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中国海和日本海的划界问题

东中国海和日本海的划界问题

东中国海和日本海的划界问题
东中国海和日本海的划界问题

新近出现的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的动向之一,是沿海国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之外,在单方面行动的基础上建立200海里专属渔区或经济区,从而创造新的国际习惯法。当今的时代可以说是过渡性的,各国迅速地扩展它们的海上管辖,用海上疆界把海洋空间和自然资源围起来,这样来建立关涉到世界各海洋的新秩序。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苏联、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已经在单方面的基础上建立了200海里渔区。几乎没有任何疑问,南太平洋各沿海国将以合作和划一的方式照样办理,以便在同那些到远距离水域捕鱼的国家就在各沿海国的200海里区域内捕鱼的条件进行谈判时,处于有利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家已经制定了基于200海里区的新的海上规则。西北太平洋地区各国正忙于对原先的双边安排的很大部分进行修正。凡是想要建立自己的200海里区的沿海国,势必迟早要同邻国进行谈判,以便对海上疆界达成协议。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为了建立有效而持久的秩序,就需要合理、公平和令人满意的划界,因为这种划界将大大影响海洋中有生命和无生命资源的分配。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的大陆架和200海里区的划界,牵涉到日本、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称为中国)和朝鲜。这些是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区别的制度的国家。苏联和北朝鲜这两个邻国最近已经开始建立共自己的200海里区。至于日本,国会已经通过了两项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性的海上法令:领海法令(1977年5月2日第30号法令)和关于渔区的临时措施的法令(1977年5月2日第31号法令)。依照第30号法命,日本将其领海扩展到了12海里(以前是3海里),但是作为临时措施在五个指明的区域仍保持3海里界线。这些区域是: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大隅海峡,对马海峡的东、西水道——所有这些海峡都被看作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象野付水道、苏维埃海峡(珸瑶瑁水道)、国后海峡这样的在北方领土周围的海峡——苏联对它们也提出了要求——没有这样划定界线,以避免加剧同苏联的领土冲突。第30号法令预定用1958年领海公约的规定加以充分补充。临时渔区法令有几个值得一提的特别方面。在日本海某些区域和沿着同东中国海相接的全部日本海岸,确定了一条12海里的界线作为渔区的外部界限。换句话说,日本政府并没有在其群岛的所有海岸都确定200海里的疆界线。这样做的基本理由有二:(一)日本力求避免同南朝鲜发生严重的领土冲突,南朝鲜对日本海中的竹岛提出了要求;(二)日本担心,要是在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确定200海里的界线,南朝鲜和中国马上会作出反应。日本对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的200海里区的渔业和划界的基本的然而带有一点临时性的目的之一,是在同中国和南朝鲜达成新的协议之前同这两国都保持稳定的渔业关系。日本的200海里渔区疆界不适用于这两国。中国和南朝鲜渔民被允许在部分地已经指明了界线的200海里区内(虽然不是在12海里领海以内)捕鱼。对于中国人或南朝鲜人在日本的200海里渔区内使用的力量或者捕获量都没有规定限度。无论如何,对中国和南朝鲜的这种特殊的而且有政治考虑的待遇,看来是很必要和现实主义的,要是日本希望避免在将来被完全排除在这两国的200海里渔区之外的话。日本当前的政策似乎是替日本渔民保持住现行渔业安排下的目前的鱼获水平和使用的捕鱼力量。现行渔业安排指日中渔业协定(为期在二十年以上的非政府性协定)和日本与南朝鲜渔业协定。因此,在新的安排实施以前,日本不打算对中国和南朝鲜推行一条200海里界线。然而当前的措施是临时性的,日本、中国和北、南朝鲜迟早得处理关涉到竹岛和尖阁群岛的划界问题。最后,有两点应予指出:(一)确立12海里界线的首要目的是把苏联的捕鱼排除在外,借以保护日本的沿海渔民;(二)200海里的渔业管辖旨在为日本今后同苏联就缔结那种会互相允许在各自的200海里区内捕鱼的临时协定进行谈判时取得有利或至少平等的地位。1977年7月21日,北朝鲜中央人民会议通过一项命令,建立200海里经济区。这项命令:(一)主张拥有对该区内有生命和无生命资源的专属管辖;(二)将在互相重叠的管辖之间在等距离基础上划定疆界;(三)规定200海里区的外部界线从领海基线起算;(四)确定实施日期为1977年8月1日。日本出席1977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官员,曾经试图得到关于北朝鲜200海里界线的更详尽的资料,也曾经尝

