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

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

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

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是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必经环节,只有通过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后续的综合笔试。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技术操作、病史采集及中医临床答辩等。其中,中医临床技术操作包括针灸穴位体表定位、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以及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等。病史采集和中医临床答辩则是现场口述的方式。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对中医临床技术操作和病史采集及中医临床答辩的考核方式具体如下: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是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针灸穴位体表定位考试中,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部分考区采用模拟人进行操作。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考试中,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中医望、闻、切诊技术考试中,在体检者身体上进行实际操作。

2.病史采集和中医临床答辩是现场口述方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国家医学考试网。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流程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流程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是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参加的一项 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医师所必需的实践技能。以下是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一般流程: 1. 报名: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填写报名表,并缴纳相应的考试 费用。报名表一般要求考生提供个人信息、学历学位等相关信息。 2. 预科培训:在考试前,考生通常需要参加一定的预科培训,以帮 助他们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这些培训可以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训练等。 3. 考试内容: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 和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解答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实践技能考试则要求考生在模拟临床环境中展现相关的实践技能,例如病例分析、临床技术操作、医学沟通等。 4. 考试地点与时间:考试地点通常在医学院校内的医学教学中心或 医院内的专用考试场所。考试时间一般为数天,每天考试时间段一般为上午和下午。

5. 考试评估与成绩公布:考试结束后,考官会对考生的答卷进行评分,并综合考试成绩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评分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权重来综合考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表现。考试成绩通常在数周内公布。 6. 考试合格与否:根据考试成绩,考生将被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只有通过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才能获得医师资格证书。 需要注意的是,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规定而有所不同。考生在报名前应详细阅读相关考试规定和要求,以确保顺利完成考试。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复习资料的研读等方式来提高考试准备水平,从而增加通过考试的机会。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是7月1日~7月15日,对于今年的实践技能考试,大家准备的怎么样了呢?为了帮助医师技能考试考生复习,小编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经过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振水音检查 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医生以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震动上腹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也可用听诊器进行听诊。正常人见于餐后或饮多量液体时。如果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仍有此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能够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

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能够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肿,皮肤臃肿,按之应手而起者,为气肿,虚胖。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分型颇多,但多数临床资料集中于下列三型: 1.湿热内蕴便中夹脓带血,里急后重,身热,胃痞纳呆,肛门灼热,大便秽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面色晦黯,胁腹胀满,粘液脓血便,泻下不爽,腹痛拒按,嗳气食少。舌紫或瘀斑、瘀点,脉弦涩。 3.脾气虚弱面色少华,腹痛喜按,肠鸣矢气,大便时溏时泻,夹脓带血,月经不调。舌尖赤,苔薄白而腻,脉缓而虚。

