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荒 和 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 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的两个主题, 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 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 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 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 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 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 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 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 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反映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 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 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 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 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 的不同。

⑶ 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 与探究第 1 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 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 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 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 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 来, 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 首乐曲。 3、19 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 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 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 曲家。 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 评论音乐名作, 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 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 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 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 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 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 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 19 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其 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 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 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 139 页文字)并说明课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 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 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 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 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5、《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 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 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 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的 VCD,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 2 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 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 《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 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 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二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和 《荒山之夜》等作品,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 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荒山之夜》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熟悉《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 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设问导入

1、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风格。提问:刚才所听到 的歌曲名称?该曲源于哪个国家?
2、 印象中的俄罗斯音乐:对于同学们来说,俄罗斯文化并不为你们所熟悉。你 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进步的年代,可以很幸运地接受来自当今世界 各个角落的信息和文化熏陶。然而对于生活在中国 50—60 年代前后的中国青年 们,他们对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却有着浓浓的个人情结。当年的讲俄语就像今天的 讲英文一样,是整个社会的时尚,俄罗斯的文学、芭蕾、脍炙人口的歌曲,是那 辈人们所终生难忘的。
那么,曾经如此影响着我们国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 的呢?揭开神秘面纱的它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特质呢?今天, 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 一下《俄罗斯民族风情》。
三、俄罗斯民族音乐
1、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个片段。在这个视频中,请大家注意一下①俄罗斯民族音 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②俄罗斯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 的人物?
2、视频播放
3、分析: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 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 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 年 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 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 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以格林卡为首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以及在他影响下成 长起来的“五人强力集团”。
四、格林卡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 父”。
2、《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⑴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情节来自古老的民间传说。武士鲁斯兰为了心 爱的姑娘柳德米拉公主历尽艰险, 经历生死考验, 最后战胜魔鬼, 救出柳德米拉, 并与她幸福地结合。歌剧描述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歌颂 了善良和忠贞不渝的爱情与英雄气概。⑵ 作品结构介绍 ⑶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
五、“俄罗斯五人团”
1、简介
2、穆索尔斯基视频简介(结合阅读书本 139 页文字)
3、《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 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 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 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视频,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 2 题”, 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4、《图画展览会》之《两个犹太人》
⑴ 《图画展览会》简介

⑵《两个犹太人》:穆索尔斯基用威风凛凛、傲慢粗暴的音乐形象和加弱音器的 小号那机灵的音乐形象刻画了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 使作品具有了典型的社会 意义。
六、总结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三
一、学习目标
(一)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 《卡玛林斯卡亚》 《荒山之夜》 、 , 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二)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尝试用探究的方式深刻理解音乐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卡玛林斯卡亚》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
难点: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将欣赏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为重点曲目,浏览性的聆 听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四、教学资源建议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 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聆听——感受——体验——实践——探究” 为核心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 运用绘画、 语言表述的方法, 培养学生 “用不同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1、聆听音乐片段(《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音乐 教 让学生对比两首音 主题之一),回顾初中学过的音乐作品(柴可夫斯 聆听 学 基《如歌的行板》) 根据自己的 导 (出示两首音乐作品主题的旋律幻灯片) 入 2、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 讲 作品 (1)简介作者及作品 授 聆听并思考 曲》全曲,感受乐 (2)完整聆听 新 曲主题, 通过视唱, 思考:你听到了几个主题,你从中感受到情绪有什 课 么区别吗? 律的印象。 (3)介绍两个主题 主题一: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主题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 讨论并完成 加深对音乐主题旋 玛林斯卡亚幻想 了 解 作 者 及 通过完整欣赏《卡 理解回答 之处。 中感受旋律的相似 乐作品的旋律,从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仔细聆听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感受两个不 表格 通过两个主题的对 同音乐主题的风格特征,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比欣赏,从音乐要 第一主题 抒情 情绪 富于歌唱性 活跃 第二主题 素上感知两个主题 欢乐 旋律的异同。
旋律结构 运用四度音程,旋律音阶逐渐下行 节奏 舒展 紧凑

