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第二人民医院袁思华主治医师一、成瘾性物质的使用分类

成瘾性物质分违禁性成瘾物质和非违禁性(医用)成瘾物质。前者包括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大麻、K粉和安钠咖,后者包括镇静催眠药、曲马多、度冷丁、吗啡、二氢埃托啡、美沙酮、丁丙诺啡、可待因等。研究规定,受试者至调查时点曾经使用过成瘾性物质者称为成瘾物质使用者,不计使用次数。根据受试者使用成瘾物质的类别和初次使用成瘾物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将成瘾物质使用分为滥用和医疗性使用(下称医用),成瘾性物质使用者分为滥用者和医用者,滥用的判定优先于医用。成瘾物质使用率分滥用率和医用率(单指非违禁性成瘾性物质医疗使用率)。滥用判定标准:须满足A或B两个条件(A为使用的成瘾性药物属违禁性成瘾物质,B为初次用药主要原因为好奇心驱使、受他人影响、追求刺激和脱瘾/戒毒),判定时A优先于B,即只要受试者使用过违禁性成瘾物质,无论其初次使用该物质的原因是否符合B,均将该受试者划归于滥用人群;医用判定标准:须满足C和D条件,C为使用的成瘾性物质属非违禁性成瘾物质,D为初次用药原因是医治疾病或减肥。

注:受试者使用其它成瘾性物质时,根据具体使用种类和初次用药原因进行适当判定。

二、成瘾性物质滥用率

包括现用率、曾用率和一生使用率。调查时点3年内使用过成瘾物质者称为现用者,其在调查人群中的比率称为现用率;调查时点3年内未使用而3年前使用过成瘾物质者称为曾用者,其在调查人群中的比率称为曾用率;现用者、曾用者通称一生滥用者,现用率、曾用率之和称为一生滥用率。

(一)违禁成瘾物质一生滥用率

由表3知6地区违禁成瘾物质一生使用率为0.56%,其中男性为0.94%,女性为0.1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地区间溆浦一生使用率最高,慈利最低,中间依次是珠晖、耒阳、鹤城和桃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地区间男、女一生使用率高低排序同男女混合样本。以湖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对各地区一生使用率进行标准化,结果男、女和总样本成瘾物质一生使用标准化率分别为0.98%、0.16%和0.59%,地区间排序同非标准化使用率。

(二)违禁成瘾物质现用率和曾用率

本研究发现,在违禁成瘾物质滥用者中仅31例属于曾用者,339例为现用者,这样总样本违禁成瘾物质曾用率为0.05%,现用率为0.51%。31例曾用者地区分布是慈利2例、耒阳8例、珠晖3例、溆浦5例、桃江13例。因违禁成瘾物质滥用者中大多数为现用者,以下资料分析均以全部滥用者为据。

时间:2012.1.23

地点:二病区办公室主持:袁思华副主任

参加人员: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侵犯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侵犯公共利益 --电影《惊爆内幕》话题引申 王素丽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市401120)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在于以给予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一定时期的垄断权而励其进行创造的热情,同时也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防止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这种专用而限制竞争、妨碍智力成果的传播。 知识产权法的权利限制和权利融用制度是保障公共利益实见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交叉冲突利益衡量 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有超过机器、土地、资金等传统财产之势。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惊爆内幕》中杰夫瑞所签订的有关知识产权的保密协议内容恰是危害到公共利益中的公共安全。 同时,“60分钟”王牌制作人洛厄尔也在商场大鳄的利益斗争的漩涡里饱受挫折,一心维护新闻正义性的他最终选择披露这则签有保密协议的新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司法和解金额最高的烟草诉讼案的故事。

1、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目标 1.1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一个外来词,其对应的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为智慧财产之意。我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正式使用了“知识产权”的称谓成为我国的常用术语。 1.2利益衡量的概念 利益衡量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基础,在整个知识产权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利益和社会效果一直是重要的追求目标。 1.3利益衡量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法律之所以保护知识产权所基于的利益考量不仅仅是保护私权更多的是保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更利于引进外国企业,不是吗?但是,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个人私权受到保护,最终受益的依旧是公众,所有的制度设计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大众,换言之,所有人。显而易见,公共利益牵涉的也是所有人,保护的对象也是所有人,一直以大众为受益对象的知识产权又怎么能与公共利益相悖呢?公共利益一直是知识产权追求的目标。 二、知识产权人行使权利泛滥会侵犯公共利益 2.1 知识产权人的权利

