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心离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它位于配离子的中心。常见的中心离子是带正

电的金属元素的离子.

2. 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NH3 中的N 原子是配位原子。在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3.填充下表:

4.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配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

电离,存在着配位平衡。在[Ag(NH 3)2]+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式为[Ag(NH 3)2]+ Ag++2NH3 。

5. 配位数相同的配离子,若K 稳愈大或K 不稳愈小,则该配离子愈稳定,若K 不稳值愈大,表示该配离子离解程度愈大。

6. 在AgNO 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产生AgCl (写化学式)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 -→ AgCl ↓ 。静置片刻,弃去上面清液,在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生成了[Ag(NH 3)2] Cl (写化学式),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 3→ [Ag(NH 3)2] ++Cl-。

7. 当配离子中的配位体能与H +合成弱酸时,则溶液中酸度增大时,配离子的稳定性会

减弱。

8. 当一种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时,反应物中配离子的K 稳愈小,生成物中配

离子的K 稳愈大,那么这种转化愈完全。

度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K '

MY 越大,突跃 范围越大 ;在条件常数 K '

MY 一定时, 金属离子浓度 越大,突跃 越大 。

10. K '

MY 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在 pM '

一定时, K '

MY 越大,络合滴定

的准确度 愈高 。影响 K '

MY 的因素有 酸效应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其中酸度愈高 lg α Y(H) 愈大, lgK '

MY 越小 ; 配离子 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 lg α Y(H) ,减小 lgK '

MY 。

二、选择题

1. AgCl 在下列哪种溶液中 (浓度均为 1mol/L)溶解度最大 ?( A ) A. NH 3水

B. Na 2S 2O 3

C. KI

D. NaCN

2.

下列关于酸效应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 αY(H) 值随着 pH 增大而增大

B. 在 pH 低时α Y(H) 值约等于零

C. lg αY(H) 值随着 pH 减小而增大

D. 在 pH 高时 lg αY(H) 值约等于是 1

E. 在 pH 低时α Y(H) 值约等于 1

3. 一般情况下,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化合物的络合比是 ( A )

4.

M (L)

=1 表示 ( A )

6. 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 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 )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M 络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 -M 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 A+B 的混合色

三、是非题 (下列叙述中对的打“ √”,错的打“ ×” )

1.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全部离解为外界离子和配离子, 配离子也能全部离解为中心和 配位

体。 ( × )

2.

当配离子转化为沉淀

9.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

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滴定金属离子浓

A. 1:1

B. 2:1

C. 1:3

D. 1:2

A. M 与 L 没有副反应 C. M 的副反应较小

5. EDTA 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A. lgK

6 B. lg K

6

B. M 与 L 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D. [M] = [L] ( D )

C. lg(c sp K MY ) 6

D. lg(c sp K MY ) 6

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愈小,则愈易转化。( √ )

3. 一种配离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 × )

4. 由于配离子的生成,使金属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其电极电势,所以配离子的生成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影响.( √ )

5. 只要金属离子能与EDTA 形成配合物,都能用EDTA 直接滴定。( × )

6. 一般来说,EDTA 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的K(MY) 越大,则滴定允许的最高酸度越大。( × )

7. 对一定的金属离子来说,溶液酸度一定,当溶液中存在的其他配位剂浓度愈高,则该金属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 'MY 越大。( √ )

8. 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一定要和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差别。( √ )

9. EDTA 滴定中,当溶液中存在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则产生指

示剂的封闭现象。( √ )

10. 用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EDTA-M 络合物的颜色。( × )

四、问答题

1. 无水CrCl3 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 3· 6NH 3 及CrCl3·5NH3。

加入AgNO 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将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 ,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 的AgCl ,加入NaOH 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味。试从配合物的形式推算出它们的内界和外界,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合物的名称。

内界外界配离子电荷数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答案:

配合物的名称

[Cr(NH 3)6]Cl[Cr(NH 3)6]+Cl-1+1一氯化六氨合铬

[CrCl (·NH 3)5]Cl 2[CrCl (·NH 3)5]2+Cl22-2+3 二氯

化一氯·五氨合铬(Ⅰ)

