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总2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

洋世纪,海洋

地质学面临什

么新的任务和

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

应用向空间发

展、观测精度不

断提高 , 从而使

海洋地质科学的

调查研究朝" 领

域广、精度高、

研究深 " 的方向

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

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 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 3、地球已有几十亿年的历史,大陆的分裂为何始于中生代,联合古陆为何能在地球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得以生存,未解释中生代以前地球演化历史 4、日月引力引起的潮汐摩擦力和离极力都太小,不足以引起大陆漂移;(关键是关于大陆漂移的驱动机制) 5.大陆如何拼接的一些具体问题未能妥善解决。

2.海底扩张的主要内容及证据

主要内容: ○1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的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

②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陆逐渐彼此远离,也可能使

老的洋壳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成对老洋壳的更新;

③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④如果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

开启。

证据:一、古地磁学的论证

1、条带状海底磁异常瓦因—马修斯假说:“若海底发生扩张,则磁化

方向正反交替的岩石就会由中脊轴部向外推移,并平行于洋脊顶峰延

伸”。

2、海底沉积物的磁性磁性测量表明:正向磁化与反向磁化段在岩芯中交

替出现。

二、深海钻探成果

1、DSDP明确了大洋地壳的年龄不但非常年轻(<170Ma),而且对称于大洋

中脊分布,这完全符合海底扩张模式。

2、DSDP揭示了洋底沉积物的厚度和层序是对应于中脊轴分布的。在年轻的

中脊顶部,沉积物的厚度较薄;向两侧,则随着洋底年龄变老,沉积层逐渐加厚。

三、转换断层

3.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内容)

1)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岩石圈并非统一的整体,而被活动断裂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球面块体,即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2)板块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3)板块边界为大陆裂谷、洋中脊、岛弧—海沟系和转换断层等构造活动带,因而具有强烈的活动性,全球的地震、火山主要沿板块边界分布;

4)板块在离散边界处扩张增生,而在汇聚边界处俯冲消减,二者相互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5)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4.板块边界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和典型实例

根据板块边界的性质、特征和板块间相对运动方式,可将板块边界划分为三种类型:

1. 离散型板块边界也称生长边界。特点是两板块做背离运动,向两侧分离、散

开,由于它的应力状态是拉张的,故又称拉张型板块边界。正因为应力拉张,所以边界线常呈锯齿状。离散型边界发生于大陆岩石圈之间者称大陆裂谷带,如东非裂谷带,是索马里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离散边界。

2. 汇聚型板块边界也称消亡边界,相当于海沟和活动造山带,所伴随的是洋壳消亡和大陆碰撞。由于汇聚应力是挤压的,故又称挤压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可进一步划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相邻板块相互碰撞,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厚度大、密度小、位置高的大陆板块之下。俯冲边界又包括:①岛弧—海沟系(日本岛——日本海沟;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岛弧远离大陆,发育于洋壳之上,沿着岛弧,一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大洋板块之下。②山弧-海沟系(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大洋板块沿陆缘俯冲于大陆之下。

碰撞边界:陆-陆碰撞也称地缝合线,是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时的边界,表现为活动造山带。两陆块碰撞导致地壳压缩增厚,地面大幅度抬升,形成宏伟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便是始新世以来板块碰撞边界的典型实例。

3. 转换型板块边界也称平移型边界或剪切型边界,是相互剪切、滑动的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其边界线即转换断层线。沿这种边界通常既没有板块的生长,也没有板块的消减,但伴有频繁的浅震活动。转换型板块边界的代表是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它是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一段边界。

5.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

平移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两侧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平移断层,错动是沿整条断裂线发生的

转换断层,虽然中脊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的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却未必增大。

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这两段中脊轴之间的BC段,在该段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没有相互错动。

转换断层中BC段的错动方向,恰好与平移断层中把中脊错开的方向相反。

6.贝尼奥夫带

大洋板块俯冲带及其伴生的地震震源面都是从洋向陆倾斜,并逐渐加深. 7.板块构造的驱动力

8.与岛弧体系相关的火山岩分布规律

9.典型的弧盆体系组成单元

第三章大陆边缘及地质构造

1.大陆边缘的类型,特征及典型实例

一、根据大陆边缘地壳活动性的强弱,可分为:

稳定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型大陆边缘,和拖曳大陆边缘:具有宽阔、平坦的大陆架,外接坡折明显的大陆坡和平缓的大陆裾,整个大陆边缘没有火山和地震,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海域。

活动大陆边缘: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收敛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体系”,其边缘环绕以火山岛弧,岛弧边坡陡峭,外侧边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底部,岛弧和海沟地形高差悬殊,有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以及较强烈的构造运动。

活动型大陆边缘的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单向特征:

1.太平洋构造带通常分为内外两带:外带位于大陆侧,主要是中生代

构造带;内带位于洋侧,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带。其构造活动性具有自陆向海向洋迁移的趋势,西太平洋边缘尤其突出。

2.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海沟带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为负,岛弧继

弧后盆地的自由空间异常为正。

3.地热流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沿海沟低热流量带,过海沟轴

(陆侧)达到最低,向岛弧过渡到高热流带,在弧后盆地再次出现高热流带。低热流带与冷的大洋岩石圈俯冲活动大陆边缘是最强的火山活动带。

4.从洋到陆依次出现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碱性系列。

两种亚型:岛弧亚型—缺失大陆隆,以发育海沟-岛弧 -边缘海盆地为特点。(西太平洋岛弧)

安第斯亚型—中美-南美陆缘大陆架和大陆坡狭窄,大陆隆被海沟取代(秘鲁-智利、安第斯山)

二、据板块构造机理分为三类:

1、发散型大陆边缘发散型大陆边缘是大西洋、印度洋周边普遍存在的类

型。由宽阔的大陆架、平缓的大陆坡(1-3度)和分布广泛的大陆裾三个单元组成。它是海底扩张过程中形成的。

2、聚敛型大陆边缘又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他由大陆架、陡峭的大陆坡

(2-3度)和深海沟三个单元构成。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可以分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

3、转换断层型大陆边缘转换型大陆边缘是由转换断层所圈定的大陆边缘,

它是由板块之间的水平剪切作用而不是岩石圈裂开的裂谷作用形成的。其特点是裂陷作用和火山活动均比较微弱,甚至缺失,常伴有浅震活动,也不像非火山型边缘那样出现宽阔的地壳变薄作用。从而陆坡较陡峭,陆隆发育较差。如北美太平洋侧加利福利亚湾的大陆边缘,由圣安德烈斯平移断层和阿拉斯加湾东南的费尔韦瑟平移断层参与塑造。加利福利亚半岛以裂离半岛形成出现,兼蓄发散与平移性质;阿拉斯加湾外有阿留申岛弧与海沟存在,兼蓄发散与平移性质

2.边缘海(弧后盆地)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机制

(1)边缘海盆地是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沟-弧-盆地的组成部分,故又称为弧后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边缘,而在印度洋、大西洋仅出现于局部

边缘。

(2)边缘海盆地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边缘盆地的地壳结构与标准洋壳结构相同或相近。

边缘盆地的年龄相当轻,大多数比被岛弧分隔的相邻洋盆小得多。

DSDP和ODP的成果也证明,边缘盆地的海底(残留型边缘海盆地除外)都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

