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功能性排空障碍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Methods 11 patients with FD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7 to May 200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cured within 10~65 days by conservative therapy.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for FDGE may be the paralytic changes of gastric motility and anastomotic edema.Gastrointinal radiography and endoscopy are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Patients with FDGE can b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Key words] subtotal gastrectomy;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

是胃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由于FDGE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而若误遭再手术治疗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使恢复更趋缓慢。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7年1月~2006年5月,共诊治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8~72岁,其中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胃窦癌4例,胃窦恶性间质瘤1例,术式:胃大部切除术(或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吻合4例,BillrothⅡ式吻合7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11例患者术中均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后3~5天排气或排便后,经口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钝痛、恶心、呕吐。全组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800~2500 ml/d)。查体:上腹部饱满,可有轻度压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或减弱。11例均行稀钡或碘剂造影检查,见胃或残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延缓,无吻合口狭窄。8例胃镜检查示胃或残胃扩张,无收缩及蠕动,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胃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及输出袢肠段。

1.3 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每天用3%盐水洗胃,以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全胃肠外营养(TPN),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液引流量大时,可运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和生长抑素,运用促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丁啉、红霉素、莫沙必利等,辅以针灸治疗。FDGE的恢复常突然发生,1~2天内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即可拔除胃管,流质饮食。

2 结果

患者于手术后10~65天恢复胃动力,其中3周内恢复7例(63.6%),5周内恢复10例(90.9%)。本组11例均为非手术治疗而痊愈,无一例再手术。

3 讨论

3.1 FD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影响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功能的因素包括: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手术方式、术后机械通气方式等。麻醉和术后镇痛过程中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延缓胃排空和结肠蠕动,而术后采用局麻药物进行硬膜外镇痛则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伤口到脊神经的传导,从而减轻或避

免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手术后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并以胃输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他抑制性物质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阻止胃肠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的肌电活动,延缓胃的排空,被认为是导致FDGE的主要机制[1]。此外,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胃蠕动的最强部分

——胃窦及幽门,造成胃动力的改变,胃肠道重建后影响了胃肠道电机械活动的协调,从而造成胃肠道逆蠕动。迷走神经损伤则影响了术后胃张力恢复,降低胃的储存和机械性消化食物的能力[2]。较多文献报道胃肠道重建方式对FDGE的发生率也有影响,BillrothⅠ式吻合FDG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illrothⅡ式吻合。临床研究发现,机械通气会造成胃收缩活动完全消失,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也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高和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影响消化道功能[3]。吻合口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也可加重胃排空障碍,本组8例行胃镜检查,见吻合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另外,FDGE 的发生还可能与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精神因素、术后腹腔感染、全身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食物甚至药物等因素有关[4,5]。因此,应该说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

3.2 FDGE的诊断对于FDGE的诊断,一般没有特异性检查方法。主要是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胃造影和胃镜检查来进行诊断。要与低钾血症、炎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鉴别。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手术后1~2周内,多数患者在手术后肠蠕动曾一度恢复,但进食后出现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胃肠道引流液增多。患者腹痛往往不明显,查体见不到胃肠型或蠕动波,腹部平坦,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腹部叩诊多为实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高调肠鸣音或气过水声。腹部平片往往见不到明显气液平。对炎性肠梗阻应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误将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为炎性肠梗阻,而贻误手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手术后早期极少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只要症状、体征符合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应尽早再次手术,而FDGE及炎性肠梗阻应避免再次手术。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数日肛门恢复排气,拔除胃管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随之呕吐含胆汁的大量胃内容物;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24 h胃液量>1000 ml;胃造影提示胃或残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延缓,无吻合口狭窄;胃镜检查示胃或残胃扩张,无收缩及蠕动,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胃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及输出袢肠段;排除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糖尿病等),则应诊断为FDGE。 3.3 FDGE的治疗诊断FDGE后,治疗为:(1)反复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让患者有信心坚持长时间的治疗。(2)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TPN或EN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特别注

意补充钾,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3%高渗盐水洗胃可消除残胃及吻合口水肿,有利于胃排空。(3)运用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临床观察促胃动力药物对FDGE初期运用的疗效不明显,未能缩短患者入住院时间。口服药物吗丁啉、莫沙必利在禁食及胃肠减压时给药不便。胃复安为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可引起胃平滑肌的运动,加速胃的排空。红霉素可与胃动素受体结合促进胃收缩,加速胃的排空,而无抗生素活性。小剂量红霉素0.5 g/d,分2次快速静滴。上述药物使用3~5天后若症状无改善则停药。(4)中医针灸治疗。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可促进胃肠动力,也用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治疗机制尚不明了。一般经上述保守治疗后,FDGE均能恢复,本组经保守治疗10~65天,平均20天。有学者报道术后坚持非手术治疗到67天才缓解[6],本组1例65天后恢复。(5)手术治疗。目前本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大部分均能恢复,只有少数经长期正规保守治疗确实无效的患者才考虑再次手术。国内报道,经过4周非手术治疗仍无好转迹象,可考虑再次手术,以尽早终止FDGE长时间存在而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7]。手术治疗以全胃切除为宜。

