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

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16、闭合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群同时收缩。

17、柔韧性----是指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

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合计20分

1、20世纪60年代,由于运动处方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

2、国外对运动处方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主要有美国医学家 kenneth H.Cooper, 他提出的“12分钟体能测验”被许多国家采用。

3、进入2l世纪以来,运动处方其发展趋势为, 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柔韧性处方;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制订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4、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5、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6、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

7、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

8、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10、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医学检查、体质测定等途径,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1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6-8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12、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13、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

14、我国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15、肌肉力量耐力素质是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的基础,为健康体适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16、在健康体适能的测定中, 身体成分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有皮褶厚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

17、皮褶厚度测量法主要测量部位有两个:肱三头肌、肩胛下角。

18、心肺耐力水平主要与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关,反映了人体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19、心肺耐力的锻炼,对预防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发生, 主要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以及与上述疾病发病有关的脂代谢异常等。

20、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范围,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健身、预防、治疗、康复。

21、“胰岛素、运动和饮食三驾马车”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2、在康复医学领域内,耐力运动处方主要用于指导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因伤病而长期制动或卧床,导致全身耐力下降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23、有氧运动的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24、在运动处方中,评定运动强度的客观指标主要有心率、吸氧量和“梅脱”。主观指标有自觉用力程度分级。

25、在评定心肺耐力素质和制定耐力运动处方之前,首先应了解3个有关的概念:心脏的“功能能力”、“运动能力”和“靶心率”。

26、在制订心肺耐力运动处方时,确定F.C.是首要问题,E.C.及THR都是按照F.C.的水平来确定的。

27、F.C.测定方法有:气体代谢测定法、功率推测法、次大强度活动推测法。

28、为了保证安全,在进行ETT之前,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客观指标的检查等,对受试者进行筛选。

29、二次负荷试验的种类,根据测试时使用的记功器不同,二次负荷试验分为:二次台阶试验、二次功率车试验、二次跑台试验三种。

30、二次功率车试验的第二级负荷强度,建议青年男子取120-150 W,青年女子取90-12O W。

31、固定跑台的运动强度以MET表示。强度的大小决定于跑台的坡度和速度。

32、GXT测试指标主要有:运动中心率、血压、心电图、RPE、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等。

33、通过ETT测试,确定受试者的F.C.后即可开始制订耐力运动处方。

34、耐力运动处方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运动强度、活动内容、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及注意事项等。

35、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速度游戏等。

36、肌肉力量下降可因各种“肌病”所引起,包括神经原性及肌原性两种。但最多见的是“废用性肌萎缩”

37、力量运动处方中的锻炼内容,是各种肌肉力量练习。

38、制订力量处方之前,一定要了解处方对象的健康情况和运动史等。特别是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39、健身人群为力量运动处方的主要对象,包括学生、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

40、力量处方的锻炼内容较有氧运动复杂,应该为每一个需要锻炼的肌群,选择一至数种练习。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5个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B)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A.5-7 B.6-8 C.7-9 D.9-10

2、在康复医学中用(A)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A.关节活动幅度B.肢体活动幅度C.下肢活动幅度D.体前屈能力

3、对一般人来讲,柔韧性下降主要出现在(D)。

A.躯干和肩B.上肢和下肢C.肩和下肢D.躯干和下肢

4、BMI是以相对于身高的体重,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我国BMI超过(C)为肥胖。

A.24 B.26 C.28 D.30

5、耐力锻炼的主要方法是(A)。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休闲运动 D.低强度运动

6、下列哪些不是典型的有氧运动(D)。

A.走、慢跑 B.跑、骑自行车 C.骑自行车、上下台阶 D.游泳、划船

7、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康复过程中,为避免力量练习加大心脏的工作负担,力量练习被列入禁忌的范围项目是(B)。

A.循环力量练习 B.静力性力量练习 C.系列抗阻练习

8、一般不推荐其作为改进心肺耐力的手段方法的项目是(D)。

A.骑自行车 B.游泳 C.走、慢跑 D.循环力量训练

9、下列哪个是能量代谢当量。(B)

A.GXT B.MET C.THR D.RPE

10、耐力运动处方中, 根据对象和锻炼目的的不同,确定E.C.占 F.C.的百分比范围也各不相同,最低可取 ,而最高可取到。(B)

