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Vol.32,No.2,226?235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DOI:10.16187/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ki.issn1001?4918.2016.02.12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英芊1 邹 泓1 侯 珂2 王明珠1 汤玉龙1 潘 斌3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北京 100875;

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

摘 要:以3353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消极情感水平总体上呈现从初一到高二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同伴与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显著,但母子依恋的独特效应不显著,且同伴依恋在消极情感中的独特效应显著高于父子与母子依恋;3)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的联系,同时,父子与母子依恋又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表现为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在高亲子依恋个体中更显著。因而,依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机制中,间接效应模型与交互作用模型同时成立,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消极情感;青少年分类号:B84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190003)。

通讯作者:邹泓,E?mail:hongz@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

1 引言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也

是情绪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已有研究多分别探讨抑郁、焦虑、孤独感、自卑、羞怯等离散情绪,虽然更具针对性,但是许多消极情绪体验是相互关联的(Zelenski &Larsen,2000),且对于基本情绪类别的争议与概念重叠进一步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不稳定性(邱琳,2011)。因此,选取更加上位的概念,对特质

性的消极情感进行探讨,有助于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从宏观上把握关注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合理引导,趋利避害。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NA)是对主观压力及不愉快体验的总称(Watson,Clark,&Tellegen,

1988),反映了情绪性方面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Watson,2000)。高消极情感削弱了青少年的心理

社会功能,引发诸如攻击性(Donahue,Goranson,McClure,&Van Male,2014)、问题行为(Loney,Li?ma,&Butler,2006)、进食障碍(Ivaova et al.,

2015)、物质滥用(Mason,Hitch,&Spoth,2009)等

一系列问题,并影响身体健康(Curhan et al.,

2014)。由此可见,消极情感可以说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子,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特点及影

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众多相关因素中,依恋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依恋(Attachment)即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Bowlby,1979)。生命早期,这种情感联结主要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以往研究多笼统地讨论亲子依恋或只考虑母子依恋对个体的影响,但父母在孩子心理与情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Kenny &Gallagher,2002)。已有研究也发现,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吴

庆兴,王美芳,2014),因此本研究拟将二者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探讨。随着年龄增长,照料者以外的重要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强,至青春期,依恋对象不仅局限于父母,也发展起了重要的同伴依恋关系,其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已经超过了亲子依恋(Bogaerts,Vanheule,&Desmet,2006)。例如:

Laible 等人(2000)按照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6

22

高低将青少年被试划分为四组,结果发现,高同伴依恋、低亲子依恋组在抑郁、同理心等情感适应指标上的得分优于低同伴依恋、高亲子依恋组。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父母仍是青少年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与情感支持(Ainsworth,1989;Helen,Vollebergh,&

Meeus,2000)。究竟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孰轻孰重?这是本研究希望解答的问题之一,也即三类依恋的独特效应(unique effect)———多个预测变量作用于同一结果变量时各自独特的预测作用是否有差异(McMahon,Grant, Compas,Thurm,&Ey,2003;李董平,张卫,李丹黎,王艳辉,甄霜菊,2012)。

随着发展情境论(Lerner,2011)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关注不同影响因素的独立作用,而开始探索诸如家庭、同伴等情境变量在个体发展中的多重影响途径。梳理以往研究可以发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青少年情绪情感相互作用的方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田菲菲,田录梅, 2014)。第一,交互作用模型,个体从不同关系中获得的社会与情感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彼此重叠、互相调节(Gaertner,Fite,&Colder,2010),具体到亲子与同伴关系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存在增强、干涉、缓冲三种交互方式(Cohen,Cohen, West,&Aiken,2013)。1)增强模式认为,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均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方对情绪情感的预测作用,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田录梅等人(2012)发现,高父母支持的情况下,友谊支持对孤独感及抑郁的负向回归系数会被进一步放大。2)干涉模式下,在亲子或同伴关系的不同水平上,另一方对情绪情感的作用方向发生改变。如Young等人(2005)在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在高父母支持组中,同伴支持与青少年抑郁负相关,但对于父母支持较低的被试,同伴支持则变为抑郁的危险因子。3)缓冲模式则主张,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不良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消极影响(Rubin et al.,2004),反之亦然,因而二者之一保持良好即可保证青少年积极的情感状况。第二,间接效应模型,由于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Bowlby,1979)的相对稳定性,个体在早期社会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模式自然地迁移到包括同伴在内的其他人际关系中,进而间接影响其情绪适应。例如:吴美兴与王美芳(2014)以13~19岁青少年为被试,发现同伴依恋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焦虑,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焦虑。第三,独立作用模型,家庭与同伴分别独立地作用于青少年情感与行为(Cauce&Sreb?

nik,1990),但这一孤立看待两个系统的观点只在部分年龄段、少数发展结果变量中得到了验证(Helen et al.,2000;Gaertner et al.,2010)。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家庭与同伴的交互作用模型与间接效应模型都得到了研究证据支持,但由于只关注中介与调节的其中一个方面,造成大量结果“各自为政”、比较零散(田菲菲,田录梅,2014)。家庭与同伴作为个体发展中两个重要的微系统,更有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模式持续对青少年情绪情感产生影响,且上述两种模型本身并不冲突,因而本研究拟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此外,以往研究关于家庭与同伴的交互形式并未达成一致结论,由于测量指标、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干涉与缓冲三种交互模式均得到了部分实证支持,针对消极情感这一问题,何种模式更适宜也是研究关注的问题。以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作为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的衡量指标,本研究参照Kochanska与Kim(2014)的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如图1),即亲子依恋通过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消极情感,同时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

图1 亲子依恋尧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假设模型综上,本研究拟探讨以下问题:(1)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2)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3)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选取北京市8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671份,剔除作答规律性强及多数题目缺失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53份。被试年龄在12~19岁之间,平均年龄15.51±1.58岁。其中女生1796人(53.6%),男生1525人(45.5%),缺失32人(1.0%);初一713人(21.3%),初二636人(18.9%),高一1104人

722

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32.9%),高二900人(26.8%)。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采用Bradburn(1969)编制、陈文峰与张建新(2004)翻译修订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的消极情感分量表,共6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从“没有”到“经常有”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消极情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2.2.2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Armsden&Green?berg,1987)包含81个项目,其中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分量表各28题,同伴依恋分量表25题。每个分量表均包含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在最初翻译修订的基础上,金灿灿等(2010)将父子与母子分问卷精简为15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分别计1~5分。各分量表中疏离均为负向维度,将信任和沟通维度的平均分相加再减去疏离的均分即为个体依恋质量的总分。