答案关键词:[Cr(NH 3) 6]Cl [CrCl (·NH 3)5]Cl 2

2. 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关键词:

3. EDTA 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何特点 ?

答案:① EDTA 分子中具有六个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因此 EDTA 能与许多金属离 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② EDTA 与金属离子能形成摩尔比为 1:1 的配合物,只有极少数金 属离子例外,对多数金属离子而言,不存在逐级配位现象。③无色金属离子与 EDTA 生成 的配合物仍为无色的,有色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加深,因此地丁这些离 子时,试液的浓度不能过大。

答案关键词: EDTA 配合物

五、计算题

试求它们的 K 稳。 解:根据 K 稳=K 1· K 2·K 3?K n

10(6.13+5.02+3.85+2.74+1.63+0.74) =1020.11

2. 在含有 2.5 10 3 mol/L AgNO 3和0.41 mol/L NaCl 溶液里,如果不使 AgCl 沉淀生成,

溶液中最少应加入 CN 浓度为多少 ? 已知 K

([ Ag(CN) ] ) = 1.26 10

21

,K sp (AgCl)

1.56 10 10

解:首先根据不使 AgCl 沉淀生成,求解出游离 [Ag +]必须小于的浓度

AgCl (s)

0.41

0.41x= K sp (AgCl) =1.56 10 10

没达到平衡时 [CN -]=y 则:

(1) 二硫代硫酸合银 (Ⅰ )酸钠 (3)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 (Ⅲ ) (5) 硫酸一氯一氨二 (乙二胺 )合铬 (Ⅲ ) 子

答 案 :( 1 ) Na[Ag(S 2O 2)]

[CoCl 3(NH 3)2(H 2O)]Cl (4)

[PtCl 2(OH) 2(NH 3)2]

[FeCl 2en] C 2O 4

(2) 三硝基三氨合钴 (Ⅲ ) (4) 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 (Ⅳ )

(6) 二氯一草酸根一 (乙二胺 )合铁 (Ⅲ) 离

(2)Co[(NO 3)3(NH 3)2] (3)

(5) [CrCl (NH 3)en]SO 4 (6)

1. 已知 [AlF 6] 3-的逐级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分别为 6.13、5.02、3.85、

2.74、1.63、 0.74,

3

稳 AlF 6

Ag +

x=3.8 10-10

mol/L

Ag +

2CN - [ Ag(CN - )2]-

3.8 10-10

2.5 10-3-

3.8 10-10

即 y=0.72 10-7

故 最小 CN -为: 2.5 10-3 2+0.72 10-7= 5.0 10-3mol/L

3. 0.1mol/L AgNO 3溶液 50ml ,加入相对密度为 0.932含氨 18.24%的氨水 30 ml 后,加

水 稀 释 至 100 ml , 求 此 溶 液 中 [Ag +]、

K

稳([Ag(NH 3)2] )=1.7

×10 )

Ag(NH 3)2 2

Ag NH 3 2

0.05 2

x=

3.0-0.05 2 2 1.7 107

1

[Ag ] = K

Ag NH 3 2

代入能斯特方程式:

=0.895

2.5 10

3.8 10 10 y 2

21 1.26 1021

[Ag(NH 3)2]+ 和 [NH 3]? ( 已 知

且每形成 解:两种溶液混合后,因溶液中 NH 3·H 2O 过量, 1mol[Ag(NH Ag +能定量地转化为 [Ag(NH 3)2]+,

Ag

3)2]+要消耗 2molNH 3· H 2O

2NH 3 [Ag(NH 3)2]+

初始浓度 平衡浓度

0.05

3.0 3.0- 0.05 2+2x

0.05 2- x 1.7 107

=6.99 10-10

]=6.99 10-10 [NH 3]=2.9mol/L [Ag(NH

3)2]=0.1mol/L

*

4. 计 算

[Ag(NH 3)2] + +e

即 [Ag +

Ag + + 2NH 3

体系的标准电极电势(已知

K 稳([Ag(NH 3)2

] ) =1.7 ×107, φ

ο

Ag+/Ag =0.80V)