A.30%、80% B.40%、90% C.40%、80% D.50%、90%

11、次大强度负荷测试,一般采用(C)试验。

A.台阶 B.功率车 C.二级 D.固定跑台

12、下列哪个是预期心率。(B)

A.THR B.PTHR C.GXT D.HRmax

13、确定二次负荷试验方案的原则是,负荷强度较高的第二个负荷,大约相当于受试者所能承担的最大负荷的(B)以上水平

A.低等或中等 B.中等或中等 C.中等或高等 D.中等

14、二次台阶试验测试方案中,一般台阶高度介于 cm,蹬阶频率介于次/min之间。(A)

A.O-40、12-30 B.0-35、13-30 C.10-40、12-30 D.20-40、15-30

15、确定运动(B),是制订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

A.疾病 B.强度 C.方案 D.禁忌证

16、锻炼强度在THR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一般健身锻炼,持续时间为每天(A)min。

A.20-60 B.10-60 C.30-60 D.0-30

17、ACSM建议运动频率:一般人每周可活动(D)次, 可保持或提高心肺功能。

A.1-2 B.2-3 C.3-4 D.3-5

18、特别适合年老人、没有运动习惯者、体弱者及冠心病康复期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C)。

A.循环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持续训练法 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

19、不宜于一般健身人群和康复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B)。

A.循环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持续训练法 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

20、法特莱克速度游戏适用于心脏功能能力较好的锻炼者,其F.C.在(A)METs以上。

A.8-l0 B.4-6 C.6-8 D.8-l2

21、当心率与RPE发生矛盾时,如运动中心率正常,但自觉吃力的程度提高,应当根据(B)进行调整运动强度。

A.心率B.RPE C.HRmax D.MET

22、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发生的共同原因为(D)。

A.工作紧张 B.饮食不当 C.不良生活嗜好 D.缺乏运动

23、柔韧性下降,即(B)幅度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质量。

A.肌肉的伸展B.关节活动C.四肢活动D.身体活动

24、外力迫使肢体的(B)超过正常范围,是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机制。

A.肌肉的伸展B.活动幅度C.下肢活动D.身体活动

四、判断题10个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康复的效果比没有处方指导的“自由活动”明显提高。(√)

2、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的对象, 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参加者。(×)

3、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的对象,是经过临床治疗达到基本痊愈,但遗留有不同程度身体机能下降或功能障碍的患者。(×)

4、全身耐力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要目标。(√)

5、在全民健身计划实行的过程中,全身耐力运动处方被用于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6、力量运动处方的出现晚于全身耐力运动处方,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完善起来的。(√)

7、健康体适能的测定结果是制订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锻炼目标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对锻炼参加者进行健康教育、追踪观察锻炼效果等的依据。(√)

8、健康体适能,是在制订运动处方前应当测定的内容。(√)

9、心肺耐力的适应能力,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因素。(√)

10、良好的柔韧性素质, 可在意外的情况下,预防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或减轻损伤的程度。(√)

11、台阶试验是评定心肺耐力的主要测定方法。(√)

12、要想全面地对全身各主要肌群的力量进行评价,最好进行上肢、下肢、躯干肌力的多项测定,才能为确定运动处方锻炼目标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13、对一般人来讲,柔韧性下降主要出现在躯干和下肢。(√)

14、随年龄的增长,髋关节的活动幅度的测定,也成为评价柔韧性素质的重要内容。(×)

15、身体成分的测定结果,不能成为确定是否需要减肥的依据。(×)

16、耐力锻炼的生理作用,主要在于提高心肺的适应能力。(√)

17、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还需要做专门的运动试验,对心脏的功能进行评定。(√)

18、我国目前在制订运动处方时,一般不直接测定吸氧量。(√)

19、MET 在心肺耐力运动处方中,是最主要的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

20、RPE是监测个体对运动负荷的一个有价值的、可信赖的指标。(√)

21、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

22、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这一规律在年轻人中比较适用。(√)

23、RPE 不适合儿童,因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使用误差可能较大。(√)

24、用F.C.来评价心肺功能,更直观、更具有可比性。(√)

25、制订运动处方之前进行运动试验,主要目的就是评定心脏的F.C.水平。(√)

