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素的药理作用

肝素的药理作用

肝素的药理作用
肝素的药理作用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

1.抗凝、抗栓和促纤溶作用:普通肝素能够催化抗凝血酶III(AT-III活凝血酶(IIa)以及凝血因子Xa、IXa、XIa、XIIa,从而发挥抗凝和抗栓作用。然而,不同分子量肝素组分催化AT-III灭活IIa以及Xa的强度是不同的。高分子量肝素主要催Iia的灭活,,LMWH 主要催化Xa的灭活。如果定义普通肝素抗IIa/Xa比率为1:1,则LMWH的抗Iia/Xa比率为1:2-1:4。另外,肝素还有不领带于AT-II的抗凝和抗栓作用,如:中和内皮细胞的电荷,催化肝素辅助因子II灭活凝血酶,抑制脂多糖、干扰素-r诱导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VIIa、Xa以及白细胞介导的促凝活性。肝素还有促进纤溶的作用,有人认为肝素的促纤溶作用与肝素血浆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相对比较松散,因而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介导的纤溶更加敏感有关;也有人发现肝素可以增加尿激酶介导的纤溶活性。肝素的抗凝、抗栓和促纤溶药理作用对于治疗肾小球疾病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肝素不但可以通过其抗栓作用预防肾小球内微血栓栓塞所致的缺血性损伤,而且可能通过防止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产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直接介导的细胞增殖和活化。肝素促进纤溶的活性不仅对治疗肾小球内微血栓有益,而且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外基质降解酶活性减轻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

2.抗炎作用:肝素在体内能防止多形核白细胞(PMNS)和淋巴细胞移出血管至炎症处,从而抑制迟发型高敏反应,所以肝素可用于控制移排斥反应和自向免疫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及脑脊髓膜炎。过去认为肝素的这种作用可以用肝素抑PMNS和血小板分泌的乙酰肝素酶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的葡萄糖苷转移酶活性解释。然而最近的实验发现,肝素抑制白细胞贴壁是因为干扰了白细胞通过L-选择素与血管壁内皮细胞表面的粘蛋白和P-选择素连接。肝素的抗补体活性也可能与其抗炎症效应有关。因为补体能上调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同时,肝素能降低炎细胞的活性,比如能与单核细胞结合,诱导细胞表型转化、降低单核细胞介导的的细胞促凝活性;能抑PMNS产生超氧阴离子,抑制中性粒细胞酶如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N-乙酰葡萄糖苷酶和弹性蛋白酶;LMWH能阻抑肥大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4(IL-4),肝素被肝素酶I降解疾病硫酶二糖也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a。肝素还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内皮细胞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另外,普通肝素LMWH还可能直接影响免疫复全物肾炎的发生机制。普通肝素、反应性核小体原-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阻止这些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并延缓和减轻Lpr/Lpr狼疮小鼠肾脏病变的进展,防止发生蛋白尿。肝素还能部分清除慢性血清病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动物肾小球内沉积的抗原。

3.调节细胞增殖作用:肝素还有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5ug/ml)抑制系胞膜细胞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大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00-500ug/ml)也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肝素对细胞增殖的不同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从无活性的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后者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他类型细胞增殖;(2)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抑制bFGF介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3)阻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内皮素(ET-1)的释放。肝素对不同细胞的不同调节作用对于促进创伤修复、防止过度增殖和硬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肝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下列细胞内信息传导途径有关;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动员、阻断钠/氢离子交换、阻断磷脂酰肌醇代谢、抑制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细胞周期、抑c-fos、c-myc、sgk基因表达。

4.扩张血管与降压作用:肝素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机制为,

肝素通过直接活化bFGF受体或促进bFGF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促进cAMP的形成,以及促进ATP敏感钾通道活化使血管平滑肌松驰。另外,肝素还抑制ET-1的释放,并减弱血管对外源ET-1的反应。

5.对脂质代谢的影响:肝素可以促进脂蛋白脂酶的释放和保护其活性,因而可以降低血脂。文献报道使用LWMH治疗12-24个月可以显著降低血透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水平,而普通肝素则无明显的降脂作用。

