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课异构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同课异构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同课异构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同课异构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同课异构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教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68-69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面值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使学生在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面值1元以上的人民币,能正确进行换币,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教学准备:课件、布娃娃、练习本、尺子、铅笔、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认识了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多媒体出示:

考考你:1元=()角 1角=()分

60角=()元 7角=()分

我会换:1张可以换()张。

1张可以换()张。

1张可以换()张。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面值更大的人民币,认识面值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师生互动认币

教师出示1张5元的人民币,学生拿出和教师同样的人民币,提问:这是多少钱?

(5元)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言)5元是多少个1元?(指名学生说)认识10元,并说一说10元是多少个1元?多少个5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20元、 50元、100元。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师:我们认识了1元以上的人民币,我们一起来了解商品的价格。

出示第1题商品及价格,指名学生说出商品及价格。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能把商品的价格和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题,指名学生说出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在说一说括线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范读题,学生再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提示如果有困难的前后桌可以换一换。

集体交流,重点讲解第(4)题,可以请学生上台直观操作是怎么换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教师开了一个玩具店,我们一起去看看。(教师出示两个布娃娃,价格分别为30元、40元)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指名学生说问题,并列算式计算)

出示第4题,指名学生读题。提问有几个问题?(2个)

(1)买一个计算器和一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元?

怎么求?求一共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一个计算器比一台收音机便宜多少元?

提问:你认为解决这一个问题,哪一个词比较关键?(便宜)是什么意思?(少)把少代替便宜把问题再读一遍。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5.想想做做第5题

(1)师:老师的玩具店来了一个新朋友——喜羊羊,它的价格罗老师忘了,但是老师记得当时我买的时候付了50元钱,营业员找了我20元,你们能帮帮罗老师算算一个喜羊羊应该多少钱吗?(指名两名学生上台表演付和找钱)学生根据付钱和找钱列式算出喜羊羊的价钱。

师:小红和罗老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买了一个足球,你能根据小红付的钱和营业员找的钱算出一个足球多少元吗?

(出示图)提问:小红付了多少钱?营业员阿姨找了多少钱?自己算算一个足球多少元?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小红买了足球,准备在买一些学习用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价格:

教师出示商品,学生说出价格。

(1)买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几角?

小红要买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几角?怎么求?指名学生说一说,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2)买一把铅笔刀,付出1元,应该找回几角?

指名学生说应该找回几角?你是怎样想的?解决这一道题,你认为应该第一步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付出的钱单位是元,而铅笔刀的价钱是角,问题求的是找回角,所以要把1元化成10角。)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之间完成,一人提问题,另一人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口头作业:回家去商店看看10元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

板书设计: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说课稿: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基础上进行的,在认币方面学生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元角分的关系,换币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导入的时候,就复习了元角分的关系及变式,如何去换币。在教学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基本都认识,所以这一部分知识可以稍微快一点,让学生拿出和教师同样面值的人民币说说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引导学生说出5元是多少个1元?10元是多少个1元?多少个5元?等等(每拿一张说一张,拿和说的顺序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通过这样的引导为后面想想做做第3题做铺垫。想想做做第1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然后连一连。第2题,主要使学生会计算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在一起怎么表示不同的金额。第3题的换币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特别是第(4)题:一张50元可以换几张20元和几张10元?通过创设实际的购物情境(教师开的玩具和文具店)为后面想想做做的第4、5、6题做准备。使学生在实际的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既能激发学生