26、ETT中的GXT,最早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及制订运动处方。(√)

27、在国外,GXT是用于评定F.C.,制订运动处方的主要方法。(√)

28、诊断性GXT,在临床医学中称为“心电运动试验”。(√)

29、凡经医生诊断有ETT绝对禁忌症者,应排除在GXT受试者之外。(√)

30、改良Bruce测试方案为使用最广泛的GXT方案。(√)

31、在参加力量训练的健身者中, 进行MMT检查意义较大。(×)

32、不可能用某一项测试(如躯干、髋关节、下肢、肩关节等部位的柔韧性)来评定全身的柔韧性。(√)

五、计算题3个题,每题10分,合计30分

1、李某,男,38岁,经过测量,身高161cm,体重60.5kg。请计算出此人的标准体重(M)?备注:经查递减常数为108。

提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递减常数

2、某大学女生,20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结果为:身高158cm,体重47.5kg,计算该学生的基础代谢耗能量(BEE)?备注:经查递减常数为110,。

提示:计算公式为女性的BEE=(14.7*M+496)×95%

3、37岁男性,标准体重67公斤,出租车司机,计算其每日能量需求量。备注:经查PAL值为1.78

提示:计算公式每日总需能量(千卡)=BEE×PAL×[1-(实际年龄-30)×0.55%]

男性的BEE=(15.3*M+679)×95%

4、28岁女性,标准体重56公斤,办公室文员,计算其每日能量需求量。备注:经查PAL值为1.56

提示:计算公式每日总需能量(千卡)=BEE×PAL

女性的BEE=(14.7M+496)×95%

健康体适能及运动处方

伍、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一、運動處方的意義 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運動指導員、運動教,乃至運動者本身,對所指導的運動者或自己,擬定出的運動內容。運動處方之稱為處方,祈望運動者,能遵循處方內容,持之以恆,獲得預期的訓練效果,就像患者的病痛,因醫師的處方,迎刃而解。運動處方之擬定,須有相當的背景知識;同樣的,運動處方的開立,對於運動者身體狀況,必須正確的把握。 二、運動處方的要素 運動處方的要素是指運動內容的組合,妥善的內容組合,使運動訓練的過程能夠循序漸進,有脈絡可循,確保運動訓練的成果。運動處方之要素,究竟有那些呢? 1.運動強度(Intensity):是指以多強、多激烈的意思,是運動的激烈程度。跑步時,跑多快,每分鐘多少公尺,或每小時多少公里、多少英里。跳繩的話,每分鐘跳幾下,上下台階則指每分鐘上下幾下。 2.持績時間(Duration):是指在強度設定了之後,此強度究竟要持績多少時間,是持續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強度一定的條件下,持續時間增加一倍,則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也增加一倍。運動訓練強度強一些時,欲達相同訓練效果,訓練的時間可以短一些。同樣的道理,強度弱時,欲達相同的訓練效果,訓練的持續時間必須長一些。 3.訓練頻率(Frequency):是指每週運動多少天的意思。如運動的強度與持續時間一定,每週運動六天的運動負荷量或運動的卡路里消耗量大致是每週訓練三天的兩倍。 4.運動型式(項目) (Mode):是指選擇的運動種類,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車、或足球、重量訓練等的不同運動。由於不同的運動,引起身體不同的反應,訓練效果多少不同。譬如,無氧性運動訓練(如重量訓練)的效果,主要在於肌肉的發達,有氧性運動訓練(如慢跑)的效果,主要的影響,在於心肺耐力的提升。以及卡路里消耗後,體脂肪的減少。可見不是任何運動訓練都會有同樣的訓練效果。 (三)心肺耐力的訓練處方:

运动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运动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生命在于运动”用这6个字作寄语题目是因为生命有于运动已是男女老幼皆知的常识了。 运动不仅锻炼肌肉、骨骼、内脏,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各种烦恼和困惑可以在运动中抛弃,各种愉快和激情可以在运动中 获得。 我们要讲的不仅是生命在于运动,更主要的是:运动要讲科学,只有科学地运动才有利健康。应包括:有量有度,有规有律,有节 有禁,适合自己,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安 全有序。 作为明智的现代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缺乏相应的运动量,就应给自己加一项任务——每天抽出三十至六十分钟,用来进行适合于自 身的体育运动。 如果一个人想要健康、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工作,想要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想要伴随相亲相爱的人走更长更远的路,想要充分享受 生命,那么就要在自己的每日生活中,加入运动这一项任务。 体育运动对于每个人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使你体格强壮,体形美观,缓解学习、工作的疲劳。同时, 运动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增强吸收功能,使人精力充沛,体力旺盛。运动可是心中积聚的不快和社会压力得到宣泄,预防现代文明 病友很大的作用。 运动的核心是心脏的健康,通过运动我们心脏供血功能得到很大的加强,实验证明,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心脏供血能力 表现为:定量运动节省化,而在紧急情况下潜力大。 体育锻炼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例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距离,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运动量,都 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二、注意动作速度。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存在动作速度问题,负荷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锻炼者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合理安排,对于青少年来说,爆发力是非 常重要的,在力量练习时,选择适宜的负荷,尽量加快动作速度, 对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练习次数。对于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没有必要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即使是为了专门发展肌肉力量,采用隔天力量练习,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进行力量练习,不仅提高肌 肉力量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机能的不协调发展。 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秩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二)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四)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 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 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为了避免在锻炼时出现意外伤害,体育锻炼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做必要的热身:当肌肉越松弛时,它们也更容易被驾驭和扩展,做这些运动将使你减少受伤机会。因此,花上5分钟的时间, 让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教育的外来术语,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融入了我国体育健康教育领域。。对于体适能概念的解释则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体能”,有人认为是“身体素质”,有的则认为就是“健康”。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新概念,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和健康观念,促使人们对体育的观念快速转变。对一般人而言, 他们关心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 即健康体适能。以下就简单介绍体适能与健康及其关系,以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和健康。 1 体适能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 或fitness), 是指个人能力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之身体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身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之简称。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1.1 健康体适能顾名思义,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其主要内容如下(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1.2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 1.3 体适能的评价近年来有人提出以体适能商来评价体适能,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商与技能体适能商的综合反映。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着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说,手、肌力、肌耐力、柔韧度、心肺耐力及体脂百分比等项健康体能的总分为50,每一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10,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等6项运动。体能的总分也是50,每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8.33,健康体适能商和技能体适能商之和越高,则代表健康与运动的身体机能越好。在运动处方中,体适能商常被用作为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项目的参考。 2 健康 2.1 健康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解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期末考试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四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二:健康标准中有关“五快”“三良好”指的是什么? “五快”: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①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 定期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2) 充足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3) 好的早餐 (4) 按时用餐(每日可吃4~6餐)(5) 禁烟禁毒(6) 饮酒适度(或禁酒)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7) 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第二体育锻炼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1、增强体质2、延年益寿 第三合理的膳食①谷类: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②蔬菜和水果: 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③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和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第四其他如环境、卫生服务因素等 1、环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2、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必须在这些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制定政策、以社区服务为中心、多部门协作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的宏伟目标。健康服务体系是国家促进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 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 1、个体评估目的: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包括:(一)健康状况问卷:1、个人信息 2、个人病史 3、主要体检结果 4、行为及态度(二)体适能测试:安静状态、亚极量运动、极量运动 2、群体评估包括:(一)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二)疾病统计:患病

