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_赵巧艳

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_赵巧艳

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_赵巧艳
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_赵巧艳

2011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No.4,2011

(第32卷总第140期)Guizhou Ethnic Studies(Vol.32.General.No.140)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

赵巧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7)

摘要:针对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的状况,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分别梳理和概括了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对侗族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鼓楼、风雨桥、聚落和传统民居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并对现有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展望了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侗族;鼓楼;风雨桥;聚落

中图分类号:TU-09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4-0101-09

A Review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of Dong Nationality in China

ZHAO Qiao-yan

(Lijiang Colle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7,China)

Abstract:Consider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researches aimed at traditional architec tures of Dong nationality in China are abundant but lack of systematic combing and conclusion,the article combed out and summarized existing papers from the angle of generation and categorization.The most characterized objects i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of Dong nationality --drum-tower,wind and rain bridge,and settlement are particularly discussed in detail.In the last,the article evaluated the success and defects of existing researches and proposed directions to be conducted in future.

Key words:Dong nationality,drum-tower,wind and rain bridge,settlement

引言

侗族传统建筑以鼓楼、风雨桥(又称花桥)、干栏式民居(又称吊脚楼)等形式为代表,体现了高超的营造技术和装饰工艺水平,尤其是侗族鼓楼“一反中国古代塔楼建筑的常规”[1]而被建筑学家们赞为“独有的一种发明创造”。[2]侗族传统建筑的建造仪式和居住方式蕴含了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中国有关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大体以上世纪80年代为分界线。1980年代以前研究零星分散,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民居的探究以及干栏和鼓楼的源流考证方面;对侗族传统建筑的学术研究从1980年代才算真正开始,不仅研究视角多样,而且深度和广度都有大幅提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性概括,不利于后来的研究者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全貌。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关于侗族传统建筑文献的系统梳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并在评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收稿日期:2011-05-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10XTY00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与管理研究”(09XJC790004)。

[作者]赵巧艳(1975-),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1年8月版

一、综合性研究

虽然目前有关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已经颇为丰富,可是在侗族传统建筑的定义与内涵上却没有

明确界定,很多研究都是从综合的视角加以探讨,将鼓楼、风雨桥、聚落、民居等都纳入分析的范畴。

与分类研究相比,综合性研究难免有着眼表层、研究不够深入之嫌,可是它能够提供关于研究对象的整

体概念,而且也便于对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对理解和把握研究对象的内涵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

从综合性的视角对侗族传统建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一)整体描述

在侗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如贵州从江,湖南通道、新晃,广西三江、龙胜等地方性史志中都有关

于侗族传统建筑的描述,《侗族简史》对此也有简要介绍,[3]只是不够系统和深入。1990年之后,侗族

传统建筑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李长杰以图示的形式对桂北的民居、鼓楼、风雨

桥、戏台、寨门、凉亭、井亭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测绘和分析,其中就包括侗族的传统建筑。[4]《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收录了包括侗族传统建筑在内的广西各民族传统建筑范例,书中多幅插图以平、

立、剖面形式完整地记录了侗族传统建筑的原貌。[5]朱馥艺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围绕建筑与水的关系来

探讨侗族村寨聚落与三种水系结构——

—风雨桥,

—溪流、堰塘和泉井,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

木楼和井亭的关系特征,并提出侗族建筑是侗族人民长期以来与自然形成的和谐关系的产物。[6]《侗族文化辞典》中虽然没有专门设置侗族传统建筑这一词条,可是对跟建筑有关的要素都有详细的阐述,如

鼓楼、风雨桥、民居、粮仓,以及详细的建筑构件等,为研究侗族传统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7]单德

启等对桂北山寨的干栏木楼和风雨桥进行了描述。[8]郝瑞华运用人类学方法对侗族的民居——

—干栏式建

—鼓楼和风雨桥进行了详细考察,并通过对侗族的木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筑以及标志性公共建筑——

建筑工艺等的科技史描述,系统地论述了侗族鼓楼的缘起、手工工艺、社会功用的变迁及其所蕴含的文

化价值。[9]牛建农对广西木构干栏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做了图解和分析。[10]宛志贤主编的民族民间

艺术瑰宝系列画册之一——

—《鼓楼·风雨桥画册》精选百余幅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全面、系统、形象

地介绍了鼓楼和风雨桥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及构造布局。[11]

(二)建筑技艺与美学

杨保愿认为侗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和高超的建筑才能,由木楼、鼓楼、门楼、箭楼、井

亭、风雨亭、风雨桥等木材建筑构成的侗寨威严、宏伟而美丽,造型独特,民族特色鲜明。[12]杨昌嗣

和闻继霞从美学角度进行探索,认为侗族建筑是群体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巧妙融合、是技术结构美与艺

术美的交融、是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13]张贵元分析了侗族鼓楼、花桥(即风雨桥)和凉亭、传

统民居构成(房屋、禾仓、禾晾)的建筑艺术。[14]杨秀绿认为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

井亭都是侗族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的结晶和载体,是艺术中的珍品。[15]吴正光描述了鼓楼、花桥、

戏楼、月坛、井亭及禾晾的建筑特色。[16]杨昌彦将侗族建筑分为鼓楼、风雨桥、民居、寨门和凉

亭,并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建筑艺术。[17]冰河通过论述侗族鼓楼与风雨桥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炼

了侗族的审美意识。[18]程艳对贵州和广西两省区有代表性的侗族传统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艺术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19]陆中午、吴炳升主编的《建筑大观》系统介绍了侗族的建筑艺术。[20]郎维宏通过

对侗族传统公共建筑艺术与传统居住建筑艺术装饰符号及其关联文化因素的剖析,归纳了侗族整体

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21]。

(三)传承与发扬

杨傲宇以程阳八寨为研究对象,对多重力量制衡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了探讨。[22]蔡

凌和邓毅根据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大会通过的《阿姆斯特丹宣言》中“建筑遗产”的定义,界定了侗族

建筑遗产的定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侗族建筑遗产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23]

周艺提出应提倡采用健康居住形式、环保建材,加强对侗族建筑技术的研究、改造、开发和利用。[24]

余达忠论述了鼓楼与传统知识的关系、鼓楼的资源价值、保护现状以及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侗族鼓楼保

护的适用性与不适用性。[25]蒋馨岚在大量历史资料考证和侗族建筑文化与汉族建筑文化比较的基础上,

赵巧艳: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

探讨了侗族建筑文化的遗产价值、保护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保护和传承的对策。[26]何琼从建筑布局设计与“和谐”理念、民居建筑与“和谐”理念、村寨建设与“和谐”理念三个方面讨论了侗族在建筑上

—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的美学与艺术趣味,其“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

