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收入家庭论文: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

低收入家庭论文: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

低收入家庭论文: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
低收入家庭论文: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

低收入家庭论文: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

【中文摘要】住宅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住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产业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我国仍有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存在。同时旧住宅区、棚户区的更新改造也要纳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的范畴。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探讨目前国情下解决低收入人群居住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大力推行小户型住宅,在限定的面积内实现居住功能较为优化的解决。开篇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城市低收入家庭产生的背景、经济现状及住宅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考察了低收入家庭住宅建设中的矛盾:高房价与低购买力之间的矛盾,

有限的居住面积和不断提高的居住水平之间的矛盾等;说明小面积户型、节地住宅的研究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宅问题的关键,需要建筑师的精密设计。探讨了中国国情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问题解决的特别方法:一,全面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二、实施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三、完善棚户区和旧住宅区改造。中篇对低收入家庭的家居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一些基本的功能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要满足。从小户型住宅的设计原则出发,探讨地域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对住宅设计差异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参与的案例谈户型的创新性分析。通过2008年全国保障住房设计竞赛案例,探讨当前小户型住宅的关注方向。明确小户型的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

【英文摘要】Housing is the most basic building ty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eopl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n residential design. However,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economic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low-income families exist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areas and shanty towns also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housing for

low-income groups. The topic focus of the study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to resolve the feasibility of low-income people living in a wa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family homes and achieving to live a more optimized solution within a limited area.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content, purpose, meaning and related concepts have defined.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low-income families, economic status and residential status. Then it examines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housing of

low-income families: between high prices and low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mited living spac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etc.; This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f small area-family and land for residential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of low-income families

and it needs the architect’s precision design.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special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betwee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urban low-income families.First, establish a full low-rent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Second, implement the Affordable Housing Regulations. Third, perf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and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In the middle of the paper, it analyzes the household behavior and believes that some basic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health requirement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should be met. It starts with the design principles from small-family home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 of regional climatic condition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sidential design.At last, it combines the innovative analysis of an instance of actual participation. It explores the current concern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small-family homes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cases in 2008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housing design. It clearly implements that the design of small-family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concepts of “people-orien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小面积户型节地住宅精密设计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英文关键词】low-income families small area-family land for residential precision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

【目录】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初探中文摘要5-6英文摘要

6-7第1章绪论11-22 1.1 研究对象

11-13 1.1.1 研究内容11-12 1.1.2 概念界定

12-13 1.2 研究背景13-17 1.2.1 城市低收入家庭的

经济现状及产生背景13-15 1.2.2 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现状

15-16 1.2.3 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建设中的矛盾

16-1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7-18 1.3.1 研究目的

17-18 1.3.2 研究现实意义18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架

构18-19 1.4.1 研究方法18-19 1.4.2 研究架构

19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19-22 1.5.1 国内研究动态

19-20 1.5.2 国外研究动态20-22第2章城市低收入

家庭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22-32 2.1 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问

题的发展演变22-25 2.1.1 “居者有其屋”理想——社会安定

和建设时期50、60 年代22 2.1.2 住宅建设停滞时期和旧住

宅更新改造模式探索时期——被忘却的时期22-23 2.1.3 住

宅建设快速发展和旧住宅更新改造机制初步形成时期——80年代

23-24 2.1.4 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建设新时期

24-25 2.2 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更新的趋势

25-32 2.2.1 住宅的建设目标和需求标准25-27 2.2.2

节地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和协调27-28 2.2.3 中国国情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宅问题解决的特别方法28-32第3章低收入家庭的家居行为研究32-38 3.1 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基本要求是应当满足的32-34 3.1.1 基本功能要求,起居、餐饮、盥洗、寝卧、贮藏32-33 3.1.2 卫生要求,日照、通风、御寒33 3.1.3 安全要求,防灾、防盗、防交通事故33-34 3.1.4 私密要求34 3.2 家居行为特征34-35 3.3 家居套型模式35-38 3.3.1 居民收入与套型模式35-36 3.3.2 居民行为与套型模式36 3.3.3 小套型设计手法36-38第4章低收入家庭住宅的设计方法和影响因素38-47 4.1 行为空间的设计方法38-42 4.1.1 生活的核心空间——起居厅38-39 4.1.2 生活的私密空间——卧室39-40 4.1.3 家庭的饮食空间——厨房40 4.1.4 家庭的卫生行为空间40-41 4.1.5 储藏空间41-42 4.2 主要的影响因素42-45 4.2.1 地域气候条件的影响和住宅设计的差异42-43 4.2.2 环境条件的影响43 4.2.3 经济条件的影响43-44 4.2.4 生态条件的影响44-45 4.3 设计原则45-47 4.3.1 整体性原则45 4.3.2 适应性本原则45 4.3.3 舒适性原则45-46 4.3.4 多样性原则46-47第5章结合实际案例谈户型的创新性分析47-66 5.1 户型的创新性分析47-53 5.1.1 户型的适应性和可变性分析47-49 5.1.2