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围术期的处理、术式的选择,尽可能降低手术后FDGE的发生率,FDGE应坚持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3~5周内恢复。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功能性排空障碍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Methods 11 patients with FD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7 to May 200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cured within 10~65 days by conservative therapy.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for FDGE may be the paralytic changes of gastric motility and anastomotic edema.Gastrointinal radiography and endoscopy are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Patients with FDGE can b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Key words] subtotal gastrectomy;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16例分析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16例分析【关键词】腹部手术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等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由于对胃排空障碍认识不足,常致临床医生错误判断和再次手术。因此,正确认识胃排空障碍并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诊治胃排空障碍16例,经非手术治疗均恢复胃动力而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经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患者16 例,其中男10 例,女6 例。年龄:36~80 岁,平均年龄57.6 岁。 1.2 手术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术4 例、胃癌根治术7 例,结肠癌根治术2 例、肠破裂修补术1 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 型管引流术1 例、肠粘连松解术1 例。 1.3 治疗及结果 16 例病人胃排空障碍诊断明确后全部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6~15 d均恢复动力,痊愈出院,无1 例再手术,平均恢复时间为7.5 d,患者出院后未做随访。 2 讨论 2.1 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多见于胃的手术,但腹部其他手术亦可发生,本组16 例患者中涉及到胃的手术11 例(68.75%), 未涉及胃的手术5 例(31.25%)。目前其病因尚