6.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肝素可以逆转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V型胶原mRNA高表达,并能阻断肝细胞产生IV型胶原形成胶原纤维。另外,肝素可以促进内皮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降解酶t-PA活性,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三、肝素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肝素治疗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有效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40年。15年后,Kle inerman发现在刚开始发病时就给予肝素治疗对家兔肾炎模型有保护作用。几乎与此同时,Good和Thomas应用肝素治疗Shwartzman反应,认为肝素不仅能防止血管内凝血,而且能抑制炎症反应。1965年,Halpern等证实肝素能明显减轻抗基底膜肾炎模型的肾脏病变。1970年,Cade等对18例慢性增生性肾炎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肝素(200-600mg/d),历时12个月,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患者的GFR升高,在肝素减量和停药时,GFR又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上升,尿白蛋白降低;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增生性病变显著减轻。1972年,Wardle等报道肝素能阻止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有益于合并严重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的肾炎患者,甚至可以治疗部分肾移植排斥反应。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人们在体外研究中发现肝素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肝素通过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减轻蛇毒(Habu-venom)诱导的系膜损伤,并能减轻部分肾切除大鼠模型的进行性肾小球硬化。但是,由于使用不方便、出血并发症等因素,这些早期的研究结果并未引起肾脏学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由于LMWH和可口服的肝素类药物的出现,肝素治疗肾脏疾病及其机理的研究才再次受到关注。

四、小结

肝素主要具有下列药理作用:防治血栓栓塞所导致的缺血性肾损伤,通过抗凝血酶-III (AT-III)灭活凝血酶、防止纤维蛋白凝胶形成,从而减轻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导致的直接肾损伤。另外,肝素还有许多不依赖于AT-III的药理作用,

如调节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舒张血管、抗补体、抗血小板活化、促进纤溶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组装。据报道,肝素不但可以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而且治疗增殖性肾炎、糖尿病等多种肾脏疾病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肝素容易引起出血并发症,近年来LMWH应用于肾脏病防治更受重视。另外,可以口服的肝素类似物PPS应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可能具有较好的前景。

药理简答题答案详解

1、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简述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 3试述治疗高血压联合应用氢氯噻嗪、肼苯哒嗪和普奈洛尔的优点。 4简述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5.改变心肌的血液分布,有利于缺血区的供血 6简述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7简述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8试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包括哪类,各举一代表药。 9利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10述高效能和中效能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11比较各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2血的类型及抗贫血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13双香豆素可与哪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为什么 14常用抗凝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及过量的解救药。 15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局部雾化吸入的主要不良反应。 16简述茶碱类平喘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7平喘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8试述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19.简述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20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并各举一代表药物。 21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疗程及适用情况。 2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代谢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3状腺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4碘化物的不良反应。 25胰岛素主要用于何种糖尿病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剂型 26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27格列本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8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29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0试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 3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举例说明 33简述青霉素G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 34试述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35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及其共同特点有哪些 36.CCBs(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的分类、代表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1章)。37.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2章) 38.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5章) 39.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26章) 40。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8章) 4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27章) 42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43.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2章)

中国医科大学15春《药理学(本科)》满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药理学(本科)》在线作业 1. 经耳缘静脉给予去甲基肾上腺素后,家兔血压的变化情况是 A. 降低 B. 先降低后升高 C. 升高 D. 先升高后降低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2. 苯海拉明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是 A. 镇静 B. 止吐 C. 抗过敏 D. 减少胃酸分泌 E. 催眠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3. 关于磺胺嘧啶下述正确的是: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C. 无肾毒性 D. 杀菌剂 E.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4. 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下列麻药的给药方式中最理想的是 A. 全部快速推注 B. 全部缓慢推注 C. 前三分之一快速推注,后三分之二缓慢推注 D. 前三分之一缓慢推注,后三分之二快速推注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5. 能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的药物为: A. 长春碱 B. 丝裂霉素 C. 喜树碱 D. 羟基脲 E. 阿糖胞苷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6. 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是因为: A. 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 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 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的苯妥英钠增加 D. 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 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7. 何药只能由静脉给药才能产生全身作用: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间羟胺 D. 异丙肾上腺素 E. 麻黄碱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8. 维拉帕米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 阻滞心肌细胞钙通道 B. 阻滞心肌细胞钠通道 C. 负性肌力作用 D. 负性频率作用 E. 负性传导作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9. 异丙基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 点滴可使收缩压升高 B. 点滴使舒张压降低 C. 点滴使平均动脉压略降低 D. 无变化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10. 关于小肠的运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B. 分节运动是纵型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C. 小肠蠕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 D. 小肠蠕动的速度约为0.5-2.0cm/s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11. 在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的实验中,学生自主设计给药顺序,下列不是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 先用起效慢的药物,后用起效快的药物 B. 先已知的药物,后未知的药物 C. 先用激动药,后用阻断药 D. 先用作用可逆的药物,后用作用不可逆的药物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12. 硫脲类药物的最严重不良反应是: A. 粒细胞缺乏 B. 药热 C. 甲状腺肿大 D. 突眼加重 E. 甲状腺素缺乏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13. 下列哪一个药物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可减轻粘膜水肿: A. 异丙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氨茶碱

