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焓图解读原创

压焓图解读原创

压焓图(p-h)

一、压焓图的用途

相变制冷是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实现的,制冷剂在不同的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特性,为方便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将工质的状态参数绘制在一张曲线图上,p-h图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二、压焓图介绍

名词解释:

焓的定义:把制冷剂的内能与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所传递能量之和定义为制冷剂的焓。表达式:h=u+pv

h:表示1kg制冷剂的焓(比焓);

u:表示1kg制冷剂的内能;

pv:表示1kg制冷剂流动过程中传递的能量。(p-压力,v-比体积)。

从焓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u代表1kg工质的内能,是储存于工质的内部的能量;pv 是1kg工质移动时传递的能量。也就是说,当1kg工质通过一定的界面流入系统时储存在其内部的内能随工质进入系统,同时还把从外部功源获得能量带进系统,因此,系统中因为引进1kg工质所获得的总能量是内能与传递的能量

之和。

熵的定义:表示工质温度变化时,热量传递的程度,用S表示,单位kJ/kg•K。

表达式:dQ/dT (dQ-表示热量的变化,dT表示温度的变化)。

目前熵这个参数在空调系统热力计算或参数确定时用的很少。

干度x:表示系统中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变化关系(数值范围0~1)。当干度x=1时,说明制冷剂均以饱和蒸汽的形式存在,当干度x=0时,说明制冷剂

均以液态形式存在。干度在0与1之间变化,表示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

变化过程。

等压线:在压焓图上即为水平线。

等焓线:在压焓图上即为垂直线。

等温线:在两相区为水平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略向左上方延伸的上凹曲线,接近于垂直,在过热蒸汽区等温线是向右下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等比容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等比熵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斜率大于等比容线。

过热蒸汽区:等干度线x=1的右侧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

过冷液体区:等干度线x=0左侧区域为过冷液体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

两相区:在等干度线x=0与x=1之间的区域为两相区,在两相区内制冷剂液体与制冷剂蒸汽共存。x值越大越接近饱和蒸汽,x越小越接近饱和液体。

三、P-h图的应用: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p-h图主要用在热力计算-压缩机选型、制冷剂的循环量的确定、冷凝负荷的确定等方面。

对于一款汽车空调来说,在热力计算时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这两个参数是容易确定的。(通常按经验范围值选取)

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对于在系统中进行的状态变化有以下关系:

Δq=Δh-Δw

Δq-热量变化Δh-焓值变化Δw-功的变化

对于理论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分析如下:

压缩过程:理论循环认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的过程可以近似为等熵过

程,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即Δq=0

因而有 w=Δh

冷凝过程: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系统不与外界发生做功关系,即Δw=0因而有Δq=Δh

节流过程:实际上节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不能有微分处理,但是对于整个节流过程而言既不与外界有热量交换,又不存在做功的问题

因而有Δh=0

蒸发过程:同冷凝过程一样不与外界发生做功的关系,即Δw=0

因而有Δq=Δh

综合上述,建立一些假设条件,空调系统制冷理论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4-5,确定了制冷剂的理论循环,便可以应用焓差法进行相关的5-1-2

s

热力计算。

理论的热力计算简要说明如下

单位制冷量q0=h1-h5

单位容积制冷量q v=q0/v1

理论比功w0=h2s-h1

单位冷凝量q k=h4-h2s

制冷系数ε=q0/w0

1,不同型式的压缩机有各自不同的等熵效率ηs,通过选取该数值,可由式ηs=(h2-h1)/(h2s-h1)计算得实际循环点2的焓值。

2,通过整车热负荷计算,计算出所需制冷量Q 0,由式G=Q 0/q 0计算出制冷剂循环流量G 。

3,不同形式的压缩机,取不同的输气系数λ,从而压缩机的排量可得,V =1.67×104 Q 0•v 1/( q 0•n •λ) 或V =V S /λ,而V s =G •v 1,从而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进行匹配。

根据制冷剂在压焓图上的循环过程容易看出,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度、过冷度对循环有很大的影响,蒸发温度越高,循环效率越高;冷凝温度越低,循环效率越高,过热度可以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均为过热蒸汽,避免液击现象;过冷度使得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尽可能的接近饱和液体状态,有利于蒸发器中制冷剂的换热。