合理的柱网和进深49-50 5.1.3 人性化的尺度分析50-51 5.1.4 减小面宽,户型的节地分析51 5.1.5 40~50 ㎡的小面积户型的优化设计51-52 5.1.6 贮藏空间的合理利用52-53 5.2 实际案例分析53-66 5.2.1 2008 全国保障住房设计方案竞赛案例——“时间差”廉租住宅中的光阴53-56 5.2.2 承德碧峰南地块棚户区改造回迁户住宅的户型设计56-61 5.2.3 北京“海运仓危改小区”项目61-66

参考文献66-67

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探讨

万方数据

294 图1河源市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图2河源市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比 体仅能基本维持生活现状。在此次对120户低收入家庭专题调研中.只有47.5%的低收入家庭认为“收入是比较稳定”.有43.3%认为“收入不稳定.但还可以维持日常支出”,有9.2%认为“入不敷出”。 1.3.1生活消费水平低下。仅能基本满足生存需求2007年农村低收人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2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2.5%。其中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总额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高达54.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7个百分点: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68.3%。 1.3.2低收入群体医疗教育费用较大2007年,农村低收入家庭在医疗、教育支出年人均312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2.6%。比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城镇低收人家庭在医疗、教育支出年人均l406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8%,比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城乡低收入家庭在子女教育和医药费的比重偏高.医疗教育费用偏大。 1.3.3居住质量较差.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目前城乡高收入居民的住宅已向楼房式、庭院式、花园式发展,而低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末拥有住房面积分别为30.7m2和25.1m2.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m2和3.8m2。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城乡高收入居民的精神生活已日益充实.而低收入居民则相对贫乏。2007年,河源市低收入城市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人均支出810元。比高收入居民低727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28元:全市低收入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人均支出223元,比高收入农民低102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6元。 2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成因 2.1文化素质低。就业能力差 在100户低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的6岁以上成员中。初中文化水平以下就占85.7%,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46.2%。小学文化程度占30.2%,未上学的占8.7%。而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只有3.2%。在100户中仅1l户有外出从业人员,只占11%。选取连平县的17户调查中。无一户有外出从业人员。他们极少有一技之长。大部分是单纯从事农业。或在农闲时间靠打散工为生。专题调研结果显示.120户低收入家庭中,有58户认为”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是”没有稳定工作”,占48.3%。由于低收入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掌握专业技能差.从而导致获得高薪职位的机会就越小,收入水平也越低.陷入贫困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加大。 2.2教育费用较大。人口多劳力少。家庭负担很重专题调研结果显示.120户低收入家庭中,有68户认为“造成家庭贫困”原因是“家里有小孩上学”,占56.7%:有54户认为“目前家庭最大的困难”原因是“小孩上学费用高”。占45.0%;有9.1%家庭的小孩或老人需要照顾。低收入家庭几乎每一劳动力就要抚养两个人。而且低收入家庭中每3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1个人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家庭结构一般都是三代同堂,上有老,下有小,造成家庭负担更重。 2.3健康状况差。医疗费用大,因病或因残致贫由于低收入家庭收入不高、消费水平低。营养状况差,家庭成员的患病机率往往高于一般家庭。专题调研显示.120户低收人家庭中,28.3%的家庭有疾病或者残疾的成员。而且低收人家庭成员患病后常因无钱治病,致使小病拖成大病、重病,既导致劳动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同时又造成巨大的医疗费用开支.家庭贫困程度进一步加重。 3低收入群体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3.1收入少支出大.低保标准偏低 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城乡低收人家庭收入来源大多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经营农业和打工的收入。同时低收入家庭的工作都不稳定,低保标准又低,如河源市区城镇有l户低收入家庭中,家有4口人,全年总收入仅7000元,有2个小孩读小学,工作断断续续,收入时有时无,每月靠借款来维持生活。专题调研显示.100%领取低保金的被访者表示现行的低保金标准不能应付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 3.2居住环境差。难于维持生计 低收人群体的收入首先只能满足衣食住行日常开 支,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有限。专题调研显示,120户万方数据