速度
缓慢
快速 通过探讨,培养学
(5)带领学生视唱主题 生深入分析音乐作 讲 (6)探讨: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 授 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新 了表现什么? 的能力。 课 (7)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思考:第一主题是用变奏手法完成,在这一主题当 中, 出现了几次变奏?每一次变奏的乐器有什么变 聆听并思考 化? 教师补充:…… (8)完整欣赏全曲(视频) 要求: 音乐中出现主题时, 学生跟随主题一起哼唱。 完整欣赏 2、欣赏《荒山之夜》片断 通过聆听《荒山之 (1)聆听音乐片段(群魔出现场景音乐) 夜》 音乐主题片断, 要求:边听音乐,边用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可以 聆 听 并 参 与 让学生学会用不同 是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图形的表示)。 (2)学生展示 (3)作品简介: 聆听片断简介→全曲简介→作者简介→“强力集 团”简介 探索与拓展 1、聆听以下作品主题片断,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 聆听 的代表作品,丰富 其他音乐家作品的民族音乐风格。 学生的信息量,使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鲍罗丁 其能够更好的利用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 课余时间完成对俄 通过聆听俄罗斯民 族乐派其它音乐家 了解 的手段来表达对音 乐作品意境的感 知。 学生讨论 视唱主题 品的能力。

《一千零一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结 束 课 程 《一八一二序曲》柴可夫斯基 …… 2、作业:柴可夫斯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俄罗 斯著名作曲家, 他与我们本课所提到的两位作曲家 思考并完成 生活在同一个时期, 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 与他们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查阅相 关资料,试着写写他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和看 法。
罗斯民族乐派音乐 风格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你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了吗?
(二)通过学生预留作业的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 解,有全面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
(三)通过探讨题:(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 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让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 点。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你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了吗?
(二)通过学生预留作业的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 解,有全面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
(三)通过探讨题:(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 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让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 点。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四 教学内容:1、《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2、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舞蹈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艺术渊源;了解《卡玛 林斯卡亚幻想曲》对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的价值,并能对俄罗斯民族民间音 乐产生兴趣。
2、鉴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 俄罗斯民族交响乐的风格特征。
3、了解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特点;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 主要音乐主题,了解变奏曲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艺术渊 源。
2、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 正确辨别。
3、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艺术渊 源。
2、对双主题变奏曲的分析介绍和作品赏析。
四、教学过程
(一) 课前欣赏《如歌的行板》主题

(二)回忆《如歌的行板》
1、师导入:这个作品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2、多媒体出示问题带着问题倾听:
你熟悉现在听到的音乐吗?
你能说出作品的名称和曲作者?
3、师:其实说到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家,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可能就是柴可夫斯基。 你现在正在聆听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 于的《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 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为有这 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4、请试着跟琴哼唱旋律。行板中速稍慢,缓慢悠扬,如歌,像抒情歌曲一样优 美。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唱出如歌行板的感觉。
5、师:这么一首举世闻名的作品的主题,居然是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家 的庄园旅居时,从当地一泥水匠那儿听来的,是一首在俄罗斯农村人人都会唱的 民歌。
设问:①为什么这首民歌流传这么广?——(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②唱的时候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情感?——(忧伤的情绪,感受到俄罗斯人 民心中的痛苦。)
③为什么在俄罗斯民歌中会表现出这类情感?——(历史背景:沙皇统治下农奴 们的生活等等。)
6、师:在俄罗斯民间这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从这样的民歌中也折射出了俄罗 斯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类似于这种情感的民歌有很多,俄罗斯伟大的民族音 乐之父格林卡正是抓住了这种民族情感,运用俄罗斯这种伤感民歌的音调特征, 写下了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曲——《北方的星》。

(三)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歌旋律特征
1、欣赏歌曲,设置问题情境——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老师提示一下,其中有一 句和《如歌的行板》主题极为相似,在欣赏的时候请大家认真聆听,能不能把它 找出来?
——学生视唱、比较,出示旋律线,旋律下行 4321,呈现出了俄罗斯长腔歌曲 基本的旋律特征, 似乎是饱受苦难的俄罗斯民族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思考: A、 俄罗斯长腔歌曲具有怎样特点?宽广悠长、抒情细腻、委婉,略带哀伤
B、这样的旋律表现了俄罗斯怎样的民族性格?这种悠长的长腔歌曲,大多用于 表现俄罗斯民族深沉悲痛忧郁的性格特征。
——一起唱一唱(用我们的声音,把俄罗斯这种民族情感演绎出来。)
(四)简单了解俄罗斯民族舞蹈和民间乐器
1、俄罗斯民族性格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深重的,忧郁的,从另外一段俄罗斯民 族舞蹈“卡林卡”中你会发现俄罗斯民族还有另外一种性格。让我们一起来感 受。
2、思考:
①说说这个舞蹈的情绪特点?——(情绪很热烈、欢快、奔放。这是俄罗斯民族 舞蹈的特点之一。)
②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怎样的性格特征?—— (人们都说俄罗斯是一个不容小看的 民族,从他们的舞蹈中就能看出,她的那种英雄气,风霜气,还有野火的气息, 在这段舞蹈中呈现出俄罗斯民族的另一重性格——强悍激情、健康乐观。)
3、在俄罗斯民间舞蹈音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卡玛林斯卡亚》也是属于这一 类风格的作品。
4、我们来听俄罗斯民族乐器演奏《卡玛林斯卡亚》舞曲。

