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1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18-1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18-1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18-1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18-1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姜夔是南宋中后期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重要作家还有陆游、陈亮、刘过等。

本专题词作风格各异,或〝婉约〞,或〝豪放〞,或〝清空骚雅〞,具有多种风貌,让我们领略了宋词风格的多样化。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虽然内容上是写闺情,却有着蕴藏在闺阁风姿中的倜傥气质。词人描写了传神的〝对话〞,设置了饶有戏剧性的情景,把词作写成了意趣横生的抒情小剧。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那么侧重表现重九深闺怀人的寂寞愁闷,不仅感情真挚,立意新颖,而且格调高雅,超凡脱俗。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首表现复仇御侮、英雄壮志的千古绝唱。全词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壮采,语言朴实粗犷,音调高亢悲壮,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虽然他的主要成就在诗,但也有一百四十余首词昭示着他悲壮慷慨的爱国激情,课文所选?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是他最著名的一首小令。它通过歌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品格,写出了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

姜夔精通诗词、音乐、书法,艺术才能卓越,为范成大、杨万里和辛弃疾等大作家所称赏。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一篇抒写家国兴亡之悲,交织着个人身世寥落之感的早期名作。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香人)?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人。上片赋惜梅,下片写寻梅。作品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通过把握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了解诗词意象的特点、作用及诗词表情达意的特点。

3.通过学习文本,体会并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诵读文本,读出诗句的语调、节奏和感情。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这首小令仅有六句,却有许多层次,句句折,笔笔换,一步一境,含蓄无穷,叹为奇绝。学习时,可针对人物与场景的契合,体会对白中的深意、平淡中的曲

折与真切。也可就词中饶有戏剧性的情景,将词改写为一那么短剧,以体会词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情感。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词多用〝瘦〞字,多绘〝瘦〞形,多构〝瘦〞境。其实,〝愁〞〝瘦〞〝病〞〝酒〞等意象,是李清照词的重要美学特征,也是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的重要参照。学习这首词,可从炼字入手,抓住〝瘦〞字这一词眼,理解景物描写中的弦外之音,从而把握全词的主旨。

3.?满江红(怒发冲冠)?

这首词是岳飞英雄生命、英雄情怀的音乐化、艺术化。它以超群的〝激烈〞〝壮怀〞,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健的旋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学习时,可把鉴赏重点放在诵读上,在诵读中体会岳飞的爱国激情,把握全词的主旨。

4.?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作,作者借梅花的品格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学习时,可把林逋?山园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等〝咏梅〞的名篇与这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可从命题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加以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5.?扬州慢(淮左名都)?

这首词写了扬州战乱后的萧条景象,感怀家国,哀时伤乱,抒发深沉的〝黍离之悲〞。学习时,鉴赏重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达〝黍离之悲〞的。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全词的思想感情,感受姜夔词的艺术风格。

6.?鬲溪梅令(好花不与香人)?

这首词是怀人之作,通篇梅即人,人即梅,梅人合一。学习时,应着重思考作品是如何梅人合一地抒写一往情深、缠绵沉挚的情怀的。可从作者想像营造的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入手。学习词人以梅花寓托相思的手法。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常识·速览]

[识作者]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

名字被用来命名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

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约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定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三十四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

[巧识文]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和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感情。

[文本·精析]

1.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女主人公昨夜就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2.有人评价词中叠词用得好,说〝知否,二字,叠得可味〞。请你结合词

句的内容,说说这〝味〞表达在哪里。

【答案】听到卷帘人漫不经心地回答〝海棠依旧〞,女主人急于纠正,脱口而出两个〝知否〞,既含有对〝卷帘人〞冷漠态度的嗔怪,又反映出她爱花、惜花的急切心情。

3.词中〝应是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清代评论家认为,赏其用词新,只得〝皮相〞,其真正妙处在于〝含蓄〞,请你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层意思。

【答案】〝绿肥红瘦〞表面上是对风雨摧折后春意阑珊、满目狼藉的意象的生动描绘,是伤春之情的表达,实际上是词人对人生和青春的联想,惜花实际上是惜自己。此句曲折地表达了她深沉细微、难于言表的幽怨。

