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广西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姓名:胡宝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指导教师:万辅彬

20080401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作者:胡宝华学位:硕士

摘要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技艺也在迅速消失,记录和研究这些传统技艺已经成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以侗族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术为研究对象。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了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分别对侗族村寨、传统木作工具、鼓楼营造及其文化功能、家屋形制及其营造仪式、福桥结构及其文化审美等内容开展研究和探讨,并从社会文化整体上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术进行梳理和解读,提出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融合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文章认为,侗族传统建筑不仅是侗民族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它们还承载了侗民族的人文气质与精神文化,此外,侗族传统建筑还起到强化民族认同感、维系民族凝聚力的制度性作用。

最后,论文在探讨侗族传统建筑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强调文化自觉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术文化保护传承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项目编号2007106080712M2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lot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re going into extinction. So, it has become urgent to research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drum building, traditional residence, Fu bridge. The paper explores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from Ganlan architecture of the Baiyue ethnic which lived in south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combin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Han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is a basic part and typical example of traditional wooden architecture of China.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Dong’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material culture but also the spiritual cultural and systems culture.

In the end, based on reflection on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discover the modern worth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he Dong ethnic;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ulture; protection; promotion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侵权行为。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愿意承担由本声明而引起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也在迅速消失,记录和研究这些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已经成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当务之急。

侗族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充分融合了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文化层面,蕴涵着巨大的文化价值。聚族而居和依山傍水的侗族村寨,鼓楼、干栏民居和福桥(风雨桥)等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建筑景观,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趋同化的今天,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技术文化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尤显珍贵。

笔者作为一名侗族学子,在侗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而经过多年的学习,对家乡的传统建筑文化已有一定的思考,此次以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作为学习和研究课题,试图将这些思考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希望能够为弘扬、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1.2 研究述评

虽然历史文献资料对侗族的干栏民居、鼓楼和福桥等建筑多有记载,但至目前,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还相对较为薄弱。从已发表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来看,研究者主要有民族学者、文物工作者和建筑学专业人士等,研究内容包括有建筑作为民俗事项的文化解读,建筑作为民族文物的价值探讨和侗族村寨建筑格局与建筑结构的技术分析或文化分析等。

国外涉及侗族建筑研究的以日本学者为主,如20世纪初,日本著名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调查,1906年发表了旅行日记《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著作中对侗族的干栏民居作了记述和比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田中淡组织了中国科技史共同研究班,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开展研究,他的《干栏式建筑的传统——从中国古代建筑史看日本》、《中国传统的木造建筑》、《中国住宅类型》等文,对我国的干栏文化史和少数民族特别是侗族的干栏民居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

国内对侗族建筑的专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期间,研究成果主要以发表论文的形式出现,如主要有石庭章《谈侗寨鼓楼及其社会意义》(《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张民《侗族“鼓楼”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刘彦才《广西侗族建筑的明珠——琶团风雨桥》(《建筑学报》1986年第3期)、王丽

方、王路《桂北民居采风》(《新建筑》1986年第3期)和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的层面分析》(《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分别对侗族鼓楼、风雨桥(福桥)和民居的民俗文化层面和建筑技术层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世纪90年代起,除了关于侗族建筑的期刊论文大量增加外,还开始出现了涉及侗族建筑研究的专门著作,这其中主要有:李长杰主编的《桂北民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和由《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编委会编著的《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这两本书都有关于广西境内侗族村寨、民居、鼓楼、风雨桥、戏台、寨门等调查研究内容,且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侗族传统建筑的立面、平面结构和尺寸;2001年,作为“侗族文化丛书”的《侗族鼓楼》(石开忠著)、《侗族民居》(余达忠著)和《侗族风雨桥》(张泽忠编)由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香港)出版,2004年,《侗族建筑艺术》(张柏如著)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些著作主要探究和描述了侗族传统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有关的建筑民俗,以及建筑的艺术审美等;2006年,《壮侗民族建筑文化》(覃彩銮等著)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建筑学等学科视角对壮侗民族各类传统建筑及其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2007年,《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蔡凌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探讨了侗族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构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区域等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侗族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也开始出现,并且逐渐增多,其中主要有:湖南大学孙静《湘西南侗族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1990年)、东南大学韦玉娇《广西三江侗族村寨初探》(1998年)、重庆大学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2004年)、四川大学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2005年)、广西大学郝瑞华《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阙跃平《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风雨桥》(2007年)等。这些学位论文分别从民族学、建筑学和园林规划学等学科专业角度对侗族传统建筑的形态格局、结构技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从已发表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来看,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侗族建筑的文化研究,主要从民族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把建筑当作一种物质民俗来进行探讨,或者是从生态美学方面对侗族建筑的艺术审美进行剖析;二、侗族建筑的技术研究,主要从建筑学的角度对侗族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建造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或者是从园林规划的角度对侗族建筑的形态与格局等方面进行讨论。然而,人们在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时,往往是将二者相互分离开来,或者是纯文化的探讨,或者是纯技术的分析,即使是在同一本著作或论文中同时包含了文化研究和技术分析,但也往往会从整体上忽略了技术与文化的关联性;此外,目前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尚缺少对地方性知识和本土术语的有意识地关注。有鉴于此,本论文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希望在技术与文化的关联性探讨,技术的文化解读,以及对地方性术语的关

注等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

1.3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广西三江、龙胜和贵州黎平等县境内的侗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以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摄影、绘图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同时,还结合笔者在侗族社会的多年生活经验、见闻和体会,最终形成研究分析的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对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技术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论文首先分析了侗族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侗族村寨的整体景观,从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总体上把握侗族传统建筑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对侗族传统木作工具进行了历史梳理,以探讨侗族传统木作与中国传统木作的关系和渊源。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鼓楼、家屋和福桥等侗族传统建筑,在描述和分析这些研究对象的营造技术、营建仪式和技术结构的同时,还对它们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发掘与探讨。与此同时,文章还从社会文化整体上对侗族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提出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融合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文章还认为,侗族传统建筑不仅是侗民族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它们还承载了侗民族的人文气质与精神文化,此外,侗族传统建筑还起到强化民族认同感、维系民族凝聚力的制度性作用。在研究分析过程中,论文还密切关注地方性知识和本土术语的表述,并加以梳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和结构技术的文化解读,对侗族传统建筑,尤其是鼓楼的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文化功能和内涵的综合分析,以及对侗族地方性知识和本土术语的关注与梳理。

最后,论文在探讨侗族传统建筑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强调文化创造者和享有者的文化自觉与发掘传统文化对现实发展具有启迪意义的内在价值。