(完整word版)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空气 1.0003 玻璃,锌冠 1.517 氯化钠(盐)2 1.644 液体二氧化碳 1.200 玻璃,冠 1.520 重火石玻璃 1.650 冰 1.309 氯化钠 1.530 二碘甲烷 1.740 水(20度) 1.333 氯化钠(盐)1 1.544 红宝石 1.770 丙酮 1.360 聚苯乙烯 1.550 兰宝石 1.770 普通酒精 1.360 石英 2 1.553 特重火石玻璃 1.890 30% 的糖溶液 1.380 翡翠 1.570 水晶 2.000 酒精 1.329 轻火石玻璃 1.575 钻石 2.417 面粉 1.434 天青石 1.610 氧化铬 2.705 溶化的石英 1.460 黄晶 1.610 氧化铜 2.705 Calspar2 1.486 二硫化碳 1.630 非晶硒 2.920 80% 的糖溶液 1.490 石英1 1.644 碘晶体 3.340

玻璃 1.500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物质名称分子式或符号折射率重冕玻璃ZK6 1.61263 熔凝石英SiO2 1.45843重冕玻璃ZK8 1.61400 氯化钠NaCl 1.54427钡冕玻璃BaK2 1.53988 氯化钾KCl 1.49044火石玻璃F1 1.60328 萤石CaF2 1.43381钡火石玻璃BaF8 1.62590 冕牌玻璃K6 1.51110重火石玻璃ZF1 1.64752 冕牌玻璃K8 1.51590重火石玻璃ZF5 1.73977 冕牌玻璃K9 1.51630重火石玻璃ZF6 1.75496 晶体的折射率no和ne表(注:no、ne分别是晶体双折射现象中的“寻常光”的折射率和“非常光”的折射率。) 物质名称分子式no ne 冰H20 1.313 1.309 氟化镁MgF2 1.378 1.390

毒品对青少年危害精选范文

毒品对青少年危害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据统计,在全国78.5万名吸毒人员中,35 岁以下人员占69%,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令人堪忧,针对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的教育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的毒品,分为麻醉品与精神药物两大类。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能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而我们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差;受同伴影响大。加之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常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不良信息刺激,促使盲目模仿。以及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得青少年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 吸毒对青少年具有以下危害: 一、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 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产生毒副反应和戒断症状,会导致体内重要系统及器官受损,一些疾病则会乘虚而入。如急慢性

肝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等。当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海洛因甚至只吸一次就可以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下列多种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用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后还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可使注射吸毒者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22%-68%。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占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44.3%,经注射吸毒感染的比例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 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吸毒可以使吸毒者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成为毒品的奴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学习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意义,支撑他们空空驱壳的唯一目的便是设法获得毒品。当没有钱购买毒品时,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偷、去抢、去卖淫,他们极易铤而走险。毒品扭曲了人的灵魂。使上瘾者人格低下,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一、权利滥用与知识产权滥用 总的看来,禁止权利滥用既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法律观念,也是现代各国法律乃至宪法所普遍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而“权利滥用”的实质在于权利人以不公平、不适当的方式行使其权利,不适当地扩张了其所享有的权利。关于构成权利滥用的标准,各国先后一共确立过故意损害、缺乏正当利益、选择有害的方式行使权利、损害大于所取得的利益、不顾权利存在的目的、违反侵权法的一般原则等6个标准,并且呈现由主观化向客观化发展(以解决主观恶意难以证明的问题)和严格化的趋势(故意的和过失的、损害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①有的学者则认为,构成权利滥用要有四个要素: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客体是社会的、国家的、集体的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主观方面是权利人存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的行为。② 以上关于权利滥用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是私权,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所明确承认的基本原则。与任何其它民事权利一样,知识产权也有被滥用的可能。 知识产权的滥用,是相对于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而言的,它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这里,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知识产权的行使是两个问题,不能因为知识产权是合法获得的权利就忽视、甚至否认其也有滥用的问题。③知识产权所具有的重要的经济意义,使得它容易被权利人不正当地加以利用,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例如,在知识产权行使的过程中,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授权)方式,扩张其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合同的规定,限制被授权人所可以正当从事的行为。 由于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因此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产权被滥用的可能性还是被滥用后造成的后果,都会大大增加。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滥用知识产权的例子都不鲜见。例如,近几年来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案以及微软在欧盟、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方受到的违反竞争法或公平交易法的指控,都涉及微软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而在今年初美国思科公司起诉中国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背后,也存在思科滥用其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认为,对权利的限制有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两种,前者认为权利本身包含义务,权利应为社会目的而行使;后者则是在承认并保障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权利行

