824)。 1875年(清光绪元年)宝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事,湘西接近贵州边陲,地处万山中,民无所资生。遂教之植茶种竹,多种红薯,刨丝晾干为粮。明年九月,宝箴以母丧去职,居长沙,葬母于平江。 1880年(清光绪六年)宝箴丧除改官河北道(治河南武陟县),三立随父赴任。郭嵩焘与湘中绅耆赋诗饯行,郭有《送陈右铭赴任河北道序》,序云: “其行之也,甚果以决。久之而君所治事,群湖南之人信而服之;又久之,承望君之名,则亦莫不顺而从之。所谓智、仁、勇三者,学素修而行素豫也。聆其言,侃侃然以达;察 54

陈寅恪诗词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 青史埋名愿已如,青山埋骨愿犹虚。可怜鴂舌空相问,不识何方有鉴湖。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 兴亡江左自伤情,远志终惭小草名。谁为谢公转一语,东山妓即是苍生。 贫女 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辛卯广州端午 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壬辰春日作 细雨残花昼掩门,结庐人境似荒村。简斋作客三春过,裴淑知诗一笑温。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芳时已被冬郎误,何地能招自古魂。 辛卯七夕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今宵独抱绵绵恨,不是唐皇汉帝情。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 夏日听读报 掉海鲸鱼蹙浪空,蟠霄雕鹫喷烟红。独怜卧疾陈居士,消受长廊一角风。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别蒙自 我昔来时春水荒,我今去时秋草长。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 阅报戏作二绝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追忆游挪威诗北海舟中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斜阳大月中宵见,故国新声一笑休。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 追忆游挪威诗易卜生墓 清游十日饱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 无题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 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虹口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虹口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1. (6分) (2018高一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回答是:“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宇源意义。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有个补充,他说:“羊大则美,故从大。”。他试图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上谈了美字意义的起源。这一解释不应视为对许慎说的一种否定,应当是对许慎说法的一种补充.从段玉裁的解释中看,他似乎既赞同许镇的味觉说.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惫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羊”与“善”的关系,同样来自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视觉感受和精神感受。字关系密切。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类认同.并融人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其美德让人景仰,因此,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羊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而且具有如此众多的优良品德,很自然地,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据文献反映.人们很早已经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的疏道:“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羔取其群而不党,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序成于汉代,疏制于唐代,从中看出.羊的品德至迟在汉代已经衍化为人格的道德标准。《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云:“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寻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所谓“羔羊之义”,说的也是人格化了的

交流与融合中的牺牲——浅谈崔浩之死

第3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Vol.30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8 ────────── 收稿日期:2007-11-01 作者简介:王朝峰(1978-),男,山东聊城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 111 - 交流与融合中的牺牲 ——浅谈崔浩之死 王朝峰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国史案”是北魏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许多人认为崔浩被诛是因为在主编国史《国记》时,“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崔浩被诛是由各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主要为崔浩与鲜卑贵族的矛盾;士族政治理想与鲜卑统治阶级利益的冲突;汉族与鲜卑族的隔阂。 关键词:崔浩;国史案;崔浩之死;鲜卑贵族;民族隔阂 中图分类号:K2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3-0111-02 Sacrifice of Exchange and Fusion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Death of Cui Hao WANG Chao-f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2,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iographer Case”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Bei Wei, Many historians believed that the reason of Cui Hao’s death was “states affairs to prepare not standard.” for many years. The opinion is worth discussing.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Cui Hao’s death with three aspects. Firstly, i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ui Hao and the nobles of Xian Bei . Secondly, it is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the bachelor’s political belief with the ruling class’ interest. Thirdly, it is the gap between Han nationality and Xian Bei nationality. Key words: death of Cui Hao; Historiographer Case; nobles of Xian Bei; nationality gap 崔浩(381-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南北朝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多次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对国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崔浩却因为完成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的《国记》,被尽诛全族,并且临刑前,“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1]。如此功臣,却受如此侮辱,当权者简直丧心病狂。更有甚者,当崔浩被诛以后,“清河崔氏无远近,及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史以下尽死”[2]。于是乎,有人认为最终为崔浩惹下杀身灭族惨祸的是《国记》事件。因为崔浩负责主编国史《国记》,其直书鲜卑源起,“尽述国事,备而不典”[1]。对北魏皇族的老祖先多有不敬,又涉及北魏王朝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史实。对于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 一、崔浩与鲜卑贵族的矛盾 崔浩在明元帝即位后,被拜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后来屡屡升官进爵,加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崔浩受此殊荣,鲜卑贵族不能不多忌惮。因为时间越长,崔浩的影响就越大,这样矛盾就出现了。“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曰:‘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齇鼻,江东谓之齇王。慧龙鼻大,浩曰‘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不悦,言于世祖, 以其叹服南人,则有讪鄙国化之意。” [3] 世祖知道以后,“怒,诏浩责之。”最终“浩免冠陈谢得释”。其次,“初李灵为高宗博士谘议,诏崔浩选中书学生器业优者为助教。浩举其弟子箱子与卢度世、李敷三人应之。给事高谠子佑、尚书段霸儿姪等以为浩阴其亲戚,言于恭宗。恭宗以浩为不平,闻之于世祖。”[4]此处不论谁为是,然浩与太子之怨可见。牟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