再大部分边缘盆地都发现有与大洋底类似的磁异常条带,但磁异常强度偏低。

边缘盆地的热流值一般较高,活动的或较年轻的边缘海盆平均热流值可高于洋中脊。

边缘盆地的布格重力异常比两侧的大陆和岛弧高,大都在200mGal以上,是地壳减薄、地幔抬升的表现;有些正活动的海盆,自由空间重力异常为30~80mGal。

(3)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

○1、主动扩张机制——认为边缘海盆的扩张是由上涌的地幔物质引起的,强调地幔物质上涌的主动性,大致有热底辟和次生对流两种模式。热底辟模式、次生对流模式。

○2、被动扩张机制——认为地幔物质上涌是被动的,受板块之间运动方式的控制。如果上覆板块与岛弧—海沟体系之间为分离运动,这就是为弧后扩张提供了空间。可以促使地幔物质上涌,从而引起边缘海盆的扩张。如果有俯冲带与大陆板块相向运动,大陆板块推掩于俯冲带之上,则形成安第斯陆缘而不会形成边缘海盆。

3.沟-弧-盆体系形成机制

4.(1)地槽理论对沟-弧-盆体系形成机制的认识:地槽概念中,海沟时沉降

带,岛弧是拱起的地背斜,边缘海盆则是山间坳陷。地槽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够、海盆不断接收陆源碎屑物质堆积,最终引起地槽回返,以造山运动的形式借宿地槽生命,形成稳定的褶皱带,并拼贴于相邻大陆上,使大陆增生,沟-弧-盆又在新的条件下,开始新的发展旋回。

(2)板块构造理论对沟-弧-盆体系形成机制的认识:卡格里模式由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面俯冲,两板块摩擦生热,地幔(软流圈)物质以底辟形式上涌,导致地幔对流,形成岛弧(火山岛),又由于对流的拉张作用,形成弧后边缘海盆。后补充:俯冲的大洋板块可把一部分低黏度的软流圈物质拖下去,直接发生对流,同样可以因对流产生拉张作用形成海沟和弧后盆地。

5.双变质带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在接触地带因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同而产生高压低温和高温低压两种变质带。

6.蛇绿岩套的定义及主要岩石组合

蛇绿岩套 ophiolitic suite又称奥菲奥岩套或蛇绿岩系,代表一套以超基性、基性岩石为主体的复杂的岩石组合,它代表上地幔物质。常把蛇绿岩套的出现认为是古代岩石圈板块消亡的位置。1972年美国地质协会确立

了蛇绿岩的完整层序(自上而下):基性火山岩(通常具有枕状构造)、基性席状岩墙群、奥长花岗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

以上完整的蛇绿岩套层序并不多见,一般地区通常缺乏部分层序。

或答:由代表洋壳组分的超基性——基性岩(辉长岩、橄榄岩、蛇纹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放射虫硅质岩,软泥)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对于它的成因:一般认为是上地幔物质上涌或上侵到地表表面,或是大洋地壳或上地幔推覆体构造侵位的结果。现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蛇绿岩套沿俯冲的大洋板块一侧分布,由一条超鎂铁质岩、鎂铁质岩和深海沉积物组成的一套复杂岩体。

现代完整的蛇绿岩套由橄榄岩、辉长岩、席状岩墙杂岩和枕状熔岩组成,其上被含放射虫、有孔虫等深海沉积物覆盖,与俯冲带伴生。

7.混杂堆积

第四章大洋构造

1.大洋地壳的分层和特征

第一层,沉积层,地震纵波速度—s。具有间断分布的性质。在近大陆坡麓处厚度最大,可达1—;在洋中脊斜坡上较薄,约200m;在中脊顶部100—200km宽的地带,沉积层极薄或缺失。

第二层,火山岩层(基底层),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夹有固结的沉积岩混合成。Vp为—s,地震反射探测显示这层表面极其不平坦,厚度变化大,平均。岩性为大洋拉斑玄武岩。

第三层,大洋层,是大洋地壳的主体层。在大西洋,这层速度值的80%落在—s之间,其平均厚度为5km左右。岩性可能是辉长岩或角闪岩及蛇纹岩化橄榄岩等。

第四层,上地幔层,莫氏面一下的层位,非大洋地壳的组成。Vp为平均s。

2.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

人们通常把较薄的大陆地壳叫做次大陆地壳,把较厚的大洋地壳叫做次大洋型地壳,二者也统称过渡型地壳。

大洋型地壳区别于大陆型地壳的要点,在于薄而重,同时缺失大陆型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硅铝层”。

大陆型地壳不仅具有“花岗岩层”,而且“玄武岩层”也比大洋型地壳大大增厚。这样一般大陆地壳就比大洋地壳厚达4—6倍。

3.洋盆的演化阶段及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从板块构造观点综合归纳出的主要阐述大洋从开裂到闭合碰撞造山演化过程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河口及三角洲

1.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

1. 河流的泥沙来源

2. 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的大小

3. 口外海滨区的水深及地势

4. 沉积环境是否稳定

(河流流量、沉积物的供应量、近岸的破浪和潮汐、受水盆地地形及构造、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2.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分为哪几个部分,其特征是什么

三角洲体系的组成(河控三角洲为例)

分为三个亚相:

(一)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陆上部分,相当于顶积层的水上部分。其界限在向陆一侧

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始,与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相接,向海一侧以

水边线与三角洲前缘相接。

三角洲平原相的沉积物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和泻湖等多做类型,

以粗粒物质为主,含油少量海陆过度相生物。

(二)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的水下部分,相当于顶积层的水下部分和前积层的上部。海

平面与浪基面之间。呈环带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向海一侧边缘。

这里是河水与海水混合,泥沙大量堆积的地带。河流物质经海洋作

用改造和再分配,形成分选性好,成分纯净的砂质沉积物集中带。

沉积物颗粒较粗,泥质与有机质极少,微体生物具有海陆过渡相的

特征。

在三角洲前缘,总的趋势是粗砂沉积在分流河口,而较细的沉积物

则被搬运到更远的盆地,沉积在滨外的深水环境中。沉积作用构成

了一个缓缓向海倾斜的剖面,其倾角一般小于2°,沉积物向盆地

方向逐渐变细。由于沉积物不断供应,三角洲前缘逐渐向滨外推

进,结果原先为滨外的地方最后被滨线沉积所覆盖。

因此,与三角洲前缘向海变细相应的是,在剖面上形成一个较大型

的向上变粗的层序,它反映了河口海水盆地的充填作用。

(三)前三角洲

位于三角洲前缘外侧的向海地带,相当于前积层下部与底积层。由

河流输送来的悬浮物质和胶体溶液再沉积形成。

沉积物是富含有机质的泥质物质,暗色,具细纹理,含水量80%以

上,是良好的生油层。

含海相生物化石,完全属于海相。

3.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类型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

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坡度减小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

河水冲决天然堤后,取道于较大坡度的新河床入海。旧河道淤塞,泥砂供应断绝,加之海浪的改造和侵蚀,使原来的三角洲废弃,而在其旁侧新河道入海处,新的三角洲开始发育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洲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

主要类型:鸟足状三角洲又称为舌形或长形三角洲、朵状三角洲、鸟嘴状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4.三角洲层序的特征

在三角洲层序中,自下而上依次出现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洲平原相。

沉积特征,自下而上:

(1)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再变细;

(2)沉积物分选性由差变好,再变差;

(3)沉积物构造由水平层理向上渐变为波状层理和各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再上变为水平层理为主;

(4)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减小,但在三角洲平原相,特别是湖沼沉积中,含量又增多;

(5) 沉积物的颜色由暗变淡,由青灰色转为灰色,上层为黄褐色;

(6)海相生物减少,陆相生物则逐渐增多;

(7)层序下不常见生物洞穴,顶部出现植物根系。

5.浪基面:1/2 波长的水深称为浪基面

6.河口湾的分段及水动力特征

潮流界、潮区界、近口段、河口

段、口外海滨段、口门

1、径流——径流除搬运相当数量

的沉积物至河口湾外,还影响到湾

内咸、淡水混合程度。

2、潮汐——是河口湾最重要的动

力因素。1964年Davies按潮差的

大小,把河口湾划分为弱潮型(潮

差<2m)、中潮型(潮差2~4米)