是侗族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27]罗起联通过对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千篇一律、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齐全、外观造型单一的现状分析,提出在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中应融合干栏民居建筑形式,以使新民居建设既具现代气息,又能承载传统文化。[28]杨建蓉对湖南通道侗族村寨民居的改造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建筑选材及用色、底层通风与防潮、室内环境和建筑功能方面进行改造。[29]李哲、柳肃探讨了在保护民居传统风貌和民族特殊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引入现代生活设施,改善室内空气环境,降低建筑造价,提高材料性能,并提出了湘西侗族传统民居现代适应性技术体系。[30]胡群认为侗族建筑的姿态是人、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通过对侗族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提出应把人、环境和地域文化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和吸收的文化内涵。[31]

二、鼓楼

侗族鼓楼为侗族群众所独有,集聚众议事、鼓楼起名、娱乐活动、迎宾送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被认为最能体现侗族传统建筑和侗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也是侗族传统建筑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对象。

(一)历史渊源

石若屏认为鼓楼始于唐宋,并对各地鼓楼数量作了粗略的统计。[32]张民通过对侗族鼓楼的不同称—“百”、“楼”、“罗汉楼”和“聚堂”的考证,认为侗族鼓楼无论形式还是作用,均是在固有称呼——

呼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侗族先民作为歌堂的“楼”、报信的“鼓”和议事的“聚堂”,并自明代起形成“三位一体”,而后受汉族“鼓楼”的影响演变成一村一寨的政治活动中心和文娱活动中心,进而成为受人尊重的公共场所。[33]普虹调查发现了黎平县岩洞区铜关乡述洞独柱楼,并据此认为侗族鼓楼经历了独柱阶段,而后才逐渐向内四柱和内六柱过渡。[34]王继英对侗族鼓楼产生于宋代的结论提出质疑,并通过考证提出侗族鼓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发展。[35]共苗通过考证,提出侗族鼓楼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36]吴世华也以文物资料为依据对侗族鼓楼的源流及其所传承的古代文化形态作了初步探讨。[37]杨昌鸣认为鼓楼的产生时间上限为东晋,下限为元明之际。[38]张柏如通过实地调查,对侗族建筑的起源历史与民俗风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39](二)文化功能

石庭章对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探索。[40]刘光秋论述了鼓楼民俗所具有的向心、规范整合和地域功能。[41]刘宝明分析了鼓楼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交、娱乐等方面的功能。[42]吴万源提出鼓楼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集中表现的观点。[43]余达忠从历史和意义两个层面剖析了鼓楼对于研究、认识侗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意义。[44]杨昌鸣结合民俗学和建筑学资料对鼓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了探索,提出寨桩、集会所、悬挂木鼓是整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3个环节,认为鼓楼的产生既与原始信仰有关又与社会生活有关,“独脚楼”是鼓楼的雏形。[38]潘世雄指出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均为宗教建筑的一种形式,鼓楼是佛家宝塔的化身,具有与佛家宝塔基本相同的社会意义;风雨桥是在鼓楼和古代“五行学说”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压邪保平安的信仰内涵。[45]严昌洪分析了鼓楼的政治活动中心和社交娱乐场所功能。[46]杜倩萍对侗寨鼓楼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47]石开忠从象征的角度对侗族鼓楼象征的源起、隐喻及其认同仪式进行诠释,指出鼓楼在侗族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功能。[48]张柏如认为侗族服饰与侗族建筑在工艺构思以及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揭示了鼓楼与葫芦、蜘蛛以及龙凤崇拜之间的深层关系。[49]余未人以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为依据阐释了侗族鼓楼文化。[50]贵州省安顺市文化局主编的《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侗族鼓楼》通过对民间各种代表人物口述资料的分析、阐释,揭示了侗族鼓楼文化的深层含义。[51]姚丽娟指出鼓楼在聚众议事、鼓楼取名、鼓楼丧祭、荣辱标志、迎宾送客方面具有认同作用。[52]廖君湘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南部侗族鼓楼建筑的特点和价值,鼓楼文化的象征内容、隐喻意义及认同仪式进行了阐释。[53]杨永明、吴珂全和

2011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1年8月版

杨方舟指出鼓楼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军事、教育、娱乐和宗教等,并论证了鼓楼与其他建筑如风雨桥、石板坪、凉亭等的关系。[54]卢百可认为鼓楼比其他侗族符号如油茶、大歌等更具影响力,并深入分析了鼓楼作为侗族符号的建构、操作与标准化的过程及其对侗族认同与自我概念形塑的影响。[55](三)营造技艺和建筑美学

李时学对侗族鼓楼的结构和建筑特色、产生和发展、鼓楼文化所体现的宗祖和族姓观念以及鼓楼文化透视出的侗族审美意识进行了探讨。[56]蔡凌从大木作结构体系和屋面构造作法的角度,将侗族鼓楼划分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与穿斗式两大类,其中穿斗式鼓楼又细分为“非中心柱型”与“中心柱型”两种;分析了各类型鼓楼的结构技术和造型特点,重点研究了“中心柱型”鼓楼的结构方式以及侗族匠人通过“减柱”、“加柱”的技术手段来丰富鼓楼外部形貌的具体构造细节。[57]田定湘指出侗族鼓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并分别从形体、线条和色彩三个角度探讨了鼓楼的营造技艺。[58]赵曼丽阐释了贵州侗族建筑的审美特征,认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特有的侗族文化赋予了贵州侗族建筑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和谐美、人文美和实用美。[59]

(四)数理逻辑

罗永超通过对贵州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聚居区的考察指出,侗族鼓楼建筑技艺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鼓楼的建造涉及三角形、多边形、扇形、勾股定理、数列、比例和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简直就是一部经典数学,而且由没有文字的侗族人民心传口授传承下来,可以称之为鼓楼数学文化或侗族数学文化。[60]欧明杰发现鼓楼的外观及其内部结构中渗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等差数列、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旋转、平移等代数和几何知识在鼓楼的结构上无处不在。[61]

(五)知识集锦

主要以《贵州民族研究》所开辟的“贵州民族知识集锦”为主,其中有较多关于侗族鼓楼的一般性介绍,主要有共苗的《关于鼓楼来源的记载》、[62]阿土的《侗族的鼓楼》[63]和《鼓楼对歌》[64]等。陈维刚和陈基梁的《琐谈侗族鼓楼》、[65]樊祖荫的《鼓楼、吃新、斗牛与侗族大歌》[66]、石信怀的《侗族—鼓楼》[67]都为增强民众对鼓楼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建筑文化的瑰宝——

三、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中仅次于鼓楼的另一种代表性建筑,是侗族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学界的极大关注。由于风雨桥和鼓楼在建造技艺、功能价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合,因此很多研究都把鼓楼和风雨桥合在一起进行探讨,单独针对风雨桥的研究不是很多。