解:首先计算平衡态时离解出的 Ag +

的浓度: + + [Ag(NH 3)2]+

Ag + 2NH 3

K 稳=[[A A g g(]NH N 3H )23] 2 1/K

由于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进行,配离子和配体的浓度均为

1mol/L ,则

Ag NH 3 2/ Ag

Ag / Ag

0.059 lg Ag

5.用CaCO3 基准物质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称取0.1005g CaCO3 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为100.0mL 。移取25.00mL 钙溶液,在pH=12 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以待标定EDTA 滴定之,用去24.90mL 。(1)计算EDTA 的浓度;(2)计算EDTA 对ZnO 和Fe2O3 的滴定度。

解:根据题意,可得:

Ca2+~ EDTA

C EDTA · V EDTA=C Ca2+·V Ca2+

0.1005 25

即C EDTA =100 1030

24.90 10 3

=1.01 10-2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十章)

思考与习题 一、选择题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2通式的化合物可能是 B A 环烷烃 B 环烯烃 C 环状共轭二烯烃 D 单环芳烃 2.能使溴水溶液颜色褪去的物质可能是 B A 环戊烷 B 甲基环丙烷 C 苯 D 乙基环己烷 3.不能发生傅-克反应的物质是 B A 甲苯 B 硝基苯 C 氯苯 D 叔丁基苯 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B A 环己烯 B 环己烷 C 甲苯 D 1,3-丁二烯 5.能够活化苯环的第一类定位基是 C A -Cl B -CHO C –NHCOCH3 D -SO3H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ⅹ”。 1.环己烷分子内碳原子间的键角为正常键角109.5°,不存在环张力,分子很稳定,体现 同饱和脂肪烃一样性质。(√) 2.芳香烃和卤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芳烃。(√) 3.—NHCOR,—OCOR,—CONH2都是邻对位定位基。(×) 4.吡啶环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于苯环小,是缺电子的芳杂环。(√) 5.五元芳杂环是富电子的芳杂环。噻吩与硫酸亲电取代反应易于苯,在室温条件下即可 发生反应。(√) 三、填空题 1.把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填在横线上面。 呋喃O, 1,1,2-三甲基环戊烷, 2 Cl , ,噻吩O,吡啶N,8-羟 基喹啉 N OH,2,4-二甲基环己烯 CH3 CH3。 2.硝基是间位定位基;烷氧基是邻、对位定位基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 HBr (1) CH 2H C C CH 3 CH 3 3H CH 2CH 3 24 KMnO4 (2) HOOC CH 2CH 2CH 2CH 2CH 3 COOH CH CH 2CH 3 24 2Fe H 2O (3) CH 2CH 3 3H CH 2CH 3 SO 3H Cl CH 2CH 3 Cl (4) C 12H 25 24 40~50℃ NaOH C 12H 25 SO 3H C 12H 25 SO 3Na (5) CH 3 +CH 3 C O O C O CH 3 无水AlCl 3 CH 3 C O CH 3 (6) 浓H SO ? SO 3H Cl N 浓HNO 324 (7) N NO 2 S 室温 S SO 3H + H 2O (8) N HNO 3 (9) N COOH COOH (10) N CH 3 HNO 3N COOH

九年级化学电子版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多媒体、NaOH溶液(用啫喱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一、导入新课 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 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 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 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化学习题电子教案

