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09级6班

常亮赵一璇赵丁荻赵赫范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陈三立子,陈宝箴孙。早年留学欧美,先后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对中国中古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2研究背景

陈寅恪先生为当今鸿儒,陈学的研究向来是学者的关注所在。本探究旨在还原陈先生早期的学术历程,尽量清理其早年为人论学的大体思路,为当代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提

供较良好的土壤与背景。正所谓“清华同学,薪火相传”。

谨以此探究献给有志于中国文化事业的青年学子。

1.3探究目的

鉴于近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国故的追捧和热爱,并时值陈寅恪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报告献给所有热爱景仰陈寅恪先生的普通读者。

1.4研究方法

1.4.1资料筛选法: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择优而录。

1.4.2著作考证法:回归原始资料,直接从被研究者的著作入手。

1.4.3综合比较法:与其他同时期人物的历程进行对比参考。

1.4.4实地考察法: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清华园进行实地调研。

1.4.5小组讨论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然后综合建议,形成文字。

2.研究过程

2.1对小组中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2筛选整理并分析资料

2.3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并整合提高

2.4综合各组员建议并形成文字

2.5对文字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

3.内容与结论

3.1语言文字学

3.1.1综述

陈寅恪先生早年是以语言为研究的第一大武器,从他所学的三十余门语言中也不难看出。其中包括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犍陀罗文、希伯来文等也是近代世界范围内学界研究之新成果。其次,基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这一时期,俄国的钢和泰,德国的吕德思、瓦尔德施密特,美国的兰曼,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成果迭出。而中国方面的陈寅恪、汤用彤、金克木、季羡林等也都与世界语言接轨,或师之,或破之,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陈寅恪和季羡林。陈先生早年搞语言学研究,中年转型到史学,季羡林早年在北大创办东方语言系,并终身以印欧语系发展与流传的研究为己任,后来季先生写回忆性的文章时也说到:“在清华读书时给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当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早已因

王国维的投湖和梁启超的病故而被迫关闭,但陈先生仍坚持以语言形式的变化来分析佛教的衍变与传播,这是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与陈寅恪先生的个人研究方向有关。由此可见,当时的研究院确乎是以语言文字为主导,而并非是以“小学”、“经学”、“考据学”、“史学”这些乾嘉诸老已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国学”为主流(包括王国维自己开设的课程也是以甲骨文,敦煌学为主)。当此之时,国学研究院关于语言学的成绩也是最为突出的。

3.1.2音韵与语言学

统计一下当时陈寅恪先生发表在《清华周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期刊》等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不难发现《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上的大部分关于音韵学的文章,如《从史实论切韵》、《四声三问》、《论韩愈》,都是在他任教于国学研究院期间发表的。吴宓在《空轩诗话》中写到:“其《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及近作《四声三问》一文,似为治中国文学者所不可不读者也。”

这样的成绩既推动了陈先生个人学术事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后的清华在学术上的发展与传承。

3.1.3敦煌学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寅恪昔年序陈援庵先生敦煌劫余

录,首创‘敦煌学’之名。以为一时文化学术之研究必有一主流,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

在《敦煌劫余录序》中,陈寅恪不仅对敦煌学进行了准确定位,也指出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a.唐代历史

b.佛教教义

c.小说文学史

d.古语言文字

e.古经翻译

陈寅恪先生为敦煌学所作出的贡献与“但开风气不为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世的敦煌学者所铭记。

3.1.4比较文学

“远乎近世,比较语言之学兴,旧日谬误之观点得以革除。因其能取同系语言,如梵语、波斯语等,互相比较研究,于是系内各个语言之特性逐渐发见。印欧系语言学,遂有今日之发达。故欲祥知确证一种语言之特殊现象及其性质如何,非综合分析,互相比较,以研究之,不能为功。”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陈寅恪先生可以说是第一个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国的学者。这种“立体”的比较观不单可以取得局部性的成就,更能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引发长远的效应。在他不自觉的运用

“比较文学”的手法时仍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而否定了“全盘西化”与“打倒孔家店”的偏激思想。

陈先生运用最新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中古文化为背景,以中古中外文化交流为轨迹,以佛典与中国中古文学为主要对象,展开研究,使比较文学迅速的显示出了中国的特点。陈先生的言传身教与学术成就影响了许多当时的与后来的学者。

3.1.5贡献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入世界学术的大潮流中,从而达到其“预流”的目的。时至今日,其影响仍无人能及。

3.2历史学

3.2.1综述

陈寅恪先生最负声名的三本史学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均是在他经历了国难家愁后强支病体以惊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完成的。余英时先生的《试述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中写到:“陈寅恪的治学范围虽广,但他的兴趣好像自始至终偏向史学。”“在30岁前后,他已选择史学作为他的专业了。”后期的研究虽与他早期的研究稍有出入,但方法确是一脉贯通的,从罗列史料到“寅恪案”再到具体结论。这种治学方法

