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post_12723504_1.html/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当年明治维新时期,和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本来清朝造舰能力应该在日本的十倍以上,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居然差距有这么大。空军呢,当时中国空军仅仅装备是600余架飞机,作战的飞机只有305架,也全部是买人家的,美国的、欧洲的,欧洲的主要是意大利的双翅膀飞机。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在抗日战争当中,先是苏联支援中国大量的飞机,还派出它的航空队过来帮助中国作战,

在后期美国的飞虎队带着飞机也过来,就是因为你自己不能造,空军非常弱小。你没有这个整机生产能力,零部件也没有,这就是是航空工业的差距。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民国空军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只有200余架,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只有600多人。可是日本呢?每年生产飞机是1500

多架。战略后期进入极限动员以后,日本每年能生产飞机一万到两万架。当中日进入全面交战以后,日本的海陆军航空兵总共有飞机2700架。它还有舰载飞机,大量的舰载飞机。陆军战斗力差距就更大了。从人口上看,当时我国是四亿多人。熟悉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各国实行的都是平时少养兵,节省经费,多储备预备役的兵力。当时中国正好相反。平时养兵,民国的时候养兵170万,四亿多人的一个国家,养兵170万。当时国民党的现役的步兵是182个师,还有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加上还有6

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等等。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只有150万人。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这么大,可是只有这么少的预备役的部队,说明动员能力非常差。那我们再看日本,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人口为九千万,日本把它统计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万人左右,日本当时养的常备军38万人,变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还有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还有一些守备部队等等。日本有一个规定,就是凡是17岁

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战争一旦发生,它可以动员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一千万人。其中受过军事训练,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人,最后达到将近450万。它前面28万人,到最后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迅速补充了几百万人。日本,当时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极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鲜到华北的铁路网,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把兵员运到中国,运到朝鲜,很快就能输送到中国的腹地。[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当时有一个统计,就是它从朝鲜每星期可以运两到三个师,从朝鲜运到满洲,每星期运两个师。在华北战场,日军可在开战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运来两到三个师团。在沿海战场,日军第一梯队用两到三个师的投入,就要一个星期。而后呢,再续加同样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一个中国将领曾对日本有这样一个判断,事实上在后来的战场发展中,就是这个样子。它的动员能力甚至还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见。再就是在兵员的训练上,同样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

样。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当时条件最好的中央军,装备最好,也不过是每个兵配发15发子弹,做实弹射击。而打起仗来以后呢,每个兵只能配发20发子弹。可是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能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结果就是日军每个中队都有三分之一步枪兵可以达到优秀

射手的水平。中国军队和日军作战,他的枪法非常好,加上步枪的性能也好,在对战当中,中国军就非常吃亏。至于火力差距就更大了,“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中国全国75毫米以上的火炮,只有800多门,全国只有这么多,而其中的重炮只有48门,你想中国军队,整个火力连日本军队的一个零头都不到,抗战爆发以后,中国与日本在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初期抗战刚一爆发,就丢掉了现代工厂的94%,上海、沿海这一带全都丢掉了,发电量的96%。到1939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控制区每年产铁量只有1200吨,到1944年,也不过有一万吨产铁量。而美国当年的钢铁产量,在1880年就达到了110万吨,1890

年为430万吨。在中国抗战前,美国的钢铁产量已突破了千万吨的大关。战前只有15%的中国民众生活还算是过得去,整个中国的民众的70%,一半是处于半饥半饱,一半是常年挣扎在赤贫线上,根本就吃不饱、穿不暖。战争一起,中国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很多的工厂又被摧毁,工业体被摧毁,导致中国物价飞涨。1944年的物价是1937年的500倍,七年当中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00倍。当时有个说法,就是民国期间曾有过黄金十年,有很小数量的中产阶级出现。但战争一打,很快让这些中国已经萌芽的中产阶级全部归于消灭,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不可能存在。中国也还有富裕阶层,只是个别的,像官僚垄断集团,就是四大家族。(4)1944年10月,美国顾问魏德迈来华,就发现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甚至连行军都感到困难。这就是落后的代价。而这个落后还只是和日军的比较。如果和世界最先进的军事力量相比,差距更大。而当时的日本,虽然海军比较先进,但其陆军却并不先进,只能在东亚称雄。如果与苏、美、德等国相比,甚至连一战的水准都没有达到。由于日本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陆战,导致日本对这一次内燃机革命体会也不太深刻,它只是工业基础在进一步奠定以后,跟上来了。实际在军事上的发展,海军跟上来,陆军没跟上来。对付当时国民党的军队和八路军的军队还可以,因为你有炮兵,中国军队没有。但是一遇到苏联和美国这样的

对手,日本在军事水平落后马上就表现出来了。1939年日军和苏军在诺门坎这个地方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日本发现它火炮的射程全面落后于对手。苏军的火炮可以轻而易举打到日军阵地上,而日军的火炮没有办法还击。后来就导致整个战争惨不忍睹,可以说整个陆军被苏联的机械化打得落花流水,这也就改变了日本陆军的战略走向,[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日军在机械化方面,也是全面落伍的。它的野战炮兵,基本上还都是用骡马牵引,西方至少还有自行火炮,而日本的步兵还是依靠徒步行军。我们再看德国,德国军队和当时的苏联军队,包括美国军队,都是摩托化行进。战术日本也是非常落后的,它的坦克也把它定义为支援步兵,它的坦克甲板非常薄,坦克又小。它有一种97式的战车,全重只有13吨。日本还迷信夜战,叫白刃格斗,动不动跟人家拼刺刀,却忽视单兵武器射击的速度,所以它没有冲锋枪,不装备冲锋枪,也不装备半自动步枪,非常少,突击步枪也非常少。而美军就不是,它在战争爆发后,普遍装备了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日军的步枪每打出一发子弹,就要手动把枪栓拉开以后,再把弹壳退出来,然后再装另一发子弹。在太平洋战争当中,就吃了大亏。日本士兵每打出一枪,美军可以打出八枪。在实际当中,相当于美国具有了日本八倍以上的火力。日军尚且如此,而中国的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中国连续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