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的作用的结果。涉及胃的手术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可能原因:(1)胃手术后失去幽门的防反流机制。(2) 内分泌激素参与胃、十二指肠蠕动功能,手术切除胃窦可导致内分泌激素不足,使胃十二指肠动力减弱[1]。(3)手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可有不同程度感染,使肠道麻痹。非涉及胃手术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可能与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精神因素等相关。另外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因此,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 2.2 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患者腹部手术后,尤其上腹部涉及胃的手术,经数日拔除胃管,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24 h胃液﹥1 000 mL,体格检查腹部饱胀、可有轻度压痛、有胃振水音,肠鸣音正常或减弱,均应考虑存在胃排空障碍的可能。但需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时准确地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2]进行鉴别。常规检查方法是胃镜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无蠕动波,胃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X线检查表现为胃或残胃扩张,看不到胃肠蠕动波或24 h后有少量钡剂通过。 2.3 胃排空障碍的治疗 (1)一般治疗:采取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输液。TPN 或EN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特别注意补充钾,使肠胃得行到充分的休息,另外3%高渗温盐水洗胃可消除残胃及吻合口水肿,利于胃排空。(2)药物治疗: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胃复安、吗丁啉、红霉素、普瑞博思等,普瑞博思等。胃复安、吗丁啉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关键词】胃手术后功能性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是指胃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是胃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易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正确及时的诊治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胃手术224例,其中9例发生FDGE,发生率4.0%。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4例患者,胃良性疾病151例,胃恶性疾病73例。施行毕Ⅰ式112例,毕Ⅱ式98例,胃空肠吻合14例。术后发生FDGE 9例,其中男7例,女 2例,年龄32~68岁。其中毕Ⅰ式组发病2例、毕Ⅱ式组6例、胃空肠吻合组1例。 1.2 临床表现 2例患者术后第3~7天时,胃管内引流出的胃液>1000ml/d,夹闭胃管后即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4例于术后4~7d在拔出胃管、进流质饮食后1~2d出现上述症状;3例于术后第8~10天由流质改为半流质后出现上述症状。查体主要发现上腹部有轻压痛,振水声阳性,肠鸣音稍弱或正常,无气过水声。 出现症状后9例患者均经30%泛影葡胺造影发现残胃无蠕动,造影剂未通过吻合口;胃镜能顺利通过吻合口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胃镜检查吻合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残胃无蠕动或仅有微弱蠕动。 1.3 治疗及结果 予禁食、禁饮,持续性胃肠减压,温生理盐水洗胃,3L袋全静脉营养液行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间断输血、血浆。经胃镜置鼻饲营养管于空肠输出段或十二指肠远端进行肠内营养,每天滴入流质或瑞高(其为高代谢患者专门设计的肠内营养制剂),2例症状明显缓解,胃肠引流液明显减少,数日后胃功能恢复。6例患者使用红霉素7d,其中4例效果明显,2例无效。3例使用胃复安7d,10mg/d,静脉推注2~3次,胃排空功能恢复。4例患者应用西沙比利,均未见明显效果。 经手术综合治疗后,8例恢复,其中6例9~28d恢复,在第34天、第56天恢复各1例,平均22.4d。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 2 讨论 FDGE的发病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精神因素、术后腹腔感染、全身营养状况差、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食物、甚至药物等因素有关。结合本组资料,作者认为除以上因素外还与手术方式、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水肿等因素有关。主要是腹部手术后,由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他抑制性物质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阻止胃肠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的肌电活动,延缓胃的排空[1]。此外,胃部分切除术切除了胃蠕动的最强部分,即胃窦及幽门,从而改变了胃动力;胃肠道的重建影响了胃肠机械活动的协调,从而造成胃肠道逆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西安710089) 唐文龙 白 鹏 摘 要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23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23例中17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4.0%。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35d内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为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内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一般均可治愈。 主题词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病因学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诊断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治疗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 onal delayed gas2 tric em p tying,FD 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实施胃大部切除术423例,发生FD GE17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423例胃大部切除(含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中男230例,女193例;恶性病变163例,良性病变260例;急诊手术148例,择期手术275例;B2I式90例,B2II式333例。