化学习题

在总浓度为0.10mol/L的银-硫代硫酸络合物的溶液中,当Ag(S2O3)35-型体的浓度等于Ag(S2O3)-型体浓度的1000倍时,溶液中游离S2O32-和 Ag(S2O3)-型体的浓度各为多少? (已知 Ag+-S2O32-形成逐级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b1=109.0, b2=1013. 2 在1L 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 含0.10 mol Zn2+-EDTA络合物, 溶液的pH=9.0,[NH3]=0.10 mol/L,计算Zn2+的浓度。已知lgK(ZnY)=16.5; 锌氨络离子的lgb1 -lgb4分别为2.27,4.61,7.01,9.06; pH=9.0时lga Y(H) =1.3。 3 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 以2×10-2mol/L 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Cu2+溶液,欲使终点误差在±0.1%以内。试通过计算说明可选用PAN指示剂。 已知: pH=5.0时PAN的pCu t=8.8, a Y(H)=106.6, lgK(CuY)=18.8。 4 用0.0200 mol/L EDTA滴定pH=10.0每升含有0.020 mol游离氨的溶液中的Cu2+ [c(Cu2+)=0.0200 mol/L], 计算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 时的pCu'和pCu值。[lgK(CuY)=18.8; pH=10.0时 lga Y(H)=0.5, lga Cu(OH)=0.8; Cu-NH3络合物的各级累积常数 lgb1~lgb4: 4.13、7.61、10.48、12.59] 5 计算pH=10.0时, 以铬黑T作指示剂, 用0.020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Ca2+的终点误差。 [pH=10.0时 lga Y(H)=0.5、pCa t(铬黑T)=3.8, lgK(CaY)=10.7] 6 试计算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设化学计量点时[NH3]=0.10 mol/L, 用0.020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Zn2+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Zn和 pZn'值。 [lgK(ZnY)=16.5; pH=10.0时 lga Y(H)=0.5, lga Zn(OH)=2.4, Zn(NH3)42+的lgb1~lgb4分别是2.37、4.81、7.31、9.46] 7 于pH=10.0时, 以0.0100 mol/L EDTA溶液滴定50.00 mL同浓度的某金属离子M2+, 已知在此条件下滴定反应进行完全。当加入EDTA溶液49.95 mL和50.05 mL时,化学计量点前后的pM值改变2个单位。计算络合物MY2-的稳定常数K(MY)值。 (不考虑M2+的其它副反应,已知pH=10.0时, lga Y(H)=0.5)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三章)

习题解答(第三章) 一、选择题 1.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 C )。 (A )敞开系统 (B )隔离系统 (C )封闭系统 (D )孤立系统 2.某系统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经历了两条不同的途径,与环境交换的热和功分别为Q 1、W 1和Q 2、W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A )Q 1=Q 2,W 1=W 2 (B )Q 1+W 1=Q 2+W 2 (C )Q 1>Q 2,W 1>W 2 (D )Q 1<Q 2,W 1<W 2 3.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后,其热力学能差值一定为零是( A )。 (A )循环过程 (B )绝热过程 (C )恒容过程 (D )恒压过程 4.某理想气体恒温压缩时,正确的说法是( B )。 (A )ΔU >0,ΔH <0 (B )ΔU =0, ΔH =0 (C )ΔU <0,ΔH <0 (D )ΔU <0, ΔH >0 5.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 压缩到500K ,则其ΔH 为( B )。 (A )300R (B )500R (C )-300R (D )-500R 6.298K 时,下列物质中θm f H ?=0的是( B )。 (A )CO 2(g ) (B )I 2(g) (C )Br 2(l ) (D )C (s ,金刚石) 7.下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 )环T Q ds δ≥ (B )环T dQ ds ≥ (C )T Q ds R δ≥ (D )T dQ ds = 8.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其熵变为( C )。 (A )0>?S (B )0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要求