遇,以至于抗日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只能是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对抗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而不得不承受战场上人员惨重的损失。当然,这两场战争中国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主要是精神的胜利、信仰的胜利、民族团结的胜利和东方智慧的胜利,而不是凭借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力量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上的军事实力。因为历史的欠账,一再错失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机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银和山河破碎的代价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教训。(5)如果说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迫不得已,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保家卫国。那么,随着战争形态的变革,传统的以占领土地、直接掠夺资源为目的的战争,已经逐渐变为以摧毁国家经济、战略设施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战争,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战争样式。在这样一个战争样式中,谁的国土成为战场,谁在开战以前就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对进攻者而言,即使这个战争打不赢,比如说像美国,打这个越南战争,它打不赢它不过就是走吧,放弃了,放弃对敌手的打击。那么对于防御者,你即使打跑了对手,你赢得的也不过是一个废墟。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伊拉克战争,人们都说美国打了消耗战,在伊拉克没有打赢,美国付出多么多么大的代价,但你要想想他们伊拉克、阿富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打不赢顶多是损失一些装备、浪费一些钱,

损失一些人员,但你的国家呢,你的山河破碎了。所以我们以赶走日本人为胜利,代价是我们的山河破碎。我觉得在军事观念上,绝不能再以这个为胜利标准,绝不能说敌人来了以后,入侵了我们的国土,我把你打跑,那不是战争的标准。我记得中国一位伟人说过,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敌人消灭在他的出发地,而不是满足于把他打跑。你入侵了我,我一定要把战争打到你的国土去,要你也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你在威胁我的时候,我可以先你打击,不能让我们自己的国土成为战场。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原来的战争概念上,总是想着别人什么时候打我们,打完以后我们再把他打跑,我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你要是有这样的想法,别人打你一次把你打烂了你再建,满足于这种胜利的话,我觉得,我们可能会在这样的胜利当中,走向国家的衰败。

“八·一三”抗战中的秘密武器—李文斯抛射炮

“八·一三”抗战中的秘密武器—李文斯抛射炮 李文斯抛射炮的炮身、底座、抛射药与炮弹 李文斯抛射炮因其发明者而得名,最早是在一战期间由英国的李文斯上尉研制出来。从1916年开始到30年代中期,它一直是各国列强最主要的化学战武器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也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装备过中国第一支化学战部队,并且参加了“八·一三”抗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过一定贡献。本文所要介绍的正是这一段近乎湮没的历史。 一 1916年初,英国皇家工兵部队组建了一个特种连来研究喷火器在战场上的运用,即著名的“Z”连。其指挥官是土木工程师出身的威廉·霍华德·李文斯上尉,当时他正致力于研制各种燃烧武器。当时的喷火器还不是二战中那种小型便携型号,相当庞大和笨重,最大的一种要近14米长的战壕才能够展开,射程也不远,士兵们不得不冒着极大危险爬过战壕把大油罐拖到最前沿。李文斯受德军用铁制通气管改造成简易臼炮的启发,制作了一个简陋的类似“掷雷器”的武器,用底径12英寸、高20英寸的12加仑油桶焊接成身管,弹丸则是用3加仑

