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

争纠纷案

文章属性

•【案由】侵害商标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

•【案号】(2021)甘知民终9号

•【审理法院】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理程序】二审

•【裁判时间】2021.05.28

裁判规则

对于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字号之间的冲突,应当区分不同情况,按照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和避免混淆等原则,依法处理。如果注册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本身缺乏正当性,不正当地将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在先注册商标作为字号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即使规范使用仍容易产生市场混淆的,可以按照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理。

正文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1)甘知民终9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田某某,男,汉族,住甘肃省白银市。

上诉人(原审被告):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友好路145号。

法定代表人:王某,该公司董事长。

二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贾某,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49号楼305室。

法定代表人:陈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雷某,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百集团)因与被上诉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不服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甘04知民初1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银百集团、田某某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贾某,被上诉人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雷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田某某上诉请求: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主文第一项、第二项,改判驳回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事实与理由:1.一审判决认定“中国黄金”系通用名称,又认定应当按照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商标予以保护属事实认定不清。(1)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网,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中国黄金”商标的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而非一审判决所称已经获得合法授权的注册商标,因此,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并未获得“中国黄金”的商标专用权。(2)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所持商标系图文组合商标,应整体予以保护。“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系地名,“黄金”为贵重金属通用名称,“中国黄金”属于商品通用名称,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该公司无权独占并禁止他人使用“中国黄金”标识,银百集团不存在商标侵权。2.一审判决认定田某某突出使用“中国黄金”字样构成商标近似使用,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属事实认定错误。(1)田某某使用的是“中国黄金珠宝”标识,“中国黄金”只是该标识的组成部分,且并未被突出使用。(2)田某某对“中国黄金珠宝”的使用不属于商标性使用,案涉两商标不构成近似,亦不会导致相关公众混淆。将“中国黄金珠宝”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注册商标、相比较,无论是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还是图形的构图与颜色,亦或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均不相似或近似,田某某不构成商标侵权,一审判决判令其停止使用“中国黄金”标识缺乏法律依据。3.一审判决认定田某某使用“中国黄金珠宝”字样构成不正当竞争属认定事实不清且缺乏法律依据。(1)一审判决仅在判决主文中认定田某某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并未提及理由与依据。(2)“中国黄金”并非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的字号,其无权独占使用“中国黄金”,田某某标注“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仅是为了明确告知消费者其授权来源主体,一审判决要求田某某停止使用“中国黄金”和“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标识缺乏法律依据。4.田某某不应承担2万元的赔偿责任。“中国黄金”系商品通用名称,属于公共资源,任何相关经营者均有权使用,田某某在产品及其包装、标签和销售票据上标识企业名称,向消费者指示和表明商品来源不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银百集团上诉请求: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该判决第三项,改判驳回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事实与理由:1.一审判决认定银百集团未履行日常管理义务,致侵权行为存续至今属认定事实不清。(1)银百集团已尽合理审查义务和日常管理义务。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机构予以判断,此义务已经超出了经营者或场地服务提供者的能力范围和义务审查范围。(2)银百集团及时审查了田某某的经

营主体资格、商业信誉及商标授权等情况,田某某持有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的《商标许可使用授权书》及其与该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即加盟合同,银百集团有充分理由相信其使用“中国黄金珠宝”字样拥有合法授权,不可能无端制止其对拥有合法授权的商标进行使用。2.一审判决认定银百集团主观上存在间接故意,构成帮助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判令其构成商标侵权属适用法律错误。该条适用条件之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基于田某某与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所签《商标许可使用授权书》和《合作协议》及其与银百集团的场地租赁合同,银百集团有理由相信田某某对案涉商标的使用不存在主观上的侵权故意,且银百集团并未直接销售诉争商品,仅是为田某某提供经营场地,缺乏实施故意侵权的动机,亦不构成帮助侵权,不应承担商标侵权的连带赔偿责任。

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事实与理由:1.田某某在其经营场所、店面装潢、广告宣传、产品及其包装、产品标签、销售票据上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1)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系案涉第5366862号、第5366859号“中国黄金”系列商标注册人,经该公司授权,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合法使用前述两商标并负责对“中国黄金”品牌进行维护、运营、管理和维权。无论在珠宝首饰行业,还是在相关公众中,“中国黄金”系列商标均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田某某在银百集团大楼内开设“中国黄金珠宝”店铺,并在店面门头、店内外装饰、广告宣传、销售凭据及产品包装中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标识,该标识包含了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字号以及案涉商标的主要识别部分“中国黄金”字样,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误认,构成商标侵权。(2)“中国黄金”作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简称和字号,具有较高知名度。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经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排他许可使用“中国黄金”,已具较高知名度,二公司间已具有固定联系,为田某某授权的“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企业名称中的主要字号

“中国黄金珠宝”及“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字号“中国黄金”高度相似,足以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该“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或“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具有某种关联关系,其行为构成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于香港,在多份生效判决已认定其在大陆授权使用其企业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情形下,其仍授权中国大陆经营者使用,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主观侵权故意明显。作为黄金行业同行,该公司明知“中国黄金”字号具有较高知名度,理应合理避让,但其仍在产品标签、质保单等处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足以导致相关公众的误认和混淆,构成不正当竞争。