(一)历史演化与功能意蕴

刘彦才认为琶团风雨桥古今中外绝无仅有,设计构思独具匠心,是集遮阳、隔热、挡雨、通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侗族建筑中的明珠。[68]唐国安对风雨桥建筑与侗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关联进行了初步探讨。[69]吴能夫指出“风雨桥”和“凉桥”非侗语名称,侗语名称为“wucjiu”,汉译应为“福桥”,既是本名,也是通名;并指出由于侗学研究对侗族“福桥”名称的疏忽从而导致了对福桥名称涵义和特殊功

—程阳风

—恭城孔庙与侗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能的错误认识。[70]李东泽对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雨桥所体现的和谐美进行了比较。[71]韦玉姣和韦立林通过对侗族风雨桥结构构造特点、选址、景观的营造、样式的选址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72]王玲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风俗等影响因素着手,探讨侗族风雨桥的祈求性、自然崇拜性、天人合一性和公众性等文化内涵。[73]潘晓军通过对风雨桥的来历和现存风雨桥的描述,指出侗族风雨桥的文化精髓是侗族精神和信仰的载体。[74]阙跃平从民族学的视角阐释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的社会文化内涵,指出风雨桥的本质是一种农耕文化符号。[75]谢浩分别从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程阳风雨桥的力学、结构和造型,以及风雨桥与侗族文化和风俗的关联。[76]石开忠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侗族风雨桥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认为风雨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风水观念和灵魂观念。[77](二)通俗介绍

虽然在侗族内部风雨桥的重要性不及鼓楼,可是从实用和文化的角度考察,风雨桥更具有跨民族生

赵巧艳: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

存的优越性,也在一些侗族聚居区以外的地方存在,如云南省广南县董堡乡大牡露壮寨的风雨桥、南宁市青秀山公园内的风雨桥、桂林市七星公园内的风雨桥、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的风雨桥等,因此关于风雨桥的通俗介绍较多。如郑炎的《程阳桥》,[78]徐杰舜的《程阳桥风俗》,[79]黄钟警的《艳说林溪风雨桥》,[80]贺建和杨必坤的《芷江重修龙津风雨桥》,[81]银志远的《中国第一风雨桥──芷江龙津侗族风雨桥》[82],张冠梓的《侗族风雨桥》[83]等。《贵州民族研究》开辟的“贵州民族知识集锦”专栏也刊登了一些专门介绍侗族风雨桥的文章,如阿土编辑整理的《侗族的风雨桥》。[84]

四、聚落与传统民居

虽然在侗族传统建筑中聚落和传统民居的特色不如鼓楼和风雨桥有代表性,但以鼓楼为中心的典型侗寨形态和干栏式建筑类型代表之一的侗族民居同样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还吸引了国外学者的目光。[85]

(一)形成与特点

金珏认为形成侗族民居建筑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渊源、地理条件和民族个性。[86]石开忠讨论了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87]余达忠对侗族的民居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88]黄恩厚和覃彩銮指出侗族群众在确定聚落和干栏的朝向、建筑结构、居室布局及附属设施的设置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了侗民族营造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成就。[89]韦玉姣探讨了三江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变迁。[90]李志英对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的聚落特征、公共建筑空间艺术、干栏民居建筑特征以及民族文化交流对黔东南传统侗族建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91]江滨通过对桂北三江一带侗族传统民居的调查,对侗族的传统民居及公共建筑在造型、功能、营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92]陆中午和吴炳升主编的《侗寨大观》介绍了侗寨的形成与发展、布局与类型、建筑与设施、仪式与禁忌以及宅地、坐向与朝向等内容。[93]邹冰玉从平面布局分析了干栏建筑的普遍性特征,从建造、装饰及屋顶形式的归纳中论述了贵州干栏式建筑。[94]邓颖对桂北三江和龙胜侗族聚落文化历史发展、整体形态、构成要素、聚落环境观以及聚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95]周振伦分析了黔东南地区的侗族村寨及其建筑形态。[96]顾静分析了侗族聚落形式、建寨规则及构建特色,从鼓楼以及民居、风雨桥等方面,阐述了侗族建筑形式以及侗族村寨的丰富内涵。[97]张泽忠提出侗族神性思维模式与混沌时空观和诗意栖居理念有关联,这种观念模式与现代生态哲学观一理相通、互为呼应。[98]蔡凌探讨了侗族村落与建筑的特征。[99]李敏、杨祖贵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平面形式、结构方式、用材以及装饰几个方面研究了黔东南侗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和技术特点。[100]唐洪刚从民居聚落和建筑艺术两个方面剖析了侗族村寨传统民居,并总结归纳了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101]梁圆圆以广西三江县高友村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侗族村寨私人建筑与公共建筑的空间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102]周振伦分析了黔东南地区侗寨聚落与建筑的文化内涵。[103]罗德启详细论述了侗族民居的外部空间形态和建造程序。[104]罗冬华以广西三江县为例,对广西传统建筑和家具的木构文化和侗族木构建筑的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侗族传统木构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侗族家具既具有中国传统家具的共同文化特征,也具有其鲜明的特点。[105]韦玉姣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视角探讨了广西三江县高定寨空间形态和建筑的演变规律。[106]

(二)结构类型

冯祖贻等归纳了侗族建村立寨的依山傍水、聚族而居等基本原则,提出侗寨大致可分为山脚河岸型、平坝田园型和半山隘口型三种,侗族传统民居则可分为高脚楼、吊脚楼、矮脚楼和平地楼四种。[107]蔡凌以侗族5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干栏式住宅和地面式住宅的平面构成要素和空间序列对居住建筑进行分类,认为干栏式住宅存在着从较原始的“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过渡的递进关系,干栏式住宅和地面式住宅在地域分布上有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接近汉族住宅的趋势,并因为地理空间的关系而具有了历时性特征。[99]周振伦对黔东南侗寨聚落与建筑的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108]赵星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精神、物质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文化构成,并对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109]

2011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1年8月版

五、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研究评述

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领域别具特色的一个分支,侗族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1980年代丰富起来的侗族传统建筑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的理论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现有研究在与侗族传统建筑有关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涉及,如鼓楼、风雨桥、民居、聚落等;最重要的鼓楼和风雨桥是研究最为关注的对象,为了解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和结构内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研究的视角和学科范式多样化。建筑不是一个孤立和静止的符合,而是侗族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侗族传统建筑开展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阐释建筑物质和非物质形态背后的文化逻辑,也是全面深入了解侗族传统建筑形成和演化脉络的一种必然方式。现有研究从建筑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象征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范式入手,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且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进行解释,推动了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的系统化,提高了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3.理论探讨与现实关怀兼顾。建筑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形态、结构、功能布局等方面都会随时代发生变迁,因此单纯从理论上研究侗族传统建筑将会影响研究的价值。只有将理论探讨与现实关怀结合起来才能使研究更贴近实践,研究结论也才会更有生命力。这种结合具有双向的涵义:一是现代性背景下侗族传统建筑核心元素的保持和传承,二是现代性背景下侗族传统建筑核心元素的自我适应与变迁。尽管现有研究较多地将研究焦点投射在侗族传统建筑的要素构成、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但仍然有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上述双重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二)研究展望

