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范文整理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范文整理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范文整理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范文整理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课题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备注: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解释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

能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解释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效率的矛盾,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效率与公平的含义②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①效率与公平的含义②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教学难点

系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新授: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

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

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进行设问:

什么是效率?

板书:

效率与公平

学生回答:

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思考第二个问题:

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材料展示

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

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这个差异是怎样的?

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还愿意

干下去吗?因此.

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引导:

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第

二个问题:

板书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我们看图片。

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他把

中国带进富裕了吗?学生

师:那么这样的平均主义,这样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意义吗?学生那么我们要怎样的公平?学生要提高效率就要采

取怎样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讲效率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学生

师:好,请个同学总结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

板书: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位?

板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位?什么是兼顾公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把效率放在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得到和谐稳定发展。

师导: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

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进新时代》。这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请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效率又兼顾公平?

学生讨论

板书:

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教师总结: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第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解释: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

目前我国的收入贫富差距已超过国际0.4的警戒线是中国历史上贫富差距空前拉大的时期,这引起了我国新一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抓住时机解释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

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1.7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情解读 (一)考点提示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复习建议 基础自查: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3.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 5.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7.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考查重点:我国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关注热点:1.工资制度的改革,各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央企薪改方案。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现我国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重点知识探究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正确认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收入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等。其中,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是指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所带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退休、养老金、价格补贴等收入。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2.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按劳分配的判断标准: ①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②必须是劳动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表现形式: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

高三政治导学案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把握考点,高屋建瓴 结合你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请填写本科的高考考点和考查重点: 1、高考考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考查重点: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3)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4)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基本内容:在____________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________________,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按劳分配的作用: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消灭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所有。个体劳动者的受国家保护。 总之: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适合于个体经济形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资本(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科技工作者新技术转让或入股取得的收入);(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等。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________、知识、________、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____________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真题演练】 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2、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③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离 A.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和意义 (1)表现: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

经济生活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一、考纲考点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课时知识建构 三、考点解读 考点1、2按劳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 (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②意义:有利于促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学习小贴士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津贴、奖金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考点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考点梳理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劳动,其劳动成果扣除后直接,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学习小贴士

个体劳动所得的分配范围是个体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体劳动者的特点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原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题眼突破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比较 学习小贴士 (1).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②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提醒】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2).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2.关于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对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应全面了解,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 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专题07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Word版含解析

1.高考以选择题呈现居多,主要以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主观题以图表形式呈现,常与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等知识相结合 2.以民生问题、收入分配政策为背景,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和举措 热点题型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命题规律:本考点近几年高考出题并不是很多,但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基础理论,也不可忽视对其知识及相关热点的把握和关注。最常见的考法是对各种分配方式的含义与作用进行考查,题目难度适中。一种考法是列举生活实例,点明个人收入构成,由考生分析判断属于哪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另一种更容易出现的考法是结合社会发展,在课本知识之外延伸考查一些时事关注的新名词、新提法,如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土地使用权流转等。 例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据此回答4~5题。

4.鼓励土地流转,村民失地不失权、不失业,更不失利,又能跟专业人士学习养殖种植等技术。这表明实行土地流转() ①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完善了我国的分配制度 ③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④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5.老范是一家占地一百余亩的农家乐老板,他说,他们利用流转土地发展自己的产业,请村民在这儿打工,互惠互利,实现了双赢,这个土地流转政策,真是转出了好日子。这反映出() ①土地承包权的流转给人们带来了实惠②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不断发展③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土地流转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提分秘籍】分配方式的判断方法

必修一专题二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无答案)-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二个人收入的分配 【学习目标】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4.兼顾效率与公平 【学习重难点】 1.分配制度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过程】 【问题导学】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2.按劳分配的地位、原因、内容与要求?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4.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和措施?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精讲点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应“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这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角度、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所作出的最新安排和重要部署。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公益慈善意识日渐增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为什么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来源:学科网] 【课堂检测】判断题: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1.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4.按劳分配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5.按劳动量进行分配就是按劳分配。 ()6.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导致两极分化。()7.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都属于初次分配。 ()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9.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10. 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就是消除收入差距。 【真题演练】 1.(20天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2.(18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9江苏)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 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④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教育实习教案 课题名称:个人收入分配教案实习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实习班级: 实习学生: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教案 全课概述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教师活动:我国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浙江专版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案新人教版必