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中都有所体现。另外他在某些问题上所开创的“范式”也是后人做某些研究时所必须借鉴和无法超越的。因而说陈先生早期在《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的几篇文章都为他后来的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里仅对《金明馆丛稿初编》与《二编》上的两篇文章做简要分析。

《桃花源记旁证》一九六三年清华学报

陈寅恪先生将桃花源记置于中国文化大背景下予以剖析解读。重点考证了中国的迁徙文化与坞垒生活(以客家形成为例)强调中国的迁徙文化具有其深刻文化内涵,即迁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载体,而“坞垒生活”式的“家族”与“士族”文化则是当时社会的最强支柱。

《蒙古源流研究》四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

一九三〇~一九三一

“在该研究中首先运用了西方汉学家对音勘同的译名还原法,突破了这领域中传统的补证和重修正史的老路,使中国蒙古史的研究从30年代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体现他中体西用思想研究体系的代表文章。

3.2.2贡献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季羡林、汪荣祖等“陈学”

名家的看法与研究总结出以下三条:

①史料学非史学:但史学考证须以史料为基础力求

通过考证来发掘历史事实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展

示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②诗史互证:通过比较分析既可以以文证史,也可

以以史证文;既是比较文学新方法的引入,也是

治史方法上的一大突破。

③政治演变:用儒家士族与非儒家寒族在政治上势

力升降来解释当时的制度交替,并提出“关陇集

团”的概念。

总之,陈寅恪先生的史学研究可以说是集千古之大成,并中体之西用,“发前人之所未发,补史籍之所缺载。”(季羡林语)

陈寅恪先生在对待历史性的问题时仍主张以语言为其工具。换句话说,出洋十余载对三十几门外文的掌握无非都是为了回国“整理国故”(胡适语)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后世认同的也大多是陈先生在历史学上作出的贡献。

俞大维先生在评价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时也曾说到:“在史学研究上,他受王静安先生影响较大,在语言文字上,王静安受他影响较大。”在王国维先生先生投湖自尽后,陈寅恪先生写下了流传后世的《海宁王观堂先生纪念碑碑铭》。在结尾陈先生再次阐发了他的治学主张:“独立之精神,自

由之思想”。

3.3思想精神

汪荣祖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有段精辟的论述:“陈寅恪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a great humanist)这包含他所具有的人文品质与人文素养,他在人文学中已达通儒的境界,而其人品,尤表现出高尚的书生风骨。令人有志向往之而不能至的感慨。”

陈先生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他的治学思想和个人精神。

3.3.1治学思想

陈先生的思想可以用十个字来准确的概括,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他在给北大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的赠语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也就是说陈先生早年出洋留学是为了要洗刷所谓中国史在日本学的耻侮。这背后当然是强烈的民族尊严和爱国精神。可是在留学欧美之际,他又深深感到欧洲的东方学是处

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的,中国的学者无论怎样赶超最多也只能打个平手。正如陈先生在自己的诗中所写:“伯沙博士同扬榷,海日尚书互唱酬。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他认为作为中国学者不能不与西方学术界脱轨,但又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由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印度学到佛教发展再到纯中国式的诗史互证与历史研究,陈先生的成就一次盖过一次。所以说陈先生早期的思想转化是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的。

3.3.2个人精神

李慎之先生在论述陈寅恪的思想精神时曾经发问,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早在1927年的《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陈寅恪就高度概括地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之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因而说陈先生既不是胡适所谓的“文化遗民”也不是王国维式的“前清遗老”,而真正是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并且能够延续传统文化精髓的“五百年来第一人”(傅斯年语)。

据后世史学家考证,陈先生很可能是第一个通读《资本论》原文的中国人。当时与他一并留学欧美的吴宓、俞大维、罗家伦、傅斯年、毛子水等人也都曾回忆过陈先生慷慨激昂、针砭时弊的情形,从他的家庭来看,陈先生也应具有遗传的

政治天赋,他的祖父陈宝箴是最早以实际行动支持变法的地方高官(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维新派的激进人士。而陈寅恪先生回国后之所以未选择从政,一是与他早年的志向有关,二是恐怕受到了祖父与父亲的影响(陈宝箴最后饮鸩而死,陈三立也终生不被朝廷录用),三便是与他思想形成有关了。陈先生不像胡适那样反对共产主义,但他不赞成苏俄式的共产主义,更不赞成以“主义”的形式来搞学术研究,这从《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可窥一斑。

我们可以这样说政治上的退却正是他文化上的崛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不是个人主义无限的放荡,而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脱离中国传统儒家禁锢的一种思想的解放,是与五四精神遥相呼应而又更进一步的完善的体系。

陈先生的成就实在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而他的人格与精神正如《海宁王观堂先生纪念碑碑铭》中所说:“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正是引领他在学术事业上奋斗不息的终极追求。