焓湿图(I-d ) 一、焓湿图的应用

在空调设计计算过程中经常需要确定空气的状态以及其变化过程,单纯的状态确定可以用公式计算得出或者通过已有的空气性质表查出,但是要了解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最直接的描述是借助空气的焓湿图。

二、焓湿图的介绍

名词的解释: 含湿量d :定义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与干空气密度的比值。实际的物理意

等焓线

横轴表示含湿量,等含湿量线竖直 等温度线

等相对湿度线

义是每千克干空气中所含有水蒸气的质量,表示空气中的含水能

力,单位:kg/kg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单位:kg/m3

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水蒸气的压力的比值。物理意义表征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热湿比ε: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中热量(Q)变化与湿量(W)变化的比值,它的正负表示空气状态的变化方向。ε=Q/W。

露点温度:定义为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到达饱和时的温度。低于此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出现凝结的现象。该温度点也称为凝点。

等焓线:在焓湿图上为向右下方延伸的直线。

等含湿量线:在焓湿图上即为垂直线。

等温线:在焓湿图上为水平略向右上方延伸的直线。

等压力线:在焓湿图上即为垂直线。

等相对湿度线:在焓湿图上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三、应用举例:

确定送风状态:(送风量,送风状态)

室内的空气状态点为1点,余热余湿分别为Q、W,热湿比ε可以得出,

假设需要的空气量为G,送风状态点为2于是有:(结合下图)

Gi

2+Q=Gi

1

Gd

2+W=Gd

1

通过整合可以得出ε=Q/W,这说明送风点在热湿比线上,热湿比线即为了空气的变化过程线。在热湿比线上选择适当的送风温差,即可以确定送风状态点。理论上在1点以下并在热湿比线上的任意点均可以作为送风状态点,但是送风点距离1点越近,送风量越大(G= QΔi/或WΔi/),距离1点越远送风量越小。送风量小,送风设备可以做的小些,但是此时送风温度也是较低的,影响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的均匀性、稳定性。

R22压焓图解读

压焓图解读 在制冷工程中,最常用的热力图就是制冷剂的压焓图。该图纵坐标是绝对压力的对数值lgp(图中所表示的数值是压力的绝对值),横坐标是比焓值h。 1、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2、三个状态区 Ka左侧——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3、六组等参数线 制冷剂的压-焓(LgP-E)图中共有八种线条: 等压线P(LgP),等焓线(Enthalpy),饱和液体线(Saturated Liquid),等熵线(Entropy),等容线(Volume),干饱和蒸汽线(Saturated Vapor),等干度线(Quality),等温线(Temperature)

(1)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2)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相同。 (3)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4)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5)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6)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压焓图画线 压焓图是以焓值为横坐标,以压力为纵坐标的坐标图。对于制冷工况来说,有四个重要的点,压缩机吸气温度点1,压缩机排气温度点2,冷凝器出口温度3,蒸发器入口温度4。可以这样来确定: a)确定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按蒸发和冷凝的温度确定也可以。就可以在压焓图上画好两条横线L1和L2。 b) 确定过冷度和过热度。过冷度是冷凝温度与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过热度是压缩机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蒸发压力线L1对应的压缩机吸气温度点就是1,冷凝压力线L2对应的冷凝器的出口温度点就是3。 c) 1点沿等熵线与L2的交点就是2。 d) 3点沿等焓线与L1的交点就是4。 以上指的是理想循环。

压焓图解读原创

压焓图(p-h) 一、压焓图的用途 相变制冷是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实现的,制冷剂在不同的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特性,为方便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将工质的状态参数绘制在一张曲线图上,p-h图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二、压焓图介绍 名词解释: 焓的定义:把制冷剂的内能与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所传递能量之和定义为制冷剂的焓。表达式:h=u+pv h:表示1kg制冷剂的焓(比焓); u:表示1kg制冷剂的内能; pv:表示1kg制冷剂流动过程中传递的能量。(p-压力,v-比体积)。 从焓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u代表1kg工质的内能,是储存于工质的内部的能量;pv 是1kg工质移动时传递的能量。也就是说,当1kg工质通过一定的界面流入系统时储存在其内部的内能随工质进入系统,同时还把从外部功源获得能量带进系统,因此,系统中因为引进1kg工质所获得的总能量是内能与传递的能量