4.李清照〝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构思之巧妙,历来为词论家所称道。请就此词做赏析。

【答案】刻画了一个爱花、惜花的年轻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伤春、惜春以及对美好事物珍惜的感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常识·速览]

[探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也是词人在重阳节时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著名的相思之作。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

无聊之感。

[巧识文]

上片描摹了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下片写独自对酒赏菊以及内心的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词。

【提示】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词诉说闺中重阳佳节的相思,却不曾用一字道破,而是〝物皆着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读时语调要低沉。

[文本·精析]

1.作品中,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愁情的?

【答案】

【答案】(1)〝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2)〝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属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

3.〝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

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4.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片却不见一〝菊〞字。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藏头隐去了〝采菊〞二字。(2)〝把酒〞二字也是如此,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酒〞字之前的〝菊花〞二字。(3)〝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4)〝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的韵味无穷。

5.元代伊士珍?琅嬛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赏析〝人似黄花瘦〞的妙处。

【答案】(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态。

(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消瘦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词人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恰切地反映了当时词人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比花瘦,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满江红(怒发冲冠)?

[常识·速览]

[识作者]

爱国英雄——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人,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

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

南宋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

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

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

[探背景]

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巧识文]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此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大意。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六句破空而来,通过刻画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那么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纸背。〝驾长车〞二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显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读时要充满激情,激昂雄壮。

[文本·精析]

1.?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句的大意是

什么?这一句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答案】大意:抬眼远望,山河破碎,无数同胞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南宋的一军统帅悲愤勃然而发,不禁仰天长啸,啸声里蕴藏着激荡心中的报仇雪恨、抗敌报国的壮志情怀。

形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2.理解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内涵。

【答案】〝三十功名尘与土〞是回顾过去: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这是自谦之词。〝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前程: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在本词中有什么含意?

【答案】这几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激励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词人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显字里行间,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答案】这一句把〝饥餐渴饮〞和〝食肉寝皮〞两个成语熔铸一联,反映人民对金兵的仇恨。〝壮志〞〝笑谈〞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常识·速览]

[识作者]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以恢复北地为己任,百折

不挠,临终赋?示儿?诗,犹念念不忘收复中原。陆游和尤

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而推陆游

为首,称中兴之冠,人称〝小太白〞。

他的文章、诗词超万,在南宋诗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后人辑有?放翁词?。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在中年时期逐渐摆脱鲜艳华丽而趋向清新平淡,开始具有了明显的〝诗化〞倾向。

[探背景]

陆游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1172年冬,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心境抑郁而壮志如故,次年作此词,从中寄寓了词人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

[巧识文]

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着重表现梅花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全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陆游借咏梅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继续写梅花身受重压的逆境后,〝只有香如故〞是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最强音,它一扫前面的孤寂、忧愁、零落、成尘的凄惨气氛。读时,应坚定、顿挫有力。

[文本·精析]

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上阕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答案】〝零落成泥碾作尘〞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遭遇。七字四字顿挫:

(1)〝零落〞,不堪狂风骤雨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2)〝成泥〞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3)〝碾〞,

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4)〝作尘〞,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

短短七个字将梅花的落地陨灭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梅花的不幸遭遇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只有香如故〞,是全词的警句,是全词的词眼。请具体分析。

【答案】〝只有香如故〞,梅花自豪庄严地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精神依旧如故!这石破天惊的宣言,振聋发聩,一扫前文孤寂、忧愁的凄惨气氛,唱出了梅花心中的最强音,充分表达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抒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有此句,全词的积极主题方喷薄而出,凄楚的氛围才一变而为悲壮。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做具体分析。

【答案】主要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词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如〝寂寞〞〝愁〞〝无意〞〝苦争〞等,这些抽象的感情活动,都不是无知的花木所能感受得到或能做得到的,而是在梅花身上寄托着词人强烈的感情和意志。

?扬州慢(淮左名都)?

