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要点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要点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要点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要点

(3):183-187.DOI:10.3969/j.issn.1007-9688.2011.03.006. [11]张波,闫雪莲,王秋梅,等.重视老年人多重用药问题[J].中华

老年医学杂志,2012,31(2):171-174.DOI:10.3760/cma.j.issn. 0254-9026.2012.02.024.

[12]闫雪莲,刘晓红.解读评价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标准:2012修

订版Beers标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2):44-47. DOI:10.3969/j.issn.1672-3384.2013.02.008.

[13]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5Beers Criteria Update Expert Panel.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5Updated Beers Criteria for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in Older Adults[J].J Am Geriatr Soc,2015,63(11):2227-2246.DOI:10.1111/jgs.

13702.

[14]Hanlon JT,Schmader KE,Samsa GP,et al.A method for assessing drug therapy appropriateness[J].J Clin Epidemiol,1992,45(10): 1045-1051.

[15]Hanlon JT,Schmader KE.The Medication Appropriateness Index at20:Where It Started,Where It Has Been,and Where It May Be Going[J].Drugs Aging,2013,30(11):893-900.DOI:10.1007/ s40266-013-0118-4.

(收稿日期:2016-03-11)

(本文编辑:张莉)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

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

王会文张雪梅侯春梅房辉吕玉梅韩如泉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869例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中位苏醒时间为15(0~30)min。869例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高血压133例(15.3%),心律失常99例(11.4%),苏醒期躁动76例(8.7%),呼吸道梗阻24例(2.8%),术后恶心呕吐(PONV)18例(2.1%),低氧血症17例(2.0%),疼痛10例(1.2%),苏醒延迟

10例(1.2%),寒战3例(0.3%),低血压1例(0.1%)。1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233/869),≥2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9%(86/869),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7%(319/869)。患者转出麻醉恢复室时改良Aldrete评分情况:≥9分849例(97.7%),≤8分20例(2.3%)。结论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有特殊性,要保持循环稳定、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误吸的发生,针对性预防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帕金森病;手术后并发症;电刺激;麻醉恢复期;回顾性研究

Analysis on common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ang Huiwen,Zhang Xuemei,Hou Chunmei,Fang Hui,Lyu Yumei,Han Ruquan.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an Ruquan,Email:ruquan.han@https://www.doczj.com/doc/6614212533.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Methods The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869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median recovery time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was 15(0-30)min.The complications of869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ere hypertension in133 cases(15.3%),arrhythmia in99cases(11.4%),agitation in recovery period in76cases(8.7%), respiratory obstruction in24cases(2.8%),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in18cases(2.1%), hypoxemia in17cases(2.0%),pain in10cases(1.2%),delayed emergence in10cases(1.2%),shivering in3cases(0.3%),and hypotension in1case(0.1%).The incidence of1complication was26.8% (233/869),the incidence of≥2complications was9.9%(86/869),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DOI:10.3760/cma.j.jssn.1673-4904.2016.10.012

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通信作者:韩如泉,Email:ruquan.han@https://www.doczj.com/doc/6614212533.html,

complications was36.7%(319/869).In the869patients,the modified Aldrete score≥9scores when patients were removed away from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was in849cases(97.7%),and≤8scores was in20cases(2.3%).Conclusions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are special.To maintain a stable circulation,preventing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aspiration are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Parkinson diseas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Electric stimulation;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Retrospective studies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继发于基底神经节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疾病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随着病程的延长药效逐渐减退并引起严重并发症,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已成为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1]。手术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对这类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研究较少,我们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脑深部电刺激术的帕金森病患者869例,其中男476例,女393例;年龄32~81(61±9)岁;身高(165±7)cm;体质量(63±11)kg。入选和排除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帕金森病诊断明确,行全身麻醉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排除不能准确进行各项评估的患者。

2.研究方法:患者在手术室完成气管导管拔除后进入麻醉后恢复室。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给予持续管道吸氧,并实时记录各项参数。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血压、心率、SpO2。记录术后并发症:(1)呼吸系统异常:观察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有无呼吸道梗阻,持续监测SpO2,SpO2<0.90并持续20s者为低氧血症。(2)循环系统异常:高血压,血压高于术前基础值的25%或≥140/90mmHg(1mmHg=0.133kPa);低血压,血压低于术前基础值的25%;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其他心律失常。(3)其他指标:用数字等级量表(number rating scale,NR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4~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以上者需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同时观察寒战、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苏醒期躁动和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转出麻醉恢复室时行改良Aldrete评分。