常见物质折射率表

常见物质折射率表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绝对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 [公式]:n=sin i/sin r=c/v 由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故其他媒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同一媒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媒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通常所说某物体的折射率数值多少(例如水为1.33,水晶为1.55,金刚石为2.42,玻璃按成分不同而为1.5~1.9),是指对钠黄光(波长5893×10^-10米)而言。 [相对折射率]:

光从介质1射入介质2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21叫做介质2相对介质1的折射率,即“相对折射率”。因此,“绝对折射率”可以看作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它是表示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公式]:n21=sinθ1/sinθ2=n2/n1=v1/v2 光学介质的一个基本参量。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 真空的折射率等于1,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称为相对折射率。例如,第一介质的折射率为n1,第二介质的折射率为n2,则n21=n2/n1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某介质的折射率也是该介质对真空的相对折射率。于是折射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 . n1sinθi =n2sinθt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 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波长有关,称色散现象。手册中提供的折射率数据是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的(通常是对钠黄光,波长为5893埃)。气体折射率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空气折射率对各种波长的光都非常接近于1,例如空气在20℃,760毫米汞高时的折射率为1.00027。在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完整版)青少年吸毒五大原因

青少年吸毒五大原因 1、好奇心理 青少年以为吸毒新奇,刺激,好奇心驱使他染上毒品,特别是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极易染上毒品. 2、炫耀心理 为了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3、交友不慎 青少年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往往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 4、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因为头脑比较简单,对事物的缺乏分析判断。把毒品与日常香烟混淆,认为随时可吸可戒并不可怕。 5、家庭环境影响 青少年吸毒者大多是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走向吸毒之路的。没有温暖、关爱的家庭,不是父母离异,就是长期不在身边教育,孩子根本没有享受过什么叫家庭的关爱。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的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吸毒? 1 对毒品的常识、危害认识不足

前面我们说到,87%的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72%的吸毒者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人认为吸毒不过像吸香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有害,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吸烟嘛!吸毒不可怕,想抽就抽,玩够了就不抽了。等到成瘾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不行了。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时,已经悔之晚矣!更何况如今新型毒品大量出现。 2 错误地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 有些吸毒者对毒品有一种近乎荒唐的想法,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吸得起毒代表自己有身份、有钱。吸毒者中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子,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开始吸毒,最终倾家荡产。 3 受伙伴压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较多地受到与其关系密切者的影响,尤其是对心理还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伙伴影响的力量可能会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说教。如果某位同学的很多伙伴吸毒,而惟独他不吸,他就会与朋友有疏离感。朋友们也会不断地劝他,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吸毒。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他很快就把持不住自己,开始吸毒。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获得毒品是从朋友处获得的,很多吸毒者都有拉新手吸毒的经历。在吸毒者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仇不报,拉他上道”,非常耐人寻味。 4 出于好奇心理