油桶改制成的,试射时这个装满易燃油料的弹丸被投射出183米(200码),着地引爆后把燃烧着的油料撒布在相当大的一块面积上,综合效果超过了当时的喷火器。 埋设在协约国与同盟国战线中间无人地带的李文斯抛射炮 通过对不同的密封垫、抛射药和点火具的试验,李文斯上尉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这个试验品发展成实用的杀伤性武器。第一次实战是在1916年7月25日,尽管只有三分之二的抛射炮得以按计划发射,但三个预定目标一枪未发便全被摧毁,实战效果令人满意。李文斯从工厂订制了专用的炮管和抛射炮弹,并不断加以改进,不久即达到320米的射程。1917年4月发射药和点火电路再次得到改进,使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189米。所有皇家工兵部队特种连都接受了使用这种武器的训练。1917年4月4日阿拉斯战役中李文斯抛射炮被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一次齐射便把2340枚毒气弹投到德军阵地内,释放出近20吨光气,使德军伤亡惨重。李文斯仍在继续改进他的发明,在战争结束前使其射程达到了2286米。 标准型李文斯抛射炮的结构十分简单,只是一根0.914米(3英尺)长、内径203毫米(8英寸)的滑膛钢管,底部封死并呈圆球形。在安设炮位时,炮管底部垫有一个钢制的圆形底座,底座中间凹下的部分与炮管底部的形状相吻合,用来防止炮身因后座力而钻入地下。使用前先计算好目标方位,将炮身的三分之二以一定角度埋入地下,再按顺序装入抛射药、密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 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2010年04月16日 13:53 凤凰网历史 一前言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随著科技的进步,战争一般已不表现为肉身相搏,而是人使用武器来彼此对抗。陆军武器装备,是陆军用于实施和保障作战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1。在以陆战为主的抗日战争中,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担子压在了中国陆军官兵的肩上,而官兵们只有依托手中的武器装备才能在战场上与日军浴血奋战,陆军武器装备实乃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就得有相应的武器装备,作为正面战场领导力量的南京国民政府(下简称国府)对此自然高度重视。 依据武器装备学的理论,武器装备建设可分为平时武器装备建设与战时武器装备建设。抗日战争爆发前为国府平时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时期,关于这一时期建设的具体情况,笔者于《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36期和第40期发表拙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和〈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分别做了论述。笔者认为:国府成立初期,面对国民政府陆军(下简称国民党陆军)落后的装备状况,国民党当局展开了一系列陆军武器装备的建设事宜,但由于成绩有限,且面临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的现实需要,国府又不得不从国外购买陆军军火。大量引进外国先进陆军兵器,虽然大大加快了国府陆军兵种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国府谋求兵器自给的努力。截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国府陆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并没有整体性的提高,中国的军事实力也没有实质性的改观2。九一八事变后,应对对日备战的需要,国府在引进德国制造的兵器和谋求兵器自制方面颇下功夫,但由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国府最终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又陷入了愈建设愈依赖外国军火的怪圈之中。国府虽然部分地提高了中国陆军的装备水平,但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国民党陆军装备落后的面貌3。 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国府的陆军武器装备进入了战时建设时期。由于抗日战争是一个受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漫长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尽管战时装备建设的目标很明确,即保证军队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但国府在不同阶段上的战时陆军装备建设在内容与方法上并不尽相同。基于此,并在综合国民党当局对抗战的指导以及战时国内外形势更迭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国府在抗战中陆军武器装备建设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12月)、抗战中期(1939年1月至1944年12月)与抗战后期(1945年1月至1945年9月)。这前后连贯又彼此差异的三个时期,为我们后人展示了一幅并不轻松的图景。 二抗战初期武器装备的损耗与补充 抗战初期,国府举行的具有战略性质的战役乃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得出结论,战前国民党陆军的武器装备水平不抵日军4,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国民党陆军的官兵与装备在战场上损失惨重。 淞沪会战中,由于日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优势,日军的进攻流程大体是飞机、舰炮轰炸→炮击→坦克进攻→步兵冲锋。虽然战前国民党陆军引进了不少先进装备,像专门对付坦克的战车防御炮在第三十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等精锐部队中均有所配备,但从实际的战场效果来看:国民党陆军缺少大口径高射炮,加之机枪对空只能射五百米,步枪只能到二百米,对日机多是无可奈何5;炮兵为了躲避日机轰炸,不能

“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

“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在怎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的呢? 中国海上力量不如日本一艘舰艇 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且看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 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 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 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无论国家的经济状况、技术状况还是军事状况,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先以双方海军军力对比为例:“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兵员共约2.5万人,共有66艘舰艇,总吨位57608吨。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员12.7万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日本一艘大型战列舰的排水量,就超过了当时的整个中国海

军。 再说空军。当时中国空军仅有600余架飞机,全部进口,不仅无整机自产能力,且无主要零部件之自产能力。因缺乏零件的缘故,抗战爆发时能够投入战斗的飞机仅223架。而日本具备完全的飞机自产能力,年产各类机型1580架。“七七事变”前,日本海军、陆军航空兵共有2700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1600架。在海军作战飞机中,能在航母上起降的就有130架。 170万常备军是多是少 中日双方陆军的战斗力之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按现代的国防军事理念讲,国家平时应该精简现役军人数量,增加预备役兵员,节约资源用于更新武备,真正开战后,通过迅速有效的动员投入战争。可当时的中国却相反,现役常备军170余万,而受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兵员仅150余万。以当时中国的人口总数和经济基础而论,前者数额大得完全不合理,后者又小得不成比例。 相比之下,“七七事变”前日本的人口为9000万人,可精确统计并进行高效动员,常备军兵力不过38万人。战前的日本法律规定,凡17到40岁的男子必须服役,所以理论上战时可动员1000万人参战。受过军事训练,可迅速形成战斗力者,合计超过448万,占总人口约5%。

