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

第一章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重点问题

⏹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

⏹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系史料

第一节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1.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

⏹经世致用

⏹智识兴趣

⏹人类自我认识

2.历史理解的局限性与巨大潜能

⏹历史理解能够、并且只能够帮助历史的研习者们“更聪明地对待”现今

⏹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宜性是指什么

⏹历史研习仍然有它的伟大的功能和价值,因为历史是一种对先前已逝事物的有教养

的记忆,它能够通过澄清往昔和理解其部分含义来帮助我们思考当今和未来

3.宏观思考和理论化的重要性

⏹宏观思考是达到历史研究基本目的之终极的甚或主要手段

⏹微观探究的局限性

⏹宏观思考的根本特征

⏹理论对具体历史研究具有的启示、定焦、梳理、总结和升华功能

⏹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是社会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

4.理论化的基本种类和形式

⏹两大种类:对现成理论的连贯的运用;理论性的创造式宏观思考

⏹两种形式:理论棱角显山露水,概念模式晦涩生硬,“科学”模仿弊病丛生;隐含的

而非明示的,有机的而非教条的,倚重历史—哲理思考为特征的经典方法而非迷信和滥用社会科学

5.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

⏹当代史的概念

⏹当代史研究的重要意义:经世致用的基本目的;当代史由于其特殊的学术难度和身

处其境的知识优越性而大有学问

⏹当代史研究的天然缺陷和不利之处

第二节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

⏹科学方法的含义

⏹科学方法的弊端(赫德利·布尔、约翰·路易斯·加迪斯)

⏹别停留在牛顿那个时候,而要看看和学学现在的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方法

⏹“这不仅包括理论、观测和严格的计算,而且包括叙事、类比、矛盾、讽刺、直觉、

想象力,还有——并非最不重要——风格。”

第三节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1.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对历史的理解

⏹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始于修昔底德的历史论述

⏹现代政治思想和国际关系思想的肇始同样出自历史考察和历史理解(马基雅维利)

⏹国际关系的历史论述、思考和解释对国际关系理论思想有首要意义

⏹经典方法的含义

2.国际关系史的理论性思考

⏹理论的多方功能

⏹个案例解(大战略理论指引战略史考察的两个优秀范例):

⏹爱德华·勒特韦克:《罗马帝国的大战略》

⏹杰弗里·帕克:《腓力二世的大战略》

3.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独特的重大价值

⏹国关史研究很大程度上并非从属于世界或区域的政治史、政治经济史或社会发展史

研究,虽然它与这些历史研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国际政治作为历史之基本动因的固有的、独立的意义

⏹保罗·施罗德;兰克

4.广阔的视野、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

⏹含义

⏹历史学领域,19世纪法国史学界“政治学派”

⏹国际关系史学家,保罗·肯尼迪

⏹宏观史与微观史的区别,宏观史的特征

第四节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系史料

1.利奥波德·冯·兰克与现代历史学根本方法

⏹兰克的四大史学功绩,尤其是他开创了现代史学研究的首要科学方法——对史料的

批判性考证

⏹兰克史学的重要缺陷

2.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解

⏹未刊档案史料

⏹已刊档案史料

⏹官方史

⏹公开文件

⏹回忆录、书信集、已刊日记、当时报刊报道或评论等

⏹第二手资料(书籍和文章)

第二章现代国际权势斗争与现代国际体系演变

⏹重点问题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哈布斯堡帝国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

⏹ 1.路德维希·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

⏹兰克对现代国际体系常在机理和运动模式的首次揭示

⏹德约对16世纪开始往后近400年的国际体系机理和模式:欧陆均势与海外优势,欧

陆均势与侧翼大国

⏹本章颇大程度上依据德约的著作

⏹ 2.兰克对德约

⏹国际体系,是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代开始以来主要是趋于并最终形

成各自民族特质的现代国家)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国际体系的六个基本方面:国际体系的环境、界限、结构、规范以及体系组成单位

的政治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第二节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 1.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变动模式

⏹现代国际关系史以国际权势基本格局的变动为主题

⏹国际权势基本格局的变动呈现出一种最简明也最契合人类常识的模式:在全体系霸

权与权势完全分散这两端之间的往复运动,或者说彻底的秩序与彻底的自由之间的往复运动

⏹ 2.中世纪国际秩序

⏹中世纪国际秩序的根本特征

⏹中世纪国际秩序与现代国际构造的一项基本的共同特征,即保持政治分裂

⏹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点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的衰落而衰落,出现了民族主义的

最初流露

⏹ 3.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1)现代国际体系始于1494年: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国际体系是现代国际体系的某种雏形,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意大利城邦国际体系崩溃

现代国际体系始于1494年:1494年6月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缔结《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治体制

(2)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是现代国际体系初生时期里具有历史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新事态:

⏹法国、英国和西班牙三个现代性强国

⏹一个传统型半旧帝国哈布斯堡奥地利

(3)民族国家的历史创新:

⏹ 1.民族国家是加强国家凝聚力、动员和集中社会资源、提高政治效率的最好

手段

⏹ 2.民族国家最初的意识形态创新(君权神授、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学说等)第三节哈布斯堡帝国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 1.查理五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查理五世基本国策的三大主导思想

⏹查理五世对外政策着力点

⏹查理五世追逐霸权展示的关于帝国主义和现代国际体系的三项重大问题,其中帝国

过度伸展是哈布斯堡帝国相对落后的一大原因

⏹查理五世图谋终告失败:1559;1555

⏹ 2.腓力二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腓力二世的根本目的观念

⏹三大目标

⏹腓力二世相比查理五世的优势

⏹决定性的反霸力量:荷兰共和国;新教英国

⏹1598年,腓力二世驾崩,哈布斯堡两番称霸终告破灭

第四节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 1.从西班牙骤然衰落到法国开始勃兴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

⏹间歇期中的三十年战争,以及结束这场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从全球视野或

者德约“海洋原理”出发去看,缺乏头等重要性,就世界历史而言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间歇期中法国迅速走向使之强盛的“绝对专制主义”;经历了革命的克伦威尔治下的