1.重视学科研究的系统性,加强跨学科研究的交流与融合。虽然目前国内有关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可是跨学科的研究仍不多见。建筑学视角的研究重心是建筑技术及理论、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文化和建筑数理分析等;人类学或民族学的研究侧重从象征、文化、生态、影视、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遗产学视角的研究大多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传统建筑遗产保护;民俗学视角的研究则把建筑当作物质民俗的一种来进行探讨;考古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某一建筑单体或者某一类建筑的文物价值,遵循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偏重历史文献学,多描述性研究。各学科间的综合研究或跨学科研究深度不够,联系不紧密。杨顺清就曾指出,从建筑史、民族史和社会形态史角度研究侗族鼓楼缺乏文化史角度的关照;鼓楼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物化表征,从民俗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对其起源及演变过程探讨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史料的不足。[110]加强跨学科研究的交流与融合将会使研究视角更为宽广,也有助于从更为整体的层面把握侗族传统建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2.增强研究的主位视角,提高侗族群众的参与度。主位视角的研究在增强研究深度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现代语境下面临生存挑战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关于侗族传统建筑的研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侗族群众的参与度和利益诉求考虑不够,也没有构建系统有效的传承体系保证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在实践过程中表现更为明显。阙跃平从民族学的视角阐释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的社会文化内涵,指出风雨桥的本质是一种农耕文化符号,现阶段却成了旅游开发对外宣传的一种工具性符号。[75]汤芸指出侗族鼓楼在当代其传统社会文化意义已经发生变迁,逐渐成为一种脱离地方社会文化根基的文化展示景观。[111]此外,在研究的体系构成上也存在不足,在侗族文化研究领域有中国侗族医药学会、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等专业学会,其中不乏侗族民间人士的身影,但迄今没有组建中国侗族建筑学会。尽管现有研究惊叹于侗族传统建筑的精美与巧妙,可是由于侗族没有自

赵巧艳: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

己的文字,而且侗族建筑技艺是靠师徒的口传心授,缺乏书面的资料可供参考,因此轻视研究的主位视角,无疑将会影响侗族精湛木构建造技艺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建筑师》编辑部.古建筑游览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黄才贵.侗族鼓楼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4]李长杰.桂北民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5]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编委会.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朱馥艺.侗族建筑与水[J].华中建筑,1996,(1).

[7]欧潮泉,姜大谦.侗族文化辞典[M].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8]单德启等.中国民居[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9]郝瑞华.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南宁: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

[10]牛建农.广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宛志贤.民族民间艺术瑰宝·鼓楼·风雨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12]杨保愿.谈谈侗寨建筑艺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2,(2).

[13]杨昌嗣,闻继霞.试论侗族建筑艺术美[J].民族论坛,1989,(2).

[14]张贵元.侗族的建筑艺术[J].民族论坛,1990,(2).

[15]杨秀绿.瑰宝之光——

—试论侗族建筑艺术的审美品格[J].民族艺术,1991,(4).

[16]吴正光.侗族建筑赏析[J].中外文化交流,1996,(6).

[17]杨昌彦.侗族建筑艺术赏析[J].中国美术教育,2000,(2).

[18]冰河.侗族鼓楼与风雨桥特征浅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19]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以贵州、广西为重点[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2004.

[20]陆中午,吴炳升.建筑大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1]郎维宏.黔东南侗族建筑装饰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7.

[22]杨傲宇.多重力量制衡下的程阳八寨侗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23]蔡凌,邓毅.侗族建筑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研究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0,(3).

[24]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1.

—以侗族鼓楼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3).

[25]余达忠.传统知识的资源价值及其法律保护——

[26]蒋馨岚.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

[27]何琼.论侗族建筑的和谐理念[J].贵州社会科学,2008,(5).

[28]罗起联.桂西北新农村建筑设计融入干栏式民居建筑艺术研究[J].装饰,2009,(9).

[29]杨建蓉.湖南通道侗族村寨民居的改造探索[J].装饰,2010,(6).

[30]李哲,柳肃.湘西侗族传统民居现代适应性技术体系研究[J].建筑学报,2010,(3).

[31]胡群.论侗族建筑的特色[J].贵州民族研究,2010,(5).

[32]石若屏.鼓楼史话[J].贵州民族研究,1985,(4).

[33]张民.侗族“鼓楼”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6,(2).

[34]普虹.独脚“罗汉楼”今古考[J].贵州民族研究,1989,(1).

[35]王继英.侗族鼓楼产生及发展时代新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0,(1).

[36]共苗.关于鼓楼来源的记载[J].贵州民族研究,1990,(2).

[37]吴世华.鼓楼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0,(4).

[38]杨昌鸣.寨桩.集会所.鼓楼——

—侗族鼓楼发生发展过程之我见[J].贵州民族研究,1992,(3).

[39]张柏如.侗族建筑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40]石庭章.谈侗寨鼓楼及其社会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1985,(4).

[41]刘光秋.从“鼓楼文化”看民俗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88,(3).

2011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1年8月版

[42]刘宝明.侗族鼓楼的文化分析[J].民族论坛,1989,(1).

[43]吴万源.试谈侗族鼓楼与鼓楼文化[J].民族论坛,1989,(2).

[44]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的层面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3).

[45]潘世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建筑的缘起[J].广西民族研究,1995,(3).

[46]严昌洪.侗寨鼓楼的起源与功用新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47]杜倩萍.侗寨鼓楼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1).

[48]石开忠.象征的源起、隐喻及其认同仪式——

—对侗族鼓楼的象征人类学诠释[J].思想战线,1997,(3).

[49]张柏如.侗族服饰——

—图纹与侗族建筑特征[J].民族论坛,1999,(1).

[50]余未人.走近鼓楼——

—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51]安顺市文化局.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侗族鼓楼[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52]姚丽娟.侗族鼓楼的象征意义与认同仪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6).

[53]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4]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著.中国侗族鼓楼[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55](美)卢百可(Patrick Lucas).作为侗族民族符号的鼓楼及其标准化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

[56]李时学.侗族鼓楼及鼓楼文化管见[J].贵州民族研究,1992,(4).

[57]蔡凌.侗族鼓楼的建构技术[J].华中建筑,2004,(3).

[58]田定湘.论侗族鼓楼的艺术价值[J].民族论坛,2005,(12).

[59]赵曼丽.贵州侗族建筑的审美特征试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60]罗永超.鼓楼:人类文明“童年时期”数学文化的结晶[J].数学通报,2007,(11).