弯折的寇刀——常德会战中日步兵武器对比

前言 常德是湘西的重镇、川桂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中武汉失守后,常德成为重庆大后方的唯一物资补给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发动常德作战,期望摧毁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主力,为进攻重庆扫除障碍并掠夺这一地区的战略物资,以切断重庆的物资补给线,达到其以战养战、以战逼降的战略目的。1943年10月,日军第11军以5个师团的兵力及从其他师团抽调的5个支队加上日飞行第44战队及辎重战车部队、毒气部队、伪军一共10万余人,成牵行攻势,实施常德会战。国民党军队以第六、九战区为主,第五战区配合,共调集20余万兵力进行抵抗。 常德会战是续淞沪会战和台儿庄会战之后,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驻防常德的是国民党74军57师计8500多人,代号为“虎贲”,在国民党军队中以勇猛善战而著称。整个常德会战历时近2个月,常德一度失陷又收复,战事惨烈,中国守军付出了重大牺牲,基本上粉碎了敌军的原定作战计划。 正义的一方总是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但武器装备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本文作者访问了曾参加过那次战斗的幸存于世的一些国民党老兵,试着就常德会战中双方步兵武器装备的优劣做一番比较。 刺刀的争锋 30年式刺刀一直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冷兵器之一,为二战中最著名的军用刺刀之一。该刺刀全长52.5厘米,刀体长40厘米,质量0.69公斤。 日本30式刺刀 中国“中正”式步枪的刺刀 中国部队和日军一样,把冲锋拼刺刀作为一种很正常的战术运用。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刺刀都在50厘米以上,尤其是中正式步枪使用的刺刀最长。中正式步枪枪身较短,为其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达到了57.5厘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厘米,比M1898及M1924步枪刺刀的全长还要长(两者全长分别为38厘米和42.5厘米)。但中正式上了刺刀,仍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短了10厘米左右,以致在肉搏战中,许多中国军人因此饮恨牺牲。在常德会战中,57师士兵顽强的拼刺意志、娴熟的拼刺技术令日军闻风丧胆。据原国民党74军57师169团老兵吴荣凯回忆,在几次战斗中,57师士兵上好刺刀,冲出掩体准备和日军打白刃战时,日军总是掉头就跑,边跑边回头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手枪的暗战 日军只是手枪,被人们称为“王八盒子” 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驳壳枪” 1923年,日本的枪械设计师们设计了一种口径为8毫米的自动手枪,1925年(大正十四年)定型,1927年被军方定为制式手枪,称为十四年式。被枪枪长228毫米,枪重0.65公斤。由于这种手枪的皮质枪套较大,外形圆滑,形如一个王八盖,所以被我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这种枪是二战最差的手枪之一,有效射程只有几十米,而且故障率奇高。 勃郎宁大威力(HP)手枪迄今为止是世界上设计最成功的手枪。此款自动手枪是约翰.勃郎宁在1925年去世前的遗作,威力大,可靠性高,可一次性装填13发子弹。二战时期,盟国军队向中国输送了许多该型手枪,均装备给了国民党军队。 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国家,这种授权在中国被亲切的称为“盒子炮”、“驳壳枪”、“快慢机”等。从战术角度看,毛瑟手枪150米的有效射程、每分钟40-120发的战斗射速、10-20发的装弹量正好填补了老式步枪和机枪之间的空缺。吴荣凯回忆,当时在57师里,营连长用的是“快慢机”(毛瑟手枪),师团长用的是“小手枪”(勃郎宁),排长则只能用步枪。 步枪的对决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 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夜战重炮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4个飞行中队)以及守备队(旅团)。合计38万人。日本的征兵制规定凡17-40岁男子必须服役。还有预备役兵73.8万,后备役兵87.9万、第一补充兵157.9万,第二补充兵90.5万。此外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日本海军动员与陆军类似,但服役年限不同。全国可动员1000万人。 侵华战争前期,各师团都有若干补充大队,配备步兵轻武器,不列入战斗序列,作用是随时补充师团的缺额。所以每个师团实际参战人数要大于编制人数。如淞沪会战的第9师团,1个多月死伤12360人,但仍能不经修整进攻南京,就在于补充体制发挥了作用。但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兵源短缺,已经难以随缺随补。 师团是日军各兵种联合的战略单位,能承担战略方向(进攻作战)任务,编成内各兵种齐全,包括步兵为主体,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兼备。明治以来,师团一直沿用2旅4联队制(步兵)。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骑炮工辎联队各1个,合计8个联队,另有通信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队、病马场等。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

下辖4个中队。全师团有48个步兵中队。根据中国军委会军令部调查,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师团平时13000人,战时18000人;七七事变时,师团平时15000人,战时20000人。日军的文件记载是,师团平时11858人,战时21800人,有的甚至达到25200人。 1936年日军在充实军备的计划中规定,除现有常备师团及少数新建师团外,大部分新建师团取消旅团级别,直辖联队。1937年9月,以独立混成11旅团为基础扩编为第26师团,辖3个步兵联队。1938年4-6月,日军组建了6个三联队制师团,包括第15、17、21、22、23、27师团。但编制不统一。例如第26师团有2个炮兵联队,第22师团有1个装甲中队。1940年,日军大本营下令统一三联队制师团编制,人员定额大减,仅为8872人,战时编制也只有12800人。这种师团(类似乙种师团,抗战前的17个师团则类似甲种师团)辖1个步兵团,搜索,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各1,1个通信队(营级)。步兵团辖3个步兵联队。师团合计7个联队。联队辖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中队和1个通信中队(连级)。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这样的乙种师团只有27个步兵中队,实力只有甲种师团的56%。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乙钟师团撤销了步兵团的建制,师团直辖联队。还新建了一些丙种师团,如第60、70、115、117师团,仍辖旅团,但旅团下没有联队,旅团直辖4个独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

