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报告表电镀(改扩建)

环评报告表电镀(改扩建)

环评报告表电镀(改扩建)
环评报告表电镀(改扩建)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样本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 整体搬迁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 二OO八年八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由来 (1) 1.2建设项目情况 (1) 第2章工程内容 (3) 2.1项目概况 (3) 2.2公用工程 (4) 第3章周围环境概况 (5) 3.1周边环境状况 (5) 3.2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5) 3.3保护目标 (5)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7) 4.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7) 4.2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 4.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 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 第5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 (9) 第6章公众参与 (10) 6.1公众参与 (10) 6.2公示 (10) 第7章环评总结论 (11)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原位于绍兴市区寨下梅溪,二环线以内,公司主要进行滚轴、灯罩、窗饰杆、电器开关等的电镀加工,共有各类机械生产线23条,年生产能力为滚轴镀铬3万支、灯罩镀锌3000t、窗饰杆镀铜100000支、电器开关镀镍300t、镀银加工件150t,制版印花轴15000支。 根据绍兴市政府、区政府城中村改造方案,该公司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要求该公司在2007年8月份前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公司建筑已经拆平),公司决定,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1#厂区生产厂房,从事电镀生产加工,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采用电镀新工艺、新技术,淘汰含氰、高铬电镀工艺,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拟设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共11条,其中镀铬线3条、镀硬铬线1条、镀锌线6条、制版线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受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及社会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并征求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情况 1.项目名称: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技改项目。 2.建设性质:搬迁技改 3.总投资:3000万元 4.建设地点:搬迁技改项目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1#厂区生产厂房。 5.预计竣工时间:2009年3月 6.建设规模

年产1500吨染料中间体项目环评报告

年产1500吨染料中间体项目环评报告1.总论 1.1.项目由来 句容市隆鑫试剂厂,总投资800万,占地12000m2。 该厂主要以生产染料中间体为主,年产量1500吨,主要供给印染行业及染料、农药等行业。厂区绿化面积3000m2,职工人数70多名。预计年产值4000-50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于2005年5月委托江苏中瑞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即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了实地踏勘、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该报告书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将作为开展环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2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1.2.2 标准及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文);(2)江苏省环委会[98]1号文《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 (3)《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 第38号令); (4)苏政复(2003)29号文《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6)《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臵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97]122号); (7)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8)国经贸资源[2001]1017号文印发《关于工业节水“十五”规划》的通知; (9)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1]199号; (10)《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11)《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计委、科技部,2004年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7年6月29日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根据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乐清市先锋电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乐清市先锋电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书 目环境阻碍报告书 温州市环境爱护设计科学研究院 We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 二OO九年十一月

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名目 一、项目概况1 二、工程分析1 三、区域环境质量及爱护目标5 四、环境阻碍分析6 五、污染防治措施7 六、环境损益分析7 七、公众参与7 八、环境治理与监测8 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8 十、环评总结论8

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 一、项目概况 温州市乐清市电镀行业由来已久,它是乐清电器等支柱产业不可缺少的配套产业,由于这些电镀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布局不合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同时对其三废治理及环境治理也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又制约了其进展和竞争能力。 按照当前形势,结合市场分析,乐清市先锋电镀有限公司于乐成镇市岭村新建电镀项目,占地面积13亩,项目建成后主镀件为A V接头、联带产品、铜套、汽车插针等。投资总额800万元。 二、工程分析 1、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后镀种为镀锌、镍、铜、锡、银等;镀件为A V接头、联带产品、铜套、汽车插针、皮带扣、高压柜、五金等;工艺形式为滚镀与挂镀,采纳手工线和半自动生产线,其中手工线容量操纵在20%以内,镀槽总容量49800L(乐清市环保局限定本项目电镀容量为5万升),有关镀种容量大致分配如下(具体以实际安排为准),详见表1。 表1 要紧镀种规模

2、要紧生产设备 表2 要紧生产设备清单 3、原辅材料消耗 表3 要紧原辅材料年消耗量(单位:t/a) 4、电镀工艺流程 本项目产品均为金属镀件,无塑料镀件,采纳滚镀、挂镀工艺,不设电泳和喷漆工序。本工程金属镀件加工工艺流程及要紧污染物产生的工序见下图。 (1)镀锡工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