结果

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中位苏醒时间为15(0~30)min。并发症:高血压133例(15.3%),心律失常99例(11.4%),苏醒期躁动76例(8.7%),呼吸道梗阻24例(2.8%),PONV18例(2.1%),低氧血症17例(2.0%),疼痛10例(1.2%),苏醒延迟10例(1.2%),寒战3例(0.3%),低血压1例(0.1%)。1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233/869),≥2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9%(86/869),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7%(319/869)。患者转出麻醉恢复室时改良Aldrete评分情况:≥9分849例(97.7%),≤8分20例(2.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除了帕金森病的特殊症状和冠心病、老年痴呆、癫痫等伴发病外,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也受到疾病的影响。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自身呼吸肌功能不良和咽喉肌功能障碍易造成上呼吸道梗阻、阻塞性肺病、构音障碍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另外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全身麻醉中使用的阿片类药物、镇静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可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呼吸抑制。帕金森病患者咽部神经反射异常,使吞咽反射减弱,食管上括约肌失迟缓,引起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增加了进食时误吸的可能性,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呈正相关[2],从而使患者肺功能受损,术后易发生低氧血症等呼吸系统并发症。我们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观察了呼吸道梗阻和低氧血症两个方面,发生率分别为2.8%(24/869)和2.0%(17/869),虽然发生率不是最高,但是此类患者术后最危险的不良事件。

在本研究中,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帕金森病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高血压,达到15.3%(133/869)。患者术后血压高可能是由于术前高血压控制不佳,术后躁动或疼痛。高血压是导致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3]。患者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微小血管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发生慢性病变,一旦

血压波动较大时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颅内出血。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患者在丘脑底核电极植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脑组织手术穿刺通道造成损伤,使这类患者术后易发生颅内出血。Higuchi和

Iacono[4]报道884次电极植入术,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7%,认为发生颅内出血原因与手术操作和患者血压有明显关系。因此,此类患者术前需要应用降压药以控制收缩压低于140mmHg,或控制患者血压不高于平时血压的20%。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普遍,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等;低血压的原因也可能由抗帕金森药物引起[5],也可能是麻醉药物的扩血管作用造成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改变体位时要缓慢,避免站立。低血压严重者,应积极给予扩容和使用升压药物治疗。PONV可以导致其他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切口裂开、误吸、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眼内压和颅内压增高以及苏醒延迟等。PONV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发生率在43%~70%[6-7]。本研究中PONV的发生率为2.1%(18/869),发生率低的原因考虑与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时间短、术后常规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有关。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预防PONV的发生[8]。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严重但无症状的吞咽困难,容易发生误吸,围手术期应使用抗酸药物和促胃动力药物;禁止使用可能引起帕金森症状加重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苏醒期躁动是神经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开颅术后早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为13.3%[9],高于本研究结果(8.7%,76/869)。疼痛、不良刺激、低氧血症、麻醉药物未完全代谢等都是引起躁动的重要原因。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在疾病晚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欣快、错觉等。伴发情绪或精神症状的患者麻醉恢复期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在疼痛、不适等刺激下,更易出现躁动。吸入麻醉是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10]。我们多选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法,并尽量避免使用引起术后躁动的药物,这可能是术后躁动发生率低的原因。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手术时间长,输液/血量大,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手术室环境,麻醉药物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使患者体温降低,造成药物代谢缓慢、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发生苏醒延迟。手术操作造成患者脑组织损伤、脑缺血、脑血肿或脑水肿亦是导致患者苏醒延迟的因素。既往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期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为1.4%[11],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在苏醒延迟的10例患者中,有2例CT示脑缺血。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和意识变化。在治疗血压增高预防颅内出血的同时也要防止血压低造成脑缺血。

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要维持血压稳定,关注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误吸风险,同时密切注意意识变化,及早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Benabid AL,Chabardes S,Mitrofanis J,et al.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J].Lancet Neurol,2009,8(1):67-81.DOI: 10.1016/S1474-4422(08)70291-6.

[2]van der Maarel-Wierink CD,Vanobbergen JN,Bronkhorst EM, et al.Meta-analysis of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frail elders[J].J Dent Res,2011,90(12):1398-1404.DOI:10.1177/ 0022034511422909.

[3]Manning L,Robinson TG,Anderson CS.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neurological emergencies[J].Curr Hypertens Rep, 2014,16(6):436.DOI:10.1007/s11906-014-0436-x. [4]Higuchi Y,Iacono RP.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fter 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J]. Neurosurgery,2003,52(3):558-571.

[5]Krygowska-Wajs A,Furga?a A,Laskiewicz J,et al.Early diagnosis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id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J]. Folia Med Cracov,2002,43(1/2):59-67.