[61]欧明杰.侗族鼓楼中的数学知识[J].凯里学院学报,2008,(3).

[62]共苗.关于鼓楼来源的记载[J].贵州民族研究,1990,(2).

[63]阿土.侗族的鼓楼[J].贵州民族研究,2003,(4).

[64]阿土.鼓楼对歌[J].贵州民族研究,2005,(5).

[65]陈维刚,陈基梁.琐谈侗族鼓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0,(2).

[66]樊祖荫.鼓楼、吃新、斗牛与侗族大歌[J].中国音乐,1984,(4).

—鼓楼[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5).

[67]石信怀.侗族建筑文化的瑰宝——

[68]刘彦才.广西侗族建筑的明珠——

—琶团风雨桥[J].建筑学报,1984,(8).

[69]唐国安.风雨桥建筑与侗族传统文化初探[J].华中建筑1990,(2).

[70]吴能夫.浅谈侗乡福桥的名称涵义及其特殊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93,(1).

[71]李东泽.从恭城孔庙和程阳风雨桥看儒侗和谐审美观的差异[J].社会科学家,1995,(4).

[72]韦玉姣,韦立林.论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J].华中建筑,2002,(3).

[73]王玲.侗族风雨桥的文化特性[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74]潘晓军.侗族风雨桥文化[J].广西地方志,2006,(1).

—以广西三江程阳桥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75]阙跃平.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风雨桥——

2007.

—程阳风雨桥[J].福建建筑,2008,(11).

[76]谢浩.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

[77]石开忠.侗族风雨桥成因的人类学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

[78]郑炎.程阳桥[J].中国民族,1980,(7).

[79]徐杰舜.程阳桥风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80]黄钟警.艳说林溪风雨桥[J].城乡建设,1996,(6).

[81]贺建,杨必坤.芷江重修龙津风雨桥[J].民族论坛,1999,(6).

—芷江龙津侗族风雨桥[J].湖南经济,1999,(11).

[82]银志远.中国第一风雨桥——

[83]张冠梓.侗族风雨桥[J].中国民族博览,2000,(3).

[84]阿土.侗族的风雨桥[J].贵州民族研究,2003,(4).

[85]黄才贵.日本学者对贵州侗族干栏民居的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1,(2).

[86]金珏.侗族民居的生长现象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3,(3).

[87]石开忠.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J].思想战线,1998,(11).

[88]余达忠.侗族民居[M].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9]黄恩厚,覃彩銮.试论壮侗民族民居文化中的科学因素———壮侗民族民居文化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90]韦玉姣.三江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历史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5).

[91]李志英.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2.

[92]江滨.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特色———

桂北侗族民居建筑概述[J].艺术探索,2003,(2).[93]陆中午,吴炳升.侗寨大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4]邹冰玉.贵州干栏建筑形制初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04.

[95]邓颖.桂西北侗族传统聚落风貌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5.

[96]周振伦.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形态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05.

[97]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

[98]张泽忠.侗族栖居法式的“人类学诗学”视角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6).

[99]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00]李敏,杨祖贵.黔东南侗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6).

[101]唐洪刚.黔东南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启示[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7.

[102]梁圆圆.侗族村寨空间建构的文化解析:以广西三江县高友村为案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

[103]周振伦.黔东南山区聚落与建筑文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9,(4).

[104]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5]罗冬华.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2009.

[106]韦玉姣.民族村寨的更新之路———广西三江县高定寨空间形态和建筑演变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3).

[107]冯祖贻,朱俊明等.侗族文化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08]周振伦.黔东南侗寨聚落与建筑的布局特征浅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9,(5).

[109]赵星.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M].贵州民族研究,2010,(3).

[110]杨顺清.关于侗族鼓楼文化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6).

[111]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

(责任编辑:程

然)(责任校对:丁

未)

赵巧艳: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

贵州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一)一、传统音乐贵州民族知识集锦──────────────────────────

──序号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0

Ⅱ-29侗族琵琶歌贵州省从江县612Ⅱ-113彝族民歌(彝族山歌)贵州省盘县

608

Ⅱ-109苗族民歌(苗族飞歌)贵州省剑河县(整理、编辑:阿土)

色彩理论

目录 一、色彩理论 二、色彩系列教程专业应用篇 三、色彩的管理 四、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 五、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哲学 色彩理论 一、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光源色与物体色的关系 光源色复色光白色光(全色光)投射在物体上不透明物体反射 有色光半透明物体 单色光透明物体透射 二、色彩要素 客观世界的色彩前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要素,而且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条件外,各种色彩彼此间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及色性等五项构成了色彩的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 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 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三、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存在着三种形成,即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和色彩并置混合。 颜料混合 原色(第一次色):不能用其他任何单色混合而成的基本色彩。包括:红、黄、蓝(理想的颜料三原色是明亮的红色、柠檬黄和湖蓝)。 间色:由两原色相混合而得(包括:橙、绿、紫)。 复色:由两间色相混合而得。 色彩并置混合当我们把红、蓝色点或色块并置的画面经过一定的距离,就会发现红色与蓝色变成了一个紫色,只是由于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别不出过小或过远物象的细节,因此把个不相同色块感受成一个新的色彩,这种现象便称为色彩的并置混合或空间混合。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派系 严格意义说中国传统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皖派 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

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

论侗族的建筑风格

论侗族的建筑风格 外国语学院08英语6班王玉杰0804014620 侗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我国的侗族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侗族聚居地多为山区且气候多雨潮湿,为防湿毒蛇虫兽的侵袭,底层不住人,只用来饲养家禽,安气、置柴草,放置农具和重物等。侗族的建筑风格为干栏式建筑。下面我将从侗族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这三方面介绍一下侗族的建筑风格。 风雨桥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非常有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建筑属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其结构之严谨,造型之独特,极富民族特色。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上乘的杉木楔子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苗寨喜欢靠山居住,所以侗寨大多数修在河边,溪边。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最具盛名的风雨桥是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马安寨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子,既可行人,又可躲避风雨,故称风雨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特制的油灰粘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以瓦为顶顶长廊桥身。桥身用四根柱子将楼抬起,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翘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始建于1912年,于 1924年建成,1982年被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桥为木石结构大桥,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石墩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木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程阳桥采用的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将女子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文化分析