5、认识俄罗斯民间乐器三角琴和俄罗斯巴扬手风琴。
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是俄罗斯城乡极为流行的乐器。
巴拉莱卡,俗称三角琴,13 世纪初出现在俄罗斯,现在是俄罗斯最有代表性的 民族乐器。有三根琴弦。
6、前面我们已经用自己的歌声呈现了俄罗斯民族深沉的性格,下面我们试着一 起再用歌声把俄罗斯这一种热情、欢快的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哼唱《卡》主题旋律,慢速哼唱——击掌并逐渐加速哼唱——学一个脚步动作感 受舞蹈,并击掌哼唱。
(五)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
1、师:两个作品,一个是悠长抒情的长腔歌调,一个是火热快速的活泼舞曲,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实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重性,呈现出俄罗斯农村 生活的面貌。
十八世纪末叶,俄罗斯正好处于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民族音乐该如何发展?创 造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有联系的俄罗斯民族交响音乐,成 为当时进步音乐家们探求的一个课题。格林卡就利用这两个作品鲜明的对比性, 并且还找到了两个旋律结构的共同特点, 创作了被誉为是俄罗斯民族交响乐奠基 之作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2、哼唱这两个完全不同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的旋律主题——黑板出示主题 旋律。
学生相互探讨,寻找两个作品旋律的共同点。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使是在这条欢快热情的旋律中仍然隐藏着俄罗斯深沉忧 郁的下行旋律特征。
3、带着问题思考,出示问题

①这是一个双主题变奏曲,先请你说一说什么叫双主题变奏?
(两个主题,变奏就是将乐曲最初呈示的主题不断地反复,在反复的过程中有变 化。)
②请仔细聆听, 作品每个主题出现了几次变奏?每一次变奏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 变化?
(提示:变化可以产生在音色、和声、旋律、节奏、速度)
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做做标记,如:A A1 A2……B B1 B2……
4、分析变奏,边听边分析。
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我们能听清楚,主要是加入不同乐器,音色起了变化:第 一个变奏用木管乐器; 第二个变奏加进了弦乐器; 第三个变奏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好像是合唱也加了进来, 主旋律不变, 加入了一些衬腔。 这些旋律的呈示和交织, 构筑了一幅俄罗斯农村婚礼的场面。
知识链接——复调音乐: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运用衬托、填充、加花、呼应等手法称支声复调。
但之后第二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就有些模糊了。一开始是运用了一些衬腔式、加花 式的复调手法,主题保持原形不变,而在后来的一些变奏中,几乎已经改变了原 来的形貌,衍化出音调相似但完全独立的新旋律来。而最后一次变奏甚至非常接 近于婚礼歌曲的主题,而且十分自然的引出了第一主题的重现。 第一主题的第 二次变奏接第二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开始。
(六)探讨
1、在同一首作品中出现了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旋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 什么,他为了表现什么?

2、请你谈谈这部作品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一个作品就告诉了世界,俄罗斯是什么样的民族。
(2)《卡马林斯卡亚》采用的是两首俄罗斯民歌的主题,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 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
(3)《卡玛林斯卡亚》还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重性——沉重悲痛的性格 和健康开朗的情绪。
(4)作者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既借鉴了欧洲交响乐的写作技法, 又体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创作了自己的民族交响乐。所以说是一部伟大 的奠基之作。)
(七)认识作者并小结
1、我们来认识一下创作这部民族交响乐作品的伟大的音乐家——格林卡,俄罗 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根据俄罗斯的题材,按俄 罗斯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运用自己的创作才能来发展本国的音乐,特别是发展民 族风格的歌剧。他的第一部歌剧《伊万.苏萨宁》首演的日子,被视为“俄罗斯 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而他写出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更是奠定了 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基础。
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 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这正如橡果孕育橡树一样。”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 的地位,可与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他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 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如柴 可夫斯基、强力集团等等。俄罗斯的民族乐派走上了强盛之路。
2、让我们记住这部作品,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五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 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 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 的《荒山之夜》。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 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 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 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 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总人数:662 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 中国民歌 中国戏 曲 民族器乐曲 外国民歌 中国歌剧 西洋管弦乐曲 人数 652 595 101 43 122 30 82 122 百分比 98.5% 90% 15.3% 6.5% 18.5% 4.5% 12.4% 5.43%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 的。(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 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造成这种状况的 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 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次对于欣赏器乐 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 作品的形象。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 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 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 《卡玛林斯卡亚 幻想曲》全曲长达 10 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 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 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品的作者。