正式施测前,对15题父母依恋问卷及25题同伴依恋问卷进行预测(N=592,含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被试,平均年龄15.13),删除同伴问卷中载荷较低的3个项目,并修改了部分表述。采用Mplus对正式施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父子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 =16.23,RMSEA=0.071,CFI=0.919,TLI= 0.902;母子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15.83, RMSEA=0.069,CFI=0.919,TLI=0.902;同伴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13.74,RMSEA= 0.064,CFI=0.891,TLI=0.878。因此,修订后问卷包含3个分量表、52个项目。本研究中,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下各子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在0.69~0.87、0.69~ 0.87、0.78~0.91之间。

2.2.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收入五项指标为依据,衡量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包含“享受当地低保”、“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8000元”、“8000~

1.2万元”、“1.2~2万元”、“2万元以上”7个水平;父母受教育水平包括“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职高/技校”、“大学(专科或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4个水平;父母职业归为“临时工、待业、失业人员”、“体力劳动者和个体经营人员、技术工及同级工作者”、“一般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与中层专业技术人员、助理专业人员”、“职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主管人员”5类(师保国,申继亮,2007)。

参照以往研究(Bradley&Crowyn,2002),将编码后的5项指标分别标准化,而后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最后以因子载荷为权重合成总体家庭SES。

2.3 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作答,所有问卷当场回收。采用SPSS13.0及Mplus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由于所有数据均来自青少年的自我报告,首先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11个,第一因子的变异解释率为24.87%,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3.1 青少年消极情感的一般特点

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消极情感为因变量,进行2×4方差分析(ANOVA),考察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青少年的消极情感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结果发现:性别主效应显著[F(1,3060)=19.319,η2= 0.06,p<0.001];年级主效应显著[F(3,3060)= 12.699,η2=0.12,p<0.001];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F(3,3060)=1.563,η2=0.02,p>0.05]。

表1 不同年级、性别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男女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总体

消极情感M2.32.412.24bcd2.32acd2.43ab2.39ab2.36 SD0.620.60.620.640.590.60.61 F19.319???12.699???

注:数字右上方的字母代表与其存在显著差异的年级。其中,a:初一;b:初二;c:高一;d:高二。

?p<0.05,??p<0.01,???p<0.001,以下均同。

822

201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发现,女生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 (1,3060)=19.319,η2=0.06,p<0.001]。对年级差异的事后检验(LSD)则表明,初一学生的消极情感得分显著低于初二(p<0.05)、高一(p< 0.001)与高二(p<0.001),且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高一(p<0.001)和高二(p<0.05),高一与高二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呈现从初一到高二逐渐上升的趋势。3.2 青少年消极情感与不同依恋类型各维度的

相关

对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各维度和消极情感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见表2),消极情感与三类依恋中的信任、沟通维度均显著负相关,与疏离维度均显著正相关;父子、母子与同伴依恋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考虑到父母行为方式的相似性,在后续模型分析中,均允许父子信任和母子信任、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父子疏离和母子疏离之间存在相关。

表2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123456789 1消极情感—

2父子信任-0.22???—

3父子沟通-0.19???0.74???—

4父子疏离0.36???-0.50???-0.48???—

5母子信任-0.20???0.73???0.56???-0.33???—

6母子沟通-0.16???0.57???0.72???-0.32???0.76???—

7母子疏离0.36???-0.36???-0.36???0.76???-0.49???-0.47???—

8同伴信任-0.19???0.30???0.24???-0.10???0.30???0.27???-0.12???—

9同伴沟通-0.16???0.26???0.30???-0.07???0.26???0.32???-0.09???0.84???—10同伴疏离0.36???-0.19???-0.10???0.33???-0.21???-0.14???0.36???-0.50???-0.42???

3.3 不同依恋类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

为了考察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影响的独特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1(见图2)。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分别为:χ2(53)=1146.490;RMSEA=0.089;CFI= 0.936;TLI=0.909。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后,父子依恋(γ=-0.14,SE= 0.030,p<0.001)与同伴依恋(γ=-0.37,SE= 0.022,p<0.001)均能够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消极情

感,但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之间的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γ=-0.04,SE=0.030,p>0.05)。为了确定各依恋类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大小,进一步借助Mplus中的model test语句对三个回归系数进行比较(Muthén&Muthén,2011)。

建立模型分别检验父子与母子、父子与同伴、母子与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路径系数是否相等。结果表明: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显著高于父子依恋[Wald test:χ2(1)=73.487,p< 0.001]与母子依恋[Wald test:χ2(1)=97.932,p <0.001];且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路径系数边缘显著高于母子依恋[Wald test:χ2(1)=3.048, p<0.1]。

3.4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

按照Preacher,Rucker与Hayes(2007)的

图2 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消极情感的模型

(模型1;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包括被试年龄、

性别、SES;为简化模型结果,将上述变量合并呈现,

并省略控制变量的路径系数,下同)

法,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该模型中:1)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亲子依恋不仅是自变量,同时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的关系。由于Preacher等

(2007)的检验方法中,只允许一个自变量,因此我们分别检验两个模型:模型2(见图3)以父子依恋作为自变量,母子依恋作为协变量;模型3(见图5)以母子依恋作为自变量,父子依恋作为协变量。此外,两个模型中均控制了被试年龄、性别、家庭社经

922

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地位的影响。

按照潜变量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温忠麟,吴艳,

2010),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后,根据自然匹配的原则,将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相对应的维度配

对相乘,形成交互项的3个指标(父子信任×同伴信任、父子沟通×同伴沟通、父子疏离×同伴疏离&母子信任×同伴信任、母子沟通×同伴沟通、母子疏离×同伴疏离)。而后分别考察亲子依恋对同伴依恋以及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二者交互项对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

3.4.1 父子依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

直接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γ=-0.40,SE =0.022,p <0.001)。加入中介变量及交互项后,模型2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χ2

(86)=1419.469,RMSEA =

0.077,CFI =0.930,TLI =0.904。父子依恋与同伴依恋(γ=0.18,SE =0.037,p <0.001)、父子依

恋与消极情感(γ=-0.13,SE =0.030,p <0.001)、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β=-0.38,SE =0.023,p <0.001)、交互项与消极情感(γ=-0.06,SE =0.021,p <0.01)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著,上述结果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也就是,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102,-0.033]),且父子依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了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的关系

图3 父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及调节模型(模型2;母子依恋与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为了进一步分析父子依恋的调节效应趋势,通过简单斜率分析法(simple slope analysis),将父子依恋总分按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低两组,分析在不同的父子依恋水平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如图4所示,低父子依恋组中,同伴依恋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simple slope =-

0.19,t =-3.730,p <0.001);而高父子依恋组中,同伴依恋也显著预测消极情感,但此时的预测作用更大(simple slope =-0.31,t =-6.571,p <0.001)。

图4 青少年父子依恋与同伴依恋预测

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

3.4.2 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

直接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母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γ=-0.39,SE =0.023,p <0.001)。加入中介变量及交互项后,模型3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χ2(86)=1426.226,RMSEA =