术后共发生FD GE17例(4.0%,17 423)。男8例,女9例。年龄23~65岁,平均52.5岁。按手术方式分: B2I式2例(2.2%,2 90),B2II式15例(4.5%, 15 333);按原发病性质分:恶性病变术后10例(6.1%,10 113);良性病变术后7例(2.5%,7 260);按手术时机分:择期手术10例(3.6%,10 275),急诊手术7例(4.7%,7 148)。 2 临床表现 17例手术后3~8d恢复胃肠功能,停止胃肠减压,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1~4d后,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呕吐物为大量胃内容物及少量胆汁,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胃肠减压量800~2000m l d。有2例则出现夹闭胃管后即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查体均发现左上腹饱满,轻压痛,多有振水音,肠鸣音减弱或正常。全部病例行稀钡或36%泛影葡胺造影检查:见残胃扩张无力,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延迟,延迟期间反复透视观察,扩张的胃囊袋内的造影剂有滞留或仅见少许点线状造影剂通过吻合口进入输出肠段。14例行胃镜检查:可见胃内有大量液体残留,吻合口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多见胆汁返流。胃镜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输出袢。 3 治疗及结果 本组17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持续7~35d,平均19.6d。治疗措施包括:①有效持续的胃肠减压,3%盐水洗胃,以减轻残胃和吻合口的水肿。②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③加强营养支持,间断输血、血浆、白蛋白等,补充各种维生素。④应用胃动力药。⑤3例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 讨 论 1 FD GE的发生率 胃大部切除术后FD GE的发生率国内多数学者报道为0.6%~7. 0%1,国外报道在5.0%~7.0%左右2。本组423例中有17例出现FD GE,发生率4.0%,与文献报道相近。其中B2II式、恶性病变、急诊手术、女性病人的术后发生率明显高于B2I式、良性病变、择期手术、男性病人术后发生率,说明该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2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余佩武等3认为该病的发病往往由综合因素引起:①手术创伤、手术时间长、胃壁挫伤较重、腹腔温、湿度变化以及术后腹腔内感染等。②迷走神经主干损伤,使胃处于无神经支配的低张力状态。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10-29T10:02:14.0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典勋刘泉[导读] 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愈,必要时行空肠造瘘解决营养问题。 刘典勋刘泉 (湖北省公安县中医院普外科 434300)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7-033-02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8月~2010年1月胃大部切除术后9例患者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愈,必要时行空肠造瘘解决营养问题。【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瘫 自1998年8月以来,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240例,其中术后9例发生了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即胃瘫,行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50~81(平均63岁)。其中胃癌5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坏死1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2例,毕Ⅱ式7例。发生的平均时间为术后4~12天,均符合胃瘫诊断标准:①经单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②胃引流量>800ml/d;③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④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表现为病人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多含有胆汁,吐后症状缓解,插胃管后可抽出胃内容物1000~3000ml,经胃肠减压后症状缓解,停止胃肠减压,排空障碍症状又重新出现。查体可见上腹膨隆,有振水音,但肠鸣音可正常。 2 方法及结果 9例均先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3%温盐水洗胃,减轻胃粘膜水肿,促进胃张力及蠕动波恢复。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全组患者首选胃复安加西沙比利,2例用药无效再加用大剂是红霉素500mg/d静滴,同时辅助针灸,中药治疗,均缓解。全组7例行保守治愈,2例分别于胃瘫后15~20天行空肠造瘘术,均于术后1周恢复。 3 讨论 (1)胃瘫形成原因:主要原因有:a、胃大部切除术后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b、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张力低下,丧失了对食糜的研磨功能;c、迷走神经损伤使胃蠕动减弱;d、胆汁返流引起急性返流性胃炎,吻合口水肿糜烂;e、电解质紊乱。 (2)治疗:胃瘫一旦发生,首先要排除机械性梗阻。对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通过综合治疗措施促使胃动力逐渐恢复,休养残胃,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3)预防:①术前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②术中注意手术技巧,加做空肠侧侧吻合可使胆汁返流明显减少,吻合口水肿轻;③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禁食期间应用,胃动力药;④常规应用营养神经药物。 参考文献 [1]王吉甫.胃肠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 [2]秦新裕.红霉素对14例人胃肠动力的影响,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7,24(2):27.