2.一审判决认定银百集团未履行日常管理义务正确,此事实有公证书和照片予以证明。(1)作为经营场所提供者,银百集团有义务对进入其卖场的田某某的经营行为进行审查和管理,包括市场准入的形式审查和日常管理义务。(2)银百集团明知田某某的店面装潢突出使用了“中国黄金珠宝”字样,理应予以制止,但其并未履行日常管理义务,致侵权行为存续至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其行为构成帮助侵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3)田某某与银百集团签订的《联销合同》载明,田某某月销售目标6万元,银百集团从其实际销售额中提取47.6%即2.856万元,银百集团提供经营场所并按田某某的营业额进行分成,二者为合作关系。(4)银百集团所获收益与田某某的营业额成正比,其有帮助田某某获取更高收益的主观故意和利益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银百集团在田某某入场经营时未严格审查其经营资质和商标授权,涉诉后亦未要求其停止侵权,具有间接帮助田某某实施侵权行为的故意,一审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认定银百集团构成帮助侵权并承担连带责任并无不当。

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银百集团立即停止在其百货大楼二楼“中国黄金珠宝”专柜进行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停止在其经营场所、店面装潢、广告宣传、产品及其包装、产品标签及销售票据等上使用“中国黄金”和“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标识;判令银百集团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0万元;判令银百集团在《白银日报》《白银晚报》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承担案涉诉讼费用。2020年11月25日,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以田某某为银百集团百货大楼二楼“中国黄金珠宝”专柜实际经营人,对案涉商标构成直接侵权为由,申请追加田某某为本案共同被告。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系“中国黄金”系列商标注册人。第5366862号、第5366859号注册商标有效期均自2011年3月7日至2021年3月6日,核定使用商品均为第14类:贵重金属锭;未加工或半加工贵重金属;铂(金属);贵重金属合金;仿金制品;贵重金属艺术品;银制工艺品;镀金物品;未加工的金或金箔;装饰品(珠宝)。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经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使用前述两枚商标并负责对“中国黄金”品牌进行维护、运营、管理和维权。“中国黄金”品牌曾获诸多荣誉,已为社会公众广为知晓,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银百集团为百货类经营企业,田某某经许可在其二楼珠宝柜台内开设“中国黄金珠宝”店铺,并在店面门头、店内外装饰、广告宣传、销售凭据、产品包装中使用和标识。田某某与银百集团所签《联销合同》约定,田某某每月销售目标6万元,银百集团每月从其实际销售额中提取47.6%即2.856万元,田某某所售商品由银百集团出具发票。

2020年9月10日,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对其于2020年9月8日在田某某经营场所购买的金戒指及现场拍摄的十张照片进行了证据保全公证。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田某某、银百集团是否侵犯了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规定:未经商

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经授权排他使用的案涉第5366862号、第5366859号商标为文字“中国黄金”、字母“ChinaGo1d”及图的图文组合商标。根据国人对事物的认知度,一般情况下文字更易被识别和记忆,故案涉商标的突出显著特征为文字“中国黄金”,而田某某经授权使用的注册商标应为图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十条规定: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田某某作为经营者,在其商品上应严格按照授权注册商标标识使用规范的商品吊牌,但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提交的公证书表明,田某某在其店面门头、店内外装饰、广告宣传、销售凭据及产品包装中突出使用了具有被诉侵权商标显著特征的“中国黄金”字样。“中国黄金”品牌经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及其授权方多年精心打造经营,已享有一定的品牌声誉,且多次获得国家相关行业的认可和好评,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田某某虽辩称“中国黄金”系地名与商品通用名称的组合,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不能排除其对地名和商品通用名称的使用,但该“中国黄金”字样经合法注册,“中国”并非田某某所述地名而是国家名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央企才能使用“中国”国家名称,田某某对其无权使用。结合本案事实,“中国黄金”应是具有商品品牌效应的商标标识。综上,田某某在其店面门头、店内外装饰、广告宣传、销售凭据及产品包装中突出使用“中国黄金”字样构成与被诉侵权商标的近似使用,易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具有某种关联性,从而产生混淆,因此,田某某的经营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关于银百集团是否为适格被告,是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问题。银百集团作为田某某经营场所的提供者,有义务对田某某的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商品是否合规进行审查。银百集团辩称其已尽到审查义务,对田某某获得授权的注册商标及相关手续进行了形式审查,其不存在过错责任,但其不但要尽到市场准入的形式审查义