运动健康与营养

运动健康与营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正逐步被定义为人生命中的最大财富。正如古稀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大量的致命的疾病因子的消除首先是由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营养和大众健康,而非医学治疗。由此可见,运动和营养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中度过的。对运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最新的研究显示,生命在于运动,而如何进行运动则大有学问。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忽略了运动。 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于是,由于缺少运动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而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坚持运动,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如果按照代谢方式划分,运动可分为有氧代谢运动与无氧代谢运动两大类。有氧运动属于耐久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相等。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路、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无氧运动属于力量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少于所需的氧气。它的特点是:运动强度较高、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等。举重、跳高、短跑以及投掷等都属于无氧运动。有研究结果显示,积极进行包括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在内的各种锻炼,那么累计的作用将是:减少过早死亡几率30%至50%;减少患心脏病几率40%至50%;减少中风几率30%至50%;减少Ⅱ型糖尿病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乳腺癌患病几率20%至30%;减少结肠癌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几率40%至50%;降低血压、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改善沮丧和焦虑的心情,使精力更加旺盛。健身和营养专家指出,现代都市中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脑力劳动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例如,对冠心病康复训练),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所谓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康复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或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一种方法。 1 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增进身体健康。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例如由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二,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采用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例如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综合运动能力。 3 运动处方最初是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康复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大大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 第一节体能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大类。 表1 运动处方类型及其特点 运动处方类型特点 预防健身类 此类运动处方适合大部分人群,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处方。 竞技运动类 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特别适合于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的广大青少年。竞技运动列运动处方具有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特点,需要特别注重锻炼后的恢复活动。 医疗康复类 用于康复患者以及残障人士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更加注重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康复医疗类运动处方其练习手段以及练习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个体针对性更强。 塑身健美类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适合于为健美身材而持续锻炼的人群。以塑身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具有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的特点,更需要练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力,同时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等。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研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 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16、闭合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群同时收缩。 17、柔韧性----是指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 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合计20分 1、20世纪60年代,由于运动处方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 2、国外对运动处方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主要有美国医学家kenneth , 他提出的“12分钟体能测验”被许多国家采用。 3、进入2l世纪以来,运动处方其发展趋势为, 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柔韧性处方;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制订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4、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5、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6、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 7、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 8、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10、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医学检查、体质测定等途径,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一、体适能的理论基础 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诠释有许多,如它是身体适应能力,是心脏、血管、肺脏与肌肉效率运作的能力,是指能完成每天的活动而不致过度疲劳,且尚有足够体能应付紧急状况(林正常)。 体适能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指呼吸、循环、心脏、肌肉、骨骼、神经等有效率地执行其机能,发挥其功能的能力;而体适能又分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 phy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类。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体适能(motor fitness),这种体适能是运动员追求卓越、超越颠峰,所必备的,其内容包括动作技巧、心肺耐力、身体组成、协调性、敏捷性、反应时间等相关因子;而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享受休闲活动所需的体适能,而且也受身体活动习惯的影响(Hastad &Lacy, 1998;吕香珠)。 杨忠祥认为体适能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有良好体适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方进隆认为体适能为所有活动的基础,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必要活动,它也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成长。阐述体适能是由身体几种不同特质体能所组成,而这些体能与从事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的质量或能力有关,因对象和需求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适能)往往是体能状况优异者或运动员所追求的体能,(二)健康体适能,是与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与增进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的体能,然竞技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有相同的诠释;健康体适能则包括有: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与身体组成,其解释如下: 1.有氧适能:又可称为心肺适能,指身体肺部吸入氧气,心肺循环系统携带、运送氧 气和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适能:肌肉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质,如从事某一负荷或活动的最大肌力或长久反 复收缩的肌耐力。 3.柔软度:身体于一关节或多关节内所能移动的最大范围。 4.身体组成:只身体内肌肉、脂肪等组织所占的比例。 卓俊辰指出:好的体适能就是人的心脏、血管、肺脏及肌肉组织等都能发挥相当有效的机能,也就是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以应付突发紧急状况的身体能力。其健康体适能(health-realated fitness)的要素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耐力、柔软性、心血管循环耐力及身体脂肪百分比等五大要素。而敏捷性、平衡感、协调能力、速度、反应时间、瞬发力则被列为竞技体适能(skill- realated fitness)要素。 林正常将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做简单的比较如下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道德良好。 2.肌适能主要包括和。 3.体适能由和组成。 4.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等。 10.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和。 14.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及。 15.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 1.()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十二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健康、健康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3、掌握成方的概念及测定方法、身体成分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减肥的作用机制 4、了解运动与免疫的关系 教学重点: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难点:健身运动处方的概念及要素、内容 健身活动是人体旨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通过适宜的生理学方法可对健身效果进行评定。本章主要就健康[H1:]、健康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的要素与内容、身体成份[H2:]的测定方法、正常值以及肥胖和运动减肥、健身锻炼与免疫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合理的开展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第一节健身活动的意义 健身活动就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所进行的身体活动。通过健身活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使人的劳动强度减少,这也就客观上要求人们进行健身锻炼以弥补肌肉活动的不足,另外,人们可从健身中带来乐趣,从娱乐中增进健康,使健身活动与娱乐有机地结合。 一、健康的生理学评价 (一)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痛或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由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因此,更深层次的健康观还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可见,健康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心健康,或者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就生理功能方面,健康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强,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如抗寒、抗热能力及免疫能力提高。如表16-1[G1:]。(二)健康评价的方法 健康评价的方法很多,由于健身活动主要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故在此重点介绍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方法。 1.台阶实验 台阶实验特别适应于作为平时的健身活动或很少活动者有氧能力的评定,因运动强度不大,

