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必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必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必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必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

1、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候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虽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教育技术则必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4、什么是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构成动态循环的过程。

5、主要的学习理论流派包括哪三种?它们的主要观点有何不同?

学习理论的流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种。

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认知主义把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6、为什么要重视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这有何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2)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7、设计教案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对学习者的分析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等。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8、教学目标有哪些分类?

国家新课程标准采用三维教学目标的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知识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9、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者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教什么”,而对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则是确定“如何教”。

10、在教案设计时,如何提炼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它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地位。

教学重点的提炼:教学重点通常集中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观点是指教学法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教学难点的提炼:教学难点有时和教学重点一致,有时也不尽然,并不是每节课都有教学难点。由于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的内容,因此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确定教学难点。

11、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序列,以达到教学效果?

常用的组织方式有:(1)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排列。(2)先概念后规则的顺序排列。

12、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师要能够针对知识点和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13、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有:(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习者特征。(4)教学条件(5)教学媒体本身的特性。

14、相比传统教案,电子教案有哪些特点?(1)电子教案

具有多媒体效果。(2)以超文本方式组织信息。(3)提高授课的效率。(4)便于教案的修订。(5)便于携带、复制、交流。

15、教师如何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教学中的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

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

16、什么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广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等人的资源和教学材料、教学环境所组成的物的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资源是狭义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学科主题网站等。

17、如何获取有用的数字教学资源?

数字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18、教育技术对新课改有什么支持作用?

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顺利实施有密切关系,其支持作用表现为:

(1)教育技术为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提供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

(2)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

19、教学过程由哪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反思三个基本环节。教学准备和评价反思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是师生交互的过程。

(1)教学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加工、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等。教学准备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教师要了解、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为学习活动作好物质和心理的准备。

(2)开展教学活动。这是教学过程实施的阶段。师生围绕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的交互活动,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复杂、关键的环节。

(3)评价反思。这既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同时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中,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和学习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教学由一组支持学生内部

学习加工过程的九个教学事件组成,包括: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发回忆、呈现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以及促进保持和迁移。1教

学事件及它们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2教学事件作用与学习过程的关系3引起注意学习准备接受

一定的神经冲动形式4告知学习5目标激活执行控制过程6

激发回忆将先前的学习提取至工作记忆7呈现材料学习发生过程突出有关的特征以利于知觉8提供学习指导进行语义编码,提供提取的线索9引发学习行为激起反应的组织10提

供反馈建立强化11评估学习行为激活提取,使强化有可能

实现12促进保持和迁移提供提取的线索和有关的策略

20、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哪些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1)集体讲授。(2)自主学习。(3)协作学习。

三种形式各有所长:集体讲授强调系统性、程序性、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教学效率高,有助于在群体活动中形成学生的健康品质;自主学习强调个性、个别化发展,适合于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协作学习强调多样性和丰富性,可弥补集体教学的一些不足,提供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并有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1、在呈现现教学信息时需要把握哪些要点?(1)有意义

地呈现信息。(2)突出关键特性(3)提供不同的展示方式。(4)适当的重复。

2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媒体呈现现教学信息?

(1)文本的呈现:字号大小适中;文字不宜过满,应适当留空以突出教学内容;同一版面上,字体不宜超过三种等。(2)图像的呈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正确表达教学内容;图像本身清晰、背景无干扰符号;图像的位置应靠近相关的文本内容等。

(3)图表的呈现:文本内容搭配图表,比单纯的文本表达效果好。呈现时的注意事项与图像的呈现现相近。

(4)视频/动画的呈现:在屏幕上出现的位置要保持基本一致;底色最好设成白色或浅色。

(5)颜色的选择:同一版面的颜色不宜超过三种;不同层次的信息可选用不同颜色,有利于区分;选择对比明显的文字和背景颜色;选择淡色的背景有利于达到整体和谐;若痛景颜色难以区分,可给图片加上加框等。

23、为什么应当在教学中重视互动和交流?