面的4、5、6题就会相对轻松。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基础上进行的,在认币方面学生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元角分的关系,换币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导入的时候,就复习了元角分的关系及变式,如何去换认识的人民币。新课的时候在引导认识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时只讲了从面值上的数去辨认,没有讲到还可以从颜色去辨认。或者让学生也了解人民币的背面。在引导学生说出5元是多少个1元时,应该重点引导让学生用数的组成来理解,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我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可能有时候词不达意,比较啰嗦,或者发生口误,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62766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f isomerism in the same class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一) 为期一周的同课异构活动结束了。回顾这次的活动让我首先明白作为一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想在教书育人的这个行业上有所进步。只有和同行比一比才能知道自己的优劣之处。在这次比赛中发现我们理科组的赛课老师各有千秋。而且在评课的时候百家争鸣,每位老师对我的长处以及不足点评的很透彻。使我毛色洞开,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所以我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与我珍贵的点评和建议。下面我就这次课赛做个人小结。 一、说课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其他老师相比我的优点是《说课稿》的设计格式、内容规范在内容方面比较充实。教材分析言简意赅;依据学情分析,重难点的设计合理。这一点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说教学流程着一过程中,我能清晰的表达出我的教学思路和对一些细节性问题的解决很明了。并说出突破重点以及攻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这成功之处为我以后的课赛做好铺垫。我将会去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是在说课环节当中语速的把握不够好,没有脱稿。 二、讲课环节 这一环节当中我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实验做的成功。因为我的课题是《光的色

散》当天的天气好。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每组实验的现象很明显。为接下来的几个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实验的成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加之我的点拨学生很容易掌握了光的色散相关知识。另外我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我的课堂。是学生在课堂上组内讨论积极,及时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回答。这节课的整体表现是我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但是不足之处是我在驾驭课堂是方法不当。没有让所有学生跟着我的思路。我讲下一个实验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还在玩上一个实验的器材。在讲课这个环节上得失败让我明白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够好,这是我以后加强锻炼的地方。 三、评课环节 在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以及教研主任陈老师和刘副书记及时的点评了我的课。我觉得他们点评的很到位。而且刘副书记还给我提出一些宝贵的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办法。 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我希望以后我们学校能够多举办此类活动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二) 本活动我们教研组有次七位老师,只有我是新老师,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我组教师风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也是我成长了很多。我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如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案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 案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教学设计 开阳一小:何知英 一、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商场购物的情景引起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心理需要,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安排。第一部分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并告诉学生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然后在购物问题中认识1元=10角,并以此推想1角=10 分。第二部分认识5角、2角、5分、2分的人民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参与1元币与5角币、2角币的换币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想想做做”安排了一些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题继续让学 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把商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连线,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第3题和第5题都是取币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在各种角币中取出5角和8角钱,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第4题让

学生根据几种文具的价钱讨论并解决实际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积累购物经验。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本班有学生49人,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多学生都能每天拿到5角到2元不等的零花钱。因此,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不陌生。基于此的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设计,以本课例题情境图,练习的情境图,各种练习为蓝本,编造了笑笑买生日礼物,笑笑存钱,笑笑集邮,笑笑得到妈妈的奖励这样一个故事,数学问题出现在故事的每个情节中,目的是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于数学学习中。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注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接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篇一: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本活动我们教研组有次七位老师,只有我是新老师,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我组教师风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也是我成长了很多。我对本次活动的感悟如下: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教研水平。 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认为,同行间应以“同课异构”为契机,更多交流与互动,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升级,使全校教学工作全面开花,培养出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让教学成为教师工作的乐趣,让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让教育成为教师自我实现和完善的舞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甚至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如此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角色不同。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把自己看作“教”者、“问”者、“师”者,一切从自己的意志出发,问题教师提,发言教师点,内容教师定,学习方式教师选,学习过程教师控,学习结果教师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劳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而如果老师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教”者、“师”者、“问”者,也把自己当作“学”者、“思”者、“听”者、“参与”者,不仅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更承担开启学生心智的重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学是激发还是压抑学生学习兴趣;是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反思合肥市方桥小学程彩霞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这个经验都是零散的。记得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基于这样的理念,备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前,我又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不仅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还发现多数学生在买东西时付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较难。就这样,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准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还不错。把成功之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多说,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如