[6]Latz B,Mordhorst C,Kerz T,et al.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after craniotomy: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J]. J Neurosurg,2011,114(2):491-496.DOI:10.3171/2010.9. JNS10151.

[7]Bergese SD,Antor MA,Uribe AA,et al.Triple therapy with scopolamine,ondansetron,and dexamethasone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moderate to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otom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a pilot study[J].Front Med(Lausanne),2015,2:40.DOI:10.3389/fmed. 2015.00040.

[8]Zhou M,Popovic M,Pasetka M,et al.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focus on palonosetron[J].Ther Clin Risk Manag,2015,11:713-729.DOI: 10.2147/TCRM.S68130.

[9]Citerio G,Pesenti A,Latini R,et al.A multicentre,randomised, open-label,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equivalence of inhalational and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during elective craniotomy[J].Eur J Anaesthesiol,2012,29(8):371-379.DOI:10.1097/EJA. 0b013e32835422db.

[10]刘展.成人全身麻醉下鼻道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21):1881-1885.DOI:

10.13201/j.issn.1001-1781.2015.21.010.

[11]李学斌,王会文,侯春梅,等.神经外科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

症回顾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4):452-455. DOI:10.3969/j.issn.1672-6731.2010.04.013.

(收稿日期:2016-07-11)

(本文编辑:张莉)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 (2020)要点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PD的药物治疗显效明显,但经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后,逐渐出现疗效减退及运动并发症。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是在脑内核团或特定脑区植入刺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1987年,法国Benabid将DBS应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至今已逾30年。该疗法于1998年在我国首次使用,目前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开展。 DBS疗法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需要接受DBS疗法的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一、患者的选择 (一)PD的诊断 原发性PD的诊断符合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或符合2015年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MDS)原发性PD的诊断标准。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 原发性PD,或者遗传性PD、各种基因型PD,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 2. 药物疗效已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3.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 4.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5. 除外严重的共存疾病:(1)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2)有严重(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3)有医学共存疾病影响手术或 生存期。 (三)术前评估 DBS术前需进行系统评估,评估PD患者的运动症状、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生活能力等要素。

(四)手术时机 1. 病程:原则上,病程≥5年的PD患者建议行DBS手术治疗。病程<5年,但符合原发性PD临床确诊标准的患者,手术适应证明确,建议病程放宽至4年。以震颤为主的PD患者,经规范的药物治疗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经过评估后建议放宽至3年。 2. 病情严重程度:有“开关”现象的症状波动患者,关期的HoehnYahr 分期为2.5~4.0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 年龄:手术患者年龄通常<75岁,若患者身体状态良好,建议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团队 (二)靶点选择 (三)手术步骤 三、术后管理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普外科)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体位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外伤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老龄人,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发病少见。大多缓慢发病,渐渐发展。病程可逾数年甚至数十年。 1阴虚动风 滋阴熄风。大定风珠加减。干地黄15g,白芍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甘草6g,麻仁10g,生龟板20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10g,阿胶15g(烊化),鸡子黄1枚。 方中以阿胶、鸡子黄滋养阴液熄内风,生白芍、干地黄、麦冬以滋阴柔肝,壮水涵木;生龟板、鳖甲滋阴潜阳,牡蛎平肝潜阳,麻仁生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收敛真阴,与炙甘草相配,又酸甘化阴。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可加黄柏、丹皮以清热降火;若震颤重者可加钩藤、天麻、僵蚕、全蝎平肝熄风;兼有血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祛瘀通络。 2血虚动风 养血熄风。四物汤合止痉散加减。川芎15g,丹参15g,当归20g,熟地黄15g,白芍20g,阿胶15g(烊化),全蝎10g,蜈蚣2条。 方中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白芍养血柔肝,川

芎、丹参活血养血;全蝎、蜈蚣熄风通络。震颤甚者,可酌加白僵蚕、天麻,以平肝熄风;失眠者加生龙齿、炒枣仁,远志以养血安神;大便干结者可加肉苁蓉,当归、首乌,以养血润肠通便;如舌边见瘀斑者,可酌加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3肝阳化风 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石决明30g,钩藤15g,杜仲20g,天麻15g,川牛膝20g,栀子15g,夜交藤20g,朱茯神15g,僵蚕10g,全蝎10g,竹沥15g,胆南星10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平肝潜阳,以加强熄风之效;僵蚕、全蝎、胆南星熄风止痉;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杜仲补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竹沥清热化痰。若阴虚症状明显可加用女贞子、黑芝麻、枸杞子补肝肾;若震颤较重加用生牡蛎、磁石以重镇潜阳。 4脾虚动风 益气(补血)熄风。醒脾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甘草6g,天麻15g,全蝎6g,僵蚕10g,胆星10g,木香6g,薏苡仁20g。 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益气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天麻、胆南星、钩藤、僵蚕、全蝎熄风通络,木香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若血虚者加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以养血和营;若兼有血瘀者,可加红花、桃仁、鸡血藤以活血通络;若痰多,胸闷,恶心呕恶,纳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修订版)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帕金森病中西医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 病名诊断 统一病名为老年颤证,相当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 1)主症: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2)兼症;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挺,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发病年龄在5 5岁以上。 4)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为老年颤证。 2.西医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2006年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一)符合帕金森症的诊断 1.运动减少: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 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1)肌肉僵直;(2)静止性震颤4一6 Hz;(3)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小脑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二)支持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下列3项或3项以上的特征 1.单侧起病; 2.静止性震颤; 3.逐渐进展; 4.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 5.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一100%)