2 侗族传统建筑概观

2.1 自然环境

侗族是中国南方稻作民族之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数为296万。[1]侗族自称“干”(gaml)、“金”(jaml)或“更”(gaeml)等①,是先秦时期就已经生活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民族支系——骆越人的后裔,而自唐、宋以来,侗族便基本稳定聚居于今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区,包括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镇远、剑河等县,湖南的新晃、通道、绥宁、城步、会同、靖州等县,广西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侗族聚居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与华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海拔从500米到1000米不等。区域内以低中山、丘陵、盆地、谷地为主,且江河众多,水系主要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径流资源丰富。方圆数百里的侗乡,山水交相辉映,水陆交通并重。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4-18度,年降雨量为1100-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区域内的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保水、保肥性好,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各种植物生长。

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物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成就了侗族发达的山地稻作农业,其中糯稻颗粒饱满,蒸煮清香,口感甚好。侗族聚居区内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尤其盛产杉树。历史上,自明朝起,侗族便以杉木作为贡木进贡中央王朝;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侗族聚居区又大量输出杉木,以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杉树粗大挺直,木质优良,易于加工,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侗族有子女出生栽种杉树的习俗,栽种的杉树待子女成年时,也已经生长成参天大树,届时子女成家出嫁,便可砍伐杉树修建新房,或出售筹备婚嫁费用。杉木深刻地影响着侗族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

2.2 侗族村寨

侗族建村立寨有两个基本特点,为聚族而居和依山傍水。所谓聚族而居,指侗族往往是一个房族,或若干房族同住一地,聚居成寨。侗族几乎没有单家独户分散居住,或无血缘关系的几户共居一处的现象。侗族聚族而居的传统,塑造了侗族良好的族群

①干、金、更,为汉语记侗音,因方言不同,语音而有所区别,但从语词来说,各地侗族自称是一致的。本文,在部分汉语记侗音后附有字母文字,为20世纪中期由国家制定的侗族拼音文字。

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体现了侗族作为一个山地稻作民族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风貌。侗族是一个以水稻耕作和人工营林业为主要生计的民族,其居住形式依山,便可以林木营生,或建筑用材,或出售获利,或取柴能源;傍水,则可开辟田地,引水灌溉,耕作稻谷庄稼,自给自足。

山地稻作民族的生计方式,决定了侗族村寨大多坐落于山麓河谷、盆地平坝,或山泉水源充足的缓坡台地、山腰隘口。根据村寨坐落地形地势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山麓河畔型,侗族村寨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即村寨坐落于山脚,背靠山脉,面临溪涧、河流,这些村寨沿着山脚河岸,三里一村,四里一寨,错落有致;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相片①)

图2.1 山麓河畔型:广西三江座龙寨

图2.2 平坝田园型:广西龙胜广南寨

①本文所使用图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笔者拍摄相片。

二是平坝田园型,即村寨坐落在支流与主河道交汇处,或河道曲折迂回处平坦开阔的盆地坝子,这些村寨按姓氏房族分片聚居,村寨期间和周围相连环绕大片水田,墨绿相映,一派田园风光;三是山腰隘口型,侗族村寨中少数属于这种类型,它们一般是由于山麓河畔或平坝村寨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而分化出来,到半山腰和山坳口有充足水源处辟地建寨。

图2.3 山腰隘口型:广西三江高定寨

侗族建村立寨时,选择寨址也颇为讲究风水。侗族的风水讲究与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基本一致,而两者本身便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因为在侗族地区,聘请的风水师如果不是汉族,便是少数民族中通晓汉文者,其师承皆为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如镇山锁水、补足形势等在侗族村寨建筑兴建和布局中也多有体现。

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其建筑群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鼓楼附近是鼓楼坪、萨堂①、戏台,构成村寨的核心圈;紧紧围绕着鼓楼的是家屋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仓,接着是寨门、凉亭、福桥(风雨桥)。因此,侗族村寨的建筑一般包括有:鼓楼、萨堂、戏台、家屋、禾晾、禾仓、寨门、凉亭、福桥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最能体现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和营造技术的,是鼓楼、干栏家屋和福桥。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族性标志和寨落灵魂,它们重檐叠上,高耸于村寨之中,宛如一株株大杉树,庇护着村寨福祉。鼓楼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公共议事、歌舞娱乐、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物质场所,还是族群文化认同、文化象征及村寨风水补救和为人们提供精神庇护之所,同时,鼓楼与侗款制度的密切联系,使其又于侗族传统社会发挥着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制度性功能。

侗寨的家屋民居则以鼓楼为中心,围绕鼓楼逐层扩散修建。侗族民居属于典型的山地干栏式木结构建筑,作为住房起居之所,人们首先追求的是,建筑结构和格局的

①萨,汉语记侗音,侗语为祖母之意;堂,汉语记侗音,侗语为地方之意。侗族祭祀祖母神,萨堂,即为祖母祠,为祭祀祖母神之所。

实用与舒适,而少有如鼓楼和福桥一般的壮丽装饰。但是,侗寨中的家屋吊脚楼鳞次栉比,青瓦屋面重叠连片,也蔚为壮观。

在侗族村头寨尾的河溪之上,人们往往会修建集桥、廊、亭于一体的木跨梁桥,侗族人称之为福桥或花桥。福桥的修建不仅为人们提供通行和遮风蔽雨之便,同时还承载着人们赋予其“堵风水,拦村寨”的祈福之功。

2.3 木作工具

2.3.1锯

侗族木工所使用的锯多为框架锯,简称框锯,

结构为一侧装有锯条,另一侧装一绳框缠绕绞紧,

插竹别子固定,可以调节锯条松紧与角度。框锯

分大小两种,大型框锯用于大木料的横向解材和

纵向断料,小型框锯用于小木料的断料,以及制

榫。

框锯在唐代应当已经普及使用,而框锯的最图2.4 大框锯解材(摄于贵州肇兴)早形象见于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一处车辆作坊中,工字形的木架,一端安有长锯条,另一端用绳类连接起来,并有缥杆绞紧,其形制相当完整,与近世所使用框锯基本相同。[2]后来,明代的《鲁班经》和清代的《钦定书经图说》等书籍插图中,框锯也一再出现,其操作方法与现代侗族木工操作基本一致(见下图),而框锯是于何时传入侗族地区,则无从考证。

图2.5《钦定书经图说》木工操作图2.6 小框锯断料(摄于贵州肇兴)

值得注意的是,《钦定书经图说》这副名为《有备无患图》(上左图)中的架木方式是将木料放置于一张长凳之上,现代侗族木工的架木方法则不同,其式是将木料放置于两个(或一个)叫作“马凳”的木架之上。马凳是以两根木条交叉成一个上窄

