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初探——以苏州为例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初探——以苏州为例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初探——以苏州为例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初探——以苏州为例

多重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初探

——以苏州为例

邓东杨滔范嗣斌

摘要:采用何种方式去优化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研究、以及一些方法;然后采用空间句法的方法,研究苏州案例,试图发掘多重尺度的空间机制,可运用于空间结构的建模、仿真和优化。这对于优化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空间结构、优化、可持续的城市化、空间句法、苏州

1、引子

我国城镇化率已到达了53.7% [1],不过近年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例如,从2000年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3.41%,城镇人口仅增长45.12%,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达1.85,均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阈值1.12”[2]。这一土地利用低效现象还伴随着众多城镇的交通拥堵、雾霾频繁、水资源恶化等现象。一般而言,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与城市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从理论而言,选择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这些城市现象。

最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等政策方针[3];国土部门也提出“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扩大的,要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等通知[4]。这也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限制城市边界的前提下,通过选择、评估并优化空间结构来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从而实现精细化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由于城市在区域中彼此联系,又涵括各种层面的片区、邻里和社区,多重尺度的互动是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2、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考

2.1 形态和功能的交织

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常常会从两个方面理解:1)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的分布及其内在关联或动力机制,例如美国芝加哥学派Burgess等[5]根据用地、人口、经济状况等总结的城市同心圆模式;2)城镇空间形态本身及其演变生成机制,例如Lynch研究的空间结构不仅仅指街道本身的形态构成,而且也常常包含了人们认知、生活方式等其他维度[6]。前者更注重其功能性,简称为空间功能结构;后者关注其几何构成和环境行为方面,简称为空间形态结构。不过,这两方面的理解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往往相互交织,且在历史各个时期,各有侧重。

一方面,西方规划理论界从1950年代末,开始从基于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逐步转向偏社会经济形态和内在机制的空间规划,着重探索形成空间结构的社会经济机制[7-8]。其本质在于经历二战大规模建设之后,西方的物质建设量急剧降低,需解决更为急迫的社会经济问题。然而,20世纪末受到能源危机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更多的学者开始深入研究空间形态结构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

Newman和Kenworthy基于全球32个城市的分析[9],认为高密度的空间形态有助于减少机动车出行,从而呼吁更紧凑、更单一中心的城镇形态,虽然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质疑。Mike Jenks和Rod Burge则分析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和城市形态,提出了紧凑城市的概念[10],并认为多中心、高密度、高强度等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Castells网络流动的概念[11],Peter Hall和Kathy Pain等(2006)研究了欧洲的交通出行、经济、办公总部之间的交流等,提出了多中心的城镇群空间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形态[12]。Michael Batty 基于网络理论[13]、以及Jane Jacob对城市规划的批判性反思[14]等,认为城镇空间形态呈现出有组织的复杂性(Organised Complexity),并对应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15]。从理论而言,这些学者意识到空间功能结构与空间形态结构之间的鸿沟需要弥补,这是城镇精细化建设的本质需求。

另一方面,从事实践活动的规划师和设计师提出了不少规范性的理念(Normative Ideas),并应用到实践之中。198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规划建筑师反思了低密度的城市蔓延,并试图从高密度的欧洲传统城镇中寻找灵感。Léon Krier总结了欧洲传统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包括高密度、混合用地、多中心、多样性及可达性等,并运用于城镇建造之中,促进了城市村落(Urban Village)的建设[16]。英国政府也委托Richard Rogers研究城镇空间形态,从区域、城镇、分区和社区等不同尺度来阐述多中心的空间形态,以推动可持续发展[17]。最近,英国颁布的国家规划政策框架,其中重点强调了好的空间形态结构设计对于城镇化质量的影响[18]。

与之同时,美国出现了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TOD)或者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等及其各种分支,其本质也是重新审视物质空间形态结构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引导。在实践之中,这些新城市主义规划师继承了早期美国Clarence Perry邻里单位、英国Ebenezer Howard花园城市,以及Patrick Geddes的区域生态规划的理念,从各尺度上考虑中高密度的空间形态构成,也强调“交通网络”或“通道”的作用[19--21]。其中,Andrés Duany认为城市中物质形态的演变比用地性质的变化更加缓慢,为解决西方城市低效蔓延的问题,再次提出了基于形态而不是功能的规划分区制。这些实践促进形成了美国基于形态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政策(Form-based Codes)[22]。上述这些变化被认为是一种物质形态规划的螺旋式回归,因为在实践中,社会经济功能结构的实现与物质形态结构的建造彼此不可分离[15]。

此外,上述这些研究和实践都提到了从区域到社区的多重尺度变化,这对于优化空间结构有重要的意义。不过,这些成果要么偏向社会经济意义上宏观空间结构规划,要么偏向物质形态意义上微观空间结构设计,对于多尺度关联或相互影响,着墨不多。大部分实践活动还是依赖于个人经验判断,缺乏定量的评估和优化工具,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多重尺度的复杂性并未清晰地揭示出来,导致了决策过程之中缺乏科学性[15]。那么,如何采用定量技术去判读、并评估城市空间结构的多重尺度变化,从而优化之?