6.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的异动症; 7.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或5年以上; 8.临床病程10年或10年以上。 (三)必须排除非帕金森病 下述症状和体征不支持帕金森病,可能为帕金森叠加症或继发帕金森综合征。 1.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帕金森病特征的阶梯状进展; 2.反复的脑损伤史; 3.明确的脑炎史和(或)非药物所致动眼危象; 4.在症状出现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或)多巴胺耗竭药; 5.1个以上的亲属患病; 6. 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 7.接触已知的神经毒类; 8.病情持续缓解或发展迅速; 9.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 10.发病3年后,仍是严格的单侧受累; 11.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垂直凝视麻痹、共济失调,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早期即有严重的痴呆,伴有记忆力、言语和执行功能障碍,锥体束征阳性等。 诊断:首先是症状诊断(运动或非运动),考虑是否符合帕金森症(Parkinso nism)及其可能的原因,然后考虑是否符合帕金森病及其严重度。

脑深部电刺激置入术

脑深部电刺激置入术护理 (一)概念 脑深部电刺激置入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及神经电生理记录技术准确标定脑内的相关核团,将一根非常柔软的电极放置于靶点,外接一个电刺激程控器和电源,通过体外遥控调整高频刺激参数,抑制相应脑区异常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达到全面控制症状的目的。 (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病情评估详细了解起病时间和起病形式、首发症状;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评估有无神经功能受损。 2、一般护理鼓励患者采取主动舒适的卧位,维持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进行床旁、房间内运动,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指导患者家属挟制进行肢体功能活动。 3、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质的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槟榔等。 4、症状护理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教会患者用手势、字、画等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吞咽困难者应取半卧位进食,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速度宜慢,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鼓励患者进行鼓腮、撅嘴、吹吸等动作以锻炼和改善面部表情,锻炼面肌。 5、用药护理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均存在长期服药后疗效减退、不良反应明显等特点,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认真观察及记录用药情况(药名、剂量、时间、症状缓解的时间)、副作用出现的时间、类型、次数及有无精神症状等,以便医师能合理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患者及家属盲目用药。手术前3天遵医嘱将口服药逐渐减量,至手术前1天完全停药,以免药物影响掩盖症状,影响术中对效果的观察。 6、心理安抚与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帕金森病的病情变化与形象改变,合理解释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合理用药及护理措施,以争取达到最佳疗效。 7、做好安全防护,活动时注意防跌倒、坠床、烫伤等意外,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时应拉好床档,尽量避免使用约束带。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2020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解读

2020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 解读 2012年第一版《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发布,对于规范我国DBS的手术开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外相关指南的更新,人们对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于2020年发布。 此版共识是在国家“十三五”课题支持下,由27所医院、5大领域、39位专家共同完成,与旧版相比,新版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前沿。 共识正文分为四部分: 患者选择:更精准、更科学、更人性化; 手术治疗:步骤描述更详细具体,增加靶点选择指导; 术后管理:涉及药物、程控、康复、护理及患者教育;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增加对DBS相关并发症预防、处理的建议,包括手术、硬件、刺激相关并发症。 此外,第二版专家共识包含3个附录: 附录1术前评估:详细介绍评估内容及应用量表,涉及左旋多巴反应性评测、头颅结构的影像学检查、神经功能障碍的整体评估、Hoehn-Yahr分期、运动并发症评估、认知功能评测、神经心理评估、自主神经功能评测、其他非运动症状评估、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服药情况和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换算等; 附录2手术步骤和靶点精准定位:对术前准备阶段、电极植入阶段、植入延伸导线和脉冲发生器及靶点坐标的影像学定位、入颅点及植入电极的角度轨迹、MER辅助靶点功能定位进行详细规范,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外科进行手术; 附录3术后药物管理:包括DBS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建议、DBS术后药物治疗与程控关系、DBS术后药物调整次序和原则。 手术治疗 1. 手术团队