之和。 熵的定义:表示工质温度变化时,热量传递的程度,用S表示,单位kJ/kg•K。 表达式:dQ/dT (dQ-表示热量的变化,dT表示温度的变化)。 目前熵这个参数在空调系统热力计算或参数确定时用的很少。 干度x:表示系统中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变化关系(数值范围0~1)。当干度x=1时,说明制冷剂均以饱和蒸汽的形式存在,当干度x=0时,说明制冷剂 均以液态形式存在。干度在0与1之间变化,表示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 变化过程。 等压线:在压焓图上即为水平线。 等焓线:在压焓图上即为垂直线。 等温线:在两相区为水平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略向左上方延伸的上凹曲线,接近于垂直,在过热蒸汽区等温线是向右下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等比容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等比熵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斜率大于等比容线。 过热蒸汽区:等干度线x=1的右侧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 过冷液体区:等干度线x=0左侧区域为过冷液体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 两相区:在等干度线x=0与x=1之间的区域为两相区,在两相区内制冷剂液体与制冷剂蒸汽共存。x值越大越接近饱和蒸汽,x越小越接近饱和液体。 三、P-h图的应用: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p-h图主要用在热力计算-压缩机选型、制冷剂的循环量的确定、冷凝负荷的确定等方面。 对于一款汽车空调来说,在热力计算时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这两个参数是容易确定的。(通常按经验范围值选取) 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对于在系统中进行的状态变化有以下关系: Δq=Δh-Δw Δq-热量变化Δh-焓值变化Δw-功的变化 对于理论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分析如下: 压缩过程:理论循环认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的过程可以近似为等熵过

02-压焓图解读

压焓图 该图纵坐标是绝对压力的对数值lnp(图中所表示的数值是压力的绝对值),横坐标是比焓值h。 1、压焓图曲线的含义 压焓图曲线的含义可以用一点(临界点)、二线(饱和液体线、饱和蒸汽线)、三区(液相区、两相区、气相区)、五态(过冷液状态、饱和液状态、过热蒸汽状态、饱和蒸汽状态、湿蒸汽状态)和八线(等压线、等焓线、饱和液线、饱和蒸汽线、等干度线、等熵线、等比体积线、等温线)来概括。 2、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3、三个状态区 Ka左侧——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4、六组等参数线 制冷剂的压-焓(LgP-E)图中共有八种线条: 等压线P(LgP) 等焓线(Enthalpy) 饱和液体线(Saturated Liquid) 等熵线(Entropy) 等容线(Volume)干饱和蒸汽线(Saturated Vapor) 等干度线(Quality) 等温线(Temperature) (1)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2)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相同。 (3)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4)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5)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6)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压焓图解读原创

压焓图解读原创 压焓图(p,h) 一、压焓图的用途 相变制冷是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实现的,制冷剂在不同的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特性,为方便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将工质的状态参数绘制在一张曲线图上,p,h图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二、压焓图介绍 名词解释: 焓的定义:把制冷剂的内能与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所传递能量之和定义为制冷剂的 焓。表达式:h,u,pv h:表示1kg制冷剂的焓(比焓); u:表示1kg制冷剂的内能; pv:表示1kg制冷剂流动过程中传递的能量。(p-压力,v-比体积)。