教师了解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教学及开展有效教学评价的手段;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进程,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总之,注重教学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维持注意力的持久性和培养交流能力。

24、有哪些教学互动的方式?教学互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25、教学评价在促进教学方面有哪些功能?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以改进教育服务的过程。

教学评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和导向功能。

26、教学评价有哪些不同的分类?分别有何特点?(1)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7、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学资源的评价。(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反馈,帮助改进和优化教学。有多种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有的关注过程,有的关注结果,具体说来,包括测验、调查、观察、量规、学习档案等。

(2)对教学资源的评价。

对教学资源的评价目的,一方面在于改进资源的设计,使之符合教学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选择符合要求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或学习成效。对资源的评价标准包括:教育

性(传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性(正确反映学科基础知识和先进水平)、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达到一定的技术质量)、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和经济性(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效益)。通常可以通过量规来进行评价。

28、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教师掌握以下三类数据收集途径。(1)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结果。(2)小组协作学习的各类文档及成果。(3)调查问卷。

29、怎样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1)依据评价目的要求,确定收集何种数据。

(2)考虑数据易得性的要求,选择数据收集的工具和方法。(3)遵循研究道德要求,合理收集数据。(4)评价指标多元化。

30、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

(1)定性分析:对观察进行非数字化的考察和解释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发现内在的意义和关系模式。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为了描述和解释观察所反映的现象而使用的数值表示和处理方法。一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是计算百分比、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出现的次数)等。

31、什么是教学反思?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反思。

32、为什么具备教学反思意识对于教师而言非常重要?(1)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能够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如果将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那么教师就获得了右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源泉,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2)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促动力。反思性行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帮助教师逐步成长为熟练的、研究型的教师。

(3)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培训理性化。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通常将知识的讲授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教师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教学反思,教师

能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理论的情境限制性,理性地对待培训内容。因此,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教师所昌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

33、有哪些开展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34、如何利用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

教学评价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源等的评价和反思,如学生成绩分析结果、电子学档的评价结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教学过程评价表、对教学资源的评价等,以及来自学生、同事等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都是反思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教师一方面应掌握对各种评价数据的分析方法,理解评价结果反映出的情况,如存在的问题、表现出的进步等;另一方面则要具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发现的问题思考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 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 24.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2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 26.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_。 27.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是机器语言。