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习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法; 3、利用实验数据会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二、预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论基础; 3、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 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意义 5、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 6、如何使用作图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7、计时秒表的使用; 8、恒温水浴槽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四、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为: (NH 4)2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 其离子反应为: S 2O 82- + 3I - === SO 42- + I 3-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n I m O S c kc r --?=28 2 式中r 是瞬时速率。若-28 2O S c 、-I c 是起始浓度,则r 表示初速率(v 0)。在实验中只能测定出在一段 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t c r O S ??-= - 28 2 在此实验中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 t c c kc r O S n I m O S ??-= =- - -28 2 28 20 为了能测出反应在△t 时间内S 2O 82-浓度的改变量,需要在混合(NH 4)2S 2O 8 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溶液,这样在(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反应: 2S 2O 32- + I 3- === S 4O 62- + 3I - (2) 此反应几乎是瞬间完成,(1)反应比(2)反应慢得多。因此,反应(1)生成的I 3-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S 4O 62-和I -,而观察不到碘与淀粉呈现的特征蓝色。当S 2O 32-消耗尽,(2)反应不进行,(1)反应还在进行,则生成的I 3-遇淀粉呈蓝色。 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这一段时间△t 里,S 2O 32-浓度的改变值为: )O S )O S )O S O S c c c c 始始终(((23 223 223 223 2][----=--=? 再从(1)和(2)反应对比,则得: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化学电子版教案(第一到第三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知道我在这节课学习什么学科吗? 对!化学,其实化学对于我们大家一点都不陌生.知道全世界最高的科学奖项是什么吗? 诺贝尔奖! 对!非常正确.可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诺贝尔本身是一个化学家. 同学们油然起敬. 有的同学心里在想,那化学它研究那些东西呢? 同学们作思考状. 稍作停顿,我们初中化学就像一幢12层楼的房子(12单元). 同学们马上翻书. 孩子们,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哭! 为什么哭呢? 茫然. 原来呀,当我们一来到这个地球上,不小心吸了一大口物质,但我们又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我们就被吓哭了. 笑. (1)我们吸的第一种物质是什么呢? 空气!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呢? 茫然. 还有,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要喝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化学要研究的物质的组成. (2)现在我告诉你,等到我们学习到第六单元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你妈妈戴的钻戒和我们的铅笔芯的组成,是一模一样的,那孩子们,你愿意拿妈妈的钻戒来老师这里换大把的铅笔吗? 笑摆头. 既然钻戒和铅笔芯的组成相同,它们的价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以后我们会知道:原来它们的结构不相同,化学要研究物质的结构. (3)在医院里危重病人都要立即进行输氧,为什么医生没有给病人输煤气呢? 笑. 原来呀,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而煤气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化学要研究物质的性质. (4)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家里用途最广的金属是铁,它是怎样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锈!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要研究的.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既要研究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例如空气,水。还要研究自 然界中本来不存的的物质,例如衣服,我们的祖先……,火,祖先先吃生肉后发现钻木取火)那我们究竟研究物质的什么呢?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三、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化学 火——孔雀石——陶器——铜器——造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内容: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3000多种) 但组成物资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只有100多种,初中阶段只需记住32种元素即可。 3、现代化学 (1 )高科技——纳米技术 (2)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发展。 教科书62页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心离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它位于配离子的中心。常见的中心离子是带正电的金属元素的离子. 2.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NH3中的N 原子是配位原子。在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3.填充下表: 配合物的化学式命名中心离子配离子 电荷 配位体配位数 [Ag(NH3)2] NO3 K4[Fe(CN)6 ] K3[Fe(CN)6 ] H2[PtCl6] [Zn(NH3)4]( OH)2 [Co(NH3)6] Cl3硝酸二氨合银(Ⅰ) 六氰合铁(Ⅱ)酸钾 六氰合铁(Ⅲ)酸钾 六氯合铂(Ⅳ)酸 氢氧化四氨合锌(Ⅱ) (三)氯化六氯合钴(Ⅱ) Ag+ Fe2+ Fe3+ Pt4+ Zn2+ Co3+ +1 -4 -2 -2 +2 +3 NH3 CN- CN- Cl- NH3 NH3 2 6 6 6 4 6 4.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配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 电离,存在着配位平衡。在[Ag(NH3)2]+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式为[Ag(NH3)2]+ Ag++2NH3。 5.配位数相同的配离子,若K稳愈大或K不稳愈小,则该配离子愈稳定,若K不稳值愈大,表示该配离子离解程度愈大。 6.在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产生AgCl (写化学式)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静置片刻,弃去上面清液,在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生成了[Ag(NH3)2] Cl (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Ag(NH3)2] ++Cl- 。 7.当配离子中的配位体能与H+合成弱酸时,则溶液中酸度增大时,配离子的稳定性会减弱。 8.当一种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时,反应物中配离子的K稳愈小,生成物中配离子的K稳愈大,那么这种转化愈完全。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设计