务,还负有对经营者的日常管理义务,其明知田某某在店面装潢上突出使用了与被诉侵权商标近似的“中国黄金珠宝”字样,理应予以制止,但并未履行相应的日常管理义务,致侵权行为存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六项规定: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商标侵权。银百集团不仅向田某某提供经营场所,还在主观上对其经营期间的商标侵权行为持怠慢放任、间接故意的态度,其行为构成帮助侵权,因此,银百集团系本案适格被告且应对田某某的商标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于侵权赔偿数额的问题。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未能证明其实际经营期间的纯利润及因侵权所受损失,但其提交了关于加盟许可使用费标准的相关证据,一审法院根据田某某侵权行为的情节和性质、经营时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全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黄金专卖店特许经营加盟费等因素并结合相关证据,酌情确定田某某向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银百集团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一审法院对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要求田某某、银百集团停止商标侵权行为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要求田某某、银百集团在《白银日报》《白银晚报》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考虑到通过本案审理,已对田某某、银百集团的侵权行为予以认定并判赔,裁判文书亦将公布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已达惩罚田某某并为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恢复名誉的社会效果,故对其该项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第(六)项、第六十三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被告田某某立即停止在白银百货大楼二楼“中国黄金珠宝”专柜进行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停止在经营场所、店面装潢、广告宣传、产品及其包装、产品标签及销售票据等上使用“中国黄金”和“中国黄金珠宝

投资公司”标识;二、被告田某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包括合理支出费用2万元;三、被告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四、驳回原告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300元,由被告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担。

本案二审中,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提交《证明》一份,拟证明案涉两商标已合法续展至2031年3月6日。经质证,银百集团、田某某认为该证据为复印件,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但对其合法性和关联性不持异议。银百集团、田某某提交《商标驳回复审》截图一份,拟证明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商标已被驳回复审,权利状态不稳定。经质证,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认为该证据来源不明,对其真实性不予认可,且该证据不属于新证据亦不能反映案涉两商标被驳回复审的原因,故对其证明目的亦不予认可。

对于上述证据,本院经审查认为,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虽未提交商标续展证明原件,但商标续展通过网络查询即可予以证实,本院对其予以认定。银百集团、田某某提交的证据仅是网页下载截图,无原件核对亦无出处证明,且该网页下载截图下部载明“仅供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该证据所载“驳回复审中”涉及的复审原因和驳回原因,银百集团、田某某当庭表示“查不到,不清楚”,亦未提交相关证据对此予以印证。另一方面,该截图载明的申请/注册号分别为41645064、41646860,而非案涉商标对应的第5366859、5366862号,且标识的商品类别中的“景泰蓝首饰、别针、手表、奖章”等亦不同于案涉第5366859、5366862号商标所涉品类。综合以上,该证据不具备证据的必要形式要件且与本案缺乏关联性,本院不予认定。

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另查明,中国黄金总公司成立于1979年9月16日。2002年11月6日,

经国务院批复,在原中央所属黄金企事业单位基础上,中国黄金总公司依法变更组建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该公司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以“中国黄金”作为字号且进入世界前15名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亦是世界黄金协会在中国地区的唯一会员单位,后该公司变更企业名称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为其关联公司。

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商标注册人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2018年2月11日,该两枚商标变更至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同年12月20日,经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永久排他性无偿使用该两枚商标。在卷证据显示,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曾获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零售业十大品牌”“2013中国特许连锁120强”“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奖项。

案外人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于2012年6月29日注册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该公司持有第12964447号“”图形商标,该商标注册有效期自2014年12月21号至2024年12月20日,核定使用商品为第14类:贵重金属锭;未加工或半加工贵重金属;未加工的金或金箔……珠宝首饰;装饰品(珠宝);贵重金属艺术品……。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曾申请注册第14917504号“中国黄金珠宝”图文组合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于2015年12月23日作出《关于第14917504号“中国黄金珠宝及图”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认定该“中国黄金珠宝”商标与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注册商标在文字构成、呼叫以及含义上相近且不易区分,若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易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已构成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故对该14917504号“中国黄金珠宝”组合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驳回,该商标目前处于失效状态。

2016年1月1日,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授权另一案外人深圳市中鼎黄金珠

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鼎公司)在中国大陆负责其“中国黄金珠宝”产品的生产、批发、零售、设计、制作、研发等相关事宜,授权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5月4日,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委托田某某在银百大楼负责其“中国黄金珠宝”产品的销售和结算,授权期限自2016年5月4日至2018年5月3日。2019年3月7日,中鼎公司授权田某某在银百大楼全面代理经营“中国黄金珠宝”产品的销售及财务往来,授权期限自2018年5月4日至2019年5月3日。2019年10月25日,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与田某某签订《合作协议书》,授权田某某仅在银百大楼销售“中国黄金珠宝”产品,有效期自2019年11月4日至2020年11月3日止,同时约定田某某作为商标使用方和产品经销商需缴纳商标许可费、管理费3万元及标签管理费4元/克。编号为2019-2-11,落款日期为2019年10月30日的《白银银百集团联销合同》首页封面“供应商编号”及尾页落款“乙方”处均为“田某某”,但合同正文首部“乙方”处却为中鼎公司。该合同约定,中鼎公司在银百集团二楼中厅首饰区经营商标为“中国黄金珠宝”“戴梦得”“吉盟”的黄金珠宝首饰、玉器和银饰,合同有效期自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止,每月销售目标不低于6万元,银百集团每月从该销售额中提取47.6%作为分成。