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类型与编制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武器装备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日械,美械,国械,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国军的装备有全美械、半美械和杂牌装备三类”。美械可分为全美械、半美械二类,当时的美械师的正式名称为美械轻装备师,师应辖步兵三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及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军乐队、无线电队、军医院各一,每团步兵三营、迫击炮、战防炮各一连、特务排、卫生队各一;营辖3个步兵连与1个机炮连,每个师应装备有冲锋枪约1080支,卡宾枪约540支,步枪约4500支(新一军、新六军每师有步枪7000余支),重机枪72挺,轻机枪约270余挺,六零迫击炮约170门,八一迫击炮约36门,山炮12门,榴弹炮12门。但这只装备了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而后,因为运输困难与为了适应复杂地形起见,新编30师、14师、50师把炮兵改为一营(山炮营),新编22师与新编38师则因为原准备将第8师空运印缅,但未去,出现了两个师瓜分三个师的装备的情况,新编22师因而辖有2个炮兵营,新编38师则辖3个炮兵营;新编38师即使在解放战争中被歼两个团后,通过将库存的武器补充后,仍能达到团有迫击炮12门与战防炮8门,营有8挺重机枪与4具火箭筒,连有六零炮6门,班有1挺轻机枪与2支冲锋枪的水平。因此、驻印军的各师(后编成了N1A和N6A)是国民党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而因为运输上的原因,国内的30个全美械师的武器则是三个师只给了两个师的美式装备,由军内自行调整,因此、当时的国内美械部队都没有达到美械轻装备师的编制水准,即使是整编11师与第5军这样的国民党主力部队也有美日装备混装的现象。当时国内各美械军的编制为:每军一个榴弹炮营,每营配备105榴弹炮12门;每师一个山炮营,每营配备75山炮12门;每团一个战防炮连,配备战防炮4门,每营一个迫击炮排,配备81迫击炮两门;每营一个火箭筒排,配备“伯楚克”火箭筒两具;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森”手提机枪18只,60迫击炮六门(每排两门)及火焰喷射器1个。每个军部和师部配备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一所。自军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日本军队使用的兵器 一、6.5MM友坂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特点是枪机盖上有一防尘盖,随枪机前后进退,防止沙尘进入,所以又称“三八大盖”。日本在侵华前曾向中国出口。中国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先后仿造。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加之日军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不少伤亡。但该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 二、6.5MM十一年式及九一式轻机枪:两枪口径都为6.5毫米,外形、结构相似。该枪外形怪异,枪托偏右,俗称“歪把子”机枪。采用漏斗式供弹。该枪口径小,威力不大,故障较多。其表尺射程均为1500米,理论射速500发/分。但装弹方法繁琐,实战中很难达到150发/分。 三、6.5MM三年式及7.7MM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都仿法国的“哈其开斯”,只是将原8MM口径改为6.5MM,重新设计改进。后在实战中发现威力不足,将口径改为7.7MM,定型为九二式重机枪。该枪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500发/分。由于采用30发弹板供弹,其实际射速只有200发/分,加之全重54.4公斤,在战场上机动时受到一定限制。 四、九五式军刀:在八年抗战中,中日军队经常进行肉搏战。日本军队当时大量装备的是九五式军刀。该刀在日军中俗称“曹长刀”,刀柄长230毫米,刀鞘长237毫米,刀刃锋利,制作坚固、精良。日军用其与中国军队的鬼头大刀对阵,并没占到多少便宜。但日军用该刀残杀中国平民,进行杀人比赛。 中国军队使用的兵器 一、7.9MM“毛瑟”二四式步枪: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有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进口的 7.9毫米“毛瑟”98式步枪,更多的是仿造的各型7.9毫米“毛瑟”步枪。其中以第11厂、41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制造的为多。该枪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该枪在二战中的欧美、苏德战场上也广泛使用,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步枪,其性能优于三八式。 二、7.9MM捷克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其是利用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动枪机进行半自动或自动击发。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性能优于“歪把子”,后日军参照该枪设计了九六式、九九式轻机枪。 三、7.9MM“马克沁”二四式重机枪:中国制造机枪始于清光绪十年,由金陵制造局仿制加特林机枪及“诺登飞”机枪。民国3年(1914年)开始仿制德式“马克沁”机枪,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由德国获得1908式“马可沁”重机枪资料图纸,进行仿造。该枪初速870米/秒,表尺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 四、7.63MM“帕克门”冲锋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都装备了该枪。中国制造冲锋枪

共和国第一神炮手赵章成 曾一人操作三门火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共和国第一神炮手赵章成曾一人操作三门火炮 导语:赵章成原是西北军的迫击炮手,在旧军队,尽管他没有文化,但在严格的旧式军棍训练下,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战斗经验,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 赵章成原是西北军的迫击炮手,在旧军队,尽管他没有文化,但在严格的旧式军棍训练下,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战斗经验,练就了精湛的迫击炮操作技术,射击技术十分娴熟,而且总结出许多土办法。1931年参加红军,在军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笔。 所传说的每次射击前要拜佛,其实这是误传,赵章成射击前的姿势是在为火炮赋予射向和用跳眼法测距。为火炮赋予射向,其姿势为右臂前伸,肘部略微弯曲,手掌五指并拢拇指稍微弯曲掌心向左,指向目标方向。这是在观察所指挥员向炮兵侦查兵指示目标,也是炮阵地指挥员向瞄准手指示射击目标,统称赋予射向。跳眼法测距这是炮兵使用的一种简易测距方法。这种方法误差很大,判断两点间隔是关键,只能用来大致估算距离。只有炮兵才懂得这个指挥手势。当年红军很多人从未见过。而且这个姿势有点像单掌拜佛,所以就以讹传讹说赵章成信佛,射击之前要拜佛。 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对此曾大加赞赏。甚至以他的元帅身份公开提出练兵标准是“象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艺术的标准。”开国后吾军迫击炮装备和使用的是越来越少了,赵老将军的炮技除了在大比武时灵光一现外也就没了用场,1964年大比武时60岁的赵将军手操炮时还能弹无虚发。无怪乎杨成武在向毛主席汇报比武结果时曾专门提到,经过大比武,我们的迫击炮手不用炮架、底盘、瞄准镜也能发发命中,比赵章成还行了。主席听了当时就开心的笑了。 开国少将赵章成为人憨厚随和,与世无争,在洛阳老城的老宅子日 生活常识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post_12723504_1.html/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当年明治维新时期,和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本来清朝造舰能力应该在日本的十倍以上,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居然差距有这么大。空军呢,当时中国空军仅仅装备是600余架飞机,作战的飞机只有305架,也全部是买人家的,美国的、欧洲的,欧洲的主要是意大利的双翅膀飞机。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在抗日战争当中,先是苏联支援中国大量的飞机,还派出它的航空队过来帮助中国作战,

