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1)若甲、乙均为气体,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丙,其中甲具有漂白性,则甲的化学式为———,乙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工业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取该金属,则此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现将X 滴入乙的溶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灼烧乙、丙、Y 时火焰均为黄色。写出丙+Y →乙的离子方程式——。现将标况下2.24L 的甲通入150mL 1mol/L Y 溶液中,则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错解展示]看到“甲气体具有漂白性”想到氯气。

[学生活动]对其答案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错因分析]1、知识漏洞:(1)氯气本身并不具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2)具漂白性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

2、审题规范:化合物。

[思维修正]1、不能有效抓住主题干进行题目的突破,只是断章取

义,知识和思维范围狭窄。

2、不能将前后信息及时联系。

[成果展示]将框图转变成自己的语言:丙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1)铝、氧化铝、氢氧化铝;(2)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HCO 32-、HSO 32-;(3)铵的弱酸盐:(NH 4)2CO 3、(NH 4)2SO 3.(提示:注意思维的整体性,抓特征反应)

[自主变式]1、A →B →C ;

2、“催化氧化”——NH

3、SO 2

ZnSO 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有Fe 3+、Fe 2+、Al 3+、Cu 2+、Cd 2+、Cl -等杂质,这些杂质对下一道锌的电解工序有妨碍,必须事先除去。现有下列试剂:①KMnO 4 Y

②NaOH ③ZnO ④H2O2⑤Zn ⑥Fe ⑦AgNO3

⑧Ag2SO4⑨H2SO4;己知:Fe3+、Al3+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2、

4.7;Ksp(AgCl)=1.8×10-10、Ksp(Ag2SO4微溶)=1.4×10-5。根据要求将合适的试剂的化学式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1)用——将Fe2+氧化成Fe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调节浸出液的Ph=5.2,此时可向其中加入——;溶液中的——、——等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加入——除去Cu2+、Cd2+。

(4)最后除去溶液中的Cl-,向溶液中加入——。

[学情分析]1、将实验题与除杂、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体现学生知识与应用间的联系;

2、学生对这一类型题目并不陌生,但每次做题得分并不理想,可见学生对题型和知识的把握仍停留在表面,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这次讲评要从不同角度再做深层次的探究。

3、既为熟悉题型,可不必再从头从原理开始深入,而是直截了当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错因分析](2)问:想当然认为将金属阳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即可除去,考虑问题不全面深入。

[提出问题]1、加入氧化锌,可使离子转变成沉淀而除去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金属阳离子水解显酸性,氧化锌能中合水解产生的H+离子,从而促使水解平衡不断正移最终变成氢氧化物而沉淀。

[提出问题]2、NaOH为何不可以?

[方法指引]首先,这是一道实验题,实验题必须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因而操作中的每一步或每一个措施都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实验目的,则将本实验的目的提炼成自己的语言应是:得到纯净的ZnSO4溶液,则NaOH对我们目的达成将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引入Na+且难以再除去。

(说明:此处若对B层次学生,可先提问除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对比试练]取20g某矿石(由铜、铁、硫三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分子组成及纯度,将其溶于足量浓硝酸,反应后的A溶液进行如下处

9.8g固体

[问题分析]1、第一步达到了什么目的?为什么在此可以加氢氧化钠?不怕引入杂质吗?

[学生探究]实验目的不同,此时要的是沉淀,不会与NaOH混合。[同类变通](4)问:运用硫酸银的原理和好处。

[自主归纳]对这两个题目从题型、知识、审题、思维方式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用于指导以后做类似的或其类型题目。

(说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畅所欲言,再静下心来自我消化)[课堂小结]题型:推断、实验;

知识点:水解、沉淀的转化;除杂

解题思想:知识准确、大胆预测,小心验证;灵活运用较和对比的方法得出正解。

三、教学反思:

施教过程基本完成了课前构想。

首先,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采取以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多的教学方式,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讲评课的要求。在错因的剖析上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去解决。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练习,真正的增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其次,本节课变式训练虽然不多,但针对性很强,能够强化学生对错因本质的理解,在练习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笔,多通过练习暴露问题。在讲评时候充分的挖掘了解题

过程中所蕴含的运用对比讨论的解题思想。

第三、本节课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剖析错因的机会。因为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同,充分的讨论有利于组内的交流和互助,使探究活动成为全体同学而不是部分尖子生的活动。

第四、教师的试卷评讲是针对全体同学的,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试卷评讲后,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借此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错某些题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类似错误一犯再犯。试卷讲评课不能以试卷上的题目讲评完为结束,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以便获得更好的效果。

