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演讲稿

马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至善弘医。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过去,健康中国写进国策,同学们是否感受到我们所被赋予的使命又在向我们传达着怎样的信息?

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这一理念,发展要绿色,人们的生活也需要“绿色”,这种绿色就是健康。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健康中国。不难理解,健康中国的直接目标就是希望国人能够拥有更为强健的体魄,经济发展不能牺牲环境换金钱,人们工作也不能牺牲健康来换工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过,这些措施看似是等人们身体不适后再进行治理,有些类似于污染之后再治理一样,但至少比没有治理要强许多倍。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可以看出,政府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就是一种变革,这种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经济能够更为健康、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四次的卫生体系改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例如1990年中国人均寿命68岁,而到2014年此数字已经增至75.2岁。但是随着不断增长的慢性病负担,我国卫生体系仍在医疗卫生均等化等方面存在挑战。

也许,很多人要问: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理念?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概念很大,范围也广。有一个人的健康,一个国家的健康;有心理健康,有身体健康;有精神健康,有文化健康等等。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概念。从目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来看,”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主要符合当前”价值医疗“的规划理念,即强调”预防为主“,逐步扭转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我国13亿人口大国而言,我国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医学模式从晚期治疗向预防为主转变,这也是近十年来世界逐步形成的共识。

然而,当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局面,我们作为置身事内的医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慢慢找寻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回忆刚刚入学时的一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们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我们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从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总的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

众所周知,“大医必大儒”。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药圣孙思邈,从国际战士白求恩到现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是如此。而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从事医疗工作是我们将来的主要职业生活,优秀医生的品质就是我们所应具备的品质。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还得提高自身的软实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即医德和医风。医学生应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认识,进而将内在的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止于至善”的完美医德医风。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面对信仰,立志弘医!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