新版专家共识阐述了建立团队的必要性,在神经内外科、心理科和精神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科、影像科和麻醉科(必要时)。 (1)为了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手术的风险与近远期疗效以及确定最佳手术靶点,有必要建立一支DBS团队。 (2)团队至少由神经内、外科医生组成,必要时还应包括内科、心理科、精神科、康复科、影像科及麻醉科医生或相关技术人员等。 2. 靶点选择 此部分为新版专家共识新增内容。靶点选择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一环,共识指出,不同靶点总体有效,各有侧重,可根据患者需要、治疗目的进行选择。 位于基底节环路的丘脑底核(STN)、苍白球内侧核(GPi)是最常用靶点。两者均能改善PD的运动症状,在改善药物波动引起的运动障碍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同样有效。 STN-DBS在减少多巴胺能药物方面更有效; GPi-DBS对异动症的改善可能优于STN;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微创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以及并发症要小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但是,由于其所特有的特点决定其有可能产生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气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的来源于手术本身,有的来源于麻醉的处理不当。微创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是对麻醉医生围麻醉期管理相当关键。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发现术中发生的意外。 一气胸 气胸是微创手术比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一些腹腔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腹腔镜下膈疝修补等手术中。在一定的麻醉深 度肌肉松弛良好条件下下,病人突然发生大幅度心率加快,与此同时气道压力升高,一定要首先考虑可能发生气胸。一方面,马上停止人工气腹,排净腹腔内气体。另一方面,听一侧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发生气胸的主要原因有术者术中分离腹腔粘连时伤及胸膜以及气管插管误入一侧支气管,潮气量过大造成。 二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是长时间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体格肥胖的老年病人。主要是因为气体经穿刺锥进入皮下,轻度的皮下气肿一般无需处理,术后很快自行吸收。而类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等手术,术中需要头低足高位,有时会有大量气体通过穿刺锥进入皮下,遍布前胸、乳房、颈部甚至面部眼睑。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病

人存在因二氧化碳蓄积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 排净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局部加压使气体尽量排除,过度通气同时更 换新鲜的钠石灰。 三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是腹腔镜手术中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但绝对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很多外科医生造人工气腹时不再使用气腹针,所以产生气体栓塞的主要原因为人工气腹压力过高、病人术中血压过低、手术创面优活动的静脉断裂出血点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等。治疗原则为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控制气体输入和扩散。具体措施包括立即解除人工气腹、吸入纯氧、左侧卧头低位通过中心静脉插管抽出中央静脉右心房内气体、高压氧治疗。如发生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处理。 四二氧化碳蓄积 二氧化碳蓄积是腹腔镜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后一小时以上的手术。在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下,当病人术中心率血压持续缓慢增高时,首先考虑人氧化碳蓄积。主要的原因还是吸收过快而排除缓慢。此时应及时降低人工气腹压力,更换新鲜的钠石灰的同时过度通气。必要时血气分析来明确诊断。 五反流误吸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抗帕金森病药(精选试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抗帕金森病药 1、下列属于中枢性抗胆碱药的是() A.山莨菪碱 B.后马托品 C.阿托品 D.苯海索 E.以上都不是 2、苯海索不宜用于() A.不能耐受左旋多巴 B.重症患者 C.轻症患者 D.禁用左旋多巴者 E.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3、男,50岁,患帕金森病用L-dopa治疗,最终每日用到4g,两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为加强营养自行服用多种维生素,其中有VitB6每天50mg,两天后病情明显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VitB6加速L-dopa的外周代谢 B.VitB6加速L-dopa从肾脏排出 C.VitB6化学上与L-dopa拮抗

D.VitB6生理上与L-dopa拮抗 E.VitB6减少L-dopa中枢脱羧 4、肌肉僵硬,运动不自由,继而手颤,宜选用() A.吲哚美辛 B.氯丙嗪 C.米帕明 D.左旋多巴 E.安坦 5、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中乙酰胆碱的作用 B.阻断多巴胺受体,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的作用 C.兴奋多巴胺受体,增强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的作用 D.兴奋中枢的胆碱受体,增强黑质-纹状体通路中乙酰胆碱的作用 E.抑制5-羟色胺在脑中的生成和作用 6、下列关于苯海索的作用,错误的是()。 A.阻断胆碱受体 B.抗震颤效果好 C.外周抗胆碱作用弱 D.在脑内生成DA