下宽的“X”,并于交叉处斜穿一根木条落地成三脚支撑的木架。马凳是侗族木工最常用的架木工具,但在明代的《鲁班经》插图中已有出现。

图2.7《鲁班经》插图中的马凳图2.8 侗族马凳架木操作(摄于贵州肇兴)

2.3.2斧

在人类工具史上,斧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至今斧还是一器多用。在木作中,斧既可伐木,又能制材,如斫平木料、砍削榫头等,而在框锯出现之前,斧是主要的解材工具,此外,斧还用于扣凿入木等。可见,斧几乎贯穿了木作的各道工序。《释名?释用器》曰:“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乃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而成语“班门弄斧”则将“斧”指代木作,说明了斧在木作加工中的重要性。因此,斧是木工的最具代表性工具。

图2.9《鲁班经》插图图2.10 侗族木工以斧平木图2.11 以斧扣凿入木

2.3.3 刨

现侗族木工用刨多为台刨,为一只带方口并斜向插有刀刃的木质台座,左右有手柄,便于手持推拉操作。刨作为平木工具,主要用于细平木和刨光木面。关于平木用刨,有人认为其产生于明代中期,[3]有的则认为最早可上溯到唐代中期。[4]而台刨

的形象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张自烈《正字通》中,描述详细:“刨,铺告切,平木器,铁刃,状如铲,衔木匡中,不令转动。木匡有孔,旁两小柄,以手反复推之,木片从孔出,用捷于铲。”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也有相同记载:“凡刨,磨砺嵌钢寸铁,露刃秒忽,斜出木口之面,所以平木。”《鲁班经》的插图中也有明确的台刨具体形象出现,至清代,当时一些书籍插图中(《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成造木子图》)出现的台刨形象已经与现在所见完全一致。

图2.12《鲁班经》插图图2.13《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插图图2.14 侗族木工台刨操作

2.3.4 凿

穿剔工具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尖状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石、骨制凿产生。凿在木作中用于挖槽打孔,《考声》云:“凿,木作具也。”《释名?释用器》曰:“有所穿也。”凿的发明直接促进了榫卯的发展,如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已建造了榫卯节点建筑,而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榫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凿的操作,在《鲁班经》插图和《钦定书经图说》的《有备无患图》中可见到凿与斧配合使用,即以斧扣凿入木,这与现在所见侗族木工操作一致。

2.3.5 墨斗

用于木材表面划线定位。主要结构为一个手摇转动缠绕墨线的线轮和一个放有棉纱或海绵并浸有墨汁的圆斗状的墨仓,使用时,墨线由木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欲加工木材一端,引于木材表面,绷直线,提拉起,弹在要划线的地方,用毕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古人有“设规矩、陈绳墨”之称。墨斗由木匠自制,造型、装饰各异,常被雕成桃形、鱼形、龙形等,既为自娱,也是木工手艺的一种炫耀。

2.3.6 尺

侗族木工用尺,形状为L形,俗称“勾尺”,也称“曲尺”。曲尺之称最早见于唐代,《甘泉赋》有注云:“钩,曲尺也。”北宋《营造法式?取正之制》曰:“用曲尺较令方正。”在明代《鲁班经》插图中所见曲尺及其用法,与今侗族木工操作基

本相同,既可用于直角画线和检查,也可测量画标。目前,

于侗族地区常见木工曲尺,短边粗厚,长约一尺,有刻度,

称作尺柄;长边宽薄,长近两尺,无刻度,称作尺翼。

侗族建房,还用到鲁班尺,也叫“门光尺”或“门光

星”。鲁班尺长1.44尺,均分八格,每格1.8寸,并分别

书写表明吉凶意义的文字,为“财、病、离、义、官、劫、

害、吉”八个字,所以又称“八字尺”。建造房屋时,尤

其是裁定门户尺度时,需用鲁班尺进行量度,以求得吉利。(图片来源:自绘图形)侗族家屋建造以鲁班尺量度求得吉利,另外,家屋结图2.15 曲尺

构尺寸还以“八”或“六”作尾数为吉利。侗族家屋一般楼高为一丈六尺八寸或一丈八尺八寸,也有二丈一尺八寸,二丈八尺八寸等;进深二丈八尺八寸、三丈一尺八寸、三丈七尺八寸等;楼梯、窗格、火塘则取六寸作尾,如火塘一般宽二尺六寸,等。这种以尾数逢“八”或“六”为吉利的习俗,除了与鲁班尺量度有关,更与压白尺法有着密切联系。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古代勘舆家和匠师把木工尺度与九星图的各星宫相配联系,并应用于建筑营造上,形成了“压白”尺法,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引《阴阳书》说:

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皆星之名也,惟有白星最吉。用之法,不论丈尺,但以寸为准,一寸六寸八寸乃吉。细合鲁班尺,

更加巧算,参之以白,乃为大吉,俗呼之压白,其尺只用十寸一尺。[5]

将九星图各星宫对应于曲尺,则成为俗称的“九曲尺”,吉利尺寸为六寸和八寸,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鲁班营造正式》对此有图记,该尺的六寸和八寸分位标记为“太白”和“八白”,并附文:

曲尺者有十寸,一寸乃十分。凡遇起造

至营、开门高低、长短度量皆在此上。须当

凑对鲁班尺八寸吉凶相度,则吉多凶少为佳。

匠者但用仿此太吉。[6]

在《鲁班经》中亦有关于压白尺法的《曲尺诗》,

诗曰:

图2.16《鲁班营造正式》插图一白惟如六白良,若然八白亦为昌。

但将般尺来相凑,吉少凶多必主殃。[7]由此可见,侗族家屋建造中结构尺寸以“八”或“六”作尾数为吉利的习俗,正是源于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和营造中的压白尺法,尤其是寸白讲究。

这种对寸白的讲究,其实也并不是运用于家屋建筑中的每一个尺度,而是主要用于控制大木作中的关键尺度,如楼高、进深、面宽等,以及小木作中的门、窗、楼梯等尺度。

而实际上,建筑中的垂直高度与平面宽度往往还受到地形条件、备料情况以及营造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以鲁班尺或九曲尺进行直接压白不具备可操作性。侗族木工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测算简捷,易于操作的营造尺——香杆(也称匠杆)。香杆与所要修建的建筑的中柱尺寸相当,上面刻画了各种特殊的木工符号,代表不同构件及其所在位置,建筑的实际尺寸均落在香杆上,且建筑实物的空间构架、力学比例、压白尺度等都将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吻合。刻画完成一根香杆,一栋建筑也就设计完成。所以,在侗族地区,一个木匠只要会计算和刻画香杆,就基本等于会建造房屋了。