过程与方法 1. 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新”为核心方 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2. 采用语言创设情境、对比欣赏、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带 领学生走进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乐派的音乐的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 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学习俄罗斯 民族乐派的知识。 2.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 辨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用一节课完成此节内容,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为主,另一首略听处理。 2.导入的问题能让学生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与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奠定基础,学生的自由演唱能够调动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趣。 3.要介绍主题一与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主题二与舞曲《卡玛 林斯卡亚》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以俄罗斯民歌为素 材创作而成。是人民创造了音乐。格林卡终于在这两首民歌中实现了使俄罗斯民 歌交响化的夙愿。该曲被视为俄国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了解“民族乐派”作 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4.适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教学引导方向或者希望学生悟出的内容变成相应 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的学习感受步步深入,而不仅仅停留在泛泛的听赏过程 中,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是高中音乐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真正把初中的音乐欣赏 变成高中的音乐鉴赏的有效学习途径。 5.本节课的乐曲时间较长,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将作品化长为短、 化整为零,摘取作品的主要主题进行主题辨析及听觉感悟。为学生寻找作品的亮 点。 6.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 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教学环境及 资源准备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 另外还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格林卡、穆索尔斯基、强 力集团及相关知识等资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 导入新课 导入: 1.作曲家格林卡为什么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 编成曲子而已。”? 2.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熟知的俄罗斯歌。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演唱 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等。 对民族乐派的形成原因、创作题材、音乐风格的巩固,调动学生学习俄罗斯民族 风情的兴趣。 新课教学 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一) 汇报交流 1. 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课前老师预留的问题 2.总概:乐曲于 1848 年间写成。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 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描绘出俄罗斯农 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人民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体现了他们 典型的性格特征。 乐曲的历史意义, 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 “所有的俄罗斯音乐, 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 小组展示内容: 1. 格林卡生平、关于格林卡的小故事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的创作背景。 3.强力集团 由学生自己介绍这部分音乐知识,小组之间有一种竞争的感觉。通 过学生对于本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成果展示以及老师的概括和补充,也能充分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总体概括使学生对乐曲形成初步的了解。 (二)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 主题一《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

1. 介绍这两个主题的来源 2. 随琴模唱、听唱主题 (三)分段感受、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风格特征。 1.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 (1)请说出第一主题在这一段里进行了几次变奏?每次变奏再配器上有什么变 化? (2)乐曲给了你怎样的音乐感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熟悉主题、演唱主题 它包括主题的呈示和它的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用木管乐器;第二个变奏用木管 乐器;第三个变奏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音乐悠长、抒情、略带哀伤 介绍主题的创作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民族性。 熟悉乐曲的主题是欣赏教学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学生感受、体验、 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是先 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产生欣赏的热情和欲望, 使学生积极、 主动、专注于欣赏活动,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过程,感知和体验音乐的程 度也会因此而加深。 2.第二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它包括主题的呈示和它的 13 个变奏。 问题:(1)这一部分的旋律和前一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塑造了怎样的音 乐形象?(2)舞曲的旋律在这段变奏中一直很明显么? 3.第一主题的第二组变奏:只有三个变奏。音乐风格同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 前面的分析,你认为这一段表现了什么音乐形象?。 (4)第二主题的第二组变奏:结尾段的 18 个变奏。这里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好 像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舞蹈中来,音乐热烈具有舞蹈性。 音乐欢乐、热烈,形成对比,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 趣。在开头保持原型不变,后来或者采用加花的方式或者完全改变原来的面貌衍 化出音调相似的,完全独立的新旋律。旋律活跃,欢快表现宴饮开始的那种欢舞 场面。