3.4结论

陈先生的早期学术是基于其青年时的学习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方法,贯穿始末的独立、自由、谨慎、严密成就了

他早期学术事业的辉煌。世上已无陈寅恪,我们唯有充分利用先贤留给我们的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开拓,去奋斗,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作新一代青年的领航人。

4.体会与建议

通过对陈寅恪早期学术发展的探究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一代学术伟人的精神与思想,方法倒在其次,真的领悟与体会到陈寅恪先生“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思想与独立自由的学术追求,才是收获与成功,作为新世纪的我们也更该发扬此种精神。

因而,经小组性探究,我们建议增强当代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学术普及,为第二次学术复兴,打下基础,做好准备。鲁迅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曾说过“保存我们才是第一义的。”因而说祖国的将来在于我们,而我们不正应该深研我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终生吗?

附录一

1923年~1939年陈寅恪先生发表论文一览

一九二三与妹书

一九二七有相夫人升天因缘曲跋

童受喻鬘论梵文残本跋

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

一九二八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

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

一九二九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跋

元代汉人译名考

一九三〇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

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

大乘义章书后

敦煌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

一九三一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

李唐氏族之推测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

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

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

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之最简易解释

一九三二南岳大师立誓愿文跋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敦煌本维摩诘经问疾品演义书后

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

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

斯坦因Khara―Khoto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

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

高鸿中明清和议条陈残本跋

一九三三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支愍度学说考

一九三四四声三问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一九三五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

武曌与佛教

三论李唐氏族问题

一九三六东晋南朝之吴语

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

桃花源记旁证

一九三七孤臭与胡臭

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

论李怀光之叛

一九三八读通志柳元景沈攸之传书后

一九三九读洛阳伽蓝记书后

敦煌本心王投陀经及法句经跋尾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

以上均取自《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附录二

《海宁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与妹书》节选

西藏文藏经,多龙树马鸣著作而中国未译者。即已译者,亦可对勘异同。我今学藏文甚有兴趣,因藏文与中文,系同一系文字。如梵文之与希腊拉丁及英俄德法等之同属一系。以此之故,音韵训诂上,大有发明。因藏文数千年已用梵音字母拼写,其变迁源流,较中文为明显。如以西洋语言科学之法,为中藏文比较之学,则成效当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然此非我所注意也。

我所注意者有二:一历史,唐史西夏西藏即吐蕃,藏文之关系不待言。一佛教,大乘经典,印度极少,新疆出土者亦零碎。及小乘律之类,与佛教史有关者多。中国所译,又颇难解。我偶取金刚经对勘一过,其注解自晋唐起自俞曲园止,其间数十百家,误解不知其数。我以为除印度西域外国人外,中国人则晋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当能得正确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义,不足道也。

以上二篇选自《金明馆从稿二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悼王国维挽联

十七年家国久魂消,犹余剩水残山,留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中研院诗一首

不伤春去不论文,北海南溟对夕曛。

正始遗音真绝响,元和新脚未成军。

今生事业余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

解识玉珰缄札意,梅花亭畔吊朝云。

挽晓莹

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以上选自《陈寅恪诗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参考文献:

书目:

《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一版《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吴宓与陈寅恪》吴学昭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蒋天枢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陈寅恪与傅斯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清华同学·薪火相传》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清华园日记》浦江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载自《怀旧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版

《图说义宁陈家》陈小从

《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孙敦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天竺与佛陀》钱文忠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末那皈依》钱文忠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年版

集刊:

《清华周刊》

《清华学报》

《学衡》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_兼释陈寅恪先生诗_西天不住住南天_句

广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6期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 兼释陈寅恪先生诗西天不住住南天!句 姜伯勤 [提 要]杜国庠先生担任广东学术界主要领导期间,尽可能保证陈寅恪先生的良好工作条件。他对陈寅恪先生的真诚尊重,源于他崇高的人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良知。 [关键词]杜国庠 陈寅恪 弹词!渊源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 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9)06-0099-04 一 1956年12月16日午后,我作为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55级乙班20位青年同学一起,到广州东山杜国庠先生寓所,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拜望请益。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拜访。 我中学时熟读郭沫若自传?少年时代#和?革命春秋#,后来又读过郭老所写的?洪波曲#。郭沫若先生那种流水行云的文章,生动记述了墨者杜老!的形象,使我景仰不已。 在1956年那个难忘的科学的春天!里,我和同一科研小组的江昇日同学、黄绍衣同学,在刘节先生指导下,做了一部?张衡传#。江昇日同学是部队文化教员转业的,他中学时已能写林琴南体的小说,因而负担了这部稿子十分之八的篇幅。黄绍衣同学是潮汕地区著名留日教育家、中山大学早年之中文数学两系教授黄际遇先生的嫡孙,也是杜国庠先生的乡亲,担任这部传记稿子的文学史部分,约占总篇幅十分之一。我担任另外十分之一篇幅,是思想史部分,篇名?张衡的反图讖思想及其必然性#?。我的主要参考书中有旧版的候外庐、杜守素(杜国庠)、邱汉生诸先生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由于黄绍衣学兄不时向我述说潮州乡贤杜国庠先生如何了不起,我也就尽量搜读了杜老关于先秦诸子和两汉思想的有关著作。墨者杜老!在我的心中,更清晰化为一位学富五车的硕学大家。 当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杜老之家时,只见这是一栋三四十年代建造的东山常见的二层住所。杜老的公子说话带有潮汕口音,十分亲切地把我们迎进屋内。终于亲眼拜见了杜老,一位极 99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 1.简介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 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 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 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 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 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 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3.学术成就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01 季羡林:回忆老师陈寅恪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作者:杨联升附图 引言 据「中央日报」副刊报导,史学大师义宁陈寅恪先生于五十八年十一月病逝广州。(以前传说陈先生曾被红卫兵殴打,未知确否。)先生生前自谓「生为帝国之民,死作共产之鬼」,今竟不幸言中,眞令人欲哭无泪。然盲目衰翁,早一日升达天界,卽等于早一日脱离苦境。敬慕先生者,惟有虔心祝祷,共祈冥福;尊事先生者,惟有更图精晋,光大师门。联升在清华经济系,曾选修先生所授隋唐史,毕业论文,「从租庸调到两税法」,亦蒙先生指导。在「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民廿六)印布之拙稿「中唐以后税制与南朝税制之关系」,卽是其中之一章。至于论文主旨,则与陶希圣先生及鞠清远兄之著述,大体相同,故未发表。联升于陈先生隋唐史课前,每得在教员休息室侍谈,课后往往步送先生回寓,亦尝造寓晋谒。七七事变后,曾到北平城内先生府上参拜太老师散原老人之灵柩,此为联升在国内晋谒先生之末一次。来美留学之后,曾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与周一良兄(当时青年学人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同随赵元任先生夫妇,到纽约卜汝克临二十六号码头停泊之轮舟中,探望先生。时先生双目几己全部失明,看人视物,仅辨轮廓。因网膜脱落,在英经其国手名医,用手术治疗无效。(先生曾膺牛津大学中文讲座之聘,实未就职,但借此

前往就医。)置舟回国,道出纽约,原拟再试医疗,后闻美国名医,亦无良策,遂决定不登岸。是日午后约三时半,先生在舱内初闻韵卿师母、元任先生呼唤之声,顿然悲哽。但旋即恢复镇定,谈话近一小时。对一良与联升近况,垂询甚详。时二人皆已在哈佛先后完成博士学业,卽将回国任教。一良到燕大,联升到北大,并各兼史语所副研究员。先生又询及联升之内兄缪钺、彦威,云曾数度通信。又云,回国后拟在南京定居。此为联升在国外拜谒先生惟一之一次,亦为毕生最末之一次。当时胡适之先生已接受北大校长之任命,方在纽约准备回国,本拟一同登舟探视,临时以故未克前往。一九五六年,联升撰「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一文,在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印布,为胡适之先生祝寿。曾托人将单印本设法转呈先生,闻已收到,并传语嘉勉。联升所学伤于芜杂,虽曾列先生讲席,至多勉强升堂,绝不敢称入室。顷于悲痛之余,忽然检得当年(约在民廿四)在清华园听先生讲隋唐史笔记二册。因录其第一讲大略,以为记念。追忆学恩,倍增哀痛。 五十九年二月记于美之康桥。 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大略 应读及应参考之书: 甲:通鉴隋唐纪,通典。(宜先读)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在晚明最后的四年,钱谦益赋闲,精神状态介于道、儒之间。陈寅恪为他的入世情怀感动,同情于他的际遇,也因此为他辩护。陈寅恪自己是一个出世者,关注的是大概念的社会—人性或文化,他对钱谦益的理解是深刻的,区别于那些喧嚣而行的斗士们。 一、人治与理治的辩证 《说剑篇》见于【初学集卷二十东山诗集(三)】,写在“起辛巳六月,尽十五年壬午” 壶公注: 辛巳年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身亡。这是大明朝最后的4年。无论从任何角度说,这一段历史都是中国人应该关注的历史,这种关注更重要的是省悟,如同晨钟暮鼓。