试改变该命令的某些部分,都没有得到什么成功。1977年9月,主要由日本国会议员组成的促进日本与北朝鲜友好协会第二个代表团访问了北朝鲜。他们的目的之一,是力求得到一项非政府性渔业协定。在谈判期间,北朝鲜当局让人们知道:(一)日本渔民将被允许在北朝鲜的200海里界线之内捕鱼,无需缴纳进入费或持有许可证;(二)这种暂行办法将从1977年10月1日起实施,到1978年6月30日为止。北朝鲜还宣布,它将建立一个所谓军事警戒区,以帮助维护200海里经济区,为从军事角度保障它的国家利益与自治利益。这个特别区在日本海一边宽50海里,而与黄海一边的经济区则完全重叠。在这个军事区内,其他国家的一切军事飞机和军舰都是禁止的。民用船只和飞机只有得到北朝鲜当局的事先同意或许可,始得在特别区航行或穿过。还强调了一点,就是外国民用船只或飞机,凡是与军事利益有任何联系或者为了经济目的而侵入的,禁止通过军事区。日本渔民安全地在军事区从事渔业事实上就不可能了。日本的立场是,这样的军事区是违反经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的。尽管有日本的这个论据,看来日本人在北朝鲜200海里区内安全地进行捕鱼作业,将不可避免地有赖于在日本同南朝鲜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同时,与北朝鲜之间也建立政治和经济关系。日本同北朝鲜自1977年较晚的时候起开始进行实质性的谈判,以求至少缔结一项非政府性的渔业协定。据报导,南朝鲜干1977年12月31日颁布了一项把其领海扩展到12海里的法令。该法令已于1978年4月30日付诸实施。南朝鲜没有把12海里界线适用于对马海峡的西水道,西水道宽不到24海里。据说,南朝鲜为了避免就对竹岛的权利发生进一步的对抗,将用总统命令指明环绕这个岛的特别区。可是该命令最后把12海里界线适用于竹岛。南朝鲜最近宣布在黄海和日本海建立几个特别区,以控制外国间谍船。南朝鲜还表示它可能建立200海里经济区。到目前为止,南朝鲜还因为有领土争端而避免单方面地建立200海里区。日本政府会毫不迟疑地把竹岛争端提交国际法院,但是南朝鲜坚决地加以拒绝。日本也建议按照两国政府间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条约,通过换文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南朝鲜争辩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双边协定所能解决的。北、南朝鲜打算在日本海和黄海建立的200海里区内有河豚和鱿鱼的优良渔场。如果两个朝鲜把它们的200海里界线加以执行而把日本渔民排除在外的话,日本将每年蒙受200,000公吨损失。而北、南朝鲜在日本打算建立的渔区内则将只损失10,000公吨。有争议的各区域中的有几个可以考察得此较细致一点。区域2要看北、南朝鲜同日本之间的领土问题如何解决而定,区域3则需要日本、中国以及台湾①之间取得解决。如果竹岛问题顺利解决,那个区域疆界线的划定是不很困难的。从分享日本海的有生命和无生命资源的观点来看,根据等距离原则来划界不会使这些国家中任何一国处于特别不利的地位。尽管如此,在东朝鲜湾和大彼得湾使用直基线的合法性在划界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引起辩论。另一方面,东中国海大陆架的划界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冲突。这个区域对于几个沿岸国显然都是至为重要的,这是因为东中国海的下层,特别是环绕尖阁群岛(见图3②区域3)的下层,可能含有大量的石油,而对该群岛,日本、中国和台湾都提出了要求。据有人从地质的观点提出看法说,尖阁群岛是在构成大陆中国的自然延伸的一部分的那片大陆架上,但是该群岛则是联结台湾和日本九州岛北部的隆起带的一部分。可以说,尖阁群岛并不真正适合于人类居住。看来很清楚的一点是,这些岛屿只是对于其周围的可能是巨大的石油储藏而言才是有价值的。很难相信,在中国一边的假想的中间线F-G会被中国所无条件地接受,或者日本会接受在日本一边的中间线。把尖阁群岛用作划定大陆架界线的基点,从而产生出对石油储藏和各自的经济利益份额的权利,那似乎并不是公平的或者衡平的。日本同南朝鲜关于大陆架划界的协定,用自接近于B点的一个点通过C到D点的线来说明(基本上根据等距离原则划出)。联合开发区被D、E和I三点所围住。E点是中国、日本和南朝鲜之间的等距离点。在联合开发区内,日本和南朝鲜以五十年为期共同开发海底矿物资源,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分享利益和分担勘探与开发的费用。在日本,特别的法令和规章已经公布,以执行经批准的划界协定。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这个区是在日本、中国和

南朝鲜之间的等距离线的日本一边。前外务大臣作了官方的解释说:(一)联合开发区的大陆架被认为是大陆中国和朝鲜的自然延伸的部分;(二)最近的海洋法会议有一种加强大陆架自然延伸说的倾向(中国和朝鲜支持这个理论,而且在东中国海大陆架划界中具有此日本为强的地位);(三)因此,建立这样一个联合开发区对于日本既不是不适宜的,也不是不利的。1973年,即划界协定签字的那一年,中国当局在官方声明中坚持说,两国政府应对由于执行双边协定而引起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中国的立场是,任何划界都应同有关各方协商进行,而无协议并不总是意味自动根据等距离原则划界。目前中国表示无意沿东中国海海岸建立200海里经济区。看来中国在东中国海开始勘探和开发海底石油的实际能力很小,虽然中国是很急于在渤海湾开发近海石油的,那儿的平均深度不到50米。中国经常在陆地上开发新的油田,而且由于陆地上的和大概还在渤海湾的国内生产而仍然自给自足。我个人在确定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的疆界问题上是宁可撇开那些几乎没有树木和无人居住的岛屿,即尖阁群岛和竹岛,不把这些岛屿用于基线的日的。任何有关国家愈认为这些岛屿对于把很大一部分海洋空间和其中的自然资源围起来这一点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就将愈需要划界上的政治妥协。在下述前提下划定日本海和东中国海中的疆界是可能的,就是,不管从法律观点看来这种领土问题怎样解决,疆界应不变动。图4①展示了苏联和日本之间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有争议的几条疆界。这里有争论的是日本和苏联都提出要求的四个重要岛屿(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苏联政府根据这些岛屿是苏联领土这个前提建立了共200海里区。可是接着日本也照样办理,其根据是这样一个设想:这些岛屿尽管为苏联所占据,仍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而所有权问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不可避免的,这两国之间缔结的渔业协定没有清楚地指明一条确定的疆界线,来划定这些岛屿周围的200海里区界线。当这两国政府互相协商以求缔结基本的长期渔业协定时,这个领土问题可能显得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不用说,除非这样一个问题得到最终解决,任何疆界线都不是有效的。据估计,日本在苏联的这个200海里渔区内取得的捕获量中有百分之二十五是来自重叠区。1970年,日本在该区的捕获量是300,000公吨;共中129,000公吨是阿拉斯加绿鳕;长颌竹刀鱼为122,000公吨;鱿鱼为19,000公吨;大马哈鱼和真鳟合计为3,000公吨。国家管辖是以单方面方式扩展的,没有等待海洋法会议结束。没有人能够有把握地并且令人信服地说,当前的200海里经济区体制,从衡平地分享经开发和未经开发的有生命与无生命资源的观点来看,是最好和最合理的。就有生命资源而论,这样一种方案在保护和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而不超过“最大可维持产量”方面,可能是居于第二位的解决方法。看求一种基于200海里区的海上秩序可能终于被改变为另一种体制。不幸的是,东北亚的政治上复杂情况,特别是同联合开发区有关的领土争端和问题,使得那个地区的所有沿岸国很难采用200海里区并建立一种新的地区秩序。这种领土争端得到解决和确定的疆界得到划定,需要很长的时问。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有充分的机会来订立双边和多边的合作计划。至于领土争端,竹岛和尖阁群岛——它们在通常情况下是无人居住的——在划定大陆架和渔区的疆界时应当不予注意。政治妥协对于所有国家都可能此严格的法律解决为有利。不论疆界最后怎样确定,所有有关国家应当就这种合作计划和划界取得一致意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被允许在象日本海和东中国海这样的被围住的海中取得自然资源的独占份额。似乎没有紧迫的需要来在对划界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之前就在东中国海生产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在东北太平洋地区作不能令人满意的画线和单方面的开发,无疑会留下在将来会引起冲突的有争论区域。就北方岛屿和它们的划界而雷,日本需要等待合适时机同苏联谈判一项和约。可是,有一点应予强调指出,那就是,渔业协定的谈判即使在领土争端得到最终解决的情况下也将是必须进行的。中内清文[日本]邵津[译]