本院再查明,银百集团二楼中厅首饰区田某某柜台斜对面,另有经合法授权的“”柜台。

根据双方诉辩情况以及庭审查明的事实,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本院总结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田某某是否侵犯了案涉第5366859号、5366862号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其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如田某某构成侵权,银百集团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本院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活跃,作为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标对于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法律保护

商标注册人对其合法注册的商标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享有的专用权利。

关于田某某是否侵犯了案涉第5366859号、5366862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类别均为第14类。田某某与银百集团所签《白银银百集团联销合同》载明,其在银百集团二楼中厅首饰区域销售的商品类别包括“黄金珠宝首饰、玉器、银饰”,与案涉、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第14类商品类别中的“贵重金属艺术品、银制工艺品、装饰品(珠宝)”等在功能、用途、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属于同一类别。

商标的核心属性在于指示商品或服务来源并使之区别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本案在卷证据显示,“中国黄金”经相关行政机关批复同意,作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的简称,具有特定含义。该公司在对外宣传与实际经营中在与其经营范围一致的贵金属锭等商品上广泛使用“中国黄金”简称已历时四十余年,“中国黄金”已与该公司形成唯一对应关系。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注册,并经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排他性许可使用的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注册商标处于合法有效状态,经持续、广泛地宣传和使用,该两枚商标已在贵金属锭等商品上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密切的对应关系,且为中国相关公众所熟知,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无论是“中国黄金”,还是案涉、商标,均起到了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

根据国人的一般认知度,汉字相较于图形更易于识别和记忆。无论是案涉、商标,还是田某某使用的、标识,汉字“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均分别构成其

组成部分中的突出显著特征,更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田某某辩称“中国黄金”系由地名和商品通用名称组成,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无权独占并禁止他人使用“中国黄金”标识。首先,“中国”并非地名而是国家名称,“黄金”虽属特定贵金属通用名称,但并非案涉、商标的全部组成,亦非该两枚商标核定使用范围的全部商品。如前所述,“中国黄金”作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的简称,历经四十余年使用,已与该公司形成唯一对应关系,其整体含义有别于我国国家名称或商品通用名称,可以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所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相同或者近似,是指该标志作为整体同我国国家名称相同或者近似。如果该标志含有与我国国家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但与其他要素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再与我国国家名称构成相同或者近似的,则不宜认定为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案涉、商标虽含有“中国”和“黄金”字样,但该两枚商标系“中国黄金”“ChinaGold”及图形三部分组成的图文组合商标,在其通过使用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前提下,其整体外观、传递含义并不属于与我国国家名称构成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形,亦非仅由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的通用名称构成的商标,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显著性。已生效的(2018)京行终1103号、(2018)京行终4713行政决书、国家商标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关于第5366862号“中国黄金”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书》等均对“中国黄金”及案涉、商标的合法性予以明确认定。相反,田某某的经营场所位于中国镜内,并无特别标注“中国”之必要性,其所售商品类别亦非仅有“黄金”一种,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央企才能使用“中国”这一国家名称,田某某及其授权方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均无权使用。案涉、商标经多年持续使用,已具较高知名度和较强显著性,因此,作为在后销售的田某某,其在店面门头、店内装饰、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处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标识,并非对地名和商品通用名称的规范性使用,而是具有攀附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商标商誉的主观故

意,起到了指示商品来源的作用,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性使用而非正当使用。

案外人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所持注册商标仅为图形“”。但在卷(2020)甘白区公内字第1002号公证书显示,银百集团卖场内田某某经营场所店面立柱及其所售商品首饰盒上的标识为,其柜台侧围处的标注则为。根据前述本院另查明的事实,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申请注册的“中国黄金珠宝”图文商标已于2015年1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予以驳回,但该公司却在2016年5月4日、2019年10月25日授权田某某销售、使用“中国黄金珠宝”产品和标识,因此,该授权本身即不具有合法性。二审庭审中,田某某明确表示其自2012年起即已从事黄金饰品销售且知晓“中国黄金”品牌,作为多年从事黄金饰品销售行业的经营者,田某某在获取授权时未尽审查义务,负有过错。另一方面,前述本院另查明的事实反映出,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向另一案外人中鼎公司以及中鼎公司向田某某的授权存在时间上的交叉与混乱。首先,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向中鼎公司的授权期间截止于2016年12月31日,但中鼎公司向田某某的授权却发生在其与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的授权期限届满后时隔近两年三个月之久的2019年3月7日,授权期限则是2018年5月4日至2019年5月3日。中鼎公司更是于2019年10月25日又与田某某签订《合作协议》,授权期间为2019年11月4日至2010年11月3日;另一方面,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向田某某的授权期间于2018年5月3日即已截止,但田某某与银百集团所签《白银银百集团联销合同》落款日则在其与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的授权期限届满后近一年半的2019年10月30日。综合以上,田某某在与银百集团签订联销合同时,其直接自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处获得的授权已超过授权期限,而其通过另一途径即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向中鼎公司的授权获取的再授权,因中鼎公司自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处获取的授权已远超授权期限亦不具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