陕西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陕西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的通知 陕民发[2009]5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 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有关规定和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1部委《关于印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2008]15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陕西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七日陕西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它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有关规定和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1部委《关于印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民发

[2008]15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家庭主要成员应有当地常住户口。 第三条省民政厅、各设区市民政局负责本辖区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具体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价格、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房地产)、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各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采取调配、招用等形式,配备必要工作人员。 第二章认定标准和程序 第六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杨凌示范区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杨凌示范区管理委

2020年最新低收入家庭证明范本

最新低收入家庭证明范本 低收入家庭是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以下是推荐的低收入家庭证明范本,欢迎阅读! 低收入家庭证明范本 XXXXX就业服务中心: 兹证明XXX同志,女,XXX年XX月XXX日生,身份证号XXXXXXX,系我XX社区(XXXXXX号)居民。该同志丈夫XXXXX系XXXXXX公司病退职工,女儿XXXXX毕业后在XXXX商店打工,家庭生活较困难,属于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属实。现要求办理就业困难援助,请予办理。 特此证明 低收入家庭证明写法 1:本人的自然(姓名、性别、年龄、目前的收入状况) 2:家庭人口及经济情况(这是主要的)。 3:鉴于房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延伸阅读:城乡低收入家庭的认证与申报材料 一、认定标准的确定 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本区当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标准的170%,农村低收入家庭标准289元,城镇低收入家庭标准697元。本区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调整与本区城乡低保标准的调整同时进行。由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市财政局定期测算,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二、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申报材料 申请本区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书(包括家庭人口、人员结构、身体状况、是否残疾、患病种类、孩子上学、劳动力情况、月总收入、困难原因等内容)。 2、居民户口薄、居民身份证(包括户口薄首页)。 3、收入证明:城乡低收入家庭收入的调查评估: (1)工薪收入:对在职职工收入的核定,由职工所在单位劳资部门出具职工月总收入情况证明,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经单位盖章认定,同时注明联系电话、联系人。 对兼职性收入等其他劳动收入,由个人诚信申报,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其所从事的社会劳动情况评估确定。其中,属于在市场、商店、早市等商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市场管理部门出具从事经营活动人员收入情况的证明(注名联系人,联系电话);市场部门不能证明其收入的,由个人诚信申报、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其所从事的社会劳动情况评估确定。 (2)经营性净收入:由个体经营、私营企业者诚信申报,村(居)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查评估确定。 (3)财产性收入: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保险受益和其他投资受益。由申请人家庭成员诚信申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调查评估确定。知识产权收入、出租房等资产收入,按照转让、租凭

低收入家庭原因和对策

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内容 社会调查基本情况 2011暑期社会实践——民和县……镇农村低收入家庭调查总报告 第一部分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规定,我小组按照院方有关要求,积极配合与组织了暑期的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城乡差距,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村,明确大学生更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也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帮扶与资助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活动中,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帮助,做出大学生应有的努力!我们特组织了此次调查。 本次活动,流程基本分为准备期、实施期、总结期、汇报期四个阶段。从团队的组织、项目的申报,到材料的准备,收集;从后期的实地考察、采访,再到前往有关部门反映调查情况等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大量与农民生活情况有关的资料,而且也发现和记录了不少在当今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不仅使我们掌握了十堰市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更使我们发现了在农村问题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本文根据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民和县农村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反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呼声,希望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高平均收入条件下的低收入群体则不容忽视。特别是农村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地区的差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 “三农问题”受众人瞩目,低收入群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扶助低收入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以一百户农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找准敌手农户贫困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前期,我小组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认真制作好了《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和《2010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反馈书》,作为调查资料,并且事先向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学长和老师们咨询有关的事项,准备好了学校开除的证明和介绍信,为前往目的地的调查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陲,素有“青海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223米,最低海拔1650米,相对高差2570米。县境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32公里,地形呈东西窄、南北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高原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十分显著,光热资源比较充足,黄河、湟水河经南、北流经县域,形成了著名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除盛产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瓜果蔬菜,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县府所在地川口镇是古丝绸之路(辅道)和唐蕃古道(南道)的必经之地,是东下兰州、西上西宁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屯兵镇守的战略要地。今109国道、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辖22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全县人口3 9.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8%。 民和是农业大县。近年来,民和县以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主导地位已经形成。冬小麦、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制种、全膜双垄集雨栽培等优势作物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全县特色农作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6%以上。畜牧业、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民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令人瞩目。民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是以省委打造“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和地委“建设全省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和集散中心”为契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按照“园区引领、产业带动、基地推进、项目支撑、服务保障”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高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计划按照“一区多园,点状分布”的建设模式,投资35381万元,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建设包括一个综合功能区、七大核心示范园和十二个十大辐射基地。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菜、花卉苗木繁育、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特色养