3 鼓楼营造与文化功能

3.1 鼓楼的起源

在侗族民间,有“未立寨子先建鼓楼”的说法,因此,有学者依此推断“鼓楼与侗寨是同时的,侗寨形成的时间,也就是鼓楼修建的年代[8]”。但是,“未立寨子先建鼓楼”并不是指一种时间或历史维度上的先后顺序,而是指一种程序的先后性,只说明了鼓楼于侗族村寨和侗族社会的重要性。

关于鼓楼的起源和最初的建造年代,因侗族是一个无文字民族而无从准确考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为鼓楼探源。

3.1.1 传说探源

关于鼓楼的起源,在侗族民间流传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以广西三江、龙胜一带的《姑娄娘》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

有一个尚武好义的侗寨,常常去救援遭土匪劫掠的邻近寨子。寨上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名叫姑娄娘。土匪既恼恨这个寨子,又心贪这位姑娘,

就下书给寨老,限期交出糯米、猪牛、银两和姑娄娘等十名姑娘,否则烧寨

杀人。在寨上一片慌乱和寨老们迟疑不决时,姑娄娘献了一计。当晚,村寨

大开寨门,答应献物献人。当土匪们得意洋洋地走进寨中时,突然鼓声大作,伏兵四起。土匪们被全部围杀,寨子免遭了劫难。原来这是姑娄娘的妙计,

她率领姑娘们掌击蓝靛桶里的水,声如击鼓,迷惑匪徒,鼓舞后生英勇杀敌。

事后商议,建楼置鼓,击鼓报警。[9]

传说毕竟是传说,多少都有些后世为追溯历史的附会之意。但是,《姑娄娘》的传说所体现出的女性在鼓楼起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多少都反映出了鼓楼最初的起源年代很有可能是在侗族的母权社会时期或是尚保留有母权社会色彩的时代。

3.1.2 文献探源

在汉字文献中,对鼓楼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明人邝露在《赤雅》中描述道:“罗汉楼……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矣。扳男子歌唱、饮瞰,夜缘宿其上,以此自豪。”

到清代,雍正年间的《广西通志》有相似记载:“狪人,居溪峪中,又谓峒人,……春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谓之罗汉楼。”

从史料对“罗汉楼”的描述情况来看,其形象与今所见鼓楼形象基本相同。因此,

可以推断,明清文献记载中的“罗汉楼”即是今天所称的“鼓楼”;同时,也可以推断,在明清时期,鼓楼已经流行使用于侗族村寨。

3.1.3 实物探源

鼓楼为全木质结构,防腐、防火性能都欠佳,其一旦遭受腐蚀破落或火灾焚毁,人们便于原址上重建鼓楼。因此,现存最早的鼓楼实物也不过是三百余年的历史,为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的湖南通道马田鼓楼,其次是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贵州从江增冲鼓楼。[10]所以,要从现存实物去探究鼓楼的起源和最初的建造年代不具备条件。

但是,在现存鼓楼实物中,还

是能够找到文献记载中“以大木一

株埋地,作独脚楼”的“罗汉楼”

形象,即贵州省黎平县的述洞独柱

鼓楼。该楼虽然建于民国十年,为

第三代鼓楼,但是由于是模仿前两

代鼓楼所建,因此它的存在仍对追(图片来源:王绍国主编,《中国民族建筑》,江苏科学溯侗族鼓楼的起源——“罗汉楼”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238页)

的形制有一定意义。[11]图3.1 贵州黎平述洞独柱鼓楼

3.1.4 语义探源

对侗族“鼓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在汉字文献中称法不一,如明人邝露在《赤雅》中称其为“罗汉楼”,清人李宗昉的《黔记》则称曰“聚堂”。现在多因侗族民间有击鼓聚众议事之俗,而议事之楼内或楼前悬有一面牛皮大木鼓,故称鼓楼。[12]“鼓楼”是汉语以楼有鼓称之,而在侗语中,并无“鼓楼”一词,也无与其对应之词。

对于鼓楼这一建筑形式,在黔东南的部分侗族地区,人们称之为“百”(bengc)。贵州侗语的“百”,为“堆垒之意”,[13]指以木头堆积而成的房屋或矮小的棚子。那么,这种以木头堆积而成的房屋、矮小的棚子就应当是鼓楼之源和最初形式了。

在桂北的侗族地区,人们则把鼓楼称为“楼”(lougc)。侗语“楼”是否为汉语借词,尚有待考证。但是,“楼”在侗族《祭祖歌》中早有出现,可知其作为侗语名词已有一定的历史,且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学者主张应该从侗语中去寻找“楼”的真正含义,侗语的“楼”并非汉语借词或借音,也非汉语的“楼”意,若能弄清侗语“楼”称的由来和含义,侗族鼓楼建筑的缘起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14]

3.1.5 造型探源

侗族鼓楼属于攒尖顶(歇山顶)、宝塔型、密檐式结构杉木建筑。远眺鼓楼,高耸

于侗寨之中,密檐层层叠叠,逐级而上,其造型酷似一棵

站立挺拔的巨大杉树。而在侗族民间,确实有鼓楼建造源

于仿杉树的说法。相传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树下围坐议事,

烤火烧死了杉树,于是,侗家人仿照杉树的形象,建起了

鼓楼。[15]直到现在,侗寨凡遇水患火灾后,寨上的房屋被

水冲或火毁,如无力先建鼓楼,必须先立一株杉木代替。

[16]侗族人对杉树有一种特别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且由来已

久,在《进寨歌》中有唱道:

在我们冷剩定岑昂……

图3.2 杉树有一株九抱大的水杉……

是保佑寨子的神树。[17]

侗族人崇敬杉树,视杉树为护寨神树,这应该是一种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的原始思维表现,而鼓楼以杉树为原型建造,则应该是这种原始思维的具体物化表现。

而鼓楼的宝塔式造型,即分楼脚、楼身及楼顶三部分,与分为塔基、塔身及塔刹三部分的佛教宝塔的建筑造型和结构相类似。同时,宝塔塔身立面以体现天体景象的天数三、五、七、九等为层数,塔基平面以体现地貌的地数四、六、八等为边数,而侗族鼓楼的立面檐数和平面边数亦如此。此外,鼓楼楼顶与宝塔塔顶皆多以宝葫芦为饰,俗称葫芦顶。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侗族地区的鼓楼是在北宋中晚期因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佛教文化流传到侗族地区与侗族文化结合后的产物,是佛家宝塔的化身,是佛家宝塔的派生物,其社会意义与佛家之宝塔基本相同。[18]”