第 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教学要求 ] 1 .掌握近代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电子云概念,四个量子数的意义,s 、 p 、 d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分布的图象。 2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影响,熟练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 3 .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 教学重点 ] 1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 .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 教学时数 ] 8 学时 [ 教学容 ]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衣的预言,电子的衍射试验,测不准关系)。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s )。 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原子能级与原子序数关系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1-1 道尔顿原子论 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物质之源的臆测:本原论(元素论)和微粒论(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 460—370 B C ):宇宙由虚空和原子构成,每一种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波意耳:第一次给出了化学元素的操作性定义 ---- 化学元素是用物理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物质组分,化学相互作用是通过最小微粒进行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这样的最小微粒组成的。 1732 年,尤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自然界存在多少种原子,就存在多少种元素。 1785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Antoine L. Lavoisier 1743—1794 ):提出了质量守衡定律:化学反应发生了物质组成的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797 年,里希特( J. B. Richter 1762—1807 ):发现了当量定律。 1799 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 Joseph L. Proust 1754—1826 ):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 1805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把元素和原子两个概念真正联系在一起,创立了化学原子论:每一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原子质量不同;原子不可再分;一种不会转变为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1).doc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分析化学 上册第三版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按 分析任务分) 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所含的化学组 成,即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 子团、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所含组分的分子结构、晶体 结构或形态。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分析对象分)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按测定原理分)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按试样用量和被测组分的含量分)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一、分析化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典分析化学。 第二次变革:20世纪4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从经典分析化学发展成了现代分析

化学。 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现在,分析化学发展到了分析科学阶段。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仪器已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在向生命科学领域转移 ······ 主要参考书: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2. 彭崇慧等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3. 何先莉等编:分析化学 4. 林树昌等编:分析化学

-电化学基础教案

课题:原电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原电池的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原电池原理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利弊结合的道理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依据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 教学时数:二课时 板书设计: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 2、组成条件 3、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思考: 1、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是什么?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是什么? 3、铜片为什么有气泡产生? 4、如何检验证明是那种情况? 5、电子流向如何? 6、该装置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极: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2、原电池反应原理 电子:负极→正极 电流:正极→负极 溶液中阴离子→负极 溶液中阳离子→正极 负极:氧化反应活泼金属失电子变阳离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离子得电子 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液的离子反应 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割为氧化、还原两个反应在负、正两极同时不同地进行,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 拓展:盐桥 作业:单篇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易于让学生接受!

课题: 化学电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电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源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根据电池中的某些元素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体会爱护环境 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板书设计: 化学电源 一、一次电池 二、二次电池 三、燃料电池 教学过程: 一、一次电池 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 1、碱性锌锰电池 负极是Zn 、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 +2OH --2e -=Zn(OH)2 正极:2MnO2+2H2O +2e -=2MnOOH +2OH - 总反应:2MnO2+2H2O +Zn =Zn(OH)2+2MnOOH 2、银锌纽扣电池 负极是Zn 、正极是Ag2O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 +2OH --2e -=ZnO+H2O 正极:Ag2O +H2O +2e -=2Ag +2OH - 总反应:Ag2O +Zn =ZnO +2Ag 二、二次电池 1、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 负极:Pb Pb -2e -+SO42- =PbSO4 正极:PbO2 PbO2 +2e - +SO42-+4H + =PbSO4 +2H2O 燃料 O 2 电解质 溶液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思考与习题 1.填空题 (1)在强酸性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正)离子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 (负)离子存在;在等电点时溶液中氨基酸主要以(偶极)离子存在。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α-氨基丙酸( CH COOH CH3 NH2) ;甘氨酸( CH2COOH NH2);谷氨酸 ( ) ; D-果糖开链式( CH2OH C H HO OH H OH H CH2OH O );D-葡萄糖环状结构( C OH H H HO OH H O H CH2OH HO H )。 (3)写出下列氨基酸的构造式 丙氨酸pH=6时();苯丙氨酸pH=2时()。 亮氨酸pH=12时(); (4)葡萄糖能和托伦试剂反应,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1mol葡萄糖能跟5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 (5)为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可把患者的尿液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中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有糖尿病,这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必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与之共热产生红色沉淀(Cu2O)来检验)。 (6)在淀粉加稀硫酸水解后的溶液中,为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可先加入一定量的(碱溶液),然后在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如有银镜出现说明已经水解。为证明淀粉并没有完全水解,可加入(碘水),出现(蓝色)现象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 (7)有两种白色粉末状物质A和B,都含C,H,O三种元素。A分子内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1:2:1,相对分子质量是180,它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与新制的C u(O H)2浊液共热时产生砖红色沉淀。B分子内H原子与O原子之比为2:1,B难溶于水,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滴入碘水成蓝色,B跟稀硫酸共煮后能与托伦试剂反应。推断A是(葡萄糖),B是(淀粉)。