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具有特定联系。该解释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二)项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二)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三)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本案中,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注册商标均处于合法有效的状态,未经权利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上述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引起混淆的,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将被诉侵权标识、与案涉、注册商标进行隔离比对,二者均为图文组合结构,田某某在其经营场所既使用了“”与“中国黄金珠宝”上下组合的排列方式,又使用了“”与“中国黄金珠宝”左右组合的排列方式。如前所述,根据国人认知习惯,二者图形部分的知名度远低于汉字知名度,故田某某使用的、标识的主要识别部分为“中国黄金珠宝”,而案涉、商标的主要识别部分则是“中国黄金”,二者在文字构成、呼叫含义、整体外观、视觉效果上整体构成近似,易使相关公众造成混淆误认。因案涉、商标及其“中国黄金”文字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田某某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的、标识与该两枚商标整体构成近似,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被诉侵权商品来源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或与其具有特定联系,具有攀附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商标商誉的主观故意,其行为构成对案涉第5366859号、第5366862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田某某的行为是否对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问题。关于此问题,应当结合案外人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将“中国黄金”或“中国黄金珠宝”用于其企业名称是否具有正当性、案涉、商标在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成立时的知名度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再380号案认定:对于合法取得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或字号,应依法行使权利,予以保护。对于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字号之间的冲突,应当区分不同情况,按照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和避免混淆等原则,依法处理。如果注册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本身缺乏正当性,不正当地将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在先注册商标作为字号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即使规范使用仍容易产生市场混淆的,可以按照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理。本案中,“中国黄金”和“中国黄金珠宝”构成了“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称的主要文字部分,前已述及,“中国黄金”即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名称的简称,根据国人认知习惯,“中国黄金珠宝”亦可视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简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企业名称”。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获得保护。在卷证据显示,经过长期宣传和使用,“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无论是在珠宝首饰行业还是相关公众中均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对应关系,属于《中华人民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二)项所规定的“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应受法律保护。案外人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的企业名称中包含了前述企业

简称“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该公司于2012年6月29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登记注册,并在中国大陆从事经营活动,作为同业经营者,其应当知晓“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及案涉、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理应尊重在先权利并合理避让。《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除国务院决定设立的企业外,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际”等字样,但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通过规避我国大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审查制度,不仅在香港登记取得含有“中国”二字的企业名称,而且还授权包括田某某在内的大陆经营者使用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称高度近似的企业名称“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并且通过简化企业名称突出使用“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字样,使其成为指引消费者判断服务来源的识别依据,该突出使用方式一定程度上可证明其在注册和使用企业名称时具有攀附“中国黄金”和案涉、商标声誉以及搭便车的主观故意。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申请注册与案涉、商标近似的“中国黄金珠宝”商标,在被国家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驳回处于失效状态后,该公司仍继续授权田某某和中鼎公司使用该标识,同样具有明显攀附“中国黄金”及案涉、商标商誉的主观故意,易使消费者误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其行为有悖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难为正当。另一方面,对于田某某而言,如前所述,其与银百集团签订联销合同时所持自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或中鼎公司处所获授权均不具合法性。此情形下,作为同业经营者,田某某仍在其店面立柱、柜台侧围及商品包装等处突出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标识,该标识包含了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企业简称和案涉、商标的主要识别部分“中国黄金”字样,其另在产品吊牌、质保单上使用“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标识,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其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具有某种特定联系。综合以上,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与田某某的行为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的“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的不正当竞争

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诉企业名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或者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承担停止使用、规范使用等民事责任。为避免消费者的混淆,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诉请田某某停止使用“中国黄金”“中国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标识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支持。一审判决对于中国黄金珠宝公司该项诉讼请求,仅于判决主文部分判令田某某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未在论理部分予以阐述,亦未将其列入本案案由有误,本院予以纠正。

关于银百集团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六项规定: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商标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田某某与银百集团签订的《联销合同》约定,田某某月销售目标6万元,银百集团从其实际销售额中提取47.6%即2.856万元。该约定表明,银百集团为田某某提供经营场所并按其营业额进行分成,二者形成合作关系。银百集团所获收益与田某某的营业额成正比,其有帮助田某某获取更高收益的主观故意和利益需求。另一方面,作为经营场所提供者的银百集团,其有义务对进入其卖场的经营者的授权情况是否合法、经营商品是否合规进行审查。如前所述,田某某无论是自中国黄金珠宝投资公司处直接获取的授权,还是自中鼎公司处获取的再授权均因授权期限已过而不具有合法性,银百集团对此问题即田某某的准入手续并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和相关审查义务。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本院前述再查明的事实,在银百集团卖场二楼中厅首饰区域田某某柜台斜对角,即有另一经过合法授权、正规经营的“中国黄金”柜台,银百集团对此事实视而不见,未向田某某进行相关调查、询问或干涉,因此,银百集团不仅为田某某提供了卖场的便利条件,而且对田某某经营期间的商标