3.2 鼓楼的结构

自鼓楼起源以来,侗族人便在不断的兴建鼓楼,现存最古老的鼓楼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最年轻的鼓楼则在不断诞生,鼓楼的形式结构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3.2.1 形式分类

对鼓楼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而因分类标准的不同,他们对鼓楼的形式分类也有所区别。

有的学者依外观将鼓楼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塔式鼓楼和阁式鼓楼。塔式鼓楼平面呈正方形,严谨、规整、对称;立面形似古塔,造型优美,高耸挺拔。阁式鼓楼平面以长方形居多,灵活、自由;立面与民居相似,造型朴素,平易近人。[19]而同样是依外观特征的不同,有的则将鼓楼分为三种形式——厅堂式、干栏式和密檐式。厅堂式以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将中间四柱升起,用抬梁屋架局部抬高屋顶。干栏式采用下部架空的构造方式,集会厅堂设在第二层。密檐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底层平面较大,上部有多达7至15层的密檐。[20]

有的学者根据结构技术的不同,从木结构体系上将鼓楼划分为两大类型——抬梁穿斗混合式和穿斗式。其中抬梁穿斗混合式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穿型”和“梁型”,穿斗式也可进一步划分为“非中心柱型”和“中心柱型”,而“中心柱型”则又可细分为独柱鼓楼和“回”形鼓楼。[21]

侗族鼓楼的结构技术,尤其是穿枋接榫和挑檐的结构方法,是在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创造。而它的阁式结构和密檐形式,又明显地吸收了汉族楼阁和佛教宝塔的结构技术和建筑形式。侗族鼓楼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之一,也是现存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唯一集楼、亭、阁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杜汕洲教授,在考察了侗族鼓楼后,说道:“侗族鼓楼是地地道道的土著文化,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品种。[22]”

3.2.2 平面结构

普遍而典型的鼓楼建构是以四根巨大硕直的杉木作为鼓楼的主承柱,从地面直通顶层,以穿枋水平串联,构成一个稳定的矩形框架。外围檐柱一般有十二根,以穿枋相互连接,同时与四根主承柱由出水枋联系。其他构件(如瓜柱、加柱、雷公柱等)则加于枋上,承托的楼檐呈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并逐层内收上升,至楼顶为攒尖式或歇山式屋面。

因此,鼓楼底部的典型平面是,由四根主承柱与十二根檐柱组成的一个“回”字形结构,火塘一般位于中心位置。鼓楼的中上部截面则是一个以雷公柱为中心的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

(图3.3-4 图片来源:自绘图形)

图3.3 鼓楼典型底部平面图图3.4 鼓楼典型中上部截面图图3.5 鼓楼中上部截面实景

鼓楼以四根主柱作为核心框架和十二根檐柱作为外围支撑,便可获得一个稳固的建筑架构,同时还确立了鼓楼的基本造型,并且能够在平衡稳固和节约材料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建筑空间。这是一种技术智慧的体现。如此看来,有人将鼓楼的四根主柱代表四个季节和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个月份的附会象征未免过于肤浅,同时也是对鼓楼建筑的误读。而鼓楼的楼檐截面边数为偶数,除了是一种技术结构的要求或限制,

还有可能是对佛教宝塔建筑形式的借鉴与吸收。

3.2.3 立面结构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屋檐面掩盖墙面,而形成不了如西方古典建筑垂直墙面造型的立面结构,因此,以“立面”概念诠释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是一种“误会”。[23]但是,在这里,因找不到与“平面”和“平面结构”相对应的、能够反映鼓楼立体形象的合适概念来分析鼓楼的立体结构,就暂且以“立面”和“立面结构”称之。

鼓楼的立面结构可以分为楼脚、楼身、楼顶

三部分,或称“阁底、塔身、亭顶[24]”三部分。

楼脚为楼基到第一层楼檐之间的部分。楼脚

或为一层,或为两层。为一层者,有的四周围以

木板墙和木条窗,并留有进出楼门,有的则架空,

唯有立柱,但通常在楼脚的中心位置都作为火塘,

火塘的四周架设有宽大结实的长木凳。为两层者,

有的第一层四周也围以木板墙和木条窗,及留有

楼门,楼内中心位置也设为火塘,不同的是,人

可以登梯上至二楼,二楼亦可作为人们活动的主

要场所;有的第一层架空,一般是作为过街楼,

不设火塘,有楼梯通上二楼,二楼是集会活动场图3.6 广西龙胜广南鼓楼

所。

楼身为第一层楼檐至楼顶亭式屋檐之间的部分。楼身是鼓楼的主体,截面多呈偶数边形(阁式鼓楼除外),楼檐层叠,并逐层收缩,犹如宝塔。楼檐覆盖以青瓦,瓦口粉白,檐角均制成白色翘角,形似展翅欲飞,有的檐角上还装饰了龙、凤、如意云等形象,精美而生动。楼檐的形式构成(或决定)了鼓楼的外观特征和独特风格,也是鼓楼的壮丽、高大等审美诉求的着点。而通常所说的鼓楼层数,并不是指可供人居

住或活动的楼层空间数目,它指的是楼身楼

檐和楼顶檐数的总和。也许是借鉴佛教宝塔

立面的层数数目,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奇

数为大的影响,鼓楼的楼身楼檐和楼顶檐数

的总和,即鼓楼的层数,一般都为奇数。

楼顶为亭式屋檐和顶盖装饰部分,有的

鼓楼还在楼顶屋檐下设棂窗形成“楼颈”。楼

顶也是鼓楼建筑装饰的重要内容和审美诉求图 3.7 广西三江高定鼓楼的着点。楼顶屋檐一般有攒尖式和歇山式两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的灵魂,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现代先进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大发展,才会使社会全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面的进步。是否拥有现代先进文化,是否代表现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并决定其兴衰成败。先进的文化作用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驱力,主要显示为以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和经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知识力量。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 1、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是一个更加丰足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人类文明进程,表达了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说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解决肌渴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话,那么进入此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享受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同等的重要,一个文化生活贫乏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健康、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他们在人格建设上全面发展的需 要。而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文化成果,广泛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正成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基石,先进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乃是阳光,是空气,是朝代命脉和精神基石。现代先进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是的内涵和形式:就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引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提倡学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先进的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有效整合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根。全面建设现代社会的中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文化建设,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群众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经历了千万年遗承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戏曲和其他至今保留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内容和形式。这些曾

侗族的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 现有人口2514014,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后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