0.077,CFI =0.929,TLI =0.904。母子依恋与同伴依恋(γ=0.20,SE =0.037,p <0.001)、同伴依

恋与消极情感(β=-0.38,SE =0.024,p <0.001)、交互项与消极情感(γ=-0.05,SE =0.021,p <0.01)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著,但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之间的路径系数由原来的显著变得不显著(γ=-0.04,SE =0.030,p >0.05)。上述结

果证明,同伴依恋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

(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110,-

0.042]),且母子依恋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了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的关系

图5 母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及调节模型(模型2;父子依恋与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同样通过简单斜率分析法考察母子依恋的调节效应趋势,将母子依恋总分按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低两组,分析在不同的母子依恋水平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与父子依恋结果一致(见图6),两组被试中,同伴依恋均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高:simple slope =-0.30,t =-

6.218,p <0.001;低:simple slope =-0.15,t =-3.100,p <0.01),但高母子依恋组的预测作用

32201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更大

。图6 青少年母子依恋与同伴依恋预测

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

4 讨论

4.1 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

本研究中,不同年级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随着年龄增长,消极情感逐渐上升,但高一与高二年级学生的消极情感没有显著差异。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一阶段来自父母的支持开始下降(De Goede,Branjie,Delsing,&Meeus,2009),而学习压力明显增加,这种环境与角色的转变对高一学生的冲击更大,易造成其消极情感的激增。另外,心理层面上,不断丰富的人生经历教会个体以一种更加批判性、多元化的眼光看待各类消极事件,开始有更加复杂的内归因(Larson &Lampman?Petraitis,

1989),因而更容易体验到内疚、自责等消极情感(Weiner,1986)。

性别差异的分析则发现,女生的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首先,青春期外形特征上的剧烈变化对女生的冲击更大(Wichstrom,1999),如担心别人对自己的长相有负面的评价。其次,从人格特征出发,女生在情感体验方面往往比较细致与敏感,(Lockenhoff et al.,2014),更容易受负性情绪刺激的影响(Wild,Erb,&Bartels,2001)。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也发现,女生会运用更多的沉思和灾难化等消极情绪调节策略(Garnefski &Kraaij,2006),因而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4.2 父子尧母子及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

特效应

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观点,家庭和同伴共同作为儿童发展微系统中的组成部分(Bronfen?

brenner,1979),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直接的作用。本研究中,被试消极情感得分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反映了依恋系统在青少年情感发展中的“避风港”功能。为了直观地分析各依恋系统的相对重要性,研究比较了三者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结果发现:同伴依恋与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显著,但母子依恋的独特效应不显著,且同伴依恋在消极情感中的独特效应显著高于父子与母子依恋,父子依恋的独特效应略高于母子依恋,但这种差异只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相较于同伴依恋,亲子依恋的独特效应较小主

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亲子依恋各维度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相关均显著,而在控制同伴依恋的作用后,其独特效应下降,说明亲子依恋(尤其是母子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影响很可能绝大部分被同伴依恋中介,所以同伴依恋之外,父子与母子依恋对消极情感额外变异的解释力有限(李董平等,2012;Zhou et al.,2008),该结论也得到了后续分析的支持。第二,根据依恋的层级理论(Attach?

ment Hierarchy Theory,Hazan &Shaver,1994),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在依恋阶层中的位置下移,同伴在情感支持层级上取得优势,并作为主要依恋对象直至成年期,因此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影响更大。以往研究在抑郁、内化问题等情感指标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Laible,Carlo,&Raffelli,2000;Tambelli,Laghi,Odorisio,&Notari,2012),可能的原因包括:个体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增强,与父母冲突增多,更看重家庭之外的关系与互动(Brown &Larson,2009);相较于家长,青少年与同伴的共同话题更多,并且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实现

自我认同(Laghi,Pallini,D’Alessio,&Baiocco,2012);在校时间的延长增强了其与同伴的情感联

结等。

此外,父子与母子依恋的对比结果证实了父亲在青少年情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普遍认为母亲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相对重要,但成长过程中,父亲通过游戏互动、设置挑战的方式为孩子带来不可替代的快乐、满足与自信(Darling &Steinberg,1993),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应对情绪

的方式方法(Paquette,2004)。进入青春期后,父亲的鼓励与行为指导对于青少年完成走向外部世界的转变至关重要(Bogels &Phares,2008),因此父子依恋水平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影响丝毫不低于母亲。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来自母亲的支持对青少年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与父亲的亲密情感联结因为较少出现而更加难能可贵(Behnke,Plunkett,Sands,&Bamaca?Colbert,2011;Garcia,Manongdo,

1

32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Ozechowski,2014)。

4.3 亲子及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多重影

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综合以往研究,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及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方式主要有三种(田菲菲等, 2014):交互作用模型(包括增强、干涉、缓冲三种方式)、间接效应模型及独立模型。本研究发现,交互作用模型与间接效应模型同时存在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影响机制中,也即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首先,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支持了间接效应模型。由此可见,虽然亲子依恋的独特效应有所下降,但仍是影响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基础。依恋理论认为,个体早期在与抚养者的互动中形成了稳定的关于自己及他人的心理表征,即内部工作模式,这一模式将贯穿于每个人的毕生发展中,影响个体在所有关系中的情感与行为(Bowlby,1979;Ainsworth, 1989)。早期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起到“安全基地”的作用,使得个体在其他亲密关系中同样会预期“他人是可以信赖的、自己是值得关爱的”(王争艳,刘迎泽,杨叶,2005),也就更容易建立安全的同伴依恋关系,在遇到压力事件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相反,不安全亲子依恋则会使个体陷入“消极预期→人际受挫”的恶性循环中,承受较多的消极情感且不愿意寻求他人支持(Liu,2006)。此外,父子、母子依恋部分及完全被中介的差别再次证明父亲的重要作用,这与吴庆兴等(2014)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个体逐渐脱离家庭、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父亲作为“导师和榜样”的角色,继续给予青少年直接的情感支持与情绪指导。

