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风水文化

中国风水文化

中国风水文化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玄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在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总的来说,风水学主要分为两个流派,第一种形势派,第二种理气派。而两个流派又衍生出更多其他的派系,各个派系之间联系紧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风水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种形式。

首先是形势派。一提起形势派,人们就会想到以形势论吉凶的风水祖师管辂和郭璞。形势派偏重地理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向来论古凶。形势派虽然分峦头派、形象派、形法派这三个小门派,但实际上这三个小门派是互相关联的,并没有完全分离。

1、峦头派。峦头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势,自然地理的峦头包括龙、砂、山。龙是指远处伸展而来的山脉;砂,是指穴场四周三百六十度范围之内的山丘;山,是指穴场外远处的山峰。

2、形象派。形象实际上是风水中一门高深的学问,因为它是把山的形势生动地看做某一种动物或其他物体。例如某个山的形状象一只狮子。有关形象的名称很多,如美女照镜、七星伴月等不胜枚举。

3、形法派。形法指的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础上展开的峦头中的一些法则,主要是论述形象与穴场配合的法则。例如有一条道路与穴场对冲,在形法派中称为“一箭穿心”。

而对于理气派来说,由于它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几乎所有五术的理论观点都纳入其立论原理,理气派形成了十分复杂的风水学说。也正因为它过于繁杂,才分出许多小的门派。

1.八宅派。八宅派综合起来只有两点:一是将坐山配游星论吉凶。所谓游星就是:伏位、天医、生气、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绝命、祸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据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别将此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则吉,配凶则凶。二是根据住宅八卦坐山,分为东四宅与西四宅,然后与人命结合,即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论吉凶。一般来说,八宅派计算命卦都是以年支为准。换句话说,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别相同他们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对他们的风水布局也是相同的。那么一年之中出生有几百万人,按照八宅派风水观点来论,他们都在一个共同点上。因此,八宅派的风水理论过于简单粗略。特别是东西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观点更是粗陋不堪,难以准确。希望学习风水的读者千万不要照搬不误。但以游星论吉凶,在放门路或在室内布局与玄空飞星配合起来可有参考价值。

2.命理派。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飞星进行风水布局,配合装饰颜色等,对各类阳宅的室内装潢以及风水调整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三合派。三合派以山水为主,将廿四山与坐宅配山论生克关系,所谓坐宅山,实际上是指坐宅在罗盘上的五行与宅外山峰或各个建筑物之间构成的五行生克关系。配水则以十二长生位来论吉凶。十二长生就是命理学中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来去论吉凶,主要是用于阴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与十二长生存在阴阳混杂之象,运用起来往往会有偏差。

3.翻卦派。翻卦派以八卦翻出九星卦为主,然后再配合山水以论吉凶。翻卦派有几种翻法,如辅星翻卦,又名黄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据纳甲起以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来推断吉凶。

4.玄空九星派。玄空飞星派是将山向配合元运挨排山向,元盘九星,从而看水山配合室内布局论旺衰吉凶。所谓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为贪狼,二黑在坤为巨门,三碧在震为禄存,四绿在巽为文曲,五黄中央为廉贞,六白在乾为武曲,七赤在兑为破军,八白在艮为左辅,九紫在离为右弼。而玄空学的实质就是注重元运的旺与衰,以及

1—9九个数字的生克制化与命局中喜忌配合。

风水学历史悠久,在这个古代备受各阶层的推崇。而历朝历代也涌现出大量风水学大师。

现在一般认为,风水学兴起于秦汉时期,当时人们认为自然万物有五种基本属性:水、木、金、火、土,也就是五行。它们之间周而复始地相生相克,构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现代科学发现的元素周期率证实了中国古代五行周期变化的合理性。五行与阴阳观的结合,又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它认为有了阴阳五行的平衡和协调,才能推动和维持所有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变化和消亡。阴阳五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原则。风水学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秦汉时期的术数从而迅速发展。到汉武帝时,术数名家众多,形成了“五行家”、“堪舆家”、“建筑家”、“丛辰家”、“天人家”、“太乙家”与“历家”等,推动了风水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世界观已经形成,风水理论趋于成熟。与此同时,风水术也变得深奥起来,先秦时期的相地术中的迷信成分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汉代,又加入天文学和其他内容,使原本朴素的相地术开始两极分化。其中,以“图宅”为代表的风水流派,因迷信成分加重而跨入了迷信的行列。

唐宋时期是风水理论大发展的时期,其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方面:一是出现了大批风水名家,如唐代的李淳风、杨筠松、张遂等,宋代的蔡元定、赖文俊等,这些风水名家使风水分支学说理论得以迅速发展;二是《宅经》这一类理论著作的大量出现,使风水学与佛、道、儒的观念兼容,在环境观念上合拍。

明清时期的风水学者在实际运用中,对已有的著作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总结和增加了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研究和注释风水著作的风气开始兴盛起来。特别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证之风的兴起更推动了风水理论研究的发展,众多“校对”、“避谬”之作不断涌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几乎对每篇风水著作都做了考证,对当时流行的《葬书》、《宅经》、《地理玉函纂要》、《九星穴法》、《披肝露胆经》、《地理总括》等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大体内容等做了较详细的考证和论述,成为相当重要的风水文献资料。

风水学在如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建筑的选址、布局等。

首先从风水学角度来说,选址的关键是阴阳和谐,其精髓在于尽量满足所选地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要求。我们知道,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

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不难想象,具备这样条件的自然环境和较为封闭的空间,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态和环境的。

除了基址的选择外,风水学还重视周围的环境布局与住宅内的空间构成,谓之:“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远以观势,虽略而真;近以认形,虽约而博”;“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强调了园林综合布局的重要作用。

理气派与形势派虽然同属风水,却也有各自不同的优劣。

形势派学习比较简略:形法注重山形水态,以《龙、砂、水、穴、向》五大要素作为查询选择墓址的依据。其《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都有固定的规则,学习起来比较简略,而且形法断事定量非常准确。但是在风水理论中,形法断事定性准确性很差,并且形法只重山水形状和大小,而不重山水方位,是其丧身的缺陷。此外,形势派只侧重地理环境的格局,不注重地理环境在岁运时辰中发生的能量改动,这也是其固有的不足。

而对理气派来说,它分外注重砂水与方位的组合,这一点是非常科学的。而且,它也分外侧重地理环境在不相同的岁运时辰段的吉凶改动分辨,这一点也是符合唯物辩证规则的,这也是理法与形法的一个根本区别。但是理气派不注重山水形状,和大小能量对人吉凶程度的影响。致使了它断事、定量准确性较差。并且,它以在不相同岁运的九星飞布效果为主参照砂水状况来分辨岁、运吉凶状况,不但在科学理论上需要研讨,

就是在风水理论中,也常常经不住理论的查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