同课异构学习心得

国培“同课异构”学习心得 ,月2号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地点在授田英才学园,时间是一天。这一天,我听了七节课,上午的几个老师共同讲了《简单的排列》,下午的老师讲了《策略与方法》。每几节相同的课,老师们都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精彩有目共睹,感受因人而异。作为旁观者,结合自身的体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堂的追求是什么?几位老师给出了答案:实效。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有一个多轮回。大家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也有了一些质的转变。几位老师的课堂都没有太多“精彩”的情境创设和“轰轰烈烈”的合作学习等外在形式,没有热闹,却很有实效。这也给了数学课堂一些思考。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提升的更多的是什么?其实是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内涵。一个人美是由内而外的,数学课的美也应是这样。 2、几堂课很好地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我的理解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服务的。几堂课都从学生身边的数学导入学习,又通过一些生活事例丰富了这一数学知识和内涵,使数学远远高于生活,但又是可以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尤其是索娜老师的课,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不断涌现精彩。同时,也避免了学生思维的狭隘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会了知识的转化,这必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几位老师正是对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了充分的了解,用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存储的宝库,学生的智慧也就源源不断地往外涌了。 3、怎样的数学课有味?深度。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等特征。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就必然是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的。每一个数学问题、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学生都齐刷刷地举手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如果是这样,表明了什么问题?目标定位有问题。为什么会有问题?有没有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果没有充分地预设学生,又怎么可能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获得不同的体验呢?可喜的是,几位老师都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充分刺激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不是教师强给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迫切需求,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终于茅塞顿开,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全被数学世界的精彩所迷住。这样的经历,对学生而言是真实而深刻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数学。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不也一样吗? 那么,是不是问题提出去,学生三三两两地举手,就是有深度的课堂?当然不是。这就考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课堂教学的组织、数学语言的提炼等多方面的因素。 4、学生的学习成果该怎样呈现?有学习就有成果,教师展现的学习成果一般都具有典型性:成功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导向、总结;失败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帮助、完善。总之,这些成果既有教师课前预设的,也有当堂生成的。用得好,课堂因生成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1) 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带给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也感谢讲课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听完了13堂课,使我受益匪浅,向跨学科的各位教师和外语组同仁学习到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 下面是我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想和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反思: 一、同课异构的感想 透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忙,它能够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透过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透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带给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二、本学科同科异构的反思 优势: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程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2、较好运用我校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以学生成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时时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潜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正规。 当然老师们的课堂上的精彩部分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感受最深,今后还要继续学习,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三、个人授课后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透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

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 认识一元以上的人民币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2.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2.完成“想想做做”。 3.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填一填。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5.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6.完成“想想做做”4。 1)先出示第4题第一幅图,买一盏台灯可以臬付钱?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来会一会。先要求会出的钱和所买物品的价钱相同。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再要求会的钱多于的买物品的价钱,她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 2)出示第4题第二幅图,让学生像第1题那样动手付一付。习两样东西可以怎样付钱? 7.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2)如果只买2样,可以买哪些东西?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优秀教案.docx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重点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商场或超市吗?到商场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每个国家使用的钱都不同,谁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盒子,在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师:(课件演示:指着国徽)小朋友们看!在人民币左上角的图案你认识吗?这是什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 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谈话:每个小组的盆里,除了有1元和1角的人民币,还有1分的人民币呢。你能拿出1分的人民币吗?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2、分一分。 谈话: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再拿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很快地认出它们吗? 课件分别出示5角、2角和5分、2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认识元、角、分的关系。 (出示羊羊运动会情景图。) 谈话:羊羊运动会上,喜羊羊它们几个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运动会的冠军,瞧,它们多棒呀!村长软绵绵一高兴给他们每人发了个红包。懒羊羊一摸红包只有一张,它很伤心,都流眼泪了,我们看看是多少。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案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 值的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体验购物过程,学会简单购 物。 3、情感目标:(1)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2)、形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摸红包,认识一元以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排序,揭示学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课本71页连一连。 2、校对,说说连线时怎么想的。 3、换钱活动:完成第3题,对最后一题应着重强调方法,加强理解。 三、购物活动 1、练习第4题:让学生学会找钱,自己列式并汇报。 2、练习第5题:说说要付几张10元,明白其中的含义,全是十元是什么 意思,并加以区分。 3、购买计算器与皮鞋。 (1)、通过讨论,动手拿一拿学具纸币,摆出购买52元台灯的不同付法。 (2)、交流付法。 (3)、思考付法不一样,为什么都正确,师小结。 (4)、思考计算器和录音机的付钱方法,指名交流,生(手势)评价。 (5)、师小结:买一件商品有不同的付法。 4、买球拍及买三种体育用品。 (1)、通过拿学具纸币摆出12元的羽毛球拍的付法,同桌互查。 (2)、指名交流。 (3)、讨论买三种体育用品,最少要用几张10元。