第一章总则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管理和合理处置,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垃圾污染事故发生,垃圾堆场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十分困难,且其费用也极其昂贵。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现代化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城市垃圾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趋尖锐。随着四川打造“西部交通枢纽”战略的推进,成都通往青海、甘肃的高速公路通道、红原机场和久治机场的开工建设,四川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步伐的不断加快,川、甘、青三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更加紧密,这必然使得地处川西北、毗邻甘肃、青海和西藏三省的阿坝州作为西南西北交流与合作的地区性中心枢纽的地位更加增强,也是成渝经济区构建成都—重庆—西安为依托的“北部西三角”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其中,阿坝县由于紧邻甘、青,地处三省交界,历史上就是该区域的商贸中心,随着三省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经济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加强,阿坝县的桥头堡作用必然会得以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三省旅游合作需要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显得更为迫切,阿坝县的省际旅游节点地位会得到大力的提升,必将给阿坝县“高原商城”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消除环境污染,美化县容县貌,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旅游重镇。 目前,阿坝县建有一座垃圾焚烧厂,始建于2004年,已运行近10年,设计处理能力为30t/d,由于县城垃圾清运能力不足,且垃圾焚烧厂污染大、运行成本高,焚烧厂实际处理能力仅为20t/d,县城居民生活垃圾仍有大部分随处乱放,影响环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 2 —

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 分析。 第五条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环境保护部认定。 第七条本名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本名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9日公布的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同时废止。 — 3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二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 第11 章概述 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从西方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以来,在开发建设项目的准备期间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已成为一项法定制度,在我国推行了二十几年,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生了从法定制度到法律制度的质量飞跃,回顾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有了深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与国际环境评价制度接轨,深入探索、研究区域或跨区域、国家或跨国家的战略环境评价,从广度上,扩大环境评价工作面,从深度上,进一步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使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使之在工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中起到污染防治与制导作用。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知识储备,是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条件。 1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程建设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影响,有些是能够事后修补的,有些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事后很难挽救,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先预防环境损害的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脱颖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概括地说:就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种学科组成的协调技术体系,既属于软科学的理论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技术内涵,它包括了工程污染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经济分析和污染防治对策等相关技术内容。 狭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特定建设项目在动工兴建以前,即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等全部过程进行工程污染分析,找出环境污染因子,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周边的人们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环境质量。 广义地讲,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类在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城市规划、计划决策、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环境立法等)之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项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途径;也要研究污染因子在环境中传播、渗透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物物种的危害程度。从而制定出有效率的防治策略,把环境影响损害限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水平,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11.1.2 规范性特点 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既体现了环境科学的综合技术,又表现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性质,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既是有价值的环境科学技术报告,又是待批的环境保护管理文件。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报告性质决定了它的规范性特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从头至尾地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各项规定进行编制。有学者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规范性技术报告是非常正确的,它包括法律规范性、格式规范性、政策规范性、技术规范性、语言规 范性、文件规范性、审评规范性等。必须强调指出,不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的评价报告不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因为它违背了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 - 105 -

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纺织印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市**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纺织印染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总论 (1) 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1) 1.2 评价目的和原则 (1) 1.3 编制依据 (2) 1.4 评价标准 (3) 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6) 1.6 评价工作等级 (6) 1.7 评价范围 (8) 1.8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8) 1.9 评价工作程序 (8)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0) 2.1 建设项目概况 (10) 2.2 生产工艺流程 (11) 2.3 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用量 (12) 2.4 给排水及公用工程 (14) 2.5 工程污染源分析 (15) 3. 建设项目周围区域环境概况 (19) 3.1 自然环境概况 (19) 3.2 社会环境概况 (21) 3.3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3) 3.4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4) 3.5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28) 3.6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0) 3.7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3.8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污染源 (32) 4.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4) 4.1 水环境影响预测 (34) 4.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40) 4.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4.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3)

