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2013年最新版)

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期末考试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四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二:健康标准中有关“五快”“三良好”指的是什么?

“五快”: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①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 定期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情况)(2) 充足睡眠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3) 好的早餐

(4) 按时用餐(每日可吃4~6餐)(5) 禁烟禁毒(6) 饮酒适度(或禁酒)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7) 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20%)

第二体育锻炼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1、增强体质2、延年益寿

第三合理的膳食①谷类: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②蔬菜和水果: 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③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奶类和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第四其他如环境、卫生服务因素等 1、环境:健康的基本条件和资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经济收入、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的公平与平等。2、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必须在这些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制定政策、以社区服务为中心、多部门协作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的宏伟目标。健康服务体系是国家促进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

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

1、个体评估目的: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包括:(一)健康状况问卷:1、个人信息 2、个人病史 3、主要体检结果 4、行为及态度(二)体适能测试:安静状态、亚极量运动、极量运动

2、群体评估包括:(一)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二)疾病统计:患病

率、感染率、生存率、病死率

五:体适能测试应在几种人体状态下进行?

体适能:应付日常工作、不疲倦,并享受休闲、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静状态基本项目:心率血压体脂率腰臀比坐位体前曲(cm)

附加项目:12导联心电图血液化验分析特定关节的柔韧性肺功能

亚极量运动基本项目:心率血压自觉劳累分级(RPE)

附加项目:心电图血液化验分析

极量运动基本项目:血压自觉劳累分级(RPE)最大心率功能能力(METs)仰卧起坐(0-35次为止)

附加项目:最大摄氧量血液化验分析心电图引体向上(0-25次为止)

六:在什么情况下健身锻炼需要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机能发展规律。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要承担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就必须运用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和技术对于运动员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和运动员对于训练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又不会造成运动性疾病而影响到训练。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动员自我监督

主要是通过运动员自我监督表,运动员自己记录身体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提示教练员注意。

2、体格检查

包括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进行检查和评价。建立起运动员评价模型的基础。

3、运动性疾病诊断

主要是对于一些因为运动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急救、治疗处理和康复等。

4、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督

这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对于运动员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让教练员准确了解运动员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同时,运动员了解自身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处于机能良好水平。

5、合理的消除疲劳措施

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保证运动员处于良好身体和机能状态,保证运动员训练水平。

6、合理的营养措施

合理的营养措施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

七:什么是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有几种类型?

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指根据锻炼者的需要,按照其健康状况、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运用科学原理,以处方的形式所制定的量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处方的分类①健身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称为健身运动处方。②治疗性运动处方以预防疾病、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为目的的称为治疗性运动处方。③康复性运动处方以恢复身体运动功能及病后康复为目的的称为康复性运动处方。?竞技训练运动处方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称为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及“全面身心健康概念”。

一、有氧运动的价值①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②关键环节:应该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输氧能力,这对增进健康至关重要。

耐力运动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因此,有氧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有生理学的、生化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学的多方面的效果。

二、超量恢复原理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3个阶段:①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②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素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下降,产生疲劳③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并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此现象称为“超量恢复”。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内再进行下一次超负荷锻炼,肌内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积累起来,进而逐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1-2天内出现。

三、全面身心健康概念主要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营养,以保证细胞生长和代谢的需要,适当时间的休息,以放松和消除工作造成的疲劳;还需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保持肌肉、筋骨脏器官的功能。而“有氧代谢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运动锻炼重要,但还应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合理膳食、戒烟及控制饮酒等。

九:阐述持续、重复、间歇及循环训练方法的特点及意义?

1、持续练习法持续练习法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不太大的强度,不间歇地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健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项目。

练习特点:练习时间较长,连续练习的量比较大,强度不太大,一般在60%的强度左右。

练习作用:缓和,效果出现慢,但比较稳定。

注意事项:控制好负荷强度,就要控制好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练习时间延长,练习强度不要太大;练习强度提高,练习时间就不要太长。

练习示例:30分钟慢跑,1周3~4次。按阶梯、周期逐步完成。

2、重复练习法在相对固定的(不改变动作结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练习的方法。主要用于短跑、力量健身等运动项目。

练习特点:每次练习强度较大(90%~100%),动作结构和负荷数据不变,间歇时间充分休息,使机体恢复。

练习作用:能量物质消耗—恢复—超量恢复的积累,对提高运动机能水平有很大作用。

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或时间,练习的次数,每次负荷强度,间歇时间。

示例:50m快跑×6(次),间歇3′~5′1周3~4次。

3、间歇练习法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严格按间歇时间进行休息,在身体未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的方法。广泛用于周期性项目(跑步)和球类项目中。

练习特点: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身体未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

练习作用:有效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运动素质。

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或时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每次负荷强度,间歇时间,间歇的休息方式。

示例:引体向上,6个一组,6组,间歇1′,1周3~4次。

4、循环练习法根据练习任务,建立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和要求,周而复始地练习的方法。

练习特点:一种综合的练习方法,一站接一站的不停顿,身体各部位交替进行。练习作用:对心血管、呼吸、运动系统作用明显。

注意事项:根据练习目的,因人而异设置练习,练习负荷逐渐增加。

练习示例:小步跑—高抬腿— 20m跑—小步跑—高抬腿— 20m跑,1周3次以上。

十:如何制定减肥、冠心病康复,以及糖尿病的运动处方?