学案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夯实基础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 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按劳分配为主体 (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_________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试判断: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提示F。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 ①必然性:a.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b.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c.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②意义: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 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 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 _ 体地位。 试判断: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 提示F。按劳分配在我国的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在个人的收入分配来源中占 主体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要素分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 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请思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 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 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 000元。去年,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要 素分配的收入是多少? 提示国有企业中的工资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费及房屋出租属于按要素 分配。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 44 000元,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11 000元。 2. 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意义 (1)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 ____________ 确认。 (2)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 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试判断: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津贴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没有区别,都属于按劳分 配。( ) 提示 F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属于按要素分 配。 .?我的总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按劳分配 O 问題诱思 河北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的骨 干企业。河北唐钢实行薪酬分配制度,全面构建起以“宽带薪酬”为主导的岗位工资分配机 制和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方式。 所谓“宽带薪酬”是指:以岗位绩效薪级工资制作为公司基本薪酬分配制度,由岗位工 公有制抉定亠檢聲分配 %主体 垢主体 f |收 十内容 L 汎、 卩配制庞:按 肚药分配为主农 并存 种制共晟 鸵方式一 応网按住折好 配旳枠制机制. ilH ; 动.讶轧 拽札M4 生产 娶農聲b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 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案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最新考纲]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考点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 地位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2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3公有制占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范围4公有制经济中 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5劳动 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决定因素前提⑥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 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 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⑧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意义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劳动者⑨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要素分配 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 必要性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⑩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 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重要性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入股分红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 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入股分红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2.村民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 村民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是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 3.按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 按要素分配会使收入差距扩大,不能缩小收入差距。 4.在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 在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 1.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 类别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 要 劳动 要素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等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基础训练 1.[2012·大连质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2.[2012·福州质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012·合肥质检]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漫画中分配不公现象的是(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②取缔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④取缔过高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2·郑州质检] “每月800元的涨到1080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2011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③是通过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的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2·泉州质检] 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 )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2·银川一中质检] 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2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 A.5万元、4万元 B.4万元、5万元 C.5万元、2万元 D.4万元、4万元 7.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国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2·江南十校质检] 要想解决漫画《分配不公》的现象,政府必须( ) A.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B.取缔非法收入,保护高收入 C.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9.[2012·广州质检] 2011年财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过10万亿的预期使很多人担忧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过快,或将抑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要想消除这一忧虑必须( ) ①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④落实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

个人收入与理财 教学设计

个人收入与理财教案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税收的种类与特征;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识别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瞧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辩证地认识与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概括出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与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税收就是国家收入在重要 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就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存款储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 [教学方法]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小品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裂变过程,实际上就就是一个“发展、税收、民生”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现在的华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

福利待遇日益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华西村村民的工资加奖金及入股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华西村村民理财的方式主要就是什么?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的原因就是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说明什么就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评论】: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方式。 【教师活动】:讨论“按需分配”、“平均分配”好不好。 【学生活动】: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路得出正确的认知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活动】: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还有哪些?她们各有什么特点与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与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的就是哪些要素?瞧教材,进行总结。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第二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江苏省沛县中学李朋 【学习目标】 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2.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基础梳理】 1.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求保证人们的。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区别。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的体现。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②,着重保护,鼓励,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

平有何借鉴意义? 【学习检测】 判断题: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3.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4.效率是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 单选题: 6.截至2017年底,我国仍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 国家将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年让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将有利于() ①实现同步富裕②保障人民权益③消除收入差距④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分享经济快速发展。上班族小李加盟 某培训网络平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抢单送快递,以补贴家用。可见发展分享经济() A.可以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 B.可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C.使得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D.改变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 8.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 A.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B.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实现同步富裕 C.维护劳动者利益,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D.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9.要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正确的做法是:() 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②反对平均主义,提倡同步富裕

(完整word版)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一政治组学案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标要求】 【自主学习】 问题导航(要求:依据课本,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 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实行这种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 按劳分配是什么?为什么? 2. 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 3. 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哪些? 4.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 、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二. 全面把握按劳分配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 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 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___________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 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由此 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 (2)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 (3)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按需分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 (1)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基础知识】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占 ,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复习).doc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教学设计 高一《经济生活》必修1 考纲呈现 一、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基础知识扫描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菁容 按 劳 分 配 为 主 体 E费济分 消 经 劳 人 制 按 中 公 存 制 4 第 经 以 注 的 主 会 原 俭 > 社 本 诂 武 是 基 有 方 配 的 么 配 芳 刽 者 的 按 品 或 配

3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特征: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意义: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 (1)表现: 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一个“保证”,两项“举措”)。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重要举措之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髙同步。 ③重要举措之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 的保证。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2)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核心知识点归纳 、我国的分配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