胃排空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胃排空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是排除机械梗阻后的胃排空延迟,亦称胃瘫。国内报道术后发生率为1%-10%,国外报道为5%-13%,近年有增多趋势[1]。 DGE术后发生者称为PGS(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 危险因素包括:≥65岁、糖尿病史、术前低蛋白、焦虑、手术时间≥150min、腹腔感染等。危险因素数目与PG S发生成正比,危险因素增至4个时,PGS发生率达21%[2]。Whipple手术后PGS发生率为27.7%[3]。未手术者,也可发生DGE,老年人发生率更高,但关注较少。有报道认为“反流性食管炎[4]”以及“化疗后的剧烈恶心呕吐[5]”与DGE有关。 DGE诊断标准未统一,国内常用标准[5]:①排除机械性梗阻。②胃流出量每天>800ml超过8天。③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排除基础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⑤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用放射性核素“Tc”标记的低脂饮食测定胃排空时间法,简便、无创、可定量,是国外认为的诊断金标准[6]。 老年人容易DGE的原因:①胃主动蠕动减退(胃电-蠕动节律减慢减弱、胃壁内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退变[7]);②胃被动运动减少(食欲、食量下降、胃液减少、食糜对胃的刺激减少,肢体活动缓慢和减少);③其他如嗅觉障碍、脑肿瘤、淡漠焦虑、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 DGE的治疗:保守Vs.手术:多数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并发症者应避免手术。保守治疗包括[8]:①减轻胃负担。②维持内稳态。③等渗盐洗胃。④控制基础疾病。⑤胃动力药物。⑥小剂量激素。⑦中医药针灸。⑧胃镜、碘造影。⑨营养是关键。保守治疗常需数周甚至数月,故营养治疗很关键。 E N Vs. PN Vs. (EN+PN):PGS后,通常小肠和结直肠的功能 营养策略:① 无障碍,故可在空肠EN,但应注意过高的脂肪制剂可延缓PGS恢复[5]。EN有诸多优点,推荐以EN为主,不足部分PN补充[9]。② E N途径选择:(鼻胃管+鼻肠管)Vs. PEJ 管:DGE者常需鼻胃管进行胃内减压, 常需鼻肠管EN。若两鼻腔均有导管, 增加鼻咽不适、咽部溃疡、食道返流,误吸肺炎等。PEJ可同时进行胃减压以及EN,一管两用[10]。③鼻肠管的放置方法:X线下留置[11]Vs. B超下留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1例分析 核心提示:【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a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功能性排空障碍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Methods 11 patients with FD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997 to May 2006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cured within 10~65 days by conservative therapy.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for FDGE may be the paralytic changes of gastric motility and anastomotic edema.Gastrointinal radiography and endoscopy are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Patients with FDGE can b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Key words] subtotal gastrectomy;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由于FDGE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而若误遭再手术治疗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使恢复更趋缓慢。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7年1月~2006年5月,共诊治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38~72岁,其中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胃窦癌4例,胃窦恶性间质瘤1例,术式:胃大部切除术(或远端胃癌根治术) BillrothⅠ式吻合4例,BillrothⅡ式吻合7例。 1.2 临床表 现本组11例患者术中均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后3~5天排气或排便后,经口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钝痛、恶心、呕吐。全组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800~2500 ml/d)。查体:上腹部饱满,可有轻度压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或减弱。11例均行稀钡或碘剂造影检查,见胃或残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延缓,无吻合口狭窄。8例胃镜检查示胃或残胃 扩张,无收缩及蠕动,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胃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及输出袢肠段。 1.3 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每天用3%盐水 洗胃,以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全胃肠外营养(TPN),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液引流量大时,可运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和生长抑素,运用促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丁啉、红霉素、莫沙必利等,辅以针灸治疗。FDGE 的恢复常突然发生,1~2天内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即可拔除胃管,流质饮食。 2 结果患者于手术后10~65天恢复胃动力,其中3周内恢复7例(63.6%),5周内恢复10例(90.9%)。本组11例均为非手术治 疗而痊愈,无一例再手术。 3 讨论 3.1 FD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影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 重的并发症是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你好;1.:后,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以从引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多为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或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出的缘故,属于术后正常现象。 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严重者出现,是少数病例因切端或吻合口有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严重,大部经保守治疗即可自行止血。 2.残端破裂:这是胃大部切除术Ⅱ式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约10~15%。这一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7天。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预防方法是:要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一旦发生残端破裂,手术修补很难成功,应即行引流术。