从焓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u代表1kg工质的内能,是储存于工质的内部的能量,pv 是1kg工质移动时传递的能量。也就是说,当1kg工质通过一定的界面流入系统时储存在其内部的内能随工质进入系统,同时还把从外部功源获得能量带进系统,因此,系统中因为引进1kg工质所获得的总能量是内能与传递的能量之和。 熵的定义:表示工质温度变化时,热量传递的程度,用S表示,单位kJ/kg?K。 表达式:dQ/dT (dQ-表示热量的变化,dT表示温度的变化)。 目前熵这个参数在空调系统热力计算或参数确定时用的很少。干度x:表示系统中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变化关系(数值范围0~1)。当干度x=1 时,说明制冷剂均以饱和蒸汽的形式存在,当干度x=0时,说明制冷剂 均以液态形式存在。干度在0与1之间变化,表示制冷剂蒸汽与液体的 变化过程。 等压线:在压焓图上即为水平线。 等焓线:在压焓图上即为垂直线。 等温线:在两相区为水平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略向左上方延伸的上凹曲线,接近 于垂直,在过热蒸汽区等温线是向右下方延伸的下凹曲线。等比容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 等比熵线:在过热蒸汽区为向右上方延伸的下凹曲线,斜率大于等比容线。过热蒸汽区:等干度线x=1的右侧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过冷液体区:等干度线x=0左侧区域为过冷液体区(不存在液态制冷剂)。两相区:在等干度线x=0与x=1之间的区域为两相区,在两相区内制冷剂液体与 制冷剂蒸汽共存。x值越大越接近饱和蒸汽,x越小越接近饱和液体。三、P,h图的应用:

压焓图详解

压焓图详解 压焓图,又被称为压力-焓图或电力-焓图,是一种研究物质的性质的重要工具,是热力学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物质在各种状态下的变化,并且可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性质。压焓图是一个独特的二维图形,它可以表明一种物质在不同压力下的熵改变量和焓变量之间的关系。 压焓图利用压力与焓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形成某种物体所必需的能量,以及产生物体时所释放的能量。它也可以表明其他相关性质,比如物质的温度、密度、比热容等。通常,在压焓图上,气体的温度以毫米和华氏度表示,压力以牛顿或磅力表示。 压焓图是分析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种物质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也可以用来预测物质的属性,如温度、密度、比热容等。此外,压焓图还可以用来理解物质的变形、溶解度和反应过程等,从而对物质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压焓图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标准压焓图和常压压焓图。标准压焓图是一种用水构成的压力-焓图,它可以用来表示水在标准压力下的压力-焓变化分布。在标准压焓图中,水的压力是一个常量,而水的焓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压压焓图是一种在常压下进行的压力-焓图,它可以用来表示水的温度-焓变化分布。在常压压焓图中,水的温度是一个常量,而水的焓值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压焓图是热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压焓图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在不同

初始状态之间的能量转换,以及物质的其他特性,如温度、密度、比热容等。此外,压焓图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变形、溶解度和反应过程等,以及物质的进化变化。 在现实应用中,压焓图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来研究物质结构、制造精细的加工工艺、进行蒸发和凝结等。此外,它还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气相反应,比如室温下的苯乙烯固体-液态变化等。压焓图还可以用于滤液及结晶作用的计算,用来控制锅炉操作。 总之,压焓图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研究物质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探索物质的特性,研究物质的构型,估算物质的变形、溶解度和反应过程等。因此,压焓图在热力学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深入了解物质的变化和特性具有极大的价值。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18-04-16 11:33 ℉与℃的换算 F=9/5C+32,C=5/9(F-32) 式中 F-华氏温度,C-摄氏温度。 显热:显热即指引起物质温度变化的热量;如果加热某种物质,使其温度升高,则加入的热量称为显热;同样地,如果冷却某种物质,使其温度降低,则释放的热量也称为显热;显热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测量出来。 潜热:使物质状态发生改变,而不改变温度的热量称为潜热。这种物质“状态的改变”可以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也可以是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制冷是释放热量的过程。 制冷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膨胀阀 4)蒸发器 5)制冷剂 压缩机有两大重要作用: 1)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 2)将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压缩至较高的冷凝压力,以便于凝结成液体。 冷凝器提供了换热表面和贮存空间用于: 1)将潜热和显热从高压制冷剂传递给冷却水; 2)贮存足够的液体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形成液封阻隔蒸气。 膨胀阀的作用? 膨胀阀是截流元件的一种。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后转变成低压的气/液体混合物。 蒸发器中提供换热表面,使低压制冷剂液体蒸发成制冷剂蒸气。在液态向气态的转变过程中吸收潜热。这些潜热来自被冷却的载冷剂(冷冻水)。 制冷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从液态转变成气态,同时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目的。通常要得到70 ~150 ℉冷冻水的话,蒸发温度通常在40 ~80 ℉。该蒸发过程的压力一定要合理。制冷剂必须根据实际的温度需要来选择。饱和蒸气:蒸气和液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饱和点:指某种物质在指定压力下的沸腾温度。 饱和:某种物质在其饱和温度和压力下,处于饱和的气/液混合状态。