[常识·速览]

[识作者]

江湖雅士——姜夔

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为人清苦古雅,

耿介孤高,才艺卓绝,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通。

其词作清刚淳雅,词境幽冷悲凉,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他主

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

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

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代表作家。姜夔长于自度曲,其传于

后世的?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词作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在音乐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有?白石道人歌曲?词集传世。

[探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其时词人才二十一岁。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十五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十三年,但扬州城却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景象。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

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出对战后扬州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之感。

[巧识文]

在这首词中,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抒发了封建文人身遭离乱之时的〝黍离之悲〞。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

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写词。故读时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

本词抒发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即〝黍离之悲〞。全词真实地再现了战后扬州惨不忍睹的景象,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胸中不能抑制的悲愤。

[文本·精析]

1.很多诗词作品前面都会附有简短的序言,或述背景,或说缘由,或点题旨,或传感情。一那么说明写作的缘由,二那么与正文相映成趣。据此分析?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答案】主要交代了写作这首词的时间地点——丙申维扬,当时情景——四顾萧条,诗人心境——怆然感慨,词的主题——黍离之悲。

2.词的正文写了哪些意象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词人的〝黍离之悲〞?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1)词眼是〝空〞字。

(2)上片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下片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句子都密切地照应〝空〞字。

4.这首词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找出这些化用的诗句,并体会其作用。

在了。

作用:__⑤__

姜词诗句杜牧诗句意蕴

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豆蔻梢头二月初

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

但面对满目疮痍的扬州,也难有

风流情怀,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此

刻的忧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

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

复存在了。

作用: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可以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使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得以曲折、深度地表达。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香人)?

[常识·速览]

[探背景]

姜夔的?鬲溪梅令?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求远,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姜夔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巧识文]

这首词是怀人佳作,以梅花寄寓自己的相思。词中的境界是词人精诚所至,用想象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梦境。梦寐中,词人忽与萦念已久的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假设遨游于云中。空向山下寻觅好花而终不可得,意为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家,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好花/不与/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诵读该词,特别注意读出声韵之美。

此词声韵如敲金戛玉。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真文等韵,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粼粼〞〝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这片为意境之升华,词情之高潮,声情亦最为精妙。〝木兰双桨梦中云〞七字,声调为:入、阳平、阴平、上、去、阴平、阳平,五声递用,叠韵两出,字韵那么集中韵母之最美听者:兰、桨、梦、云。真可谓五音繁会,响遏行云。词情声情,令人神迷。

朗读该词,也要注意它的情韵之美。这首词为怀人之作,以梅花寄寓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全词如梦似幻,使情思更为缠绵深挚。

[文本·精析]

1.有人认为此词第一句就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之情,请试做分析。

【答案】〝好花不与香人〞中〝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一往情深。〝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与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2.上片写花,实际是写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下片〝漫向〞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理?

【答案】(1)上片表达了词人有花儿隔溪、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有时序更换,梅花飘零,无处可寻的担忧。实际上是描写了对如花之人思念而不得的忧虑。

(2)下片〝漫向〞句写词人情不自禁欲觅芳孤山,然却可能徒劳无获,可望而不可即。苦苦思念而不可得的痛苦煎熬着词人。

3.词人在抒发感情时,借助了象征、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答案】全词以〝好花〞象征美人,又用〝玉钿〞这一首饰比喻梅花之姿媚,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翠禽啼一春〞中〝一春〞二字,用凄美之字画,象征时间之延绵,实写出了词人悲剧的一生。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中〝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喻好花之姿媚。运用双关,美人之形象遂复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

素材一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她的词雅致清秀,独树一帜,具有女性独有的细腻,这使她成为婉约派的代表。这位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地表现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南渡前的李清照不甘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经常批判、抨击封建礼教,而南渡后,李清照用诗笔说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反对偏安,主张北伐。国恨家愁,时时燃起她心中爱国思想的火花。