药理学8 肝素的抗凝血试验

试验8 肝素对小鼠的抗凝血作用 【目的】 1.熟悉抗凝血药的筛选方法。 2.观察肝素的抗凝作用和硫酸鱼精蛋白的解救效果。 【原理】 肝素为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分子量为3~30kDa,其中硫酸根约占40%,硫酸根呈强酸性,带大量负电荷。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与凝血酶等活化型凝血因子的亲和力,产生体内外抗凝作用,主要灭活IIa和Xa,也灭活IXa, XIa, XIIa, 激肽释放酶和纤溶酶等。 硫酸鱼精蛋白呈碱性,带有大量正电荷,如果肝素过量造成出血,则可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解救。 【材料】 1.器材:注射器、电子秤、玻片、针头; 2.药品:0.05%肝素溶液、生理盐水、1%硫酸鱼精蛋白,苦味酸; 3.动物:小鼠12只,20 g左右,雌雄兼用。 【试验步骤】 1.小鼠标记,称重; 2.分组,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为A(生理盐水)、B(肝素)和C(肝素 +硫酸鱼精蛋白)组; 3.给药: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10 g,10 min后测定凝血时间; B组:腹腔注射肝素,0.2 ml/10 g,10 min后测定凝血时间; C组:腹腔注射鱼精蛋白,0.1 ml/10 g;10 min后腹腔注射肝素,0.2 ml/10 g, 10 min后测定凝血时间; 4.测定凝血时间的方法 ①眼球后静脉丛取血2滴。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法:左手拇指及中指抓住头 颈部皮肤,左手掌尽量将小鼠全身皮肤向左移,慢慢使小鼠右眼球突出,小鼠头向下充血。取长约2cm的毛细管从内皉间45度角进针,至有抵骨

质的感觉,然后毛细管向外拔出约1-2mm即可有血滴流出。 ②采出的血滴分别置于洁净的玻片(自来水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润洗,晾干) 上,计时; ③每隔30 s用针头(自来水清洗后用生理盐水润洗)自滴血内连续挑起纤 维丝为止,计时。另一滴血作为最后挑起纤维丝的对照。 ④正常小鼠血液的凝血时间为0.5-2min,如果观察10 min无凝血可计时为 10 min。 5.汇总全实验室结果,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平均值,标准偏差,Student T-Test 得到P值。 【结果】