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4) 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5) 5.1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5) 5.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6) 5.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7) 5.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8) 5.5 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58) 6. 清洁生产评述与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60) 6.1 清洁生产评述 (60) 6.2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65) 6.3 环境风险评价分析 (66) 7.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67) 7.1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67) 7.2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72) 8. 公众参与调查 (74) 8.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74) 8.2 公从参与对象 (74) 8.3 公众参与方式 (75) 8.4 公众参与结果分析 (76) 8.5 公众参与总结 (77) 9.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78) 9.1 项目选址原则 (78) 9.2 厂址选择方案 (78) 9.3 厂址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及其现状 (78) 9.4 厂址所在地区的规划及发展 (79) 9.5 供电、给排水条件 (79) 9.6 厂址合理性评价 (80) 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1) 10.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81) 10.2 环境损失收益分析 (82) 11.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83) 11.1 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83) 11.2 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85) 11.3 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86)

电镀项目环评中的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计算

电镀项目环评中的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计算 现代电镀网10月26日讯: 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 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从工艺槽的液面散发出有害气体,最常见的有氯化氢、硫酸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氰化氢、氟化氢、三氧化铬、碱性气溶胶、有机溶剂挥发物和水蒸汽等。当车间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止有害物的产生和扩散,保护工人的健康,应首先从工艺和生产操作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和减少有害物的产生。如无氰电镀新工艺,就是防止剧毒物产生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生产现场和操作的具体情况,采用局部排风措施,使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同时,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从局部排风装置排出的含有有害物的空气,应该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净化回收,使排出的空气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在做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大气污染物排放所采用的标准是《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该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规定了排放浓度标准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标准。 对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有的环评工作者认为既然标准规定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标准,那么实际排气量就应该满足这个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要求。因此在环评报告中直接根据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确定某一通风系统的实际排气量及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浓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计算及评价方法不仅脱离了实际,而且为以后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环境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如果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运行中的环境监测直接利用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某一排风系统的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就不能真实反应实际的环境影响。 一般来说,在验收或日常监测中,直接测得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小于换算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规定了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该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产品实际排气量不大于基准排气量的情况。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两者的乘积决定了单位产品大气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而电镀生产过程中实际排气量要远远大于基准排气量。电镀生产过程的实际排气量要根据溶液中有害物成分、镀液温度、采用的电流密度、镀槽的大小、局部排风罩的设置形式、排风罩缝口大小以及某一要求的液面排风计算风速等诸多因素确定。实际排气量应该由建设单位根据工艺设计确定。 一般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能没有给出某一通风系统的实际排气量,所以环评工作者应该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取得某一通风系统的实际排气量数据。如果环评工作者根据项目生产规模按照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来确定某一通风系统的实际排气量,根据电镀生产实践来看,这样确定的排气量远小于实际排气量。建设单位如果根据这样的计算结果来设计安装排风系统,则该排风系统可能无法将大气污染物收集完全,部分甚至大部分会以无组织形式挥发到大气环境中。 计算案例 下面以铬雾排放浓度的计算过程说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中基准排气量排放浓度的计算。其他酸雾的计算可参照此计算过程。 当8h镀铬件100m2时,铬酐的平均用量为3.72kg,铬雾的挥发率按1‰计算,则铬雾总的挥发量为:3.72×1‰×106=3 720 mg;镀铬的基准排气量为74.4 m3/m2。 8h100m2镀件总的基准排气量为100×74.4=7440 m3,则铬雾浓度的基准排气量产生浓度为:720÷7440=0.5mg/m3。 用这个数值与标准相比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治理措施以及处理效率。由于此基准排气量产生浓度大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铬雾排放浓度限值(0.05 mg/m3),显然需要采取净化回收处理措施,其最低处理效率为(0.5-0.05)÷0.5×100%=90%。假如铬雾通风系统采用的风机风量为20000m3/h,同时假设风机的效率为100%(由于有漏风等原因,实际效率往往小于100%),则实际排气量为20000m3/h。