英国准备成为世界强国,为此先行取得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两方面的最大优势

⏹ 2.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和霸权目标

⏹路易十四确立起对哈布斯堡帝国东西两支的绝对优势,欧洲均势已不复存在

⏹欧洲政治霸权根本对外欲望的基本来源:政治理念;国策构想;价值取向

⏹路易十四欧洲霸权图谋的三大目标

⏹ 3.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勃然兴起

⏹法国优势造就的一个空前庞大的海陆帝国的前景终于招致了英国为首的反法大联

盟,及西班牙继承战争;《乌德勒支和约》确认均势原则为欧洲国家处理欧洲事务的指导思想

⏹按照乔治·莫德尔斯基的理论,西班牙继承战争前后的英国开始了它的“世界领导者”

阶段

第五节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 1.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英俄美

(1)“洲级大国”是指规模近于大洲的巨型国家,或者如地缘政治思想大师麦金德在20世纪开始时所说,是“基于半个大陆的资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

(2)英国:业经确立,在此期间继续登上其世界优势第一轮巅峰

俄国:开始成为现代强国并适才加入现代国际体系

美国:这时期末尾诞生,以后逐步成为世界首强

⏹ 2.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和国际政治的变更

(1)法国大革命首先甚而主要源于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模式和形态

(2)大革命对于国际政治的变更:变更的起点、国际政治目标和手段的革命性转换(3)国际革命(马丁·怀特)

⏹ 3.导致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

(1)最一般道理

(2)国际政治角度看,三大机理:

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奋斗

海权对陆权的遏制

民族主义

⏹ 4.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力量格局结果

权势向欧洲两翼集聚,国际力量分布构造依此走向极化,甚至出现了我们时代超级大国的雏形

1)英国

2)俄国

关键词

德约兰克国际体系中世纪国际秩序

海洋原理大陆原理意大利战争

查理五世腓力二世三十年战争

路易十四反法大联盟法国革命

拿破仑帝国侧翼大国

⏹思考题

⏹ 1.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强盛是如何得益于她的地缘条件的?

⏹ 2.为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缺乏头等重要性?

⏹ 3.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如何的国际政治变更?

⏹ 4.民族国家的重要功能。

⏹ 5.现代国际体系经历的前三次大动荡就某些国家而言最后以近乎一致的结局结束,

原因是什么?试做较具体的阐述。

第三章 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

⏹重点问题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欧洲国际体系的急剧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国际权势结构的变更趋势

⏹现代大众政治的国际政治效应的萌发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世界政治影响

第一节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 1.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世界政治影响

⏹工业革命

⏹英国“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造就英国优势的克星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际政治成为真正全球性的

⏹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大渗透、大入侵和大征服

⏹列强中的后来者造成实力对比大变,意欲改变现状

⏹ 2.跨国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当代意识形态冲突的萌发

⏹王朝性、政治性或帝国性的“国际主义”

⏹18世纪为其经典时代的国际关系若干根本游戏规则,他们建立在所谓“贵

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基础上

⏹民族主义

⏹列强民族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第二节欧洲国际体系的急剧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 1.欧洲国际体系的扩展及其在19世纪的急剧加速

⏹“欧洲国际体系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出现”

⏹欧洲国际体系转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技术扩散

⏹欧洲国家海外殖民和商业扩张(两轮扩张)

⏹欧洲以外兴起现代强国,它们必然构造起自己的区域性现代国际体系

⏹ 2.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和现代帝国主义思想

⏹第三轮海外扩张的浪潮

⏹主要由经济和战略两大动力掀起

⏹文化心理动因

⏹撒哈拉以南、日本和美国在亚太

⏹现代帝国主义思想泛滥:

⏹经济帝国主义思想

⏹战略帝国主义思想

⏹生物学或种族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

⏹宗教或救世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

⏹民族归并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

⏹以上综合

⏹ 3.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真正全球性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除地理上囊括全世界外,就在于有了以非欧现代

强国为中心的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并且构成全球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体系

⏹日、俄、美三强及以其竞争为中心的东亚太平洋体系

⏹这两大区域国际体系与欧洲体系的关系,和全球国际体系真正形成

第三节国际权势结构的变更趋势

⏹ 1.英俄两国的显赫优势和多极格局的近乎倾覆

⏹大致均衡并且长期保持存在五强格局

⏹19世纪国际权势趋于极化:英、俄

⏹权势分布急剧变化,原有稳定不存在

⏹ 2.三大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

⏹德国:普奥普法战争

⏹美国:美国内战结束

⏹日本:明治维新

⏹ 3.传统强国的显著衰落

⏹奥地利

⏹法国

⏹英国

第四节现代大众政治的国际政治效应的萌发

⏹ 1.旧政治下的旧外交与现代大众政治的出现和流行

⏹经典外交,其实行者是一个有着跨国的共同行为标准和共同情趣风格的职业外交官

共同体,他们的基本准则是外交谈判(甚至连同外交承诺)必须始终机密,必须非常耐心(哪怕有时流于无所事事),必须完全依靠据称与普通人的情感冲动和浅薄无知截然相反的心理平静和专门知识。

⏹大众政治兴起的原因

⏹选民范围扩大导致国家政治运作方式的变化

⏹ 2.初生的公众舆论和利益集团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公众舆论:拿破仑、英国

⏹利益集团:殖民、经济和军事三类利益集团

⏹ 3.初生的大众政治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泛滥

⏹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联系

⏹现代大众政治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第五节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世界政治影响

⏹ 1.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在两个世纪里的基本停滞(19世纪中期以前约200年)