常用折射率表

[绝对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 [公式]:n=sin i/sin r=c/v 由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故其他媒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同一媒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媒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通常所说某物体的折射率数值多少(例如水为1.33,水晶为1.55,金刚石为2.42,玻璃按成分不同而为1.5~1.9),是指对钠黄光(波长5893×10^-10米)而言。 [相对折射率]: 光从介质1射入介质2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21叫做介质2相对介质1的折射率,即“相对折射率”。因此,“绝对折射率”可以看作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它是表示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公式]:n21=sinθ1/sinθ2=n2/n1=v1/v2 光学介质的一个基本参量。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 真空的折射率等于1,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称为相对折射率。例如,第一介质的折射率为n1,第二介质的折射率为n2,则n21=n2/n1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某介质的折射率也是该介质对真空的相对折射率。于是折射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 n1sinθi=n2sinθt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 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波长有关,称色散现象。手册中提供的折射率数据是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的(通常是对钠黄光,波长为5893埃)。气体折射率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空气折射率对各种波长的光都非常接近于1,例如空气在20℃,760毫米汞高时的折射率为1.00027。在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通常由实验测定,有多种测量方法。对固体介质,常用最小偏向角法或自准直法;液体介质常用临界角法(阿贝折射仪);气体介质则用精密度更高的干涉法(瑞利干涉仪)。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空气 1.0003 玻璃,锌冠 1.517 氯化钠(盐)2 1.644 液体二氧化碳 1.200 玻璃,冠 1.520 重火石玻璃 1.650 冰 1.309 氯化钠 1.530 二碘甲烷 1.740 水(20度) 1.333 氯化钠(盐)1 1.544 红宝石 1.770 丙酮 1.360 聚苯乙烯 1.550 兰宝石 1.770 普通酒精 1.360 石英 2 1.553 特重火石玻璃 1.890 30% 的糖溶液 1.380 翡翠 1.570 水晶 2.000 酒精 1.329 轻火石玻璃 1.575 钻石 2.417 面粉 1.434 天青石 1.610 氧化铬 2.705 溶化的石英 1.460 黄晶 1.610 氧化铜 2.705 Calspar2 1.486 二硫化碳 1.630 非晶硒 2.920 80% 的糖溶液 1.490 石英 1 1.644 碘晶体 3.340 玻璃 1.500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物质名称分子式或符号折射率重冕玻璃ZK6 1.61263 熔凝石英SiO2 1.45843 重冕玻璃ZK8 1.61400 氯化钠NaCl 1.54427 钡冕玻璃BaK2 1.53988

毒品对青少年危害

毒品对青少年危害 6月26日就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题就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据统计,在全国78.5万名吸毒人员中,35 岁以下人员占69%,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令人堪忧,针对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的教育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毒品就是指鸦片、海洛因、不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她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的毒品,分为麻醉品与精神药物两大类。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她能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而我们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就是非判断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差;受同伴影响大。加之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常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不良信息刺激,促使盲目模仿。以及对毒品的危害性与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得青少年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 吸毒对青少年具有以下危害: 一、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 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产生毒副反应与戒断症状,会导致体内重要系统及器官受损,一些疾病则会乘虚而入。如急慢性肝

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等。当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海洛因甚至只吸一次就可以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下列多种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用者无法从精神上与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后还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可使注射吸毒者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22%-68%。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占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总数的44、3%,经注射吸毒感染的比例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 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吸毒可以使吸毒者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成为毒品的奴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学习对她们来说再也没有意义,支撑她们空空驱壳的唯一目的便就是设法获得毒品。当没有钱购买毒品时,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偷、去抢、去卖淫,她们极易铤而走险。毒品扭曲了人的灵魂。使上瘾者人格低下,丧失了人

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性

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性 任何权利的滥用必然带来负面效应和不良后果,知识产权滥用也不例外,它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限制自由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是通过限制竞争的方法来促进竞争,但是“允许这种对竞争的限制是法律权衡利弊的结果,知识产权存在本身并不能说明它没有任何消极后果,只是这种消极后果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9]高度扩张的知识产权破坏了知识产权体系内部固有的利益平衡,引发了权利滥用。知识产权人可以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相对方的自由选择权;也可以凭借知识产权的独占性,阻止被许可人和其他同类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这种限制、妨碍竞争的行为破坏了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挫伤了其他知识产权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提高。 1.2.2 妨碍科学技术发展 从1624年英国设立专利制度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存在了将近400年,人们对于设立这项制度的目的和价值早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以此来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并且造福于全人类。TRIPs协议第7条指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利于促进技术革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的相互利益,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有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但是客观事物的状况往往和人们美好的愿望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科技和经济领先的发达国家总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由,行知识产权滥用之实,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设立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壁垒,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活动受到阻碍,科学技术难以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外国政府和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由,频频向中国指责和发难是最好的例证。 1.2.3 引发国际争端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逐步从个人的财产权利、精神权利的法权层次上升到企业乃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知识产权变成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获取垄断利润的手段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工具,可以帮助发达国家保持和巩固他们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地位,于是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滥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垄断会成为经济垄断的某种重要因素乃至关键因素,这往往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斗争的焦点。”[10]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无疑会侵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两者之间的争端和矛盾就