肝素类抗凝血药物

肝素类抗凝血药物 摘要:肝素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一类的抗凝血药物,并具有较好的抗血栓的疗效。低分子肝素和合成肝素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类肝素药物[1]。但肝素类药物会有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的副作用。如何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是目前肝素类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Abstract:Heparin drugs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class of anti-clotting drugs, and has good antithrombotic efficacy.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ynthetic heparin is now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ype of heparin drugs.But heparin drugs has thrombocytopenia and bleeding side effects,How to reduce side effects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parin drugs.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抗血栓;血小板减少症; Keywords: heparin; anticoagulant; anti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一.肝素的结构 肝素是硫酸化的糖胺聚糖,由糖醛酸和葡萄糖胺以1→4 键连接起来的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多糖链的混合物[2]。含10—30 个二糖单位不等,分子量3000—30000, 平均分子量12000.整个结构变得异常复杂因其与硫酸和羧酸共价结合,故为强酸带有很强负电荷,每个糖单位之间可产生排斥力,使肝素分子链不易卷曲和交叉连接,因此呈线形结构,称为线形阴离子聚电解质体[3]。 [4] 只有部分肝素分子(约三分之一)含核心五糖[5]。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6-08T14:32:41.5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张玉倩 [导读] 根据LMWH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推广。 大连大学 116000 摘要:肝素是临床医疗当中的常用药物,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肝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低分子肝素(LMWH)开始作为新制剂在临床医疗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注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髙、出血负作用少的优点,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及糖尿病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根据LMWH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引言: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普通肝素(UFH)酶解或化学降解获得,LMWH是一种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000,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凝血、抗血栓、抗炎及抗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有效调节细胞增殖,能够预防腹部术后粘连,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有着良好的疗效,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正逐渐取代UFH在临床医疗当中的地位。本文就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 1.1抗凝血作用 LMWH主要通过对凝血酶(FIIa)和凝血活性因子(FXa)的抑制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与LMWH的结合。结合AT-Ⅲ的LMWH,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增强。LMWH由于糖链相对较短(低于18个单糖的长度),不能直接与FIIa结合而起到抑制作用,而对于FXa可以直接发挥抑制作用,LMWH抗FXa的能力更强。研究表明,LMWH抗FXa与抗FIIa的活性之比(2~4)高于UFH(1),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2抗血栓作用 由于FIIa被激活,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更多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由于LMWH被血管内皮吸收而释放。在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下,FII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力,LMWH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对血小板聚集的促进作用,通过抑制FXa进而抑制FIIa的激活,LMWH的抗血栓作用明显优于UFH。 1.3抗炎作用 LMWH抗炎作用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目前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一部分人认为LMWH抗炎作用是独立于抗凝血作用之外的性质,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抗炎作用与LMWH对FXa的抑制作用有关,经由抗凝途径介导而发挥作用。在给予Ball/c小鼠LMWH的实验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引起的白细胞滚动、粘连和组织浸润,会由于LMWH的作用而减少。在TNFα之后给予LMWH,减少了白细胞滚动,对白细胞的粘连和组织浸润无影响。由此可见,LMWH的抗炎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来实现。根据研究显示,白细胞抑制黏附分子能够促进LMWH抑制白细胞黏附聚集的作用。在临床应用当中,LMWH可作为有效且安全抗炎制剂来使用[1]。 2.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研究 2.1脑血管疾病治疗 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是主要的脑血管疾病,在以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都应用了LMWH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①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动脉硬化引发的血管病变。薛东莉提出了LMWH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但是根据临床疗效来看,LMWH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疗效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接近[2]。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LMWH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十分理想,治疗简便且安全,充分发挥了LMWH与疏血通治疗方法的协同作用,保证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安全有效。②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破裂而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存在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患者的病情在发病48h内逐渐加重。黎敏,唐震等提出了LMWH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通过临床治疗分析和疗效评价,LMWH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LMWH的治疗效果[3]。③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是一种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容易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患者表现为失语、瘫痪及感觉障碍等暂时性症状和体征,并会在24h内消失。LMWH钙治疗和血栓通治疗都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有效方法,根据临床试验对照,LMWH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更为显著[4]。 2.2心脏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 根据临床应用试验,基于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联合应用LMWH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LMWH联合尿激酶能够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则采用LMWH联合纳洛酮的治疗方法,以有效环节患者的血液高凝,进而改善通气,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心脏疾病的治疗当中,LMWH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5]。 另外,在治疗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急性胰腺炎、扁平苔藓、癌症等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的过程中,都需要应用到LMWH,或单独使用LMWH进行治疗,或采用LMWH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效率,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 总结:目前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的防治上得到广泛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抗凝血、抗血栓、抗炎等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实践当中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低分子肝素更大的应用价值,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对于临床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志新,林秀山.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02:223-224. [2]薛东莉.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 17) :2067. [3]黎敏,唐震宇,沈小平. 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系统评价[J]. 循证医学,2013,04:218-224+229.