除此之外,父子与母子依恋也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表现为高亲子依恋可以强化高同伴依恋对降低消极情感的积极影响,而低亲子依恋群体中,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相对较小,支持了交互作用模型中的增强模式。根据同伴选择的相似性原则(homophilic selection),处于不安全亲子依恋的青少年,很有可能选择同样以消极态度处理情感问题、人际关系的个体为亲密同伴(Prinstein,2007)。因而,虽然与同伴建立的情感联结给予了这部分个体一定的支持,但在面对负性事件或陷入消极情感时,从周围朋友中获得的指导与帮助仍然比较有限(田录梅等,2012;Young et al.,2005)。相反,良好的亲子依恋间接决定了青少年较高的友谊质量,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也得到更明显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情绪的共享性(socialization et al.,2011)也使得消极情感容易在低亲子依恋群体中蔓延,而高亲子依恋的青少年往往受到同伴带动而表现出更多积极情绪。因此,高同伴依恋无法完全弥补低亲子依恋的消极影响,反之亦然,即单一的安全依恋关系并不能够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情感支持,亲子与同伴依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三种不同依恋类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复杂关系,验证了家庭系统与同伴系统影响青少年消极情感的间接效应模型与交互作用模型,并发现了父子依恋的相对重要性,为探究情绪问题的成因及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当然,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1)作为一项横断研究,未能更细致地考察不同依恋类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未来可设计纵向研究来弥补这一点,并进一步验证研究中的相关关系;2)指标单一,消极情感作为因变量反映的只是内化问题的一部分,且依恋与情绪情感的联结非常紧密,这一模型是否同样适用于外化问题或其他心理健康指标?如果选取家庭与同伴两大系统中的其他因素,模型是否仍然成立?这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3)对各个变量的测量完全基于青少年的自我报告,尤其是对于消极情感的测量方法可能比较单薄,未来可考虑结合家长报告、教师评定、日记法等多重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资料。

参考文献:

Ainsworth,M.S.(1989).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American Psychologist,44(4),709.

Armsden,G.C.,&Greenberg,M.T.(1987).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6(5),427-451.

Behnke,A.O.,Plunkett,S.W.,Sands,T.,&Bamaca?Colbert,M. Y.(201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ino adolescents'perceptions of discrimination,neighborhood risk,and parenting 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2(7), 1179-1197.

Bogaerts,S.,Vanheule,S.,&Desmet,M.(2006).Feelings of sub?jective emotional loneliness:An exploration of attachment.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34(7),797-812. Bogels,S.,&Phares,V.(2008).Fathers'role in the etiolog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nxiety:A review and new model.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8(4),539-558.

Bowlby,J.(1979).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Lon?don:Tavistock.

232

201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Bradburn,N.M.(1969).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hicago:Aldine.

Bradley,R,H.,&Corwyn,R,F.(2002).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3,371-399.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B.B.,&Larson,J.(2009).Peer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In R.M.Lerner&L.Steinberg(Eds.),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Vol.2(pp.74-103).Hoboken,NJ:John Wiley& Sons,Inc.

Cauce,A.M.,&Srebnik,D.S.(1990).Returning to social support systems:A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8(4),609-616. Cohen,J.,Cohen,P.,West,S.G.,&Aiken,L.S.(2013).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3th ed.).London:Routledge.

Curhan,K.B.,Sims,T.,Markus,H.R.,Kitayama,S.,Karasawa, M.,Kawakami,N.,et al.(2014).Just how bad negative affect is for your health depends on culture.Psychological Science,25(12), 2277-2280.

Darling,N.,&Steinberg,L.(1993).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Psychological Bulletin,113(3),487-496. De Goede,I.H.,Branje,S.J.,Delsing,M.J.,&Meeus,W.H. (2009).Linkages over time between adolescents'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friend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8(10),1304 -1315.

Diener,E.,Oishi,S.,&Lucas,R.E.(2003).Personality,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4(1),403-425. Donahue,J.J.,Goranson,A.C.,McClure,K.S.,&Van Male,L. M.(2014).Emotion dysregulation,negative affect,and aggression: A moderated,multiple mediator analysi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70,23-28.

Gaertner,A.E.,Fite,P.J.,&Colder,C.R.(2010).Parenting and friendship quality as predictors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symptoms in early adolescence.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9(1),101-108.

Garcia,J.I.R.,Manongdo,J.A.,&Ozechowski,T.J.(2014).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Mexican American youth:Paternal paren?ting in the context of maternal parenting,economic Stress,and youth gender.Cultural Diversity&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20(1),27 -36.

Garnefski,N.,&Kraaij,V.(2006).Relationships between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specific sample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1659-1669.

Giletta,M.,Scholte,R.H.J.,Burk,W.J.,Engels,R.,Larsen, J.K.,Prinstein,M.J.,et al.(2011).Similarity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friendship dyads:selection or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7(6),1804-1814. Hazan,C.,&Shaver,P.R.(1994).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Psychological Inquiry,5

(1),1-22.

Helsen,M.,Vollebergh,W.,&Meeus,W.(2000).Social support from parents and friends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9(3),319-335. Ivanova,I.V.,Tasca,G.A.,Hammond,N.,Balfour,L.,Ritchie, K.,Koszycki,D.,et al.(2015).Negative affect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binge‐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and psychopathology in a clinical sample:a test of the inter?personal model.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23(2),133 -138.

Kenny,M.E.,&Gallagher,L.A.(2002).Instrumental and social/ relational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maternal and paternal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Adolescence,25(2),203-219. Kochanska,G.,&Kim,S.(2014).A complex interplay among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effortful control,and internalized,rule?com?patible conduct in young children:evidence from two studi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50(1),8-21.

Laghi,F.,Pallini,S.,D'Alessio,M.,&Baiocco,R.(2011).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fficacious self?presentation scal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72(2),209-219. Laible,D.J.,Carlo,G.,&Raffaelli,M.(2000).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to adolescent adjustment.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9(1),45-59.

Larson,R.,&Lampman?Petraitis,C.(1989).Daily emotional states as reported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hild Development,60(5), 1250-1260.

Lerner,R.M.(2011).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3rd ed.).(W.X.Zhang,Trans.).Beijing,China:Peking Uni?versity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2002).

Liu,Y.L.(2006).Paternal/maternal attachment,peer support,social expectations of peer interaction,and depressive symptoms.Adoles?cence,41(164),705-721.

Lockenhoff,C.E.,Chan,W.,McCrae,R.R.,De Fruyt,F., Jussim,L.,De Bolle,M.,et al.(2014).Gender stereotypes of per?sonality universal and accurat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5(5),675-694.

Loney,B.R.,Lima,E.N.,&Butler,M.A.(2006).Trait affectivity and nonreferred adolescent conduct problem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35(2),329-336. Mason,W.A.,Hitch,J.E.,&Spoth,R.L.(2009).Longitudinal relations among negative affect,substance use,and peer devian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middle to late adolescence.Substance Use& Misuse,44(8),1142-1159.

McMahon,S.D.,Grant,K.E.,Compas,B.E.,Thurm,A.E.,& Ey,S.(2003).Stress and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s there evidence of specificity?.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44(1),107-133.

Muthén,L.K.,&Muthén,B.O.(2011).Mplus user’s guide(3th ed.).Los Angeles,CA:Muthén&Muthén. Paquette,D.(2004).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Human Development,47(4),193 -219.

332

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Preacher,K.J.,Rucker,D.D.,&Hayes,A.F.(2007). Addressing moderated mediation hypotheses:Theory,methods,and prescriptions.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42(1),185-227. Prinstein,M.J.(2007).Moderators of peer contagion: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depression socializ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and their best friend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36 (2),159-170.