垃圾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汕头市澄海垃圾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项目简况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区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澄海区人民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尽管澄海区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成就,市容环境也有较明显的改观,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远不能与迅速扩展的城镇规模及经济高速增长形势相适应。 为改善澄海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和环境质量,汕头市澄海区城市公用事业局拟在澄海区溪南镇“脚桶山”石场迹地建设汕头市澄海垃圾发电厂,项目拟采用“BOT”方式,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处理澄海中心城区及溪南镇城市垃圾,设计日处理城市垃圾300吨,考虑扩建300 t/d,总规模为600 t/d。项目总占地3.7万m2,东西长100m,南北宽370m,预计300吨总投资8730万元人民币(不包括征地费用)。 2.工程概述 (1)项目名称:汕头市澄海垃圾处理厂 (2)项目性质: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建环保公益项目 (3)项目建设地点: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脚桶山”石场迹地,具体位置见图2-1。 (4)建设规模及服务范围: 澄海垃圾处理厂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置,一期建设垃圾处理量为300t/d,拟选用2套150t/d的前置回转窑炉排炉,余热发电机容量为6000kW,年上网电量3600万kwh,发电量在广东电网统一销售,并考虑扩建300 t/d规模,总规模为600 t/d。 服务范围主要覆盖澄海主城区和项目所在地溪南镇。 2.1项目工程投资 项目总投资8730万元人民币,建厂资金由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市博海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筹措。采用“BOT”投资建设方式进行。 2.2项目主要组成与平面布置 澄海垃圾处理厂占地3.7万㎡,东西长100m,南北宽370m。主体工程包括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贮存库、焚烧车间、汽机车间、烟气净化车间、烟囱、综合控制楼、煤仓,辅助工程包括电厂水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电厂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服务楼。炉渣送澄海区城区垃圾处理场处置。经安全处理后的飞灰将送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惠来危险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填埋。 2.3焚烧发电工艺 澄海垃圾处理厂拟采用由上海开能新技术过程有限公司具有国家专利的“回转炉床+炉排式城市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装置”处理城市垃圾。 2.4原辅料和能源 项目运行后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厂区饮用水和食堂用水等,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生产用水包括冷却塔工业用水、垃圾车冲洗水等,工业用水取用厂址附近隆都大排渠。原辅料和能源消耗量、生活与生产用水量见表。 2.5垃圾运输方式 项目位于澄海区中间位置,距324国道800m,由国道进厂路为双向四车道水泥路,交通方便。进厂路两侧为厂房和菜地,交通条件良好。

环评报告书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 2011 年3 月

目录 目录 第1章总则 (1) 1.1项目背景 (1) 1.2环境功能区划 (1) 1.3评价标准 (2) 1.4评价工作等级 (3) 1.5评价范围 (3) 1.6环境保护目标 (4) 第2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6) 2.1工程概况 (6) 2.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6) 2.3污染防治措施 (7)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8)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 3.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8) 3.3声环境现状评价 (8)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 4.1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9) 4.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9) 4.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 4.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9) 第5章清洁生产 (10) 第6章环境风险评价 (10) 第7章污染物总量控制 (10) 第8章项目建设与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结论 (10) 第9章综合结论 (10)

第1章总则 1.1项目背景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为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的企业,是在全球3C电子产品零组件产业处领导地位的技术先进和产品出口型企业,拥有强大的高质量工程设计与快速应变、先期导入的制造系统和服务能力。本项目主要从事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的模具及其零配件、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板卡及其零配件、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及其零配件、洗衣机及其零配件和计算机及其零配件等的生产,建成投产后年产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的模具及其零配件780套、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板卡及其零配件200万套、第三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及其零配件2450万套、洗衣机及其零配件300万套、计算机及其零配件120万套、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零配件180万套、塑料板材膜材56000t。项目总投资6.732亿元,占地面积512207平方米,建设面积922856.7平方米,员工10000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建设单位特委托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评价专题组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在认真调查研究及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区域规划,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噪声)有关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环境功能区划