E.用于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7、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特点是()。 A.1~2周起效 B.对重症帕金森病疗效好 C.对肌肉强直效果好 D.对震颤疗效好 E.用于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 8、卡比多巴的作用是()。 A.在脑内多巴胺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DA B.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受体 C.抑制NA再摄取 D.阻断M受体 E.抑制多巴脱羧酶

麻醉常见并发症诊断的处理

第十二篇麻醉常见并发症诊断的处理 一、恶心、呕吐 (一)主要原因 1.病人因素 (1)饱胃病人; (2)青年女性和儿童 (3)肥胖病人; (4)术后给予阿片类药物; (5)以往麻醉后恶心、呕吐的病人; (6)患有晕动症的病人。 2.手术因素 (1)腹腔镜手术; (2)五官科手术; (3)上消化道手术; (4)急诊手术; (5)妇科手术。 (二)预防 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 2.术前免用阿片类药物; 3.使用较少引起恶心、呕吐的全麻药物,如异丙酚; 4.全麻诱导时避免胃胀气,如已经发生,应放置胃管,吸净胃内容

物; 5.椎管内麻醉时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治低血压; 6.腹腔镜手术后应将腹腔内二氧化碳尽可能排放干净; 7.预防性使用镇吐药; 8.搬运病人时做到轻、快、稳。 (三)常用镇吐药(见PONV预防指南) 二、气管插管并发症 (一)插管时发生 1.心血管反应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2.损伤牙齿、齿龈、唇、舌、鼻腔、鼻咽和口咽、会厌、气管 3.插管插管困难、导管插入食管、导管插入支气管 4.其它危险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反流误吸 (二)导管原因 1.导管固定不当导管成角、阻塞、导管与呼吸机接头脱落、导 管脱出。 2.其它支气管痉挛、病人咬管、导管气囊漏气 (三)拔管后发生 1.早期并发症: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上呼吸道梗阻、反 流误吸、声带麻痹和咽痛等、杓状软骨脱位等。 2.晚期并发症鼻腔插管后菌血症、喉溃疡、气管狭窄。 (四)预防

1.术前气道评估。 2.择期手术术前禁食,急诊手术前服用制酸剂。 3.插管前给氧。 4.使用大小恰当的气管导管。 5.插管前麻醉要有足够深度,避免浅麻醉。必要时插管前使用艾司 洛尔、拉贝洛尔和利多卡因等预防插管时心血管反应。 6.插管时做到轻快、准确,减少损伤。有出血倾向的病人避免鼻腔 插管。气管导管外壁应涂抹润滑剂。 7.插管后仔细听诊两侧胸部,同时注意导管深度。 8.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固定后再次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9.气囊充气适度,避免气囊过度充气压迫气管。 10.拔管应严格掌握指征。 11.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应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如确实有杓状软 骨脱位,应立即处理。 12.ICU的病人难以难受长时间口腔气管插管,需要长时间呼吸支持 的病人可考虑气管造口。 三、寒战 (一)原因 1.低温。 2.术中使用吸入全麻药。 3.硬膜外阻滞后寒战,发生机制不明。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要点