侵权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怠慢放任的态度,构成帮助侵权,一审判决判令银百集团对田某某的商标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并无不当。

综上所述,田某某和银百集团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但在田某某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以及本案案由认定方面存有瑕疵,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4300元,由上诉人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刘恒

审判员刘锦辉

审判员窦桂兰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张晓

书记员李晓特

关于成立某某黄金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3)

关于成立某某黄金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某某黄金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60.0 万元,占公司股份53%;B公司出资150.0万元,占公司股份47%。 某某黄金公司以黄金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 司的行业经验,某某黄金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 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某某黄金公司计划总投资16022.0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686.10万元,占总投资的72.94%;流动资金4335.91万元,占总投 资的27.06%。 根据规划,某某黄金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35099.00 万元,总成本费用26349.34万元,税金及附加309.97万元,利润总 额8749.66万元,利税总额10266.48万元,税后净利润6562.24万元,纳税总额3704.23万元,投资利润率54.61%,投资利税率64.08%,投 资回报率40.96%,全部投资回收期3.94年,提供就业职位587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贯彻主体工程与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某某黄金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31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某某黄金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60.0万元,占公司股份53%;B公司出资150.0万元,占公司股份47%。 (四)法人代表 蒋xx (五)注册地址 xxx高新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黄金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 争纠纷案 文章属性 •【案由】侵害商标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 •【案号】(2021)甘知民终9号 •【审理法院】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理程序】二审 •【裁判时间】2021.05.28 裁判规则 对于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字号之间的冲突,应当区分不同情况,按照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和避免混淆等原则,依法处理。如果注册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本身缺乏正当性,不正当地将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在先注册商标作为字号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即使规范使用仍容易产生市场混淆的,可以按照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理。 正文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1)甘知民终9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田某某,男,汉族,住甘肃省白银市。 上诉人(原审被告):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友好路145号。 法定代表人:王某,该公司董事长。 二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贾某,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49号楼305室。 法定代表人:陈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雷某,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田某某、白银百货大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百集团)因与被上诉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珠宝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不服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甘04知民初1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银百集团、田某某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贾某,被上诉人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雷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田某某上诉请求: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主文第一项、第二项,改判驳回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事实与理由:1.一审判决认定“中国黄金”系通用名称,又认定应当按照中国黄金珠宝公司的商标予以保护属事实认定不清。(1)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网,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中国黄金”商标的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而非一审判决所称已经获得合法授权的注册商标,因此,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并未获得“中国黄金”的商标专用权。(2)中国黄金珠宝公司所持商标系图文组合商标,应整体予以保护。“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系地名,“黄金”为贵重金属通用名称,“中国黄金”属于商品通用名称,根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E5%9B[修改版]

第一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E5%9B 【发布单位】国土资源部【发布文号】国土资发[2005]94号【发布日期】2005-05-18 【生效日期】2005-05-18 【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国土资发[2005]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单位: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国土资源部,特别是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公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围绕《条例》的贯彻实施,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汇交管理和服务取得了明显进展,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人物。? 根据《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有关奖励的规定,为鼓励先进,肯定成绩,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工作,部决定对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一、授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总队等141个单位“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的称号; 二、授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勘查储量处副处长宋威等182名同志“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个人”的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励,继续发扬成绩,努力工作,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上再立新功。?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馆藏机构要认真做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高度重视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坚持执政为民,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新贡献。? 各地质资料汇交单位及管理人员,要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全面遵守《条例》及实施办法的规定,提高地质资料质量,履行汇交义务,为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1.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集体名单 2.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二OO五年五月十八日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孔维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孔维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审理法院】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1.04.06 【案件字号】(2021)皖08民终1203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叶武金京陈世拥 【审理法官】叶武金京陈世拥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孔维琴;王兴邦;齐美胜;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市中心支公司 【当事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孔维琴王兴邦齐美胜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市中心支公司 【当事人-个人】孔维琴王兴邦齐美胜 【当事人-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市中心支公司 【代理律师/律所】吴磊安徽黄金律师事务所;罗雷安徽汉仁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吴磊安徽黄金律师事务所罗雷安徽汉仁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吴磊罗雷 【代理律所】安徽黄金律师事务所安徽汉仁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 【原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 【被告】孔维琴;王兴邦;齐美胜;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市中心支公司 【本院观点】孔维琴自身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向后稍突出”的特殊体质,不属于侵权责任法上的过错,孔维琴对损害的发生及扩大均无过错,不能以此为由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故对上诉人要求鉴定参与度后按比例认定孔维琴损失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 【权责关键词】代理过错无过错新证据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 【指导案例标记】0 【指导案例排序】0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孔维琴自身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向后稍突出”的特殊体质,不属于侵权责任法上的过错,孔维琴对损害的发生及扩大均无过错,不能以此为由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故对上诉人要求鉴定参与度后按比例认定孔维琴损失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孔维琴已经提供了居住证等证据证实其经常居住地及工作单位地址均在上海市,上诉人对此节事实本身也无异议。因上海市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高于安徽省标准,故一审法院按照孔维琴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残疾赔偿金正确。鉴定费是孔维琴为证明其损失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依法应由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诉讼费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情况酌定各方应负担的数额。综上所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中心支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247元,由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