(4)、讨论只带20元,可以买哪两件。 (5)、小结:带够钱才能购买商品。 5、淘气猴购(10元钱)物。 (1)、10元钱可买哪些物品?学会付钱过程中的简单计算。 (2)、指名交流:你想买什么?说说算法。 教师适当指导让好的学生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同课异构的意义与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名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的意义 1、从行动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同课异构”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别由不同教师执教统一课题,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的机会,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促共进作用。通过这种教研,可以发现哪种教学结构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可以在上一次教学的基础上,考量一些对听课教师深有感触的地方及其效果,细究其深层的教育蕴含,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之处,然后对这细节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完善。 2、从“同课异构”的意义来看,专家认为: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个体或群体就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实的教学条件,立足于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优化与重组的建构过程。 3、从词义分析的角度来看,有专家认为,“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和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相同,都忠实于文本;“异”既指不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参考教案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参考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和例2,第67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换币、付币、找币、计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分小组准备一些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出示例1中的第一幅场景图,提问:小朋友,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你们去商场买过东西吗? 揭示课题:买东西要用到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作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从而为接下来的认币、计币、付币活动,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二、认识元、角、分 1.激活经验。 谈话:小朋友,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放着人民币的筐子,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在筐里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和同伴说一说。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2.教学例1。 (1)认识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出示1元、1角和1分的纸币、硬币,谈话:小朋友都认识这几种人民币吗?

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 引导学生说说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可以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进行区分。 小结:1元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但它们的币值是一样的;1角的人民币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它们的币值也是一样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说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很多学生也有过使用小面值人民币购物的经历。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通过交流辨认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逐步提升。】 (2)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出示例1中的第二幅场景图,谈话:请小朋友再看这一幅图,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提问: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如果让你买一本笔记本,你准备怎样付钱呢?请小朋友用筐里的钱付一付。 学生活动后,交流不同的付钱方法。 小结:买一本1元的笔记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10角就是1元。提出要求:你能从1角数到10角吗?1元和10角是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角=10分。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用筐里的1分硬币,数出1角钱。 【设计说明:创设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付币经验。学生自主选择付1元钱的方法,并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付钱方案,能自然引出“1元=10角”,也不难由此类推出“1角=10分”。】 3.教学例2。 (1)出示5角、5分和2分的人民币,提出要求:它们各是多少钱?和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 组织交流后,追问:5角是几个1角,5分是几个1分,2分是几个1分? (2)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提出要求:这里有一张1元的人民币,用它

2020年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2020年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一、同课异构的感想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二、本学科同科异构的体会 优势: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程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2、较好运用我校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以学生成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时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正规。 当然老师们的课堂上的精彩部分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感受最深,今后还要继续学习,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三、个人授课后的体会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不足: 1. 尽管完成了授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可在时间安排上似乎前松后紧,如果前紧后松,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去练习和发挥。 2. 由于阅读课的需求,虽然将答题的策略与方法渗透给学生,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没有进一步的练习这些答题方法,如果能将这些策略加以应用效果会更好。 针对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发挥同课异构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做好课堂教学。 2. 要慎重,更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3. 将学习策略有效地渗透到平日教学的同时,注意对相应策略地训练。 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向各位教师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好。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一些学习心得,还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分享知识,欢迎下载使用!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同课异构的目的意义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主题后,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在结构、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各教师则有所不同,这就