肝素的药理作用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 1.抗凝、抗栓和促纤溶作用:普通肝素能够催化抗凝血酶III(AT-III活凝血酶(IIa)以及凝血因子Xa、IXa、XIa、XIIa,从而发挥抗凝和抗栓作用。然而,不同分子量肝素组分催化AT-III灭活IIa以及Xa的强度是不同的。高分子量肝素主要催Iia的灭活,,LMWH 主要催化Xa的灭活。如果定义普通肝素抗IIa/Xa比率为1:1,则LMWH的抗Iia/Xa比率为1:2-1:4。另外,肝素还有不领带于AT-II的抗凝和抗栓作用,如:中和内皮细胞的电荷,催化肝素辅助因子II灭活凝血酶,抑制脂多糖、干扰素-r诱导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VIIa、Xa以及白细胞介导的促凝活性。肝素还有促进纤溶的作用,有人认为肝素的促纤溶作用与肝素血浆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相对比较松散,因而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介导的纤溶更加敏感有关;也有人发现肝素可以增加尿激酶介导的纤溶活性。肝素的抗凝、抗栓和促纤溶药理作用对于治疗肾小球疾病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肝素不但可以通过其抗栓作用预防肾小球内微血栓栓塞所致的缺血性损伤,而且可能通过防止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产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直接介导的细胞增殖和活化。肝素促进纤溶的活性不仅对治疗肾小球内微血栓有益,而且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外基质降解酶活性减轻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 2.抗炎作用:肝素在体内能防止多形核白细胞(PMNS)和淋巴细胞移出血管至炎症处,从而抑制迟发型高敏反应,所以肝素可用于控制移排斥反应和自向免疫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及脑脊髓膜炎。过去认为肝素的这种作用可以用肝素抑PMNS和血小板分泌的乙酰肝素酶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的葡萄糖苷转移酶活性解释。然而最近的实验发现,肝素抑制白细胞贴壁是因为干扰了白细胞通过L-选择素与血管壁内皮细胞表面的粘蛋白和P-选择素连接。肝素的抗补体活性也可能与其抗炎症效应有关。因为补体能上调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同时,肝素能降低炎细胞的活性,比如能与单核细胞结合,诱导细胞表型转化、降低单核细胞介导的的细胞促凝活性;能抑PMNS产生超氧阴离子,抑制中性粒细胞酶如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N-乙酰葡萄糖苷酶和弹性蛋白酶;LMWH能阻抑肥大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4(IL-4),肝素被肝素酶I降解疾病硫酶二糖也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a。肝素还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内皮细胞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另外,普通肝素LMWH还可能直接影响免疫复全物肾炎的发生机制。普通肝素、反应性核小体原-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阻止这些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并延缓和减轻Lpr/Lpr狼疮小鼠肾脏病变的进展,防止发生蛋白尿。肝素还能部分清除慢性血清病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动物肾小球内沉积的抗原。 3.调节细胞增殖作用:肝素还有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5ug/ml)抑制系胞膜细胞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大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00-500ug/ml)也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肝素对细胞增殖的不同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从无活性的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后者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他类型细胞增殖;(2)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抑制bFGF介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3)阻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内皮素(ET-1)的释放。肝素对不同细胞的不同调节作用对于促进创伤修复、防止过度增殖和硬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肝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下列细胞内信息传导途径有关;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动员、阻断钠/氢离子交换、阻断磷脂酰肌醇代谢、抑制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细胞周期、抑c-fos、c-myc、sgk基因表达。 4.扩张血管与降压作用:肝素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机制为,

肝素

肝素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肝素 英文名称: heparin 定义1: N-硫酸和艾杜糖醛酸含量较多的一种糖胺聚糖,由D-β-葡糖醛酸(或L-α-艾杜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形成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多糖。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 ;糖类(二级学科) 定义2: N-硫酸化程度高和艾杜糖醛酸含量较多的一种糖胺聚糖。是由D-β-葡糖醛酸(或L-α-艾杜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形成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黏多糖。由紧靠血管的肥大细胞产生,并贮存于肥大细胞的颗粒中,应一定的刺激而释放,具有抗凝血作用。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 ;细胞结构与细胞外基质(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简介 英文:heparin;简写为Hep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 制剂分子量在1200~40000,抗血栓与抗凝血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 肝素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都很强,故临床把它作为抗凝剂广泛使用。 药理作用 1、抗凝血: (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临床应用 1、肝素是需要迅速达到抗凝作用的首选药物,可用于外科预防血栓形成以及妊娠者的抗凝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用肝素预防病人发生静脉栓栓塞病,并可预防大块的前壁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动脉栓塞等。

肝素

肝素 肝素是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目录 1基本信息 2生物学作用 3药理作用 4临床应用 5用法 6不良反应 7检测肝素 1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称:肝素(包含未分段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两种) 英文名称:Heparin 简写:Hep 英文别名:Bemiparin; Certoparin; Cy 222; Fluxum; Parnaparin; Reviparin; Sandoparin; Ardeparin; Arteven; CY 216; Clexane; Clivarin; Clivarine; Dalteparin; Eparina; Eparina [DCIT]; FR 860; Fragmin A; Fragmin B; Fraxiparin; HSDB 3094; Hed-heparin; Heparin CY 216; Heparin sulfate; Heparina; Heparina [INN-Spanish]; Heparinate; Heparine; Heparine [INN-French]; Heparinic acid; Heparinum; Heparinum [INN-Latin]; Hepathrom; KB 101; CAS:9005-49-6 EINECS:232-681-7 分子式:[C26H41NO34S4]n(基本的多糖结构的重复构成的高分子多糖链) 分子量:未分段肝素:5000da-20000da;低分子肝素:<5000da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 制剂分子量在1200~40000,抗血栓与抗凝血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 肝素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都很强,故临床把它作为抗凝剂广泛使用。 2生物学作用 可用于哺乳动物精子获能[1] 3药理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1.5~4.0,而普通的肝素为1,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量效关系明确,可用固定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调整剂量,应用方便。有实验证明:来自水蛭素的Hiru-log多肽比肝素抗凝安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降低鼠移植肾脏免疫活性。方法:异体移植受体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2mg/(kg·d),每周5天,持续24周。结果: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移植肾单核吞噬细胞,T