3D-材质-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材质IOR 值 空气 1.0003 液体二氧化碳 1.200 冰 1.309 水(20度) 1.333 丙酮 1.360 普通酒精 1.360 30% 的糖溶液 1.380 酒精 1.329 面粉 1.434 溶化的石英 1.460 Calspar2 1.486 80% 的糖溶液 1.490 玻璃 1.500 玻璃,锌冠 1.517 玻璃,冠 1.520 氯化钠 1.530 氯化钠(盐)1 1.544 聚苯乙烯 1.550 石英 2 1.553 翡翠 1.570 轻火石玻璃 1.575 天青石 1.610 黄晶 1.610 二硫化碳 1.630 石英 1 1.644 氯化钠(盐)2 1.644 重火石玻璃 1.650 二碘甲烷 1.740 红宝石 1.770 兰宝石 1.770 特重火石玻璃 1.890 水晶 2.000 钻石 2.417 氧化铬 2.705 氧化铜 2.705 非晶硒 2.920 碘晶体 3.340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物质名称分子式或符号折射率 熔凝石英SiO2 1.45843 氯化钠NaCl 1.54427 氯化钾KCl 1.49044

萤石CaF2 1.43381 冕牌玻璃K6 1.51110 K8 1.51590 K9 1.51630 重冕玻璃ZK6 1.61263 ZK8 1.61400 钡冕玻璃BaK2 1.53988 火石玻璃F1 1.60328 钡火石玻璃BaF8 1.62590 重火石玻璃 ZF1 1.64752 ZF5 1.73977 ZF6 1.75496 液体折射率表 物质名称分子式密度 温 度℃ 折射率 丙醇CH3COCH30.791 20 1.3593 甲CH3OH 0.794 20 1.3290 乙C2H5OH 0.800 20 1.3618 苯C6H6 1.880 20 1.5012 二硫化碳CS2 1.263 20 1.6276 四氯化碳CCl4 1.591 20 1.4607 三氯甲烷CHCl3 1.489 20 1.4467 乙醚C2H5·0·C2H50.715 20 1.3538 甘油C3H8O3 1.260 20 1.4730 松节油0.87 20.7 1.4721 橄榄油0.92 0 1.4763 水H2O 1.00 20 1.3330 晶体的折射率n o和n e表 物质名称分子式n o n e 冰H20 1.313 1.309 氟化镁MgF2 1.378 1.390 石英Si02 1.544 1.553 氯化镁MgO·H2O 1.559 1.580 锆石ZrO2·SiO2 1.923 1.968 硫化锌ZnS 2.356 2.378 方解石CaO·CO2 1.658 1.486 钙黄长石2Ca0·Al203·SiO2 1.669 1.658 菱镁矿ZnO·CO2 1.700 1.509 刚石Al2O3 1.768 1.760 淡红银矿3Ag2S·AS2S3 2.979 2.711 注:n o、n e分别是晶体双折射现象中的“寻常光”的折射率和“非常光”的折射率。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一、权利滥用与知识产权滥用 总的看来,禁止权利滥用既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法律观念,也是现代各国法律乃至宪法所普遍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而“权利滥用”的实质在于权利人以不公平、不适当的方式行使其权利,不适当地扩张了其所享有的权利。关于构成权利滥用的标准,各国先后一共确立过故意损害、缺乏正当利益、选择有害的方式行使权利、损害大于所取得的利益、不顾权利存在的目的、违反侵权法的一般原则等6个标准,并且呈现由主观化向客观化发展(以解决主观恶意难以证明的问题)和严格化的趋势(故意的和过失的、损害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 ①有的学者则认为,构成权利滥用要有四个要素: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客体是社会的、国家的、集体的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主观方面是权利人存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的行为。② 以上关于权利滥用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是私权,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所明确承认的基本原则。与任何其它民事权利一样,知识产权也有被滥用的可能。 知识产权的滥用,是相对于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而言的,它是指知识