和强潮型(潮差>4m)。潮汐一是

影响河口湾内咸淡水的混合程度及

环流类型,二是可使底质再悬浮,

并向陆或海搬运悬浮体。

3、波浪——能侵蚀海岸,使沉积

物再悬浮以及影响沉积过程。

第六章大陆边缘沉积

1.影响大陆架沉积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大陆架是海底沉积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带,其沉积类型和特征受环境因素制约:

1、海平面变动影响水深和自然地理环境

2、沉积物的补给物质来源主要是由河流、冰川等从陆地上搬运来的陆源

物质。

3、气候决定了大陆上岩石的风化、侵蚀的类型和速度,海洋中的海流体

系,海岸生物生产力和海水的化学性质。

4、陆架水动力状况—包括洋流、潮流、密度流、和气象流四种,是陆架沉

积物侵蚀、搬运、沉积及海底地貌塑造的主要营力。

5、生物作用底栖生物的许多形式和生理的适应性与底质沉积物的物理性质

有关,两者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在不同类型沉积物底质上,生活着不同种群组合的生物群落;另一方面,沉积物表面的生物活动又可改变沉积物表面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到沉积过程.

6、化学因素陆架区海水的化学性质,一方面控制着某些自生矿物的形

成;另一方面,化学沉积作用也会引起沉积物胶结和粘结,这对于增加底质稳定性、减少侵蚀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7、碎屑物粒度;8)大陆架地形;9)海域敝敞程度;10)周边陆地区域地

质特征;11)构造背景;

2.何谓海底峡谷,主要成因是什么(百度答案)

大陆坡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两岸陡峭甚至直立、高差很大的凹槽横切其上,有的甚至切穿大陆架于现代河口相连。这种切割很深,外形呈V 字形(少数为U字型)的凹槽(或谷地)犹如陆地上的峡谷

(或答:是海底横剖面呈V字形(少数为U字型)的一种地形。)成因:第一种说法:河流切割形成海底的峡谷和陆地上被河流侵蚀而形成的河谷很相似,但是注入大海的河水,没有那么大的力度,可以切割海底陆地,因此海底的峡谷是被淹没的陆地的河谷。这些峡谷在陆地上时,被河流切割而成,后来地壳受力下沉,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河谷,成为海底峡谷,

第二种说法:构造成因或是浊流的侵蚀作用(浊流说)形成的。河水流人海洋时,携带着大量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和海里的水流汇合后,形成强烈的池流,对海底进行冲击,从而形成了海底峡谷。

3.大陆架沉积模式(2,4种)

对大陆架沉积模式的认识,经历了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约翰逊(1919)认为,大陆架沉积物粒度的分布呈近岸(水浅)者粗,远岸者(水深)细的趋势。

第二种模式:Shepard(1932),Emery(1968)认为陆架沉积物分为六种主要类型残留沉积物、火山沉积物、自生沉积物、残余沉积物、生物成因沉积物、现代碎屑沉积物

第三种模式:海侵-海退模式。 Swift(1971),Stanley et

al.(1972,1976)将前二种模式结合起来,认为既要考虑更新世末期依赖的海平面上升,也要注意大陆表面随海侵尔出现的现代动力作用过程,并指出大陆架上主要有三种沉积相:

1)大陆架留砂表层相

2)近滨现代砂柱相

3)现代大陆架泥表层相

同时把真正的残留沉积与经受现代海洋动力加工和改造过的变于沉积区别开来。

第四种模式:水动力模式。沈锡昌(1991)认为,现代大陆架浅海的沉积物类型、特征、分布反应了大陆架自更新世以来的历史过程。

4.何谓残留沉积/变余沉积和现代沉积

现代沉积物: 由正在起作用的现代营力带入的沉积物,与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一致

残留沉积物:与现代截然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较老的沉积物

变余沉积物:经过海侵后受到现代海洋动力作用加工和改造的残留沉积物,其性质介于现代沉积与残留沉积之间

第七章大洋沉积

1.大洋沉积作用

大洋沉积物是水深大于2000m的沉积物。

2.浊流,等深流概念,有什么特征

浊流是由沉积物与水混合组成密度高于周围水体的、短暂的、强大的重力驱动流。浊流的运动由内部湍流所支撑。

特征:1、浊流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头,身,尾三部分。头部含泥沙量高,粒度粗,流速大,具有很强的侵蚀破坏能力;浊流底部的粗颗粒也有牵引作用;身部为泥沙的载体,涡动力可以把泥沙悬起,在流速较大时,沿途还会席卷底部的泥沙;尾部含泥沙少,颗粒细。2、浊流一旦形成,其运动的驱动力是惯性力和重力在斜坡上的斜向分力,随着坡度减缓和惯性减小浊流流动的动能逐渐衰减而发生沉积。3、浊流的形成一般崩塌、滑坡等共生。4、浊流运动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流动时间短。

等深流又称等高流、水平流、平流,发育在深水环境,是大洋盆地中沿等深线作水平流动的一种大洋底流,主要分布在2000-5000m深的海底,某些海湾的外陆架也有分布。(等深流,指在科氏力和水体密度梯度作用

下,顺同一深度形成的密度底流,主要形成在大陆隆区,可以形成等深流蓆活沉积脊堆积,宽度十公里至数百公里。等深流形成的沉积岩层称为等积岩。)

流速缓慢、流动持久、流程很远的底层流。

3.大洋沉积物的来源分类

4.陆源大洋沉积物

指陆地上的物质通过各种重力流、风,以及某些高纬度地区的冰运等过程搬运到大洋里的沉积物。成因类型有:浊流沉积、半远洋沉积、深海沉积、风成沉积物、火山成因沉积物、冰川沉积物、地外源沉积物。

5.影响深海钙质软泥发育的因素

(1)海水肥力和生命周期对海域介壳产量控制

近岸海域或上升流为高肥力区,生物生产率高,硅藻特别发育,多分布硅藻软泥;远洋为低肥力区,但颗石藻对肥力的灵敏度低,故其相对较高。

(2)深度溶解效应及差异溶解效应、CCRD、溶跃面、CCD

(3)稀释作用对深海生物源沉积物形成的制约

在两个介壳产量相等,溶解效应相同的海区,于同一时期形成的沉积物中,虽然生物碎屑的绝对含量相同,但其相对含量却可因两个海区由于其他环境因素决定的非生物碎屑量的多寡而不同。在稀释作用弱的海区,因陆源碎屑或火山碎屑少,可形成生物源沉积,反之,不能形成生物源沉积。

6.溶跃面,CCD,CCRD

CCD(calcite compensation depth) :把碳酸盐开始从表层沉积物中消失的深度成为“雪线”,通常称之为方解石补偿深度

Kolla等人把碳酸盐含量小于10%的深度叫做碳酸盐临界深度(CCRD)

溶跃面:钙质软泥溶解速率梯度急剧增加的界面

7.深海沉积物的分带性

一、气候地带性

1、冰带—广布着冰川—海洋沉积。

2、温带—在温带以硅质软泥占优势,该带南部边界是南极辐聚带,北

部是太平洋环流的上升辐射带。

3、干燥带—以钙质软泥和深部粘土为主。

4、赤道带—广布放射虫、有孔虫和颗石藻软泥。

二、环陆地带性

在环绕陆地的洋缘地带,广泛发育了陆源沉积;

在远离陆地的远洋地带,则沉积了深海粘土、钙质软泥、硅质软泥等远洋沉积物。

三、垂直地带性

碳酸盐沉积物最严格地服从于垂直地带性,它见于水深小于碳酸盐补偿深度的海域;相反,深海粘土总分布在深水区。

四、构造地带性

大洋沉积作用是在板块运动的背景下进行的,沉积层的厚度随距洋中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第八章海洋资源