⏹各种物质条件限制

⏹保守的战略战术

⏹经典外交公式和竞争规范

⏹广泛存在的对新型武器的排斥心态

⏹ 2.战争规模的突飞猛进

⏹大众征兵制

⏹以战养战

⏹用于战争的经济资源迅猛增长

⏹战争目的的根本变化

⏹战略的变更

⏹ 3.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

⏹军队组织方式和陆战基本方法

⏹武器(以及军事运输)技术:武器机械化、工业化武器技术的新时代

⏹战略思想的改造

⏹ 4.海军武器的革新与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

⏹巨型战舰(主力舰)的建造以及自动推进鱼雷和潜艇的问世,舰炮尺寸、铁甲厚度

和舰船推进力

⏹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最重要最突出的是列强海军竞赛,集中表现为巨型战舰建造

狂潮

⏹世纪之交海军竞赛不断升级的内在机理

⏹ 5.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总体战的出现及其国际政治含义

⏹总体战

⏹目的总体性

⏹手段总体性

⏹总体战包含着一种最为灾难的可能性,即战争的规模变为总体的。19世纪孕育的这

一倾向,到20世纪两度成为现实,而且是决定世界政治及其演变的最重要的现实

第四章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

⏹重点问题

⏹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衰颓

⏹二十年危机:英法的虚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优势的确立

⏹苏联权势的形成和兴盛

第一节引言: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

⏹查理五世到威廉二世近400年里,欧洲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20世纪后半期

开始,取而代之的是东西两个侧翼大国:美、苏

⏹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最大必然性之一:

⏹人口

⏹经济技术

⏹自然资源

⏹地缘政治

⏹欧洲大均势机制

⏹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权势的兴盛,这经过一战和二十年危机的曲折而完成

⏹苏联权势的形成和兴盛,这从一战苏俄羸弱,继之以斯大林铁腕政治下苏联国力剧

增,经二战而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一等强国

⏹全球国际体系有了与世纪之交大为不同的新构成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衰颓

⏹ 1.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

⏹一战的根源

⏹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新兴强国之急剧崛起和国际力量结构之急剧变更

⏹而这又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变迁和欧洲内外重大的地

缘政治变动决定的,其中,德国国力的剧增最为关键

⏹核心成因

⏹威廉二世及其幕僚要用德国剧增了的国力弥补规模等级差距

⏹德奥同盟的形成与俾斯麦的外交大设计的最终失败

⏹俾斯麦体系的严重弱点

⏹俾斯麦下台,“世界政策”开始

⏹ 2.欧洲的外交堕落和政治病态与两极对抗的急剧升级

⏹两大集团之间的对抗升级过程:

⏹两次摩洛哥危机

⏹波黑问题危机

⏹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

⏹集团对立僵化及其对抗升级显示的“堕落”:

⏹外交的堕落:萨拉热窝事件以前的德国外交;萨拉热窝事件以后所有欧洲大

国的行为

⏹欧洲政治机体的病变:俄德;刻板狭隘的纯军事极化能主宰最重大的政治决

⏹欧洲社会心理的病变

⏹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的极严重后果

⏹生命和物质损毁

⏹精神和心理创伤

⏹国际格局严重失衡

⏹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权势的兴盛

⏹美国参战动力

⏹美国到协约国一边的军事意义

⏹威尔逊世界主义

第三节二十年危机:英法的虚脱

⏹ 1.国际联盟的虚幻

⏹威尔逊主义的国际集体安全的两项前提:

⏹“主观”要求

⏹各国是否会真正接受和履行集体安全义务

⏹“客观”要求

⏹总的力量格局是否适合集体安全的有效运行

⏹首先,除了英法两国和东欧某几个因德奥战败得以创建和恢复的国家外,其他国家

不是想德国及其后来的合作者那样怀有推翻现状的强烈动机,就是对现状持有这样

那样的抱怨以致多少模棱两可

⏹另外,德国战败但仍有超过英法及其国联合作者们的潜在战略优势,30年代,德日

意三国实有力量更是后者无可匹敌

⏹ 2.英法歧异与法国强硬预防政策的破产

⏹英国:

⏹自满自得的虚幻的安全感

⏹英国倾向于否定凡尔赛体系,并且逐渐损害之

⏹利益权衡和估计的浅薄,对法国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和真实性质的误解(国

际政治判断力严重退化)

⏹法国:怕德国东山再起,防御性的追求安全

⏹长久而频繁的欧陆国际冲突经历,尤其是普法战争和一战这两度可怕的体验

⏹深知自己内在羸弱

⏹一个大国可以在战败后不久勃然复兴

⏹领土肢解:美英拒绝

⏹资源榨取:条约中文字体现,但德百般拖延,英倾向于反对无情勒索

⏹谋求主要战胜国之间订立对德军事同盟:英美三心二意

⏹1922年鲁尔危机,普恩加莱下台,强硬防御政策破产

⏹ 3.英德协调和英国半面包容的祸患

⏹英德协调

⏹“半面”包容

⏹ 4.纳粹挑战面前法国的瘫痪和英国的绥靖

⏹1933,希特勒上台

⏹外交目标

⏹四个阶段

⏹法国的瘫痪:经济、政治、社会、战略

⏹英国的虚弱:经济、民族心理、大战略处境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优势的确立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在欧优势的确立

⏹罗斯福改变美国孤立主义,美国最终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慕尼黑协定

⏹法国陷落

⏹珍珠港事件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东亚太平洋优势的确立

⏹一战后,美日争斗

⏹华盛顿会议

⏹日本侵华战争

⏹珍珠港事件

⏹日本在美国与其盟国的打击下被彻底征服

第五节苏联权势的形成和兴盛

⏹ 1.国力极端羸弱情况下的苏俄对外政策

⏹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其羸弱达到极端

⏹十月革命后至少四个月时间里,苏俄推行“革命外交”:否定传统的国际法

⏹列宁的外交政策:审时度势、不惮妥协、逐步积累力量;利用西方国家间的矛盾

⏹ 2.斯大林与苏联国力的剧增

⏹斯大林掌权

⏹苏联国家目标:“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国家大战略:斯大林治国模式

⏹斯大林治国模式的功与过

⏹ 3.苏联的内在虚弱和斯大林的外交

⏹苏联的内在虚弱:农业、国防、工业、人员、创新精神和主动性

⏹最高国策:防止或避免对苏联的战争

⏹苏德亲近及其后果

⏹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苏联权势的兴盛

⏹希特勒攻苏

⏹苏联凭借宏伟国力取得卫国战争胜利

⏹苏德战争的主要结果

⏹苏联西部边界大幅度西移

⏹对东欧控制权的确立

⏹雅尔塔密约

⏹苏占区和朝鲜半岛

⏹地缘政治优势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和空军

⏹ 5.全球国际体系的新构成

⏹欧洲体系的消逝和美苏两极时期的来临

⏹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

⏹扩展和集中的双重效应

⏹改变了全球国际体系的地缘构造

第五章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

⏹重点问题:

⏹冷战的起源

⏹冷战对抗的历程

⏹冷战对抗的基本特征

⏹冷战的全球化:美苏在欧洲以外的全球竞争

⏹苏联的危机和瓦解与冷战的终结

第一节冷战的起源

⏹ 1.美苏关系史的基本性质与冷战的性质和历程

⏹美国和苏联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反的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方式

和思想文化的基本性质方面大相径庭,且始终彼此对立和相互谴责。

⏹既非战争亦非和平的对抗和竞争状态

⏹历程:

⏹战争结束后两年,迅速形成

⏹40年代末50年代初达到最高潮

⏹斯大林去世到60年代初,局部缓和,继而重新紧张

⏹古巴导弹危机后10余年,冷战缓和,欧洲外竞争有增无减

⏹70年代后期开始,再度紧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缓和,苏联迅速解体

⏹ 2.冷战起源的历史说明

⏹战争目的(或曰战后世界期望)方面的严重歧异

⏹战时对苏租借援助问题

⏹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 3.冷战起源的理论说明

⏹国际体系

⏹填补真空论(路德维希·德约)

⏹安全两难(约翰·赫兹)

⏹均势论

⏹国家层次

⏹美国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传统

第二节冷战对抗的历程

⏹ 1.美苏冷战格局的完全形成

⏹美苏冷战基本格局于1947至1949年间完全形成:

⏹马歇尔计划

⏹西德国家的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东欧的剧变

⏹ 2.冷战的最高潮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近三年是冷战的最高潮阶段:

⏹朝鲜战争

⏹麦卡锡主义

⏹清洗内部敌人、仇视美国运动和反南斯拉夫狂暴

⏹ 3.冷战最高潮过后的两大对抗浪峰

⏹第一次:

⏹两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次:

⏹勃列日涅夫入侵占领阿富汗

⏹ 4.冷战期间的缓和或局部缓和

⏹1953到1956年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

⏹核军备领域

⏹欧洲正常化

第三节冷战对抗的基本特征

⏹ 1.冷战对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含义

⏹美苏冷战对抗的四大基本特征

⏹海权对陆权的范式

⏹遏制战略:

⏹周线防御

⏹要点防御

⏹ 2.冷战对抗的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美苏冷战的真正特征:

⏹“长电报”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演变

⏹在苏联方面的意识形态色彩总的来说也许不如美国方面那么浓烈

⏹ 3.美苏军备竞赛

⏹核军备竞赛

⏹原因:国际层次;国家层次

⏹第一轮

⏹艾森豪威尔

⏹古巴导弹危机后,新一轮

⏹苏联入侵阿富汗、里根入主白宫

⏹ 4.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美苏关系构成了一个有其最低限度共同利益和共同准则的国际体系

⏹基于这个准则,美苏两国在冷战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游戏规则:

⏹危机处理

⏹防止各自盟友的冲突发展为他们两国的直接碰撞

⏹不冒犯对方至关紧要的势力范围

第四节冷战的全球化:美苏在欧洲以外的全球性竞争

⏹ 1.当地力量、全球战略和全球性竞争

⏹当地原因:

⏹不仅是由于美苏两国越来越广泛的介入欧洲以外,而且由于各种当地原因

⏹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造运动、老殖民帝国的瓦解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新独立国

家内部或它们相互间的民族、部族、宗教和领土冲突最为重要

⏹美苏欠发达世界的不同态度和政策

⏹苏联:赫鲁晓夫“前沿防卫战略”

⏹美国:迁就西欧殖民国家

⏹对待中立主义(不结盟)问题的不同

⏹ 2.美苏与东亚的革命和拉美的变更

⏹冷战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起源及其实质

⏹东亚地区革命,不符合美国接受标准;由共产党领导

⏹拉美革命几乎全由非共左派领导,至少一开始如此

⏹ 3.在中近东和非洲的美苏竞争

⏹起源和实质

⏹围绕埃及的争斗

⏹1967年中东战争

⏹阿拉伯政治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五节苏联的危机和瓦解与冷战的终结

⏹ 1.冷战与苏联的危机

⏹全球史意识

⏹较近的具体原因

⏹在欠发达世界广泛介入给苏联造成了弊大于利的结果

⏹军备竞赛难以承受

⏹维持其东欧势力范围的机制僵硬刻板

⏹冷战环境和冷战思想的束缚严重损害了通过改革来尝试纠正苏联内部弊端

的可能性

⏹ 2.戈尔巴乔夫的对策与苏联的瓦解

⏹“新思维”的理论核心

⏹“新思维”的实践动机

⏹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基本逻辑

⏹脱缰式的国内政治变更,加上一样快得无法控制的对外政策转型,构成了苏联瓦解

的主要的直接近因

⏹ 3.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冷战的主要历史意义

⏹美苏冷战期间各自的大战略表现

⏹冷战对国际体系内的力量分布格局的双重影响(历史可能最终证明,冷战的真正结

果并非美国的真正胜利)

第六章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

⏹重点问题

⏹引言:新兴强国与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国的选择和命运

⏹和平扩张、帝国征服、商业福利:日本的选择和命运

⏹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的选择与命运

⏹亚非现代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兴起

⏹民族运动的飞跃和西方统治的瓦解

⏹第三世界运动的兴衰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第一节引言:新兴强国与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

⏹ 1.新兴强国的选择与命运

⏹20世纪世界政治史上三个规模力量较小的新兴强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 2.造反和学习: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

⏹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是20世纪世界政治中极少数最重大的新力量之一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觉醒和新生:“肤色线”问题

⏹非西方民族对西方文明的主动适应和有选择的吸收

第二节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国的选择和命运

⏹ 1.德国历史和民族道路的特殊性

⏹德国历史:德意志的分裂

⏹三大后果:

⏹不具备较为深刻和广博的目的观

⏹深深的不安全感

⏹极端顺从权威的传统

⏹ 2.第二帝国的世界强国追求

⏹德意志帝国主义:

⏹追求世界强国地位普遍思潮

⏹军事强权作为主要手段

⏹德意志帝国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 3.纳粹暴政的根源与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

⏹纳粹兴起的两大土壤:

⏹一战战败后德国的社会政治状况

⏹德意志的主要思想传统

⏹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

⏹日耳曼种族优越论

⏹生存空间

⏹ 4.希特勒的世界强国追求

⏹希特勒的大战略蓝图:

⏹法国

⏹东扩

⏹英国

⏹美国

⏹希特勒德国的败亡及其原因

第三节和平扩张、帝国征服、商业福利:日本的选择和命运

⏹ 1.和平扩张抑或帝国征服:日本的军事帝国主义选择

⏹和平扩张主义

⏹军事帝国主义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 2.20年代:军事帝国主义的暂时落潮

⏹暂时落潮:

⏹战后日本的经济、社会困境

⏹权势和意识形态影响大战而空前兴盛的美国对日本强权的有力制约

⏹和平扩张主义在日本的暂时复兴

⏹ 3.军事帝国主义的再度勃兴及其覆亡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事帝国主义再度勃兴:

⏹世界性大萧条

⏹中国事态

⏹日本国内问题

⏹日本军事帝国主义的覆亡

⏹ 4.当前日本的国家方向选择问题

⏹对其历史上的军事帝国主义认识和反省远远不够

⏹国家选择的十字口:明晰可见的趋向是遗弃“商业福利”选择,争当所谓“正常国

家”

⏹照此发展下去,日本的国家方向将出现严重问题

第四节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的选择与命运

⏹ 1.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历史轨迹

⏹国际社会含义

⏹19世纪40年代并非自主选择的加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大致脱离,

再到20世纪70年代初主动选择重新加入

⏹中国五种反应:抵抗、屈服、趋同、造反、协调

⏹ 2.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趋同倾向和造反倾向

⏹根本愿望:消除不平等条约体系,摆脱外来控制,实现民族独立自强

⏹如何实现这一愿望的不同回答:

⏹在现有国际社会内的改良的道路

⏹反叛现有国际社会的道路,它要求的是国内和国际双重意义上的革命

⏹ 3.中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

⏹最大动力:中国国内改革,导致了国际社会的观念变化

⏹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主题

第五节亚非现代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兴起

⏹ 1.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三个典型阶段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

⏹原始民族主义的准备阶段

⏹现代民族主义的真正出现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蓬勃兴盛和大发展

⏹ 2.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和兴起

⏹亚洲现代民族主义兴起的代表:

⏹中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印度:国大党

⏹土耳其:反对政教合一和专制帝国体制

⏹ 3.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出现和兴起的基本原因

⏹根本性的,即伴随西方入侵而来的新社会因素和当地人民固有的民族自豪和自尊感

⏹形势性的,包括世界政治形势的激励及其提供的机会、俄国两次革命的感召和威尔

逊主义自决原则的影响

第六节民族运动的飞跃和西方统治的瓦解

⏹ 1.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列强的对策

⏹飞跃:以精英与大众、民族独立与社会革新形结合为根本特征

⏹西方列强的对策:多样化

⏹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让步

⏹“间接统治”

⏹着意培育一个受西方教育的当地现代精英

⏹武装镇压依旧是一大手段

⏹ 2.西方统治的急剧瓦解及其基本原因

⏹二战以后,亚非两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迅猛发展

⏹基本原因:

⏹二战直接早就的历史巨变:民族自决、人民自决原则深入人心

⏹亚洲,入侵和战争壮大了当地民族解放力量

⏹撒哈拉以南非洲,城市的迅速增多和增大

⏹ 3.越南抗美战争

⏹作为由一个弱小民族对西方强国进行的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最受世界关注的解放

战争

⏹战争的历程

⏹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成就,也体现了反帝民族解放斗争的巨大力量第七节第三世界运动的兴衰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 1.第三世界运动的萌发和兴盛

⏹二战后,第三世界兴起

⏹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共同特征

⏹第三世界共同的国际政治行为方式

⏹第三世界国际观的萌发

⏹第三世界的政治表现形态:国际会议;不结盟运动;经济要求(七十七国集团)

⏹ 2.第三世界运动的落潮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非西方民族主义运动时代的三大负面遗产

⏹掩盖了一些对国家和人民的健康生存至关重要的重大问题

⏹第三世界落潮的直接原因

⏹第三世界落潮的反思:《对南方的挑战》

⏹向西方学习还要继续

⏹如何处理西方影响与非西方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又怎样的关系

第七章大众政治、新技术核心国际规范

⏹引言:世界政治中的另三大动态

⏹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

⏹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

⏹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

第一节引言:世界政治中的另三大动态

⏹ 1.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

⏹ 2.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

⏹ 3.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

第二节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

⏹ 1.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方民主国家

⏹西方民主制国家的对外政策受本国公众舆论主宰

⏹大众政治环境下外交操作方式的变化

⏹外交操作者的变换

⏹外交形式的变换

⏹行政部门执掌的那部分外交大权落入议会之手的趋向

⏹ 2.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纳粹极权国家

⏹正是在这另外的、由经济困难、社会压抑、极端民族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导致的反民

主反理智的公众情绪上面,20世纪最邪恶的祸种找到了温床

⏹希特勒上台

⏹意大利

⏹ 3.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

⏹麦卡锡主义

⏹美苏恶化后

⏹冷战结束后

⏹“外交革命”的积极意义

⏹ 4.大众政治与国际宣传和国际颠覆

⏹国际宣传

⏹苏联

⏹国际颠覆

⏹希特勒

第三节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

⏹ 1.“指令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基本的技术状态是国际体系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

⏹“指令性技术”含义

⏹指令性技术创新的重大国际政治意义

⏹ 2.核武器与世界政治

⏹20世纪最具国际政治意义的新技术是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对国际体系、体系成员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性质有重大影响

⏹核武器的功能:

⏹实战功能(远非重要)