李清照有过少女的娇羞,有过闺妇的闲愁,但她更有〝女丈夫〞的刚烈和对自由的渴盼。梁衡认为其〝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她绝不随波、绝不凑合〞,并称其为〝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应用角度】这那么材料可用于与〝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追求自由〞〝坚守个性〞〝面对磨难〞〝人生体验与文学创作〞〝别样人生〞等相关作文的写作。运用这那么材料,假设能融进李清照诗词名句,效果会更好。

素材二

陆游生于动乱,长于忧患。人民的悲痛,国家的分裂,父辈、良师爱国思想的熏陶,使他很早就立下了献身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他坚决主张抵抗金兵的南侵,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反对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因而受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压制。公元1206年,年已81岁高龄的陆游,抗金报国的志愿至老不衰。当韩丞相主持南宋国事,准备北伐,收复失地时,陆游积极支持,屡赋诗篇,热情赞颂,还想亲赴前线参战。公元1210年,陆游85岁,因病在故乡逝世。临终,赋?示儿?绝笔诗,表达了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应用角度】这那么素材可用于〝爱国〞〝执着〞〝理想与现实〞等相关作文的写作中。陆游一生都在心忧国家,心怀天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始终对统一大业抱着希望,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而为国尽忠。宦途的挫折及年迈体弱的现状,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

素材三

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名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要上山砍柴,帮家里干活。由于没钱上学,全靠母亲教书识字。他读书用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岳飞牢记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诲,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赫赫战功,成了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他的词文虽流传不多,但都表现了作

者对敌人的无比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复中原失地的坚定意志,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满怀愤慨的爱国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千载后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历来为人所珍视。

【应用角度】这那么素材可用于〝爱国〞〝节操〞〝志当存高远〞等话题的写作中。〝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纵然岁月流逝,英雄的光辉仍闪耀在史册中。〝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和〝还我河山〞的英雄气概,将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鉴赏

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鉴赏 【篇一】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鉴赏】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下面是资深教育家、澳大利亚新南威 尔士州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洲国立等大学博导史双元先生对此词的 赏析。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 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 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个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 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 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 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 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因为词人“身老沧洲” 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

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 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篇二】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 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 以前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落梅》)。梅花如 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不过“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 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 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因为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 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 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 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 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 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 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 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

“唐诗宋词赏析”教学大纲

《唐诗宋词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赏析 教学课时:32 适用专业:文、理、工科学生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人生百味,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读懂古代诗词,也即是了解一门以历史文化为根柢,以人生体验为精髓的生命科学。因此,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接受审美熏陶,学会审美操作,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相结合,达到生活的审美境界。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要求了解什么是现实人生,什么是诗化人生,亦即艺术人生。了解存在的四种形式。懂得创造、审美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发现世界,也要创造世界,创造美,创造生活,要珍惜生命,关怀生存,热爱生活。 了解中国古代文人运用他们的生存智慧在做这样一个课题,他们通过文学创作这样一种审美操作方式来超越生存,把握生命。尽量使自己不被生存所沉埋,不迷失生命,迷失美。他们以美质自珍,以贤人自比,从而超越生存,超越不幸,走出困境,进而释放自我,拯救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了解古代文论中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如兴、观、群、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等。 了解诗歌的特质,诗缘情而绮靡。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的源流。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 第二章初唐诗 1、初唐四杰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 昂扬开朗,启盛唐之音。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惜春意识,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悲愤。 三立意识:立德、立功、立言。 第三章盛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诗 《山居秋暝》《竹里馆》《鸟鸣涧》《鹿柴》 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而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也的确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够涤污去浊,平息烦恼,使人忘却尘世纷扰,产生忘情山水而甘于淡泊的情怀。

唐诗宋词选读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苏教版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选读9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 词(苏教版教案设计)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 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 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 术风貌。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 而“极其工”、“极其变”了。 二.鉴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学生简介李清照 2.教师补充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⑵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3.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词的内容。 4.你认为这首词是她早年还是晚年的作品?