第九章全球变化与海平面变化

1.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

1、洋盆容积变化:大陆的分离和聚合;海底扩张速度的变化

2、海水体积的变化:冰川的形成和溶化(冰期和间冰期)

3、海水物理性质的变化:当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受热膨胀将引起海面上升,当水温降低,海水冷缩降造成海面下降。

4、海水盐度的变化

5、天文因素效应: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会引起海水向赤道运动,形成赤道

海面上升,旋转速度变慢则引起海水向极地流动,形成两极海面升高。

6、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冰川均衡作用可使海面发生变化。冰期,陆地

冰川负荷加大,引起地表沉陷,冰盖层熔化接触重压,导致地壳均衡回跳上升。大气压力变化也降影响海面升降。海面大气每增加,海面将下降1cm。地球重力变化,每毫伽变化使海面形变约,地壳水准面形变,总变化值达5m。

7、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地面沉降,海面相对上升

大量修筑水库,减少入海水流量,是近来世界海面上升速度低于理论计算值的原因之一。

2.海水进退的沉积层序特征

瓦尔特(1894)相率指出在整合垂直层序中的产物,是在横向相邻的环境中形成的。这个原则被广泛用于解释沉积层序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用来解释海进和海退形成的沉积层序的不同特征。

当海面上升速度超过沉积速率时,海岸线向陆移动,发生海进。波浪基面以上为高能环境下沉积的砂层,以下系低能环境沉积的粉砂和粘土,陆相层、砂层和页岩属于同期异相沉积,垂直层序自下而上为陆相层、滨海砂岩和浅海页岩。

当海面上升速度小于沉积速率时,情况正好相反,海相页岩、滨海砂岩和陆相层依次退覆叠置在等时线上,垂直剖面自上而下为海相层、滨海相层和陆相层。

3.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目标

描述和解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它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人类未来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海洋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1)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人们认为60亿吨碳中,有近一半留在大气中,另外约30亿吨则全部被海洋吸收(20亿吨大洋吸收,10亿吨被陆架边缘浅海吸收)。

2)调节气候的作用

海流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3)海面升降

海进、海退

第十章海岸带的现代过程

1.海岸带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在海边的海、陆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带——称海岸带。

海岸带包括海岸线两侧的路上和水下两部分,可以进一步把海滩分为后滨和前滨,水下岸坡分为近滨和滨外。现代海岸带包括水下岸坡与海滩两部分,两者也低潮线为界。

1、李希霍芬的海岸分类

形态分类:根据海岸的横剖面形态分为(1)陡峻的海岸;(2)有平坦海滨并有海蚀崖的海岸;(3)具有宽广滨岸平原和古海蚀崖的海岸;(4)低海岸。构造

分类:根据构造运动与海岸的关系分为(1)纵海岸;(2)横海岸和斜交海岸;(3)下沉盆地的凹岸;(4)桌状或块状地区的中性岸;(5)堆积岸。切割性质分类:根据海岸的切割性质和成因分为(1)海侵岸;(2)与大陆基岩相连的堆积岸;(3)切割决定地方因素的海岸(如火山海岸,珊瑚礁海岸)。

2.约翰逊的海岸分类

约翰逊(1919)把海岸构造运动的方向作为分类的标准,划分为上升海岸、下沉海岸、中性海岸和复式海岸。

3.谢帕德的海岸分类

把以地壳运动和陆地营力为主塑造的海岸和以海洋营力作用为主塑造的海岸划分为原生海岸和次生海岸两大类。

4. 列昂杰夫分类

把海岸分为原生海岸、堆积海岸和其它海岸三大类型。

这种分类与谢帕德分类相似,同样未考虑各类海岸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发展顺序。

5.其他分类

因曼(1971)等提出了新的海岸分类。这一分类根据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把海岸分为以下3类:

I.板块前缘碰撞海岸:位于大陆和岛弧的碰撞和俯冲带的边缘。

Ⅱ.板块后缘拖曳海岸:位于随扩张而离开洋中脊的大陆和岛屿的边缘。

Ⅲ.陆缘海海岸:位于受岛屿保护的一侧。

6.金(1963,1972)提出以物质组成进行分类,分为砾质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7.戴维斯(1964)提出从海岸动力因素划分海岸,即根据波浪类型和强度,分出风浪环境和涌浪环境,

涌浪环境又进一步分为大

洋西岸和东岸涌浪环境

8.王颖等在研究中国海

岸时,根据成因把中国海

岸分为两个最基本的类

型,即基岩港湾海岸和平

原海岸,

9.沈锡昌等按自然动力把

全球海岸分为外动力海岸

和内动力海岸,其特征和

演变过程均有明显不同。

外动力海岸:水动力海岸

(又按岩性和成因细

分)、生物海岸(分珊瑚

礁和红树林海岸)、冰冻

海岸(冰岸、热力海蚀、

岛礁、峡礁海岸)、

内动力海岸:断层海岸、火山海岸、地震海岸、

分段:海岸带包括水下岸坡与海滩两部分,两者也低潮线为界。根据海岸带的环境特征,可以进一步把海滩分为后滨和前滨,水下岸坡分为近滨和滨外。

1.后滨:高潮线以上的狭窄的陆上部分,向陆直至最大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地

方,相当于潮上带。

2.前滨:从低潮线至高潮时波浪上冲流达到的界限,相当于潮间带。

3.近滨:又称临滨或内滨。自波浪破碎带至低潮线,相当于潮下带。近滨是水下

岸坡的上部,其水深相对较浅,是破坏活动频繁的地带。

4.滨外:又称外滨,是水下岸坡的下部。它自波浪传入浅海开始发生变形从而对

海底产生作用处(波基面,二分之一波长水深处)到波浪破碎带的前沿,水深相对较大。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地质学 复习资料 字体自行放大