东中国海环流及其相关动力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东中国海环流及其相关动力过程的模拟与分析黑潮及其台湾海峡、对马海峡的水体输送;通过海面热和水气交换以及潮流混合作用下的海水温、盐分布与结构的四季演替过程;潮流潮汐过程;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等。这些重要物理过程决定了东中国海海洋环境状况,关系着东中国海的能量与物质的输运。东海各海峡水道的流速分布与流量季节变化对东海黑潮及陆架环流有重要影响。 论文首先利用OCCAM全球模式结果,分析了中国近海重要海峡水道的流速分布及流量的月季变化。结果表明:台湾以东水道年平均流量为25.8Sv,夏季流量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吐噶喇海峡水交换量年平均27.9Sv,夏季最大,春季、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台湾海峡终年有水量从南海流入东海,7月流量最大,为3.1Sv,11月最小,仅有0.9Sv,年平均流量为2.0Sv;对马海峡平均流量为2.3Sv,月变化较小,仅0.4Sv。温度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东中国海环流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环流研究的基础。通过获取、分析和校正1990-1999年间逐周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并通过最优插值技术获得东中国海18x 18km周平均和月平均海面温度场,论文还系统分析了东中国海月平均海表温度场的分布特征。 潮汐潮流是东中国海,尤其是渤、黄海重要的动力要素之一,是影响东中国海的温、盐分布和环流特征的基本物理过程。论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垂直σ坐标系统下的半隐式三维正压模式,并模拟东中国海四大分潮的潮汐和潮流。该模式可大大提高时间步长,与目前广泛使用的POM模式相比,效率可提高数十倍。 论文系统分析了东中国海四大分潮的潮汐和潮流特征,潮流模拟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边缘到黄海,潮流基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黄海,其潮流基本呈往