1、减肥运动处方的锻炼方法

(1)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游泳、球类、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街舞、健美操、登山、划船等。

(2)有氧运动,最高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0%左右。

(3)运动时间每次最好不低于1小时。

(4)运动频率每周3--5次。

(5)刚开始运动时心率不宜过高,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肥胖症的运动疗法理想的减重方法:运动十控食十生活方式

(一)四要素

1、运动强度55一65%最大心率(无氧阈〉不应低于日消耗10一15%

2、运动项目1)有氧运动为主、力量球类为辅2)水中运动被认为较有效3)摒弃“哪儿肥练哪儿”的观念4)力量练习提高瘦体重(瘦体重高者基础代谢率高)

3、运动时间ACSM建议:中等强度30一60min

4、运动减肥注意事项 P148

2、冠心病康复:

1、冠心病1期康复(住院期)指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的冠心病

(1)治疗目标:早日生活自理;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或正常节奏连续行走200米;或上下1一2层楼而无症状;或运动能力达2一3METs

(2)治疗方案 1)首先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2)被动活动向主动抗阻运动

2、冠心病2期 (出院康复) 恢复初期:出院后至病程的12周

(1)治疗原理:心肌瘢痕形成前,病情仍有恶化可能,应保持适当体力活动,适应家庭活动。

(2)治疗目标 1)保持心功能 2)逐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 3)运动能力达4一6METs

(3)治疗方案 1)行走 2)医疗体操(太极拳、降压舒心操) 3)轻度园艺活动

4)40%一50%HRmax 5)心率<100一110 6)6一12周

3、冠心病3期 (慢性冠心病) 病程:12周至6一12个月, 称恢复中期

(1)治疗原理:适应后的保特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治疗目标 1)巩固2期成果 2)进—步改善心血管功能 3)控制危险因素

(3)治疗方案 1)依年龄、性别、爱好、临床表现制定方案 2)有氧、力量、柔韧、医疗体操并用 3)强度须达一定阈值

(4)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好适应证,以免出现意外2)做好准活动与整

理活动3)量力而行 4)运动前、中、后注意身体指标5)注意心前区等不适感觉3、糖尿病方法

1、运动强度控制 1)中等强度(40一60%最大摄氧) 2)肥胖型糖尿病低强度(40一50%VO2max) 3)注意有效心率范围50一70%HRmax

4)体弱者、老年者由运动试验确定

2、运动时间1)初期运动时间宜短,逐渐加强 2)5一10分钟准备活动3)至少5分钟的放松活动 4)有效心率应达10一30分钟

3、运动频度3一5次/周

四、注意事项

1、不适宜进行体育康复的患者:病情不稳定、空腹血糖较高、较严重的并发症 (心肾、视网膜、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等)

2、注意事项 1)饮食和药物的结合2)避免空腹和注射药物60一90分后运动 3)注意监督 4)等

四: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哪五个方面??

包括:1、个体健康评估 2、群体健康评估

1、个体评估目的: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是否存在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包括:(一)健康状况问卷:1、个人信息 2、个人病史 3、主要体检结果 4、行为及态度(二)体适能测试:安静状态、亚极量运动、极量运动

2、群体评估包括:(一)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二)疾病统计:患病率、感染率、生存率、病死率

六:在什么情况下健身锻炼需要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机能发展规律。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要承担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就必须运用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和技术对于运动员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和运动员对于训练的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又不会造成运动性疾病而影响到训练。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动员自我监督

主要是通过运动员自我监督表,运动员自己记录身体的一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提示教练员注意。

2、体格检查

包括对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进行检查和评价。建立起运动员评价模型的基础。

3、运动性疾病诊断

主要是对于一些因为运动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急救、治疗处理和康复等。

4、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督

这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对于运动员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让教练员准确了解运动员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同时,运动员了解自身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处于机能良好水平。

5、合理的消除疲劳措施

消除运动性疲劳是医务监督中重要的组成不分。保证运动员处于良好身体和机能状态,保证运动员训练水平。

6、合理的营养措施

合理的营养措施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

1、减肥运动处方的锻炼方法

(1)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游泳、球类、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街舞、健美操、登山、划船等。

(2)有氧运动,最高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80%左右。

(3)运动时间每次最好不低于1小时。

(4)运动频率每周3--5次。

(5)刚开始运动时心率不宜过高,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