电镀项目环评报告

电镀项目环评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编制依据 (1) 1.3评价标准 (2) 1.3.1环境质量标准 (2)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4) 1.4评价等级 (6) 1.5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保护目标 (6) 1.5.1评价范围 (6) 1.5.2保护目标 (6) 1.5.3评价重点 (7) 第二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8) 2.1地理位置 (8) 2.2地质地貌 (8) 2.3自然环境概况 (9)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 (11) 3.1企业目前概况 (11) 3.1.1主要生产设备 (11) 3.1.2主要原材料消耗 (11) 3.1.3公用工程 (12) 3.2技改项目概况 (13) 3.2.1项目规模 (13)

3.2.3主要原材料消耗 (13) 3.2.4公用工程 (14) 第四章工程分析 (16) 4.1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16) 4.2生产工艺说明 (17) 4.3主要污染物排放因子及其毒理毒性分析 (18) 4.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22) 第五章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 (31) 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31) 5.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31) 第六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 (32) 6.1水环境质量现状 (32) 6.2水环境影响分析 (33) 第七章声环境影响分析 (34) 7.1声环境质量现状 (34) 7.2声环境影响分析 (35) 第八章生态资源影响分析 (36) 8.1生态资源影响分析 (36) 8.2主要污染物对生态资源的影响 (36) 第九章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38) 9.1水污染控制对策的措施 (38) 9.2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的措施 (39) 9.3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 (40)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41) 10.1结论 (41) 10.1.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41) 10.1.2工程分析结论 (4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评报告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热电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七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来源 余姚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张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姚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姚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姚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姚市的当务之急。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拟在余姚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 《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 位于余姚市小曹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组成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构成

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加工环评报告书

×××公司年产4500万米 高档织物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加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报批稿) 二OO二年八月

1总论 1.1项目由来 中国是纺织品、服装贸易大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已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国地位。但是,我国高档面料依靠进口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国产服装面料科技含量低,主要表现在织物风格、手感、色差、色牢度、疵点、缩水率等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服装出口占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数面料依靠进口,1997年以来,每年进口面料金额约为60~70亿美元,相当于国有纺织企业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制作出口服装。中国服装的面料自给率为:内销服装90%,出口服装45%。我国纺织工业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提高到65%以上,顶替进口面料30亿米,力争在2005年,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达到80%。 ×××是纺织大县,也是纺织出口大县,特别是近年来纺织品出口连年翻番,并且作为我国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轻纺城,更是外商投资纺织业的必选之地,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纺织品出口必将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纺织的深加工技术与国际甚至国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造成纺织品附加值减小,大量纺织品在中、低档的水平上竞争,纺织品后整理力量的薄弱成了×××纺织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拓展的业务,实现公司自身的发展,×××有限公司抓住中国入世将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地区纺织印染行业集聚的产业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区投资兴办“×××有限公司”项目,主要经营各类高档织物面料的印染及后整理加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实地踏勘、环境现状监测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敬请有关专家、领

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11805842.html, 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作者:陈志诚周洁何雪芹 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8期 摘要:根据电镀项目工程分析的特点,本文从建设项目概况、污染影响因素分析、污染源源强核算等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电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plating project engineering analysi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electroplating project from three asp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 overview,pollution impact factor analysis,pollution source strength accounting. Key words:Electroplating;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ngineering analysis 1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的基础内容,应着重明确项目组成、产品方案与原辅料、生产工艺以及平面布置等方面内容。 1.1 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以及环保工程。主体工程包括电镀线数量、镀种、镀槽个数、镀槽总容积,细化到各单条镀线上需明确各槽体的尺寸(长×宽×高)、数量、槽液成分、槽液浓度、槽体有效容积等。辅助工程主要指维修、化验、检测、仓库等工程,其中仓库有一般物料仓库、成品仓库、化学品仓库、危化品仓库等,需明确仓储位置、面积、仓储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公用工程主要包含给水排水、供电、供热、蒸汽等。 1.2 产品方案与原辅料 产品方案主要关注待加工产品的材质(金属件或是非金属件)、所需镀种、年加工量、电镀件表面積以及镀层厚度,其中镀层厚度会因镀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0.5~15um。原辅料需关注原料的理化性质、毒理特征、主要成分、有毒有害成分占比、年用量、规格、贮存方式、贮存位置、最大贮存量等。 1.3 生产工艺