诗词鉴赏总结反思

诗词鉴赏总结反思 范 355 语文诗词选读的课本上完后,我感慨颇深。很幸运自己可以主讲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这在我学习诗词方面,又带给了自己新的感悟:可以使我受到美的教育、可以使我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 中国古典诗词流传至今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锤百炼,便是妙手可得。那么我们理解一首诗词要有方法,讲套路。 首先要读题目。以课本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为例。看题便知作者正在做的事情是“望”,那么就可以根据题目,推断作者的浓浓思愁,从而将思维往那边放;再结合“望”字分析,作者为何要望?在望什么? 第二看作者。作者本人与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般都有联系。例如王维,大多数为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李老师补充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他的诗词最大特点,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准确记住。如我们课本中的《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第三读诗句,抓意象。诗句中一般含有很多意象,而这些都是作者花心思添加的,一般用来与作者的心情相应和。比如课文中的冯延巳的《鹊踏枝》:河畔、青芜、柳树、小桥,就能看出作者的愁叹与落寞。

第四读注释。一般的诗歌鉴赏题目下方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有重要的提示信息,要认真分析阅读,帮助解答。 在学习了很多诗词之后,会发现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因此,我们在体会诗词感情时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这里我自己摘抄并归纳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a.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 的心情; b.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 爱与赞美之情; c.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 达; d.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 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e.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 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 f.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 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学习诗词并不是走个过场,而是它真正对我们有帮助。在高考中,语文试卷涉及到了古诗鉴赏题。因此掌握正确的考试技巧有很重要: a.“写了什么?/描绘了什么画面?”

古代诗歌赏析《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 缶①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 似前回。 [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 9. 请结合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忧愁的原因。 10. 作者是怎样表达愁苦寂寞的?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9. 仕途失意(身处逆境);体弱多病(且不能借酒销愁);妻子去世。 10. ①作者借秋叶凋零、秋风萧飒的凄凉之景,写出内心愁思。②作者写唯有灯影多情,陪伴自己,表达孤独之感。③作者借旅店主人的语言,从侧面写出诗人迅速衰老的现状,表现了诗人精神上的痛苦。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荀子.劝学》)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闻道有先后,____,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5)银瓶乍破水浆进,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鉴前世之兴衰,____。(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1). 朝搴阰之木兰兮(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 术业有专攻(5). 铁骑突出刀枪鸣(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7). 后生可畏(8). 考当今之得失

宋词鉴赏 期末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期末论文宋词鉴赏 宋词中的浪漫爱情 作者: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正文 (3) 一.少女.怀春 (4) 二.情殇.离别 (5) 三.爱恨.相思 (6) 四.生死.执念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可以是少女怀春的美好青涩,可以是情殇离别的悲凄伤感,可以是爱恨相思的缠缠绵绵,可以是生死执念的坚贞不渝······种种爱情都可以在宋词中找到对应,种种恋人都可以在宋词中体味深情。 关键词: 宋词,爱情。 引言: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而爱情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棵常青树,当仁不让地在宋词中绽放出别样的风采。本文将就“爱情”这一主题,以李之仪,柳永,苏轼和李清照等著名词人的优秀诗篇为代表对宋词”进行探究。 宋词中的浪漫爱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现代社会纷纷扰扰,匆匆忙忙,每当白天的忙碌沉入夜晚的宁静,我常会想起那些在青葱岁月里读过的宋词,那些温婉美好的爱情之词总会如一眼淙淙的清泉流入我的心田。都说“唐诗重情,宋词重理”,其实宋词中的情未尝不丰富,就比如这些宋词中的种种爱情就是这么多

样而细腻。 一.少女·怀春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加上一段青涩美好的爱情无疑是最牵动人们内心的。对已然老去的人们来说,那是他们最值得追忆的岁月;对于正值年少的人们来说,那是他们现在最宝贵的财富。文学作品中不乏此类作品,而宋代词人李清照之作无疑是最出挑的。 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虽然晚年遭遇坎坷,情感不顺,但她曾经豆蔻年华时的少女情怀经其之笔写出却是那么得如梦如幻。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多着笔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点绛唇》一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词中“慵整”“袜刬”“金钗溜”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特别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这种少女怀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