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结构从内到外划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划分界面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其划分依据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的传播速度。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 大洋暖池又称大洋热库,一般指热带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东北的一片海域(海面表层水温平均值>28℃) 暖池形成有哪些原因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交换,及赤道区自东向西信风吹送等作用,使大量温暖的海水逐渐积蓄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北部,致使该海区表层水温比邻区海域高出3 ℃ -9℃ 水的聚集事件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宇宙物质通过涡流和凝集作用聚集起来,水的密度为1,小于岩石圈物质密度,这样水势必集中在地壳之上,凝 集作用对水圈形成意义更大。 波浪的分类形成动力分类有:风浪,地震波,潮波,涌波,内波。按波形分类有:正弦波,摆线波,进行波,驻波。按波长与水深关系有:深水波和浅水波。 什么是海流是海水因风、天体作用,或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和冷热等因素引起海水密度和盐庋差异而造成的大规模海水定向流动,大洋区一般称洋流,浅海区便称海流。 海流有哪些分类A.按海流成因1风海流大洋区由大气环流,浅海区由季风等引起海流。2由于盐度和温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引起的密度流3补偿流某处海水形成质量亏损,他处海水来补充形成上升流4潮汐作用形成潮流B. 按海流温度属性1冷流海流的水温低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称为冷流2暖流3中 性流海流的水温与它所流经海域的水温基本一致,称为中性流C. 按海流方 向与海岸的相对关系①向岸流②离岸流③沿岸流 海洋生物生产力指海洋中生物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之一。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年或天)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生产的有机物的重量来计算 海洋沉积生物有哪些类型凡具有坚硬介壳或骨骼的生物都能构成海洋沉积 生物,他们是坚定海相地层的可靠性,其类型有大型个体沉积生物,钙质微 体沉积生物,硅质沉积生物等 大洋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哪3 层层1:沉积层,厚度0~2km, 平均厚度约0.5km,主要有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生物碎屑及一些自生矿物等层2:基底层,又 称火山岩层,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夹有固结的沉积岩混合层层3:大洋层,是大洋地壳的主体层,该层的物质很可能是由辉长岩、闪长岩为主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在古生代末期以前,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的陆块。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成欧亚、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等六个大陆块在泛大洋中漂移。 支持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有哪些①大陆轮廓的对应性,特别是大西洋两岸非洲与南美洲的岸线十分吻合②地层和褶皱山系的延续性,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构造可以彼此相联③生物的亲缘性④古冰川存在的广泛性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岩石圈并非统一的整体,被活动带和断裂带分割成若干大小的 球面块体板块内部具刚性,板块的边界为洋中脊、岛弧-海沟系、地缝合线 和转换断层等构造活动带,因而板块边界具有强烈的活动性,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岩层的挤压褶皱及断裂。 什么是转换断层?它和平移断层有什么区别?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垂直其轴 线的断层切割,使洋中脊被水平错开,这些断层看似平移断层,其实它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它是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断层区别:1转换断层的错动仅发生在脊轴之间或脊弧之间2换转断层与平移断层错动方向 恰好相反3平移断层持续活动使断层两侧的脊轴距离越来越大,转换断层不 能4地震活动仅局限在转换断层段 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汇聚型两板块相向而行 2离散型 两大板块相背运动发生洋中脊扩张,迫使中脊两侧洋壳相背离散向外扩张3平移型以转换断层为板块边界,转换断层两侧大洋板块相对滑动 如何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深海沟和山系的形成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使得东非大裂谷形成这个裂谷。假使是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则互相挤压,使两个板块的接触带挤压变形,形成巨大的山系,这就是喜马拉雅山系形成机制。 海岸带的动力因素1波浪、潮汐、海流2河流与冰的作用3地壳运动4生物作用5风 海岸带的分类有哪些1)按海岸物质组成A. 基岩海岸B.砂(砾)质海岸C. 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2)按海岸构造运动的方向A.上升海岸B.下沉海岸C.中性海岸D. 复式海岸3)按板块构造理论划分A.板块前缘碰撞海岸:位于大陆和岛弧的碰撞和俯冲带的边缘。B.板块后缘拖曳海岸:位于随扩张而离开洋中脊的大陆和岛屿的边缘,可进一步划分为:新板块后缘拖曳海岸、非洲式板块后缘拖曳海岸、美洲式板块后缘拖曳海岸。C.陆缘海海岸位于受岛屿保护的一侧。4)按形成海岸的主导因素及该因素的主要作用过程A.原生海 岸B.生海岸 中立线的概念,影响中立线位置的因素有哪些泥沙在浅水波的作用下,作往返运动,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被称为中立点, 把岸坡上的中立点连接起来,便称为中立线。影响因素:沉积物颗粒大小–颗粒增大,中立线向海移动;颗粒减小,中立线向岸移动;岸坡坡度–坡度增大,中立线向岸移动;坡度减小,中立线向海移动;波浪强弱–波能增强,中立线向海移动;波能减弱,中立线向岸移动; 什么是泥沙的横向运移和纵向运移(1)在水下岸坡上,每一泥沙颗粒的运动均受两种力的作用,即波力和重力分力,若波向线与海岸线正交,波浪作用力和重力同处于岸线的法线方向,这时若海岸带泥沙发生运动,仅仅在垂直于海岸方向上进行,称为泥沙横向运动。 当波浪从外海进入浅水区到达海岸时,它的传播方向和海岸线往往是斜交,则波浪作用力与重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垂直海岸和平行海岸的两个分力,当通过一个波后,泥沙颗粒在垂直海岸和平行海岸方向上都有了位移,这种运动称为泥沙纵向移动。 海洋地球化学的概念研究海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存在状态,转移和通量的学科称为海洋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存在形式有哪三类溶解态、胶态、悬浮态 什么是三角洲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由于这里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 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地和扇形地 三角洲形成有哪3 个基本条件A. 河流一要携带足够量的泥沙;B. 河口位于浅水区域,坡度平缓,便于泥沙的沉积;C. 海洋动力作用较弱,仅能对其进行改造而不能把沉积在河口的泥沙全部搬运走。 控制三角洲发育和沉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气候、径流量与输沙量、河口水流的特征、潮汐作用、波浪作用、海流作用 大陆边缘陆地与深海间的过渡地带 大陆隆的基本特征位于大陆坡和深海平原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向深海减缓,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边缘和南极洲周围。 碳酸盐补偿深度指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 珊瑚礁的定义和分类珊瑚礁是现代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以珊瑚的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生物、伴礁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A. 达尔文的分类①岸礁②堡礁③环礁B. Hezkel的分类:①生物骨架礁②非生物联结骨架礁③叠层石礁④灰泥格架礁 大洋沉积物的组分有哪几种大洋黏土钙质软泥硅质软泥 大洋沉积作用有哪几种a.垂直沉降作用:大洋中浮游生物死亡后,有机体被分解,钙质壳体将垂直 下沉至洋底b.远浊流作用:浊流在陆架和陆坡上沉积后,其悬移细组分继续向深海平原运移并堆积下来c.底层流效应:主要是南极四周底层水向北流动,可能引起最强劲的底层流。d.等深流与等积岩作用:指在科氏力和水体密度梯度作用下,沿同一深度形成的密度底流e.雾浊层效应:大洋底部,由于各种水流(包括底层流、等深流和远浊流等)和水团的活动,使洋底一部分沉积物悬浮起来,在洋底上方呈雾浊状,称为雾浊层。 f深海暴流:是深海强大的涡动水流,它由大洋表层高涡动动能向下传递产生垂向的涡动效应。它是短暂的脉动强涡动水流.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本《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热能工程专业海洋地质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介绍了海洋地质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调查研究方法及本学科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着重介绍了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全球海面变化、海岸带的现代过程、河口与三角洲、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深海沉积、海洋矿产资源。同时,还需结合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和古海洋学等新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地球与海洋的发展演化史。 一、考试方式与时间 博士研究生入学《海洋地质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和重大科学进展 了解海洋地质学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掌握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DSDP、ODP、IODP、InterRidge等)、重大科学进展和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二)海底地形、环境分区和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 掌握现代海洋的海底地形和海洋环境分区的具体特征;了解海岩带海陆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三)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物理、海底构造、海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具体圈层特征和海洋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掌握海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大陆边缘构造(沟-弧-盆体系)、洋中脊、地幔对流和地幔柱等特征;了解海底热液和海底变质作用概念和特征。 (四)海洋沉积学和古海洋学 掌握现代海洋不同沉积背景(陆架、陆坡、盆地)的沉积学特征;掌握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阶段的地球生物学过程;掌握古海洋学概念、研究内容和主要科学进展。 (五)海洋矿产资源 掌握海洋矿产概念、分类和分布特征;掌握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砂矿、海洋铁锰结核、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主要矿产资源的概念、成因和主要特征等。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二章 海洋自然地理)