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文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02T11:24:28.673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2期作者:陈渊韬 [导读] 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内涵,然后对传统风水建筑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内涵,然后对传统风水建筑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传统风水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结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传统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218-02 1.引言 古人在建造住宅时,非常注重住宅的选择以及室内结局的布局及摆放,这其实是一种建筑风水文化,所以风水文化在古代有非常高的实用性。研究传统风水建筑文化,旨在借鉴传统建筑中涵盖的风水美学,让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建筑设计,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2.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内涵 风水又被成为堪舆,其中堪代表高处,舆代表低处,表示的是地势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用抽象的气结石自然环境,认为气的运动规律即为自然的秩序,进而采取自然的行动来获得平安及快乐。 在古代建筑中,对住宅的风水选址,其实与现代城市规划有很大的相同点,甚至有些观点至今看来人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水准[1]。但是同城市的选址相比,古代在居住建筑的选址上有复杂的体系,这对传统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传统风水中,相宅之法主要区分为形法、理法以及日法。其中形法注重对自然地理、生态景观等的审辩及选择;而理法与日法主要源于古代巫术中的占卜术,讲究建筑的朝向、时辰的吉凶[2]。对于理法中的定向与定时,其实至今被人们沿用,即在房屋的建设上,要求坐北朝南,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的设置方式。然而在目前,人们常常会认为风水学属于一门缺乏科学依据的学科,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及断层,并且还有的是一些古代的经验到今天依旧不能被科学证实,因此人们常常会对传统风水文化产生一些误解,然而如果我们使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风水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推动科学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是建筑美的重要分支,借助传统风水理论,中国传统建筑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对传统风水建筑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从传统建筑美入手。 3.1 对称美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突出的特征是对称之美,对称美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比如鸟类的翅膀是对称的,树叶两侧也是对称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对称美最极致的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紫禁城,该建筑群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人人民的智慧,同时彰显了中国古人审美观的博大精神,这种总体布局及建筑造型左右相同的方式,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和谐的整体美以及对称美,这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严密的背景下,这种建筑布局不仅是一种美,更是君尊民卑的体现。 3.2 和谐美 中国历来对美非常讲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如楚国大夫武举就在将美作出了一个定义,认为:“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该定义道出了美和谐的特征。此外,在古代帝王及官员的陵墓设置上也非常重视建筑同大自然的和谐,古代帝王的陵墓往往与横向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这样可以是皇帝陵寝呈现出气势磅礴。并且在陵寝的布局上,还涵盖了大量的风水文化,比如在小山包上建造殿宇,陵寝的外部建筑稀散,但是越接近地宫,建筑的密度越大,这使得整个陵寝极具和谐美,反映了古代君王对美的追求。此外,陵寝建筑也随着山势的变化发生改变,这体现了建筑顺应自然的观点,使建筑景观实现人文美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 3.3 比拟美 传统风水理论中认为,在选择住宅地时,应选择雌雄交合指出,穴则为阴阳交合之区,风水学中的“穴”主要有生生不息的含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水宝地[3]。实际上就是将生机勃勃的象征手法应用到理想住宅的建设中,以传统风水院落为例,北京的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中间平整虚空,象征着一个双手的怀抱,正张口向天纳气。 4.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下,以城市建设为中心。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当前众多的城市已经将山峦夷为平地,将河流约束流向,这看似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如果稍加变通,依旧能够找出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水宝地,如在考察城市的风水状况,可以将一栋栋高楼大厦看成是山峰,将下方四通八达的道路看成是溪水与河流。因此对于城市建筑而言,建筑环境的坐落位置虽然没有像传统宅基一样与山峦与河流有紧密的关系,但是却依旧可以用抽象型的转化方式来辨别出风水宝地,遵循传统风水理论中的基本要素,能够充分利用各区域的天然优势,使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书籍是《易经》,在内容中包含了天象与地理各个方面的风水知识[4]。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应充分借鉴与研究易经风水学同现代建筑及现代环境的联系,使传统风水理论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服务,使得建筑师在设计居住环境时,不再单单追求建筑物外的豪华,而是更加注重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以体现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风水建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有很多人依旧认为风水学是迷信,这样对传统风水建筑理论的传承及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充分明确建筑文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中国依然有很多古代传承下来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根据社会活动以及生活经验而不断总结而建造出来的,所以在中国建筑文化当中,建筑风水文化都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对风水文化的支持,充分借鉴风水建筑文化的美学特征,使传统风水理论及传统建筑文化得到发展与传承。 5.结语 总之,传统风水作为我国一种影响建筑、绘画、诗歌及园林的古老门类,将风水理论与传统建筑设计结合,能够将建筑的艺术空间处理的更加合理,并且使建筑的形式感更加强烈,达到建筑住宅空间的合理应用以及空间舒适度的提升,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建筑。对传统风水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并理解先人的建筑理念,以便在当前进行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侗族建筑风格