⏹威慑功能

⏹强制性外交手段

⏹ 3.防止核武器扩散

⏹核武器扩散四项原因

⏹全球性防扩散体制

⏹如何有效地制止核扩散行为

⏹理论上说

⏹五点需要

⏹ 4.信息技术革命与世界政治

⏹从理论和实践上说,信息技术革命对权势的影响

⏹就形态和作用体制而言,信息技术革命的权势效应

⏹参与决定全球权势格局

⏹世界政治的相应若干深刻变化

⏹未来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方面划时代的影响

⏹跨国权势与国家主权相抵触的问题

⏹ 5.大众政治与新技术的结合——20世纪的总体战

⏹目的

⏹手段

⏹烈度

⏹范围

第四节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

⏹ 1.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

⏹国际规范

⏹国际规范的根本内容:“现代政治宪法性规范准则”

⏹国际规范的主体内容

⏹ 2.20世纪以前现代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

⏹20世纪以前现代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从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到欧洲国际社会规范

的演变

⏹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

⏹现实主义

⏹自然法

⏹欧洲国际社会规范

⏹文明

⏹宪法性准则

⏹ 3.世界政治中的新力量与国际规范体系的巨变

⏹20世纪全球国际社会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局部回归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流行或认同范围急剧扩展

⏹塑造新规范的新力量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

⏹美国

⏹苏联

⏹发达国家内的和平运动和关于全球性问题的民间运动

⏹ 4.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是国际规范的基础

⏹20世纪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

⏹其流行或认同范围的急剧扩展

⏹其根本来源的变化

⏹其根本内容的变化

⏹ 5.当代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认定与人权国际规范

⏹国际权利与义务的载体,含义

⏹人权规范的演化序列

⏹当代人权国际规范

⏹根本原则

⏹区域人权公约

⏹对人权国际规范的认识

⏹ 6.当代国际规范的根本来源和根本特征

⏹根本来源

⏹尤其在于先前历史时代里被称为自然法的根本伦理

⏹根本特征

⏹侧重道义规定而非现状确认,侧重弘扬正义而非维持秩序,侧重促进变革而

非追求稳定

⏹必须着重指出,传统国际规范的很大部分基本成分依然保留下来

⏹7.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

⏹主要新内容大致集中在关于国际暴力和国家主权的规则两方面

⏹国际暴力的规则的主要新内容:

⏹重新引入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

⏹新国际规范在防止和制止诉诸武力威胁方面起的作用仍是相当有限的

⏹20世纪关于国家主权的新规则:

⏹扩大、巩固和维护国家主权

⏹限制和干预国家主权的规则(尤其人权问题)

⏹关于20世纪新国际规范的理论和实践告诉人们,任何权利,不管是国家主权还是人

权或民族自决权,都不是绝对的,都不应当无条件地和一成不变地被置于至上地位

第八章当今和未来的世界政治

⏹重点问题:

⏹世界政治基本性质的变更与稳定

⏹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

⏹世界广大欠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

⏹时代特征:世界基本格局与基本潮流

⏹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

⏹ 1.世界政治基本性质的变更和稳定

⏹重大变化趋势:

⏹非国家行为体的迅速增多与其作用的显著增大

⏹民族国家及其主权被侵蚀、被削弱的明显趋势

⏹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之传统区分的渐趋模糊和局部丧失

⏹仍将保持本质上的基本稳定:

⏹领土性的主权国家是全球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

⏹国家间的对立、冲突、协调、合作构成世界政治的主要内容

⏹ 2.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

⏹根本原则:

⏹国家个体利益与国际社会总体利益、国家自主与国际治理之间彼此协调和兼容

⏹国家间通过互相尊重、互相容忍和互相妥协来缓解尽可能避免冲突,以求经久的和

平相处

⏹ 3.世界欠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

⏹五大任务:

⏹国家的巩固和成熟

⏹政治民主化

⏹经济和社会大发展

⏹国内外持久和平

⏹反对滥施国际干涉

第二节时代特征和中国崛起

⏹ 1.时代特征:世界基本格局与基本潮流

⏹世界基本格局的含义

⏹近20余年来尤为突出的事实

⏹中国崛起

⏹世界基本潮流的四个时代趋势

⏹认识世界格局和世界基本潮流之间的关系

⏹ 2.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

⏹和平崛起的含义

⏹中国在20世纪初期面临的基本战略机遇

⏹中国和平崛起重在历史性创新

⏹中国和平崛起需要的区域四大平台

⏹中国和平崛起需要的对外战略和外交的硬件和软件

⏹强国含义和强国崛起过程中具备的条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1.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3.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4.《比利牛斯条约》: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5.《乌德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6. 七年战争(1756-1763):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导论 “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美)卡尔2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专业素养 国际关系学:学理论 国际关系史:学历史 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总结往昔 指导现实 思考未来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 1、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state actors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Non-state Actors 政府间组织IGOs 非政府组织NGOs 跨国公司TNCs

恐怖组织Terrorist 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宏观层次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中观层次 国家——无数的星星微观层次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年) 1、第一阶段:1648-1700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和主题:冷战时期、后冷战时期、911事件与反恐战争、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地区冲突与战争、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全球性问题与挑战、非传统安全威胁、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协调与合作以及20峰会与全球经济合作。 1.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始于1947年,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为主要特征。在这个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紧张对峙,以及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分歧。尽管存在一些局部冲突,但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2.后冷战时期 后冷战时期始于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国际关系开始发生一系列转变。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全球化加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合作加强。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贫富差距扩大、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3.911事件与反恐战争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了911恐怖袭击,这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事件导致美国发动了一场全球反恐战争,虽然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单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受阻。

4.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国际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但各国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和利益冲突。 5.地区冲突与战争 在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地区冲突和战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叙利亚内战到也门冲突,这些冲突和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挑战。 6.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是现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法则是一个国家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保障。 7.全球性问题与挑战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扩大、跨国犯罪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对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8.非传统安全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那些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的威胁,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 第一章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重点问题 ?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 ?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系史料 第一节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1.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 ?经世致用 ?智识兴趣 ?人类自我认识 2.历史理解的局限性与巨大潜能 ?历史理解能够、并且只能够帮助历史的研习者们“更聪明地对待”现今 ?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宜性是指什么 ?历史研习仍然有它的伟大的功能和价值,因为历史是一种对先前已逝事物的有教养 的记忆,它能够通过澄清往昔和理解其部分含义来帮助我们思考当今和未来 3.宏观思考和理论化的重要性 ?宏观思考是达到历史研究基本目的之终极的甚或主要手段 ?微观探究的局限性