《说剑篇》相关两篇: 其一、【燕誉堂秋夕】 雨过轩窗浴罢时,水天闲话少人知。凭阑密意星娥晓,出幌新妆月姊窥。 斗草空阶蛩自语,采花团扇蝶相随。《夜来》一曲君应记,飒飒秋风起桂枝。 其二、【秋夕燕誉堂话旧事有感】 东虏游魂三十年,老夫双鬓更皤然。追思贳酒论兵日,恰是凉风细雨前。 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 在这里,我们惊讶地看到钱谦益和柳如是二人,在《夜来》歌唱中,在洞房清夜秋灯里,居然不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是感受着秋风飒飒的时局,议论着剑气吞吐的庄周论战。 从两诗的意境看,其一篇是以柳如是的口气写,浴罢、新妆、斗草、扇蝶,沉迷之际却又提醒自己新婚的夫君:飒飒秋风起矣,时局不宁。其二篇以钱谦益的口气写,东虏游魂、双鬓皤然、贳酒论兵、凉风细雨,勾画了当其时社会的内忧外

患与参与者的无边愁怆。作者叹到,多少英雄马革裹尸,我的人生也在磨蚀中进入了晚年。可是在这洞房花烛夜,清夜秋灯里,我们说的还只能是那些我们无法排解的苦难。 应该说明的是,《说剑篇》写的不是铸剑技巧、运剑方法,文章以剑为载体论述了关于力、势、道三个不同层面的战略思想。《说剑篇》与墨子的《非攻》一样是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亮点。 当然,在基本点上仍然存在差别,例如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平民主义的战争观,墨子以立于“天下”的高度论证,任何战争都是权力者的争权夺利,却是人民深重的灾难。孟子没有墨子式的平民倾向,但是他说:“春秋无义战。”而庄子则怒斥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的激愤源于其对于大道的理解和坚持,是对公平正义的理解的和坚持。当孙中山大书“天下为公”的时候,当中共坚持其旗帜的时候,我们当然能够明白庄子的“道”从三千前至于今天,至于今天仍然必须坚持。 应该注意到,陈寅恪读罢《说剑篇》相关的两篇他的心情受到两个层次的激动: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09级6班 常亮赵一璇赵丁荻赵赫范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陈三立子,陈宝箴孙。早年留学欧美,先后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对中国中古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2研究背景 陈寅恪先生为当今鸿儒,陈学的研究向来是学者的关注所在。本探究旨在还原陈先生早期的学术历程,尽量清理其早年为人论学的大体思路,为当代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提

供较良好的土壤与背景。正所谓“清华同学,薪火相传”。 谨以此探究献给有志于中国文化事业的青年学子。 1.3探究目的 鉴于近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国故的追捧和热爱,并时值陈寅恪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报告献给所有热爱景仰陈寅恪先生的普通读者。 1.4研究方法 1.4.1资料筛选法: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择优而录。 1.4.2著作考证法:回归原始资料,直接从被研究者的著作入手。 1.4.3综合比较法:与其他同时期人物的历程进行对比参考。 1.4.4实地考察法: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清华园进行实地调研。 1.4.5小组讨论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然后综合建议,形成文字。 2.研究过程 2.1对小组中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2筛选整理并分析资料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 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先生伤心过度而致眼疾,治丧完毕,先生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坚决不受,辗转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二)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 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 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 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 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 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 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

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

谁可以解析一下陈寅恪先生的这首诗这是两首诗吧。 前一首: 《丁亥除夕作》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这首诗写于丁亥年即一九四七年大年三十。 他没有用公历纪年,也没有用民国纪年,而是用传统纪年。 难道这是老学人的别有用心?我记得鲁迅有一首反战诗,也不用民国纪年,也不用传统纪年,而是用公历元旦作题。

莫非二人异曲同工? 除夕是中国人真正的过年,在除夕之晚,一家人要团聚烧火烤火过大年。 这一习俗最讲究的是团团圆圆。 作为历史学家的他,雅兴一来便作诗。 但诗人想到的不是一家之团圆,而是一国之升平。 诗人以历史为鉴,从战国孟子反战之语“杀人盈野”,看到现代的杀人盈城,浓缩反战诗人杜甫之句“洗甲兵”来抒发自己的渴望。 再联想到唐代安史之乱为祸八年以及政府军喊少数民族回纥人进城烧杀掳掠,暗喻当时的战祸频仍,然后以北宋徽宗二帝被废,中国南北分治,暗写当下动荡之时局。 接着再化用元代诗人经典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兴衰废亡都是老百姓受苦受难。