肝素的合理使用

抗凝药物的种类及合理使用 1.1 分类(见表1) 肝素是机体自身存在的物质。临床使用的肝素是由猪肠粘膜或牛肺组织纯化制得的一种多功能的酸性黏多糖,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口服无效,常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可分为三类。 类别抗凝药物代表药物分子量(道尔顿)第一代普通肝素(UFH)肝素12000-15000 第二代低分子肝素(LMWH)达肝素、依诺肝素、 那屈肝素、亭扎肝素 3000-8000 第三代肝素戊糖(HPS)磺达肝癸钠1728 第一代普通肝素,平均分子量较大;第二代为将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裂解制得的低分子肝素,平均分子量较第一代小;第三代为合成的肝素戊糖,分子量最小,仅1728道尔顿。1.2 肝素类药物抗凝作用机制(见表2) 1.2.1 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 肝素类抗凝药物能和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催化灭活多种凝血因子。AT有一个精氨酸反应中心可以和凝血因子的丝氨酸活化中心共价结合,从而使含有丝氨酸活化中心的凝血因子(Ⅱa、Ⅹa等)失去活性。在没有肝素存在的情况下,AT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非常缓慢。肝素可以和AT的赖氨酸部位结合,使AT的精氨酸反应中心构象发生改变,AT由慢性凝血酶抑制剂变为快速抑制剂,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可以增加1000-2000倍。肝素和AT结合后可以脱落参和再利用。肝素-AT复合物能够灭活多种凝血因子,其中IIa和Ⅹa最易受抑制,但机制有所不同。 1.2.1.1 灭活凝血因子Ⅱa 肝素、AT和凝血因子Ⅱa只有形成三联复合物,AT才能发挥作用灭活Ⅱa因子,而要形成三联复合物肝素分子链必须有足够的长度,至少要达到18个糖单位,相对分子质量要大于5400。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400的肝素分子由于不能形成三联复合物,不能灭活Ⅱa因子。 1.2.1.2 灭活凝血因子Ⅹa 灭活凝血因子Ⅹa,肝素分子只需和AT结合不需要同时和Ⅹa因子结合,不需要形成肝素、AT和Ⅹa因子三联复合物,对肝素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没有要求。因此所有肝素分子只要含有特殊的戊糖结构就可灭活Ⅹa因子。 1.2.2 激活肝素辅因子Ⅱ 肝素能激活肝素辅因子Ⅱ而直接灭活凝血因子Ⅱa。该作用是电荷依赖性的,不依赖戊糖结构,需要较高的肝素浓度。肝素辅因子Ⅱ介导的凝血因子Ⅱa的灭活是相对分子质量依赖性的,需要至少24个糖单位(相对分子质量7200以上)。在严重AT缺乏时,肝素的这种机制可起作用。 1.2.3 促进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TFPI)释放 TFPI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抗凝物质。肝素能够促进和内皮结合的TFPI的释放,TFPI和凝血因子Ⅹa结合并灭活Ⅹa,形成TFPI/凝血因子Ⅹa复合物,灭活和组织因子结合的凝血因子Ⅶa。肝素通过该途径可抑制内皮损伤和粥样斑块破裂所导致的血栓形成。 1.2.4 其它 分子量较大的肝素还可和血小板结合,既抑制血小板表面凝血酶的形成,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和血小板4因子(PF4)结合后可抑制PF4依赖性血小板功能,引起出血。还可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抑制成骨细胞的合成,激活破骨细胞