(3):183-187.DOI:10.3969/j.issn.1007-9688.2011.03.006. [11]张波,闫雪莲,王秋梅,等.重视老年人多重用药问题[J].中华 老年医学杂志,2012,31(2):171-174.DOI:10.3760/cma.j.issn. 0254-9026.2012.02.024. [12]闫雪莲,刘晓红.解读评价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标准:2012修 订版Beers标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2):44-47. DOI:10.3969/j.issn.1672-3384.2013.02.008. [13]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5Beers Criteria Update Expert Panel.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5Updated Beers Criteria for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in Older Adults[J].J Am Geriatr Soc,2015,63(11):2227-2246.DOI:10.1111/jgs. 13702. [14]Hanlon JT,Schmader KE,Samsa GP,et al.A method for assessing drug therapy appropriateness[J].J Clin Epidemiol,1992,45(10): 1045-1051. [15]Hanlon JT,Schmader KE.The Medication Appropriateness Index at20:Where It Started,Where It Has Been,and Where It May Be Going[J].Drugs Aging,2013,30(11):893-900.DOI:10.1007/ s40266-013-0118-4. (收稿日期:2016-03-11) (本文编辑:张莉) 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 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 王会文张雪梅侯春梅房辉吕玉梅韩如泉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869例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中位苏醒时间为15(0~30)min。869例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高血压133例(15.3%),心律失常99例(11.4%),苏醒期躁动76例(8.7%),呼吸道梗阻24例(2.8%),术后恶心呕吐(PONV)18例(2.1%),低氧血症17例(2.0%),疼痛10例(1.2%),苏醒延迟 10例(1.2%),寒战3例(0.3%),低血压1例(0.1%)。1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233/869),≥2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9%(86/869),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7%(319/869)。患者转出麻醉恢复室时改良Aldrete评分情况:≥9分849例(97.7%),≤8分20例(2.3%)。结论帕金森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有特殊性,要保持循环稳定、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误吸的发生,针对性预防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帕金森病;手术后并发症;电刺激;麻醉恢复期;回顾性研究 Analysis on common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ang Huiwen,Zhang Xuemei,Hou Chunmei,Fang Hui,Lyu Yumei,Han Ruquan.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an Ruquan,Email:ruquan.han@https://www.doczj.com/doc/6614212533.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Methods The complications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869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median recovery time during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was 15(0-30)min.The complications of869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ere hypertension in133 cases(15.3%),arrhythmia in99cases(11.4%),agitation in recovery period in76cases(8.7%), respiratory obstruction in24cases(2.8%),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in18cases(2.1%), hypoxemia in17cases(2.0%),pain in10cases(1.2%),delayed emergence in10cases(1.2%),shivering in3cases(0.3%),and hypotension in1case(0.1%).The incidence of1complication was26.8% (233/869),the incidence of≥2complications was9.9%(86/869),and the total incidence of DOI:10.3760/cma.j.jssn.1673-4904.2016.10.012 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通信作者:韩如泉,Email:ruquan.han@https://www.doczj.com/doc/6614212533.html,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20)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2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等非运动症状。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是其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贯穿疾病全程,该药物在PD晚期可诱发运动并发症,增加疾病的致残性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PD治疗的重点与难点。PD运动并发症是指随着疾病进展和药物治疗而出现的临床异常表现,主要类型包括运动波动和异动症。 中西医在PD运动并发症的诊疗中各有优势,但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为了提高PD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西医诊疗PD运动并发症的优势,更好地指导我国PD的临床实践,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系统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筹)组织国内中西医领域从事PD和脑病研究的专家,在以往中国PD治疗指南基础上,综合近年来PD运动并发症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中西医结合的常用疗法,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疗效、风险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而形成此专家共识。此共识仅为学术性指导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和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诊疗。

1.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我国PD患者运动并发症中“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5%和10.3%。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依据目前研究现状,可将其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前者包括药物使用的起始时间、种类和方式等,后者包括年龄、性别和临床亚型等。 2.临床分型 2.1 运动波动 运动波动指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及药物的长期治疗,患者对药物产生波动性反应,依据其临床表现与给药周期的关系,可分为“剂末”现象、“开”期延迟或无“开”期、“开-关”现象和“冻结”步态4型。 2.1.1 “剂末”现象 这是PD治疗中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运动并发症,指患者对一剂多巴胺能药物的反应在服用下一剂药物之前会减弱(通常少于4h),并出现相应的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震颤、僵硬以及起坐困难等)或非运动症状(如疼痛、感觉异常、抑郁、焦虑、静坐不能以及重复刻板动作等)。再次给药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有时仅持续1-2h)。“剂末”现象中症状的波动与给药周期相关,可以预测。

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肌张力障碍是位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之后的第三大运动障碍疾病,致残率高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传统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为: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学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肌张力障碍的定义已更新为:一种由肌肉不自主间歇或持续性收缩所导致的异常重复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异常重复运动及异常姿势呈现扭曲样、模式化特点,可合并震颤;随意动作可诱发或加重不自主动作及异常姿势,伴有“溢出”肌肉的激活。肌张力障碍作为不自主运动的形式,还可伴有以下特征:不自主运动、动作特异性、缓解技巧或策略(感觉诡计)(sensory tricks or gestes antagonistes)、镜像肌张力障碍、零点、溢出或泛化、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其治疗策略的制定主要依据病因学分类及临床特征。 以往,肌张力障碍根据起病年龄(早发型、晚发型)、症状分布(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全身型)以及病因(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叠加、遗传变性病、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或症状性)进行临床分型。其中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指不伴其他潜在病理改变的单纯型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指伴有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肌张力障碍。由于该分类的局限性,2013年以后学界普遍接受以临床特征及病因两大主线为基础的新分类法。按临床特征分类包括:发病年龄(婴幼儿期、儿童