筑艺术具有代表性。侗锦、侗布、挑花、刺绣以及银饰工艺品等,都充分表现了侗族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特色。 侗寨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处,风光绮丽,寨前有“多金”(寨门),一来装点宅寨,二来抵御外患。寨内有禾堂,是议串、娱乐和晒物的地方。寨前寨后,古木参天,名叫风水树。周围棕榈成排,竹林掩映,花木点缀。寨内的房屋,保留着木楼式的民族建筑特色。吊脚楼,开口屋,或三柱两瓜,或五柱五瓜,四扇六扇不等。屋的高度,按照侗族的规矩,“要想发,不离八’’,或1.88丈,或l.68丈……杉、松为柱,杂木为枋,不用一铁一钉,全由卯榫嵌合。附属建筑的配置,有“屋后有仓不吉利,屋前有圈不安宁”的忌讳,畜圈设在吊脚楼下或厢房一侧,仓屋建于屋前或楼上。正屋前有槽门,进门为堂屋,是迎宾摆席的地方。后间置火炉,四季不断烟火。火炉三方摆木团,保留着“坐皆蹲踞”的古习。两旁是住房。村寨布局和谐统一,房屋样式美观适用,体现了侗民族的审美观念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侗家的饮食,主食以大米为主,以麦类、薯类、玉米、小米为辅。炊具简单而适用,一般是在火炉上放个三角撑架,用鼎罐烧饭,用铁锅炒菜、炖菜。上山做工,用瓜葫芦 装甜酒,竹筒注泉水,篾饭盒带饭或

侗族文化资料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 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 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少数民族之侗族小资料 一、全国侗族分布 我国的侗族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根据20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879974。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二、全国各地侗族自治县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9日,广西龙胜县侗族人民和壮、瑶、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1952年12月3日建立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1954年5月7日建立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1956年7日23日建立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年12月5日建立了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1984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简述侗族大歌的现状与未来(一)

简述侗族大歌的现状与未来(一) 【论文关键词】侗族大歌歌师民族文化申遗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侗族以及侗族大歌的概况,并以贵州黎平县岩洞村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侗族大歌濒临失传的现状和原因。同时也介绍了大歌的保护情况,并为其未来的进一步保护提出了建议。 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全国侗族人口为296.03万人。贵州黔东南州的侗族人口约为140万,主要居住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几个县,其中又以黎平县为最集中的侗族聚居地。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根据语音的不同,可分为南部与北部两大方言区。由于地理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南部方言侗族地区开发相对北方地区较晚,侗族原生文化与传统文化还保持较完整。侗族的典型建筑是鼓楼和“风雨桥”。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人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花桥又名风雨桥,是侗人迎宾接客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场所。是侗乡的交通枢纽和侗人文化的纽带。 侗族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创造欲的民族,常言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花桥和大歌。”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当地流行着“饭养身,歌养心”这样一句话。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合唱,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合唱形式,这打破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不存在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其之所以被称为“大歌”,是具有以下四大特征:第一,节奏不固定,声部多。侗族大歌音乐的节奏一般不固定,既严谨但又可以自由发挥。三至四个声部的大歌最为常见,个别地方有多至六个声部。第二,严肃庄重。侗族大歌均在大众场合中使用和演唱,以叙史、叙事为主,篇幅长,容量大。第三,无伴奏、无指挥。演唱侗族大歌时,一高音者领唱众人合唱高、低音声部,既所谓的“众低独高”。无伴奏、无指挥,全凭演唱人员平时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一气呵成,整齐和谐。第四,演唱人数多。演唱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则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同声演唱,场面非常宏大。以表演的场合、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等不同,侗族大歌可分为:由不同村寨的歌队在鼓楼对歌时所演唱的鼓楼大歌;以表现曲调和声音为主,常常模仿虫鸣鸟叫,拉腔优美的声音大歌,如从江县的“蝉之歌”在大歌中就非常有名。按歌词体裁,可分为唱故事的“嘎君”和唱道理的“嘎乡”两种,按音乐唱腔,分为“唆君”和“唆尽”的叙事大歌;另外还有在各种礼仪场合演唱的礼俗大歌;儿童游戏娱乐时演唱的儿童大歌;民间侗戏班演出侗戏时演唱的戏曲大歌等种类。演唱大歌分男女歌队,由老歌师严格训练,他们是歌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青年时都是优秀的歌手并能掌握众多歌词和唱腔和即兴编歌。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社会知识、伦理道德等都是用歌来记录与传承的。侗族给予了大歌极高的重视,他们认为歌就是知识,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唱歌对侗族人来说不仅仅是对日常劳动生活的调剂,更是教育下一代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侗族大歌面临的困境和原因 侗族大歌因其独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自被发掘后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听众的广泛关注。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文化已经唱响国内,享誉世界。在1986年10月,侗族大歌演唱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就已“轰动巴黎,震撼欧洲”。近几年,随着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热的高涨和侗族大歌在国内大中城市宣传演出和中央电视台的频繁播放,侗族大歌可观的经济效益渐渐突现出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全面冲击。目前侗族大歌流行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黎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文