芜湖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芜湖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民救〔2010〕7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行为,根据安徽省民政厅等十二厅(局、行、会)《转发民政部等十一部(委、行、局、会)关于印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民保字〔2008〕15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民政部门负责全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的管理工作;县(区)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具体工作;社区居民委员(村民委员会)受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委托,承担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第三条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物价、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金融管理、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要采取调配、招聘等形式,充实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五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两项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公布一次。市辖各区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各县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

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公布,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参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上一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科学确定。 第六条城市居民在申请廉租住房或者其他社会救助时,应当提供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等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以书面形式一并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核定其家庭收入状况的申请。 第二章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 第七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家庭成员指具有法定的赡养和抚(扶)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成员。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认定为低收入家庭: (一)有劳动能力而不按要求进行求职登记,或虽进行了登记,但无正当理由在半年内两次不接受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的;或家庭成员有出国经商、打工的; (二)三年内购买或使用汽车、钢琴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 拥有两处以上私有房屋且有一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市区居民上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单身家庭超过2倍)的; 饲养高级观赏性宠物,或经常出入于高档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三)自费安排子女出国留学或选择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的;

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

“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政策解释 一、“城乡低收入家庭”是指具有本市非农业、农业户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公布的“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城乡困难家庭。具体包括以下三类对象: (一)城乡低保家庭。该类家庭持有《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北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市民政局印制)。 (二)城市生活困难补助对象。其本人持有《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市民政局印制)。 (三)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该类家庭持有《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市民政局印制)。 二、2009年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本市(当地)当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70%,即: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697元的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 2009年农村低保、低收入标准 三、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程序:符合城乡低保条件或城市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家庭按照本市城乡低保制度的管理办法申请审批;低保边缘家庭的资格认定主要是参照城乡低保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执行。即:

(一)申请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的居(家)、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 2、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收入证明。 4、其它相关证明。 其中,上述第3、第4项规定所提供证明的要求参照本市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居、村委会受区(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受理本辖区城乡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的申请、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基础工作。 1、受理申请,填写《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申请登记表》;采取适当形式,通过《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基本情况公示书》,在辖区内对申请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并通过社会救助评议小组评议,征求群众意见。 2、对提出申请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核实,填写《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审批表》,提出具体意见后,将申请材料上报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特殊情况的处理参照本市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救助工作承办机构对居(家)、村委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核查,并填写《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报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区(县)民政局。 (四)区县民政局负责审批。对认定符合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条件的,核发《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此证将于近期印制实行)并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审批结果由居(家)、村委会在申请人户籍地、居住地同时再次进行公示。 以上申请审批程序一般需要35个工作日。 四、《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自认定之日起,有效期为1年。如到期申请人家庭生活仍然困难,应提前向户口所在地居(家)、村委会再次提出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申请。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二日

【民政办法】哈尔滨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

【民政办法】哈尔滨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 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工作,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黑政办发〔2018〕37号)和《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黑民办〔2018〕84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民政部门负责全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区、县(市)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据本办法开展辖区内居民低收入家庭资格的审核审批工作,村(居)委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资格条件 第三条对持有当地常住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居民家庭,可认定为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分为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随低保标准进行调整、公布。 人均收入超过城乡低保标准,但未超过城乡低保标准1.5倍的家庭认定为城乡低收入家庭,其中,人均收入超过市区城市低保标准,但未超过市区城市低保标准的1.2倍的家庭认定为城市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 第四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关系并共同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 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一)在监狱内服刑的人员; (二)县级民政部门根据本条原则和有关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 第五条低收入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第六条低收入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第三章申请及受理 第七条申请低收入家庭资格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其家庭成员以户主的名义向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提交家庭成员及赡养、抚(扶)养人基本情况、家庭收入及财产申报单,提供相关人员户籍和身份证明材料,接受对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的核查。 受申请人委托,社区服务工作站可以代其向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低收入家庭资格申请及相关材料。 申请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的户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以下方式申请: (一)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家庭,应向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提供户籍地房产情况和现居住