最新天津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Si 28 S 32 Co 59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NH 4F 水溶液中含有HF ,因此NH 4F 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 2的速率 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不是同分异构体 B .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 .均能与溴水反应 D .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pH =1的NaHSO 4溶液:c(H +)=c(SO 24-) + c(OH -) B .含有AgCl 和AgI 固体的悬浊液:c(Ag +) > c(Cl -)=c(I -) C .CO 2的水溶液:c(H +) > c(HCO 3-)=2c(CO 23- ) D .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 2O 4和Na 2C 2O 4的溶液: 3c(Na +)=2[c(HC 2O 4-) + c(C 2O 24-) + c(H 2C 2O 4)] 6.己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 + Li 1-x CoO 2 C + LiCoO 2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 + S Li 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j +向负极迁移 B .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 .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刘亚军 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 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 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 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 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 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 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 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 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 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 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 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 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 的试题。 N h=T O u(f鬳筄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 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 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 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 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

最新化学试卷讲评课反思文档

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初中化学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主客观的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化学试卷讲评课低效乏味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状,我从课前统筹准备、课堂设计、课后巩固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统筹分析,充分准备 化学试卷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面的缺陷。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做卷、阅卷、统计等。 二、讲究策略,精心设计 一节高效的化学试卷讲评,除了教师课前深入分析试题内容,全面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1、讲评要及时 2、试卷讲评要有侧重 3、试卷讲评要有拓展 4、试卷讲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突出巩固、注重反思 试卷讲评以后,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我通常的做法是:每节试卷讲评课前,设计一些分量的变式训练题,课后预留部分时间给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以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巩固讲评效果的目的。 总之,要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在以上三个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诸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分析报告 一、试卷综述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形式上采取文字、图像、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平衡移动、实验装备、电解 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AlO2-的相关反应等知识 点。 (2)填空题部分:共四大题,58分。25、26题各15分, 27、28题各14分。其中,25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等与 之相关知识,26题为有机推断题,27题为无机推断, 28题为实验题。 2.试题特点 试题以高考大纲为准,题目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题目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基础题为主,从而能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表现 1.总体情况 答题得分情况(抽样20人)

1.优势 由试卷的得分来看,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离子检验、常见的实验操作、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简单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已然较为熟悉并能掌握其要点,例如第9题,第11题正确率均较高,填空题25题的第1、2、4小题,第27题的1、2、3小题,第28题的实验操作正确率也较高。 2.不足 选择题部分的第8、10、12题错误率较高,其中第8题很多学生将此题误认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认为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第10题很多学生误选D,没有考虑到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要大。12题考查的是溶液酸碱性问题以及溶液中微粒之间的浓度三大守恒问题,学生对其中的有些概念模糊

甚至弄混淆。填空题第26题为有机推断题,因为有机化学才开始复习,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有机反应,致使此题得分率很低,27题(4)(6)以及28题的(1)为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考试,得分率较高的也是平常复习中反复提醒的知识点,也是用PPT复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我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复习抑或运用新的手段复习,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得分率较低的也正是学生难以明白甚至不去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懒得问。 三、拟采取措施 1.重视“双基”,培养能力,能力的考查以基础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的全面掌握。 2.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3.注重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复习中时刻培养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实验操作,现象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K a2 =×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湖北省八市2011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评析 邯郸一中冯志伟 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试题导向基本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复习建议:对题干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需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对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的特殊颜色,重要的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等,要多归纳多总结。

21、考查要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电解质溶液(4)离子方程式,(5)元素周期表(6)电化学知识,(7)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8)化学实验 三、复习建议 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研读考试说明,关注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如我们要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在前期弱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必须在复习阶段务必补牢、夯实化学学科大厦赖以生存的根基;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限制的内容要果断删去,不做无用功。 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复习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教学时间内产生最大的复习效果,既要更新教学观念,也要改进复习方法。复习中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学会迁移、学会解决问题,也还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处理信息。要让学生明确虽然试题的情境在书外,但其解题的原理一定在书内的道理。复习教学中,要回归教材、回归课堂,不能把课堂当作考场、讲堂、练堂。一定要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据,不能脱离教材以一本复习资料讲半年,也不能用题海战术代替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复习教学。复习教学也要安排合理的训练,但必须注意深广度、内容、形式及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 计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刘颖 一、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题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这样经常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本学期我们化学组着手进行试卷讲评课的这一课题研究,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成绩分析]多媒体展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得分率: 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审题不细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 一、 审题不细致: 典型例题:16.(2分)请用符号和数字填空: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______78%、 ________21%、稀有气体占 _______%、__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020406080 100 1357911131 5010203040506070809010 01618202224262 8