压焓图解读

压焓图解读 Lgpi K 在制冷工程中,最常用的热力图就是制冷剂的压焓图。该图纵坐标是绝对压力 的对数值lgp(图中所表示的数值是压力的绝对值),横坐标是比焓值h。 1、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 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 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2、三个状态区 Ka左侧一一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一一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3、六组等参数线 制冷剂的压-焓(LgP-E )图中共有八种线条: 等压线P(LgP),等焓线(Enthalpy ),饱和液体线(Saturated Liquid ),等熵线(Entropy ),等容线(Volume ),干饱和蒸汽线(Saturated Vapor),等干度线

(Quality),等温线(Temperature) (1 )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2)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相同。 (3)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4)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制冷剂的压缩 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 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5)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6)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 )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 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压焓图画线 压焓图是以焓值为横坐标,以压力为纵坐标的坐标图。对于制冷工况来说, 有四个重要的点,压缩机吸气温度点1,压缩机排气温度点2,冷凝器出口温度3,蒸发器入口温度4。可以这样来确定: a)确定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按蒸发和冷凝的温度确定也可以。就可以在压焓图上画好两条横线L1和L2。 b)确定过冷度和过热度。过冷度是冷凝温度与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过热度 是压缩机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蒸发压力线L1对应的压缩机吸气温度点就是1,冷凝压力线L2对应的冷凝器的出口温度点就是3。 c)1点沿等熵线与L2的交点就是2。 d)3点沿等焓线与L1的交点就是4。以上指的是理想循环。

制冷技术试卷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3 分,共30 分 1? 制冷是指用( )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人工,被冷却对象; 2? 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 3? 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机械能,相变 4? 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变大,不变; 5? 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 6?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水,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 )、()和()三类。:开启式,半封闭式,全封闭式;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人工),管间流动(被冷却对象)。 10? 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水)系统和(制冷剂)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 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b)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4?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B。气液分离器C。空气分离器D. 过滤器 5? (b)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 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 )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a )。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8? 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b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9? 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 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 b)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 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 答案:√; 解析:制冷就是从被冷却对象中取出热量放到环境中,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考前冲刺卷I(答案解析4)

2022-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 考前冲刺卷I(答案解析)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下列场所应设单独划分防烟分区的是( )。 A.设备层 B.防烟楼梯间 C.消防电梯 D.地下室 正确答案:B、C、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2.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 )。 A.增大 B.减小 C.增减与工质有关 D.增减与所采用的制冷设备有关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采用回热循环后节流损失减少,过热损失增加,其增减程度与制冷剂的性质有关。 3.某住宅小区中的一栋3层会馆采用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每层的散热器均并联在供回水立管间,热水直接被分配到各层散热器,冷却后的水由回水支、立管及干管回流至锅炉。该系统形式属于( )。 A.单管下供上回跨越式系统 B.单管上供下回系统 C.双管上供下回系统 D.水平跨越式系统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并联在供回水立管间,热水直接被分配到各层散热器”可以判断为双管系统。 4.确定洁净室空气流型和送风量的原则,正确的应是下列哪几项? A.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为ISO6~9级的洁净室,应采用单向流 B.洁净室工作区的气流分布应均匀 C.正压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大于或等于消除热、湿负荷和保持房间压力的送风量 D.产生有污染的设备应远离回风口布置 正确答案:B、C 本题解析: 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11第6.3.3条,选项A错误,非单向流;第6.3.1-3条,选项B正确、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5.设计事故通风系统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适用于建筑物内可能突然散发大量有毒、可燃或爆炸性气体的场合 B.事故通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C.D.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某城市居民住宅区集中供热系统,热媒的合理选用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几项? A.0.4MPa低压蒸汽 B.150~70℃热水 C.130√70℃热水 D.110~70℃热水 正确答案:B、C、D 本题解析: 民用供热热媒不采用蒸汽,故选项A错误。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第4.2.1-1条,选项BCD正确。 7.下列关于蓄冷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采用地下室水池进行水蓄冷时,大楼的水有可能倒灌回水池中,连接水池和水系统的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