运动营养学与人体健康

运动营养与人体健康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营养的基本生理功能、营养素以及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 现代竞技体育金牌之争,百分之一秒都会决定比赛的胜负。运动员为了战胜对手,不得不从事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负荷的反复训练,并在训练之外寻找各种营养手段以增强运动能力。 关键词:运动营养生理机能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体能。然而,当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面对压力、遭受挫折而出现心理障碍时,很少想到通过运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人们更不知道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一些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实际上,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人们要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1 营养的能量供应机能 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物质,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及利用以维持生存和健康的整个过程。营养是补充能量的源泉。 一般运动员每天平均消耗能量4000-4500大卡左右,人们根据食物的能量价值正给运动员定制标准菜单,其中既考虑食物的热值,也考虑食物的质量,还应该考虑运动员的口味和体重动态标准。如果食欲正常,食欲就能调节运动员必须的食物量,以补充能量消耗。一般情况下,大运动量后食欲较好,小运动量后食欲较差。但是,如果训练过度,极度疲劳,运动员情绪不佳,食欲通常低于机体的需要。体重的动态变化对评定能量的平衡也十分重要。当营养过剩时,剩余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从而体重增加。反之,体重减少。因此,人们应该根据运动员的训练量,疲劳状况,心里状态以及体重来制定食物,保证运动员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发挥最大运动能力。 1.2营养的可塑功能与代谢功能 食物的数量对机体的能量供应固然很重要,但食物的质量对机体的可塑过程和代谢过程更为重要。任何食物都能分离出几种主要营养素,分为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类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决定它在代谢和可塑过程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肌肉、韧带骨组织的基础,构成酶和激素。机体中有成千上万各种不同蛋白质,但都是由几个氨基酸以不同形式构成的。如果氨基酸不足,蛋白质就不能合成,恢复过程就会受到影响。而机体内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一部分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摄入不足,运动员的工作能力下降,恢复过程将延迟。 脂类可以是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多数食物中都含有大量脂类,如:肉类、豆类、谷物等。在运动员的膳食中,如果体重增加,应限制对脂类的食用。 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开始时,糖被大量利用,如果糖类摄入不足,

《运动营养与健康》作业

《运动营养与健康》作业 一、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1、何谓健康?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3、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是什么? 4、何谓营养不良 5、出汗有何益处? 6、适量运动有何益处? 7、保健食品 第二章健康与三大营养物质 1、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2、糖类有何生理功能?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 3、米面如何合理膳食? 4、脂类有何生理功能?膳食中脂肪的主要来源? 5、食用油如何科学膳食? 6、蛋白质有何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三章健康与无机盐及微量无素 1、何谓常量元素? 2、何谓微量元素? 3、无机盐有何生理功能? 4、钙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四章健康与维生素 1、何谓维生素?维生素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 2、VC食物来源? 第五章健康与其他营养素 1、何谓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 3、膳食纤维、茶、酒各有何生理功能? 第六章运动与能量 1、三类能源物质是什么?卡值分别是多少? 2、影响人体能量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3、何谓基础代谢能量? 4、何谓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5、一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何计算? 6、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第七章常见食物与营养 1、何谓酸性食物?哪些食物为酸性食物? 2、何谓碱性食物?哪些食物为碱性食物? 3、酸性体液有何健康隐患? 4、食物属性有哪些? 5、谷类、豆类、蔬菜、菌类、水果、蛋类、乳类、肉类、水产类最主要营养各是什么? 6、十大垃圾食品是什么?