中日东海划界教材

中日东海之争源于中日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1]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388海里,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历史背景 早在2004年4月,中日两国就曾就海权问题进行过磋商。在当时磋商的多个问题中,中方进行了如下表述“尊重国际海洋法条约,但企业的开采行为完全是在中国领海内。”同时还强调了“冲之鸟岛”仅是一块岩石的立场。 日本绘制的中日东海地图 [2] 但产生东海之争的根源,是在于日本媒体的恶意炒作。2004年5月27日,《东京新闻》记者和教授平松茂雄乘飞机对正在兴建中的中国东海“”天然气开采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随后几天题为《中国在日中边界海域兴建天然气开发设施》、《日中两国间新的悬案》等报道和评论在《东京新闻》上连续刊出。其中充斥着“中国向东海扩张”、“中国企图独占东海资源”等煽动性文字。而日本大小数百家网站立即进行了转帖,结果造成日本民众在这种恶性鼓动下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伴随着2004年足球,中国球迷针对的种种不理性举动的媒体报导而迅速在全日本民众中蔓延。进尔,日本媒体开始批评小泉政府“反应迟钝”、“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一些有政治目的的政客和强硬势力也参与进来,要求小泉政府立即采取行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上海中考知识点汇总)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 (中考知识点) 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的海底地形 南海的深度比渤、黄、东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陆附近深度较浅外,中部和东部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类型齐全,既有宽广的大陆架,又有较陡的大陆坡和辽阔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势西北高,东部和中部低。海盆四周边缘分布着大陆架;大陆架以外为阶梯状下降的大陆坡,中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即为分布在大陆坡山脊上的礁岛;在大陆坡的终止处进入南海深海盆地。在南海东部,从我国台湾岛至吕宋、巴拉皇岛等地,出现一系列岛弧和海槽(沟)相伴分布的格局。 南海大陆架非常宽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面。其中,南部大陆架宽度最宽,北部次之,西部和东部狭窄。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大致为中国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以南的华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浅水区,海底坡度平均为3′40″。陆架宽190~280公里,一般超过250公里。北部湾为水深小于100米的浅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属大陆架。该湾地形与渤海颇为相似,北部和西部较浅(20~40米),中部和东南部较深(50~60米)。该湾海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深处在海南岛西南近海,达90多米。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陆架较窄,南北两端宽约50公里,中间仅20公里;坡度较大。南海东部均为岛架,台湾岛至吕宋岛一带岛架很窄,仅5~10公里,坡度达50′~1°40′。巴拉望附近岛架宽30~60公里,坡度一般为17′。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为巽他陆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宽度超过300公里。南海西部和东部陆架是以侵蚀为主的侵蚀—堆积型陆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陆架则为堆积型陆架。 南海的大陆坡分布在水深150~3600米之间,呈阶梯状下降,大致从150米开始,海底坡度明显地逐渐变陡,由平坦的大陆架变为陡坡,并隔以深沟。约在1000~1800米深处,地形转缓,成为断续相连的平坦面,宽达数百公里。在平坦面的外侧,又是个急陡坡,至3600米附近大陆坡终止,到达南海深海平原。 南海大陆坡围绕着海盆四周可分为4个区:北陆坡、西坡阶地、南陆坡和东陆坡。 北陆坡约位于中国台湾以南至珠江口大陆架的外缘。陆坡上为波状起伏的平原,并有隆起的暗礁。在东沙群岛附近水深增至1000~2000米,地势向南凸出。 西坡阶地又叫海南岛南部大陆坡,宽达300海里,位于珠江口外的深海洼地和越南南部陆坡之间,水深1000~1500米处。它具有显著的阶梯状,坡度较大(5~10°),等深线密集,呈南北向分布。西沙和中沙群岛就分布在西坡阶地上。西坡阶地上有许多水下峡谷,把阶梯状的陆坡分割为许多地块。西坡阶地的坡麓有一狭长拗陷,深5567米,为目前已知南海的最深处。 东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是中国岛屿最多的海域。亦称东中国海,是指中国东部长江的长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南接台湾海峡,北临黄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东临太平洋。 东海的海底地形 总的说是西北高、东南低。海区平均水深349米,最大深度2717米。依海底地形趋势,可分为两个区域:西部大陆架浅水区和东部冲绳海槽深水区。

东中国海的水团分析方法研究(DOC)

东中国海的水团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团分析方法的历史及现状。之后介绍了影响中国近海海域水团形成、分布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气象气候因素的影响、主体格局与区域特征的互相作用和理、化、生、地特征分布的兆示。 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适合东中国海海域水团分析的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分割法、水团聚类分析法、水团的判别分析及预报、水团分析中的正交分解法、水团分析中的模糊数学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得出它们的各自的特点,并比较它们的优劣。 (1)分割法,是将一长串有序的测样,在打乱其原有顺序的前提下,按给定要求分割成有限几段的方法,其严格的说是属于聚类分析的范畴。不过它是把所有测样看作一类,然后“化整为零”,分割为二类、三类……直到每个测样先作为一类。 (2)聚类法则是“化零为整”,即开始把每个测样先作为一类,然后择其性质相近者聚合。实践证明,在浅海变性水团分析中,聚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3)判别分析法又称为分辨法,是根据测样的多种性状的观测值,对其进行客观合理分类的方法;主要运用于预报。 (4)水团概念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应用模糊集合来定义和划分水团,既有合理的物理意义,又不影响集合的交运算及其他运算。故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浅海水团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把中国浅海水团分析方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THE RESEARCH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WATER MASSES IN THE EAST SEA OF 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water masses and currents situation. All kinds of factors and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the China offshore as follow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limate influe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patter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ign that diagnostic distributing of physics、chemistry、biology、geography. On the basis of above, this article clarifies appropriate solution in the relative waters. And introducing the split method emphatically, water reunion analytic approach, discrimination of water body analysis and predict, water body analysis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of to paying in analysi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methods, ge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compare their quality. (1)Split method, examining a long bunch of orderly ones kind, on the premise of upsetting its original order,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emand to cut limited section of methods apart into one, strictly, it belongs to a category, cluster of analysis. But it regards all samples as one, then "break the whole up into parts" , split into class II , three kinds until each one be one kind. (2)Cluster's rule is to "turn parts into the whole ", namely it regards every sample as one category. then select the close one of nature of it to get together .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effective in the sex change water body of shallow waters. (3)Differentiating analytic approach is also called distinguishing law, which is 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 and carry on objective method that classifies it rationally; Apply to and predict mainly. (4)It is objective that water body concept is getting fuzzy, defining and dividing the water body by fuzzy set is rational physically, and does not influence handing in oper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 of the set. So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has been used broadly and innovatively in the research and study in shallow sea water group, and pushing group analytical method of shallow sea water in China to a new height.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久有时日,绝非偶然,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第一,东海大陆架发现石油资源是划界问题的主要诱因。20世纪末,随着中日两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迫切需求,使双方关于东海海底资源的主权问题互不相让,这直接诱发了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 第二,国际海洋法制度的确立使中日双方的权利主张能够“各取所需”。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与二战后国际海洋法制度的确立有密切联系 第三,日本外交政策的右倾化。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上台后,任命右翼政治家中川昭一任经济产业大臣,东海问题属其管辖范围。中川大臣在东海海域划界及钓鱼岛主权归属等问题上摆出了欲以实力对抗、好勇斗狠的架势,只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无视邻国的正当利益;只追求本国安全的绝对化,不惜将自身的安全建立在对方不安全之上。 第四,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使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复杂化。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调整东亚地区战略给日本“撑了腰”,日本也借机加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监视与实际控制,加大对东海大陆架的调查力度,以期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中捞取最大的实际利益。日本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的态度日趋强硬,也增加了中日两国解决争端的复杂性。 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有两点:第一,双方的划界原则不同。日本主张适用所谓的等距离“中间线”以及距离标准,中国则主张适用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第二,在是否拥有共同大陆架问题上存在争议。中国认为,东海大陆架与冲绳海槽是两个不同的单元。大陆架属于稳定的大陆地壳,而海槽则属于大陆架地壳向海洋地壳过渡的构造带,这样,冲绳海槽就构成中国大陆领土自然延伸的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认为,日中两国处于共同大陆架,中国大陆的大陆架终止于琉球海沟,琉球群岛是大陆架外缘的岛链,冲绳海槽仅仅是大陆架上的一个褶皱、凹陷,在划界时并非决定因素。 为有利于解决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可以考虑采取暂时给予钓鱼岛“零效力”的办法,即在划界中暂时忽略钓鱼岛效力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的顺利解决,也有利于解决钓鱼岛本身的主权争议 实际上,日方始终没有明确地拒绝过中方的共同开发的提议。在政治上,共同开发也有助于维护东海地区的稳定,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只要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将共同开发作为一个议题,通过对话协商,是可以达成临时安排协定的。 总之,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得到妥善解决,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最实际可行的双赢之策。