2.2空间句法中形态与功能在空间结构中一元论

在众多理论中,目前空间句法在国际上较为活跃。该理论和方法是由Bill Hillier等创立,延续了剑桥数理科研的传统,从空间营造活动的角度去解释建筑物、社区、城镇等不同尺度的空间形态及其社会经济活动[23]。其理论核心与老聃《道德经》的一段论述密切相关,即“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理论涵括三块基石:

第一块基石为,空间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静态背景,而是人们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目标的手段,并体现在具体的空间结构建构和体验之中[24]。人的活动与空间形态本身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直线对应于行走,而凸形对应于聚集或聊天等。

第二块基石为,空间结构不仅需要从鸟瞰的角度去观看和体验,而且需要从人瞰的角度去体会和理解[24-25]。从鸟瞰的角度,看到的是远离空间场所的几何图案特征,这是对图案“完形”的思考,与人们在空间中行走和使用时所认知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常常有较大的差异;

从人瞰的角度,看到的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局部场所构成,而连续性行走所获得的感知则体现了对日常空间的整体性感受。从鸟瞰的角度,可纵览大局,不过容易忽视了日常的空间认知;从人瞰的角度,可获得局部的感知,而容易缺乏对整体图形的认知。因此,空间句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优化空间认知,实现基于日常生活的“完型”[24]。

第三块基石为,局部空间(如街道)的区位价值取决于该空间与其他所有空间之间联系,而非该空间本身的局部特征[24-27]。例如,主路和支路不同的区位体现在它们与城市中其他道路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导致更多的人更容易选择使用主路。因此,空间句法重点关注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评判空间区位价值的重要依据。

基于上述三点,空间句法度量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从而辨析其互动联系,探索优化策略。虽然该方法在欧美国家得到较多应用,然而在国内并未深入地应用。因此,本文的下半部将重点以苏州为例,来探讨该方法在国内的应用。

3. 苏州案例研究

3.1问题和方法

研究问题包括:在长三角的背景下,苏州现状的空间结构是怎么样的、有何潜力、又有何不足之处?其空间布局又与其周边的城镇有何关系?其周边的空间发展又会将如何影响苏州本身的发展?该研究分析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分析,并未设置城镇、道路、街道、空间节点的等级,也未限定城镇和乡村的行政边界,而是本着城乡一体化、打破行政边界的观点,着重分析整个长三角、市域、或中心城区之间的关系,剖析其多尺度的空间战略关系,从而探索其空间结构特征以及优化策略。

主要采用了空间句法的两个常用变量:可达性和穿行性[28]。可达性被定义为到达某个目标空间的最短距离,度量人们到达那个目标空间的难易程度;而穿行性则被定义为穿过某个目标空间的最短路径的频率,度量人们穿越那个目标空间的概率。这两个变量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到达性的和穿越性的。

该研究包括三层分析范围:长三角区域、市域、中心城区;而对于每层分析范围,则又包括不同尺度的分析。例如:长三角区域的分析包括区域尺度(100公里以上)、市域尺度(60公里)、以及市区尺度(30公里)(图一);中心城区的分析中包括市区(30公里)、片区(10公里)、邻里(3公里)、社区(1公里)等四种尺度。对于某个尺度(如30公里)的分析,计算每条街道到那个特定距离(如30公里)内的其他所有街道的关系,并将此关系值赋予那条街道,从而模拟那个特定距离尺度下的空间结构特征。下文将就区域、市域、

中心城区三层范围下的苏州空间结构研究结果分别加以阐述。

图一、实际距离表明的尺度概念

3.2长三角区域范围中的苏州空间结构

3.2.1 现象、潜力和挑战

首先,长三角区域网络化过程中苏州“放射+环”的雏形。根据100公里以上(即区域尺度)穿行性的分析(图二),长三角空间网络一体化的趋势明显。沪宁通道比沪杭通道更强,前者还与沿江通道(+常合通道)相互交织,形成了拉长的“8”字;从100公里到200公里,南北向通道(即南通—苏州—嘉兴)明显得以强化,甚至可视为“大上海区域”的西环;沪宁通道和南北向通道在苏州交汇,可视为苏州在区域的“放射轴”;而在200公里,杭州、嘉兴、上海青浦、太仓、张家港、常州、太湖西侧等构成了一个空间“大环”,而苏州中心城区恰好位于其中心。这表明了苏州在区域上形成了“放射+环”的雏形,不过显然不如上海的“放射+环”结构那么完整。这也说明在该区域层面上,苏州是其潜在的空间中心之一。

图二、区域尺度的空间结构分析(红色:穿行性高;蓝色:穿行性低)

其次,三条东西向通道在苏州的不同空间表征。多尺度模拟中,出现了沪宁、沿江、沪湖通道,因为在多个分析半径的图示中,大量红橙色的线出现在这些沿线上。它们是穿过苏州市域的东西向通道。从区域、市域和城镇尺度来看,沪宁通道的连通度、整合度以及穿行性都较好,说明了不同尺度的交通流(或人货流)汇集于此通道。不过,在整个区域层面上,仅有此通道在各种尺度上表现优良,结合铁路线也聚集于此通道的事实,从另一面说明了该通道的交通压力较大。此外,在50公里(市域尺度,图三),该通道主要表现苏锡常形成了带型的组团,而它并未延绵到上海,而大致在昆山和太仓处形成了该组团的“边界”;该组团的空间战略中心偏向无锡。这表明在市域尺度下,无锡的空间区位优势更大,为苏州带来了挑战。

沿江通道在区域和市域尺度上的连通度、整合度以及穿行性都较好,然而在城镇尺度(30公里左右,图三)上连通度较弱。这说明了沿江通道承担了更多跨区域的空间交流,而苏州恰好位于其重要节点上,其发展机遇较大;不过其沿线的城镇和工业区与该通道局部空间关系不佳,未能最大限度地截流并利用该通道所带的各种“流”,如物质流、经济流、人气等。