Rubin,K.H.,Dwyer,K.M.,Booth?LaForce,C.,Kim,A.H., Burgess,K.B.,&Rose?Krasnor,L.(2004).Attachment,friend?ship,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early adolescence.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4(4),326-356.

Tambelli,R.,Laghi,F.,Odorisio,F.,&Notari,V.(2012).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mong Italian adolescents.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34(8), 1465-1471.

Watson,D.(2000).Mood and temperament.New York:Guilford Press.

Watson,D.,Clark,L.A.,&Tellegen,A.(1988).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the PANAS scal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4(6), 1063?1070.

Weiner,B.(1986).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Wichstrom,L.(1999).The emerg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de?pressed mood during adolescence:the role of intensified gender sociali?za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5(1),232-245. Wild,B.,Erb,M.,&Bartels,M.(2001).Are emotions contagious? Evoked emotions while viewing emotionally expressive faces:quality, quantity,time course and gender differences.Psychiatry Research,102 (2),109-124.

Young,J.F.,Berenson,K.,Cohen,P.,&Garcia,J.(2005).The role of parent and peer support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depression:A 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5 (4),407-423.Zelenski,J.M.,&Larsen,R.J.(2000).The distribution of basic e?motions in everyday life:A state and trait perspective from experience sampling data.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34(2),178-197. Zhou,Q.,Wang,Y.,Deng,X.L.,Eisenberg,N.,Wolchik,S.

A.,&Tein,J,Y.(2008).Relations of parenting and temperament to Chinese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negative life events,coping effica?cy,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Child Development,79(3),493 -513.

陈文锋,张建新.(2004).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18(11),763-765.

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27(2),174-180.

金灿灿,邹泓,曾荣,窦东徽.(2010).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 26(6),577-583.

李董平,张卫,李丹黎,王艳辉,甄霜菊.(2012).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44 (2),211-225.

邱林(2011).情感幸福感的测量.

,(5),137-142.

师保国,申继亮.(200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23(1),30-34.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2012).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44(7), 944-956.

田菲菲,田录梅.(2014).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22(6),968-976.

王争艳,刘迎泽,杨叶.(2005).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13(5),629-639.

温忠麟,吴艳.(2010).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方法演变与简化.

,18(8),1306-1313.

吴庆兴,王美芳.(2014).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关系.,22(4),684-687.

.

432

201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child Attachment,Peer Attachment and Negative Affect in Adolescents: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ANG Yingqian1 ZOU Hong1 HOU Ke2 WANG Mingzhu1 TANG Yulong1 PAN Bin3

(1.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2.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3.School of Psychology,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

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negative affect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father?child,mother?child and peer attachment.Peer attachment was posited as a mediator of the link betwe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adolescents’negative affect;parent?child attachment was further posited as a modera?tor of the link between peer attachment and negative affect.A total of3363students from8middle schools in Bei?jing were tested with questionnaires at clas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In general,the level of adolescents’negative affect increased with grade,and girls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2)Both fa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peer attachment were uniquely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negative affect,and peer at?tachment was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negative affect than parent?child attachment;3)Peer attachment part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fa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negative affect,while ful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negative affect;4)Parent?child attachment also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 at?tachment and negative affect,with the association stronger among those scored higher o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both interaction model and indirect?effect model exist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ttachment and adolescents’negative affect,creating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Key words:parent?child attachment;peer attachment;negative affect;adolescents

532

家庭关系问卷调查表

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有关家庭关系方面的情况,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协助我们完成以下问卷。本问卷内容将做保密处理,请放心如实填写。所有答案无对错之分,我们期待你真实的问答。请不要遗漏,谢谢合作! 心理咨询班调查组 一、你的个人信息(请填写或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龄: 3.是否独立子女:①是②否 4.家庭居住地:①农村②县城③城市 5.家庭经济状况:①很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⑤很差 6.你所在院校: 7.父亲的文化程度:①未上学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 8.母亲的文化程度:①未上学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 二、你对自己家庭关系的看法 问卷共有17题目,每个题目后边都有四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表示。1代表“经常”;2代表“偶尔”;3代表“很少”;4代表“几乎”。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或“√”。 2)每个题都要答。经 常 偶 尔 很 少 几 乎 1.假如你心情非常不好时,会第一时间和家里人说吗? 1 2 3 4 2.你觉得你的父母能理解你的想法。 1 2 3 4 3.父母对你的重视程度如何? 1 2 3 4 4.你觉得你父母关心你吗? 1 2 3 4 5.你会跟你父母聊一些私事。 1 2 3 4 6.父母会对你的个人生活进行干涉吗? 1 2 3 4 7.你觉得父母对你严厉吗? 1 2 3 4 8.在你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你和训诉吗? 1 2 3 4 9.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争执。 1 2 3 4 10..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一直得到充分的关心。 1 2 3 4 11.你会为你的祖父母,父母庆祝生日吗? 1 2 3 4 12.你是否听从长辈的意见。 1 2 3 4 13.在家里你感到过无聊吗? 1 2 3 4 14.目前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出门在外求学,有过想念家中亲人吗? 1 2 3 4 15.你平时会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分享心事吗? 1 2 3 4 16.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发生过争执吗? 1 2 3 4 17.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聊天吗? 1 2 3 4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合作!请最后检查一遍题目有没有漏答。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IPPA 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2)否(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2)妈妈(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 个月 (2)3-6 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 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 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 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3 4 5 15. 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 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 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 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 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 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 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 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 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24. 当我需要摆脱某事的时候,我母亲是可以依靠的。1 2 3 4 5 25. 如果我母亲知道了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详细情况的。 1 2 3 4 5 10. 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 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 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 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 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感恩父母问卷调查

“感恩父母”问卷调查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成长;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每一个幸福的人都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你有吗?我们作了下面这份问卷,请你认真的完成它。看看是否能给你启迪,是否有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问题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A、知道; B、不知道; 问题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A、知道;B不很清楚;C、不知道; 问题3:你知道父母爱吃什么?喜欢什么?请列举 A.知道。列举____ B.不知道 问题4:你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吗? A、经常; B、隔一段时间; C、几乎没有 问题5: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A、会; B、能理解; C、不会; 问题6: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会看不起父母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7: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抱怨父母不帮你或没有给你聪明的脑袋吗?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问题8: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9: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问题10:你常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吗? A、是; B、只是偶尔; C、几乎从不 问题11:你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A、知道; B、不知道; 问题12: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情绪变化? A.偶尔关心 B.非常关心 C.漠不关己 问题13:当父母生病时,你是否主动关心过他们? A.留意过 B.没有 问题14:父母不高兴或疲惫的时候,你会安慰他们吗? A.安慰过 B.没有 问题15:你认为怎样做是对父母养育之恩最大的回报? A.好好学习 B.多帮父母干家务 C.听父母的话 问题16:当父母没有满足你提出的要求时,你会怎么样? A.不高兴,发脾气 B.心里记恨 C.理解父母 问题17: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A.知道 B.不很清楚 问题18:你今后打算如何报答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关于爸爸妈妈与孩子的沟通调查问卷