2018-2019年北京小学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润海中国分校一年级上册数学模拟期末测试无答案

2018-2019年北京小学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润海中国分校一年级上册数学模拟期末测试无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 王叔叔有一只手表,他发现手表比家里的闹钟每小时快30秒.而闹钟却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30秒.那么王叔叔的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________ 秒. 2. 58里面的“5”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 3. 我说你猜. (1)时针指到8过一点,分针指到4,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 (2)时针指到10,分针指到12,是________时. (3)时针和分针都指到12,是________时. 4. 元旦庆祝会上,三(1)班有20人参加了合唱表演,有15人参加舞蹈表演,其中8人两项都参加,三1班只参加合唱表演的有________人。 5. 仔细观察,找规律填一填。 (1)17,29,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80,7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65,70,75,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圈一圈,填一填。 (1)一共有( )个水果。 (2)把从右数第6个水果圈起来。 (3)把从左数第7个水果下面画“○”。 (4)把右边的5个水果圈起来。 (5)从右数,第( )和第( )个水果是香蕉,两个香蕉之间有( )个水果。 7. 填空: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多少?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________ (2)571+________=1000 (3)1000-________=333 (4)603与306相差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海潮波运动数值模拟

中国近海潮波运动数值模拟 本文基于球面坐标系下的二维垂线平均潮波运动方程建立中国近海潮波数学模型,模型区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泰国湾和环台湾岛海域,网格尺寸2′×2′,网格数1175×955。在考虑引潮力情况下,计算模拟了中国近海的复合潮波运动;并对分布于各个海域的281个潮位站的4个主要分潮 (M2、S2、K1、O1)潮位调和常数以及13个海洋预报站的潮流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基本合理。针对计算结果绘制了主要分潮包括浅水分潮(以M4为例)的潮汐同潮图和潮流同潮图,对中国近海潮汐和潮流分布即潮波运动进行了分析,并和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本吻合。 整个东中国海的潮波主要是太平洋潮波经台湾和九州之间的水道传入的协振波,南海的潮波主要是太平洋潮波经吕宋海峡传入的协振波。东海和南海主要通过台湾海峡进行水量和潮能交换。在东中国海基本以半日潮为主,尤其是 M2占优,而在南海基本以全日潮为主。 由于受到地形影响、边界的反射、地转偏向力和陆架浅海的摩阻作用,潮波在各海区或以前进波或以无潮点和圆流点为主要特征的旋转潮波系统组成了复杂的潮波系统。在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对台湾海峡的M2分潮的潮汐分布特征和传播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台湾海峡的M2分潮主要是有北部的前进波和南部的前进驻波系统组成,由吕宋海峡进入的太平洋潮波和广东、福建沿海岸线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南端前进驻波现象和北部地形边界的放大效应产生的潮能幅聚现象是台湾海峡M2分潮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海峡内的潮能消耗以南下的前进潮波为主,其传播到台湾浅滩位置。另