沪湖通道仅在区域尺度上具备较好的连通度、整合度以及穿行性,然而在市域和城镇尺度上连通度都较弱。这说明该通道只是服务于区域性长途交通的通道,对于沿途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大。

50km 30km

图三、市域和城镇尺度的空间结构分析(红色:穿行性高;蓝色:穿行性低)

再次,南北通道较弱,却具备改变苏州区域价值的潜力。相对于沪宁通道和沿江通道,南北通道则不明显,即与南通和嘉兴方向的空间联系较弱;苏州旧城以北的地区空间网络发育较为成熟,而苏州旧城以南、嘉兴以北、上海以西的三角地区还未形成网络化的趋势。这说明苏州市域中南北空间发展不均衡,且联系较弱;不过,从另个角度也说明了苏州市域南部(包括吴江地区)具备较大的空间发展潜力。此外,区域性的南北空间通道过于集中在苏州古城,加剧其交通拥堵。因此,进一步开拓南北通道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现有苏州的空间战略地位,而且有助于为保护苏州古城创造更好的空间条件。

最后,苏州市域松散的多中心空间模式。在30公里(即城镇尺度,图三),无锡、常熟、南京、嘉兴、杭州等市域基本上都呈现单中心格局,而苏州市域则出现了明显的多中心模式(如图中黑三角所示),包括苏州中心城区、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且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张家港与无锡关系较为密切,而昆山和太仓与上海的关系较为密切。

此外,虽然上海也是多中心的模式,其不同中心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彼此交织,形成了更为密集的空间网络。这与苏州松散的多中心格局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不过,这种松散的多中心格局也许是一种空间结构选择。

3.2.2 优化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到四点空间优化策略(图四):首先,沪宁通道空间压力宜分散,优化其沿途空间品质,重点围绕铁路站点进一步优化功能和空间格局。其次,沿江通道宜强化其城镇尺度连通性,重点优化城镇和工业园与该通道的局部空间联系。再次,沪湖通道宜强化其市域和城镇尺度连通性,优化其与沿途城镇和乡村的空间联系较为重要。最后,宜开绕开苏州古城,辟新的南北向通道,强化南通-苏州-杭州/宁波的空间联系,并可穿过苏州中心城区的高新区、园区、或昆山,以此带动吴江地区的战略发展,进一步完善苏州多中心的格局。

图四、多尺度分析(左)和优化策略(右)

3.3苏州市域的空间结构

3.3.1现象、潜力和挑战

首先,非匀质集约发展与空间结构“各自为政”之间的矛盾。根据道路密度分析,苏州中心城区、常熟市、张家港市和昆山市的开发强度较高,并未大面积地低密度且均质地蔓延,呈现出较好的非匀质集约模式。与区域范围中分析类似,大体形成了三组团(图五):

苏州中心城区;常熟-张家;昆山-太仓;不过市域范围的分析更明确地表明,苏州工业园区并未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反而构成苏州中心城区和“昆山-太仓”组团的分界区。

图五、市域路网密度分析(左,红:密度高;蓝:密度低)和穿行性比较(右)

然而,与威尼斯、大伦敦、大东京和芝加哥市域的比较(图五),苏州市域尺度的穿行性均值最低,这暗示各个高密度开发的组团在市域层面上联系较弱,形成了空间结构上“各自为政”的模式。也许这与苏州市域的水网有关,然而威尼斯的水网也较为发达,因此苏州市域尺度上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还有提升空间。

此外,相对于其他工业开发区,常熟市东侧乡郊地区的开发区道路密度较高,甚至高于太仓、昆山、以及园区的道路密度,然而其空间可达性和穿行性都相对较低。这也说明了高密度未必代表空间结构优化,因为好的空间结构本质上是局部与整体、当地与周边之间优良平衡的建构关系,而非简单的高密度聚集。

图六、市域整体空间可达性(左)和穿行性(右)(红:数值高;蓝:数值低)

其次,市域范围内苏州中心城区中心的空间压力过大。根据整体空间可达性分析(图

六左),苏州中心城区中心仍然是全市域中可达性最高的地区,且通往张家港、常熟、昆山、吴江的主要通道都向中心城区中心汇集,缺少上述各地区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即环状结构较弱,这必然加大了市中心区的空间压力;根据空间穿行性分析(图六右),南北走向的穿越性通道(苏虞张公路和苏嘉杭高速)都聚集在苏州市中心区,主要依靠沪宁高速相通,同时外环在空间上并未完全起到疏解穿越性交通的作用,在西南和东南都形成了空间断点,这也加大了苏州市中心穿越性交通的压力。此外,市中心这种空间过度聚集的效应也与市中心老城保护和疏解人口的策略有一定矛盾。

图七、市域尺度的可达性(左1)、城镇尺度的穿行性模式(左2)、片区尺度的可达性(右2)、片区尺度的穿行性模式(右1)(红:数值高;蓝:数值低)

再次,不完整的的多中心空间网络。虽然苏州市域形成了松散的多中心模式,然而其空间网络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市域尺度上(图七左1),除了苏州中心城区、常熟和张家港之间联系较为密切,昆山和太仓游离在整个市域空间结构之外;城镇尺度上(图七左2),昆山和太仓城区仍然构成了“孤立”组团,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构成了苏州老城区与昆山之间的空间“断裂带”,即园区未实现其城市次中心的目标;常熟虽然道路网络密度较高,然而对比其他地区,其空间的中心性并不强(图七);吴江只是在片区尺度上才具备中心性(图七右),基本上未形成网络结构。