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音乐形象的着眼点与理解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联想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加之想象本身是一种再创造,学生所得到的感受也就是 千变万化,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音乐欣赏情境。这种 现象出现是要及时给以鼓励和引导,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和调动起 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4.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完整地感受乐曲,自己小声哼唱主题 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 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暇想。 拓展与探究 1.学生以组为单位, 介绍“强力集团”和穆索尔斯基。 2.根据在课前欣赏《荒山之夜》时的感想,编写的童话故事 学生课件展示 创编故事展示 强力集团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主要力量, 也是学生要了解的内容。 由于上课时间限制,采用课前由学生自己学习,课上展示的方式完成,既节约了 教学 小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 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鲍 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 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 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教学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证明,不含艺术性的课堂 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而不含任何创造性的课堂,更是一个扼杀灵魂的课堂。 相反,带有问题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有着很强的各种学 习能力,只要引导得当,调动得法,会使音乐课的学习达到“用音乐美化人生” 的学习境界。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摒弃原有高中课堂 教学过于严肃沉闷、 拘谨、 死板的气氛, 借助优美生动的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空间, 将课堂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以“聆听——感受——体验— —探究——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让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案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多角度观察、对比、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评价活动方案】 1.在观察座位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中,计算师生人数的过程,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师生讨论租的车是否坐得下,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7= 3×4= 9×6= 5×6= 4×8= 5×9= 2×8= 3×7= 7×6= 5×4= 6×8= 9×3= 2.二年级(1)班有45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教师:二年(1)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能坐下吗?

第20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王秀 课题名称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学生分析现状及分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 总人数:662 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戏曲民族器乐曲外国民歌中国歌剧西洋管 弦乐曲 人数652 595 101 43 122 30 82 122 百分比98.5% 90% 15.3% 6.5% 18.5% 4.5% 12.4% 5.43%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次对于欣赏器乐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作品的形象。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长达10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品的作者。 过程与方法1.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2.采用语言创设情境、对比欣赏、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乐派的音乐的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1.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学习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知识。 2.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

五上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五上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字母与■、▲、●等符号一样可以来表示数。 2、感受同一字母在不同问题情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字母代数的取值范围是不相同的,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3、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 4、在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感悟字母的应用 师:课前很多同学做了自我介绍,其实老师早就按奈不住想介绍自己了。出示自我介“说说我自己”。 1、从这个介绍中,你们了解了我的哪些情况 2、你们发觉这个“自我介绍”有什么特点 3、那你们知道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意思吗体重只有a千克又是什么意思 二、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 1、相信我的介绍已经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完全要归功于字母。那么,字母在数学中会有哪些应用呢一起来看看:课本例1(1)、(2) 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那么,请你观察并思考,求出来的这些数在原来的题目中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3、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揭题) 4、想一想,这里的字母a分别表示哪些数(略) 5、整体地观察:这是同一字母a在5条信息中所表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否能结合这里的题目具体地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表示的数:确定、范围、任意 为什么同一个字母a在5条信息中所表示的数都不一样呢 6、到现在,你对字母表示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把自己新学到的知识归纳一下,并写下来。 指名汇报:你对字母表示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反馈:同一字母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字母所表示的数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数、一个范围内的数、任意一个数;字母表示哪些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字母的实际含义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三、会用字母来表示数 1、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呢我们试着从身边的事例来继续研究: 2、你们认为哪几条信息中包含的数需要用字母来表示(信息略) 3、汇报 4、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不知道、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其中的未知数。) 5、我们再来看这3条信息,如果把这3条信息作为已知条件,那又能解决哪些新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出现了含有字母的加法和乘法式子,那你能否再提出问题,让字母参与别的运算呢) 6、刚才我们说字母可以表示数,现在你看字母其实还可以像数一样来做什么呢(参与运算。) 我们说字母既然可以表示数,它也就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板书:参与运算。) 四、体验用字母代数的优势 1、在数学中,你还见过哪些用字母来表示的例子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2、我们借助表格来整理一下,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达你任选一种方式填写。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能写几个就几个。 大家为什么都选择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定律呢 3、把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洁、明了,而且可以把无数个具体例子中隐藏的一般关系表示出来。 五、总结:五(3)班还没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现在让你去教他们,你可以教给他们什么先在纸上归纳、整理,再汇报。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