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答案:系统方法 2. 下面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教育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3. 对于教育技术相关术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就是媒体技术 二教学设计过程 1. “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答案: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 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3.下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可以使用()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改变幻灯片的背景答案: 格式 2. PowerPoint中,应用设计模板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模板的内容要到导入之后才能看见 3. 幻灯片间的动画效果,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的()命令设置. 答案:幻灯片切换 模块2后测 1. 美国AECT’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 ) 答案: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2.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3.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答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二教学设计过程 1.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的分析通常称为() 答案:学习需要分析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 ) 答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科拉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环节是() 答案: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在PowerPoint中,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需要用哪个菜单中的命令?( ) 答案:“幻灯片放映”菜单 2. 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答案: 幻灯片浏览视图 3. 如果要在当前的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应该使用菜单中的( )命令 答案:【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模块3前测 1. 对于媒体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学媒体又可称为教学资源 2. 对于教学媒体,一般不需具备下列哪个要素() 3. 教学游戏机属于( ) 答案:交互媒体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对图像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是( ) 答案:PHOTOSHOP 2. 关于矢量图与位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不会引起失真 3. 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可能有动画效果的图像格式是()答案:.gif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你在网上查询《锄禾》的相关教学资源后,想将名为“锄禾”的网页保存,以便再次浏览,下面哪一种做法行不通?() 答案: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txt格式存在在硬盘中 2. Yahoo网站属于()答案:目录搜索引擎 3. 在搜索文件时,你需要将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下面的下载方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利用Google输入关键字 四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 1. 对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2. 教学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答案: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可以做一定的修改,为自己所使用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网络信息资源() 答案:电子邮件系统 模块3后测 1. 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这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 答案:呈现力 2. 下面的教学媒体中,( )常用于个别指导教学 答案:计算机教学系统 3. 下列有关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概念有交叉,有时候可以互换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关于媒体使用与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并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使得挂图、实物、实验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了用处 2.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音频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bmp 3. HyperSnap-DX软件中,捕捉选定矩形区域的命令是() 答案:Region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哪一个文件既可呈现音频也可呈现视频( ) 答案:.avi 2. 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答案:教学资源需要是数字格式 3. 在将某视频材料下载到硬盘后,发现所下载的材料无法播放,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原因( ) 答案:可能网络断开,可以检查网络连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于年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本刊特将《标准》全文刊登于此。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学生的培养上不断加强其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上,应有自身的特色,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管理,改进管理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一)教师要爱岗敬业、专研各类教学方法。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才能像许多优秀教师一样潜下心来育人。 要给学生灌输广博的知识,老师自己首先要博学多思。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开放,虽然短短几十分钟,可课堂上已不再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死板的教学书本上仅有的一点知识,远远不够,新教材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如果作为老师,自身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呢?只有刻苦钻研、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作为一名教师也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在教学方法上,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需要帮助学生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自由的讨论,主动思考。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协调、学会合作、学会领导、学会服从、学会与人相处等等。 (二)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2009年8月10日我有幸参与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八天的紧张学习,无论在教育理论水平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协助。现总结如下: 一、自身素质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开学典礼上,教育局刘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生动地论述了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而刘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特别强调:“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干有资格为人师表,才干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教师要想给予学生知识,那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发明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保守的授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正如刘局长说的“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假如不和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所以,教师有着重任,要肩负起这些重任,必需去努力探索。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负责,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发明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刘局长在会上还特别表彰了以余阳老师为代表的市骨干教师,使我深受感触。我以后将以这些老师为典范,向他们学习,兢兢业业,尊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加深了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听了何子山教研员«有效,教学有永恒追求»精辟的讲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真正体会到“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实质。何教研员在讲座中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善于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相对宽松、新鲜、愉悦、充溢激情的教学氛围,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了语文课,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收获,也就是“有效的”。这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性。 此外,在这短短的8天,我还有幸听了聂世旺、彭飞等几位老师对五、六年级教材的分析,让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培训将结束了,我将把此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不懈的进取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生长。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doczj.com/doc/6411236985.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 笔记整理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第一、二章 1.计算机产生: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计算机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年以来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 1.科学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过程控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控制,多用于航空 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5.人工智能(主要是只能机器人方向) 6.通信与网络(上网听歌看电影玩游戏,qq聊天等)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力强、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 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 1.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 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2.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3.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 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 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 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存储器 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教学人员初级(小学语文)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 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信息化教育中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只通过网络来实现 B.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的内涵 C.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D.信息化教育中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模式为讲授/辅导型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学习需要”指的是( )。 A.教师的差距与需要 B.学生的学习需要 C.教学过程的需要 D.教学手段的需要 答案:B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着急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答案:A 第4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 )。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B.先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对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答案:B 第5题(单选题)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科目 语文 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秋天的美好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带有艺术化的语言 2.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对课文语言理解的意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它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转眼之间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入地了解到: 1、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4、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5、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1)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3)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6、“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还有以下知识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基本属性: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类学习问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84862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它的名字叫ENIAC。 2、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设计与制造、教育信息化、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 3、计算机按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可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运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代计算机运用的逻辑元件是晶体管;第三代计算机运用的逻辑元件是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运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5、计算机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具有自动执行功能。 6、计算机系统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7、CPU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CPU生产厂商比较著名的是Intel公司和AMD公司。 8、衡量CPU档次高低的主要参数有:主频,单位是MH Z;字长,单位是位(bit)、多核心等。 9、字长是指CPU在单位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10、存储器分为存和外存。 11、存分为随机存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2、随机存储器(RAM)中的信息既可以读取,也可以写入,但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13、只读存储器(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即使机器掉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 14、存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1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数组成,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5、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键盘、扫描仪、触摸屏等。 16、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投影仪等。 17、主要的外存设备有: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18、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存(RAM)。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结合您的教学实践,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中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我们发展中国家开展信息技术课成本太大,可以考虑取消 B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文字处理可以和语文课结合,电脑绘画也可以和美术课整合,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单独开信息技术课 C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其实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前者是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来学习其他的课程 D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便于其他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第2题(多选题)经过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后,您准备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您认为下面这些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3分) A 可以考虑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B 可以考虑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C 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D 可以考虑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E 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插入表格“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理论,目前学习理论中对于教学设计影响很大的理论体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根据您对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近期提出的,有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理论学说,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课程网络培训测验考试及全部答案

模块一 Question 1 分数: 8 (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b ),(d)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实施 b. 利用 c. 培训 d. 管理 Question 2 分数: 8 (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a、c)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b. 学生 c. 教学资源 d. 教师 Question 3 分数: 8 (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选择一个答案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c.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 d.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Question 4 分数: 8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 选择一个答案 a.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b.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 d.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Question 5 分数: 8 (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B)、(D )、传输与呈现。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分析 b. 加工 c. 研究 d. 存储 [attachment=117] 模块2: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 阅读测验 Question 1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a )。 选择一个答案 a. 兴趣偏好 b. 学习习惯 c. 学习风格 d. 知识基础 e. 学习动机 Question 2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属于教学目标描述中的(c )。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情境b. 范围c. 行为条件d. 知识基础 Question 3 分数: 2 ( 多选题)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b.d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抛锚式 b. 讲授法 c. 支架式 d. 操练—反馈式 e. 探究式 Question 4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