3.3.2优化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苏州市域空间结构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继续强化古城区的中心地位,延续放射状的空间模式(图八左);还是完善其他各个中心至今的联系,打造多中心的空间模式?本研究建议需要选择后一种模式,采用强化其他中心和通道的方式,去缓解苏州古城区的压力,其优化空间结构的策略包括如下几点(图八右):

图八、多尺度综合分析模式(左)(红:数值高;蓝:数值低)和优化策略图示(右)

首先,改善沿江通道,以强化横行联系。沿江通道的潜力在于进一步提升港口产业带、强化与上海的对接、建构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之间更紧密的横向联系,从而缓解穿过中心城区的沪宁通道的压力。

其次,优化常熟东部水乡地区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常熟东部的道路网密度较大,而其可达性和穿行性都较低,影响了沿江通道发展的潜力。优化该地区与周边的连通程度,有助于改善其工业布局。

再次,提升昆山与吴江地区的联系,建构新的南北通道。结合吴江地区东部旅游产业的提升,可完善昆山江浦路或东城大道与吴江的联系,形成新的南北通道,从而在市域层面上使得南北方向的空间通道向东转移,并考虑远期与宁波湾的战略关系。

最后,完善吴江的水网和绿网结构,保护其特色格局。吴江地区暂时还未形成完整的空间网络体系,反而是其机遇,然而其空间结构的建造,需要结合水网和绿网的完善,而非像过去的开发一样去破坏其特色格局。因此空间网络的建设与绿蓝网保护需并重,走出绿色开发的道路。

3.4苏州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

3.4.1现象、潜力和挑战

首先,姑苏区(包含古城)的中心性过强,带来了过度的空间压力。中心城区的分析进一步显示:在中心城区、片区和邻里尺度上,姑苏区的穿行性和可达性远远高于其他各区的(图九),这说明了姑苏区一枝独大,是联系其他各区的空间重心,其空间中心性过于显著,容易不堪重负。不过,从社区尺度上来看,姑苏区边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连接性都较弱(断头路或“丁”字路较多),且只有干将路和人民路作为最主要的穿越性空间,反而缓解了其空间压力,事实上“保护”了古城区。因此,一旦姑苏区与周边各区的联通性得以较大幅度

的提升,其空间压力会变得无法承担,也许会带来对古城的破坏性开发。

图九、中心城区各区不同尺度的穿行性和可达性

其次,园区的空间区位较好,然其空间布局过于隔绝。园区空间整合程度不低,甚至在中心城区和片区尺度上还处于第二,仅次于姑苏区(图九),这说明了其空间区位较好。然而,在各种尺度下,其空间穿行性均值都为最低,且其穿行性最大值非常高。这说明了园区在各个层面上都较为封闭,只有少量几条道路作为其穿越性道路。因此,这折射了园区的封闭小区的建设理念,与姑苏区的街道模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再次,新区缺少中心城区级别的空间中心。新区的可达性均值并不高(图九),这表明其区位优势不大,这与其位于太湖边缘有一定关系;而其穿行性均值较高,这表明其内部空间的连通性较高;不过,其可达性和穿行性的最大值在各个尺度上都特别低,这表明该区缺少影响中心城区的空间中心。

从次,相城的空间区位也较好,而其布局也略显隔绝。相城的可达性虽然低于园区(除了姑苏区),然而其空间整合程度也较高(图九),这说明相城的空间区位也较好。不过,其穿行性均值略微显得不高(虽然比园区要高许多),且其穿行性最大值相对较高。这也说明了相城的空间结构也稍微有些隔绝,穿行通道也集中在少数几条道路之上。

然后,吴中和吴江的空间区位相对较差,不过都具备较高的空间穿行潜力。在各尺度上,吴中和吴江的可达性均值较低,而其最大值则较高,这说明了这两片地区的空间结构整

合程度不高,却具备一些可达性较高的中心,例如社区或村落中心;吴中和吴江的穿行性均值和最大值都较高,这表明它们都还位于穿越型通道上,且内部空间结构也相对“四通八达”,因此具有一定的潜力滞留住穿越性的人气和物流,成为地区性的活力中心。

最后,相城、园区、吴中、吴江以及新区存在一些空间上的“断裂带”,即这些地区中局部的可达性或穿越性急剧降低的地带。穿越型的“断裂带”包括相城的高铁新城所在的地带、园区星华街南段两侧的地带、以及吴中和吴江在迎春南路和中山北路一线的地带;而可达型的“断裂带”包括吴中的木渎镇、以及新区的竹园路和塔园路一带。通过对于这些“断裂带”的完善,可激活这些地段或其周边的活力,有助于形成片区级中心。

3.4.2优化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了苏州在中心城区范围也是形成了以姑苏区(古城区为主)为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其优化策略包括如下几点:首先,激发园区和新区的空间潜力,引导形成姑苏区东西两侧的中心城区级中心。其次,优化围绕姑苏区的其他五个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中环”,并激发各自的活力中心。该“中环”的概念(图十)并不是环形的快速干道,而是在其他五个区彼此之间的边界上改善其连通,形成五个区之间疏密有致的环形带,包括主要路径周边的道路网和各等级中心,且不是匀质蔓延的。再次,在姑苏区外围的各区引导建构片区级中心。最后,在社区层面上改善姑苏区边界上的空间构成,结合水系重塑,形成局部的蓝色活力中心。

图十、?中环?概念示意图

4.小结

综上所述,苏州在多重尺度上存在空间网络化现象,包括中心化、连通、区划等之间的多尺度互动。采用实证性态度,发掘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尺度规律,从而优化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这将会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集约化提供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14.2.24.