侗族是个有着悠久是和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由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百越”族系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区相邻地带的山区。侗族地区聚居得地方温湿多雨,土地肥沃,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其创造俏美独特的木构体系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木材。此外,由于侗族地处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体系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程度上的原始文化色彩,其建筑也不例外。别具特色的建筑表现了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水的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吊脚楼,还是气势恢宏形似宝塔的鼓楼和潇洒飘逸的风雨桥,都构成与其他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瑰宝。 侗族聚居地多为山区切气候多雨温湿,为防湿毒蛇虫兽的侵袭,底层不住人,都用于饲养家畜,安气,置柴草,放置农具和重物等,侗族的建筑风格为干栏式建筑,下面从侗族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三方面了解一下它的建筑风格。 风雨挢 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挢,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挢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 吊脚楼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鼓楼 鼓楼亦称凉庭,它是侗文化的象征,是侗寨的独特标志。鼓楼以高而大,伟岸稳重,巍巍挺拔见长。鼓楼楼檐层数为奇数,不管层次多少,均高于民居。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和宝塔式三种类型,柱型有单柱和多柱之分,多柱型鼓楼中间的四根主柱象征四季,12根衬柱象征12个月,合起来寓意岁岁平安、四季祥和。鼓楼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被文人誉为“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 鼓楼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大 众 文 艺 大190 摘要: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侗族的发源地。其建筑在侗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侗族发展历史活化石。本文深入研究湘西通道侗族建筑文化的特点,重点分为三部分对其进行发掘介绍,希望通过宣扬侗族建筑文化遗产之美,让人们更了解侗族建筑文化,能为弘扬、保护和传承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侗族;建筑;文化价值 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当你路过河流对岸,有急石墩、木梁、亭阁、画廊、雕塑于一体的风雨桥;走在山区的侗乡,路过山坳,有供行人歇息的凉亭和解渴的山泉井亭;沿着宽 阔的石板路走向侗寨,映入眼帘的是秀丽的寨门,紧密相连的吊脚楼,密集的吊脚楼中还有耸入云霄的鼓楼。 通道从民族、地理上看,是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市,侗寨多数是依山傍水修建。此地侗族建筑上,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最是典型,当地侗族人民亲切称为:“三宝”,已成为侗寨的象征。根据官方统计资料:通道县具有民族特色古建筑总计900多处,侗族地区,民族建筑保存较多和较完好是鼓楼、寨门、风雨桥,大约有800余座。 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是侗乡最为典型的建筑样式。通常是指民间所说的 “吊脚楼”,这是从远古巢氏流传至今的建筑样式。是一种相对复杂而科学的建筑结构,中国南方民族引以为傲的创造发明,古时谚语中有:“美女难梳盘龙髻,巧匠难造吊脚楼”之说。资料显示,最早提起“干栏”建筑的是楚国大诗人屈原,写于两千年前的《九歌?东君》一诗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 槛兮扶桑”名句。相传,中国的太阳神东君住的也是“干栏式建筑”。 按照地域划分,干栏式民居可分为南侗民居和北侗民居。南侗地区以湖南的通道,贵州的黎平,广西的三江、榕江为代表。北部地区以湖南的会同、芷江,贵州的锦屏、镇远等县为代表。北侗由于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大多建成砖瓦楼房。南侗地处山区,特色干栏式民居保存较好。 通道侗寨的干栏式民居,依照依山傍水这一修建侗寨的原 则。民居大都修建在溪水河流两侧,往往半边架在河滩上,另半边依坡而建,因为要防御潮湿及虫蛇侵扰,世人都居住于楼上,一楼是不住人的。有意思的是,侗族是喜欢聚会的民族,为了方便走家串户,常常是同一宗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二楼与二楼之间通过走廊相接连,可以互通。所以通道侗族民间流传着 “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的俚语,最能表现通道侗族民居的独有风貌。屋檐与栏杆相连互搭,廊檐相接,鳞次栉枇,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在视野角度上,形成侗民居的独特风格。在喜庆节日里,侗民同聚于此设宴款待贵宾。但是这种建筑格局如若不注意预防火灾,也会给侗族人民灾难。2012年2月,新年刚过,通道独坡发生火灾。几百户房屋被烧毁,在图片中我 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楼板相接,火灾一发不可收拾,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美丽侗乡付之一炬。 吊脚楼的修建与侗族独特的建筑技巧密切相关。整座楼房 的主体部分,全部为杉木建造,以圆木作柱,屋顶以前采用杉皮覆盖,现都改用青瓦,木楼一般两至四层。楼的檐角上翻,底层大都是篱笆式的竹竿进行四周围护。侗楼两侧,大部分搭建有偏厦,使其呈四面流水状。四层木楼的格局是:四层用来贮存粮及堆放杂物;三层为年轻人的卧室;二层设火塘和老人住房,火塘,火塘是祭拜“祖先”的场所,也是全家的“客厅”。全家在 此取暖、吃饭场所;最底层主要是堆放柴草,圈养牲畜。楼房外围,一般都有走廊和栏杆,供家人们盛夏乘凉、赏月之类的休息或者从事简单劳动场所。廊道里宽敞明亮,空气流通,也是侗族女子纺纱织布的好去处。 鼓楼 鼓楼是侗族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侗族建筑文化的明珠,是侗民族代表性的精品建筑。鼓楼最早可以追溯到侗族氏族时代,或者更早的原始巢居时期。原始侗族特别喜爱杉树。侗民祖先就有在巨杉树下“行歌坐月”等各种民俗。历史长河,已见东海为桑田。后来,侗族先民便参考杉树 的形状建设鼓楼。时光流逝,到近代、现代,呈现出各形状的鼓楼。既有四角、六角的,也有八角的。 鼓楼的来历1 :相传古时候侗家有个聪明的小伙名叫曼林,一天,他听见树上站满小鸟在叫,看见一群鱼儿在水里吐泡泡, 觉得动物都会找地方论事,人也应该这样。于是他告诉了长老。老人们说侗家最会培植杉树,杉树又大又高,就照杉树的样子来修建。曼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建成了像杉树一样的宝塔式建筑,飞檐翘脊。后来寨里来了土匪,侗家人敲击木楼里“牛皮鼓”,声音响亮,其他寨子侗民赶来支援,后来,侗民把木楼改名为“鼓楼”。今天的鼓楼,经历世代的演变,已从简单的对树 的模仿发展成为侗族建筑的绝品,成为侗族特色文化奇葩。鼓楼功能:这是侗民聚会、议事、娱乐和休息的公共场所。鼓楼具有象征意义。它是侗族权利与地位的象征,看侗寨在当地的影响力,是通过鼓楼得到体现,层数越高的鼓楼,说明这个寨子在地区的影响力越大。修建本族鼓楼是侗民头等大事,若寨子很大,且有几个大姓,多数侗寨选择一姓建一座古楼的,也有个别家族建自己鼓楼的情况。 鼓楼的形态:从外观上欣赏侗寨鼓楼,造型装饰:顶层呈伞形,楼座多为圆柱式、宫殿式。楼身结构精巧,翘檐,翘檐上 饰有龙、凤、鱼等雕塑,所有的装饰物都与信仰崇拜、民间传说有关,造型美观,典雅端庄。鼓楼的建筑工艺是民族建筑中的经典。通过实地考察,鼓楼主体建筑没有使用钉铆,全部是由木质结构组成。穿枋、排枋、柱子、瓜配枋等处,全部是通过栓、榫来组合,异常严谨牢固。 风雨桥“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尋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把程阳桥称为风雨桥。而当地人俗称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文本资料多引用为“风雨桥”。进入侗乡山寨,发现无溪(河)不花桥的现状。风雨桥被理解为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关于风雨桥历史,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对侗族情侣,分别住在河的对岸,每次都要撑船渡河与对方约会,河底有条黑龙看上了这姑娘,六月初六这天,姑娘撑船渡河,被黑龙卷入河底,小伙子四处寻找,昼夜不息,真情感动了白龙,白龙与黑龙搏斗三天三夜,终于救出姑娘,这对恋人为报恩,依龙形在河上架桥,风雨桥也是消除灾难的象征。 通道风雨桥,主要以坪坦乡坪日村的回龙桥,坪坦乡坪坦村的普济桥,陇城镇中步村的人畜分行桥,黄土乡的普修桥最富盛 名。风雨桥与其他形式桥梁不同,它除了桥身、桥廊、桥墩以外,在桥上还建有漂亮的桥亭。大青石块垒砌建成的桥墩,异常坚固。桥身则以 “伸臂托梁”的方法修建,很好的解决桥身跨度难题。桥廊上铺设木板,两边大多都设有木凳,当地的民众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美人靠”。在桥亭建造上,更多的考虑桥身的长度,一般建有三个亭子,较长的桥建有五个亭子。 通道的风雨桥,极具侗族风格。是桥非桥,气势磅礴,横跨两岸,既起到桥梁的作用,与人方便。它具有象征意味,给侗族人民保一方平安,是侗民眼中的“福桥”。风雨桥同时也是廊, 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 蒋晓红 (怀化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院落空间轴线艺术诚实的结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一、围院的平面空间 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布局。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三、诚实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课程名称:建筑欣赏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1级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11311234 云南农业大学 2014年6月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表面特征、空间布置特征、建筑的结构特征以及 它的建筑环境等的描述,再结合一些特别案例加以分析,使读者们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有 一个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色彩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Zhu yu ji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surface features, Chinese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ace layout,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some special cases to be analyzed,