其 ___纵深度与深厚度都是叹为观止的。 最后,从自己五十八年人生历程切入,一句流涕尽,有几多辛酸几多痛楚,真让人不寒而栗。 甲午海战、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武昌起义、北伐、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发生在这五十八年中。 哪一次不让人痛心疾首。 其中个人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国家所受的苦难罄竹难书。 所幸的是,诗人凭他的直觉和敏感,嗅到了太平的气息。 知道自己这条老命有可能见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他这个年过得很有希望。 整个诗的基调是忧患的,是厌战恶战反战的。 虽说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升平世界由谁带来,但其向往和平向往太平的情感掺和在诗中,这个除夕,无疑是一次精神大过年。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同时代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0期 陈寅恪先生的家世与湖南 □ 张志浩 陈寅恪先生祖孙三代,与湖南的政治和人事有极深厚的历史渊源。他的祖父陈宝箴,自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入曾国藩幕,1875年(清光绪元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治凤凰厅),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授湖南巡抚,两度湖南为官并寓居长沙历时近十载,对湖南的风土民情极熟稔,是湖南近代史上首开风气的大人物,他的治绩至今犹为人津津乐道。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中进士,长期侍父于官署。宝箴异地居官时,眷属多留寓长沙,寅恪兄弟姐妹八人,多出生于长沙,在长沙度过童年。寅恪晚年曾写信给杨树达说,我出生于长沙周南女中刘蜕故宅,此地风水不恶。由此可知他老年还怀念出生故地。 一 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生于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少年英俊,抱负不凡。二十一岁举于乡,对太平军声势鼎沸,他从乃父办乡团,父死后率义宁团练与太平军作战。1860年(清咸丰十年)入京会试,不第,留居京师三年,与四方隽雅之士往来,与湖南汉寿易佩绅(易实甫之父)、武宁罗享奎最相得。后与易、罗来湖南,参加果健营,与太平军作战,屡有功。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屯军安庆,盛召天下贤士为幕友,宝箴往投,曾待为上宾,称为“海内奇士”。旋赴江西随席宝田,席湖南东安人,时从刘坤一和江忠义佐军。太平军入江西,曾国藩调席宝田增援,宝箴主谋,屡以奇策决胜。席宝田一再叙保宝箴为知府,不就,重回曾国藩幕。1865年(清同治四年)曾国藩调直隶总督,宝箴以知府发湖南候补,回到长沙。此时郭嵩焘自广东巡抚离职回湘,与宝箴时有往来。郭认为宝箴“倜傥多才略”,在日记中说:“此公见解高出时流万万”(《郭嵩焘日记》册2,页824)。 1875年(清光绪元年)宝箴署湖南辰沅永靖道事,湘西接近贵州边陲,地处万山中,民无所资生。遂教之植茶种竹,多种红薯,刨丝晾干为粮。明年九月,宝箴以母丧去职,居长沙,葬母于平江。 1880年(清光绪六年)宝箴丧除改官河北道(治河南武陟县),三立随父赴任。郭嵩焘与湘中绅耆赋诗饯行,郭有《送陈右铭赴任河北道序》,序云: “其行之也,甚果以决。久之而君所治事,群湖南之人信而服之;又久之,承望君之名,则亦莫不顺而从之。所谓智、仁、勇三者,学素修而行素豫也。聆其言,侃侃然以达;察 54

虹口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虹口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1. (6分) (2018高一下·舒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回答是:“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许慎、王筠、段玉裁都试图从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上谈美的宇源意义。宋代的徐铉在整理《说文解字》时对许慎关于“美”的解释有个补充,他说:“羊大则美,故从大。”。他试图从人们对羊的视觉感受上谈了美字意义的起源。这一解释不应视为对许慎说的一种否定,应当是对许慎说法的一种补充.从段玉裁的解释中看,他似乎既赞同许镇的味觉说.也赞同徐铉的视觉说。 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在传统文献里。羊常常被描述为具有各种美德的义畜。《毛诗注疏·小雅·无羊》里说:“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郑玄笺注言:“此者美畜产得其所。”。这里,羊被郑玄视为美畜。《惠氏易说》云:“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羊在这里,又是坚强和顺从的形象,在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总之,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而正是在这种感受和意象概括中,“羊”与“美”产生了联系,并最终导致“羊大为美”观念的生成。“羊”成为“美“的化身,于是它的美德就具有了人格的意义,而“美”的惫义也随之得到了扩展和引申,有了素质优良、价格贵重、完美淳良、巨大功业、志趣高尚、称赞褒奖等意思。 “羊”与“善”的关系,同样来自人们对羊的味觉感受、视觉感受和精神感受。字关系密切。羊被视为“善”的化身,不仅在于它是人类优秀的生物伙伴和食物来源,更在于它的品格被人类认同.并融人人的价值观中。羊性情温顺、宽厚仁义、知礼有仪,其美德让人景仰,因此,受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普遍推崇。羊作为人们祭天祭祖的牺牲,而且具有如此众多的优良品德,很自然地,这些品性也就成了人格化的道德准则。据文献反映.人们很早已经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的疏道:“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羔取其群而不党,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序成于汉代,疏制于唐代,从中看出.羊的品德至迟在汉代已经衍化为人格的道德标准。《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云:“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寻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所谓“羔羊之义”,说的也是人格化了的