电工基础第5章第一、二节教案

课题 5-1电流的磁效应 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 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的概念及匀强磁场的性质。 教学重点 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 关系。 教学难点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 一、磁场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2.环形电流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B 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B = l I F (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 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 1.Φ = B S (条件:① B ⊥ S ;② 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 S Φ ;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 μ 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真空中磁导率:μ0 = 4π ? 10-7 H / m 。相对磁导率: μr = μμ 2.μr < 1 反磁性物质;μr > 1 顺磁性物质;μr >> 1 铁磁性物质。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μr ≈1,铁磁性物质 μ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 B 或 B = μ H = μ0 μ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练习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1)~(4)。 3.填充题(1)~(4)。 小结 1.磁场的方向。 2.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布置作业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问答与计算题(1)~(5)。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5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 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 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 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执教:房清超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教材与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例5》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最后一个例题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教材编排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解决新问题的尝试.让学生经历解决连减相同数的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搭建由减法到除法过渡的桥梁,便于学生今后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基础上解决本课时有关问题,一年级学生有较好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他们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题意和探究减相同数的解题思路。 2.在圈一圈,减一减,分一分等的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解题思路,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减相同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减相同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激趣。 看,谁来了(光头强),他最喜欢聪明的孩子了,你们有自信当聪明的孩子吗?让我们一起接受他的挑战吧!

1.口算 2.光头强从城里带来34个橘子到森林住处,被熊大熊二拿走6个,光头强剩下多少个橘子? 【设计意图:引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角色情境,接受口算挑战,体现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的理念,意在创设一个与新知关联、学生兴趣的情境,促使他们较快融入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计算光头强剩下的橘子数,很自然地引出新知问题。】 二、探求新知,解决问题。 1.分析题意,讨论探究 为了防止两只熊再拿走橘子,光头强决定把橘子装在袋子里,(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装橘子”的表示方法并交流。 (画图圈一圈、用实物分一分、减法计算等)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正确分析图中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装橘子”的表示方法众多,因此设计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该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学生思维,交流自己的思想,培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许学生方法不够完美或是表达的语言不够完整,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2.比较优化,检验算法 ①说一说: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②比一比:比较优化出用箭头方法更明了实用。 ③验一验:结果正确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可以怎么检验。 【设计意图:在众多解题方法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最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从而比较优化出最佳解题策略,在检验环节,学生如果表达不出检验方法,教师可适时的引导,用加法来检验减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学生基本的检验方法。】3.观察发现,揭示课题。 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发现,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主题图中的分橘子问题来源于生活,学生易于掌握,在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让他们理解题意,明白“装满”的含义之后讨论觖题方法再交流,放手让他们动手圈一圈、减一减,分一分的操作,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准确使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准确实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过程,体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热爱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沟通算数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准确实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去认真的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很多的知识。大家看,老师在生活中找到一些这样的字母,你们知道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吗?(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把学生带入数学。) 课件出示:CCTV KFC NBA QQ (中国中央电视台肯德基美国男子篮球联赛腾迅聊天工具)

大家想想,用这些字母来代替这些名称有什么样的好处? (简单好记。渗透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 其实,这样的字母不但仅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我们在数学的世界里也经常会用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例1:(探秘) (1)观察第一组三角形中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按规律排列的,三角形两底角的数字之和等于顶角上的数字)那么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数字呢?(指名口答)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尝试练习: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出示) ①2、4、6、c、10、12 c=( ) ②b+ b + b=24 b=( ) ③a×5=40 a=( ) 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不同的字母能够表示相同的数)。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2、教学例2::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 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 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用符号I 表示

I = Q / t 式中I ——电流(A); Q ——电荷量(C); 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 解:公式I=Q / t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V): 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 A 3V B 6V C A 3V B 6v C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8页例5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8页—例5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安徽省淮南市杨祠小学:信兆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8页—例5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充分经历分一分、圈一圈、算一算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连减同数的新问题。 2.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搭建由减法到除法过渡的桥梁,便于学生今后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3. 鼓励学生用简单、清楚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解题方法策略。重点:掌握解决连减同数问题的方法,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意义做准备。难点:理解连续减9的道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情境导入你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再碰到需要计算的问题,同学们能解决吗?考考你们。课件:吃桃子问题。小结:你们不但会口算,还会用连减、加减混合来解决问题了,真棒。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不会。他们分水果时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你愿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吗?一起看。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审读信息,理解题意 1、审读信息,完整叙述。 2、理解:“装满”的意思是不能多,不能少,每袋要装几个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二)自主探究,交流方法 【设问】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在老师给的图上画一画、或者自己列式算一算,来看看,29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呀? 1. 独立操作,自主探究 2. 交流想法,反馈结果逐一反馈: (1)实操法:黑板摆小棒。追问:结果是什么?这么摆怎么就知道能装满3袋了呀?小结:他用摆摆小棒的方式,9个9个摆,就知道能装满几袋了。这个办法你们说行吗? (2)圈画法追问:这么一圈,怎么就知道能装满3袋了?小结:这个同学借助现成的图来圈一圈,9个9个圈,圈出3个9就说明能装满3袋。更是个好办法。 (3)计算法还有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明白他这个算式的意思吗?预设:28-9=19 19-9=10 10-9=1 追问:你这么减9减9的算,怎么就知道能装满3袋呀? 小结:他这么一算,减1个9就是装满1袋,减了3个9就能装满3袋。 (4)老师是这样想的,你们能看出我怎么想的吗? 板书:29 20 11 2 (每次减得) 小结:意思和你们是一样的,只是表示的方式不同。你们真了不起,这么一个问题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看似不同,其实我们想法是一样的,我们摆、圈、算都在想“29里面有几个9就可以装满几袋。” 3. 我们解答的对吗?怎么检查一下?预设:再圈一遍,再数一遍。再算一遍。换一种方法解决,看看结果是否相同,也是检验的好办法。用减法计算的同学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6 1.3 电阻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1. 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2.1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8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6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俄罗斯民族风情评课