化学电子教案

化学电子教案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原子核的组成、结构 2、了解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4、掌握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 第一课时: [引入]在上一章学习氯气时我们讲过,氯气是由氯分子组成的,一个Cl2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回答]2个Cl原子 [提问]原子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提问]原子作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还可以再分吗? [回答]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 [讲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板书]原子原子核 核外电子 第一节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 (一)原子组成 [引入]我们首先来看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它们的位置关系 [板书]1、位置 [讲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引入]这里还有张图,通过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原子核与原子,它们的体积大小关系[板书]2、体积 [讲述]原子很小,但原子核又比原子小的多,它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 例如:上海的八万人体育场可谓规模庞大,但如果我们将八万人体育场比做一个原子的话,原子核就相当于体育场中心草皮上的一只蚂蚁。

[提问]原子核这么小,那它还可以再分吗?[回答]质子、中子 [讲述]图中以He原子为例,说明了原子核的构成 [板书]3、构成补充: [掌握]原子的构成 [提问]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又是怎样的? [回答]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讲述]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板书]4、电性 [讲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就是质子所带电量又因为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 [讲述]我们知道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说明其中正、负电荷数目相同。而原子中带负电的只有核外电子,且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带正电的是原子核中的质子,且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板书](补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强调]这个公式是对原子而言的 [理解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引入]讨论了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质量关系。 [板书]5、质量 [讲述]质量可以分为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绝对质量就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质量,这就是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这里10-27这个数值太小了,在化学上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我们通常用它们的相对质量,也就是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计算出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可取近似整数值1,而电子的质量更小,所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也可以认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心离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它位于配离子的中心。常见的中心离子是带正 电的金属元素的离子. 2. 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NH3 中的N 原子是配位原子。在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3.填充下表: 4.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配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 电离,存在着配位平衡。在[Ag(NH 3)2]+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式为[Ag(NH 3)2]+ Ag++2NH3 。 5. 配位数相同的配离子,若K 稳愈大或K 不稳愈小,则该配离子愈稳定,若K 不稳值愈大,表示该配离子离解程度愈大。 6. 在AgNO 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产生AgCl (写化学式)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 -→ AgCl ↓ 。静置片刻,弃去上面清液,在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生成了[Ag(NH 3)2] Cl (写化学式),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 3→ [Ag(NH 3)2] ++Cl-。 7. 当配离子中的配位体能与H +合成弱酸时,则溶液中酸度增大时,配离子的稳定性会 减弱。

8. 当一种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时,反应物中配离子的K 稳愈小,生成物中配 离子的K 稳愈大,那么这种转化愈完全。

度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K ' MY 越大,突跃 范围越大 ;在条件常数 K ' MY 一定时, 金属离子浓度 越大,突跃 越大 。 10. K ' MY 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在 pM ' 一定时, K ' MY 越大,络合滴定 的准确度 愈高 。影响 K ' MY 的因素有 酸效应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其中酸度愈高 lg α Y(H) 愈大, lgK ' MY 越小 ; 配离子 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 lg α Y(H) ,减小 lgK ' MY 。 二、选择题 1. AgCl 在下列哪种溶液中 (浓度均为 1mol/L)溶解度最大 ?( A ) A. NH 3水 B. Na 2S 2O 3 C. KI D. NaCN 2. 下列关于酸效应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 αY(H) 值随着 pH 增大而增大 B. 在 pH 低时α Y(H) 值约等于零 C. lg αY(H) 值随着 pH 减小而增大 D. 在 pH 高时 lg αY(H) 值约等于是 1 E. 在 pH 低时α Y(H) 值约等于 1 3. 一般情况下,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化合物的络合比是 ( A ) 4. M (L) =1 表示 ( A ) 6. 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 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 )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M 络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 -M 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 A+B 的混合色 三、是非题 (下列叙述中对的打“ √”,错的打“ ×” ) 1.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全部离解为外界离子和配离子, 配离子也能全部离解为中心和 配位 体。 ( × ) 2. 当配离子转化为沉淀 9. 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 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滴定金属离子浓 A. 1:1 B. 2:1 C. 1:3 D. 1:2 A. M 与 L 没有副反应 C. M 的副反应较小 5. EDTA 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是 A. lgK 6 B. lg K 6 B. M 与 L 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D. [M] = [L] ( D ) C. lg(c sp K MY ) 6 D. lg(c sp K MY ) 6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二章)