[分析]如果在审题时注意到了“符号”和“数字”两个关键的词,此题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19.(4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其目的。 小明把光亮的细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用坩埚钳夹着铁丝从瓶口到瓶底缓慢地伸入盛有氧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结果没有观察到预计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出2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储备: 学生回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铁丝表面有锈迹。 2.点燃火柴后立即将铁丝和火柴伸入集气瓶下部。 3.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4.氧气浓度不大。 5.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 6.铁丝太粗。 教师点拨:是不是这些原因在做这道题时都适用呢? 分析:不是,此题中有一些关键的词,如“光亮的”、“细”、“立即”、“夹着铁丝”、“缓慢”。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应是:①没有等火柴快燃尽时就伸入集气瓶内②氧气浓度不大

最新江苏小高考化学试题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化学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手机芯片是一种在半导体材料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模块。 下列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A.铝B.硅C.碳D.铁 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A.KCl B.O2C.NaOH D.HNO3 3.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伐薪烧炭B.酿酒成醋C.滴水成冰D.百炼成钢 4.工业焊接钢管时常用13755Cs进行“无损探伤”,这里的“137”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 5.实验室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6.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A.NH3B.NO2C.SO2D.HCl 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aO B.CO2C.K2O D.NaCl 8.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Ca(ClO)2B.CaCl2 C.Ca(OH)2D.CaCO3 9.反应2SO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SO2与O2能100%转化为SO3 10.在含有大量的Na+、OH—、NO3—,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H4+B.H+C.SO42—D.Mg2+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Cl—的结构示意图: C.H2O的电子式:D.H2SO4的电离方程式:H2SO4=H++SO42- 12.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榆林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测试 绥德中学化学备课组(执笔人:马建雄) 一、试题特点 本次试题是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化学选修教材为依据,参照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以化学平衡以前知识为背景。全面检测我市高三学生现有化学水平,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为高三一轮复习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复习策略、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试卷的整体分析 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了阶段检测的作用。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试题导向基本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高三复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四、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五、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Ⅰ卷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I卷的14个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常用计量及用语、电解池的基本知识、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 第Ⅱ卷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 第II卷主要涉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元素的推断、化学原理与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结合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问题。现逐题分析如下: 15、考查要点: (1)化学实验。 (2)氯气的制取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个案分析: (1)不知除去氯化氢使用什么试剂。 (2)增加新制氯水中次氯酸浓度不懂使用什么。 复习建议:教学过程中可结合题目,对有关信息进行延伸,拓展。 16、考查要点: (1)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应用。 (2)实验安全性的分析等。 个案分析: (1)根据题给信息不会写方程式 (2)不会应用结论 复习建议:对各仪器的用途实验设计要多加探究。 17、考查要点: (1)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征反应。 (2)审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个案分析: (1)推不出A,B,C,D,E,F。 (2)四氧化三铁与酸的离子方程式写不对 复习建议:对物质的制备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和思维发散,对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重点讲解。 18、考查要点:元素推断

化学试卷讲评课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搞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李宜勤)试卷讲评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是和女人哪管理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部分老师,按题号顺序逐题讲解,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效果自然不好。这些传统的做法与新课标理念相差甚远。 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好化学试卷讲评课应遵守的几项原则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及时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及时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基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讲评,及时反馈,使各种因素在最佳状态下得到最优化的配合,效果才显著。为此,平时每进行一次测试,一定要及时的把试卷批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他们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听老实讲评,为试卷讲评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化学试卷讲评课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主导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度。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作为教师要努力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改卷后腰统计试卷的难易比例,对大部分同学会做的题目,可以不讲或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对大部分同学做错的题目要重点研究,了解学生受阻原因,找出错误症结,说明错误的性质、类型及根源,出研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要对试卷各知识点进行归类,通过讲评,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有创建的解法及相应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推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讲评课上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化学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化学问题的本质进行开放性、发散性讲解,可以对化学解题思路发散“一题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刘颖 一、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题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这样经常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 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本学期我们化学组着手进行试卷讲评课的这一课题研究, 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 [成绩分析]多媒体展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得分率: 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审题不细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 一、审题不细致: 典型例题:16.(2分)请用符号和数字填空: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______78%、 ________21%、稀有气体占 _______%、__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分析]如果在审题时注意到了“符号”和“数字”两个关键的词,此题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19.(4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其目的。 小明把光亮的细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用坩埚钳夹着铁丝从瓶口到瓶底缓慢地伸入盛有氧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结果没有观察到预计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出2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储备: 学生回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铁丝表面有锈迹。 2.点燃火柴后立即将铁丝和火柴伸入集气瓶下部。 3.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4.氧气浓度不大。 5.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 020 40 60 80 100 135********得分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16182022242628 得分率

“2020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饱和碳酸钠 溶液 乙醇、冰醋酸 浓硫酸 正极片 碱溶 2溶液 LiFePO 4滤渣 H 2SO 4/ HNO 3 含Li 、Fe 、P 炭黑等滤渣 碱溶 沉淀 滤液 Na 2CO 3 含锂沉淀