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防消化液的腐蚀。以法或空肠造瘘高营养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营养。此外,要应用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如因输入空肠袢梗阻所致,可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侧侧吻合,解除梗阻。经上术处理,多能自愈。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如在术后1~2天内发生,则表示术中根本没有缝合好,一般来说,大多由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所致组织愈合不良。 胃肠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因吻合口破裂所致腹膜炎,须立即手术进行修补,多能成功。但术后一定保持可靠的,加强输血、输液等。如吻合口破裂发生较晚,已局部形成脓肿或瘘,除了引流外,也要胃肠减压和支持疗法,一般在数周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者,则应考虑再次。 4.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梗阻现象胃大部切除毕罗氏I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少,仅偶尔发生吻合口梗阻。如应用毕罗氏Ⅱ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多,现分述如下。 (1)吻合口梗阻:发生率约为1~5%,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多无胆汁。梗阻性质一时不易确诊,先采用非手术疗法,暂时停止进食,放置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若因粘膜炎症水肿引起的梗阻,往往数日内即可改善。经二周非手术治疗仍有进食后腹胀,呕吐现象,应考虑手术治疗。 (2)输入空肠袢梗阻:临床表现为食后约15~30分钟左右,上腹饱胀,轻者恶心,重者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胆汁,一般不含食物,呕吐后患者感觉症状减轻而舒适。多数病人术后数周症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症状严重持续不减轻者需手术治疗。钡餐检查见大量钡剂进入近端空肠腔内。对少数症状重持续不减轻者可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与输入空肠袢梗阻相同。 以上情况均属单纯性梗阻。另一各梗阻情况比较严重,常发生绞窄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有时偏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这一类梗阻容易发展成绞窄,应极早手术治疗。 (3)输出空肠袢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确诊应借助于钡餐检查,以示梗阻的部位。症状严重而持续应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原因及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原因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7-08-04T13:59:31.5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作者:徐建[导读] 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江苏省沭阳县南关医院江苏宿迁 223600)【摘要】目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38例,将其中14例术后胃瘫患者作为A组,将另外24例患者作为B组,对A、B组患者相关临床治疗进行比较,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出现胃瘫与患者年龄、手术因素、基础疾病、心理状态、术后不良饮食等明显相关(P<0.05),和患者性别、病因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患者发生胃瘫受患者年龄、伴随疾病、心理应激因素、术后不良饮食习惯等影响,需要相应的护理治疗。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瘫;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6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55-02 胃瘫(gastroparesis)主要是在患者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是在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因素引起的主要为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该症状可以维持数周甚至是更长时间,由于胃瘫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治疗困难[1-3]。本文选取了3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对导致胃瘫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护理治疗措施,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近20年在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当中在术后出现胃瘫的14例患者为A组,其他24例为B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8.2±13.7)岁;伴随疾病:28例有恶性肿瘤,10例是良性疾病;采用BillrothⅠ吻合术的有22例,BillrothⅡ吻合术的有16例。 1.2 分析方法 对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病因、年龄、手术方法及时间、合并疾病、心理应激反应、术后不良饮食习惯间等的差异,进行分析。 1.3 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禁食、禁饮,进行胃肠减压治疗,以3%的温生理盐水来洗胃,从而减轻患者胃粘膜、肠道等水肿,恢复胃肠蠕动。(2)药物治疗:以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为主,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受体激动剂和红霉素、抗胆碱酯酶药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调整剂量。及时放置深静脉置管,有效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在置入胃管进行胃减压治疗时,及时为患者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对其血糖值水平进行调节。(3)心理辅助治疗:由于患者胃瘫发生与心理应激因素有关,因此心理辅助治疗很有必要。在治疗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对患者要足够耐心,给予必要的关爱,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缓解患者担忧、恐惧等心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4-5]。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两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以SPSS19.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户χ2检验法和t检验法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单位用百分比、(x-±s)进行表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胃瘫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可知,术后发生胃瘫主要与年龄大小、手术方法和时间、基础疾病、心理应激因素、术后不良饮食等显著关联(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病因无显著相关性(P>0.05)。如表1。 表1 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有关因素分析