[2] 梁倩. 城镇化依赖土地增量扩张难以为继[N].经济参考报,2013.12.26.

[3]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简称公报))[N].人民日报,2013.12.14.

[4] 国土资.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R].国土资发[2014]18号,2014.

[5] Burgess, E. & Bogue, D. J.(eds.) Urban Sociology[M].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67.

[6] Lynch,K. Good City Form [M]. The MIT Press, 1984.

[7] Cullingworth, J.B. & Nadin, V.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in Britain[M]. London and New York, 1994.

[8] Fainstein, S.. The City Builders: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New York and London,

1980-2000[M].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USA,2001.

[9] Newman, P.W.G. and Kenworthy, J.R. Cities and Automobile Dependence – An International Sourcebook[M]. Aldershot: Gower,1989.

[10] Jenks, M.,& Burge,R.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Form[M], Spon Press,2000.

[11] Castells, M.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 RegionalProcess[M]. New York: Wiley-Blackwell,1989.

[12] Hall, P., Pain, K.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M]. London:Earthscan,2006.

[13] Watts, D. J., and S. H. Strogatz.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 Nature ,1998,393(6684):440–442.

[14]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1.

[15] Batty,M.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M].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13.

[16] Neal, P., ed. Urban villages and the making of communities[M]. Spon Press, 2003.

[17] UTF (The Urban Task Force). Towards an Urban Renaissance: Mission Statement[M]. Routledge, 1999.

[18] DCLG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N].2012.

[19] Duany, A. Towns and Town-Making Principles[M]. Rizzoli,1991.

[20] Katz, P. 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 New York, 1994.

[21] Calthorpe,P. & Fulton, W.The Regional City[M]. Island Press,2001.

[22] Parolek, D. G., Parolek, K., and Crawford, P. C. Form based codes: A guide for planners, Urban Designers, Municipalities, and Developers[M]. John Wiley & Sons, 2008.

[23] Hillier, B., Leaman, A., Stansall, P., and Bedford, M. Space Syntax[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76,3 (2) 147 - 185.

[24] Hillier, B. and Hanson, J.,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5] Hillier, B. Centrality as a Process: Accounting for Attraction Inequalities in Deformed Grids[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1999,3-4, p. 107-127.

[26] Yang, T. and Hillier, B. The fuzzy boundary: the spatial definition of urban areas[C], In: the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2007, 091-16.

[27] Hillier, B. Spatial Sustainability in Cities: Organic Patterns and Sustainable Forms[C]. In: Koch, D. and Marcus, L. and Steen, J., (ed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k01.1-20.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Stockholm, Sweden, 2009.

[28] Hillier,B.,Turner,A.,Yang,T.,Park,H-T. Metric and topo-geometric properties of urban street networks: some convergencies, divergencies and new results[J]. The Journal of Space Syntax,2010, V(1) 2, 258-279.

作者简介:邓东,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滔,副研究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范嗣斌,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城市形象宣传语

城市形象宣传语城市形象宣传语265例 1、世间山水情,尽在古池州。 2、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 3、信阳豫风楚韵红色信阳 4、最具魅力城市----东莞 5、烟台人间仙境梦幻烟台 6、陕西咸阳市:中国金字塔之都--咸阳 7、名山大川,尽在池州。 8、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 9、大英山水自由天地---四川遂宁大英县 10、山水太行丰采新乡

11、美丽青城天堂草原---内蒙古 12、烟花水都诗画扬州 13、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14、浪漫之城中国珠海 15、宜昌市: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16、赏池州美景,享千载诗韵。 17、金华市:风水金华购物天堂 18、日照游山登五岳,赏海去日照 19、江北水城中国聊城 20、银川塞上明珠,中国银川 21、柳州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22、趵突神韵甲天下济南潇洒胜江南 23、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4、无锡:太湖明珠,中国无锡 25、重庆:山城雾都 26、汕头海风潮韵,世纪商都 27、顺江寻池州,问道九华山。 28、似是故里飘香入,古镇新城池州住。 29、千载诗人地,百世佛道场。 30、西域古镇,人文新市;沙漠绿洲,世外桃源---新疆哈密畅游海南回归自然---海南 31、洛阳世界遗产九朝古都(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32、古越胜地,诗韵水城。

33、哈尔滨:冷酷冰城哈尔滨 34、才子之乡-临川王安石曾巩汤显祖还有N代宰相麻鸡之乡-崇仁盛产麻鸡 35、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36、寻睨客家文化,问道南溪土楼。 37、人文安徽,魅力池州! 38、珠海市:浪漫之都,中国珠海 39、安徽惊作撇,池州万年名! 40、承德市:游承德,皇帝的选择 41、百岛之市--珠海 42、光明之城--泉州