2021年甘肃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2021年甘肃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与天水某创意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天水某创意公司经转让成为人偶(人身伏羲)、摆件(人身女娲)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其与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为推广“伏羲”“女娲”文化项目于2019年12月签订《IP形象授权协议》,约定了将人身伏羲、人身女娲形象用于动画设计、产品宣传。之后,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以天水某创意公司的名义申请了官方认证的名称为“创世小神仙”抖音号,并向天水某创意公司发送了“羲哥”、“娲妹”动画作品底稿及动画作品,天水某创意公司提出了修改意见。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通过邮箱向对方发送了“创世小神仙”动画视频。2020年6月19日伏羲文化节期间,天水某创意公司在多家媒体及网站报道了“天水原创《创世小神仙》首发动画”。8月19日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在抖音平台上申请认证为“创世小神仙”的官方抖音号,发布了“创世小神仙”相关视频。在合同履行期内,双方均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伏羲、女娲形象的美术作品登记。后天水某创意公司向抖音平台投诉,致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抖音账号被封禁。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判令:天水某创意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涉案美术作品以及“创世小神仙”小视频;公开消除影响、赔礼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等。 【裁判结果】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诉讼请求。宣判后,

双方当事人均上诉。二审法院认为,《IP形象授权协议》的性质为许可使用合同而非委托创作合同,案涉美术作品及小视频具有独创性,是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独立的智力成果,非依据三维模型产生的作品,故著作权属于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在协议授权许可期间内,双方互不侵权。二审法院判决:改判天水某创意公司立即停止以其公司名义使用涉案美术作品及小视频;驳回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 该案表面看似双方所签协议的履行问题,实际是判断涉案美术作品及小视频著作权权属。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作品的实质要件是独创性,即独立创作源于本人、作品有一定创新性,作品一经产生,作者即具有相应的著作权。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只是形式确权,并不能仅以此证明作品权属或创作时间。法院经过比对,认定双方争议的作品区别于协议作品,协议性质属于许可使用而非委托创作的基础上,对使用涉案作品引发的纠纷进行了合理处理。该案对当下较多的动漫创作纠纷提供了处理思路,体现了鼓励作品创作和传播的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价值指引作用。 案例二、河北某种业公司诉王某某、霍某某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河北某种业公司是玉米新品种万糯2000品种权人,2020年8月,经该公司举报,张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人员前往甘州区上秦镇某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2.04.20 •【文号】法办〔2022〕210号 •【施行日期】2022.04.20 •【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的通知 法办〔2022〕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交流知识产权审判新情况新问题,结合2021年人民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情况,评选出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现将名单予以印发。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2022年4月20日 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 一、双飞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赖特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再23号民事判决书〕 二、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欣晨新技术有限公司与王龙集团有

限公司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民终1667号民事判决书〕 三、台州市路桥吉利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台州市路桥区承融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与台州市路桥区东港汽车驾驶培训学校等、台州市路桥区浙东驾驶员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知民终1722号民事判决书〕 四、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亲耕田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知民终816号民事判决书〕 五、周勤与无锡瑞之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苏05知初1122号民事判决书、(2020)苏05司惩1号决定书〕 六、惠氏有限责任公司、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与原广州惠氏宝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浙民终294号民事判决书〕 七、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与吴桥县桑园镇张硕杂技团等著作权权属及侵害著作权纠纷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9)京73民终2823号民事判决书〕 八、济宁市罗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玩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19)粤73知民初207号民事判决书〕 九、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青岛简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鲁02民初2265号民事判决书〕 十、梁永平、王正航等十五人侵犯著作权罪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沪03刑初101号刑事判决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2021)沪0110刑初826号刑事判决书〕

【MBA教学案例】M公司珠宝产品供应链管理

【MBA教学案例】M公司珠宝产品供应链管理 内容提要:珠宝产品的价值相对较高,客户需求也多种多样,因此,珠宝产品的库存控制一直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需要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资金的占用。本案例以M公司的珠宝首饰为例,针对珠宝行业的特点分析了珠宝首饰类产品的采购和库存控制问题,力求实现保证供应的同时,降低库存水平,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安全库存,库存风险 引言 2012年6月初,在M公司的会议室里,M公司的一些门店经理在向M 公司的总经理张先生抱怨,珠宝首饰类产品时常发生供货不及时、甚至断货的情况。而仓库报表显示库房里储备了大量珠宝存货。张总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反复琢磨着这个令人沮丧的情况。M公司主要从事黄金产品的批发业务,特别是保值性黄金产品。近一年多来逐步涉足珠宝类产品的批发业务,似乎库存管理发生了问题。账面上的存货金额已经巨大无比,而之前从事黄金产品的批发和销售时,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张总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珠宝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库存导致的资金占压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事实上,库存对于珠宝行业的企业整体经营成本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批发商来说,商品的利润已经比较微薄了。 张总现在所担心的不仅仅是如何降低现有库存的问题了,他甚至开始考虑公司是否还继续经营珠宝产品了。作为公司的具体运作者,张先