满江红(怒发冲冠) 一、词人名片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家贫而勤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少时有气节,沉厚寡言,力大,善挽弓射箭。徽宗宣和四年应募从军,勇武机智,为东京留守宗泽赏识,称其“古良将不能过”,并传授阵图。后累立战功,历任清远军节度使、校检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等。高宗绍兴十年,金人违背和约,复取河南、陕西等地,岳飞率兵出击,接连大败金兵,正欲渡黄河直捣黄龙府,一日内,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班师。次年奉诏回临安,授枢密副使,不久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害死于狱中。孝宗时昭雪,以礼改葬,赐谥武穆。后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一生致力北伐,反对议和,为南宋抗金名将。其诗、词多自抒怀抱,表现精忠大义,惜传作不多。有《岳武穆遗文》,今存词三首。 二、诗词故事 莫须有 岳飞被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立即被秦桧、张俊等人诬告“谋反”而下狱、严刑拷打。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除夕夜被杀害。岳飞父子之死激起了全国不满。抗金名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件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临死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三、文题背景 此词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节节胜利,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之势。但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痛感坐失良机,

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此词。其词英勇悲壮,高亢激越,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抒发了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大意。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 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六句破空而来,通过刻画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惟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纸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迫切愿望和必胜信念,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语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二、悟读,诗情画境 鹏举空怀报国收复事,不观时局误鸿程。流了多少英雄泪,风波星陨寒丹心。奸佞误国终害己,忠良柱厦垂英名。是士常怀报国志,敢挑日月理昆仑。志在“直捣黄龙”,冤魂却飘在“风波”。史册留有岳飞名,今朝犹唱满江红。 三、品读,鉴赏评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鉴赏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 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 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 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 鹧鸪。 【赏析】 故国远在千山之外,滚滚清江水是国人血泪汇成,其哀、其痛 自不待言,人虽是勉强哽住,鹧鸪却早已替人哀失国之痛。青山碧 水中有郁郁悲壮之音,正是稼轩素来风骨。 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 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 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 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 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 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处。 【赏析】 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满是艳丽繁华景象,温柔富贵气,却非词 人怀抱。追寻处,只有暗香萦绕而去。 暮然句,峰回路转,才跳入幽远意境,才知种种铺金叠翠作的 只是一暮华美之至的背景。灯火阑珊处,自是词人感怀伤世之怀抱。跌宕至此,又是袅袅收回。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 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 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2021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术语解读

2021届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术语解读 第一节、表达方式 (1) 第二节、修辞手法 (21) 第三节、表现手法 (28) 第四节、结构模式 (39) 第五节、概念辨析 (40) 第一节、表达方式 一、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5:“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 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例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 例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P39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首联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已经白发满头,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P66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重点难点: 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创作《醉花阴》一词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她本人仍独居青州。重阳佳节,为一抒思夫之苦,李清照作了这首词。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古籍原载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唐宋词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就是专门用来写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因为男性心理和女性心理毕竟有相异之处,所以这些男作家们写的词其实只是一种“代言”,不能完全地表达女性的心声。李清照“以女子之心书女子之情”,这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闺怨词”才真正反映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古诗词赏析(完美版)