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这里,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知识产权的行使是两个问题,不能因为知识产权是合法获得的权利就忽视、甚至否认其也有滥用的问题。 ③知识产权所具有的重要的经济意义,使得它容易被权利人不正当地加以利用,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例如,在知识产权行使的过程中,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授权)方式,扩张其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合同的规定,限制被授权人所可以正当从事的行为。 由于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因此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产权被滥用的可能性还是被滥用后造成的后果,都会大大增加。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滥用知识产权的例子都不鲜见。例如,近几年来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案以及微软在欧盟、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方受到的违反竞争法或公平交易法的指控,都涉及微软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而在今年初美国思科公司起诉中国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背后,也存在思科滥用其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精神活性物质(试题)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精神活性物质: 答案:【是指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使的心理、生理状态。】 2. 戒断综合症: 答案:【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症候群,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物质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3.依赖综合症 答案:【依赖是指带有强制性的渴求、追求、与不间断的使用某种药物,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并借以避免断药时的戒断综合征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二、判断题: 1.酒精不属于精神活性物质。(╳) 2. 长期大量饮酒者如突然断酒,震颤谵妄常出现在戒酒的第24小时。(╳) 3.大麻的主要成分是Δ9四氢大麻酚。(√) 4. “冰毒”是指甲基苯丙胺,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5. 耐受性是指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6. 戒断症状是指增加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7. 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替代治疗是指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好的耐受。(√) 8. 药物滥用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

9. 镇静催眠药中毒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言语不清。(√) 10. 海洛因是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一种。(╳) 三、单项选择题 1、药物依赖是指【A】 A、对药物强烈的渴求 B、对药物的需要 C、躯体依赖 D、精神依赖 E、服药后获得的特殊快感 2、在引起药瘾的因素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 A、药物的可获得性 B、遗传素质 C、人格的易感性 D、社会文化因素 E、人主观因素 3、药物依赖形成的机制中哪项是不可能的【C】 A、代谢耐药性和细胞耐药性 B、受体学说 C、脑敏感学说 D、戒断综合征的废用性增敏假说 E、生物胺学说 4、下列哪项不是吗啡镇痛药成瘾的精神症状【B】 A、情结果低落、消沉、易激惹 B、痴呆 C、用成瘾药后情绪高涨、活跃 D、记忆力下降 E、人格改变 5、关于戒断综合征一般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C】 A、情绪改变 B、幻觉或错觉

2016全国青少年中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及答案分析

1 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A.疯药 B.狂欢 C.K粉 正确答案:C 2 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A.鸦片 B.冰毒 C.摇头丸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3 以下不是合成毒品是 A.摇头丸 B.大麻 C.冰毒 D.甲卡西酮 正确答案:B 4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 A.香烟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正确答案:C 5 合成毒品“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6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缅甸、老挝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伊朗、阿富汗、伊拉克 D.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正确答案:A 7 “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 )等国家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 地区,该地区主要出产的毒品原植物是古柯和大麻。 A.拉脱维亚、智利、阿根廷 B.古巴、拉脱维亚、玻利维亚 C.智利、阿根廷、巴西 D.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正确答案:D 8 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香烟 B.茶叶 C.大麻 D.酒 正确答案:C 9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 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 D.杜冷丁是一种药品 正确答案:C 10 可卡因的原植物是( ),曾经是古代美洲原住民的提神草 A.北美仙人球 B.阿拉伯茶 C.烟草 D.古柯 正确答案:D 11 2015年我国破获的互联网涉毒案件为( )起 A.150 B.1500 C.15000 D.150000 正确答案:C

第15章物质滥用患者的护理 作者 叶樱媛.pps

【第15章】物質濫用患者的護理 作者/葉櫻媛 學習目標 1.敘述物質濫用、物質依賴、物質戒斷的定義 2.敘述台灣地區物質濫用的流行概況及嚴重程度 3.敘述精神作用物質對大腦的影響 4.識別物質濫用的病因 5.識別各種物質濫用可能產生身體、心理、戒斷症狀及合併症 6.敘述物質濫用的治療方式 7.列舉物質濫用病患護理評估之重點 8.列舉物質濫用患者可能出現的護理診斷 9.列舉物質濫用患者的護理措施 10.描述預防物質濫用的方法 11.了解我國藥物濫用與管制的相關法規