海洋地质学复习 第二章海洋自然地理 1.试述标准洋壳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它与陆壳有哪些主要区别? 标准洋壳结构主要指大洋盆地的理想地壳结构,有3层组成: 第一层为沉积层(简称层1),速度与厚度的区域性差别相当大,地震纵波速度(Vp)为1.6~2.5 km/s,厚度为0~2 km,平均厚度约0.4 km;海床表面物质主要由浊流搬运到深海的陆源、生物、自生和火山等成因的未固结沉积物组成。这些深海沉积物经常受到洋内温度和盐度控制的底流和等深流的再搬运。沉积层通常在大洋中脊轴部缺失或极薄,随着远离洋中脊而逐渐增厚,洋盆边缘最厚可达2 km。 第二层为基底层(简称层2),亦叫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并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Vp多为3.4~6.2 km/s。该层表面极不平坦,厚度变化较大,介于1.0-2.5 Km 之间,平均约1.4 km。上部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即大洋拉斑玄武岩),主要是夹杂有深海沉积物的枕状熔岩及玻璃质碎屑岩。越往下沉积层越少,以至消失。下部呈岩脉或岩床形式的辉绿岩;底部为席状岩墙群,单支岩墙只有远离洋中脊的一边具有冷凝边。 第三层为大洋层(简称层3),是海洋型地壳的主体。Vp为6.4~7.0 km/s,由此推测可能是辉长岩、角闪岩及蛇纹石化橄榄岩等。其厚度也有变化,平均厚约5.0 km。 ΓypeBиЧ等(1987)根据太平洋700多处深地震探测资料得出,层3分为3A(Vp=6.5~ 6.8 km/s)、3B(Vp= 7.0~7.7 km/s)两个亚层。综合各种研究资料(以地震探测结果和 所采样品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室测量结果为依据推测),层3A由变粗玄武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层3B可能由辉长岩或辉长岩和蛇纹岩或上地幔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组成。

海洋地质复习1

名词解释: 1、大陆架:大陆架是指低潮线以下,向海延伸的环大陆的平坦地带,外缘有坡折,常以比较显著的一个坡折带为大陆架外缘,其水深小于550m。大陆架平均宽度为75km,平均坡度为0°07′,内部平均水深为60m,外缘平均水深为130m,大陆架总面积约为2.7×107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2、大陆坡:位于大陆架向洋一侧,坡度较陡(3°- 6°),宽数十-数百公里,为陆架外斜坡。大陆坡是大陆基面和海洋基面之间巨大而复杂的斜面,地壳性质为大陆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性地壳,或称大陆型和次大洋型地壳。 3、大陆裙: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向海缓斜的巨大楔状沉积体,又称大陆隆。常由许多海底扇复合、改造而成。大陆裙上部坡度稍陡,下部较缓,平均坡度为0.1°~0.6°。水深在1500~5000米之间。大陆裙主要展布在被动大陆边缘,通常位于大洋型或过渡型地壳之上,组成物质主要源自大陆。大陆隆沉积为陆源沉积和远洋沉积的混合,故称半远洋沉积。 4、大洋中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又称中央海岭,大洋洋脊。典型洋中脊位于大洋中部,首尾彼此相连,纵贯4大洋,总长约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2.7%,可与全球大陆面积相比,为地球上最长最大的山系。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是最重要的海底构造单元之一。 5、转换断层:横切洋中脊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转换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扩张同时进行,结果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侧洋脊之间,且断层的水平位移方向与两侧洋脊段的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多见于大洋中脊区域。断裂带两侧,洋中脊脊轴及其磁异常带均平移错开,错开幅度自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少数可达千公里以上。断裂带在海底地形上表现为海底岭脊、构槽和崖壁,并常与洋脊轴线近于垂直。断层两侧海底推移的方向就是海底扩张的方向。转换断层的存在是海底扩张说的有力证据之一。 6、海沟:海沟是一种平面形状狭长、深度较大的地貌类型,是大洋壳在板块边界俯冲,向下牵引产生的负地形。海沟横剖面常呈V形,通常分出三个次一级地貌单元:洋侧斜坡,陆侧斜坡和沟底。地球上已知海沟有35条,其中28条在太平洋,其中马利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 7、岛弧:位于大陆边缘与海沟平行排列的弧形岛屿链。其分布与海沟一致,以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为主,是分开大洋盆地和边缘盆地的重要的构造地貌单元,也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活动带。岛弧向大洋方向外凸的一侧是与之平行的海沟,凹入一侧为弧后盆地;它与海沟和弧后盆地共同构成沟弧盆系。岛屿以山地为主,外临深海沟。西太平洋岛弧最为典型。 8、碳酸盐沉积补偿深度(CCD):在溶跃面以下的水体中,介壳供应量相对减少,而溶解速率增加很快;当到某一深度,钙质介壳的供应量与溶解量相等而达到平衡时,称为碳酸盐补偿深,度简称CCD。在溶跃面与CCD之间的水层中钙质介壳的溶解程度较强;在CCD 上,介壳溶解度更强,在CCD以下的海底,钙质介壳绝大多数被溶解掉,不能形成钙质软泥,只出现深海粘土或硅质软泥。 9、硅质生物软泥:硅质生物组分大于30%的软泥(生物组分以非晶质二氧化硅为主),包括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覆盖大洋面积约10.9%。硅藻软泥主要分布在南、北高纬度海区(南极海域与北太平洋),平均水深约3900米。放射虫软泥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海域,平均水深约为5300米。 10、大陆麓:大陆坡脚之下为大陆麓,这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坦坡,宽达数百至上千公里,平缓地过渡到洋底盆地。

岩心描述和取样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 引言 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陈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七章 近岸带沉积)

海洋地质学复习 第七章近岸带沉积 1.河口湾的水动力要素及作用? 1)径流(河流):搬运碎屑物质至河口外,更新湾内水体,保持纵向和垂向的盐度梯度(盐水楔),驱动扩散碎屑载荷的河口环流。 2)潮汐:潮汐对河口湾作用最重要,其作用是混合淡、咸水,向海或向陆悬浮、搬运悬浮体。按潮差大小可将河口湾划分为弱潮型(潮差<2米)、中潮型(2-4米)、强潮型(>4米)。 3)波浪:河口湾内波浪作用弱,但是,能改造海岸,使沉积物再悬浮,影响沉积过程。 4)河口环流类型: 盐水楔型:弱潮差河口,径流驱动为主,盐水楔顶端形成砂坝。 部分混合型:中等潮差河口,淡、咸水在界面附近上下扩散,无明显界面。 强混合型:潮差大、流速大,破坏了垂向盐度梯度,存在纵向盐度梯度,科氏力使得面向陆右侧盐度高,产生横向混合,悬移质浓度口门附近最大。 2.河口湾动力作用的分带 1)河流作用区 2)河口环流作用区 3)海洋作用区 3.河口湾沉积相序: 1)低能河口湾沉积:弱潮差、盐水楔,河流沉积物为主,纹层状粉砂、粘土,夹薄层或透镜状砂,边缘粗,湾心细,为粗细交互的水平纹层,生物作用强。 2)高能河口湾沉积:潮控河口湾,潮流搬运为主,湾内出现砂质,湾边缘为泥质,湾内产生潮流砂脊,湾边缘产生泥坪,底波、羽状交错层理,生物作用弱。河口湾沉积判别标

志: 1)在剖面中与陆相、海相地层相接,和障蔽层序共生; 2)单个旋回不厚,多有若干个旋回组合在一起; 3)弱潮河口湾有向上变细趋势,粉砂-泥为主; 4)具交错层理或潮汐层理构造; 5)有半咸水和海相生物。 4.潮坪沉积构造 1)波痕:潮流、波浪作用形成,波痕类型和成因:痕:在落潮时,波浪形成的波痕随着水深减小,较小表面波在原峰脊又塑造了小型波痕。(2)削顶波痕:浪成波痕在水位下降时,被潮流、波浪将波峰物质搬运到波谷所至。(3)干涉波痕:不同方向的潮流、波浪造成的具有两组以上的波痕。 2)羽状交错层理:由涨、落潮的双向流动造成的双向交错层理,也称为人字形交错层理、青鱼刺交错层理。 3)潮汐韵律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潮流作用下悬移质与推移质交互沉积形成,为潮坪环境的特征沉积构造。 脉状层理:泥质沉积在沙波波谷内; 透镜状层理:砂量不足,不连续砂波上再沉积泥质形成; 波状层理:界于上两者之间。 4)再作用面构造:截切交错层理,与下伏交错层系倾向一致,倾角较缓。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四章复习提纲