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特征

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特征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被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活动类型,本文探讨了三种活动类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主要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分别针对各种行为特征提出了对应的空间设计要求,认为这些要点是具有活力的、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词】城市公共空间;步行;逗留;打招呼闲聊;休闲运动 前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决定着当代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创造具有活力的、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而要设计好城市公共空间,必须首先对其空间中的人的活动、行为特征有全面准确的分析。 1 空间与活动 1.1 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 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interiorspace);另一种是由建筑物的外壳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openspace),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室内空间和开敞空间承载了市民几乎所有的活动,而其中市民的户外活动主要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户外活动)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人类因为生存而必须的活动,基本上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例如上班、上学、购物等,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基本上属于本类。选择性活动是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的活动,与户外环境品质、人的心情好坏都有密切关系,例如散步、晒太阳、游园等,大部分户外的休闲娱乐消遣活动都属于本类。社交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如打招呼、聊天、聚会等都是社交性活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必要性、选择性、社交性活动交汇发生,后两种活动对公共空间环境的要求较高。 2 行为与场所 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的行为特征根据三种活动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步行:包括目的性明确的步行(必要性活动)和休闲性的散步(选择性活动);

基于存量空间优化提升的规划策略探索_司美林

基于存量空间优化提升的规划策略探索 司美林旷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大规模扩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积极盘活和充分利用存量空间,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高用地的集约化水平,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存量空间大多存在建设密度高、环境条件差、利益主体多元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规划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北戴河整治提升规划》为例,以北戴河东部旅游休疗片区现状问题为导向,在当前时代背景和区域发展形势的引导下,结合片区发展实际,从功能提升、环境整治、“三旧”改造和交通优化四个方面深入探索了存量空间优化提升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存量空间,优化提升,规划策略,北戴河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大规模迅速扩张,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依靠土地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这意味着城市发展将从追求“量变”到注重“质变”,从而实现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转型发展,这也为规划师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存量规划”。所谓存量规划,是指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1在全国大多城市还在以增量扩张为主要发展模式时,北戴河已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开始探索存量空间的布局优化与品质提升,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背景及动因 2.1项目概况 北戴河区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是秦皇岛滨海地区空间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海滨度假区。红顶绿树,碧海金沙,北戴河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

《苏州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苏州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苏州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1对苏州经济状况的分析....................................11.1苏州经济增长状况的基本分析。。。。。。。。。 11.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角度,对苏州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11.3从产业结构发展特征,对苏州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 21.4从就业结构特征,对苏州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 21.5从工业内部结构,对苏州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 31.6城市化率及其发展特征................................31.7对苏州经济发展阶段的综合判定........................4二、苏州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4三、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评价和分析.........................5四、加快苏州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64.1转换发展思路,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64.2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74.3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84.4大胆改革创新,增强苏州经济发展活力 (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苏州通过引进外资,成功的将土地转变成资本。经济发展处于重要阶段,苏州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处理好这些问题,苏州经济发展将会站上更高的台阶。 [关键词]苏州;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经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研究及实例分析解读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研究及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研究 的重点是景观功能尺度和视觉尺度两个方面。并且通过实例调查分析,以景观要素的功能尺度为基础,探讨视觉审美尺度、心里尺度对景观空间尺度的控制。对景观竖向尺度的视觉因素量化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 The research of Landscape scale in city residential district Yu Tao,Zhou Lu-wei (Shando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for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analysis of landscape space Study of respectively by function scale and visual perception scale.And by an example i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unctions of landscape factors, visual basic criteria for aesthetic scale, was expressed for that space in the control. the landscape on the scale of visual elements to quantify control research. 【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Landscape,Spatial scale 1. 概述 1.1 空间尺度的概念。 “空间”一词对人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人们总是在不断的重复它。但是,真的要对空间进行系统的研究就会发现他又十分的陌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空间的多义性引起的。《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空间”的:“在哲学上,与时 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只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不再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空间和时间是相互联系的。” [1]可见“空间”的概念不仅是指物质的围合或 占领,同时它也是一个哲学概念。“空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大多数对它的描 述是根据人得一种感受和体验,逐渐形成一种“空间经验”。这种感受和体验主要由三种:一是指“空间”的位置、地方、处所;二是将空间的“空”的属性当 作一种状态;三是对“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也就是它的长、宽、高的感受和体验。在某种意义上第三种“空间经验”所描述的就是空间的尺度。 1.2 空间尺度的特性。

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做强中心城区提升核心竞争力——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报告 苏州市区作为苏州的中心城区,代表着苏州的城市形象,是苏州文化的“魂”和“根”,也是苏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所在。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战略目标,要求在新一轮发展中,使中心城区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地。如何谋划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心城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 准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心城区首位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城市首位度”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1939年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 (M.Jefferson)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概括,他把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称“首位城市”(Primate City),并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一般认为,合理比值是2∶1,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度,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此后有的专家学者将城市首位度逐步从最初就国家范围、以人口规模比较为主,引入区域发展领域、以经济总量比较为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深层次考量,更加集中反映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现其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中心城区首位度问题,其核心是研究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说到底是中心城区在市域中辐射带动其他城镇群的能力问题。 二、苏州中心城区首位度剖析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空间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推进城市化与提高城市化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有效消除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约束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苏州中心城区的发展和首位度的提高是伴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而逐步演化、推进的。 (一)中心城区首位度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及城市化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心城区的发展也随之提速。苏州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乡镇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启动阶段(1978年~1990年)、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扩容为标志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阶段(1991年~2000年)、以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城市群初步形成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及全市加快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都伴随着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相应提升。审视统计数据(见表一)可以看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张,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26.6平方公里拓展至2008年的317.72平方公里,扩张了近11倍;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扩大,由于人口流动政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 内容摘要:在城市空间配置的变迁过程中,优良的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进而提出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与意义。 关键字: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优化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一般从密度、布局、城市形态三个方面表现。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为:第一,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形成各种均质区;第二,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构成城市各级中心;第三,围绕各级中心各种职能有规律的排列;第四,内涵调整与外延扩展交互作用。 二、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一)、聚集效应与城市的关系 聚集效应决定着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本质上是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由聚集经济所形成的吸引力与聚集不经济所引起的排斥力。它不仅从整体上影响并决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微观上影响企业与居民的选址决策,它们的相互作用就促使城市地域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分化。聚集效应还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聚集的规模。 (二)、地租与城市空间结构化的关系 地租与聚集效应密切相关。聚集效应是地租的资本化;地租的竞争过程使得聚集效应均等化合聚集数量最大化,地租成为调节城市空间结构的杠杆,地租与聚集效应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一对平衡力。 三、城市经济运行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城市聚集效应的形成、演化与作用过程,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变动属于同一个过程,这种演化一般通过四个过程交互作用而成,使得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的特征。 (二)、技术进步是影响城市聚集最为直接的因素,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以及创造新的城市形态的活跃因素。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