?宏观思考的根本特征 ?理论对具体历史研究具有的启示、定焦、梳理、总结和升华功能 ?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是社会思考的一个永恒课题 4.理论化的基本种类和形式 ?两大种类:对现成理论的连贯的运用;理论性的创造式宏观思考 ?两种形式:理论棱角显山露水,概念模式晦涩生硬,“科学”模仿弊病丛生;隐含的而 非明示的,有机的而非教条的,倚重历史—哲理思考为特征的经典方法而非迷信和滥用社会科学 5.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 ?当代史的概念 ?当代史研究的重要意义:经世致用的基本目的;当代史由于其特殊的学术难度和身 处其境的知识优越性而大有学问 ?当代史研究的天然缺陷和不利之处 第二节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 ?科学方法的含义 ?科学方法的弊端(赫德利·布尔、约翰·路易斯·加迪斯) ?别停留在牛顿那个时候,而要看看和学学现在的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方法 ?“这不仅包括理论、观测和严格的计算,而且包括叙事、类比、矛盾、讽刺、直觉、 想象力,还有——并非最不重要——风格。” 第三节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1.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对历史的理解 ?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始于修昔底德的历史论述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 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近代国际关系史

略述现代国际关系从西欧产生的原因 按时间可以将国际关系划分为近代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近代国际关系是指从三十年战争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开始,直至一战结束的国际关系的演变。现代国际关系则是指从一战后到现今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关系毫无疑问是以欧洲为中心,而随着一战后美国、俄国及日本的崛起,而现代国际关系的重点则开始逐渐发生转移。但不论是近代国际关系还是现代国际关系,它的起源都来自欧洲。 在考虑欧洲的具体情况之前,分析一下穆斯林和中国当时的状况。穆斯林世界是指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上存在三个穆斯林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萨非帝国、莫卧尔帝国。伊斯兰国家体系是通过长期征服战争形成的,是靠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而缺少经济、政治和其他文化的创造性与活力,中央集权的稳定与整个帝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推想,在这样一个由宗教信仰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对其它的宗教信仰和他国充满了敌意的地区,当然是不可能诞生近现代国际关系了。 而此时的中国应是处于明王朝统治时期。洪武帝自开国之初就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竭力压制商业的发展,当然也就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到了1500年前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明朝的文官集团已自成体系,日渐成熟。他们亦严格执行洪武帝的政策:重农抑商。并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来维系整个帝国的运转。而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的又是闭关锁国,中断与别国贸易的国策。而且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接受附属国、邻邦国家的朝贡,而后又反以重利。这种不对等的来往加剧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而到17世纪之际,这个体制臃肿的帝国也慢慢走到它生命的尽头,步入历史的尘封。在这样的一个帝国中,近现代国际关系也根本无法建立。 与此同时的穆斯林世界和中国相反,欧洲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洗礼,为日后的崛起作出了必要的准备和前提。整个中世纪,欧洲除曾在14世纪衰退以外,其他时期基本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农业产量提高,封建人身束缚减弱,人口增长,贸易发展。而且贸易的发展不仅在欧洲内部,而且开始向欧洲以外的世界产生贸易。这就促使欧洲人更加积极的去寻找新产地、新市场。这一切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提供了条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才是近现代国际关系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较于中国和穆斯林世界,欧洲表现出了更大的进步发展趋向,那具体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曾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资本主义最先产生于欧洲,因而欧洲也就拥有了资本主义经济,这是一种较封建主义经济优越的多的经济模式,一经确立,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封建经济远远的抛在了后面。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欧洲便有了向往扩张的实力。而两次工业革命则是将这种经济模式推向了顶峰。欧洲人再也无法安于欧洲固有的领域。他们将魔爪伸向了全球。 在政治方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民族君主国的形成。与中国一乱一治的国家模式不同,欧洲在中世纪是一种由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联合统治的秩序,政治上四分五裂。而到了中世纪末期,西欧各国开始逐渐向民族君主国过渡。民族君主国与古代的城邦、王国、帝国,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再以皇帝、国王个人的喜好或利益来对外发生关系了,更多的是以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为出发点来进行对外关系。因为最早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因此,现代民族国家的相互关系最先也形成于欧洲。这种关系形态也是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资产阶级为追逐利润而向全球的扩张,而延伸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虽然也是资本主义中强大的国家,但美国因其孤立主义的传统而与欧洲及世界事务保持一定的距离。日本因其实力所限主要在亚洲地区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18世纪中期及19世纪后期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于现代国际关系形成于欧洲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大工业脱离本国本土,开始面对世界,使社会分工

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 ——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始形成的自由理想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的统治地位,再到新自由主义,然后就是二战后形成的两级分化,直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形成了单极化的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现在仍然是这样的局面,而今又有人提出了霸权稳定论,我个人认为这个也是从极化衍生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互相依赖,彼此都对其他国家有所责任和依赖。各国之间由对抗走向合作,加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国家在破坏这个主流,所以说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度的调整期,美国外交向强化单边主义调整,这是对国际关系最大的冲击,而其他大国积极的调整,总体趋于改善和稳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多极化趋势将逐渐胜出。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在日益显现,这都是建立在经济、军事的增强的情况下,所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变化的阶段。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这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蒙上了阴影,但是我们要正视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两国建立了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等各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合作。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在上海召开,众多日本企业参展,这些企业有关水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报警、土壤净化、废弃物处理、节能、新能源技术以及众多环保新材料的展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及其他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两国在在当前局势下不会发生重大冲突。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尤其在震后许多日本企业表示国内经济不景气,更多日本企业作出了“与其留在国内煎熬,不如更多走出去”的选择,而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动荡不断,这让日本企业更加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并催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加快技术设备输出,保证并加强在华生产;二是加大中高端产品对华出口力度;