抗战期间双方主要火炮性能

迫击炮 1.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 步兵轻型支援火炮,装备日军野战师团步兵联队,每个联队4-6门,用来对付机枪阵地与战壕,并配合联队山炮或野炮进行战场压制 2.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 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破坏力很大 3.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 94式90mm轻迫击炮的修改型,使用很广泛,在中国江南战场,这类火炮对日军步兵联队的重要性比联队山炮或野炮还高 4.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 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一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用于登陆作战及山地战,是97式150mm中迫击炮的短炮管型 5.九七式150mm中迫击炮 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重量比96式150mm 中迫击炮轻很多,是96式150mm中迫击炮的改进型 6.二式120mm中迫击炮 属于战场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独立迫击炮联队,本土沿岸设置师团迫击联队,这种迫击炮射程与威力都令人满意,是当时日军迫击炮部队最喜爱的装备,战争末期日军疯狂的生产这种迫击炮,用来代替山炮野炮武装新增设的沿岸设置师团。 火箭炮 1.四式203mm重火箭 重型炮兵火箭,主要装备火箭炮兵联队,这种火箭也可以直接放在木架子或地面斜坡上发射,这种火箭威力大,使用方便,日军在各个战场均有大量使用,为了争取火箭的精度,日军这种火箭的射程是不远的,主要用于近迫攻击 2.四式400mm重火箭 重型炮兵火箭,主要装备火箭炮兵联队,这种火箭也可以直接放在木架子或地面斜坡上发射,使用情况与203mm重火箭一样,当然,这种火箭的威力更大 3.五式150mm多管火箭炮 支援压制射击用途,野战炮兵火箭炮,主要装备本土防御师团迫击联队,火箭炮联队,这种火箭精度好,火力密度大,真在战场上使用起来那是很恐怖的,不过这种火箭炮出现的太晚,并没有在本土以外部署,因美军没有与日军发生本土决战,这种多管火箭炮也就失去了实战机会 山炮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 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 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 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 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 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

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 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 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日军伤亡2万余人,国军伤亡10万人以上。 七、太原会战(1937.09——11)(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包含在太原会战中) 日军四个半师团14万人,国军第二战区6个集团军

抗战重武器之火炮篇

抗战重武器之火炮篇(1) 国民革命军(以下简称国军)野战炮兵部队创立于黄埔建军,开始装备的是苏联援助的火炮,建立之初炮兵的规模很小,火炮的数量也有限。北伐开始的时候,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炮兵仅有1个团,装备18门俄制山炮而已。通过北伐期间大败北洋军阀,这才缴获了一批火炮,但战争结束时候,也仅有2个炮兵团,这里面装备的火炮各式各样有德式,日式,俄式等而且都是些型号不一,口径不同的破烂货。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逐渐控制全国,各兵工厂生产的火炮开始进入国军的装备中,同时为了抗战做准备国民政府还从国外进口了大批军火,这其中就有很多的大炮,国军的炮兵建设这才有了起色。 炮兵的编制通常分为两种:即队属炮兵和预备炮兵。队属炮兵就是直接隶属于步兵师或装甲师的火力支援单位,受隶属部队的部队长指挥;而预备炮兵则是直接受统帅部指挥,根据战事的需要被临时配属予指定的部队,进行火力的加强。国军的炮兵编制也遵循这一原则。 炮兵在国军陆军中兵种色为蓝色,这可以通过炮兵佩戴的军衔的领章的底色来区分。在如今拍摄的战争片中几乎所有的国军兵种戴的领章底色都是步兵的红色,真无语。 炮兵少尉军衔 炮兵的兵种旗 接下来我就采用时间的顺序,按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的分类对国军在抗战时使用的主要火炮给大家做一下科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70年前的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命运的决战。 预备炮兵 1935年3月1日,陆军整理处在武昌正式成立。设立炮兵整理处,专负整理炮兵之责。将全国原有的火炮和近年进口的火炮按炮的种类统一进行了整编,此时炮兵共有炮567门

(一个拥有200多万陆军的国家就装备了这么点火炮也真是个笑话),其中已不能使用的110门过于陈旧的,予以废弃。国军堪用的火炮共有457门,整理时按照炮种统筹编成,并补充器材、马匹。经过改订编制,划一炮种,裁汰老弱。 编制如下: 炮兵第1旅(瑞典博福斯Bofors式75山炮L/20) 炮兵第1团装备博福斯山炮二十四门(第1营、第2营) 炮兵第5团装备博福斯山炮二十四门(第1营、第2营) 炮兵第2旅(瑞典博福斯Bofors式75山炮L/20) 炮兵第2团装备博福斯山炮二十四门(第1营、第2营) 炮兵第3团装备博福斯山炮二十四门(第1营、第2营) 炮兵第6旅(德制克虏伯式野炮Krupp,75野炮,L/29) 炮兵第7团克虏伯式野炮(第1营、第2营、第3营)36门 炮兵第12团克虏伯式野炮(第1营、第2营、第3营)36门 炮兵第8旅(辽十四式L/30 77式野炮) 炮兵第15团(第1营、第2营、第3营)36门 炮兵第16团(第1营、第2营、第3营)36门 独立炮兵第4团(日三八式75野炮)L/30 36门 独立炮兵第6团(日三八式75野炮)L/30 36门 独立炮兵第8团(辽十四式十五生榴弹炮L/12)16门 独立炮兵第17团(辽十四式十五生榴弹炮L/12)16门 独立山炮第一、第二、第三营每营12门博福斯山炮 独立野炮第四、第五、第六营每营12门克式野炮 以上编制合计:山炮132门,野炮252门,榴弹炮32门。 是时,又将第三十二师所属炮兵团划出,改编为独立炮兵第九团,辖野炮、重迫营各1个。 不久,将野炮营划归师属炮兵,而将重迫营与独立重迫第一、第二、第三营,合编为独立步兵炮团。 同时将广东省所属山炮28门(法制施耐德式M1919 75毫米山炮)重新编成炮兵第九团(原为克式75野炮和重迫各1营),辖重山炮1个营、轻山炮2个营。 1936年中国从德国订购的24门32倍径的150毫米榴弹炮运到,随即成立独立炮兵第十团,1937年底运到的另24门30倍径的150毫米榴弹炮被编为炮兵第十四团。之后到货的105毫米榴弹炮被编为炮兵第十一和第十三团。 1.博福斯75毫米山炮 其中炮兵第一旅和第二旅和3个独立山炮营装备的为瑞典的博福斯M1930 L/20 75毫米山炮。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2