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达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教师把握的:1.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刚才两位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沿着同一轨迹进行的,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微调。在实际教学中,制定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卧龙小学小学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侯营联校教研室组织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5月15、16日观摩了二年级语文老师孔凡俊、王晓霞的课《29 数星星的孩子》,5 月17日观摩了一年级语文老师冯丽娟、付有荣的课《乌鸦喝水》,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亮点: 1、积极参与、认真点评 或多或少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 2、激活了教师的潜能。 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评课的教师通过评课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本身就是进步。上课教师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积极钻研,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王晓霞教师的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冯丽娟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孔凡俊、付有荣老师注重了朗读训练的落实。 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通过这四节课,可看出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 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5、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四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有些环节的设计不明确,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没有有针对性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6~67页第五单元《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本班有学生49人,大部分家庭属于中产,很多学生都能每天拿到5角到2元不等的零花钱。因此,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不陌生。基于此的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点:1、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设计,以本课例题情境图,练习的情境图,各种练习为蓝本,编造了笑笑买生日礼物,笑笑存钱,笑笑集邮,笑笑得到妈妈的奖励这样一个故事,数学问题出现在故事的每个情节中,目的是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于数学学习中。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注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接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在换币中应用进率 五、教学难点 学会等值人民币的交换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元以的纸币、硬币若干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小小一纸,作用可真大,买笔买书买文具都要用到它。(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元以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认识人民币 1.2人小组合作: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如果你认识,就将自己面前的盒子中的人民币拿出来给同桌介绍介绍吧。 看大屏幕,出现一一元纸币,问:这是多少钱?你怎么认识的?主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篇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5篇 学而有用,学而有趣 ——赏析《套中人》“同课异构”教学案例有感 这次远程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各门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观赏了胡慧玲和李丽老师的《套中人》“同课异构”示范课,很受启发,认识到要使课堂有效高效,同组的语文老师就要多上这样的课,使我们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赏析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

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优点是: 1.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 2.在讲授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内容时,利用视频使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直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切实感受。胡慧玲老师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就比较直观。 3.课堂上老师眼里有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讲课好像只是给部分学生讲,达到面向全体,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两位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就关注到每个学生。 4.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不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李丽老师“拓展的内容”就很深入,让学生对“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认识。

心得体会 2020年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2020年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也感谢讲课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听完了13堂课,使我受益匪浅,向跨学科的各位教师和外语组同仁学习到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下面是我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想和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体会: 一、同课异构的感想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二、本学科同科异构的体会 优势: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程构思巧妙,各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讲解细致到位。 2、较好运用我校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以学生成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时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正规。 当然老师们的课堂上的精彩部分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感受最深,今后还要继续学习,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三、个人授课后的体会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不足: 1. 尽管完成了授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可在时间安排上似乎前松后紧,如果前紧后松,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去练习和发挥。 2. 由于阅读课的需求,虽然将答题的策略与方法渗透给学生,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没有进一步的练习这些答题方法,如果能将这些策略加以应用效果会更好。 针对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发挥同课异构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做好课堂教学。 2. 要慎重,更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3. 将学习策略有效地渗透到平日教学的同时,注意对相应策略地训练。 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向各位教师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案

认识1元及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 元=10角,1角=10分。 2. 使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 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里的作 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钱币的盒子,内有1元以内面值的各种人民币若干:1元的一张(枚),1角的1张(枚)以上,5角的1张(枚)以上;另有5分、2分、1分的硬币各1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呈现情境 出现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中是什么地方。 提问:小朋友陪着妈妈去商城是干什么的吗?大家是不是经常陪妈妈去逛街,是的话举起你的手?那么陪妈妈买什么呢?(衣服……)那么无论去买衣服……我们都要花()?(学生回答“钱”) 2. 揭题 对了,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吗?一起说(人民币) 你觉得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怎么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拜访拜访他,好不好?(板书课题:认识1元及1元一下的人民币)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人民币。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案1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和例2,第67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换币、付币、找币、计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分小组准备一些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出示例1中的第一幅场景图,提问:小朋友,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你们去商场买过东西吗? 揭示课题:买东西要用到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作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从而为接下来的认币、计币、付币活动,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二、认识元、角、分 1.激活经验。 谈话:小朋友,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放着人民币的筐子,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在筐里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和同伴说一说。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2.教学例1。 (1)认识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出示1元、1角和1分的纸币、硬币,谈话:小朋友都认识这几种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 引导学生说说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可以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进行区分。 小结:1元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但它们的币值是一样的;1角的人民币也有纸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