电镀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环评报告书

目录 概述 (1) 1总则 (4) 1.1编制依据 (4) 1.2评价目的和原则 (7) 1.3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8) 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0) 1.5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0) 1.7评价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 (17) 2工程分析 (22) 2.1现有工程分析 (22) 3.技改工程 (36) 3.1基本概况 (36) 3.2主要生产设备及经济技术指标 (37) 3.3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简述 (37) 3.4原辅材料消耗 (49) 3.5公用辅助设施 (52) 3.6给排水 (54) 3.8污染物排放量 (74)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6) 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6) 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80) 4.3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80) 4.4环境功能区划 (86) 4.5区域污染源调查 (86) 4.6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9) 4.7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1) 5环境影响分析 (103)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3)

5.2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104) 5.2.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04) 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13) 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13) 5.2.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3) 5.4声环境影响评价 (119) 5.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22) 5.6酸雾对植物影响评价 (123) 5.7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124) 6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 (133) 6.1废气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133) 6.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136) 6.3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141) 6.4固废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 (141) 6.5厂区防腐、防渗措施可行性论证 (142) 6.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行性分析 (142)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7) 7.1环保设施内容及投资估算 (147) 7.2效益分析 (148) 8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150) 8.1环境管理 (150) 8.2环境及污染源监测计划 (155) 8.3企业信息公开 (157) 8.4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清单 (158) 9结论 (163) 9.1建设项目概况 (163) 9.2环境现状 (164) 9.3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保护措施 (165) 9.4主要环境影响 (168)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 二○○九年七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来源 余姚市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等措施(桐张岙垃圾填埋场),由于现有垃圾填埋场硬件建设防渗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监测系统、压实机和称重计量设施的配备等不完善,市域垃圾场都达不到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因此尽快建设余姚市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达到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余姚市市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市民清洁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对余姚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适合当地情况的先进技术、以合适的投融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成为余姚市的当务之急。市政府以治理污染环保环境高度重视,把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立为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拟在余姚市建设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5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立项情况 《宁波市企业投资项目咨询登记表》,甬发改咨[2008]78号。 3、建设地点

位于余姚市小曹娥工业功能区,用地面积30亩。 4、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组成 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 表2-1 项目基本构成

东莞兴强线路板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编制时间:2013年11月

目录 附件: (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确认书;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调查表; (4)环评文件编制程序及时间表; (5)项目营业执照; (6)项目排污许可证; (7)项目原环评文件及批复; (8)关于注销东莞望牛墩兴强线路板厂设立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的批复,东环建[2011]11060号; (9)东莞望牛墩兴强线路板厂排放口在线监测设备与东莞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联通的证明,东莞市环境保护局2009年5月8号; (10)项目固体废物相关转移协议; (11)项目的清洁生产合同; (12)《关于东莞市望牛墩兴强线路板厂申请增加排污量的批复》,东环建[2003]87号; (13)项目原地保留整改通知书,东莞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1月20号;

(14)项目的监测报告; (15)项目纳污证明; (16)项目有机废气车间改造技术方案批复,东环协审[2013]10号;(17)公众参与调查表; (18) 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技术评估审查意见;(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

第一章总则 任务由来 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朱平沙村(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是在原“东莞望牛墩兴强线路板厂”的经营地点、经营范围、工艺设备、生产规模、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等不变的基础上设立“东莞兴强线路板有限公司”,并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同意使用原“东莞望牛墩兴强线路板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于2011年5月18日通过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东环建[2011] -11060号)。 公司已经于1994年6月编制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1994年033号);于2007年2月5日通过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验收(东环验[2007]62号),年产线路板约7万平方米,配套电镀工序,镀种为铜、镍。 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现有实际设备与原环评审批情况不一致,项目实际年产印刷生产线路板8万平方米,并增加了部分生产配套设备。根据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项目实际年产印刷生产线路板8万平方米,比原审批7万平方米大%,不属于重大变动,并且项目的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物数量没有超过原环评审批量,因此,采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手段以理顺相关环保手续。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并规定“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