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小论文四十年来主要研究陈寅恪先生之论著简述 ——以时间为例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873402011姓名:马耀凯 【摘要】学界研究陈寅恪先生论著颇多,亦曾于先生重要诞辰之日举行学术讨论会,结集出版论文以纪之。自《怀念陈寅恪先生》始,至《史家陈寅恪传》,至《陈寅恪集》,至《也同欢乐也同愁》,至《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至《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无一不颂先生独立自由之志也。先生之研究遍布学术民间,人皆可读而识之,或震撼于心灵,或叹息于世事,或明志于言行。世人知先生愈多,愈显先生之学养志节。其耿耿之论著业已陆续面世,后人得以观之并评之,福焉,幸焉。 【关键词】陈寅恪;心境;事辑;文革;年谱 一、引言 寅恪先生辞世已四十一载,然作为一代文史大师,其个人对后世之影响未绝,窃以为渐有方兴未艾之势。四十载至今,陈氏后学缅怀乃师颇多,专文论著如雨后春笋。先生三女业已年至耄耋,值政治形势缓和之际,其忆昔陈年往事之文,不可不当史料读之。余慕先生久矣,读其文愈多,识其心愈明,掩卷深思,闭目骋怀,未尝不百感交集也。本文以时间为经,文论为纬,旨在于万千篇目中拣英取贝,厘清轮廓,简以述之。 二、怀念短文(1969-1970) 1969年10月7日晨5时半,先生因心力衰竭并肠梗阻悲惨离世。十一日后,《南方日报》刊登消息百多字,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本月七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十月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举行了向陈寅恪先生告别仪式”。[1]此当为发自大陆官方之首篇悼文,字里行间评价颇高,较先生十数日前受非人之遭遇,判若两人,难免使人扼腕。然拂却历史烟云,值此惑乱之际,不谗文人能当此评者,已尽显哀荣矣!因碍于时局,人人自危,坊间难得一文纪之。 12月1日,第二百九十八期香港《春秋杂志》发表题为《史学权威陈寅恪——————————————— [1]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9年,487-488页。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回忆雨僧先生—季羡林阅读原文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

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26卷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6 No.1 2008年1月JOURNAL OF G U I ZHOU UN I V ERSI TY(Social Sciences)Jan.2008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孙彩霞1,2 (1.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1;2.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陈寅恪先生专治史学,兼及语言、宗教、文学等多种学科,在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方面并无特别系统的论述,偶尔强调影响研究的学理性,并与文化研究相联。但寥寥数语,却极为睿智与深入。在具体研究实践中,陈先生擅长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关系的研究,并与历史、语言学等互相发明,探幽烛微、多所新见。 关键词:陈寅恪;比较文学理论;影响研究;译介学;文类学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8)01-0051-07 陈寅恪先生是学贯中西、会通古今的大家。今人对其在近代学术史上的研究成果和巨大贡献进行过仔细的钩沉,出现了许多极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就其对比较文学尤其是中印文学关系所做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整理①。即使偶尔提及,也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仔细梳理,这对于我们全面而又准确地了解其治学理念和文化取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也会有重要启示。 本文拟从比较文学理论、影响研究、译介学、文类学等四个方面谈谈陈寅恪先生对比较文学研究的贡献。 一、比较文学理论 在《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一文中,陈先生谈到各种事物之间或因果或影响的关系,他说:“天下至赜者莫过于人事,疑若不可以前知。然人事有初中后三际(借用摩尼教语),犹物状有线面体诸形。其演嬗先后之间,即不为确定之因果,亦必生互相之关系。故以观空者而观时,天下人事之变,遂无一不为当然而非偶然。既为当然,则因有可以前知之理也。”[1]陈先生进一步将此论贯入文学文化研究,提出了文学研究的两大领域,即同一文化体系中的因果演进和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互相影响。其中,陈先生又特别强调影响关系的研究,并就其学理依据做出有力的论证,而这一领域恰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关注的中心。 首先,陈先生强调研究文化碰撞、砥砺和融会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转移和变异,力主回到文化本原进行追溯研究。蒋天枢记述陈先生的一段话:“间接传播文化,有利亦有害:利者,如植物移植,因易环境之故,转可发挥其特性而为本土所不能者,如基督教移植欧洲,与希腊哲学接触,而成欧洲中世纪之神学、哲学及文艺是也。其害,则展转间接,致失原来精意,如吾国自日本、美国贩运文化中之不良部分,皆其近例。然其所以致此不良之果者,皆在不能直接研究其文化本原。”[2] 其次,陈先生非常重视文学本原研究中语言的基础作用。陈先生提出:“研究本原首在通达其言语。”[2]不仅一切关系人类生存或价值的知识要靠语言传播和传递,而且人类创造的文化信息也主要结晶或积淀在语言-文字系统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秘密,从根本上说是语言的秘密;文化密码的破解也主要取决于语言密码的破解。陈寅恪是晚清以来学术界精通多种语言的奇人。王永兴言其“具备 3 33 收稿日期:2007-12-11 作者简介:孙彩霞(1973-),女,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仅有钱文忠的《略论陈寅恪先生之比较观及其在文学研究中之运用》(收入王永兴:《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一文,指出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是陈寅恪在文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并就其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年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II)卷