第三章 1、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后消失;(2)走不到天涯海角;(3)站的高,看的远;(4)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5)环球航行。(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球体。赤道半径千米,两极半径千米(差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千米。 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方向:与赤道平行的线,指示方向;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4、经线半圆形,长度相等,纬线圆形,长度不等;任何物体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它的位置。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5 度,极圈(南、北纬)66.5 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0°-30°,,。北纬90°就是极,站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纬90°就是极,站在南极四面八方都是。 5、讲述意义:①0°经线(又称):东西经分界线,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 ②0°纬线(又称):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目的为了防止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大洲分到两个半球,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球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含义,如1:10000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0000 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内容更;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千米)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 8、从地表到地心分为三层岩石圈是和的顶部(以上部 分)的岩石的总称;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导致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现象的重要原因。

环境工程复习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风的分类:(1)地转风:指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是指无加速度、惯性离心力不起作用情况下的运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梯度风: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梯度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离心力。(3)旋衡风是梯度风的一种,在低纬地区或小尺度低亚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很大,而地转偏向力很小时,则可能出现旋衡风。气压梯度力=离心力。 1、流的分类:(1)沿岸流:沿着局部浅海海岸流动的海流叫沿岸流。(2)裂流:是波浪在海岸破碎后,壅高于岸边的水体通过破浪带流回海洋的条带状强烈表面流。 2、 (1)十分之一大波:将连续观测的波高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对前N/10个大波求平均值得到的波高称为1/10大波的平均波高,亦称显著波高。对应前N/10

个波浪周期取平均值得到十分之一大波周期。将波列中的波高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1/3部分波高的平均值称为有效波高。 (2)累积频率波高:指累积率F=n/N(n 为累积数,N 为总波数)对应的波高值,即等于或大于该波高的波浪在波列中出现的概率为F%。 (3)最大波高Hmax :取波高观测记录中出现的最大波高值或重现期为50年或一百年的最大波高值,对应最大波高的周期称为最大周期。 (4)波浪谱:P-M 谱,Jonswap 谱,Brestchneider 谱,光易方向谱,文圣常方向谱波浪位移的方差谱、波倾角谱、波数谱的统称。一般指波浪位移的方差谱,它反映了各成份波的有关量相对于频率的分布情况。,。海浪可视作由无限多个振幅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不同、位相杂乱的组成波组成。这些组成波便构成海浪谱。此谱描述海浪能量相对于个组成波的分布,故又名“能量谱”、“功率谱”和“方向谱”。 它是随机海浪的一个重要统计性质,它不仅包含着海浪的二阶信息,而且还直接给出海浪组成波能量相对于频率和方向的分布。它用于描述海浪内部能量相对于频率和方向的分布。 4、(1)波浪对桩柱结构物的作用:(1)由于流体的粘滞性而引起的粘滞效应;(2)由于流体的惯性和结构物的存在,使结构周围的波动场速度分布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附加质量力效应;(3)由于结构物本身的相对高度较大,直接影响自由表面波动情况而产生的自由表面效应;(4)由于结构物对入射波浪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散射效应。(注:自由表面效应和散射效应合称为绕射效应。) (2)莫里森方程: 莫里森等认为作用于柱体任意高度z 处的水平波浪力fH 包括两个分量,水平拖曳力fD ——波浪水质点的水平速度ux 引起的对柱体的作用力,. 水平惯性力fI ——水质点运动的水 平加速度引起的对柱体的作用力。 (3)大尺度与小尺度结构物的划分:当D/L<0.15,对于小尺度结构物,可以不考虑结构物 对波浪场的影响,即不考虑绕射影响。当H/D<1时,对于大尺度结构物,需要考虑绕射效应,可以不考虑粘性效应。 二、判断改错: 1、微幅波理论:1)基本假设:1、无粘—理想流体; 2、无旋; 3、不可压缩; 4、表面压力均匀; 5、底部不透水; 6、水深恒定; 7、有势; 8、波幅相对很小。2)控制方程: 2、小尺度结构物不考虑绕射影响,但是要考虑粘性效应。 3、水质点轨迹形状: 4、风的定义: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是形成风的根本动力因素。除特殊情况外,局部地区空气的垂直运动可以忽略,因此风主要是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5、波浪破碎:波浪发生显著变形,波峰水质点水平分速达到或超过波速使波形发生破碎的现象。波浪破碎类型:崩破波,激散波,卷破波 t u V C t u V A u u C F m D ∂∂+∂∂+⋅⋅⋅⋅=ρρρ210 f D =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资料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据此则东海属于边缘海海,渤海属于内海,地中海属于陆间海海。 2、一只船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 船只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3、海水的沸点和冰点与盐度有关,即随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 4、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要指标. 7、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所产生的公转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9、海洋中水的收入主要靠降水、径流和融冰;支出主要有蒸发 和结冰 10、大洋西岸流线密集、流速大;而大洋东岸稀疏、流速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洋流西向强化. 11、深水波的群速为波速的一半;浅水波的群速与波速相等,群速也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速度。 1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在赤道上永远出现正规半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正规日潮;当月赤纬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13、活动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其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个亚型。 14、Wilson旋回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归纳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期.据此则东非大裂谷属于胚胎期,而大西洋属于成年期。 3、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 6、大洋上层西边界流主要有湾流、黑潮. 7、表面波的恢复力主要为重力,而内波的恢复力则为科氏力和弱化重力。 8、海洋向大气提供热量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潜热输送和感热交换。 9、深层环流的驱动力是海水密度差异. 12、在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时,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运动的海水,当其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13、海水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14、对小振幅重力波而言,深水波波速取决于波长,而浅水波波速取决于水深。 1. 2。1.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构成。 2。 2.2。2海洋的划分--—---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所组成。 3。2.3。2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性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类型.

物理海洋学复习提纲

物理海洋学复习提纲 1、海洋学的学科体系是怎样的?什么是物理海洋学,它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是什么?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是地球科学和 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学的组成局部。 【根底学科】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 【边缘学科】海洋环境学、海洋气象学、航海海洋学、渔场海洋学、军事海洋学、区域海洋学、海洋 工程、海岸工程、海港工程、围海工程、深海采矿工程、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 程、海洋能开发工程、海洋水下工程、海洋空间开发工程、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 ●物理海洋学: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场、热盐构造、以及相关的各种机械运动的 时空变化,并研究海洋中的物质、动量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的学科。 ●物理海洋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海洋中的物理环境。这种环境中的物 理过程,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海洋中物质和热量的输送、 海岸和海底的侵蚀和变化,以及海洋的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方法: ➢观测与调查〔现场和室试验〕: 卫星遥感、航拍,海洋调查船, 锚系、浮标,采样,样品分析,水槽试验,数值实验 ➢理论化知识体系的建立: 从铅笔/纸到超级计算机;从数据分析到理论; 从理论到模型 2、海里相当于多少公里?纬度中1分相当于多少海里?表示航行速度经常有单位“节〞,一节相当于多少 m/s?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是多少? ●1海里=1.852km;纬度中1分相当于1海里、纬度中1度相当于60海里,约111km; ●1节〔kt〕=1海里/小时=1.852km/h〔约等于0.5m/s〕;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π/(24x3600s)=7.27x10^-5 rad/s 3、世界海洋中根据其空间尺寸如何分类?什么是边缘海?什么是陆架浅海? ●洋(Ocean)、海(Sea):边缘海,陆架浅海、海湾(Bay,Gulf,Embayment)、海峡(Strait, Gullet)、峡湾(Fjord)、 潮汐汊道(Tidal inlet)、河口(Estury)、潮滩(Tidal flat)、沙滩(Sand beach) ●位于大陆边缘,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 ●大陆架:它的围自海岸线〔一般取低潮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大陆坡折 处为止。大陆架是大陆的自然延伸,原为海岸平原,后因海面上升之后,才沉溺于水下,成为浅海。 4、海洋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何为海洋声道,其成因与特征分别是什么? ●海水的盐度、水深〔压强〕、海面和海底状况、海水的运动、海洋中包含的各种不均匀体如气泡和生物 等 ●从声速最低的地方发射的声波,由于上下层的声速不同而发生折射,造成声波传播途径总是弯向声速 最低的地方。大局部声波在海水中经过这样的往复弯曲折射,而不与海面和海底接触,故能量损失很 小,这种现象称为声道现象。声速最低的地方称为声道轴。 5、海洋中光的传播与什么因素有关?光在水层中的衰减满足什么定律?光的传播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什么是真光层? ●〔1〕海水中光的吸收:光能量在水中损失的过程就是吸收。吸收也存在不同的物理过程:有些光子是 在它的能量变为热能时损失了,有些光子被吸收后由一种波长变为了另一种波长的光。 〔2〕海水中光的散射:散射时,光子没有消失,只是光子的前进方向发生了变化。也导致水中准直光 束能量的衰减。海水中引起光散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分子和各种粒子,包括悬移质粒子、浮游植 物及可溶有机物粒子等。