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28例分析

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28例分析 【关键词】胃切除术残胃排空障碍 残胃排空障碍是胃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肠动力减缓引起的残胃排空食物延迟。本研究病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 2000年5 月—2006年5月收治28例患者,男18 例,女10例,年龄23~85岁,平均54.6岁;胃癌 19例,胃溃疡5 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28例患者均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D2 10例,胃癌根治术D2+ 5例,胃癌根治术D3 4例,单纯胃大部切除9例;毕Ⅱ式胃肠吻合18例,Roux-Y胃肠吻合10例。术前4 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心脏病。28 例患者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进流质饮食,2~5 d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及胆汁。胃引流量>800 mL/d,持续10 d以上。X线钡餐或泛影葡胺造影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潴留,残胃扩张,胃壁无蠕动或蠕动微弱,造影剂呈线状或漏斗状通过吻合口。25例行胃镜检查均能通过吻合口,排除了机械性梗阻,其他3例未做胃镜检查。25例胃镜检查患者20 例吻合口水肿,呈慢性炎症反应,5例炎症反应轻微。 1.2 治疗方法28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高渗盐水灌洗,补液,全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胃肠动力紊乱的药物等。 2 结果

28 例患者7~10 d开始缓解,12~25 d全部治愈,腹胀消失,恢复正常饮食。 3 讨论 残胃排空障碍由多种原因引起,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肠壁“泵衰竭”。与“心功能不全”相似,胃肠壁也存在神经性或肌源性无力,以致胃窦收缩的振幅降低和(或)频率减少,其基础则是胃电节律的失常。2)胃肠抑制性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手术通过各种途径激活胃肠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不仅可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这是产生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1]。3)手术因素。手术切除了胃窦和幽门部的蠕动起搏点,减弱了胃排空能力;而复杂的胃肠道重建过程影响了胃肠电机械活动的协调,甚至造成胃肠道逆蠕动。手术中的污染或吻合口缝线渗漏引起了局部性肠麻痹和运动功能失调也是引起胃排空延迟的原因之一[2]。4)胆汁反流影响残胃功能恢复,加重吻合口水肿,是毕Ⅱ式胃肠吻合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的原因之一。5)迷走神经损伤,影响术后胃张力的恢复。6)饮食改变使术后禁食的胃不能适应,25例患者术后进食2~5 d发病,考虑与此有关。7)术前存在易致残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本组4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心脏病,术后均发生残胃排空障碍。8)胃肠肽类激素如胃泌素、胰泌素、酸调理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分泌及调节功能在手术后受到影响,导致残胃排空障碍[3]。9)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 严重的并发症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你好;1.:后,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以从引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多为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或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出的缘故,属于术后正常现象。 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严重者出现,是少数病例因切端或吻合口有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严重,大部经保守治疗即可自行止血。 2.残端破裂:这是胃大部切除术Ⅱ式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约10~15%。这一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7天。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预防方法是:要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一旦发生残端破裂,手术修补很难成功,应即行引流术。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防消化液的腐蚀。以法或空肠造瘘高营养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营养。此外,要应用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如因输入空肠袢梗阻所致,可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侧侧吻合,解除梗阻。经上术处理,多能自愈。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如在术后1~2天内发生,则表示术中根本没有缝合好,一般来说,大多由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所致组织愈合不良。 胃肠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因吻合口破裂所致腹膜炎,须立即手术进行修补,多能成功。但术后一定保持可靠的,加强输血、输液等。如吻合口破裂发生较晚,已局部形成脓肿或瘘,除了引流外,也要胃肠减压和支持疗法,一般在数周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者,则应考虑再次。 4.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梗阻现象胃大部切除毕罗氏I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少,仅偶尔发生吻合口梗阻。如应用毕罗氏Ⅱ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多,现分述如下。 (1)吻合口梗阻:发生率约为1~5%,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多无胆汁。梗阻性质一时不易确诊,先采用非手术疗法,暂时停止进食,放置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若因粘膜炎症水肿引起的梗阻,往往数日内即可改善。经二周非手术治疗仍有进食后腹胀,呕吐现象,应考虑手术治疗。 (2)输入空肠袢梗阻:临床表现为食后约15~30分钟左右,上腹饱胀,轻者恶心,重者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胆汁,一般不含食物,呕吐后患者感觉症状减轻而舒适。多数病人术后数周症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症状严重持续不减轻者需手术治疗。钡餐检查见大量钡剂进入近端空肠腔内。对少数症状重持续不减轻者可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与输入空肠袢梗阻相同。 以上情况均属单纯性梗阻。另一各梗阻情况比较严重,常发生绞窄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有时偏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这一类梗阻容易发展成绞窄,应极早手术治疗。 (3)输出空肠袢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确诊应借助于钡餐检查,以示梗阻的部位。症状严重而持续应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 5.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毕罗氏Ⅱ式吻合法发生机会更多。临床上将倾倒综合症分为早期倾倒综合症和晚期倾倒综合症二类。 (1)早期倾倒综合症: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闷、心悸、出汗、头晕、呕吐及腹泻等。患者面色苍白,脉搏加速、血压稍高。上述症状经平卧30~45分钟即可自行好转消失,如患者平卧位进食则往往不发生倾倒症状。症状的发生与食物的性质和量有关,进甜食及牛奶易引起症状,过量进食往往即引起症状发作。 (2)晚期倾倒综合症:性质与早期综合症不同,一般都发生在手术后半年左右,而多在食后2~3小时发作,表现为无力、出汗、饥饿感、、眩晕等。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胃肠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胃瘫多出现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3~12 d,经综合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可在术后2~8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方法,应避免再次手术。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瘫 胃瘫又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本病多发生于上腹部手术后。现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14例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5例;年龄24~78岁,平均48岁。原发疾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癌8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术。胃肠重建方式Billroth I式9例,Billroth lI式5例。6例均在术后3~16 d已排气、排便后停止胃肠减压,拔除胃管恢复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呕吐大量胃内容物伴胆汁,吐后腹胀减轻,但数小时后再次发作。其中腹胀、呕吐14例,腹部隐痛4例,上腹部压痛5例,肠鸣音减弱4例,胃部振水声阳性11例。胃肠造影(口服泛影葡胺12例)提示残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延迟,且有滞留现象,无吻合口狭窄。胃镜检查(7例)提示残胃扩张,无收缩及蠕动,黏膜及吻合口水肿,胃镜头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及输出袢肠段。胃引流量>800 ml/d,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 结果 首先消除患者心理因素,具体方法:①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用3%温盐水洗胃,每日2次;②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足够的热量、白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③胃复安10 mg,2次/d肌内注射,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20 mg或西沙必利10 mg经胃管注入,3次/d;④红霉素0.3 g,2次/d;⑤中药及针灸治疗。14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2~8 周恢复胃动力,其中6例采取经胃镜放入空肠营养管行EN,均未再次手术。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目前对术后胃瘫的机制尚不清楚,预防和及时诊治术后胃瘫有重要临床意义[1]。其发病机理有多种解释。一、由于手术后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导致胃动力紊乱,由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