中日东海划界案

中日东海划界案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架含义在国际法上,指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岸国有权为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其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核心是冲绳海槽的地位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双方在划界原则上的严重分歧。 中国主张“海洋划界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公平合理原则”,而“等距离线只是划分海洋界限的一种方法,不应把它规定为必须采取的方法,更不应把这种方法规定为划界的原则”。③1996年中国在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1982年公约)时声明:“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④而1998年颁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法》同样规定“在国际法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以协议划定界限”。⑤就东海大陆架划界而言,中国主张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领土,而非日本岛屿的自然延伸,因为冲绳海槽构成了两国大陆架之间的天然界线。而公平的划界结果就是要实现自然延伸原则。因此,应当以冲绳海槽,而不是中间线作为两国的大陆架边界。 相反,日本是一个传统主张按照中间线划界的国家,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属于“中间线”集团,其1996年颁布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如果日本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外部界限的任何部分超过了从日本基线量起的中间线,则中间线(或日本同外国议定的其他线)将代替外部界限的那一部分”。⑥就冲绳海槽而言,日本认为它只是两国自然延伸之间的一个偶然凹陷,不足以中断两国大陆架的连续性,因此主张以中间线为界。不仅如此,日本在1974年1月30日同韩国签订的《日韩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中单方面将其划定的中日假想中间线作为开发区朝向中国一侧的界限。 “中间线”与其他国际法原则的是相互冲突的:首先,中间线标准不符合专属经济区制度设立的宗旨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平划界基本原则;日本主张的实质是搞“平均主义”,明显违背了《公约》应根据实际情况公平划界的基本原则。其次,中间线标准的主张有悖于现行国际法上通用的“海岸线长度与海域面积成比例”原则。 冲绳海槽的法律地位: 总的来看,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冲绳海槽的存在虽然不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唯一的决定因素,但是他作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貌特征,的却应该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地位,应为划界中应考虑的关键的因素。冲绳海槽或者是作为划界的重要基础,或者是作为谈判的出发点,冲绳海槽的存在证明了日本所谓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不适用两国东海大陆架的划界,他仅仅评分了两国海岸间的距离,而我们两国东海之间的权利重叠区域应该是自我国大陆架自然延伸的中断——冲绳海槽到日本200海里界限之间的区域。如果按照日本现在主张所划定的中间线实际上位于真正的权利重叠区域中线的中国一侧,这样就否定了中国有主张自然延伸的全部大陆架构成其领土的权利,而真是不符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公平解决”的要求的。 有关海洋划界的国际法规则: (一)海洋划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公平解决 中日两国都于1996年先后批准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⑧因此有关海洋划界问题应适用该公约的有关规定。然而,由于海洋划界问题是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一个存在严重分歧的“核心问题”,为避免会议破裂,公约的有关划界条款“有意识地尽量避免含有实质性内容”。⑨结果,1982年公约关于专属经济区划界的第74条和关于大陆架划界的第83条第1款都只规定,海洋划界应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国际法院1985年在“利比亚/马耳他大陆架案”中评论说:“《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必须达到的目标,但未设计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遵循的方法”。⑩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海洋划界必须以获得公平结果为其最终目的,而且公平的划界结果“必须是有关国家间协议的产物”。(11) 因此,“不顾其他国家的立场,企图用单方面行动确定国际海洋边界的行为是违背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的”,(12) 同时当然也是违反公约上述要求的。 (二)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是海洋划界的习惯法 公平原则/有关情况规则主要是由国际法院在仲裁机构的帮助下通过判例发展起来的。(13) 它要求划界“应按照公平原则并考虑到一切有关情况,以期达到公平结果”。(14) 该规则包含三个基本规范:一是和1982年公约一样强调结果公平;二是要求适用公平原则;三是应考虑一切与划界有关的情况。就第二项基本规范而言,国际法院在其审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件——1969年“北海大陆架案”中就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公平原则,即“协议不成时则应按照平分重叠区域的办法解决”。(15) 国际法院分庭1984年在“缅因湾案”中重申了这一原则,认为其“本质上是公平的”,(16) 强调划界的“基本标准”是“在考虑案件特殊情况的同时,对当事国向海延伸的重叠区域,原则上要加以均分。”(17) 这里的“重叠区域”指的是“权利重叠区域”,即有关各国依据国际法规定的权利基础所能主张的最大海域界限之间的重叠部分。对专属经济区划界而言,其“权利重叠区域”一般为有关国家从各自海岸量起200海里界限之间的重叠海域。(18) 但大陆架划界中的“权利重叠区域”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大陆架是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19) 因

中国海洋简介

第一部分渤海 划分四部分 1辽东湾 位于渤海北部,以河北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一线为其南界,有辽河、滦河 2渤海湾,位于渤海西部,以大清河口至新黄河口一线为东界,北接辽东湾,南邻莱州湾,有黄河、海河 3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以新黄河口到龙口的屺坶岛(读音:起母)一线为其北界,有黄河、小清河等河 4渤海中央区,为渤海的主体部分,界于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之间,东边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联线与黄海分界。附带:渤海海峡

与黄海的分界线: 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西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蓬莱角间的连线最深水道:东部的老铁山水道最深,达到86米 海岸类型 粉沙淤泥质海岸: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和辽东湾北岸等沿岸 沙砾质岸:滦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 基岩海岸:山东半岛北岸和辽东半岛西岸 海浪:渤海海峡和中部为最大,辽东湾和渤海湾较小 “聚宝盆”:渤海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多种鱼,虾,蟹,贝类繁殖,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故有“聚宝盆”之称 重要海港: 中国北方唯一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也是具备接待世界最大邮轮能力的邮轮母港 中国国内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天津填海造陆工程,位于渤海的渤海湾内,天津市滨海新区 主要港口分布

历史源起 中国第一首咏海诗: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渤海古称沧海、北海 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 教科书认为,渤海是海湾,因此中国被认为有三片领海,即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被归入黄海。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由来已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东海大陆架被认为是世界上油气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后,日本就开始了对东海的勘探和测量活动"中国政府对日本的行为提出了强烈抗议"1974年日韩两国签定5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6,将东海海域片面地划定了大面积的大陆架,作为日本和韩国的/共同开发区0,日韩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遭到了中国坚决反对"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5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6,以法律形式向世人宣布了中国对行使有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和管辖权的原则和立场"近几年,中国在东海的测量和勘探取得了明显进展,相继发现了多个油气田,并进行了开采"这引起了日本毫无理由的不满和反对"2004年6月以来,日本针对中国东海/春晓0油气田的开发,频频制造摩擦并使之不断升温"日本要求中国提供勘探资料,而后又拟授权民间公司对东海大陆架进行开发,中国予以断然拒绝和反对"同时,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也积极要求日本政府采取行动以维护日本海洋权益,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官员的行为也逐步升级,2004年6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乘直升机飞到东海上空对中国的/天外天0!/平湖0和/春晓0三个油气田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视察0,并认定中国侵犯了日本的海域经济权益"在时隔不久举行的中日两国外长会谈中,时任日本外相的川口顺子向中国外长表示,日本希望中国能提供开发区域海底的地质构造数据,这一野蛮要求遭到中国拒