肝硬化腹水辨证分型 1.气滞湿阻:此证为本病初起。腹大胀满,胁肋胀痛,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嗳气无力,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腹胀按之不坚,胁下痞块。苔白腻,脉弦缓。 2.湿热蕴结:此证为水湿内蓄而热化。腹大坚满拒按,脘腹撑胀,烦热口渴,目肤发黄,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不欲饮食,嗜卧。舌红苔黄糙,脉弦数。 3.瘀血阻滞:此证属实胀之重症。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暴露,胁腹攻痛,面色黧黑或唇色青紫,颈部胸部可见蜘蛛痣,肝掌,小便不利,大便色黑。舌紫红,有瘀斑,脉细涩。 4.脾肾阳虚:此证为寒水内蓄。腹大胀满,人暮为甚,纳呆食少,精神疲乏,面色萎黄不泽,形寒肢冷,小便清而短少。舌质淡紫胖,脉沉细。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一)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一)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作为中医行业重要的资格认证考试,对考 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针对这一考试,评分标准也较为严格,下 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评分标准。 一、应试者行为与态度评分标准 1.诚实守信(10分) 考生应该遵守道德准则,诚实守信,不得抄袭、代考、作弊等违规行为。 2.保密意识(10分) 考生应具备保密意识,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3.工作纪律(10分) 考生应按照考试规定时间要求到场,服从考试组织和监督,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弄虚作假。 二、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1.范围(20分) 考试内容包括中医诊断、针灸、推拿、按摩等技能操作,考生需要熟 悉掌握这些技能。 2.正确性(20分) 考生需要正确掌握每项技能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不得出现过失。 3.方法得当(20分) 考生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三、沟通能力评分标准 1.患者信息收集、分析与判断(20分) 考生需要在诊断过程中,认真收集患者信息并分析,做出合理的诊断。 2.语言表达(10分) 考生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语调语气(10分) 考生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平和、和善、不傲慢,尊重患 者的权利。 四、诊疗规范评分标准 1.诊断准确,治疗有效(30分) 考生需要熟悉中医诊断方法,对患者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对症施治, 治疗效果显著。 2.规范操作程序(10分) 考生需要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确保患者安全。 总分:150分 以上就是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的介绍,考生在备考过 程中应仔细研读评分标准,掌握考试要点,为通过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考试流程 1.签到: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考场,进行签到并领取考试工具。 2.考试前准备:考生需要确认考试工具、考试内容、考试用时等信息,按照规定要求穿戴、准备。 3.考试过程:考生按照规定时间要求进行考试操作和答题。 4.交卷: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及时交卷,并确认考试无误。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 内容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体格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血压(间接测量法) 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正常血压数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 (1)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1)颈部淋巴结检查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 一、考试内容与方式 实践技能考试主要对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采用现场实操和考生自备病例分析两个环节进行考试,具体考试内容和方式如下: 1. 现场实操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场环节:本环节将在考生预先充分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考核,考生需完成以下操作: (1)对常见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常见内科、外科、妇儿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操作常见医疗设备,包括心电图机、血压计、血糖仪、听诊器、医用注射器等设备; (3)处理紧急情况,包括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休克等急症的处理。 2. 考生自备病例分析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场环节:本环节将在考生准备好所需病例汇报和答辩的情况

下进行考核,考生需完成以下操作: (1)选择一例曾经或正在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病史记录、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和诊断推理; (2)将该病例分析报告和诊断推理书面呈现,并对评委的提 问进行答辩。 二、考试要求 1. 考生应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具备操作常见医疗设备和处理急症的能力。 2. 考生应熟练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 考生应具备灵活的思维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各类医疗突发事件。 4. 考生应熟练掌握临床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和诊断推理等基本技能,具备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三、考试评分与合格标准 1. 评分标准:考试以100分为满分,其中现场实操得分占80分,考生自备病例分析得分占20分。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流程

自2006年起,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正式实施。在考试制度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2006年,考试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诊断学等科目。考试形式为现场操作,考察考生的中医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逐渐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趋势。2010年,考试内容增加了中医急症学、中医皮肤病学等科目,并增加了病历书写和辅助检查运用等考察内容。考试形式也进行了调整,将部分科目的现场操作改为客观选择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14年,考试大纲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更加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考察,并加入了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科目。考试形式则进一步完善,采用了人机对话考试,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2017年,考试大纲又一次进行了修订,注重中医诊疗技能的考察,并删除了部分难度较低的科目。考试形式也进行了优化,更加注重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自2006年起,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优化,不断适应中医学发展的需要,逐步成为中医医师行业的重要选拔机制。以下是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基本流程: 1. 考生于6月3日-11日期间进行考试,如2024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考生需在规定时限内网上报名并上传相关材料,包括个人小二寸白底证件照、学历证书等。 2. 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主要考查疾病诊断、证候诊断、辨证依据、类证鉴别、治法、方药等;第二站主要考查中医操作、病史采集和答辩;第三站主要考查体格检查、西医操作和答辩。 3. 第一站考试前需要进行医学人文素养、病案分析等准备。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 容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一、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内容分别以《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细则(试行)》和《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试行)》为依据;实践技能考试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两种方式(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之一,是评价申请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三站式考试的方式。考区、考点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生依次通过三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 考生持准考证应考,并根据准考证上所注携带必需物品(如身份证明、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考试基地设候考厅,考生在候考厅等待测试,等待考试过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考试基地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 (一)西医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