第八章合理膳食与健康 1、何谓平衡膳食?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是什么? 18、食物金字塔内含是什么? 第九章运动方法与运动营养疗法 1、体育运动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何谓有氧运动?何谓无氧运动? 3、运动金字塔的内含是什么? 4、运动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5、何谓运动疗法? 6、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肥胖的运动与饮食疗法 1、何谓肥胖? 2、肥胖产生因素是哪些? 3、腹部减肥最快方法有哪些? 4、臀部减肥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虽然在健身领域已提及多年,但运动处方的推广一直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处方的各种参数一直以描述为主,不能精确量化,锻炼者在使用运动处方时感觉比较模糊。与此相对的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尽管有相关人员开发一些运动处方的软件,并在医院的康复科有小规模的应用,但实质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化推广阶段。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推广中的数字化管理问题。 关键词:运动处方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201-02 1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1.1 运动处方的人性化和数字化管理

人性化是指运动处方是根据手机终端上传的信息和体 适能测试的录入数据,由专业人员在后台制定运动处方,减少系统分析输出运动处方的强度控制模糊性、运动形式单调性的弊端。数字化是指运动处方的各项内容,包括形式、强度、时间等数据非常具体和清晰,避免了非正式建议或口头医嘱的形式削弱运动处方的执行力,加强锻炼者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运动处方的意义和内容。 1.2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设置系统功能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决定了为大学生制定运 动处方与中老年人、代谢综合症患者等人群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功能模块设置、数据传输方式上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方便性和快捷性,适应大学生生活节奏快、掌握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2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系统和APP 插件两部分,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会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下载专用APP,完成基本信息注册,上传健康数据、亚健康调查数据、体适能测试数据和运动监控数据等到管理平台;(2)管理系统实现对会员信息的管理和分析,由专业人员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注意事项等,并把每一训练周期的运动处方内容推送到会员的手机终端,方便大学生根据专业运动处方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健身

最新运动与健康促进期末考试答案讲解学习

运动健康与促进 一、运动处方的内容、范围和应用举例 内容:目的、项目、时间、强度、频率、注意事项 Eg.糖尿病、降糖 1.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 1.1运动目的: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习惯和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同,健身者的锻炼目的各不相同,因而开出的运动处方也不同。运动的目的可以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健美减肥,休闲消遣及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等。 1.2运动项目:应根据锻炼目的而定,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耐力性项目、医疗体操(呼吸操、校正体操等)、放松性训练、力量型项目、柔韧性练习。 1.3运动强度: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运动强度的衡量有多种形式:最大摄氧量、心率、代谢当量、无氧阈值、自觉劳累分级、谈话水平。 1.4每次运动持续时间:除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运动持续的时间,对惯坐者和体适能低的人应该从小强度短时间(20~30分钟)运动开始逐渐增加。 1.5运动频率:人体对训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时间,有的人甚至需要24小时以上,在进行很长时间的运动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除疲劳,可以选择每天或隔天一次的运动,但无论如何每周都要留出一天来休息。 1.6注意事项:在实施运动处方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1)循序渐进(2)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运动处方的范围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运动超过这个上限,就可能有危险性,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有最低效果的下限,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年老、体弱、成人病者),容许的运动条件受限制多些,制定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运动内容;反之,身体的运动,而强健的壮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处方的内容。 3.健身运动处方 3.1身体状况:抵抗力低,体重偏高, 身体素质差 3.2健身目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美,减轻体重,预防疾病,放松精神 3.3运动目标: 3.3.1近期目标:减轻体重,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3.3.2远期目标:抵抗力增强,防止疾病发生, 加强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3.4运动内容:晨跑,跳绳,散步,摇呼啦圈 3.5运动时间:每次训练30—50分钟 3.6运动频率:每周训练4天,隔一天一训练 3.7运动进度: 3.7.1初级阶段 进行强度较低、时间较短和次数较少的运动处方。首先选择以慢跑作为练习,应该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进行,而时间和次数则因应自己的体能而调节,每次的运动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运动营养与健康