生知道,如果他想要使公司变得更有竞争力并降低库存水平,就必须进行变革。 问题是,“如何变革?” 珠宝行业的发展环境及M公司的现状 珠宝行业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珠宝业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相较于其他行业,珠宝业有其特殊性: 第一,行业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珠宝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指出,珠宝行业的销售额年度同比增长率以两位数的速率攀升,在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从人均角度来看,我国珠宝的人均消费额不足发达国家的1/10,具备充足的增长空间。 第二,行业变化快。珠宝行业的原料价格波动较大。另外,珠宝属于时尚产业,首饰款式多种多样,需要不断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 第三,行业集中度低。我国珠宝首饰企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发展,行业起步较晚,整个行业正处于珠宝首饰行业的成长初期,目前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居多,鱼龙混杂,规模企业很少,上市的珠宝企业不足10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金银珠宝限额以上企业2011年度零售总额为1837亿元。据相关年度报表显示,香港周大福在中国内地珠宝销售总额约187.4亿元;香港六福珠宝在中国内地珠宝零售约5.99亿元;国内企业上海老凤祥的珠宝首饰零售额约为159.7亿元;国内其他上市企业明牌珠宝和广东潮宏基珠宝首饰营业额分别约为581万元和131万元。总的来说,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曹玉亭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曹玉亭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审理法院】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1.09.26 【案件字号】(2021)豫01民终11994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李文兵 【审理法官】李文兵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曹玉亭;曹玉建;曹玉英;曹中林;杨得真;刘正权;亳州市鸿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当事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曹玉亭曹玉建曹玉英曹中林杨得真刘正权亳州市鸿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当事人-个人】曹玉亭曹玉建曹玉英曹中林杨得真刘正权 【当事人-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亳州市鸿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代理律师/律所】邓颜静安徽黄金(亳州)律师事务所;师好军河南金太阳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邓颜静安徽黄金(亳州)律师事务所师好军河南金太阳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邓颜静师好军

【代理律所】安徽黄金(亳州)律师事务所河南金太阳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被告】曹玉亭;曹玉建;曹玉英;曹中林;杨得真;刘正权;亳州市鸿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本院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侵权证据不足证据交换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 【指导案例标记】0 【指导案例排序】0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由此可知,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父母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抚慰的法定义务,该义务不应因年龄大小、工作能力强弱、经济收入多少等而有所区别。本案中,虽然张国珍发生事故时已70周岁,但并不影响其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赡养义务。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以张国珍年岁已高且无固定收入而主张一审法院支持被扶养人杨得真的生活费用不当,明显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同时,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还主张曹玉亭等支付给护工王春英的护理费用6820元缺乏证据支撑,但曹玉亭等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明确显示了时间、金额、费用用途等,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结合医嘱内容,一审法院对此予以采信,实体处理并无不当。另外,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所主张应扣除10%非医保费用的理由,一方面,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张国珍的医疗费用中存在非医保用药,另一方面,涉案保险合同也未对此予以约定,故,本院对此不予采纳。综上所述,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1680元,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

黄万洲、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黄万洲、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 事判决书 【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0.12.16 【案件字号】(2020)粤03民终18038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李飞袁劲秋吴志 【审理法官】李飞袁劲秋吴志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黄万洲;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黄金资讯集团有限公司;葛子雄;倪玥 【当事人】黄万洲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黄金资讯集团有限公司葛子雄倪玥【当事人-个人】黄万洲葛子雄倪玥 【当事人-公司】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黄金资讯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律师/律所】黄煊煊广东深博律师事务所;盛跃进广东深博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黄煊煊广东深博律师事务所盛跃进广东深博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黄煊煊盛跃进 【代理律所】广东深博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原告】黄万洲 【被告】深圳市吉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黄金资讯集团有限公司;葛子雄;倪玥 【本院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权责关键词】无效撤销代理违约金证据不足合法性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强制执行 【指导案例标记】0 【指导案例排序】0 【本院查明】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二审中,上诉人提交了6份以深圳市XXXX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或深圳市XXXX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出借人的借贷纠纷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载明,郑某某为2家出借人的法定代表人,姜利华作为公司员工担任委托诉讼代理人。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吉钰珠宝公司主张黄金资讯公司向其借款,提交了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黄金资讯公司出具的《借款收据》、案外人吴某向《借款收据》载明的葛子雄名下银行账户转账1500万元以及吴某称其账户交由吉钰珠宝公司实际控制的证言为证,上述证据互相佐证,已形成完整证据链条,足以证实吉钰珠宝公司主张的事实。至于借款合同编号与吴某所作《委托付款说明》中编号“2016065”与“2018065”之区别,吴某已另行出具《说明》予以更正,黄万洲并未能证明双方之间还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