关于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调查学生篇 感谢能够参与本问卷调查!请在你认为最符合的选项打上”√” 你是A女生B男生 1.平时有和父母做简单的交流吗? A几乎没有 B偶尔,问起的时候,限于学习或其他一些话题 C还行,但是很被动 D经常,而且话题丰富. 2.你和爸爸妈妈最经常说话的地方是哪?八拍网亲子互动社区 A饭桌上B看电视电影等娱乐的时候C路上D学校 3.估计一周大概沟通的时间是(如果记得算得出的话) 4.A数不清 B 10小时以上 C 5~10小时 D 2~5小时 E 0~2小时 4.你觉得下面提到的最令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A 父母给我过生日买了很多东西 B爸爸妈妈跟自己说他们的心事、想法 C 父母对我很信任,给我足够的时间,有事会和我商量 D有天爸爸妈妈拍着我们的肩膀说,我们老了 E 他们没让我感动过 F 其他(可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好吗? A 好,当然好, 我做什么他们都会给我各种支持,精神\经济上 B 好啊,如果他们不逼我学习或其他不喜欢做的事就更好了 C 不好,我觉得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一个星期都没见到几次 D不好,强迫我做他们以为我很喜欢的事情 6.下面那种情况对你自己而言更熟悉一些 7.A 很少看到爸爸妈妈,一家人难得聚在一块 B 你发现你的私人信件或日记……被偷看了 C 因为学习或其他的事情被父母责备甚至是打骂 D 上面说的都太极端了…..自己很少碰到 7.节假日通常和谁一起度过? A 父母 B 同学朋友 C 补课,就和平常一样 D 其他________ 8.下面几种父母典型中,你认为比较好接受的是: A 工作很忙,平常较少与孩子沟通,相信孩子能管好自己 B 在学习上经常教导孩子,而在日常生活上要求较少 C 与上一类型相反八拍网亲子互动社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 杨圆圆① 张仲明△ 郭晓伟 胡朋利 【摘要】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7名重庆地区留守儿童施测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 PA)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 HS)。结果 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留守儿童的强迫、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因子性别差异显著(t=-2.020,-2.187,-2.151,-2.247;P< 0.05);②留守儿童的偏执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年级差异显著(F= 3.051,4.160;P<0.05);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与同伴依恋、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父母同伴依恋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④留守儿童的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疏离、母亲疏离和父亲信任共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解释率为25.9%(P<0.05)。结论 通过调节父母、同伴依恋状况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父母依恋;同伴依恋 Relationsh ip between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and Mental H ealth of the Lef t-beh ind C hildren.Y ang Yuanyuan,Zhang Zhongming,G uo X iaowei,et al.School of Psycholog 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P.R.China 【Abstract】 Object ive To ex plore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parent a nd peer a ttachment and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Methods Using th e M iddle-School Students'M ental Hea lth Scale(M SSM HS)a nd the Inv entory of Pa rent and Peer Attach ment(IP PA)to inv estiga te327lef t-behind children from two middle schoo ls in southw est r egions.Results ①Left-behind children's phy sical health total sco re a nd the ten facto rs sco res wer 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The sco res of compel,anxiety,depressio n a nd crises relatio nship dimensio ns had sig nifica nt differences in gender;②Th e sco res o f crankiness and psycholog ical unbalance dimensio ns had s ig nifica nt differences in g rade;③Physical hea lth co rrela ted with peer attachm ent and pa rent attachment po s itiv ely and sig nificantly.Th e ten factors of M SSM HS w ere inter related with the trust,communicatio n and alienatio n dimensions of IP PA to some ex tent;④The left-behind childr en's ph ysical health could be predicted25.9%by father alienatio n,peer trust,peer alienatio n,mother aliena tion and father trust.C oncl usion Pa rent and peer attachm ent sho uld be taken into full co nsidera tion to improv e th e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Key words】 L ef t-behind childr en;M ental health;Pa rent a ttachment;Peer attachment 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1]。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2]。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3],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4]。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依恋,据Bo wlby的依恋理论,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最重要的两种依恋类型。依恋对象是个体的“安全基地”和应对压力及焦虑的天然的缓冲器。依恋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具有重大意义[5]。父母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鲜有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健康与依恋的具体关系,以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所中学35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27份(93.4%)。其中,初一年级141名,初二年级140名,初三年级46名;男生153名,女生174名;平均(14.11±1.01)岁。1.2 方法 1.2.1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 PA)修订版 Armsden和Gr eenberg于1987年编制。包含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3个分问卷,每个分问卷各有25个题目,由信任、沟通、疏离3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Liker t5点评分,1代表“很不符合”,5代表“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 A中文修订版[5]。IPP A问卷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9]。 1.2.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 HS) 王极盛教授于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1代表“无”,5代表“总是”。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M SSM HS的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10-11]。 1.2.3 施测方法 将父母同伴依恋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装订成册,由班主任与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集体施测。施测时,向被试讲明要求,被试独立完成问卷, · 1371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9期 China J 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2,Vol20,No.9 ①中国.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E-mail:yuan.yuan1988@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 △通讯作者 DOI:10.13342/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 k i.cjhp.2012.09.011

家长素质调查问卷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 尊敬的家长:您好!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您的精心栽培。为了加强您和孩子的交流,改进教育工作,请您配合一下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在选项前打钩)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3.您的孩子在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4.您的职业是:____ 5.您的学历:○未读过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学及以上6.您家每月的家庭收入是:○2000元以下○2000~5000元 ○5000~800元○8000元以上 7.您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 ○读书是为了挣钱○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 8.发现孩子成绩下降,您采取什么办法给孩子补课? ○父母自己给孩子补课○请孩子现在的老师补课○送孩子去校外机构补课○不管或其他_9.小学的孩子往往爱动、爱闹,管不住自己。如果接到老师类似的“投诉”,你一般会怎样教育孩子?○严厉批评、处罚○找孩子谈话,对孩子约法三章 ○孩子爱动爱闹属正常情况,不管他(她)○其他_ 10.“家庭暴力”在中国的传统家教中还有一定市场,您如何看待家长“打孩子”现象? ○该打时就打,让孩子长记性○不能打孩子 ○轻微的处罚,吓唬一下也有必要○其他_ 11.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您在做什么? ○看电视、上网○读书、工作○坐在孩子后面监督孩子写作业○其他_12.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离睡觉还有点时间,您怎么安排孩子剩余的时间? ○给孩子增加作业○让孩子干自己爱干的事○让孩子早睡觉○其他_ 13.您在和孩子沟通上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经常和孩子谈心○唠叨,孩子不听就反复说○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做,孩子做不到我就生气○不管,让孩子自己去管自己○其他_ 14.下面这些话中有哪几句是您经常会说的?(多选题) ○不许哭。○考不上大学就扫厕所。○要听话。 ○这一次考试第几名呢○为什么在学校打人呢,一定是你的不对! ○我这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 ○好啦,好啦,有事明天在说,我现在没空!○你怎么这么笨啊,教那么多次还教不会! ○你别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还不是... 15.有专家倡导中国家长应该“持证上岗”,如果有系统的“家长课程”,您愿意去参加学习吗?