绝"自此,中日两国的东海划界纠纷正式进入前台"二!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实质首先,资源贫乏的日本垂涎于东海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海海域中埋藏着价值几十万亿日元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物资源,对日本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据统计,埋藏在东中国海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当于黑海油田的蕴藏量,为72亿吨0-另外,在东海大陆架地层中蕴藏有航空航天产业!高精度机床等高科技产品所需的钻!锰!镍等稀有金属,还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这必将引起资源贫乏的日本的极大贪欲,刺激其与中国争夺资源的野心"其次,是遏制中国复兴的需要"历史上,中国和日本从来没有同时处于强盛的状态"一般来说,当中国处于强盛时期,日本则都处于弱小的状态;当日本处于强盛时期,中国则处于贫弱状态"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年间,中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欺凌的屈辱中,而同时期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强国,长期以来它已习惯于面对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些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影响力日趋提高"面对一个日渐强大的中国,-日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导致民族心理失衡和其国内右翼势力的崛起,使得中日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东海划界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日趋强硬也就配合了其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最后,是日本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的需要"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对抗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需要,在亚洲大力扶持日

东中国海和日本海的划界问题

新近出现的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的动向之一,是沿海国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之外,在单方面行动的基础上建立200海里专属渔区或经济区,从而创造新的国际习惯法。当今的时代可以说是过渡性的,各国迅速地扩展它们的海上管辖,用海上疆界把海洋空间和自然资源围起来,这样来建立关涉到世界各海洋的新秩序。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苏联、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已经在单方面的基础上建立了200海里渔区。几乎没有任何疑问,南太平洋各沿海国将以合作和划一的方式照样办理,以便在同那些到远距离水域捕鱼的国家就在各沿海国的200海里区域内捕鱼的条件进行谈判时,处于有利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家已经制定了基于200海里区的新的海上规则。西北太平洋地区各国正忙于对原先的双边安排的很大部分进行修正。凡是想要建立自己的200海里区的沿海国,势必迟早要同邻国进行谈判,以便对海上疆界达成协议。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为了建立有效而持久的秩序,就需要合理、公平和令人满意的划界,因为这种划界将大大影响海洋中有生命和无生命资源的分配。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的大陆架和200海里区的划界,牵涉到日本、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称为中国)和朝鲜。这些是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区别的制度的国家。苏联和北朝鲜这两个邻国最近已经开始建立共自己的200海里区。至于日本,国会已经通过了两项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性的海上法令:领海法令(1977年5月2日第30号法令)和关于渔区的临时措施的法令(1977年5月2日第31号法令)。依照第30号法命,日本将其领海扩展到了12海里(以前是3海里),但是作为临时措施在五个指明的区域仍保持3海里界线。这些区域是: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大隅海峡,对马海峡的东、西水道——所有这些海峡都被看作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象野付水道、苏维埃海峡(珸瑶瑁水道)、国后海峡这样的在北方领土周围的海峡——苏联对它们也提出了要求——没有这样划定界线,以避免加剧同苏联的领土冲突。第30号法令预定用1958年领海公约的规定加以充分补充。临时渔区法令有几个值得一提的特别方面。在日本海某些区域和沿着同东中国海相接的全部日本海岸,确定了一条12海里的界线作为渔区的外部界限。换句话说,日本政府并没有在其群岛的所有海岸都确定200海里的疆界线。这样做的基本理由有二:(一)日本力求避免同南朝鲜发生严重的领土冲突,南朝鲜对日本海中的竹岛提出了要求;(二)日本担心,要是在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确定200海里的界线,南朝鲜和中国马上会作出反应。日本对日本海和东中国海的200海里区的渔业和划界的基本的然而带有一点临时性的目的之一,是在同中国和南朝鲜达成新的协议之前同这两国都保持稳定的渔业关系。日本的200海里渔区疆界不适用于这两国。中国和南朝鲜渔民被允许在部分地已经指明了界线的200海里区内(虽然不是在12海里领海以内)捕鱼。对于中国人或南朝鲜人在日本的200海里渔区内使用的力量或者捕获量都没有规定限度。无论如何,对中国和南朝鲜的这种特殊的而且有政治考虑的待遇,看来是很必要和现实主义的,要是日本希望避免在将来被完全排除在这两国的200海里渔区之外的话。日本当前的政策似乎是替日本渔民保持住现行渔业安排下的目前的鱼获水平和使用的捕鱼力量。现行渔业安排指日中渔业协定(为期在二十年以上的非政府性协定)和日本与南朝鲜渔业协定。因此,在新的安排实施以前,日本不打算对中国和南朝鲜推行一条200海里界线。然而当前的措施是临时性的,日本、中国和北、南朝鲜迟早得处理关涉到竹岛和尖阁群岛的划界问题。最后,有两点应予指出:(一)确立12海里界线的首要目的是把苏联的捕鱼排除在外,借以保护日本的沿海渔民;(二)200海里的渔业管辖旨在为日本今后同苏联就缔结那种会互相允许在各自的200海里区内捕鱼的临时协定进行谈判时取得有利或至少平等的地位。1977年7月21日,北朝鲜中央人民会议通过一项命令,建立200海里经济区。这项命令:(一)主张拥有对该区内有生命和无生命资源的专属管辖;(二)将在互相重叠的管辖之间在等距离基础上划定疆界;(三)规定200海里区的外部界线从领海基线起算;(四)确定实施日期为1977年8月1日。日本出席1977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官员,曾经试图得到关于北朝鲜200海里界线的更详尽的资料,也曾经尝