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晚期)、症状分布(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全身型)、时间模式[包括疾病进程(稳定型、进展型)和变异性(持续型、动作特异型、发作型、日间波动型等)]、伴随症状(单纯型、复合型、复杂型)。按照病因学分类包括:神经系统病理性(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证据、有结构性病变证据、无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或结构性病变证据)、遗传或获得性、特发性。 需要特别指出,现有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中,患者的纳入标准大多依据2013年之前的病因分类方法。为忠于原文献,在引用相关结果时,本共识沿用了传统分类方法。但是,在之后的适应证阐述中本共识采用新的分类方法进行说明。新分类中,临床特征表现为单一肌张力障碍伴或不伴震颤(单纯型)的遗传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可认为等同于传统分类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DBS被认为可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重复运动、异常姿势和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预防由于长期重复运动及姿势异常而继发的肌肉挛缩、肌腱关节畸形亦有作用。2003年,DBS疗法相继被欧盟以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 n 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2002年,我国首次将DBS疗法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并于2003年在美国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年会上报告。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 n d Drug

全麻手术常见并发症

全麻手术常见并发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常见并发症 呼吸系统:占麻醉总并发症的70%。常见的有: 1、呼吸暂停: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尤其使用硫喷妥纳、丙泊酚或氯胺酮施行门诊小手术、眼科手术、人工流产及各种内镜检查者;临床表现为胸腹部无呼吸动作. 2、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 3、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40cmH2O) 4、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预防:术前禁烟2~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 5、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 6、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至心搏停止等。

循环系统 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故术中应加强观察、记录,当病人血压>140/90mmHg时,即应处理;包括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 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所致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 3、室性心律失常 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 5、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 6、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苏醒期躁动多与苏醒不完全和镇痛不足有关。预防:正确施行苏醒期操作,并于拔管前应用肌松药拮抗剂,补充镇痛药及避免低体温。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的探讨 王尔松,季耀东,胡锦,王晨,姚慧斌,呼建文,江澄川 【摘要】目的从蛋白组学的角度探索脑深部电刺激(DBS)与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否类同。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测定3例行双侧丘脑底核DBS治疗的帕金森病病人脑脊液中蛋白,在手术前(未干预组)、手术7d后但未刺激前(微毁损组)和刺激1周后(DBS组)的表达变化。另留取3例非中枢系统疾病病人的脑脊液蛋白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未干预组和微毁损组、未干预组和DBS组、微毁损组和DBS组的组间比较分别发现14、18和13个明显差异蛋白点。除3个蛋白点外,未干预组和微毁损组与未干预组和DBS组的组间蛋白差异点完全不同;且在这3个相同的蛋白点中,两个蛋白点呈相反方向表达。结论结果初步提示DBS与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不相同。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毁损术 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22X(2012)03-0107-03 Study of mechanism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Wang Ersong1,Ji Yaodong1,2,Hu Jin2,Wang Chen2,Yao Huibin1,Hu Jianwen3,Jiang Chengchuan1,2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Jin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540,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40,China; 3.Research Center for Proteome Analysis,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20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echanisms between 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and lesioning oper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P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omics.Methods The protein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s were assayed before operation(nonintervention group),the7th day after operation with no stimulation(slightly-lesioned group),and1week after stimulation(DBS group)respectively,in3patients with PD who had undergone bilateral subthalamic nucleus DBS.And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s taken from3patients with n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serv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DIGE)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in change.Results There were14, 18,and13significantly altered protein spots between 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slightly-lesioned group,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DBS group,slightly-lesioned group and DBS group respectively.Within these altered protein spots from nonintervention/slightly-lesioned groups and nonintervention/DBS groups,there were only three identical protein spots in paired groups,of which two were regulated in different ways.Conclusions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ole of DBS for PD is probab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esioning. Key words:Parkinson disease;deep brain stimulation;lesioning operation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因安全、可逆、效果好等优势,已逐步取代丘脑核团毁损术,成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但其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DBS开启前常发生“微毁损效应”,其发生机制与毁损术相似。因此,监测微毁损后和DBS后有效指标可初步判断DBS治疗机制是否与毁损术类同。蛋白质浓度和结构的变化往往是疾病发生或治疗干预的结果,监测蛋白质可揭示疾病发生或治疗干预的内在机制[2-3]。因此,本研究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DIGE)技术,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在手术损伤(微毁损)后和DBS后的变化,初步探讨DBS治疗的可能机制,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例行双侧丘脑底核DBS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脑脊液作为研究组,另取3例非中枢系统疾病病人的脑脊液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DBS手术指征:参照Benabid[4]制定的筛选标准。先进行植入电极(Model3389,Medtronic Inc,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编号:04dz14005;10140903500);上海交通大学基金资助(编号:YG2010MS40) 作者单位:2005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王尔松、季耀东、姚慧斌、江澄川);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季耀东、胡锦、王晨、江澄川);200031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蛋白质组研究分析中心(呼建文) 通讯作者:江澄川,Email:jiangcc1987@https://www.doczj.com/doc/6614212533.html, ·临床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