俄罗斯民族风情——音乐与舞蹈听课点评 任课教师:高一七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播放:伏尔加河纤夫曲,同学们体验音乐的情绪什么样的,导入苏联时期音乐的特 点 二、教学过程 (一)歌曲《喀秋莎》赏析 1、观看苏联时期电影片段 2、歌曲《喀秋莎》电影版本,发掘这首歌曲的时代意义 3、复听《喀秋莎》分析音乐作品本身特点 4、学唱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5、苏联歌曲传唱至今为什么? (二)、俄罗斯的舞蹈 1、俄罗斯的民间舞蹈 环节:欣赏民间舞片段——教师示范舞蹈——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学跳两个八拍)民间 舞 2、《四小天鹅舞曲》 环节:教师介绍芭蕾舞起源特点;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舞曲》;学习芭蕾手位;学生 实践:分小组学跳《四小天鹅舞曲》 课后评语: 任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充满美感、富有文化气息、教学效果明显的音乐课。这节课的教学在以下几个环节的把握是成功的。 1、这节课对音乐内容的定位是准确的。 选取了学生熟悉并典型的俄罗斯歌舞,在教学中教师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为线索,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抒发情感、感受人文、探索音乐,这说明教师清晰的认识到了基础教育的主体——即学生,课程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感知音乐、体验和探究、音乐实践等综合能力。而对音乐课程定位准确,使教学目标能够依照三个纬度设计的要求,直接指向教学的各种行为和各个环节。 2、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看到了教学的各种要素构建起了立体丰满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几个教学的线条,即以音乐人文为贯穿的横向线条和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渗透的数个纵向线条。如横向的“国家”、“地理”、“民族”等,这条人文线索是清晰的;而纵向的音乐要素、作曲家介绍、作品背景常识、歌唱技能、舞蹈学习等等,多条纵线形成了一个纵面。我们看到教师潜移默化地运用德育作为支撑,通过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这就是生命教育;在音乐中让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教学内容中涵盖了声乐、舞蹈等多部音乐作品,满足了教学目标对于素材容量的主要需求。 3、充分发挥教师的音乐技能,引领学生多方位开掘音乐体验。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任老师在音乐的技能方面综合能力强,这些技能为引领学生体验音乐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例5》教学设计

课题: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2)第 5 课时 总序第 5 个教案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P59例5及练习十三第5、6、7、8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 3.教师抓一大把时,问: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 当a= 60时,你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抓几根?当a等于200时呢? 二、探索新知 教材第59页例5。 1.摆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 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第十单元俄罗斯风情——荒山之夜教案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欣赏【课题】第十单元俄罗斯民族风情 ——荒山之夜 申请资格种类: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测试学科:音乐 姓名:胡雪英