中日东海问题现状分析

中日东海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中日东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则愈演愈烈,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划界的原则和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双方至今未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协议。本文通过对中日东海之争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此分析其中的中美日关系,对中日之争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本文提出几点解决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东海问题划界争端钓鱼岛问题中美日关系 中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具有包括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口本遣隋使和遣唐使频繁来华等在内的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中口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通过海上通道实现的不在少数,东海成了双方路邻友好的纽带和见证。但是,自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日关系急剧下滑,尤以二战以来中日矛盾更加激化。直至今日,中日关于历史、边界、经济、军事等各种纠纷依旧频繁,如今的东海,中日之争狼烟四起,成了双方海洋权益争夺的战场和角力场。东海恰似一滴水能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好坏,反映出两国关系疏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双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一、中日东海之争的表现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权益一旦 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一部分,各国重视海洋的程度与日俱增,海洋权益争斗愈演愈烈。中日在东海的海洋权益斗争也并不例外,两国在东海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争斗由来已久,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正在向不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方向蔓延。全面梳理中日东海之争的种种表现,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划界争议,资源争夺,岛屿争端以及军事争斗。 一是划界争议。中日东海至今尚未划界,主要是双方在划界主张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中方一贯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日方则提出以“中间线”平分东海的主张,而且强调要“一线两划归”。日方认为大陆架制 度已经被专属经济区制度所吸收,中日东海划界只要适用专属经济区制度即可,这样可以避免日方在划界上处于地理不利国地位 的缺陷,不用在两国是否都拥有东海共同大陆架问题上纠缠不清了。中方当然不接受、不承认日方提出的以所谓“中间线”划界的主张。主要原因是日方主张的“中间线”其实不是真正的平分线,他们已经把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在己方一侧,再与中方对半分的所谓“平分线”。中方完全不能接 受,坚决予以反对。中方一直强调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而日方坚持认为没有争议而把中方拒之门外。因此,中日东海管辖海域划分至今未能进入实质 性谈判阶段的责任,当然完全是在日方而不在中方。 二是资源争夺。迄今为止,日本向中国在东海资源问题上的挑战已经至少有过三次。第一次是1969 年。联合国公布调查结果,宣称钓鱼岛周边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相当于第二个中东。日本趁美国归还钓鱼岛施政权之际,对钓鱼岛周边海域实施武装实际控制,派出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和海上自卫队反潜巡逻飞机,每天进行所谓的“领海警备”,至今已经整整40年了。第二次是1974年1月。日本和韩国串通一气, 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将东海北部划定为“日韩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两国在开 发区上大动干戈进行实际钻探,结果捣鼓了半天一无所获,不得不草草收场。第三次是本世纪初,由中海油、中石化、优尼科和英荷壳牌四方合作,准备在东海西湖凹陷进行勘探开发。然而,日本以中国“春晓”油气开发区距离其主张的所谓"中间线"只有5公里左右,可能由于“吸管效应”吸走本应属于日方的油气资源而向中方提出抗议。其一向中方索要“春晓”油气田资料;其二要求中方停止施工;其三加强对我"春晓"油气开发区的监控。在我拒绝日方索要资料等无理要求后,日方恼羞成怒叫嚷要公开报复中方,对东海海底资源实施调查。2005年7月14

中日东海划界之中间线方案:问题与评析

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收稿日期:2009-12-24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际法上的领土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NCET-08-0426) 作者简介:孙传香,男,1974年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海洋法究。 中日东海划界之中间线方案:问题与评析 孙传香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 要:中日东海划界历经旷日持久而未能解决,中国主张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中大陆架之自然延伸原则,采取不同于专属经济区的方法对大陆架进行划界,而日本则始终坚持采用中间 线对中日东海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作一揽子划界。无论从逻辑角度还是法理视角,日本主张在中日东海划 界中适用中间线将混淆《公约》中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两种制度。基于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地质与地貌特点 以及公约对上述两种权利的不同规定,中日难以通过中间线对东海的海洋权益作出公平划分。中日两国应 以《公约》为依据,分别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作出安排,同时兼顾处理钓鱼岛群岛的主权归属问 题,使中日东海划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关键词:东海;中间线;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06-05 The Median Line Scheme for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Defect and Critique SUN Chuan-xiang (China Institute of Boundary Studies ,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072, China ) Abstract: The delimitation of East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till remains unresolved after the long-drawn-out negotiation . China advocates respecting 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establish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onven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method of delimit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EEZ. However, Japan has always been sticking to using the median line to get a package of delimit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EEZ. From both the 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the legal perspective, Japan’s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n line” delimita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East China Sea would confuse the concepts of EEZ with continental shelf which are prescribed in "the Con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East China Sea, it’s not right to delimitate the continental shelf with the median line. China and Japan should delimitate the EEZ and continental shelf respective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Diaoyu Islands, to get a fair result. Key words: East China Sea; median line; the EEZ; the 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是国际海洋法中的两大 重要制度,但无论是产生时间还是产生根据,两者 都存在巨大差别。前者肇始于美国总统杜鲁门20 世纪40年代的公告,其目的是确认一国对临近其领土的海洋底土的生物或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后者衍生于沿海国的渔区制度,主要解决海洋底土上覆水域的主权权利归属问题,最终正式确定于《公约》。前者权利是固有的,其行使“不取决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