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 1)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_田燕

□ 田 燕,苏文龙,张力文,张一恒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资源型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产业亟待转型、城市空 间格局分散和发展用地不足等系列问题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加强了对城市空间优化和未 来发展策略的研究。研究在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类型、现状特点、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黄石为例,详 细分析其城市发展阶段及其空间演变特征,并从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更新和生态格局构建3个方面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优化 的策略,以期为黄石在城市转型期的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形态;空间演变;优化策略;黄石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9-0088-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Spatial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source Cities/Tian Y an, Su Wenlong, Zhang Liwen, Zhang Yihe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and demand-supply structure has changed.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ragmented urban space, and insufficient land have restricted resource cities development. These cities have conducted urban spa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udies. The paper takes Huangshi c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resource cities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evolu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aises spatial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new district construction, old district renovation, and ecological layout cre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uangshi city in transition. [Key words] Resource cities, Urban morphology, Spatial evolution, Improvement strategy, Huangshi 0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伴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及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产业亟待转型、城市空间格局分散和发展用地不足等系列问题,为了科学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加强对城市空间优化和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矿冶文明之都”—湖北黄石因矿而兴,拥有近三千年的工业历史,人们早在西周时期已开始在铜绿山采掘铜矿,后又依托丰富的矿山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矿冶文化[1]。伴随着“以矿建厂、以厂建镇、联镇成市”的产业发展历程,黄石逐渐形成了“矿—厂—镇—市”的城市空间发展脉络。 2013年,黄石作为衰退型城市首次被纳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黄石成为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同时,后资源时代的黄石是武汉“1+8”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其资源型产业遭遇发展瓶颈,而其独特的工矿文明又急需彰显,旅游产业亟待开发,城市空间格局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资源型城市黄石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及其空间格局优化策略进行探 索,是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8427)、湖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13BDF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IV-038) 田 燕,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 苏文龙,张力文,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一恒,助理规划师,现任职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 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这些重要的。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

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 左右即可。 2.门宽: 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

优化空间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

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在国际贸易改革试点和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的背景,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面临转型升级,围绕“百万人口国际性商贸城市”的目标定位,迫切需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我市城市品质。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我处工作实际就如何提升城市品质谈几点思路想法: 一、注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㈠引导我市从单核圈层蔓延向多中心组团发展 《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明确了我市的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即主城区、义南副城及义北副城。但通过多年的发展,由于行政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两副城内的各个镇还是各自发展,副城的发展停留在规划图上,无法具备相应的人口规模及城市产业经济职能,不能有效疏解中心城区的职能,造成主城区功能要素过于集中,产生了集聚但不经济的现象,同时交通拥堵、功能混杂等城市病凸显。 随着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建设,“摊大饼”式单核发展模式已不适合我市的发展,建议以义西南战略区为载体,加快新区建设,融合上溪、义亭及佛堂资源优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副城,实现我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副城与主城

区形成相对比较明显的城市区域职能分工,并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整体集聚优势,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同时副城的建设也能促进城市人口空间的重新分布,降低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吸纳主城区的污染企业外迁,避免中心城区工业和居住混杂状况,从而实现中心城区人居环境的改善。 ㈡优化老城结构,重塑老城中心的功能和形象 老城中心在城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她本身的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解构,正在逐渐失去她原有的中心魅力。面对产业升级和城市形象提升带来的各种压力,老中心区亟需注入新的物种空间形态与新的文化精神,来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具体思路如下: 1、控制城区用地的无序蔓延扩张,集约节约用地 通过副城建设,避免主城“摊大饼”单中心发展弊端,在城市主要干道轴线、重要节点及交通枢纽实现高强度开发,采用TOD开发模式有利于节约土地、增强主城区集聚功能,实现主城区土地高效利用。 2、加快主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目前我市主城区还存在一定比例的工业用地,建议采用“腾龙换鸟”、“退二进三”等工程,把工业产业从主城区迁移出去为商业、服务业等对区位条件要求较高同时也能支付高昂地租的产业腾出发展空间,逐步降低城市用地中工业、仓储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