抗日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中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机械化程度都不高。前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只有靠苏联援助装甲车建立的第五军(基干为第200师)。日军对华作战时投入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只有第五师团和第三战车师团。在中日两军的作战伤亡中,枪伤都占一半以上,可见轻武器在战场上仍唱主角。 日本军队使用的兵器 一、6.5MM友坂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特点是枪机盖上有一防尘盖,随枪机前后进退,防止沙尘进入,所以又称“三八大盖”。日本在侵华前曾向中国出口。中国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先后仿造。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加之日军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不少伤亡。但该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 二、6.5MM十一年式及九一式轻机枪:两枪口径都为6.5毫米,外形、结构相似。该枪外形怪异,枪托偏右,俗称“歪把子”机枪。采用漏斗式供弹。该枪口径小,威力不大,故障较多。其表尺射程均为1500米,理论射速500发/分。但装弹方法繁琐,实战中很难达到150发/分。 三、6.5MM三年式及7.7MM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都仿法国的“哈其开斯”,只是将原8MM口径改为 6.5MM,重新设计改进。后在实战中发现威力不足,将口径改为7.7MM,定型为九二式重机枪。该枪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500发/分。由于采用30发弹板供弹,其实际射速只有200发/分,加之全重54.4公斤,在战场上机动时受到一定限制。 四、九五式军刀:在八年抗战中,中日军队经常进行肉搏战。日本军队当时大量装备的是九五式军刀。该刀在日军中俗称“曹长刀”,刀柄长230毫米,刀鞘长237毫米,刀刃锋利,制作坚固、精良。日军用其与中国军队的鬼头大刀对阵,并没占到多少便宜。但日军用该刀残杀中国平民,进行杀人比赛。 中国军队使用的兵器 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派系杂乱,不过从清末起,军界大多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径枪械,最早大批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据相关人士回忆,毛瑟枪在实战中,枪伤“进口小,出口大”。而日军的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其弹道设计缺陷,所以杀伤力大大降低,当时有人戏称:“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一、7.9MM“毛瑟”二四式步枪: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有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进口的 7.9毫米“毛瑟”98式步枪,更多的是仿造的各型7.9毫米“毛瑟”步枪。该枪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该枪在二战中的欧美、苏德战场上也广泛使用,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步枪,其性能优于三八式。

抗日战争中国和日本的战略比较研究

抗日战争中国和日本的战略比较研究 抗日战争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重建、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人类社会在应对重大危机时,都会出现社会组织的重构过程,何况当时的中国本身就处在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的作战环境中,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根据地,完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组织重构,在形成民主机制,解决土地等经济关系矛盾上收获了有益经验,为解决中国社会危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标志。在近现代史中,抗战以前的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几乎逢战必败,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时所展现的“无限蓬勃之生机”,也使侵略者叹服。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将这一蓬勃生机发挥到了极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国家的重要一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其后的世界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大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抗日战争前中国军事力量和所处的环境 中国军事工业生产力低下,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尚不能生产。飞机和舰艇虽已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仍需进口。无批量生产能力,按战时标准,实际上等于不能生产。仅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陆军步兵182个师又16个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及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装备较其它部队为好)。陆军总兵力约200万人。兵役制度不完善,军需补给与人员补充能力薄弱。 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遭日本海军歼灭性打击以后就一直未能恢复元气。至1937年,全中国所有的舰队加起来只有大小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11万吨。但实际作战的舰艇仅60余艘,排水量约6万吨,且多为超龄服役的老旧舰。无论从装甲,火力,射程,航速上讲,抗战时的中国海军都远逊于日本海军。虽然也可制造少量舰艇,但重要零部件都要进口,且无批量生产能力,根本满足不了