高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就这次考试的化学试题来看,大多数试题和平时训练的试题较为接近,无偏题、怪题、难题,给人以平和和熟悉的感觉。 二、选题全部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离子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电离平衡、化学平衡、PH、物质的性质等,试题都是常规试题,学生大都比较熟悉,难度适中,得48分的学生很多。 第Ⅱ卷非选择题包括五道试题:17题是元素推断题;1 8题无机综合实验题;19题是化合物推断题,涉及的内容也都是高中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难度适中。 3、选题涉及了社会热点。 针对我国问题奶粉事件,选用了16题,这也是化学命题的特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新成果。 4、试题的不足。 选题涉及重要金属部分很少,使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受影响。 三、阅卷反映的问题 1、选择题 第3题,错选BD,反映学生一些物质的保存方法掌握不

牢 第5题,错选C,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遗忘的比较严重第7题,错选A,反映学生对几种晶体的性质了解的不够全面 第10题,错选A,反映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含糊不清 第12题,错选D,反映学生对反应热、燃烧热、以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的不是很好,有的学校还没复习到这相关内容 第14题,错选AC,反映学生对溶液中离子的组成理解不够 2、非选择题 第17题,本题较容易,就是有些同学做题过程中没有审清题目,把(3)小题做错 第18题,本题是综合实验题,是考查能力题,失分率较高,说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弱,出现的问题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全面,不能准确的分析实验过程,不会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判断反应的产物,实验的整体思路不清。 第19题,该题较容易,但是拿满分的人并不多,失误在方程式的书写等小细节上。 第20题,该题稍有难度,关键在于分析平衡状态的点在哪儿?应该让学生知道在分析图表问题时要注意曲线的起点、拐点、中点、平衡点等。

最新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讲评教案

2011学年第一学期区期末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执教者、时间、班级 1.执教者:杨园中学黄群仙 2.执教时间:2012.2.21(周二)下午第1节 3.执教班级:初三(2)班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这样经过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本学期化学组着手进行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这一课题研究,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要做以下几个准备工作:①阅卷后将非选择题中的典型性答案记录下来②下发试卷和“初三化学试卷自我分析表”,要求上交“自我分析表”后自行订正试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③对本次学生试卷的每空失分率进行分析统计,了解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精选出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初三(2)班学生的平均分略高于区平均,但优良率低于区平均,最高分只有5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的水平,学生的进取心不够强烈,畏难心理较强,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高分不高。基于这样一个因素,力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能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45题、50题的分析,完善对溶液相关概念的理解; (2)通过对48题(11)空的分析及拓展训练,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通过对51题(21)空、52题(30)空、53题(36)(37)空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及拓展训练,初步学会运用有效阅读的策略解题; (2)通过讨论、练习等活动,增强分析、对比、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完善化学基本观念(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化学变化的条件观及化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汇编(16个专题)

专题目录专题1:化学与生活.doc 专题2:元素周期律.doc 专题3:元素化合物.doc 专题4: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doc 专题6:反应热和电化学.doc 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专题9: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专题11:电解质溶液.doc 专题1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专题1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专题1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oc 专题15:化学实验.doc 专题16:化学用语、化学计量.doc

一、化学与生活 (2015北京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2015福建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 (2015海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 (2015广东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2015山东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2015四川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015新课标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

怎样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

怎样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 高三复习,考试频繁,怎样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对于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给大家汇报我们备课组是如何上试卷讲评课的,希望得到给位的指点和帮助。 一、精心备课与及时讲评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关键 化学试卷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缺陷。我们备课组在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做卷、阅卷、统计等。在统计和分析的时候,老师有必要记下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是哪些同学出现了解题错误,以便对同学提供具体的帮助。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我们备课组专门设置了“化学科试卷学生自我分析”表,在试卷批阅完一同与试卷发下去,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认真填写,然后收交给任课教师作进一步分析。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卷的讲评尽量及时讲评。学生此时对于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熟悉的,他们的热情也正高涨,他们不仅想急于知道分数,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备课组在每次考完试后均及时分发参考答案),求知欲极强。如果时间过长,学生逐渐淡忘,就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此时再评讲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二、讲评要有针对性,灵活多样,要突出重点

1、要重点精讲,忌面面俱到 试卷讲评一般不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其针对性。试卷讲评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而应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的答题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的内容。有了课前详细的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错误问题,教师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讲解。试卷讲评过程中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更应重视提高应试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评析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 2、试卷讲评要有拓展。 化学各个章节中主要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考试的试题却不断推陈出新,其主要原因是受考试层次、考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人往往通过变换题意、角度、题设条件和设问方式等,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教师试卷讲评时就错论错、就题论题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发散、变换,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

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详解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PO 数目为0.1N 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 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 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 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 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 不变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