1、临床类 第一考站: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考试方法主要采取口试(现按笔试操作)。 第二考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方法采用医学教学模拟人、专用考试设备及考生相互进行操作。考官在考生进行操作时或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考站: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包括心、肺听诊,心电图,x线片,医德医风。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考试方式。 2、口腔类 第一考站:病历采集、无菌操作和口腔检查 (1)病历采集:由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进行口腔病史采集,并完成病历书写。 (2)无菌操作和口腔检查:主要考察考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无菌观念和口腔检查的顺序和手法。 第二考站:口腔基本技术和基本急救技术 第三考站: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 (1)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包括医德医风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牙髓活力测试,x线片和实验室检验。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考试方式。 (2)病例分析:由考生随机抽取两份不同病种的病例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考试方法主要采取口试。 3、公共卫生类 第一考站: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处理。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织的,由考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考试。其目的是考核考生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采取的是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形式分为四个部分: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公共卫生知识考试、基础理论综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其中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是在实践技能基地或医疗机构进行,这部分考试内容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公共卫生知识考试是笔试,考试内容涉及公共卫生管理、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等内容。而基础理论综合考试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则采取笔试的形式,考试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方面。考试中还会有临床操作和病史采集等,同时还有西医基本操作、病史采集和西医临床答辩。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形式主要是在临床上通过模拟患者问题进行病案分析,并依据该病案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报名条件是: 1. 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2. 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 3. 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考生需要在报名后,按照考试时间和地点提前到达,准备考试用具和设备。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包括熟练的操作技能、准确的诊断能力、高效的治疗手段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是国家为加强中医医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而设立的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总分600分,360分合格。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一般在30%左右。 通过考试后,考生可以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这是中医医师的必备条件,具有医师资格证书才能在医疗机构进行中医医疗工作。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内容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内容分别以《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三站式考试的方式。考区、考点按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的要求设立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生在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依次通过“三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 考生持《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准考证》应考,并根据准考证上所注携带必需物品(如本人有效身份证、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和着装要求(公共卫生类的考生请勿穿裙装和高跟鞋参加考试)。考试基地设候考厅,考生在候考厅等待考试,等待考试过程中不得外出,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考试基地设考试引导员,负责引导考生进入每个考站。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 (一)西医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内容与方式 1、临床类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 (2)考试方法:纸笔考试。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 (2)考试方法:体格检查采用考生互相操作或考生在被检查者身体上进行操作;基本操作考试方法采用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考官在操作后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心肺听诊、影像(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执业助理医师增加颅脑CT影像诊断考试内容。 (2)考试方式:多媒体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2、口腔类别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无菌操作、一般检查、职业素质以及特殊检查。 (2)考试方法:现场操作并如实填写口腔检查表。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急救技术。 (2)考试方法: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试方法由考生在口腔专用模型、自带的离体磨牙上现场操作,或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基本急救技术考试方法由考生对模拟人操作或2名考生互相操作。 第三考站: (1)考试内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医德医风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牙髓测验、X 线检查、实验室检验)。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一站)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一站) 一感冒 外感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辨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辩证: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辨病: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辩证:口干欲饮。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辨病:汗少,肢体酸重辩证: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 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 活胜湿汤加减。 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散加减 辨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辩证: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脉浮而 无力。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辨病:身热,微恶风寒,少汗辩证: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辨病:咳嗽辩证: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 热,无汗等表证。 1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辨病:咳嗽辩证: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鼻流黄涕,口渴,头、身 痛,或见恶风,身热。 3.风燥犯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辨病:干咳,连声作呛辩证: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 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 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辨病:咳声重浊辩证: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 食物加重,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辨病:咳嗽气息粗促辩证: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 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辨病:咳逆阵作,咳时面赤辩证: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脉弦数。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辨病: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辩证: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 质红、少苔,脉细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