亲子依恋问卷

亲子依恋问卷 请思考每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在题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数字打“√”。数字表示的含义为: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妈妈……………………1 2 3 4 5 2. 如果妈妈知道有事情困扰我,她会询问我…………………1 2 3 4 5 3. 我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 4. 妈妈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 5. 我对妈妈感到生气……………………………………………1 2 3 4 5 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妈妈能理解我…………………………1 2 3 4 5 7. 与妈妈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 8. 我很容易因为妈妈感到心烦…………………………………1 2 3 4 5 9. 妈妈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 10. 妈妈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 11. 我会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告诉爸爸…………………1 2 3 4 5 12. 如果爸爸知道有事情困扰我,他会询问我………………1 2 3 4 5 13. 我没有从爸爸那里得到什么关注…………………………1 2 3 4 5 14. 爸爸接受我现在的样子……………………………………1 2 3 4 5 15. 我对爸爸感到生气…………………………………………1 2 3 4 5 16. 当我为某事生气时,爸爸能理解我………………………1 2 3 4 5 17. 与爸爸讨论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羞愧或愚蠢………………1 2 3 4 5 18. 我很容易因为爸爸感到心烦………………………………1 2 3 4 5 19. 爸爸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我自己……………………………1 2 3 4 5 20. 爸爸尊重我的感受…………………………………………1 2 3 4 5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Vol.32,No.2,226?235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DOI:10.16187/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ki.issn1001?4918.2016.02.12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英芊1 邹 泓1 侯 珂2 王明珠1 汤玉龙1 潘 斌3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北京 100875; 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 摘 要:以3353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消极情感水平总体上呈现从初一到高二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同伴与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显著,但母子依恋的独特效应不显著,且同伴依恋在消极情感中的独特效应显著高于父子与母子依恋;3)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的联系,同时,父子与母子依恋又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表现为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在高亲子依恋个体中更显著。因而,依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机制中,间接效应模型与交互作用模型同时成立,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消极情感;青少年分类号:B84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190003)。 通讯作者:邹泓,E?mail:hongz@https://www.doczj.com/doc/599450220.html, 1 引言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也 是情绪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已有研究多分别探讨抑郁、焦虑、孤独感、自卑、羞怯等离散情绪,虽然更具针对性,但是许多消极情绪体验是相互关联的(Zelenski &Larsen,2000),且对于基本情绪类别的争议与概念重叠进一步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不稳定性(邱琳,2011)。因此,选取更加上位的概念,对特质 性的消极情感进行探讨,有助于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从宏观上把握关注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合理引导,趋利避害。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NA)是对主观压力及不愉快体验的总称(Watson,Clark,&Tellegen, 1988),反映了情绪性方面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Watson,2000)。高消极情感削弱了青少年的心理 社会功能,引发诸如攻击性(Donahue,Goranson,McClure,&Van Male,2014)、问题行为(Loney,Li?ma,&Butler,2006)、进食障碍(Ivaova et al., 2015)、物质滥用(Mason,Hitch,&Spoth,2009)等 一系列问题,并影响身体健康(Curhan et al., 2014)。由此可见,消极情感可以说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子,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特点及影 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众多相关因素中,依恋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依恋(Attachment)即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Bowlby,1979)。生命早期,这种情感联结主要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以往研究多笼统地讨论亲子依恋或只考虑母子依恋对个体的影响,但父母在孩子心理与情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Kenny &Gallagher,2002)。已有研究也发现,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吴 庆兴,王美芳,2014),因此本研究拟将二者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探讨。随着年龄增长,照料者以外的重要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强,至青春期,依恋对象不仅局限于父母,也发展起了重要的同伴依恋关系,其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已经超过了亲子依恋(Bogaerts,Vanheule,&Desmet,2006)。例如: Laible 等人(2000)按照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6 22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教学与管理》2010年10月20日 社交焦虑问题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又对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Ainsworth(1972)等人通过经典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将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这个推测被Warren等人进行的追踪研究证实了;Frances M.Vertue(2003)通过理论探讨,用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整合了社交焦虑的多种解释理论,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羞耻感、低自尊、朋辈关系等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由儿童时期的父母,逐渐转为对同伴的依恋。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父母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试图从青少年与父母、朋友的依恋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项城市、新疆伊宁市、重庆市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03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己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SAS-A;La Greca,1999)测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816,分辨系数为.71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比较稳定和可靠;采用王争艳等人(2005)翻译并修订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在本研究中三个具体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母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897,父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8,同伴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1,信效度符合研究需要。 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的是SPSS11.5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青少年依恋的现状 (1)青少年父母亲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母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33<0.05),男生在初中二、三年级时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高一、高二时又有所回升,而女生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并未出现显著的年级间的差异。对青少年的父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性别主效应或年级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进行性别、年龄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54.285,p=.000),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将青少年依恋的各个因子与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父亲沟通与青少年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相关不显著外(r=-0.031p>0.5),依恋的其他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以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因子为模型变量,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来分析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亲疏离、同伴疏离、父亲信任和同伴信任对青少年社交焦虑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都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青少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具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朱海东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刘云艳 筅 国家知识产权局陈蔚 筅 34 ··