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年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最近车市中最热的一项政策,便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六)的实施。 对不少车企来说,在销库存的同时,攻克国六标准所带来的技术难关也是当务之急。各大车企纷纷加强技.术升级,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长城汽车已推出多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主力车型,吉利帝豪家族四款车型全系满足国六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如别克、雪佛兰、领克等推行三缸机代替四缸机以降低排放。 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六排放标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洗牌的利器。一些技术储备较弱的车企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清洗”掉。 得益于对汽车前瞻技术的思考和实践,长城汽车探索出应对之道。2019年,长城汽车逆势“破冰”。今年1—6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493538辆,同比劲增4.7%。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积极兑现全球化战略诺言。6月5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图拉工厂不仅展现出中国汽车制造水平新高度,更引领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由以往的产品贸易输出转向工艺技术的标准输出。6月,长城汽车共出口新车6711辆,同比增长83.3%。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在推行国六之际,要考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尊重汽车行业客观发展规律。地方政府应给予国五车型适当的过渡期,并着力解决国六提前实施区域的国五库存积压问题。 (摘编自任国省《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汽车行业积极应对》) 材料二: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等方面做出要求。其中提出:“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15个省、直辖市出台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的文件。相对而言,北京对于私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题及答案

《回忆陈寅恪先生》阅读题及答案 六、 11.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1945年,在我来到哥根廷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根廷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意料地迅速,先生回复了一封长信,并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会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 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在清华叫专任讲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到了冬天,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对青年学者,他更是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寅恪先生也从没有说过半句贬损的话。

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

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2009年12月02日13:31凤凰网读书综合【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8条 陈寅恪与女儿 蒋天枢致黄延复亲笔信 陈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的读音,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分歧:相当一部分人读作“què”;但查古今词书,诸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大都只注“k è”音,有的还特别注明它的原形字是“愙”。但也有些晚近出版的辞书(海峡两岸都有)注以“旧读què却”的,但“旧”何所指,大都语焉不详。那为什么有人偏偏要读作què呢?据笔者所知,持这种读法的多是一些年龄较大而且多“出身”于清华、北大的高层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传人(子女、学生等等)。在20-40年代的清华,全校上下几乎一致如此读法,可是极少有人能够说出什么根据,人云亦云而已。就连泰斗级的语言学家也不例外。如赵元任先生在一篇短文里记述说: ……1924年8月7日毛子水请茶会,在座的有罗志希、傅孟真、陈寅恪,跟张幼仪,……我那时是用英文写的日记,记了“,括弧里注“陈寅恪”。8月15日又写“Devid Yule & Y. C. Chen Here”.……到了8月20日才发现寅恪自己用的拼法,那天的日记上就写了去访“Yinko Tschen”。“陈”字的拼法当然就是按德文的习惯,但是“恪”字的确有很多人误读若“却”或“怯”。前者(按指“恪”字)全国都是读洪音ㄎ母,没有读细音ㄑ母的。而“却、怯”在北方是读ㄑㄩㄝ。所以我当初也跟着人叫他陈寅ㄑㄩㄝ,所以日记上也先写了 前些年笔者曾请教过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力先生,他说: “这字本来应该读“kè”,但在陈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读què,所以我也跟着这么读了”。……多年以来,出于好奇,笔者曾对这件“细事”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把恪读作què,其实是一种方音北移后的变异,就是说,在南方一些省份(如四川、湖南……),“恪”字是读quó音的,因普通话(当年叫“国语”)里无此音,所以到了北方,便有人想当然地把陈先生称为“寅què”了。于是就因袭相承,成为习惯。因属“细事”,包括陈先生本人在内,无人去作深究。但这其实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一些当年接近陈先生的人士,我的所谓“结论”就是根据他们的答复得出的。如人民大学教授李光谟先生(前清华国学院李济先生的哲嗣)在一封给笔者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恪”字的正音,按规范汉语自应读作kè,这一点大概是没有疑义的。但陈寅恪先生的尊讳,就我记忆所及,包括他的一些老友至亲(如俞大维、曾昭抡、傅斯年、和家父等),都称“寅què”或“寅quó”(湖南一带的读音),这是事实。连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也是叫他“寅què”,我相信我的记忆没有错。我们也是自幼听惯了,因此至今也很自然地念成qu è音。……较为可能的是,读què系方音(的演化)。我不清楚江西方音如何,但据我了解,湖南中、西部是把“恪”读为quó的(如“quó守成规”),陈先生同湖南曾家、俞家关系密切,可能人们把这个地方音读法普遍化了,从而也就在普通话中念成què了!一旦称呼习惯了,“约定俗成”,就没有人再去深究了。这个看法我曾同陈先生的朋友辛树帜先生(湖南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