近代国际关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国家主权原则 内容提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国家主权和平等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坚持这一原则依然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国家主权 研究国际关系,不仅需要对现实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对历史有个清楚的了解。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来看,曾先后出现过四个体系,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也有一说为五个体系,即在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间存在过俾斯麦大陆同盟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从17世纪形成到18世纪解散,维持了约一个半世纪,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粗略的探讨。 一、有关概念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体系”是两个在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中广泛被使用的概念。为了便于后面内容的阐述,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国际关系”相对于“国内关系”而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⑴只要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的国家,国家间发生了某种交往,就会形成某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主要是国家)的各种形式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⑵统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有其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其总体运动、发展规律。⑶有“国际关系”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够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由于产生力水平低下,国际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加上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早期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不发达的状态。国际关系呈现出偶然性、松散性、有限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处于相对隔离、孤立的状态。可以说,早期的社会不存在着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个例外)。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现代国家与现代国际关系。新的生产方式和强大的生产力,开始冲破旧世界的樊篱,推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一个紧密的整体,由此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作为标志,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一是19世纪末到1917年,单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期;二是1917年——1945年,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时期;三是二战后到90年代初,两大社会体系、三类国家、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同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四是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处于形成当中。⑷这种理解把“国际关系体系”固定在“全球层次”进行研究。其实“国际关系体系”概念中的“统一、整体”强调的是行为体之间关系的紧密性,并不是指体系覆盖行为体的全面性。所以,“国际关系体系”是有不同层次的,从双边、多边、亚地区、地区直至全球水平。国际关系体系不等于全球(世界)体系,它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国家间关系的日趋密切而形成,并且随着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体系,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其影响 现代国际关系是以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初端,由此形成了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1648年,是欧洲从封建时代跨进资本主义时代、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现代国际关系关键时期爆发的大规模的国际战争。⑸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欧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度,罗马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结合的神权政治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此时已开花结果,新交势力在欧洲已能够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二是国家至上观念根据欧洲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的需要而应运而声。三是近代国际法开始出现。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国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点整理讲解

近现代国际关系重点整理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三十年战争: 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分别为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衡状态的政治格局。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及意义: 1648年10月24日,在德意志威斯特法利亚的闵斯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天主教同盟和法国及奥斯纳布鲁克谈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所分别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威伐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1)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可以单独宣战与媾和;荷兰与瑞士获得完整主权,摆脱神圣罗马帝国而真正独立; (2)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割让给法国,梅斯、土耳与凡登三个教区归属法国得到进一步确认; 瑞典得到波米瑞尼亚等地,控制了波罗的海与北海沿岸; (3)瑞典和法国通过领土扩张,可以在任何时侯干涉德意志事务; (4)卡尔文教派与路德教派应享有同等的权利; 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 (1)开创了以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确立了主权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确立了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违约则须予以集体制裁的原则,确立了常设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极大推动了近代 国际法的发展; (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 (3)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形成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在国关史上占重要地位。 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 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4.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

国际关系史总结[基本脉络和知识点](王绳祖版)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标志。 基础:欧洲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得到普遍的加强,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扩展。资产阶级通过工商业渠道,加速了资本的积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贸易的乏味不断扩大,工商业利润击虚增长,导致了欧洲国家以及后来的美国、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加剧。由于列强的海外斗争的激化和亚非拉美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加强,各州之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频繁和复杂,改变了古代、中世纪那种地区性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三十年战争为契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是国际关系转入近代。既其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其形成的标志是相对模糊的,因为没有历史上的那一个点和事件能够准确地标志其产生,。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确定一个起点又是必要的,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中所形成的一些国际关系惯例、原则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的至今仍然在沿用。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原则。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体系特征:【1】国际关系的行为体由宗教国家转变为民族君主国尽管这只是发展到近代民族国家的一个过渡形态,但毕竟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主权成为了是人所认可的最高国家权力。【2】欧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甚至这个中心位置,在此后的三百年间没有转移过。或许有人说威体系只是欧洲的国际关系体系,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战争不尽在欧洲本土展开,而且还在海上进行,这正说明了资本扩张性所带来的对海外贸易的需求和国际关系全球化时期的真正到来。【3】国家权力和财富成为战争的。这证明了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4】大国对均势格局的追求和维护。【5】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6】民族君主国以及后来的民族国家相继登上了国际舞台。威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欧洲各国的均势和平。从国际关系稳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将威体系作为一段时期的静态。但是这种静态是动态中的静态,变化中的相对位置。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战争表现为德国内部的新教和旧教之争。但是开展不久宗教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再是交战双方的主要分野,二是各国基于政治、经济的原因,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是这场战争变为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是国际关系转入近代的契机。战争的一方是以法国为首的瑞典,丹麦和在宗教改革中扩大疆土、增强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奥地利,西班牙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疆土和消弱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导火线是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压迫的起义。经过四个阶段的战争,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双方互有胜负,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兵力疲惫,国内困难重重最终和谈,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主要内容:【1】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的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并肯定了她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和凡尔登。瑞典获得了波罗地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取得了军费赔偿。【2】限制了皇帝的权力,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3】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4】加尔文教可以享受与路德教派的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站的人数相等。这不仅扩大了新教的力量,而且制止了天主教利用法庭迫害新教徒。 三十年战争的影响:【1】三十年战争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系,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君主国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2】通过战争和条约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均势的国际体系。【3】法国从合约中以及后来的《比利牛斯合约》中壮大了自己,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重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3、德意志 4、西班牙 5、北欧 瑞典脱离丹麦独立。控制波罗的海航海权,成为北欧首强,新教国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促进工商业发展,与瑞典争胜。丹麦、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并都与北德意志诸侯有矛盾。 6、东欧 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瑞典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和商道。1569年,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合并。16世纪呈上升趋势,17世纪中期后衰落。 二、“三十年战争” 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 1、战争起因 宗教改革。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联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新祥旭考研: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梳理

新祥旭考研: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梳理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归纳: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中,欧陆霸权几经转移: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 二、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此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2、雅尔塔体系(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雅尔塔会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