第十单元俄罗斯民族风情 ——荒山之夜 【教学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荒山之夜”这一课时,以现代高中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渗透具有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力图通过用聆听、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的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特征,并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荒山之夜》,让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及拓展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 二、通过《荒山之夜》的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及各种配器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让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比我国民族音乐的方法,间接促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与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情 【教学难点】 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讲解法 【教学教具】 多媒体、音乐、影视片段、课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二、《荒山之夜》作品分析: 1.作品结构介绍:三个主题。 主题一: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 主题二:群魔的出场是为黑暗之王“车尔诺包格”现身,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 主题三:突然,远处传来微弱而清脆的钟声,天已渐渐破晓,预示着熟睡的农民已经苏醒,再也听不到狂欢的喧闹,群妖悄悄溜走。 2.了解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3.《荒山之夜》表达出作曲家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我认为教学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能力素质。这一能力素质的显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阻止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2。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3.成为课堂活动的合作者;4.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过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第五单元第4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 第4课时用字母表示数(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5,“做一做”和练习十三的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会化简这样的式子 2.让学生在用形如“ax±bx”的式子表达一些数量关系并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及简洁性 【重点难点】 1.能熟练地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2.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的方法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 【复习导入】 (一)复习旧知。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1)120加a的3倍,和是多少?() (2)120加a的3倍,积是多少?() 说一说: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忆后交流 (二)导入新课 出示小棒,提问:我们能用小棒摆图形吗?试一试。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用小棒摆图形,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探究用小棒摆图形 (1)出示例5情景图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用小棒来摆三角形和正方形 (3)问题讨论:每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每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 那么摆2个三角形呢?2个正方形呢?3个呢?摆x个呢? (4)学生进行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从实验中分析得出: (5)问题一:两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么列式? (6)引导学生分析: 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就是摆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加上摆正方形所用小棒根数,3x+4x。 2.探究ax±bx的化简方法。 (1)回忆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c+bc,那么ac+bc应该等于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ac+bc=(a+b)c (2)观察、讨论:比较3x+4x与ac+bc的相同点是什么? (3)引导学生分析:3x+4x与ac+bc都有一个相同的字母,3x+4x的相同字母是x,ac+bc相同字母是c。(讲述:在一个式子里,相同的字母叫做公因数。)(4)那么3x+4x应该等于多少呢?应用了什么定律? 学生讨论后,小结:应用乘法的分配律可以得出:3x+4x=(3+4)x=7x。

百分数(二)-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课题:第2单元百分数(二)解决问题例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合具体情境,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更多的应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回忆下之前的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绘制表格。 知识回顾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每当过节放假,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较熟悉,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5。 1、学生读题,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出解题思路。 提问启发:“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导回答: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你会建议妈妈去哪家商场呢? 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缩小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字,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在用字母表示数,由数过渡到字母的过程中,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四张扑克牌Q K 3 4 你会算24点?喜欢玩牌吗?玩些什么呢? 如果给你计算24点中的四张牌中有这样的两张Q K,你会把它们想成一个什么数呢? (Q=12 K=13) 这里的Q K 虽然是字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数。 其实在数字的学习中,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 1.出示0.3 0.5 0.7 △ 你觉得这个三角形符号会是一个什么数呢?为什么? 2. 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我们不但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符号也可以用来表示任意一个整数,小数或分数 3. 请同学们继续看黑板 ●+●+●=12 ●=() 你能看懂这个算式吗?那你知道●表示什么数吗? 4. 继续出示 n X 5=15 n=( ) 5.举例: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同学们想的都很好,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都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请你选择两个运算定律用字母表达出来。 2.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 a X b = b X a 还可以写成 a · b = b · a 也可以写成 ab = ba 3.谁能用文字表述加法交换律?不会吗?没关系,听老师说给你听? 我们发现,用文字叙述很麻烦,用字母表示很简便,也比较好记 4.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发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不但简明易记,而且便于应用。其实,在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观察黑板上的运算定律)看你能发现什么。谁能把你的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同学们真了不起,就像你们发现的那样,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

最新3电工基础第三章教案汇总

3电工基础第三章教 案

第三章电容器 §3-1、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5)、工作原理: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电容器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例5

2.5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课件、图片。 教学重点: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根据情境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经验 (课件出示)复习题 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 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1) (2) (3)

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44—4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2.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 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书的意义。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书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发现黑板上的规律吗?板书:红、黑、蓝、红、黑、()。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教师投影出示例1的3组题。 3.教师:屏幕上的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题单上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算出图形或字母表示的数。 (1)学生理解题意。 (2)老师讲述题目要求: 第①题要求找出每行图中各组数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用图形、字母表示的数。 第②题根据这个等式,求出用图形、字母表示的数。 第③题根据给出的数列,找出它的规律,再确定数列中用字母表示的那个数。 (3)根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 (4)全班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每个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 (5)独立算一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 (6)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或怎样想的。 (7)提问: 这三道题都是由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8)讲述:通过刚才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或a、χ、n、m等符号或字母表示数。你们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教师:谁来说说? 学生举出数学学习中、日常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具体例子。 老师板书:下列a表示几? 1+a=30 1+a<100 1+a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 教案

教 案 教学过程: 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和电路图 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 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 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a ) (b ) R

二、电路的基本功能 电路的功能有两大类: 一是电路的一种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另一种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三、电路图 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 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 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 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 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 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 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