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 红色是最初的颜色,它在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是最早被命名的颜色。 血与生命 在古老的年代,人们用特别美丽或强悍的动物的血来给新生儿洗浴,也用它来浇淋新婚夫妇,使动物的活力转移到人的身上。罗马角斗士从死去的对手的伤口里饮血,以汲取对方的力量。希腊人让血流向坟墓,给阴间的死者以力量。血,尤其是新鲜的人血被赋予了各种功用,它能医治最严重的疾病。传说中,埃及的一个法老为了治愈麻风病要喝150年犹太小孩的血,于是犹太人逃出了埃及。 欧洲的民间巫术曾尝试用黑色羊毛线盒黑色的布带来驱邪除病。人们给小孩戴上红色小帽,使其免受魔鬼的注视和其他恶意目光的伤害。 战争的颜色 红色是古罗马战神马尔斯的颜色。红色是战争的颜色,再次展示了颜色的文化意义。直到19世纪末,红色仍为士兵制服用色,象征着军队的强大。只是到了使用步枪的时候,士兵的制服才开始用伪装色。 中国传统意义 古代中国,红色是幸运色,是财富的象征,可以祛病辟邪。在中国戏剧里,红脸关公是人们敬奉的圣人,是忠义的代表。 天神之色 红色不仅代表战神而且还代表火星,尤指古罗马最伟大的天堂之主朱庇特。在基督受难日,神职人员的法袍、圣坛台布和布道坛的装饰都是红色的,它们让人忆起受难的基督和殉教者纪念日。基督教认为,红色代表基督的热忱。 男性的力量 红色是一种男性的色彩,这一点表现在多种意义上。红色象征男性的力量、活跃和进攻性。在埃及的壁画中,女性都画着黄色的皮肤,而男性被画着红色的皮肤。 有钱人的颜色 古代埃及,红色是一种昂贵的颜色。据说当时社会十分流行将脸颊、嘴唇和指甲涂成红色,法老的女儿就用红色化妆。为了能提取一点点紫红色的颜料,常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奴隶们要收集千万个紫螺,把它们捣碎,煮成汤汁。 古罗马,作为一种特殊的颜色,红色的命运也大致相同,只有极少富人能用得起这种昂贵的色料。红色最初只出现于最高元老院,最高元老常常身穿一件红色斗袍,后来一些富人开始效仿,并且逐渐流行起来。 在中世纪早期,只有纯正的颜色才被认为是漂亮的,因此纯正的颜色是社会地位和特权的象征。富人用纯正的颜色,穷人用不纯正的颜色。因为把不纯正的天然染料滤清变纯的过程相当困难,所以纯色染料的价格十分昂贵。图中黎世留是路易十三的首相,他担任这个职位达18年之久,直到1642年逝世。画中的黎世留身穿红色长袍,着力突出其挺拔的形象,渲染他的身份和权威。 旗帜的颜色 红色作为胜利者的象征在武器和旗帜上得以充分地体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77个国家的旗帜带有红色,其中21面旗帜以红色作为底色。这种现象并不是意味着国家的政权都是革命的,红色更多的是一种团结民众的象征。 红色旗帜因象征着战士的鲜血而一再地出现在历史中,1792年法国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把它解释为自由的旗帜。1834年里昂的缫丝工人起义,红色的自由旗帜成为工人运动的旗帜。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广西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姓名:胡宝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 指导教师:万辅彬 20080401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作者:胡宝华学位:硕士 摘要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技艺也在迅速消失,记录和研究这些传统技艺已经成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以侗族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术为研究对象。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了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分别对侗族村寨、传统木作工具、鼓楼营造及其文化功能、家屋形制及其营造仪式、福桥结构及其文化审美等内容开展研究和探讨,并从社会文化整体上对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术进行梳理和解读,提出侗族传统建筑在继承百越民族干栏建筑和融合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文章认为,侗族传统建筑不仅是侗民族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它们还承载了侗民族的人文气质与精神文化,此外,侗族传统建筑还起到强化民族认同感、维系民族凝聚力的制度性作用。 最后,论文在探讨侗族传统建筑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强调文化自觉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术文化保护传承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Graduate Education),项目编号2007106080712M2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lot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re going into extinction. So, it has become urgent to research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drum building, traditional residence, Fu bridge. The paper explores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from Ganlan architecture of the Baiyue ethnic which lived in south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combin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Han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is a basic part and typical example of traditional wooden architecture of China.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Dong’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not only material culture but also the spiritual cultural and systems culture. In the end, based on reflection on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Dong ethnic,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discover the modern worth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the Dong ethnic;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ulture; protection; promotion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摘要: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舍。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重生意识;围合院落;风水协调与传承建筑群落 1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剖析 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引发了许多人士的探讨,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方面是地域环境的原因,也有漫长社会历史的原因,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人种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面、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这一特征的地理格局遏阻了中国人的活动范围,以致形成了狭隘的地理观念,并使中国文化很难与外界文化产生大规模的交流。在这种长期的历史沉积作用下,中国文化日益自我封闭,自我完善,呈现出老成凝重之特点”。另一方面,大约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脱离了狩猎经济而开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活动,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引发了中华民族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使以血缘为基础的民族组织得以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部落、部落联盟,形成以血缘和地域相统一的生活团体。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农业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依赖于农业,依赖于土地,人们的活动范围

也依赖于生他养他的有限土地。这种生活方式使中国人重于安分知足,崇尚和平,对人采取容忍的人生态度。重生意识导致中国人注重感情实利的特点,导致宗教意识的格外淡薄。正因为重生,所以中国人才看重“礼”,看重社会的安定,看重自身的安全,看重人际关系的融洽,看重繁育后代和烹调膳食,看重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2“重生意识”下的中国建筑文化 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建 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知道,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一个民族的集体思想与其民族性格特征息息相关,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我们发现其鲜明的特征———“围合文化”。中华民 族的重生意识,强烈的家庭观念,导致了中国人内向求静的性格,导致民族危机感的丧失,导致中国人对安全感的格外重视。人们在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创造的赖以生活生存的建筑空间,明显地显现出强烈的“围合文化”。住宅以院墙或房间本身围合起来,城市一 般有内外两层城墙,甚至大到一个国家也有城墙———万里长城所围合。 2.1国家围合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国土版图呈现出明显的围合特征。东南面为浩瀚的太平洋,西南面是“世界屋脊”和云贵高原,西北部是茫茫荒漠,剩下的北面是不算太高的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成为一个大豁口,外敌容易从此方向侵入,于是从秦朝开始,国人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修建了延绵近万里的防御工事——长城。这样东南以海洋、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