胃次全切除术(毕二式)

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Ⅱ式) Subtotal Gastrectomy (Billroth ⅡMethod) 【适应症】 1.胃窦、幽门部的病变:溃疡和良、恶性肿瘤以及所导致的并发症。 2.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可以切除者,估计十二指肠宽度够用(吻合口应≥3cm),吻合口无张力。 【术前准备】 1.术前营养欠佳者,予以纠正。可给予高脂肪、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B、C的饮食。纠正贫血。 2.合并幽门梗阻,有水、电解质紊乱者,术前应予以纠正。 3.幽门梗阻患者术前3天开始用生理盐水洗胃,以减轻胃粘膜水肿。 4.术前插胃管,灌肠1次。 5.术区备皮。 【麻醉】 一般取硬膜外麻醉,亦可用全麻。 【体位】 平卧位。 【手术步骤】 1.切口:取上腹正中或右旁正中切口进入腹腔。 2.探查:步骤及方法:同“毕Ⅰ式次全胃切除术”。 3.游离胃大弯:具体方法同毕Ⅰ式胃次全切除术的图7~10。 4.游离胃小弯,切断十二指肠:如图1所示,切断胃左、右血管,并切断十二指肠,具体方法同毕Ⅰ式胃次全切除术的图11~15。 5.封闭十二指肠残端:用Babcock钳将十二指肠残端夹住,小心分离十二指肠后壁与胰腺被膜之间的纤维组织,分离十二指肠约1cm(图2),用1号线间断、全层缝合十二指肠残端(图3),再用1号线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浆肌层(图4),最后用1号线间断缝合十二指肠和胰腺被膜(图5)。 6.切断胃:在预定切除的大、小弯侧用1号线各缝1针,A、B可作为牵引线,取3把Kocher钳于牵引线下方lcm处横行将胃夹住,于两钳之间将胃切断(图6),移走胃切除的部分。 7.胃空肠吻合:胃大部切除后,将残留胃与空肠吻合,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类:结肠后或结肠前全口胃空肠吻合(图7A);结肠后或结肠前半口胃空肠吻合(图7B)。前一种类型是将空肠经结肠后上提与整个胃残端吻合(Polya法),或将空肠经结肠前提与整个胃残端吻合(Moynihan法);后一种类型是将胃残端的小弯侧缝合,再将空肠经结肠后与胃大弯侧残端吻合(Hofmeister法);或将空肠经结肠前与胃大弯侧残端吻合(Eiselberg法)。一般认为,全口胃空肠吻合由于吻合口较大,易致胃排空过快而发生“倾倒”综合征。因此,半口胃空肠吻合是较为理想的术式。下面主要介绍Polya法和Hofmeister法的胃空肠吻合法。 (1)Polya法:于横结肠系膜中结肠动、静脉的左侧无血管区作一长6~7cm的切口,距屈氏韧带8~l0cm将空肠自此切口拉到横结肠系膜上方,空肠输入段对小弯侧、输出段对大弯侧,将空肠襻和胃断端靠拢(图8)。取和胃断端长度相等的空肠段,于其近系膜缘夹以肠钳(图9),用1号线将空肠后壁和胃后壁行浆肌层间断缝合(图9)。距缝线约2cm处于空肠上纵行切开长度和胃断端相当的肠壁,再取1把肠钳,夹住近侧胃,切除压榨部的胃壁(图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原因与诊治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原因与诊治 目前,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病生理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胃壁完整性缺失;②切除胃电起搏点后造成胃cajal细胞数量的减少;③手术治疗过程影响了胃的正常功能;④治疗过程中损伤胃迷走神经;⑤阿片类药物在麻醉使用过程中影响胃排空作用. 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①近端胃切除时,迷走神经被切断,位于胃大弯中上1 / 3 的胃蠕动的“起搏点”被切除,使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受到抑制。②远端胃切除时,切除了分泌胃泌素、胃动素等兴奋性激素的部位,残胃排空功能减退。③胃肠道重建使胃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破坏,可诱发PGS 。④迷走神经损伤、手术应激、精神紧张、糖尿病等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一方面可抑制胃肠神经丛,另一方面由于儿茶酚胺的释放,可抑制平滑肌收缩,使胃排空延迟。⑤手术时间过长,脏器暴露过久,胃壁组织挫伤,吻合技术欠佳,缝合线反应等均可引起胃壁及腹膜炎症、水肿、粘连等,从而影响其动力。⑥手术前后情绪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均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排空障碍。PGS 发生后,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焦虑和经济负担,但最终预后尚好。对术前已经具有高龄、糖尿病、幽门梗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中或术后应尽量避免再添加其他危险因素。术中尽量采用毕I 式胃肠吻合;尽可能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避免使用自控性镇痛泵;围手术期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术前做好心理辅导,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术后限制补液,积极营养支持,注意补充胶体,避免胃肠道水肿等。以期减少PGS 的发生。 那么术后胃瘫的诊断并不困难.一般符合下列特点即可做出诊断。①症状多发生在术后第6 - 12 天。②上腹部饱胀,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暂时缓解,但稍后又发生呕吐。③呕吐但不伴腹痛,肠鸣音减弱。④再次胃肠减压后,症状消失,但停止胃肠减压后症状又出现。胃瘫属于动力性梗阻,需要与机械性胃排空障碍进行鉴别,两者鉴别要点如下。①机械性梗阻症状较重,胃液引流量多且不含胆汁;动力性梗阻症状较轻,胃液引流量略少,可含有胆汁。②钡餐检查,若梗阻部位不在幽门或胃肠吻合口处,则基本可以断定为机械性梗阻;若梗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 第31卷第6期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Vol.31No.62008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王建良,邱志强 (通州市中医院外科,江苏通州 226300)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1994年2月至2004年2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发生于术后5~10天。全部经非手术治疗15~36天治愈,平均恢复时间24天。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Billroth Ⅱ式吻合后易发。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以预防为主。确诊后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胃排空障碍;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69(2008)6-0632-02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AFTER GASTRECTOMY Wang Jianliang ,et al Depatment of Surgey ,TCM Hospital of Tongzhou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 after gastrectomy.Methods:Clinical material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8cases of gastroparesis after gastrectomy.Results :The gastro -paresis occurred 5~10day after operation.The gastric motility usually restored to nomal in 15~36days postopera -tively after non-opeative treatment ,the mean recovery time was 24days.Conclusion:Gastroparesis after gastrecto -my was a short-term complication;It was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after a Billroth Ⅱtype gastrojejunostomy.Its e -tiology is various ,and prophylaxis must be emphasized.Reoperation should be avoided. Key words Gastrectomy ;Gastroparesis ;Prophylaxis ;Treatment 作者简介:王建良(1949-),男,副主任医师 胃排空障碍是指胃手术后非机械梗阻引起的残胃无力,排空延迟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治疗手段为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回顾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4年 2月间出现胃瘫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从预防 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院10年间共行胃部手术334例,胃良性疾病 183例,胃恶性疾病151例,术后发生胃瘫8例,其中 男性6例,女性2例,胃癌根治术后7例,全部为Bill -roth Ⅱ式,胃溃疡1例,为Billroth Ⅰ式。本组患者发 生胃瘫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0天,表现为胃肠减压量大于800ml/d,夹闭胃管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伴有恶心呕吐。行上消化道碘剂造影发现残胃无蠕动,造影剂未通过吻合口,两周后行胃镜检查,胃镜能顺利通过吻合口,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6例患者行胃镜反复进出吻合口刺激后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夹闭胃管后进食流质无腹胀呕吐症状。 1.2治疗及结果 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用温盐水洗胃,静脉 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辅以中医针灸疗法等。全组8例均经非手术治疗15~36天治愈,平均恢复时间为24 论著 6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