低收入群体成因及对策思考

低收入群体成因及对策思考 耿车党政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四大建设中,又要从小处“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走共同富裕道路。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把基尼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着力点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区发展步入快车道、良性循环,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产生新的低收入群体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资料查询,今年二季度耿车镇涉及弱势群体的上访共15人次,占全镇上访量的37.5%,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上升趋势。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生活困难、疾病求助、下岗失业、由于突发事件受到伤害、住房、养老、低保、残疾人求助等。低收入群体的问题尤其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问题已逐渐成为我镇乃至全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低收入群体形成主要原因 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家庭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主观行为、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据调查问卷统计主要原因有: 1.自身素质原因。大部分低收入群体文化水平较低, 1

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致不太能接受新观点、新事物,自我发展的空间狭小。同时,低收入群体还普遍存在着劳动力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问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自力更生和发展。 2.自然灾害原因。低收入群体拥有社会资源量少,物质条件困难,社会关系有限,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低。譬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他们受到的打击更严重,往往“致命”,长期难以恢复生活、生产。仅2010年我镇因雪灾、9.7汛灾、旱灾受灾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就近300人。 3.子女上学原因。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子女上学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笔沉重的开支,义务阶段外的教育费用更高,尤其是高等教育,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要1万多。而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5万元,农村人均收入只有7500元左右。这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即使有捐资助学、助学贷款也无法承受。 4.因病致贫原因。2011年我镇有3.7万人(包括流动人口)参加了新农合,覆盖率达99.9%以上,基本上可以满足群众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障。但如果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个人需要支付的部分比例较高,低收入群体就难以承受,甚至雪上加霜,债台高筑。 二、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思考 低收入群体不仅需要通过增加收入,不断改善物质需 2

成都市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

成都市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 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 : 你家庭于年月申请专项救助。我们按照《成都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有关条款规定,经本人申报、张榜公示等程序,现将你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等情况告知如下: 一、家庭人口人; 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二、家庭年(月)收入元; 三、住房套,建筑面积平方米; 四、机动车辆辆,购买价格万元; 五、家庭存款及有价证券折算万元; 六、其他财产万元。 若你对此告知书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后10日内,要求居(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重新调查核实。 特此通知 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局 年月日年月日 备注:此告知书民政局留存

成都市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 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 : 你家庭于年月申请专项救助。我们按照《成都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有关条款规定,经本人申报、张榜公示等程序,现将你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等情况告知如下: 一、家庭人口人; 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家庭成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年(月)收入:元; 二、家庭年(月)收入元; 三、住房套,建筑面积平方米; 四、机动车辆辆,购买价格万元; 五、家庭存款及有价证券折算万元; 六、其他财产万元。 若你对此告知书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后10日内,要求居(村)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重新调查核实。 特此通知 民政局 年月日 备注:此告知书送达申请人家庭

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2020年)8.20

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

附件2 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 查询授权及诚信承诺书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我们全家共同推荐的申请人,其申请和申报行为代表我们全家的共同决定。 特此委托。 查询授权: 本人授权并配合县(区)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机构对本人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包括入户调查。 诚信承诺: 一、根据相关规定,社会救助失信人员信息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四川宜宾),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各项民事、经济和公共服务申请等社会活动时,有可能被相关行政、司法机关和金融、公共服务机构等单位根据失信情形给予相应禁止、限制或拒绝提供服务等惩戒措施。 二、本承诺书一经签署,则视为已经完全知晓告知内容