第一節導論

壹、定義 所謂「物質」是指一種藥物,此藥物的化學性質會改變生物體的功能或結構。而精神作用物質則是只不當使用化學物質時,會使各體的情緒、知覺或意識產生改變,可能造成個人或社會功能明顯損失。 一、物質濫用:再同一年期間內出現下列行為表現之一項(或一項以上)。 (一)反覆使用物質,以致無法實踐工作、學業或家庭的主要角色。 (二)對身體有害的狀況下仍繼續使用物質。 (三)屢次捲入與物質使用有關的法律糾紛中。(四)即使使用藥物已產生個人、社會或人際問題,仍持續物質的使用。

二、物質依賴 同一期間內出現以下至少三項症狀或行為表現。(一)耐受性。 (二)戒斷症狀。 (三)物質的攝取比個人意願為更大量或更長期。(四)對戒除物質有多次不成功的努力。 (五)花費許多時間在尋找或取得藥物。 (六)因為對物質的渴望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職業或娛樂活動。 (七)因為物質使用,雖持續或重複發生身體或心理問題,但仍繼續使用物質。

三、物質戒斷 (一)由於停止或減少原先規則使用的某種物質,而發展出此物質特定的症候群。 (二)此物質特定的症候群導致臨床上重大損害或痛苦,或社會、職業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損害。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学号:090822113 姓名:杜昊骐 摘要: 知识产权的触角越伸越远,逐渐背离了其原有的范围,有向无形财产法渗透的趋势。前已述及,知识产权的客体要么具有创造性,要么具有识别性,而这些特征逐渐被扬弃。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投资回报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目标下,开始延伸到数据库、证明商标等创造性和识别性极弱的客体上。某种程度上,知识产权似乎渐渐的泛化到无形的财产之上,而不论其是否有创造性或者识别性。纵览知识产权现有的保护范围,与知识产权法诞生之初相比,可谓面目全非,除了无形性之外,几乎难以抽象出其共同特征。长此以往,知识产权法也许面临着自我解构的困境,当知识产权法客体的创造性或识别性越来越淡化,知识产权法或许就真正成了规范“无形财产”,而非“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的法律,从而对称于规范有形财产之物权法,并肩而立,相互呼应。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中国发展权力主体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建立起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国内立法渊源和国际公约两部分。 (一)知识产权国内立法渊源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

常用物质折射率表

常用物质折射率表 折射率 光学介质的一个基本参量。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 真空的折射率等于1,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称为相对折射率。例如,第一介质的折射率为n1,第二介质的折射率为n2,则n21=n2/n1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某介质的折射率也是该介质对真空的相对折射率。于是折射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 n1sinθi=n2sinθt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 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波长有关,称色散现象。手册中提供的折射率数据是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的(通常是对钠黄光,波长为5893埃)。气体折射率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空气折射率对各种波长的光都非常接近于1,例如空气在20℃,760毫米汞高时的折射率为1.00027。在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通常由实验测定,有多种测量方法。对固体介质,常用最小偏向角法或自准直法;液体介质常用临界角法(阿贝折射仪);气体介质则用精密度更高的干涉法(瑞利干涉仪)。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常用物体折射率表常用物体折射率表 材质IOR 值 空气 1.0003 液体二氧化碳 1.200 冰 1.309 水(20度) 1.333 丙酮 1.360 普通酒精 1.360 30% 的糖溶液 1.380 酒精 1.329 面粉 1.434 溶化的石英 1.460 Calspar2 1.486 80% 的糖溶液 1.490 玻璃 1.500 玻璃,锌冠 1.517 玻璃,冠 1.520 氯化钠 1.530 氯化钠(盐)1 1.544 聚苯乙烯 1.550 石英 2 1.553 翡翠 1.570 轻火石玻璃 1.575 天青石 1.610 黄晶 1.610 二硫化碳 1.630 石英 1 1.644 氯化钠(盐)2 1.644 重火石玻璃 1.650