感恩父母的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报告 组长:刘斌龙 学号 班级:光电105班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一日 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安排 课题名称 调查大学生对父母有没有感恩之心情况报告(以西安工业大学为范围) 组长 课题组的组成 组员 课题选择的缘起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的内容 是否送过父母礼物、是否帮父母做过家务、如何联系父母、是否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之类 的话 课题使用的方法课题所需的器材等 校内 预计访问专家 校外 所取成果 活动时间 课题研究计划 小组分工活动安排 无 问卷调查结果,采访报告、调查总结报告 活动内容开会讨论,指定方案 问卷调查采访总结 活动方式组员讨论问卷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 主要负责事项分配工作问卷调查采访调查报告开会总结问卷调查、采访稿纸、问卷、 中性笔、计算器 指导老师刘斌龙 总结 全部成员 关于大学生“感恩父母”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东西都被淡化,感恩父母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本的事,父母把我们 带到这个世界来,并用尽心血养育和教育我们,感恩父母是一辈子做的事。二.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父母三.引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 之一。如今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 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 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 迫切。 四: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卷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卷) A、最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一个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也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家庭教育放在生活的首位,能凌驾于物质生活之上。 B、次重要。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保持家庭优质的生活水平更重要。 C、次重要。家庭教育不在于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的多少,而是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爱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D、次重要。人不能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更加要把握现在。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而父母是家庭的现在,父母应是孩子的榜样,有良好榜样家庭才能使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E、不知道。 2、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孩子的?(选两到三项) A.民主型教育。经常与孩子交流和进行家庭问题的交流,如开家庭会议等; B. 实践型教育或共同体验型教育。经常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长; C. 兴趣型教育。通过游戏、报刊、影视、手工制作、音乐、美术、旅游等进行教育; D. 爱国型教育。经常与孩子讨论国家大事、时事新闻和参加志愿者活动; E.专制型教育。对孩子一切活动与行为都采用命令的口吻,为孩子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进行安排; F.保护型教育。对孩子身体健康和生活都十分重视; G.较少教育。生活、工作比较忙,缺少时间。 H.其他。 3、您在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是?(单选) A .孩子的日常起居和生活习惯。 B. 孩子的身体健康 C. 孩子的学习与智力发展及兴趣爱好培养。 D. 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4、就您目前教育孩子的情况来看,您认为孩子在家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单选) A、孩子就像朋友,可以自主平等的交流;B、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就是家长; C、孩子就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D、其它。 5、作为家长,你认为教育孩子那两种素质非常重要?(多选) A、自主管理的时间观念。 B、阳光、自信、勇敢的自主交往能力。 C、自主积极的生活态度。 D、良好的自主管理的生活习惯。 6、您认为家庭教育是完全自发的,还是需要培训学习提高的。(单选) A、完全自发的,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 B、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培训,长进; C、存在很多困惑问题,不知该怎么办? D、其它 7、你对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见或建议: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亲爱的同学: 以下陈述与你在恋爱关系中的感受有关.如果你尚未有恋爱经历,请根据与你亲近的朋友的交往情况作答.每一个陈述有七种选择,即(1)“非常不赞成”(2)“比较不赞成”(3)“有点不赞成”(4)“不确定”(5)“有点赞成”(6)“比较赞成”和(7)“非常赞成”.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每一条目后的相应数字上打勾.请不要漏答或不答,请放心作答,测试结果完全保密。 7 题目非 常 不 赞 成 比 较 不 赞 成 有 点 不 赞 成 不 确 定 有 点 赞 成 比 较 赞 成 非 常 赞 成

01.无论我的心情多么低落,我都不喜欢向恋人表露。 1 2 3 4 5 6 7 02我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03和恋人亲密相处,我感到非常舒服。 1 2 3 4 5 6 7 04我很担心我的人际关系状况。 1 2 3 4 5 6 7 05正当恋人开始亲近我时,我感到我不由自主地想逃避。 1 2 3 4 5 6 7 06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1 2 3 4 5 6 7 07当恋人很想亲近我时,我会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08我非常担心会失去我的恋人。 1 2 3 4 5 6 7 09当我对恋人敞开心扉时,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6 7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他(她)的感情一样强烈。 1 2 3 4 5 6 7 11我想亲近我的恋人,但我又总是退缩。 1 2 3 4 5 6 7 12我经常有想要与恋人融为一体的感觉,但这常常会把他(她)吓跑。 1 2 3 4 5 6 7 13当恋人与我太近时,我会紧张。 1 2 3 4 5 6 7 14我容怕一个人独处。 1 2 3 4 5 6 7 15和恋人分享我的个人感受和想法时,我感到很舒服。 1 2 3 4 5 6 7 16我想与人亲近的强烈欲望有时会把人们给吓跑。 1 2 3 4 5 6 7 17我尽量避免与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18我需要大量被恋人所爱的保证,这样我才感到安心。 1 2 3 4 5 6 7 19我感到与恋人亲近是比较容易的。 1 2 3 4 5 6 7 20我感到我有时会强迫恋人对我表示出更多的情感和责任。 1 2 3 44 5 6 7 21我感到要让我依赖恋人是很困难的。 1 2 3 4 5 6 7 22我并不担心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23我不喜欢和恋人太过于亲近。 1 2 3 4 5 6 7 24如果我不能使恋人对我感兴趣,我就会感到不安或生气。 1 2 3 4 5 6 7 25我与恋人无所不谈。 1 2 3 4 5 6 7 26我感到恋人不像我想要亲近她(他)那样的来亲近我。 1 2 3 4 5 6 7 27我通常和我的恋人探讨我的问题和担忧。 1 2 3 4 5 6 7 28当我不与他人交往时,我就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全。 1 2 3 4 5 6 7 29我感觉依赖人很舒服。 1 2 3 4 5 6 7 30当恋人不像我想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1我不介意向恋人寻求安慰、建议和帮助。 1 2 3 4 5 6 7 32如果我需要恋人但他(她)却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很受挫。 1 2 3 4 5 6 7 33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向恋人求助是有用的。 1 2 3 4 5 6 7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 1 2 3 4 5 6 7 35我会因为许多事向恋人寻求帮助,包括安慰和宽心。 1 2 3 4 5 6 7 36当恋人有一段时间不在我身边度过时,我会感到很愤怒。 1 2 3 4 5 6 7

感恩父母调查问卷 -

《感恩父母》调查问卷设计 【活动目标】: 1.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明确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学会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教学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每个学生一份问卷,每小组一份问卷设计练习。【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猜猜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上一堂什么课呀?今年上半年,你们在胡老师、徐老师和余老师带你们开展了一次有趣又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你们都开展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呀?是呀,看到你们一起买树苗、栽树苗、包粽子、尝粽子,可把我们其他同学羡慕坏了!这些充满乐趣的活动只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今天,咱们上的这堂课也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2.那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聊我们的父母。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力量。我们不断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爱的雨露。咱们来分享一下吧!拿出准备的照片,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与父母之间爱的故事? 3.不错,你们是父母的心肝,是父母的宝贝,在父母爱的呵护下幸福的就像掉进米缸的小老鼠呢! 二、导入揭题 1.是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为人子女,我们也要懂得感恩。(板书:感恩父母)经常与父母聊天,在父母生日时送上礼物,这些都是感恩的表现。 2.同学们,平时你们是否通过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呢?这位同学,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每天都会帮父母做家务吗?老师有很多很多问题想要问你们,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地去询问我们虹星桥小学的每一位同学,恐怕要问上几天几夜呢?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尽快地知道你们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呢? 3.同学们的办法都不错,其中,问卷调查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调查问卷设计。(板书) 二、初识调查问卷 1.什么是调查问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