习题解答(第二章) 1.选择题 (1)25℃时,0.01mol/kg的糖水的渗透压为π1,而0.01 mol/kg的尿素水溶液的渗透压为π2,则____②____。 ①π1<π2②π1 =π2③π1>π2④无法确定 (2)应用克-克方程回答问题:当物质由固相变为气相时,平衡压力随温度降低而__③_____。 ①不变②升高③降低④视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 (3)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____③_____的物质。 ①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②改变溶液的导电能力 ③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④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4)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_④___。 ①气体为理想气体 ②多分子层吸附 ③固体表面各吸附位置上的吸附能力是不同的 ④单分子吸附 (5)溶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④____。④ ①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稳定的系统 ②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不稳定的系统 ③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系统 ④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系统 (6)下列各性质中,属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的是___①_____。 ①布朗运动②电泳③丁达尔现象④流动电势 (7)引起溶胶聚沉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___④______。 ①温度的变化②溶胶浓度的变化 ③非电解质的影响④电解质的影响 (8)用KBr加入浓的AgNO3溶液中,制备得AgBr溶胶,再向其中加入下列不同的电解质,能使它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最少的是__③______。 ①Na2SO4②NaNO3 ③K3[Fe(CN)6] ④KCl (9)等体积0.10mol/dm3 KI和0.12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制成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 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教学要求 ] 1 .掌握近代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电子云概念,四个量子数的意义, s 、 p 、 d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分布的图象。 2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影响,熟练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 3 .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 教学重点 ] 1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 .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 教学时数 ] 8 学时 [ 教学内容 ]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衣的预言,电子的衍射试验,测不准关系)。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s )。 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原子能级与原子序数关系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有机化学基础》全部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认 识 有 机 化 合 物 衡东一中高二化学备课组 主备:梁晓丹 审核:贺天明

【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原子团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练习法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 脂肪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八章)

习题解答(第八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B.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D.醋酸钠的水解反应 2. 单质A和单质B化合成AB(其中A显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B被氧化 B. A是氧化剂 C. A发生氧化反应 D. B具有还原性 3.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B )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B.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正极 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D.比较不活泼的金属构成的一极为正极 4. 根据下列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Fe→3Fe2+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 判断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为( C ) A.Fe3+/Fe2+ B.Cu2+/Cu C.MnO4-/Mn2+ D.Fe2+/Fe ? 5. 在含有Cl-,Br-,I-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欲使I-氧化成I2,而Br-,Cl-不被氧化,根据φ值大小,应选择下列氧化剂中的( B ) A.KMnO4 B.K2Cr2O7 C.(NH4)2S2O8 D.FeCl3 6. 在酸性溶液中和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共存的是( D ) A.MnO4- 和Cl- B.Fe3+ 和Sn2+ C.NO3- 和Fe2+ D.I- 和Sn4+ 7.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判断氧化反应进行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B ) A.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质起反应; ?较大电对的氧化态物质与φ?较小电对的还原态物质起反应; B. φ 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氧化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D.还原性强的物质屯还原性弱的物质起反应。 二、是非题(下列叙述中对的打“√”,错的打“×”) 1. MnO4-离子中,Mn和O的化合价分别为+8和-2。( ×) 2.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定SnCl2 + HgCl2 =SnCl4 + Hg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