肝素研究及应用简介

肝素研究及应用简介 到目前为,肝素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它作为抗凝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历经70年左右的考验,为心血管外科和血液透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肝素就没有现代外科。肝素在现代医学中的抗凝血领域中确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很多研究发现它还有很多其他与抗凝方面无关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这些作用也有很多在临床中得到了实际运用。本文就肝素的研究历史、药理作业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知识做一简介,最后还就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进展做一概括。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作用,小分子肝素,非抗凝血作用,临床应用 一.研究进程 1916年,McLean首先发现了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心磷脂和脑磷脂,从此开创了抗凝血剂研究的新领域。后来,很多学者证实了他的发现。1918年Howell和Heparin详述了这种磷脂的性质。因为当时这种物质是在狗肝中发现的,故命名为肝素(heparin)。 后来试验研究发现肝素在肝脏中的含量并不高。1933年Charles和Scott 开发了肝素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并改用牛肺作原料,大大提高了产量。50年代瑞典科学家利用猪肠黏膜和粘液提取肝素,不但收率高而且质量好。现在,猪肠黏膜已经成为制备肝素的理想原材料。 1976年,Andersson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肝素分子的不均一性不仅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分子的大小方面。他们还发现肝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组分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不大,而对FXa的抑制作用明显。1982年,Bjork 等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了肝素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的部分关系,这为肝素类似物的开发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肝素分子极为复杂多变,对其序列结构的研究较多,但对各种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仍缺少了解。对肝素分子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历经曲折的发展,现在人们基本上认为其结构组分中含有等比例的2-氨基-2-脱氧-D-葡萄糖、D-葡糖醛酸和另一种糖醛酸。根据现有的理论,部分肝素类似物也已研发成功。 二.药理作用的认识 肝素又称普通肝素、标准肝素、为分级肝素,系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因其与硫酸和羧酸共价结合,故为强酸,带有很强的负电荷,每个糖单位之间可产生排斥力,使肝素分之链不易卷曲和交叉连接,因此成线型结构,称为线型阴离子聚电解质体。1976年Lam等发现,肝素具有抗凝活性的部分只占l/3。对抗凝血酶(AT)有高亲和性,其余2/3抗凝活性微弱,对AT的亲和性低,而在高浓度时则有催化肝素辅因子Ⅱ(HCⅡ)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对阐明肝素的药理作用,可以说是突破性进展。目前认为:肝素除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外,还有与抗凝方面无关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 2.1抗凝血

药理学简答题

药理学简答题 1 血管平滑肌扩张剂为何常与利尿剂及β受体阻断剂合用? 2 试述卡托普利与利尿药合用的目的。 3 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血压患者为何且选用速尿而不宜用双氢克尿噻? 4 吲哚美辛为何能减弱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 5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特点? 6 抗高压药为何常联合用药? 7 简述心功能不全治疗的目标、原则。 8 试述地高辛的适应证及应用依据。 9 试述逆转心脏重构的药物在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意义及常用药物的使用依据。 10 简述常用利尿药的分类、代表药物及其主要作用部位。 11 简述氢氯噻嗪的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12 简述甘露醇的临床用途。 13 为何呋塞米可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 14 为何呋塞米可用于防治急性肾衰竭? 15 为何甘露醇可用于预防急性肾衰竭? 16 试述呋塞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7 比较螺内酯和氨苯蝶啶的异同点 18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应坚持何治疗原则? 19 为何在服用铁剂时常同服维生素C? 20 应用铁剂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1 简述肝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2 简述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 23 试述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4 试述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药理作用和应用上的异同点。 25 比较肝素和香豆素类药物的异同点。 26 H1受体阻断药可否为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为什么? 27 H1受体阻断药能否阻止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为什么? 28 试述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9 简述平喘药的分类、各类的代表药物。 30 沙丁胺醇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用于平喘时有何优点。 31 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全身给药治疗哮喘的适应证。 32 试述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3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为什么会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如何预防? 34 比较胰岛素、甲苯磺丁脲和甲福明的降血糖作用和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35 试述伊曲康唑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6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试述对实体瘤的序贯疗法。 37 简述血浆半衰期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38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药理学习题—简答题