题目:合理营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三个问题,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对照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 班级:汉语言123 姓名:徐玉珍学号:12011325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与养生,在营养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认识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营养与健康的等量递增,工业不断发展,化学药品的大量应用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日益加重,我们每天摄入的饮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而且在营养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也造成饮食的不合理,因此,合理的营养安排十分重要。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食物提供了生命运动的动力,因此饮食营养与生命健康密不可分,不合理的膳食安排,就会每天都损害健康。营养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适,建立起一种生理方面的平衡。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可具体分为“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同过膳食搭配满足人体生理所需的营养与能量,又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调方法,便于营养的吸收消化,合理的营养制度可以促进生长、防治疾病、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长寿。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5大类。合理的营养需求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吃什么?”。摄入的各种饮食提供了身体运行的能量,每日所需的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是通过每日的进食得到。人体对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大,对一些矿物质需求较少。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10%~15%,20%~30%,60%~65%,比例是否适当很重要,所以我认为以谷类为主,蔬菜相辅、低糖、高纤维等适量摄入是较合理的饮食方式。每天的主食以米饭为主,搭配蔬菜水果,以及适量的肉类和蛋类,及时补充水份,合理搭配,营养才能全面。 所谓的“病从口入”,人们重视疾病的预防,希望能未雨绸缪、就要深入了解如何合理的营养和平衡膳食。科学配餐固然重要,但是对一些不良的食物也要注意。像烧烤类食物,虽然美味,很多人也喜欢吃,但是这一类食物并不健康,不提倡经常吃。还有一些野生的动物等等,里面可能包含了许多病菌,以及烟酒都不宜多摄入。现代生产的零食为了追求食物的美味、保存、利益等方面的不断提高而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食物添加剂,所以这些零食都要少吃,尤其一些垃圾食品,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食物越来越丰富,“吃多少?”、“怎么吃?”、“如何搭配?”成了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保证三餐都吃,且时间分布均匀,不宜过量或少量,有的时候不应该贪嘴,该吃的吃,不该吃的就应该控制摄入量,不能暴饮暴食,或者其中一餐不吃。同时也不能单纯的因为喜好问题就不碰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能挑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同样的可替代的食物。当然可根据每天的工作量或运动量来做调整;其次多样搭配,全面均衡,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每天的饮食宜包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含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都要涉及,并且不能忘记多吃水果和蔬菜;再者,吃新鲜卫生的食物。食材要新鲜,过期或变质的东西不能吃,一些可能含有细菌的食物最好不要吃,比如一些生冷的食物。注意清洗和烹饪时候的健康,不要因为追求美味而丧失食物的营养,制作不当还有可能会造成危害,食物的加工要合理,加工工序越多,营养的流失也越多。且腌

体育运动知识之运动处方与体质测试

体育运动知识之运动处方与体质测试 发布日期:2011-6-17 17:17:02 选择题 1 运动处方即医生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与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 ()。 A 运动强度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场所 2 健身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健身锻炼方法。 C 科学的、固定的随机的、定量化的科学的、定量化的随机的、自由的 3 科学锻炼的运动处方是为了促进人的()和增强()。 D 新陈代谢、健康健康、自信心新陈代谢、体质健康、体质 4 ()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锻炼效果和人体运动安全有直接影响。 A 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出汗量 5 ()是一种最简捷、最有效的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 C 跑 步跳走睡觉 6 为了使体育锻炼达到最佳效果,应遵循()原则和()原则。 C 逐个突破;全面提高自觉认真;专项发展自觉积极;全面发展提高强度;均衡平稳 7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 A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有氧和无氧相结合运动恒常运动 8 运动不足的病人跑两步就喘粗气,下列不属于运动不足的病人表现的是()。 B 头痛胃痛肩膀酸痛肥胖 9 运动不足病是指以运动不足为主要致病原因的疾病,下列不属于运动不足病的是 ()。 D 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帕金森综合症 10 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叫做()。 C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恒常运动健身运动 11 从运动生理来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A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之间。 D 110-140次/分 120-130次/分 120-140次/分 130-150次/分 13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适宜的锻炼频度是每周()次。 C 1-2 次 2-3次 3-4次 5次以上 14 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该是()。 B 临床检 查一般体检运动实验制定处方 15 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二步应该是()。 A 临床检 查复查改善运动实验制定处方 16 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三步应该是()。 C 临床检 查复查改善运动实验制定处方 17 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四步应该是()。 D 临床检 查一般体检运动实验制定处方 18 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五步应该是()。 B 临床检 查复查改善运动实验制定处方 19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也称有氧运动。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