和失信后果,因申报人失信行为导致的信用惩戒和相关法律责任将由申报人承担。 三、本诚信告知书长期有效。申报人后续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不再重复签署。 四、申报人在办理社会救助相关业务或配合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认定为个人失信行为。请在本人阅读理解或经工作人员诵读解释后签署并按指纹确认。 (一)故意隐瞒、虚报户籍、住址、婚姻、健康、残疾、民族等基本信息的; (二)故意隐瞒、虚报家庭支出的。包括食品、租房、因学因病等刚性支出等基本信息的; (三)故意隐瞒、虚报家庭成员死亡、就业情况等基本信息的; (四)故意隐瞒、虚报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各类基本信息的; (五)故意隐瞒、虚报家庭成员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社会组织登记、债权债务、房产交易等信息的; (六)故意隐瞒、虚报家庭成员各类可支配收入的。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现金和实物收入等信息的; (七)故意隐瞒、虚报房产、车辆等财产、资产信息的; (八)通过贿赂、胁迫、殴打、辱骂等不正当方式影响、干扰和阻扰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以及参与配合调查评议的其他相关人员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 申报人原文抄写“对上述告知内容已阅知”: 申报人(签字并按指纹): 年月日

浅析儿科低收入情况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儿科低收入情况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通过分析绝大多数综合医院儿科低收入原因,探讨一些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医院的重视,帮助支持儿科的建设,激励儿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招揽儿科人才,使儿科人才队伍发展后继有人,有利于儿科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儿科;低收入;事业;发展 综合医院的发展,儿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科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儿科的收入可以,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综合医院儿科都存在低收入情况,现就儿科低收入现状做一些探讨。 1 原因分析 (1)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医院职工100%工资由财政支出,独生子女享受统筹医疗,住院费用能报销80%以上,这样家长能做到只要小孩生病就住院,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取消了独生子女统筹医疗,所有费用由家长承担,只有孩子患大病时家长才想到住院治疗。影响家长舍不得花钱的原因有:一则自己的钱舍不得花;二则有很多下岗职工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没有钱给小儿看病。(2)

受社区医疗服务点的影响:城市虽然小社区医疗服务点多,没有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点。(3)城市虽小,综合医院多,竞争强。 (4)国家儿童预防保健方面做得好:做到无病早防,减少小儿生病机会。(5)综合医院儿科使用高尖端仪器设备少。(6)受物价局收费标准的影响:小儿成人一个收费标准,小儿操作护理难度大,并且工作量也大,儿科的创收离不开治疗、护理,儿科的所有治疗、护理都离不开护士,但是儿科护士的很多服务项目属无价服务[1],频繁的配药、续加药物,频繁的观察病情,频繁的处理小儿生活所需,频繁的重复护理、操作等都不能收费。例如,一个难度大的小儿静脉穿刺相当于7个左右成人静脉穿刺,一个一般的门诊输液小儿有时需要护士观察5次左右,如滴管液体过满看不到滴数,输液管扭折液体不滴,胶布离开,小儿哭闹,小儿好动导致输液外渗等,都需要护士一一的去观察处理,这一切都不能收费,导致儿科护士低价格收入,更体现不了儿科护士的劳动价值。(7)儿科支出大、收入少,儿科卫材消耗大。例如,固定一个小孩静脉穿刺部位所用的胶布相当于成人的3~5倍,棉签、酒精、碘酒的消耗相当于成人的2~3倍,配药、加药需要碘酒、酒精、棉签消毒,床单洗涤费比成人多,因为成人一周更换一次床单还是干净的,而小孩一天更换3次床单还是脏的,这一切消耗都不允许收费。(8)儿科病房消毒、隔离、清洁等方面的物品消耗比成人病房多。(9)儿科护理重复性强,但护士的重复劳动没有收费标准,例如,健康教育一个问题一般要重复宣教3~5次,因为儿科健康宣教是针对家长,照看小儿的家长不但轮换,静脉穿剌成功后可能因家

关于印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通知 (民发〔2008〕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解决,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规政策,我们制定了《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统计局证监会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制定以下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家庭

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二、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具体工作。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四、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价格、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采取调配、招用等形式,配备必要工作人员。 六、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公布一次。直辖市、设区的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县(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七、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两项指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会救

办理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批制度

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批制度 一、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责任单位:乡民政办 责任人:民政助理 二、权力行使依据 (一)《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见附件2) (二)《黑龙江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黑政办发[2009]37号)(见附件3) (三)《齐齐哈尔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见附件4) 三、条件和标准 持有本地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的低收入人员,均可到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城市居民低收入生活保障待遇。 四、所需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三)收入证明; (四)家庭财产状况证明; 五、受理 (一)个人申请。由户主向繁荣乡人民政府乡民政办提出出