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侗族文化在服饰、建筑、音乐等方面极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 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经济条件制约、民族文化教育缺失、政府职能定位偏差等方面影响,近年来侗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承与 发展侗族文化需要从合理对待外来文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反思政府职能定位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侗族;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一、侗族文化的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分析 (1)服饰文化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 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 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 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再现。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侗族服饰上有许多纹样图案,主要有谷粒纹、桂花纹、花瓣纹、田螺纹、水车花等纹样,这与农耕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 侗族服饰是侗族族徽标志之一。鼓楼与服饰是侗族的两大族徽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其标志特征十分明显。而服饰作为侗族的族徽标志主要是它凝聚着侗族人的精神,增强民族内部团结、统一和为集体生存而拼搏的战斗力。它是区别异族的标志,是本族相互认同的旗帜和联系整体的纽带。正是这种“族徽”作用而产生的审美原则,使侗族内部的“佬、坦、纹”三大支系在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上基本相同。 侗族服饰中的崇拜意蕴。侗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凡龙凤花鸟、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认为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以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反映到服饰上,就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服饰纹样。谷粒纹与谷种有关,侗族的“尝新节”习俗就是谷种崇拜的反映;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范文【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的,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0xx年正月,笔者在家乡三江侗族自治县唐朝侗寨进行了侗族大歌文化调查,现将侗族大歌文化调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唐朝侗寨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高寒山区的一个山寨,地处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偏僻,文化独特,民风古朴,全寨居住着 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近5000人,为侗乡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之一,含唐朝、知了、归滚、归喜、良拜五寨。 唐朝大寨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苗江流域中段横断处的高山上,坐落在美丽的陆苏坡下。陆苏坡是当地一个重要的高峰。以陆苏坡为中心,地理形势向周边扩散,形成陆苏坡高山文化圈。坡东为唐朝寨,西为黔东南黎平县雷洞,南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北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以唐朝大寨为中心,以东为独峒、八江等“河侗”gaemlnyal地区(在唐朝,人们将周边民族及部落分为“嘎”gax、“侗” gaeml、“苗”miul三族,其中“嘎”gax统称非侗族、非苗族的族称。如,“壮族”称gaxxiongh,“瑶族”称gaxyiuc。“侗”分为“山侗”gaeml jenc、“河侗”gaeml nyal。“河侗”gaemlnyal主要指靠近河流岸边的侗族村寨,比如独峒乡、八江乡、林溪乡、湖南通道各沿江村寨。个人简历苗族则又有分“山苗”miul wuljenc、“老苗”miullaox、“草苗”miulnyhangt等)。从民族布局来看,以东为“侗河”地区,以西为水族、苗族,以南为苗族、瑶族,以北为“侗河”。其间又杂居汉族,可谓“五族并居”。 唐朝侗寨是一个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侗乡腹地之偏远高寒山区中的古侗寨,自古是侗乡一个重要关道,有“唐朝古道”之说,居住着 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唐朝侗寨自古以来民族和谐,文化繁荣,侗族歌舞源远流长,戏曲文化灿烂,并盛产文艺能人,以侗族文艺著称于侗乡,历史上曾扬名百里侗乡,被史书记载“千户唐朝”,民间流传“千户唐朝”之说。 唐朝侗族民歌中,有侗族大歌、侗族长歌(又称侗族河边情歌)、侗族山歌、侗族琵琶歌、耶歌、侗族笛子歌、礼俗歌、劳动歌、儿歌等等,另有芦笙踩堂、芦笙曲、侗族戏曲,可谓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涵盖侗族文化之精华于一体。 一、现状 20xx年2月5日,笔者开始利用紧张的寒假剩余时间进行唐朝大寨侗族大歌调查。调查工作直至2月12日,连同调查报告写于12日当天。 侗族大歌是侗族闻名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观,被美誉为“东方民间复调音乐明珠”。据唐朝侗族大歌师傅阳公香莲所言,写作唐朝侗族大歌(在唐朝,又称“嘎堂”al dangc,即“堂歌”),源于溶江河畔的高岩寨(人称“高岩脚”,gaos ngaic jiaox),至此已有几百年历史。在唐朝大寨,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下楼区(唐朝大寨分为上、中、下三楼区)。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侗族大歌艺人沉默多年后再次浮出水面。经调查得知,唐朝的侗族大歌队伍也是比较大的。名单如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黄宇20031810609 金融6班 祖先留给世界的“四大发明”,留给我们一叠叠厚厚的典籍,一座座古老的建筑,还有“沉重”的思想文化。当每一个人开始打开传统的大门时,瞅着鳞次栉比的故宫千间房,望着活如烟海的发黄的书页,我们张大着嘴巴、目瞪口呆。面对着一大堆宝藏。我们不知去拿哪一件,不知哪一件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想都拿走,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不如都不拿吧!存起来吧。另一方面,现代的物质文化是太丰富了,又是那么的简单、直接,何不去享受这些呢!我们对物质的需要得到大大的满足,同时,物质的丰富又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需要。千年历史抛给了我们一个难题,怎样去处理两者呢? 建筑、绘画、文学、宗教留给我们的是无遐的思考,在物质基础上,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其中,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故宫的皇朝的威严、敦煌厚重的信仰、八大山人的空远的意境。在那个时代,哲人、文人们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文章上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在极端贫困之中,仍高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今天,我们困惑,吃不饱,为什么不去工作,不去挣钱,文化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吗?我们身在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和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偶尔会思考一些,偶尔会欣赏一下古代的思想,但那些内容太多、太枯燥、太晦涩,我们用电视剧的形式去“篡改”历史,没有人反对,多么生动形象,符合现代生活气息。不知道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过如此,知道的人痛心疾首。我们堂而皇之的在历史前面加上了现代。现代的历史——多有现代气息的一个词。 北京的古建筑正在受到“围剿”,那些古老的胡同正在消失,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正受到“侵蚀”,南京的古城墙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段段地“塌倒”,这便是现代人的态度,至少是许多人的“传统”意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来越虚弱,正颤抖着迈向21世纪。也许是中国人被传统束缚的太久太久,所以反抗的精神也越大,摆脱的力量也越大。传统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建筑、绘画等的逐渐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其中的精华精神文明不应被历史所遗忘,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文化束缚吗?可以在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吗?当然不可能,但我们

浅谈国家文化安全与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浅谈国家文化安全与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14-09-15 15:38:33)转载▼标签:文化 ----以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例 (已经刊载2014年4期鼓楼) 【摘要】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它起着凝聚侗族精神,保存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正面临被遗忘和淡化的危险,威胁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在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文化安全侗族节日保护对策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特质的侗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一朵奇葩。但在当前全球化深度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文化安全问题,自然,我们的侗族传统文化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流失,被同化、异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它起着凝聚侗族精神,保存民族记忆,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一旦蜕化、流失。其结果是,瓦解侗民族的文化认同基础,消失民族文化意识,全民族在缺乏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丧失了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危及侗族文化安全后,进而威胁国家的文化安全。所以,在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加强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才可以防止侗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断裂,化解侗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也才可以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在保有文化自豪感的同时,提升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发挥全民族传承和弘扬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保护中的地位和价值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所涵盖的文化内涵确是扩散性的。在侗族传统文化保护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侗族传统文化保护中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推动着民间文化艺术和习俗的发展与延续,而民间艺术与习俗又是传统节日的载体,没有歌舞表演和风土人情的节日是缺乏灵魂的,没有民族节日作为民族艺术的平台,民间文化艺术也就得不到完整的展示、演示和保存。根据侗族文化学者潘登先生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侗族歌舞、侗族服饰和侗族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节吸纳了他的成果和观点。 (一)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侗族歌舞文化。侗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侗家的鼓楼里,随处都可听到歌声,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能在每一个节日里“多耶”(唱歌跳舞),展示歌喉和民族舞技。如今侗族大歌、侗族芦笙舞在世界上都有及大影响力,这无不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传统节日给予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例如:茶文化、服饰文化、书画文化、和文化等。无论是在过去的封建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此文就对其中“和”与“礼”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进行粗略的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中国传统文化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礼”。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亲和政策和伦理亲情。人际伦理,社