摘要:关键词: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空间肌理、空间节点界面等问题的分析,以人为主体和标尺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尺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设计的方法。 空间形态肌理延续人性化 Abstract:This artice through annouceing to living space and texture of the ancient city ,node and space dimension,put forwards some humanity design methods of scale in city spatial form with the numan being standard. Key Words:Spatial form texture extension humanity ??1.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本适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环境已经支离破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也逐渐被大规模的商业开发所占据,大范围的区域专项功能化使城市丧失了原有的肌理和活力,冷漠的城市空间正在分解着传统城市脉络下生成的城市固定特质。近年来,逆城市化现象和中心区衰落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根本原因就是现代建筑与国际风格在追求城市功能效率的同时,忽视了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缺少了对人的关怀,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尺度的缺失。有的城市为了树立城市形象,无视地理气候条件,在市中心开辟大尺度的草坪和硬质广场;还有的城市为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地打造商业步行街,导致道路交通系统一度混乱。雅各布曾经指出城市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如何能够保持活力,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能够以适宜的尺度满足人们在物质、精神、心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需求,体现出设计者对使用者的人性关怀,同时体现出空间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 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时,广场、绿地、院落、街道等细部都蕴含着人性的尺度。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当把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 标准,把人的行为特征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探索空间层次与要素之间的组成比例关系,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阐述的“人是符号的动物”,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网上的动物”,两者都揭示了人的本质。 心理标尺 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有要求界定自身活动空间范围的本能,个人在家庭内的私人活动及在社会群体的公共活动都发生在与其心理界定相对应的物质空间之中,这就是心理上的领域感。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通过空间划分来界定具体空间的领域感,这要求人们积极发挥空间构成元素的作用,不是将它们堆砌在空间之中,而是注重自然元素在城市中的空间关系,把握住空间的层次性和空间的可识别性,使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时能保持自身的私密性和领域感,使空间中的活动丰富多彩。以商业步行街系统为例,只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们坐下来,才能使行人消除疲劳,并有较长时间的停留。如果坐下来的条件少而差,人们就会侧目而过。这不仅意味着在公共场合的逗留十分短暂,而且还会扼杀掉许多有魅力和有价值的户外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座椅布局与设计是公共活动空间富有吸引力的前提。从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在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的要少一些,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后背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和反应就容易得多。结合人的这种心理标尺,我们在设计座椅的过程中就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将座椅放在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的边缘,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划分出一个半私密的个人空间,以此激活人们的商业和休闲行为。 行为标尺 当前大尺度的城市开发使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失去亲和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大型项目都企图以功能和环境的完整将自身独立于整个 一、尺度标准的建立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 彭智谋PengZhimou王小凡WangXiaofan HumanismStudyinUrbanPublicSpace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沈阳的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取得飞跃发展。在原有单中心的模式下,如今面临城市转型的挑战。本文通过纵向的历史演化分析以及横向的经验总结,分析了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并分析其特点,结合沈阳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要求,提出来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 1 沈阳城市空间发展 沈阳城市空间的发展具有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最初的居民点演化为现代大都市。从历时性分析来看,以沈阳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为依据,沈阳城市空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奠基时期,创立时期,探索修正时期和提升转型时期。 1.2 奠基时期(1937年以前) 早在7200年多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肃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西汉设立侯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经过唐,金,元,明,清初的发展,沈阳始终是以军事为主要职能的边陲小镇。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初,沈阳的发展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都不及辽阳,在相当的时间里,沈阳的人口、经济没有太多发展[1]。 1.2 创立时期(1938——1953年) 帝国主义的入侵,致使沈阳的发展受到重大影响。先后有俄国,日本,英美等帝国主义在沈阳建立自己的据点,其中俄国和日本对沈阳的发展影响最大。俄国在沈阳建立了南满附属地,日本在接过管理南满的权利后继续加以扩建,英美等帝国主义便在南满附属地和方城之间建立商埠附属地,并通过大道与个据点相接,军阀为维护自身利益,也极力进行城市扩建和修建铁路。但是,沈阳发展的整体格局还是以古代皇宫为中心,四面展开,呈各据点分裂发展的趋势,都沿交通线路发展。 到30年代末沈阳城市各板块基本形成,城市初具规模,各据点呈融合拼贴趋势。这为沈阳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发展奠定了基本骨架。 1.3探索——修正时期(1954——1995年) 为适应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市政府于1952年开始编制《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当时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到1956年完成。这可以看做沈阳现代城市发展的探索时期。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_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

深圳和苏州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戚晓曜 苏州和深圳,一个是长三角的经济重镇,一个是珠三角的龙头城市之一,两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其发展模式被国内众多城市所效仿。两地发展模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其特点,对两地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深圳学习苏州更具有针对性。 一、土地与人口比较 苏州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695平方公里1,现辖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虎丘区)7个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29.75万人,常住人口1047.12万2,总人口约1232.25万。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特区面积395.81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76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8.07万人,常住人口876.83万人,总人口约1400万。 二、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2008年,深圳生产总值7806.54亿元,高于苏州1105.5亿元。其他指标各有千秋,苏州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 1苏州下辖5个县市的建成区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e14892202.html,/b245430/d9*******.htm 2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e14892202.html,/health/article_info.asp?inf_id=9801

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高于深圳,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深圳。从投资、消费、出口角度看,两地均对出口有较强的依赖,比较而言,深圳的消费能力强,而苏州的投资能力强。苏州在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方面全方位领先深圳,生产总值增幅高于深圳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深圳6.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深圳6.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于深圳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高于深圳3.5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于深圳3.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深圳1.9个百分点。 表1:2008年深圳与苏州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三、经济效益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