面申请,并提供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等证明材料。(二)调查。繁荣乡人民政府民政办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与初审,并张榜公示7日。 六、审查与决定 对初审无异议的,由繁荣乡人民政府乡民政办填写《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批表》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将相关材料报送县民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县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的低收入家庭申请材料后,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应在《低收入家庭认定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予以审批,纳入低收入家庭管理,并出具低收入家庭核定证明。由乡民政办告知申请人结果;对复审不合格的,退回报送的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七、办理时限 30日 八、公开公示 本制度原文及相关材料示范文本在富裕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https://www.doczj.com/doc/5917516347.html,/index.asp) 九、监督检查 执行《县乡关于执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十、责任追究 执行《县乡关于违反规范权力运行制度责任追究办法(试

对做好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 救助的思考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毕业作业 题目:对做好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的思考 分校: 年级:12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王岩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当前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特点 (4) 二、当前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4) (一)低保户确定标准不够科学 (4) (二)低保户确定过程不够公开 (5) (三)低保制度执行比较僵化 (5) 三、对策建议 (5) (一)加强政府在救助制度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5) (二)增强社区在救助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6) (三)加强社会公众在救助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6) 参考文献 (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救助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应改变单纯的政府发放生活救助,动员各个层面,构建多维度多角度的救助体系。笔者在开展调研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特点,指出现阶段的救助体系中存在着低保户确定标准不够科学、低保户确定过程不够公开、低保制度执行比较僵化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在救助制度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增强社区在救助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社会公众在救助工作中的辅助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救助

对做好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的思考 做好对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城市贫困人口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确保城市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社会救助机制,对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应改变单纯的政府发放生活救助,动员各个层面,构建多维度多角度的救助体系。政府应按照“分类施保”要求,对残疾人、重病、慢性病人、单亲子女就读大中专院校家庭,给予重点保障并提高补差标准;社区应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成立了评议、审核、审批小组,聘请监督员、协管员对申请和享受低保的家庭进行民主评议、公开监督,增加了救助工作的透明度;社会公众按照“乐善好施”要求,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给予他人关爱和帮助。 一、低保低收入家庭的界定 什么家庭属于低保低收入家庭?有什么标准? 二、当前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的特点 首先,年龄偏大。在笔者针对北京市某社区的调查中,年龄在40以上最多,占47.6%;其次是年龄在18—40岁的占32.4%,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20%。由此可以看出,低保对象多数都属于中老年,是家庭生活的依靠和主要经济支撑者,他们肩负的经济负担重,承受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大。 其次,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是低收入家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文盲的占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6.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9.0%。从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分布构成看,呈现出明显的中间高两头低的"∩"型状,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62.4%,可见,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低,很难获得再就业培训的一技之长,这确实给他们重新就业带来困难,因此很少有人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便就了业,也是在一些技能要求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岗位上,所得的工资自然也不会高。 再次,从业偏少。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从事小商小贩、干个体的占到5.6%,在外打零工的占到70.4%,在家闲居、无业的占16.7%,零就业家庭占7.4%。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都是在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其中下岗职工家庭和无业家庭占了较大比重。 二、当前城市社区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以人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住房,一个最基本的人权理应得到保障。但是,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住房需求上达到真正的平衡,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灵活机智的策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使人们生活达到真正的全面的小康。 关键词:以人为本;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差距的扩大,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居住场所的愿望日益迫切。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做到民心稳、政局稳、经济稳,这也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符合的,这也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解决住房问题中的运用。关于如何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只想从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目前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比较突出 1、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原因 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的土地开始了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的革命,1979年起,我国先后经历了住房制度改革的试点、招租、优惠卖房和全面改革等阶段。1991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并于月份召开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房改的浪朝席卷了华夏大地,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为房地产业和房地产经营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带来了良好机遇。尤其是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指导下,各地采取了多种形式组织经济适用房建设,使大部分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然而,也有一部分城市低收入居民由于经济原因住房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无房户、租住户、困难户依然存在。他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群体:(1)改革开放后,由于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而最终导致破产或半破产的企业下岗职工,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裁减下的冗员;(2)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租住简陋的民房而栖住在城市;(3)由于城市化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成为了城市居民,但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他们成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对策 一、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