海岸动力地貌教学大纲-王永红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海岸动力作用下海岸带各种地貌形成的过程和机制,着重研究海岸地貌形成的现代过程,以及地貌和各个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再现海岸地貌形成和演变的历史。主要讲述海岸动力地貌的基础知识,五类海岸地貌的动力地貌过程以及海岸带综合管理与保护。 2.设计思路(课程开设依据、课程内容(或项U)选择标准、内容编排): 海洋动力地貌学是地球科学范用内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历史性的分支学科,研究内容是二级学科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地质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海岸动力地貌学是地质专业本科生(海洋地质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也适用于未选修过本课程的海洋地质方向的研究生。 首先介绍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沉积物特征、海平而变化、水动力知识。然后介绍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河口三角洲和珊瑚礁海岸。课程帼绕五类海岸地貌的动力地貌过程展开,最后讲述海岸带综合管理与保护。 在课程的每一章都有本章所讲内容的实例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习题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提供线索。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基本原理到实例以及研究方法都有所了解,能够对这一方而的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课程先修、并行和后置的相关课程): 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海洋学槪论,海洋地质学,大地构造。并行课程包括海洋沉积学、第四

纪地质与环境。后宜课程包括泥沙运动力学、海洋工程环境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为髙年级海洋地质专业设计,引导学生了解海岸动力地貌学的作用和地位,掌握海岸动力地貌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收集数据的能力,圧量分析计算的能力。同时有机会通过小组合作以及野外实习,增强团队合作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掌握海岸动力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海岸的主要地貌分类和分布。(2)能够通过认识到各种时间尺度的作用力,包括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引起的长时间尺度,海岸变迁、波浪潮汐以及河流或沿岸供沙量变化导致中时间尺度,以及风嫌等短时间尺度海岸侵蚀-堆枳演变。(3)理解这些不同时间尺度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对各种海岸的影响,并能通过数学和统汁学的方法评价这种影响程度。(4)理解海岸带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随堂测试和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扣除一左的分数。 (3)完成教师布垃的一泄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案例分析、理论探讨等作业,其中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课程内容讲授的顺序、主题、课时以及主要内容概述)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

第2章海洋构造地质学 1.大洋中脊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洋脊侧翼区,是地势崎岖的斜坡区,悬崖陡壁耸立;大洋中脊并不是连冠不断的,而是被众多的转换断层分割成一段一段,两段中轴错开甚远;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局部露出水面称为岛屿,多由海山群和深海丘陵组成,自脊顶向两缘地带,逐渐平缓,向下过渡为深海平原;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地震分布在中脊轴部和中央裂谷,构成中脊地震带;洋脊斜坡或脊顶上的沉积物很薄或完全缺失,洋脊附近沉积物很年轻,多为新第三纪或第四纪;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热地幔物质沿中脊不断上升并形成新洋壳; 2.无震海岭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主要是什么 发育在大洋盆地之中,由海底火山链组成,按火山年龄新老依次呈线状排序,排列方向与大洋中脊垂直或相交;成因:固定的地幔热点喷发的火山在板块拖曳移动的海底上逐步形成;其轴部无中央裂谷;无横断海岭的转换断层;现代火山局限于海岭的一个端点;无地震活动或仅有火山活动引起的微弱地震; 3.试述大陆漂移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的水平运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存在一个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和一个广阔的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分裂,产生多个碎块,即为现在的各大洲,并逐步漂移到目前的

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则收缩成今日的太平洋; 4.驱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主要是什么 两种大陆漂移驱动力:一是向西漂移的力,它来自日、月引力导生的潮汐摩擦力,尤其在地表最明显,致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由西往东的自转有滞后趋势,宏观表现为大陆缓慢向西漂移;二是指向赤道的“离极力”:魏格纳认为,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原是以南极大陆为中心联结在一起,后经分裂而离开极地,必然有一种离开极地指向赤道的离极力;离极力其来源主要是地球的离心力,除两极和赤道外,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 5.试述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大洋两侧扩展推移; 6.试述海底扩张的两种表现形式; 1扩张洋底把与其相连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2海底向陆地下俯冲潜没; 7.何谓瓦因-马修斯假说; 海底磁异常条带不是由于海底岩石磁性强弱不同所致,而是在地球磁场不断倒转的背景下海底不断新生和扩张的结果;随着海底扩张,先形成的海底向两侧推移,在中脊顶部不断形成新的海底; 8.何谓Wilson旋回

初中地理关于气温降水的试题

初中地理气温降水的试题 初中地理关于气温降水的试题 初中地理关于气温降水的试题 【—关于气温降水的试题】,气温降水是影响当地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读四地气温降水示意图,回答:(10分) 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图中只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图;只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__ 图。 (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自然带或植被为____________。 (4)表示亚洲内陆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的图为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自然带或植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分析气温降水影响当地气候类型的原因,并说出其气候特点。 初二地理教案:地势与地形 ——“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制好《中国地势地形》的课件;多媒体 教学:总结归纳分析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熟悉李白的两句诗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快的行船速度呢?(生先自由答)那么学了这节课的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答案对不对了。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中国地势讲授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1: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通过读图归纳, 深颜色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高” 浅颜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低” 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总结: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3: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从西向东,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推测中国地势分布的特征?请你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很快找出从西向东海拔高度的变化状况,并在的引导下,绘制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地势的变化特征并填表。 学生:绘图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请同学们用教材的“我国东西向(北纬32o)地形剖面”来验证你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初二,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

七上第三章复习提纲 第三章复习提纲 1、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后消失;(2)走不到天涯海角;(3)站的高,看的远;(4)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5)环球航行。(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球体。赤道半径千米,两极半径千米(差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千米。 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与赤道平行的线,指示方向;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4、经线,,纬线,;任何物体可以用来确定它的位置。南北回归线(度,极圈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北纬90°就是极,站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纬90°就是极,站在南极四面八方都是。 5、讲述意义:①0°经线(又称):东西经分界线,通过英国伦敦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 ②0°纬线(又称):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目的为了防止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大洲分到两个半球,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球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含义,如1:10000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0000 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内容更;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千米)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

8、从地表到地心分为三层岩石圈是和的顶部(以上部 分)的岩石的总称;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导致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现象的重要原因。 9、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岩和岩三种类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 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往往有明显的和气孔,或柱状结构。岩有明显结构特征或化石,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或砾石。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沉积岩的一种)“变质”而来的。 大理岩: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石灰岩: 10、地壳变动的证明: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 结果。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三部分组成。分布并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一带。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1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 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