知识产权大战的危险陷阱四辩

知识产权大战的“危险陷阱”主题辩论正方四辩陈词 王伟153011203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对方辩友给我们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你们的陈词洋洋洒洒,昂首愤言,但却是“大错小错”落一盘!小错可以放过,大错必须纠正,对方辩友主要犯了以下几点错误(视情况增减): 一、颠倒主次 一开始对方辩友便以一种“彻底”“不顾根源”的长篇大论试图说服在座的各位评委,这种颠倒主次的说法让我等汗颜,更无法认同。我方再次强调观点:必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试问对方辩友,如果分阶段视情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何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专门列出一章提出“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其中“严格”一词,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我国政府坚决打击侵权、着力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 二、混淆概念 对方辩友总是将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视作分阶段执行,并没有意识到长久以来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既有立法执法的因素,更有人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我国一直推行着严格且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存在分阶段的情况。 三、以偏概全

对方辩友今天所提及的论点均是个例,对方辩友要用这些个例来论证你方观点,难道你不觉的未免太过于狭隘,以点盖面吗?纵览当今世界各国,凡是发展较好的科技强国,哪个国家不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综上所述,我将再次重申我方观点: 知识产权是典型的私权,具有无形性、范围的地域性以及时间的有效性三大特征,是各项民事权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重点所在。 强化和践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履行国际承诺和义务,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我方观点是必须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

常用的物质滥用及相关障碍评估量表 (一)GAME问卷 该问卷一共有四道题,其中被试若有三道题回答“是”,则就很有可能有酒精或药物依赖的问题,若只有一两道题回答“是”,也有一定的酒精或药物滥用的可能性。 (二)酒精使用障碍识别测验 该测验共10道题,每道题共有5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分值范围为0—4,被试的得分超过8分或8分以上则与有害的或危险的饮酒有关,若女性的得分在13或13分以上,男性的得分在15或15分以上则表明可能有酒精依赖。目前AUDIT是唯一用于筛查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量表, 此量表在世界进行过多中心的信度、效度测定,证明可靠性较高,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 (三)密执安酒精依赖筛选表 该量表是由赛尔泽1975年编制的,主要用途是在人群中筛选出可能有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问题的对象。MAST共25道问题,要求回答“是”“否”,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 MAST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与饮酒有关的问题,二是用于诊断及筛选。Skinner曾对MAST用大样本做过广泛的临床研究,发现MAST的内部一致性为0.90,不同的计分系统的一致性为0.93—0.99,JacoDson也做过类似的研究,认为MAST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法克斯特朗烟碱依赖量表 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评价个体对烟碱依赖程度的量化评定方法。该量表包括6个问题,最终根据分数来判定被试对烟碱是属于轻度依赖、中度依赖还是重度依赖。该量表还可以作为选择治疗手段的参考。 (五)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物质滥用 该量表由童辉杰教授编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他是在一年内对131名大学生进行了多种测量,从而取得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资料。物质滥用分量表与MMPI中的变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与CPI中的自我控制、好印象、内外向;特质焦虑;贝克抑郁测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EPQ中的各分量表进行了相关系数的比较。

《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法实施的影响

《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法实施的影响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通过和实施对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虽然立法目的大相径庭,法律性质相反,适用范围差异很大,但其主旨却有一致性。本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9-0592(2009)06-371-02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酝酿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此部法律吸收了世界多个国家先进经验和成果,内容简约严密,立法技术较为成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能起到的作用可想而之。同时,引起知识产权法学领域的讨论,其中对知识产权法实施的影响是热点问题。现对此问题简单讨论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学性质比较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一种,之所以不是公权原因有三:1.知识产权的主体是知识产权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不是国家机关;2.知识产权要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一点上是与私权的核心相吻合的;3.知识产权直接维护的利益是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目的是赋予智力创作成果所有人的专有权,而不是肯定国家机关的行政职权。并且知识产权是绝对权,权利人特定而义务人不特定。但有的学者明确提出知识产权属于相对权,也许是从交易的层面提出的,笔者认为不妥。知识产权究竟应归类于财产权还是非财产权中的人身权,有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是产权仅仅是一种财产权。一般来讲,国内通说认为知识产权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性质知识产权表现为一种财产的权利,但又是与人身密不可分,而近来亦有些学者对知识产权的双重性提出质疑,认为除著作权外,其他类别的知识产权仅仅限于财产权,或者认为除著作权、商号权、商誉权等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知识产权仅有财产权内容。对此笔者则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虽然有些知识产权并不具备人身权的内容,但从整个知识产权领域来讲,其人身、财产二重性的性质仍普遍存在的。 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范畴,知识产权是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