中考诗歌鉴赏意境型考题复习课 一、常考的诗词类型有: 怀古抒怀诗:吊古伤今,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游子思乡诗:对故乡的思念,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赠友送别诗: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友人的担忧或祝福。 边塞征战诗:对和平的渴望,对故乡的思念,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山水田园诗:前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后者是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隐逸的情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二、考场常常赏析的句子有:写景名句修辞名句哲理名句典故名句常颂名句 1、写景名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修辞名句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哲理名句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典故名句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挈玉龙为君死? 5、常颂名句如?会当凌绝顶,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 1、炼字角度 2、画面角度 3、修辞角度 4、哲理角度 5、情感角度 6、表现手法 (一)鉴赏字词:字词品味:这种方法,从人物、时空、动静、声色、远近、视听、刚柔、宏微这些角度赏析: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④山光悦鸟情,潭影空人心。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公式:词语+词意+效果+描写内容+情感。 答题套路:句子中?@@?一词,有?&&&&?之意,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这类题答题时,要抓住这些词,从词性、色彩、修辞及表达的情感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的去谈词的作用。 答题公式:词语+效果+情形+情感答题模式:?&&?一词,生动形象(传神/贴切)地描绘出(刻画出)@@@@@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画面欣赏,如:诗人以泉流之动态衬山村的静态,以泉流之声响衬山村之宁静。?明月松间照?写静态远景,可以是明月初升,透过松林看到斑驳圆月,月亮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也可以是皓月高悬,月光倾泻,树影斑驳,风影移动,姗姗可爱。?清泉石上流?,写动态近景,喑含水声,雨后山泉微涨,?石上流?明其线,水线声亦轻,山村中万籁俱寂,惟闻水声潺潺。答题公式:翻译+扩写+联想这类题的拟题方式:(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

南宋诗词作品精选

目录 登池州翠微亭诗--------------------------------------------------------------------------------------------------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岳飞示儿-------------------------------------------------------------------------------------------------------------------陆游书愤-------------------------------------------------------------------------------------------------------------------陆游秋波媚---------------------------------------------------------------------------------------------------------------陆游病起书怀------------------------------------------------------------------------------------------------------------陆游游山西村------------------------------------------------------------------------------------------------------------陆游金错刀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卜算子·咏梅------------------------------------------------------------------------------------------------------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沈园二首·其一--------------------------------------------------------------------------------------------------陆游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范成大小池---------------------------------------------------------------------------------------------------------------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春日-------------------------------------------------------------------------------------------------------------------朱熹观书有感------------------------------------------------------------------------------------------------------------朱熹

宋词鉴赏复习题

高二语文必修四期中宋词鉴赏复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4分)(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三苏父子、曾巩、一同被称为“唐宋八大家”。(1分) (2)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的艺术效果。(3分) (3)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3分)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2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辛弃疾__词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__开创的。(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辛词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2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 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文艺佳作品鉴 2014-12-21 16:26 :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鉴赏指导 当我们走近“别具一家”的李清照时,你会因一位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而黯然神伤,你还因词人独处家中的孤独凄凉、百无聊赖、相思憔悴而同情掬泪;而当我们走近民族英雄岳飞时,你会被其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而震撼,又会被其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而感喟。读陆游的《咏梅》,不只明白以梅自喻,托物言志,更了解作品层层深入、张本高洁的手法。读姜夔的《扬州慢》,不只明白作品以虚实结合的写法,展示了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予的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更了解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如果说,《扬州慢》是姜夔面对昔盛今衰的一声浩叹,那么《鬲溪梅令》则是情感世界的几分无奈。徜徉在这一专题里,我们会因些许意象而怦然心动,或由“雨疏风骤”而生愁,或由黄花清瘦而发凉;或因“怒发冲冠”共鸣顿生,或因“只有香如故”赞许陡出;或明白“难赋深情”的缘由,或清楚翠禽啼春之凄然。自然,我们漫游于由这些词篇构成的江河中,还不得不为巧妙用典的氛围所惊叹、佩服与陶醉。 如梦令李清照 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其住所为“易安堂”,故自封为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与济南历城人合称“济南二安”。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其住所为“易安堂”,故自封为易安居士。纵观她一生创作的诗与词,可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两个时期。“靖康之变”以前,李清照的诗词主要的是对美好事物、自由生活的向往、;“靖康之变”以后,除了书写个人身世之感外,还加进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诸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尚气节。比较李清照一生的诗、词.其词主要表现了一种“柔”情,在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其诗则表现为一种“豪”气,在上已冲破个人的狭小圈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说。在思想上她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对问题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既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也敢于直言,不说违心的话。在文学上,清照有自己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是西园怀人之作,也是一首伤春之作。陈洵《海绡说词》谓此乃思去妾之词。西园在吴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吴文英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文学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听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像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瘐信有《瘗花铭》,此借用之,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三

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阕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不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结句双鸳不到,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