中日战前实力对比

中日战前实力对比 抗战爆发以前,日本已是二十世纪的军事强国,有着健全的工业化生产基础,陆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设计与生产的,日军又有先进以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因之日本的军力,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而中国还是处在十九世纪的落后国家,主要的军事观念还是来自一批前清遗老的领导人物,仍然以复杂的个人关系作为运作的基础,率领一支近乎文盲的军队,刚刚开始知道运用买来的一些二手军火,国家既没有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来支持战争的后勤需要,就连征兵制度以及全民动员的总体战,还是完全在摸索的阶段。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事变)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的领土起,中日双方就处在不断地对立与危机之中,其中也经过几次局部与激烈的战火冲突,但是中日双方一直没有正式的宣战,中国在近五年又十个月的折冲与忍让下,被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一半的内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五千多万的中国人成为亡国奴。日本在中国的境内,事实上取得全部帝国主义宗主国为所欲为的特权,但是日本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对抗苏联及与美国决战的战略优势,仍然充满着不确定,因此对华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终于在卢沟桥事变的冲突中失控,迫使中国选择了最后关头的全面抗日作战。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军方伤亡了360万人,日军伤亡了110万,中国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的文物遭到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以战争规模而言,这场决战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与最为惨烈的战争,虽然最后中国终于与盟国一起战胜了日本,可是结局却是最为奇怪的悲剧:日本这个侵略者、战败国不但能够全身而退,不负责一文钱的赔偿责任,甚至能够保有它所侵略的琉球群岛[1]。为全世界的正义、和平牺牲最大的中国,除了得到了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外,只有无数军民的死伤,及社会与家族累积数世纪的基础完全被侵略者的战火消耗殆尽;虽在名义上成为创立联合国的四强,但是却丢掉了外蒙古二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加上将东北的交通动脉、港口无偿给苏联使用[2]。 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日本全国最为优秀的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的水准,因此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陆军(当然是与整编后的中央军)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 但是事实上,就连中央军完成整编的二十个师的陆军部队中,大部分的德式装备也没有运到,若是以中国地方诸侯军队的兵力与火力作为比较,华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海、空军、战车与毒气的联合作战,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3]。 而反观中国,就算在开战之时,全国还不能算是达到真正的统一,将近一半地区,还是维持半独立的状态,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没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药可以自行生产(其实数量不足,质量也很差),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军队战力低落的最为主要问题,还不在于火力装备的不足。当时的中国饱经军阀割据的

抗战前中日军备对比

抗战前中日军备对比 二战前夕,斯大林曾说过: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充满沙文主义色彩的评判,听起来相当刺耳,却是中国人不得不承认的残酷现实。 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军备的全面落伍,在中日直接较量中惊人地展现了出来。 全部中国海上力量不如一艘日舰? 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且看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 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 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 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 日本年产铜8.7万吨,中国700吨;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 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也就是说,当日本已紧跟世界潮流大踏步迈入机械化军事时代之际,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拿得

出手的主战兵器。 无论国家的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先以双方海军军力对比为例: “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兵员共约两万五千人,共有66艘舰艇,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五类,总吨位57608吨。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员十二万七千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其中作战军舰约77万吨。包括航母4艘(近7万吨,总吨位,下同),水上机母舰2艘(约3万吨),战列舰9艘(约27万吨),重型巡洋舰12艘(近10万吨),轻型巡洋舰21艘(近11万吨),驱逐舰102艘(超过12万吨),潜艇59艘(超过7万吨)。 还有练习舰、潜水母舰、布雷舰(艇)、海防舰、炮舰、水雷舰、扫雷舰数十艘,总吨位约13万吨,以及修理舰、运输舰、练习特务舰、测量舰、布雷艇、猎潜艇等配套舰艇。 此外,又有战列舰2艘、航母2艘、轻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水上机母舰3艘、水雷舰4艘正在建造。其中2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武藏”,每一艘的排水量都在7万吨以上。换言之,日本

精品转载:抗战期间国军火炮杂谈

精品转载:抗战期间国军火炮杂谈 描述:二战期间德军采用的FH18图片:[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post_1319186_1.html/ ]描述: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装备的FH18(与德军采用型号的一样):图片:说到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火炮,名气最响同时也是威力最大的非150毫米的德制FH18榴弹炮莫属,FH是Field Howitzer即野战榴弹炮的意思,也有称为sFH18的,s是德语中远程的开头字母,相对与le即短程的意思。FH18是德国国莱茵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26-1930年期间联合研制,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炮身,克虏伯研制炮架。由于全炮较重,1935年莱茵金属公司又研制了一种减轻重量的版本,重新设计了炮架以减轻重量,但初速和射程也减少了,而且由于采用合金,成本上涨,所以德国国防军没有采用。而这两种版本的FH18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都有引进,装备了两个炮兵团,将近50门,成作为当时中国炮兵火力的中坚。[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值得一提的是,sFH18也是第一种世界上采用火箭增程弹的火炮,采用火箭增程弹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9公里,不清楚中国当时是否也进口了这种弹种。但总体上说FH18在射程上逊于当时苏联的同类火炮。描述:手捧150毫米炮弹的国军士兵:图片:目前所知在国内保存完整的FH18至少有两门。其中一

门在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采用的是克虏伯公司的炮架(借鸣的图片一用,特此感谢!),可惜露天陈列已经开始锈蚀。[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描述:炮身上1936的年份清晰可见:图片:描述:用于牵引的两轮车架也保存完好:图片:[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post_1319186_1.html/ ]另外还有一门保存在军博,是1949年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时缴获的。采用的是莱茵金属公司改进的炮架,其阻退筒明显比克虏伯的型号要大。由于莱茵金属公司减轻炮架版本的FH18生产数量很少,现在已十分珍贵。也许是馆方意识到了此炮的价值,现已将其移至室内展出:描述:这是长沙会战时第9战区炮兵总指挥王若卿在sFH18旁的留影:[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图片:从淞沪会战开始,FH18历经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从南京撤退途中沉入江中若干,后又随远征军入缅。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部署在岳麓山的两门FH18曾给予日军重大杀伤。据参加淞沪会战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旅第4团第2营营长贾亦斌的回忆:他在从上海撤退的过程中,曾看到一个重榴弹炮团(实际上为一个营),因公路桥被埋了雷,只好将8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全部推入河中。描述:德军的FH18采用8吨的Sd Kfz 7半履带牵引车:图片:[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6412987631.html,/ ]描述:中国与FH18一同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