1.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机制的方式有哪些? 答、(1)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去活性;2)改变膜的通透性;3)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4)主动外排作用;5)改变代谢途径。 2.如何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1)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滥用抗菌药物,凡属不用的尽量不用,单一药物有效的就不联合用药。2)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剂量要够,疗程应切当。3)尽量避免预防性和局部用药。4)病因不明者,不要轻易使用抗菌药物。5)对耐药菌株感染,应改用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6)避免长期低浓度用药 3.简述抗生素作用机理, 1)抑制细菌胞壁合成,如内酰胺类抗生素。2)增加胞浆膜通透性,如多肽类中的多黏菌素B、黏菌素。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4)抑制核酸合成,如新生霉素。 4.试述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1)肾上腺素:具有扩张支气管、收缩小血管以及对抗组胺和变态反应物质释放所产生的症状等作用。一般只用于过敏性休克和急性支气管哮喘等急救。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还有消炎、抗毒素和抗休克等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临床上常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但对急性过敏反应在应用前应先用肾上腺素。3)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对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临床可用于病态反应性疾病、晕动病及呕吐 5.简述磺胺类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 1)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内服剂量加倍。2)动物用药期间应充分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排泄;幼畜和肉杂食兽使用磺胺类药时宜与等量的碳酸氢钠同服;适当补充维生素B 和维生素K。3)钠盐注射对局部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宠物不宜肌内注射。4)磺胺类药物一般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以增强药 6.试述肝素与华法林(香豆素)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具有抗凝作用;都可以防止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不良反应均易出血。不同点:肝素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机制是激活和强化抗凝血酶Ⅲ,体内、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自发性出血用鱼精蛋白解救。华法林口服有效,起效慢,维持时间长,机制是维生素K拮抗剂,只在体内有效,体外无效,自发性出血用维生素K解救。 7.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a松弛平滑肌,小静脉舒张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b小动脉舒张,减轻左心室后负荷。2。改善缺血区心肌供血:a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枝循环b,舒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有利于血流从心外膜流向易缺血的心内膜。3。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抗血栓形成。 8.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①抗炎②免疫抑制与抗过敏③抗毒④抗休克⑤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⑥其他作用有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临床应用: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②严重感染③休克④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眼科炎症;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⑥血液病;⑦皮肤病。不良反应: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②诱发或加重感染②消化系统并发症④骨质疏松⑤延缓生长⑥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⑦反跳现象。 9.青霉素G的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临床用途: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感染、放线菌感染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赫氏反应、其他防治措施:(1)首先立即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3—10mg(2)无改善者30分钟后重复一次,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静滴必要时加

肝素

肝素市场分析 肝素作为抗凝血剂,于1935年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最有效和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已被收入世界各主要国家《药典》。 肝素首先从新鲜的健康生猪的小肠粘膜中提取并制成肝素粗品,肝素粗品中含有病毒及蛋白质,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需进一步提纯以制成肝素原料药,通常以钠盐或钙盐的形式存在,称为肝素钠(Heparin Sodium)或肝素钙,在使用中尤以肝素钠为主。肝素原料药主要的质量指标为效价,含义为每毫克(mg)肝素原料药含有的肝素活性单位(IU)。肝素原料药每毫克含有的活性单位(IU)越多,表示其品质越好、抗凝血的生物活性越强。各国《药典》均对肝素原料药规定了最低效价标准,以规范和控制肝素原料药的质量。一般而言,肝素原料药的效价为150-200IU/mg。 肝素原料药可直接被用于制成标准肝素制剂,或进一步加工制成低分子肝素原料药,再制成低分子肝素制剂。标准肝素制剂和低分子肝素制剂可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素类产品主要包括:肝素粗品、肝素原料药、标准肝素制剂、低分子肝素原料药以及低分子肝素制剂。其中肝素粗品是肝素原料药的原料,肝素原料药是标准肝素制剂和低分子肝素原料药的原料,低分子肝素原料药是低分子肝素制剂的原料。 肝素粗品是该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肝素原料药是该产业价值链的中间品,低分子肝素制剂是该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产品。在上述产品的转化过程,产品的价值大幅提升,据测算,由肝素粗品转化为肝素原料药,再由肝素料药转化为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价值至少可提升数十倍。临床上最初应用的肝素称为普通肝素或标准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标准肝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等。临床应用及研究显示,标准肝素除具有抗凝血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用途,包括降血脂作用、抗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增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还可以治疗冻疮、

为什么要打肝素

为什么要打肝素 不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很了解,其中肝素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的,是因为肝脏由来的,肝素是由葡萄糖胺,还有L-艾杜糖醛苷以及N-乙酰葡萄糖胺跟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是黏多糖硫酸脂,很多朋友不知道肝素是什么,肝素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肝素是什么?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二.药理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1.5~4.0,而普通的肝素为1,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的预防及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量效关系明确,可用固定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调整剂量,应用方便。有实验证明:来自水蛭素的Hiru-log多肽比肝素抗凝安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降低鼠移植肾脏免疫活性。方法:异体移植受体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2mg/(kg·d),每周5天,持续24周。结果: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移植肾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的浸润减少,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的表达降低。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肝素可以降低鼠移植肾脏免疫活性从而减轻移植肾脏慢性排斥反应。 三.药物相互作用 1.甲巯咪唑(他巴唑)、丙硫氧嘧嘧啶等与肝素有协同作用。 2.肝素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合用,可导致严重的凝血因子Ⅸ缺乏而致出血。 3.肝素与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包括甲芬那酸、水杨酸等)合用,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及诱发胃肠道溃疡出血。 4.肝素与双嘧达莫、右旋糖酐等合用,可抑制血小板功能。 5.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合用,易诱发胃肠道溃疡出血。 6.其他如依他尼酸、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链激酶等药物与肝素合用,有加重出血的危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