侗族大歌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黎平县龙额中学2018-6019学年度 “侗族大歌”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侗族大歌是我国当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侗族人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而学校以学带演,以演促学,为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创造了有利环境。 一、指导思想 为兼顾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同学们的个性特长,特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此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使学校办学特色化,以特色立校。 二、指导教师 欧安明、石开敏、姚畅 三、活动地点 龙额中学 四、活动时间 1、招生时间:第4周2018年9月11—13日(星期二)止 2、授课时间:每周星期四下午5:10—5:50 五、招生对象和办法 1、对象条件:对侗族大歌有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 2、报名办法:志愿报名,录用40名学生(开办一个教学班)。 3、报名地点:三楼小办公室欧安明老师

侗族民俗文化

我喜欢侗族的民俗文化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大家庭。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侗族的民俗文化,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精美绝伦的织绣工艺,古老的侗族大歌,以及其精美的服饰和不同于我们的日常食俗,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民族丰富、精致、细腻的民俗文化。 【关键字】侗族民俗文化建筑艺术服饰日常食俗 【正文】由于条件限制和时间的关系,我很遗憾不能亲自去一些有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体验一下侗族的民俗文化,当然也很遗憾不能游历其俊美的自然风光。可是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侗族人民的居住环境,以及他们的服饰、民居、习俗、饮食习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深入了解了侗族的民俗文化之后,我真的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亲身体验一下正宗的侗族生活。我想,等你看完了这篇对侗族民俗特色的介绍之后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下面我将对其建筑、服饰、文化艺术、民俗、以及日常食俗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建筑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侗寨鼓楼,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在过去,鼓楼的功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风雨桥极富民族特色,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因桥上建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这座桥始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76米,宽3.4米,高10.6米。在5座青石桥墩上,架四五尺围大的6根连排杉木两层为梁,上面以5座不同屋顶的楼阁相间,接连构成一条长廊式走道桥面,走道两旁设长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楼阁和廊檐绘精美侗族图案。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二、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分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分析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要的是要弄清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总书记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多个重要论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的价值定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领导人很喜欢这句话,在谈到要注重事情的本源和基础时多次引用它来说明问题,特别是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他有两句很形象也很贴切的话:“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简言之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发展的关键作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不能懂得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不敢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

史,不够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那么,这个国家、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希望的,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样的历史悲剧,古往今来并不罕见,有许多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的国家、民族,最终都昙花一现,变成浮云。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迷失了来路和方向,有很大关系。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实际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根本和灵魂俱在,这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发展繁荣的最深沉的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人多次谈到这一点,并从不同侧面进行了阐述,概而言之,大致包括四层意思: 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其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

关于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侗族大歌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正月,笔者在家乡三江侗族自治县唐朝侗寨进行了侗族大歌文化调查,现将侗族大歌文化调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唐朝侗寨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高寒山区的一个山寨, 地处广西、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偏僻,文化独特,民风古朴,全寨居住着130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近5000人,为侗乡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之一,含唐朝、知了、归滚、归喜、良拜五寨。 唐朝大寨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苗江流域中段横断处的 高山上,坐落在美丽的陆苏坡下。陆苏坡是当地一个重要的高峰。以陆苏坡为中心,地理形势向周边扩散,形成陆苏坡高山文化圈。坡东为唐朝寨,西为黔东南黎平县雷洞,南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北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以唐朝大寨为中心,以东为独峒、八江等“河侗”gaemlnyal地区。 从民族布局来看,以东为“侗河”地区,以西为水族、苗族,以南为苗族、瑶族,以北为“侗河”。其间又杂居汉族,可谓“五族并居”。 唐朝侗寨是一个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侗乡腹地之偏远高寒山区中的古侗寨,自古是侗乡一个重要关道,有“唐朝古道”之说,居住着130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唐朝侗寨自古以来民族和谐,文化繁荣,侗族歌舞源远流长,戏曲文化灿烂,并盛产文艺

能人,以侗族文艺著称于侗乡,历史上曾扬名百里侗乡,被史书记载“千户唐朝”,民间流传“千户唐朝”之说。 唐朝侗族民歌中,有侗族大歌、侗族长歌、侗族山歌、侗族琵琶歌、耶歌、侗族笛子歌、礼俗歌、劳动歌、儿歌等等,另有芦笙踩堂、芦笙曲、侗族戏曲,可谓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涵盖侗族文化之精华于一体。 一、现状 20XX年2月5日,笔者开始利用紧张的寒假剩余时间进行唐朝大寨侗族大歌调查。调查工作直至2月12日,连同 调查报告写于12日当天。 侗族大歌是侗族闻名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观,被美誉为 “东方民间复调音乐明珠”。据唐朝侗族大歌师傅阳公香莲所言,唐朝侗族大歌,源于溶江河畔的高岩寨,至此已有几百年历史。在唐朝大寨,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下楼区。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侗族大歌艺人沉默多年后再次浮出水面。经调查得知,唐朝的侗族大歌队伍也是比较大的。名单如下: 1、阳公香莲,84岁,侗族,侗族大歌队师傅兼主唱,下有儿三男、一女,又下有五孙,又下有四曾孙,其中一孙女名阳天资,故人称mangh teenhzih。 2、龙甫占,70多岁,苗族,侗族大歌师傅之一。 3、龙益光,60多岁,苗族,侗族大歌队员。 4、龙云光,74岁,苗族,侗族大歌队员,原唐朝村党支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作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作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上,短时期内就达到了巨大提升。但是中国的文化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当下,文化除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之外,也逐渐成为国际体系中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提及和运用的时候我国目前的文化状态用复杂来形容,再恰当只是了它不仅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容—悠久的传统文化,多元的外来文化,层出不穷哦你给的网络文化,同时复杂二字反映出我国文化当前面临的巨大困境,从客观方面讲,中国的当下文化反映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现象。西方文化传入之初,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撞击,二者之间的分歧,矛盾,冲突剧烈。诸如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咨询题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强调“制服自然”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关系的咨询题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本位”;在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咨询题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应该协和万邦,和而不同,西方文化认为应该制服世界。在具体价值观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文化更向往和谐,西方文化更崇尚竞争。既有文化遭遇到其他文化的入侵时,必定会产生抗拒而侵入文化在原有文化中传播,也必定对其产生撞击。因此,在原有文化的固有阻碍力和侵入文化的生命力双重作用下,二者之间出现的是一种“冲突—共识”的融合状态,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冲突融合。通过传统思维去解读西方文化,西方文化能够丰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在博弈中再生与创新,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西方在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将先进的文化带到落后的地区,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读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当前面临的极大现代化挑战,必须寻找正确的途径,才能做好保守与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再生体系才能更好的张开现代化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